动物学复习题5
动物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动物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种动物属于哺乳动物?A. 蜥蜴B. 企鹅C. 鲸鱼D. 章鱼答案:C2. 鸟类的呼吸系统中,哪个部分是空气交换的主要场所?A. 气管B. 肺C. 气囊D. 支气管答案:B3. 以下哪种动物是两栖动物?A. 乌龟B. 青蛙C. 蛇D. 鳄鱼答案:B4. 昆虫的呼吸器官是什么?A. 鳃B. 肺C. 气管D. 皮肤5. 鱼类的鳍主要用来做什么?A. 游泳B. 呼吸C. 感觉D. 消化答案:A6. 以下哪种动物属于爬行动物?A. 章鱼B. 乌龟C. 鲸鱼D. 企鹅答案:B7. 以下哪种动物的繁殖方式是卵生?A. 狗B. 猫C. 鸡D. 鸭答案:C8. 哺乳动物的牙齿通常分为几种类型?A. 2种B. 3种C. 4种D. 5种答案:B9. 以下哪种动物是草食性动物?B. 老虎C. 鹿D. 狼答案:C10. 鸟类的羽毛主要起到什么作用?A. 飞行B. 保暖C. 保护D. 所有以上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哺乳动物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答案:胎生、哺乳、有毛发2. 两栖动物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_______呼吸。
答案:鳃3. 昆虫的_______是其主要的外骨骼组成部分。
答案:甲壳4. 鱼类的_______是其主要的呼吸器官。
答案:鳃5. 爬行动物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答案:卵生、冷血、有鳞片6. 鸟类的_______是其飞行的关键结构。
答案:翅膀7. 哺乳动物的_______是其特有的特征。
答案:乳腺8. 两栖动物的成体可以生活在_______。
答案:陆地和水中9. 昆虫的_______是其感觉器官。
答案:触角10. 鱼类的_______是其运动的主要方式。
答案:游泳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描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答案: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包括胎生、哺乳、有毛发、恒温、有乳腺、牙齿分化、心脏四腔、大脑发达。
动物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高起本

《动物学》复习题一、填空题1、最早出现分节现象是门,而且是同律分节,到门,动物身体开始异律分节;蜘蛛分节不明显,身体分和两部分。
2、多细胞动物中,门的身体是辐射对称,从门开始,动物的身体出现了两侧对称。
3、在动物界,最高等的是门,在脊椎动物中,最高等的是纲。
4、典型的两栖纲动物,身体分:、、和四部分。
5、昆虫的身体分为三部分,头部是动物的感觉和中心,胸部是其中心,腹部是代谢和中心。
6、完整的鸟类繁殖环节包括占区、、求偶、、、和七个组成部分。
7、真正的双胚层后生动物是腔肠动物门,最原始的三胚层动物是门,最早出现真体腔的是门,最原始的后口动物是门,最原始的羊膜动物是纲。
8、棘皮动物的运动能力差,有的根本不能移动,如,该门的主要特征是:、、和。
9、原生动物在环境恶变时能分泌一层胶状物质,形成保护性的外壳,即。
10、鱼类的鳞片有三种,分别是:、和等。
11、海绵动物又称;腔肠动物又称;有胎盘类是指;软体动物又称。
原索动物是指和亚门的动物。
12、扁形动物的主要进步特征有、、。
13、在现存动物中,会飞行的动物存在于三个类群中,一是节肢动物的纲;二是脊椎动物的纲和纲。
14、爬行纲动物有三种体型,分别是:、和。
15、鱼类的脊椎分化为两种类型:和;两栖类的脊椎在鱼类基础上又增加了两种类型:和。
16、哺乳动物的体型发生很大变异,以适应多种栖息环境,例如,马属于型,猿猴属于型,海豚属于型,鼹鼠属于型。
17、半索动物有三大特征,即具有雏形的背神经管、和。
因而,半索动物在动物进化史上拥有独特的地位。
18、在整个动物界,只有两个纲的动物是恒温动物,即和。
二、选择题1、对于人类养殖食用的河蟹(大闸蟹),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十足目B.甲壳亚门C.软甲纲D.厚甲纲2、常见动物的血液多是红色的,下列动物中血液是蓝色的是。
()A.马蹄蟹B. 梭子蟹C.蝗虫D.对虾3、鸟类栖息环境多样,下列鸟中,属于走禽的是。
()A.海雕B. 鸵鸟C.啄木鸟D. 丹顶鹤4、楔齿蜥是喙头目的爬行动物,现存物种仅分布于。
