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前半年业绩报告
申报工程师主要业绩报告书
申报工程师主要业绩报告书本人于2007年7月毕业于营口职业技术学院-数控技术专业,2010年8月被聘任为助理工程师职务。
毕业至今,一直在XXXXXX有限公司从事管理工作,主要从事过技术、品质、生产管理等工作,多次外派管理驻外工场。
参加工作以来,在XX及各位领导的带领下,政治上坚定,思想上成熟,于2012年光荣的加入中国共产党,我把政治上追求与现实中工作结合起来,我把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信念从朴素、直观的认知,日益上升到自觉、理性的高度,从感性认识上升到了理性认识。
在工作中用理论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指导实践,科学地研究、思考和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使自己能够与集体共同进步。
在日常工作中能紧紧抓住工作核心,100%服从领导的安排,认真完成领导分配的各项工作任务,与同事和睦相处,指导新进同事一起进步。
在工作中,不断加强业务理论知识的学习,能理论联系实际,运用自己所掌握的专业知识结合到实际工作当中,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
主要工作业绩总结如下:1、配合第三方审核公司完成多次公司的ISO/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审核认证的工作,使公司审核顺利通过。
2、独立完成工程车线束的研发、设计,使其达到量产状态。
3、配合项目组完成汽车自动刹车装置传感器线束的研发、设计,于2015年4月成功申报辽宁省工业结构调整专项资金(电子信息制造业项目),获得政府的帮助扶持。
自任助工以来,通过不断的学习与实践,本人在工程项目立项、后期产品设计、开发等工作已经有了很高的专业技能和业务水平,工作细心认真,责任心极强,深得公司领导的好评,为公司蓬勃发展做出了的巨大的贡献,完全具备了一名工程师的应有能力、素质和条件。
学历代表过去,学习决定未来,今后我会不断学习汽车电线束方面的专业知识,工作中总结经验,改进不足,加强个人品德修养,提高业务和管理水平,为中国线束行业美好的明天奉献毕生精力。
报告人:。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2007年年报
9 基于客户需求持续创新
基于客户需求持续创新 10
融合
为用户提供 一致的 通信体验
无论是居家、办公、在途还是外出旅行,用户希望 能随时随地通过不同的网络获取综合的多媒体信息 服务,享受一致的通信体验。
11 基于客户需求持续创新
成熟市场的部分领先运营商已经成为网络转型 的先行者,但他们也面临行业渗透、运营成本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EMT (公司管理团队)
公司管理团队致辞 6
•a
基于客户需求持续创新
7 基于客户需求持续创新
任何先进的技术、产品,只有转化为客户的商业成功才能产 生价值。华为坚持客户为先,积极倾听、理解客户需求,并 围绕客户商业成功持续创新。
基于全IP的FMC(固定移动融合)成为大多数 运营商面向未来转型的共识。全IP的架构和各 网络层次的融合将有助于运营商简化网络结 构,节省传输与运营成本,提供各种创新的 业务应用,真正实现用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 点、通过任何终端享受无差别的沟通体验。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我们深深体会到:只有 客户的持续成功,才有华为的持续成长。因 此,我们倡导以奋斗为核心的企业文化,鼓励 员工全力以赴、敬业创新,为客户创造长期价 值,并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丰富人们的沟通 和生活。
华为正是这样一个立足当前、着眼未来的最佳 商业伙伴。华为在固定网络、移动网络和数据 通信IP技术等核心领域建立了综合优势,是基 于全IP的FMC解决方案的领导者,为运营商迈 入全IP与融合时代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同时, 我们坚持客户需求驱动的持续创新,为运营商 提供有针对性、有竞争力的产品与解决方案, 提升TVO (总拥有价值);此外,我们始终保持 开放的心态,积极与产业链伙伴合作,营造以 运营商为核心的共赢商业生态圈,确保客户的 长期竞争优势。
河北省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文)
河北省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文)2007年,全省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省委七届三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发展、改革、和谐三大任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新成就,体现了又好又快发展要求,为建设以实力、活力、竞争力为标志的沿海强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综合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初步核算,全省生产总值达到13863.5亿元,比上年增长12.9%。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71.2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7252.5亿元,增长14.2%;第三产业增加值4639.8亿元,增长14.6%。
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4.2%、52.3%和33.5%。
图1 2003—2007年全省生产总值(亿元)价格总水平上涨较高。
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4.7%,涨幅同比扩大3.0个百分点,其中城市和农村分别上涨4.3%和5.1%。
价格上涨的结构性特征明显。
分类别看,除衣着和交通通信类分别下降1.2%和0.2%之外,其它均呈现不同幅度的上涨态势。
其中,食品类涨幅最高,同比上涨12.8%,拉动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3.8个百分点;居住类上涨5.2%,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0.7个百分点。
在食品价格中,肉禽及其制品、蛋、油脂分别上涨35.4%、23.3%和22.2%;粮食、菜分别上涨9.0%和7.7%。
工业品出厂价格和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分别上涨6.9%和7.8%,涨幅比上年分别扩大6.1和2.8个百分点。
农产品生产价格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比上年分别上涨16.2%和6.9%,分别扩大16.0和5.3个百分点。
就业再就业工作得到加强。
年末全省就业人员3665.6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5.63万人。
其中城镇就业人员936.09万人,增加26.9万人。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3%,比上年末降低0.01个百分点。
2007年工作总结5篇范文
2007年工作总结5篇范文第一篇:2007年工作总结二○○七年度工作总结我在计生办分管组织建设、药具管理、技术服务工作,现将二○○七年的工作总结如下:一、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提高思想觉悟和业务水平积极参加单位组织的各项理论学习,认真学习了十七大报告,积极参加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通过做好笔记和积极与同事交流心得体会,思想政治素质有了明显提高,并注重用这些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工作。
二、组织建设工作人中计划生育工作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基层,关健在村组,对村级计划生育专干和育龄妇女小组长如何做好计划生育工作,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做了以下工作:1、村级计生专干和育龄妇女小组长人员落实。
2、对村专干和育龄妇女小组长进行计划生育知识培训4次。
3、分区25位育龄妇女小组长任职资格考试,全部合格。
4、更换新的育龄妇女小组长手册。
5、坚持小组长月训月考制度。
6、完成了小组长中专函授班各科考试。
三、药具管理工作1、坚持每月例会制度,村级送药人员稳定,定期业务培训,持证上岗。
2、帐与帐、帐与物相符。
按要求保持合理库存,无过期变质药具。
3、开展避孕药具优质服务。