动物科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动物科学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是真核生物?A. 细菌B. 腐生菌C. 酵母菌D. 真菌答案:D2. 动物细胞中哪个细胞器是能够合成ATP的?A. 核糖体B. 线粒体C. 内质网D. 高尔基体答案:B3. 下列哪个是恒温动物?A. 鱼类B. 爬行动物C. 鸟类D. 两栖动物答案:C4. 动物通过哪个系统进行呼吸?A. 消化系统B. 呼吸系统C. 循环系统D. 泌尿系统答案:B5. 动物利用哪个系统感知外界环境?A. 呼吸系统B. 感觉系统C. 运动系统D. 循环系统答案:B二、判断题1. 外生寄生虫指的是寄生虫在宿主体内完成生活史的各个阶段。
答案:错误2. 动物的内环境和外界环境能够实现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答案:正确3. 动物细胞中的基因位于细胞核中。
答案:正确4. 鱼类是冷血动物,能够自我调节体温。
答案:错误5. 动物没有呼吸系统,靠皮肤进行气体交换。
答案:错误三、简答题1. 简述动物细胞的特点。
答:动物细胞是真核细胞,其特点包括:- 细胞膜:包裹和保护细胞内部结构,控制物质的进出。
- 细胞核:包含遗传物质DNA,控制细胞的功能和遗传信息的传递。
- 线粒体:产生细胞所需的能量ATP。
- 内质网:合成蛋白质和脂质的地方。
- 高尔基体:细胞膜和细胞外物质的合成、包装和运输。
- 溶酶体:消化细胞内外的废物和损伤组织。
- 细胞骨架:提供细胞的形状和结构支持,并参与细胞的运动。
2. 什么是动物的适应性特征?答:动物的适应性特征是指动物为了适应生存环境而具备的特殊形态、生理特点或行为适应能力。
例如,鸟类的翅膀适应了飞行的需求,高度灵活的视觉系统适应了捕食和逃避天敌的能力,蜜蜂的社会性适应了集体活动和分工合作等。
3. 请列举至少三种不同类型的动物呼吸器官。
答:不同类型的动物呼吸器官包括:- 鱼类的鳃:通过鳃弓上覆盖的鳃丝进行气体交换。
- 昆虫的气管系统:由气管管道组成,直接将气体输送到细胞内。
- 哺乳动物的肺:通过吸入空气进入气管,进而进入肺组织进行气体交换。
动物学复习题(含答案)

<动物学> 复习名词解释“双命名”法:每个动物都有一个学名,学名由两个词组成,前一个代表属名,后面代表种名。
其中属名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
物种:物种是生物界发展的连续性与间断性统一的基本间断形式;在有性生物,物种呈现为统一的繁殖群体,由占有一定空间,具有实际或潜在繁殖能力的种群所组成,而且与其他物种这样的群体在生殖上是隔离的。
出芽:是无性繁殖方式之一。
亲代藉由细胞分裂产生子代,在一定部位长出与母体相似的芽体。
(低等生物或植物)辐射对称:大多数腔肠动物通过体内的中央轴有许多个切面可以把身体分为左右相等的两个部分。
浮浪幼虫:腔肠动物生活史中,由受精卵发育形成的原肠胚,在其表面有纤毛,能游动的幼虫。
两侧对称:通过动物体的中央轴,只有一个对称面将动物体分成左右相等的两部分。
马氏管:指一些陆栖类节肢动物的排泄管,如:蛛形纲。
异律分节:身体体节进一步分化,各体节形态结构差异显著,并完成不同功能,内脏器官也集中于一定体节中。
同律分节:除前两节和最后一节外,其余各体节的形态结构和机能都基本相同。
疣足:是体壁外突形成的中空的结构,具有运动,呼吸的功能存在于环节动物的多毛纲类的一种附肢。
反刍:反刍动物是偶蹄目中的一个亚目,反刍指进食一段时间后将胃里半消化的东西返回嘴里再次咀嚼。
羊膜卵:指羊膜动物的卵,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出现了羊膜的卵。
生殖洄游:鱼类成熟要产卵时,集合向产卵场地迁移称为生殖洄游。
当鱼类生殖腺发育成熟时,脑下垂体和性腺分泌的性激素会促使鱼类集合成群而向产卵场所迁移,称为生殖洄游。
皮肌囊:低等三胚层动物中由单层上皮组织和肌肉组织紧密相贴形成的囊状体壁。
管牙:牙中央有管的称管牙。
逆行变态:指动物在经过变态后,失去一些构造,形体变得更为简单。
细胞周期:指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开始到下一次分裂结束所经历的全过程。
组织:分为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四类,是由一些形态相同或相似的细胞群构成。
真体腔:是由中胚层的体壁层和肠壁层分离后共同包围的腔。
动物学复习题及答案

动物学复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动物界中,以下哪个类群不属于脊椎动物?
A. 鱼类
B. 两栖类
C. 昆虫类
D. 爬行类
答案:C
2. 鸟类的心脏有几个心房和心室?
A. 一个心房,一个心室
B. 两个心房,两个心室
C. 两个心房,一个心室
D. 一个心房,两个心室
答案:B
3. 以下哪种动物属于哺乳动物?
A. 鸭嘴兽
B. 鸵鸟
C. 蝙蝠
D. 蜥蜴
答案:C
二、填空题
1. 动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
答案:种
2. 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有_______。
答案:脊椎
3. 鱼类的呼吸器官是_______。
答案:鳃
三、判断题
1. 所有哺乳动物都是温血动物。
()
答案:正确
2. 鸟类的羽毛主要用于飞行。
()
答案:错误
3. 昆虫的外骨骼是由几丁质构成的。
()
答案:正确
四、简答题
1. 描述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
答案:脊椎动物具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体内有脊椎骨支撑,通常有四肢,具有复杂的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能够维持恒定的体温。
2. 简述鱼类和两栖类的主要区别。
答案: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体外受精,卵生;两栖类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体外受精,卵生或卵胎生。
3. 举例说明昆虫的主要特征。
答案: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具有外骨骼,通常有三对足和两对翅膀,有复眼和单眼,通过气管系统进行呼吸。
动物生物学复习题

动物生物学复习题动物生物学是关于动物的起源、进化、形态、生理、行为、生态等方面的科学研究。
掌握动物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对于理解动物的生命现象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帮助大家复习动物生物学的知识,本文列举了一些常见的复习题,供大家参考。
1. 动物的进化是指什么?请简要描述进化的基本原理。
2. 生物分类学中,动物界的分类有哪些特征?动物界又分为哪些门?3. 请简要描述脊椎动物的特征,并列举几个脊椎动物的例子。
4. 动物组织的层次结构是什么?请简要描述每个层次的特征。
5. 动物细胞的特点是什么?请列举细胞器的名称和功能。
6. 请简要描述动物的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的功能和结构。
7. 动物的生殖方式有哪些?请列举几个常见的生殖方式,并简要说明其特点。
8. 动物的行为是指什么?请简要描述动物行为的分类和原因。
9. 动物与环境的关系是什么?请描述动物在适应环境中的特殊特征和行为。
10. 动物的生态系统是什么?请简要描述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相互关系。
11. 请列举几个常见的动物生态系统,并描述其特点和重要性。
12. 请描述动物的食性分类和食物链的概念。
13. 动物的生活史是指什么?请简要描述动物的生活史特点和分类。
14. 动物的保护是为什么重要?请列举几个保护动物的方式和措施。
15. 请列举几个你熟悉的动物的适应生活环境的特殊结构,并说明其作用。
这些复习题涵盖了动物生物学的基本知识点,帮助大家回顾和巩固所学的内容。
通过解答这些问题,可以检验自己对动物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同时也能够帮助大家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系统的学习和提高。