指导育龄妇女选择适合自身的避孕药具。
4、分区全年发放避孕药具2057人份,鹿泉市年终考核中药具各项指标取得较好成绩。
5、药具使用有效率、药具应用率、药具使用及时率、药具随率、药具节育率等各项均指标达到上级标准。
四、技术服务工作1、免费为全区已婚育龄妇女进行了普查和生殖健康服务。
2、做好优生优教工作,每月定期由市技术站派专人对区新婚一胎、二胎办证人员进行优生优育知识讲座,进行优生检测,发放优生药物。
3、各项技术指标在鹿泉市年终考核中取得较好成绩。
4、部门人员团结互助,完成了计生局下达的各项指标,五、配合区中心工作,完成领导交办的临时工作。
六、存在的不足1、理论业务学习不够。
2、对小组长的宣传培训工作不够。
3、工作中创新能力不够。
七、2008年工作计划1、加强理论学习。
2007年广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7年广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法规类别】经济统计社会统计【发布部门】国家统计局广东调查总队【发布日期】2008【实施日期】2008【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2007年广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广东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广东调查总队)2007年,广东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创新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改善人民生活,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新的重要进展。
一、综合初步核算,2007年全省生产总值30673.71亿元,比上年增长14.5%。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46.23亿元,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15938.20亿元,增长16.9%;第三产业增加值12989.28亿元,增长13.0%。
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9.7%,批发和零售业增长10.3%,住宿和餐饮业增长9.7%,金融保险业增长26.9%,房地产业增长13.7%,其他服务业增长12.9%。
人均生产总值达32713元,增长12.9%。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3.7%,其中,城市上涨3.7%,农村上涨3.5%。
分类别看,食品类上涨9.1%,烟酒及用品类上涨0.7%,衣着类下降1.4%,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2.0%,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4.0%,交通和通信类持平,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下降3.1%,居住类上涨3.3%。
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1.3%,其中轻工业上涨0.6%,重工业上涨2.8%;生产资料上涨1.6%,生活资料上涨0.8%。
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3.3%,其中燃料动力类上涨2.8%,黑色金属材料类上涨7.0%,有色金属材料和电线类上涨10.8%。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2.4%。
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9.7%,其中,谷物上涨6.4%,蔬菜上涨5.3%,水果下降0.6%,油料上涨16.2%,畜产品上涨23.5%。
2007年西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7年西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西藏自治区统计局国家统计局西藏调查总队2007年,在自治区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区各族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紧围绕新时期西藏工作指导方针,努力构建小康西藏、平安西藏、和谐西藏,大力实施“一产上水平、二产抓重点、三产大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国民经济呈现出“速度快、效益好”的良好发展态势,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稳步提高。
一、综合初步核算,2007年,实现全区生产总值(GDP)342.1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0%。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5.33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96.57亿元,增长15.9%;第三产业增加值190.29亿元,增长16.2%。
人均GDP达到12109元,增长12.6%。
在全区生产总值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16.2%、28.2%、55.6%,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比上年下降1.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提高0.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提高0.6个百分点。
全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3.4%。
其中:城市上涨2.9%,农村上涨4.2%。
服务项目价格上涨3.7%;消费品价格上涨3.3%。
在各类消费品中,烟酒及用品、衣着、居住类和食品类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分别上涨2.5%、2.0%、7.1%和6.6%,其他各类价格略有上涨或下降。
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7%;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1%;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1.1%。
年末全区就业人员156.8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8.66万人。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4.3%。
表1 居民消费价格水平变动情况(上年=100)单位:%二、农牧业全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71.77千公顷,比上年增加0.11千公顷。
其中:青稞面积117.99千公顷,增加1.71千公顷;小麦面积40.29千公顷,减少1.20千公顷。
江苏省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江苏省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公布日期】•【字号】•【施行日期】•【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统计正文江苏省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江苏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2008年)2007年是全面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部署的开局之年。
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苏”的目标,坚持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突出又好又快发展,突出和谐社会建设,突出解决民生问题,统筹推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经济保持稳定快速协调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成绩,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跃上新台阶,较好地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综合全省在推进科学发展上取得明显成效,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560.1亿元,比上年增长14.8%。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26.1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14285.8亿元,增长15.5%,其中工业增加值13000.1亿元,增长16.6%;第三产业增加值9548.2亿元,增长15.9%。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3689元,按当年汇率折算达4430美元。