(完整word版)动物学复习(期末)试卷

动物生物学试卷(含答案)一、名词解释(30‘)1.胚胎发育:在卵膜内或母体内,由一个受精卵发育成为单独生活的胎儿的过程。
2.生殖隔离:在自然情况下,不同物种的个体不发生杂交或杂交不育。
3.物种: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即具有一定的形态和生理特征以及一定的自然分布区的生物类群,是生物的繁殖、遗传和进化单位。
4.生物发生律:个体发育史是系统发展史简单而迅速的重演。
5.辐射对称:通过身体的中央轴有许多切面可以把身体分为两个相等的部分,这是一种原始低级的对称方式。
6.世代交替:在腔肠动物的一些种类中有明显的无性水螅体和有性水母体世代交替出现的现象。
7.皮肤肌肉囊:由外胚层形成的表皮和中胚层形成的肌肉紧密贴在一起,形成包裹全身的体壁。
8.齿舌:是软体动物特有的器官,位于口腔底部的舌突起表面,有横列的角质齿构成,锉刀状,摄食时可前后伸缩,刮取食物。
9.逆行变态:动物由幼体经变态为成体后,失去了一些重要构造,形体变得更为简单的现象。
10.洄游:在一定时期,沿着固定路线,聚集成群做有规律的长距离迁移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又返回原地的现象。
11.双重呼吸:鸟类特有的,不论吸气或呼气,肺内均能进行气体交换的现象。
12.迁徙:是鸟类有规律的迁飞习性,随季节不同而有规律的变更栖息地。
特点:定期定向且多集成大群。
13.假体腔:又称为次生体腔或原体腔,位于线虫等动物体壁与消化管之间,无中胚层形成的体腔膜覆盖,仅有体壁中胚层而无肠壁中胚层,是由胚胎时期的囊胚发展形成的。
14.异律分节:节肢动物身体自前而后各体节发生分化,并且相邻体节相互愈合形成体区,其机能和结构互不相同,这种分节方式称为异律分节。
15.混合体腔:节肢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体腔囊并不扩大,囊壁的中胚层细胞也不形成体腔膜,而分别发育成有关的组织和器官,囊内的真体腔和囊外的原体腔合并,形成混合体腔。
混合体腔内充满血液,又称血体腔。
二、填空(20‘)1.脊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脊索)、(背神经管)、(咽鳃裂)。
动物学习题(5、6)

第七章原腔动物门(protocoelomata)(一)、名词解释1、假体腔;假体腔又称次生体腔或原体腔,位于线虫等动物体壁与消化管之间,无中胚层形成的体腔膜覆盖,仅有体壁中胚层而无肠壁中胚层,是由胚胎时期的囊胚腔发展形成。
2、完全消化道:发育为完善的消化管,即有口有肛门,如线虫消化道,新鲜食物由口进入,消化后的残渣由肛门排出。
3、逆行感染:蛲虫虫卵可在肛门口孵化,幼虫再爬入肛门,侵入大肠,引起感染,这种感染方式称逆行感染。
6、孤雌生殖:雌性个体产的卵不需受精,仍能发育为成熟的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称为孤雌生殖。
如轮虫在环境条件适宜时的生殖。
9、直接发育:动物生活史中无中间宿主者,称为直接发育型。
如蛔虫的发育。
(二)、判断与改错1、线虫为原体腔动物,具有体腔膜。
(错)2、寄生线虫的消化道简单,有退化趋势,无消化腺。
(对)3、线虫的排泄器官由外胚层形成,无纤毛和焰细胞。
()5、线虫的排泄开口于腹中线后端。
()6、蛔虫的环肌发达,因此运动时只能作歪曲的蠕动。
()7、人体因误食蛔虫卵而感染蛔虫。
()8、蛔虫的生活是不需要中间宿主,属直接发育型。
()9、所有线虫都可寄生于人体或动物体内。
()10、轮虫的各器官组织的结构均为合胞体。
()11、人蛔虫寄生在人的盲肠和阑尾处。
()14、绕虫感染人体的方式为直接经口感染。
()(三)、填空1、原腔动物是动物界中比较复杂的几个较大的类群,又称________或_________。
2、线虫体表被一层______,由_______分泌形成,一般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层,有_____作用。
3、线虫的体壁从外至内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又称_______。
4、线虫消化道之间的空腔为_____,又称________,其内充满________在起源上它是由胚胎时期的_______发展形成的。
5、线虫发育完善的消化道,即有____有_____,消化管分为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分别由___胚层,____胚层和______胚层发育形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物学复习题5第二章原始的多细胞动物一、名称解释1、逆转发育;动物极细胞内陷形成内层,植物极细胞形成外层;2、皮肌细胞:上皮组织占优势,在上皮细胞内含有肌原纤维,具有上皮和肌肉的功能。
3、弥散神经系统或网状神经系统:存在于体壁的两极或多极神经细胞互连成网状,称为神经网。
具有传导无定向,传导速度慢等特点,又称为扩散(弥散)神经系统4、辐射对称体制: 通过中轴(从口面到反口面)有无数个切面可以把身体分为相等的俩部分二、填空题1、海绵动物体壁有两层细胞构成,从外到内为皮层由(扁细胞)和(孔细胞)组成;中胶层是没有细胞形态的胶状物质,含有4种变形细胞分别是(骨针细胞),(海绵质细胞),(原细胞),(芒状细胞);胃层由(领细胞)组成。
1、腔肠动物的体型分为(水螅型)和(水母型)两种,它们的(生活方式),(结构形态),(生殖方式)不同。
2、海绵动物的生殖细胞来源于(原细胞),腔肠动物的生殖细胞来源于(间细胞)。
3、腔肠动物世代交替中水螅型为(无性)世代,水母型为(有性)世代,其受精卵发育为具纤毛的(浮浪幼虫)幼虫。
4、腔肠动物的无性生殖方式为(出芽生殖),有性生殖为(配子生殖)5、腔肠动物的上皮细胞既有(上皮)的功能,又有(肌肉)的功能,因此称为(皮肌)细胞6、腔肠动物为真正的(两)胚层动物,首次出现了()消化7、腔肠动物可分为(水螅纲)(钵水母纲)和(珊瑚纲)三个纲10腔肠动物的海产种类在其个体发育过程中要经历的幼虫阶段为(浮浪)幼虫,河蚌在其个体发育过程中要经历的幼虫阶段为(钩介)幼虫11水螅的消化方式有(细胞内)消化和(细胞外)消化12水螅体壁的外皮肌细胞收缩可使水螅身体变(短),内皮肌细胞收缩可使水螅身体变(细)三、判断题1、海绵动物是两胚层动物。
(F)2、腔肠动物是两胚层动物。
(T)四、选择题五、问答题1、根据什么说多细胞动物起源于单细胞动物古生物学的证据,形态学证据,胚胎学证据2、为什么说海绵动物是最原始、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原始性:体制不对称;无组织器官分化,细胞水平的多细胞动物;无消化腔和神经系统,发育中只有两层细胞。
3、为什么说海绵动物是侧生动物?侧生性:发育逆转,具有水沟系,领细胞,骨针等特有的结构。
认为是由群体领鞭毛虫发展来的一个侧枝。
4、关于多细胞动物起源有几种学说?主要内容是什么?多细胞动物起源于单细胞的学说郝克尔的原肠虫学说:球形单细胞群体的一边内陷形成类似于原肠胚结构,是有两胚层和原口的多细胞动物的祖先。
梅挈尼可夫的吞噬虫学说:由一层细胞构成的单细胞动物群体,个别细胞摄食后内移到群体的内部形成内胚层,形成两胚层动物,起初为实心的,后逐渐形成消化腔。
此学说更符合结构和功能统一的原则。
合胞体学说:多核原生动物胞质分裂形成多细胞动物。
5、比较腔肠动物中水螅型和水母型的异同。
水螅型水母型生活方式营固着生活营漂浮生活形态圆筒形,口向上,中胶层薄圆盘形,口向下,中胶层厚生殖方式无性出芽生殖有性异配殖,性细胞有中胶层的间细胞生。
有些类型在囊胚形成原肠胚时育为体表长满纤毛能游动的浮浪虫。
5、为什么腔肠动物是高等多细胞动物发展的起点?如何理解腔肠动物在动物进化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出现辐射对称体制;出现两胚层;出现网状神经系统;出现原始的消化循环腔6、在进化史上海绵保持其构造上原始性的关键原因是什么?第三章三胚层无体腔动物和原腔动物一、名词解释1、皮肤肌肉囊:中胚层形成的肌肉组织与表皮相互紧密结合成体壁,称为皮肌囊,具有保护和运动的功能2、梯形神经系统:由前端的“脑”和脑向后分出的几条纵行神经索以及各神经索间相连的横神经组成,神经纤维联系身体各部分3、实质组织:实质组织存在于肌体中,包埋器官,储存水分和养料,可抗干旱和饥饿,为从水生生活向陆生发展奠定了基础。
没有封闭的体腔,为无体腔动物4、假体腔:由囊胚腔发展形成的内边界,外边界是中胚层,中胚层衍生为体壁肌肉,体腔无体腔膜,起到了流体静力骨骼的作用并能容纳生殖器官。
5、尾感器:位于尾部具有感受化学刺激的感觉器官,是分类依据6、左右对称体制:只有通过身体正中的矢状切面才能等到相似的两部分是最高等的。
7、合胞体:是吸虫纲和绦虫纲动物为了适应寄生生活而出现的结构。
表皮细胞本体下沉到实质组织,细胞质融合成一体。
具有保护、气体交换、代谢物排泄和利于氨基酸的摄入等作用。
二、填空题1、中胚层的出现使动物体的一系列组织、器官、系统分化,达到器官系统水平,扁形动物的中胚层分化为(生殖系统),(肌肉组织),(实质组织)三部分。
2、蛔虫的上皮细胞向内突起成脊,于身体两侧形成侧线,内含(排泄管和侧神经索);于身体背腹侧形成背线和腹线,内含(背腹神经)。
3、扁形动物生体的分化使得前端司(定向),后端司(生殖),背部司(保护),腹部司(运动)。
4、原腔动物消化管分化简单,是(不完全)消化系统。
5、扁形动物两侧对称出现使动物运动由(不定向)变为(定向),使(神经系统)和(感觉系统)向虫体前端集中。
6、扁形动物体壁由(表皮)和(肌肉)紧贴在一起形成,称为(皮肤肌肉囊)7、蛔虫的(内胚层)和(中胚层)之间有一个空腔,由(囊胚腔)发展来的体腔,所以叫原体腔8、在扁形动物门中比较常见的自由生活的有(涡虫),寄生生活的有(吸虫)和(绦虫)等三、判断题1、扁形动物具有皮肌细胞。
(F)2、原体腔是真体腔的前身,随着动物的进化逐渐变为真体腔。
(F)四、选择题五、问答题1、为什么说扁形动物比腔肠动物高等?扁形动物门比腔肠动物门高等的主要理由如下:由辐射对称→两侧对称;两胚层→三胚层;外胚层→皮肤肌肉囊;无肠→具肠;无排泄系统→原肾管;网状神经系统→梯形神经系统。
2、归纳并说明无脊椎动物由水生进化到陆生的基本条件。
中胚层出现分化出实质组织,储存水分和养料,可以抗干旱和饥饿;两侧对称体制出现,使身体平衡性加强,运动方向由不定向向定向发展,从漂向游泳和爬行转变;3、为什么说更换宿主的现象是动物对寄生生活的一种极其重要的适应?寄主的进化,有利于生存;减轻对寄主的危害,使寄生虫本身有更多的生存机会。
4、中胚层分化成为哪些组织、器官,有何意义?中胚层的出现使动物体的一系列组织、器官、系统分化,达到器官系统水平:分化出:生殖系统、肌肉组织和实质组织5、原肾型排泄系统的结构是怎样的?原肾管:由焰细胞、管细胞、排泄管和排泄孔组成。
通过焰细胞纤毛的摆动形成负压收集体液中的代谢废物。
后肾管:是一条迂回曲折的管子,一端开口于前一体节的体腔,称为肾口,带具有纤毛的漏斗;另一端开口于本体节的体表,称为肾孔6、说明血吸虫的结构和生活史特点。
血吸虫的成虫雌雄异体,体为长圆柱型。
雄成虫粗短,口吸盘、腹吸盘各一个,体部有抱雌沟,雌成虫停留其中,呈合抱状态。
雌成虫细长。
生活史:日本血吸虫成虫寄生于人体或哺乳动物的肝门静脉及肠系膜静脉内,成熟交配后的雌成虫产卵,卵可穿透血管壁、肠壁而进入寄主的消化道中被排出体外。
卵在合适的水中可孵化出毛蚴,当毛蚴在水中游泳时如遇到钉螺就可侵入其体内,在钉螺体内进行幼体生殖,毛蚴发育为母胞蚴,母胞蚴再发育为子胞蚴,子胞蚴再发育为尾蚴而离开钉螺在水中游泳,尾蚴一般密集在水面上,当接触人、畜的皮肤(或粘膜)时,借其头腺分泌物的溶解作用及其虫体的伸缩作用而侵入皮肤,然后在寄主的血液中随血液移动到肝门静脉及肠系膜静脉内,在此发育为成虫。
7、假体腔的形成及其形成的意义。
原体腔:由囊胚腔发展形成,它的内边界是内胚层,外边界是外胚层,中胚层衍生为体壁肌肉,体腔无体腔膜;意义:假体腔起到液体静力骨骼的作用,并能容纳生殖腺等器官。
8、分析蛔虫的生活史,说明其感染率高的主要原因。
成虫生活在肠道内,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在土壤中发育,食入含有胚胎的卵可以导致再度感染。
卵在新寄主小肠内孵化后钻入肠壁,幼虫通过淋巴循环进入血循环,游经心脏和肺,还可以穿过肺泡进入支气管、气管、咽进入食道,再次回到消化道。
在肺内的幼虫可以引起肺炎,在肠壁的成虫可以产生神经毒素(neurotoxin),也可以引起肠道的机械性梗阻。
9、说明人蛔虫的生活史及其预防原则。
人蛔虫是人类肠道寄生虫。
其生活史如下:成虫—受精卵—具卵壳的幼虫—感染性虫卵—人误食入十二指肠,破壳—入血液、淋巴—经胸管、门静脉—心脏—肺泡内发育—咽—经食道、胃到小肠发育成成虫。
人蛔虫主要寄生于小肠吸取养分,也可以寄生于胆管、肝脏、胃等部位引起不同症状。
因此对人类健康具有很大危害,应积极预防。
预防原则:1.注意个人卫生2.积极治疗病人3.作好粪便管理9、原腔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具有原体腔,完整的消化系,体表被角质膜,原肾型排泄系,雌雄异体等特征。
10、为什么说扁形动物门的出现是动物发展史的一次飞跃?而环节动物是扁形动物之后又一次大发展?扁形动物出现:两侧对称体制使身体出现功能分化出现中胚层使动物达到组织器官水平神经系统为梯形神经系统;生殖系统发达;环节动物出现:身体同律分节;次生体腔出现后肾管式的排泄系统;闭管式循环系统;链(索)状神经系统;海产种类生活史中有担轮幼虫阶段。
11、轮虫的世代交替有何特点?试述其生活史?生殖方式是体内受精。
环境条件好时营孤雌生殖,卵为2N,不需受精(非受精卵)直接发育成雌性个体,称为非混交雌体。
环境条件恶化时,种群达到一定数量时,减数分裂产生卵为N的需精卵,受精后发育成混交雌体。
N的需精卵未受精,则发育成雄性个体。
代表动物有旋轮虫。
12试述寄生虫对人体的危害夺取寄主营养和生活所需物质;化学性作用;机械性破坏;传播微生物,引发病变。
13为什么扁形动物在动物进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试详细述之1、体制为俩侧对称或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制就是通过虫体的纵轴可以将身体分为左右相等的俩部分,使动物有了前后背腹之分,体制的分化与机能分化对应。
背部司保护,腹部司运动;前部最先接触外界,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向前集中,使运动由不定向变成定向;利于平衡,使游泳向爬行转变,为上陆地爬行创造了条件。
2、三胚层动物(中胚层出现的意义)1)中胚层的出现使动物体的一系列组织、器官、系统分化,达到器官系统水平:生殖系统、肌肉组织和实质组织。
2)高新陈代谢水平,肌肉组织的出现加强了动物的运动技能和速度,利于逃避敌害和摄食,加强了消化的机能;排泄机能;快速的运动加强了神经系统的发展。
3)生殖系统:为雌雄同体,异体或自体受精,生殖腺和生殖导管由中胚层形成,附性腺将生殖细胞通到体外,进行体内和体外受精;无性生殖是将身体分裂成两部分,各自生成新个体,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有些进行孤雌生殖,即雌体不与雄体受精而独自产生的雌性后代。
4)实质组织存在于肌体中,包埋器官,储存水分和养料,可抗干旱和饥饿,为从水生生活向陆生发展奠定了基础。
没有封闭的体腔,为无体腔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