经济结构不断调整优化。
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为6.7∶55.9∶37.4。
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469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27.5%,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
服务业实现增加值9634.8亿元,比上年增长15.9%,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7.7%,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
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份额达62.8%,其中私营个体经济比重为36.0%,分别提高1.9个和1.0个百分点。
年末全省城市化水平达53.2%,提高1.3个百分点。
产业布局调整取得新进展,沿沪宁线、沿江、沿东陇海线和沿海产业带发展态势良好,沿海开发全面启动,南北联动、"四沿"互动的格局加速形成。
2007年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重庆市统计局
2007年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重庆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2007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市第三次党代会精神,认真落实胡锦涛总书记作出的“314”总体部署,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全市保持了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的良好态势。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111.82亿元,比上年增长15.6%。
其中,农业生产恢复性增长,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531.65亿元,增长9.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832.22亿元,增长20.3%;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747.95亿元,增长12.8%。
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为12.9:44.6:42.5。
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4622元,比上年增长15.2%。
图1 直辖以来全市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单位:亿元、%分区域看,一小时经济圈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199.42亿元,比上年增长15.7%,占全市生产总值的77.8%;渝东北翼完成686.70亿元,增长15.4%,占全市的16.7%;渝东南翼完成225.70亿元,增长15.4%,占全市的5.5%。
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4.7%,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4.1%。
主要食品价格中,猪肉上涨49.8%、油脂上涨32.3%、禽类上涨34.3%、蛋类上涨20.5%。
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3.5%,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6.2%。
图2 直辖以来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涨跌幅度单位:%表1 2007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涨跌幅度年末全市就业人员1620.86万人,其中第一产业就业753.67万人,比上年减少3.0%;第二产业就业325.99万人,增长5.8%;第三产业就业541.20万人,增长3.9%。
新增城镇就业人员27.51万人,农村劳动力新增转移就业41.70万人,16.71万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再就业。
绵阳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绵阳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7年,绵阳市委、市政府动员和组织全市各族人民,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三大要务”,全面落实“五个加快推进”,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健康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合国民经济加速发展。
2007年,全市实现GDP673.5亿元,比上年增长14.3%,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1个百分点,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
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44.6亿元,增长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01.8亿元,增长22.1%;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27.1亿元,增长10.3%。
三次产业的构成比例为21.5:44.8:33.7。
各县市区经济发展加快。
2007年分别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为:涪城区240.5亿元,比上年增长16.2%;游仙区61.7亿元,增长15%;三台87.2亿元,增长12.1%;盐亭39亿元,增长11.7%;安县50.7亿元,增长14.3%;梓潼29.2亿元,增长12.2%;北川13.2亿元,增长15.3%;平武16.3亿元,增长14.6%;江油138.4亿元,增长15.4%。
民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2007年全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316.7亿元,增长19.8%,占GDP的比重为47%,对GDP的贡献率达到62.5%,拉动GDP增长8.9个百分点。
物价涨幅较大。
在食品价格上涨的推动下,全年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上涨5.8%。
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5%,粮食价格上涨5.0%,猪肉价格上涨51.7%,油脂价格上涨29.1%;居住类价格上涨4.8%。
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1%;工业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3.4%。
企业预期经营形势向好。
2007年全市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32.1点,上升8.5点;企业景气指数为150.7点,上升10.3点,预示全市经济也将保持稳中趋好的上行趋势。
科技城建设实现重大突破。
2007年,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加快推进中国(绵阳)科技城建设的意见》,成立了中国(绵阳)科技城建设领导小组,赋予科技城部分省级经济管理权限,市委、市政府抓住机遇,成功组建科技城党工委、管委会,科技城建设步入新的发展阶段。
2007年中国宏观经济数据
2007年中国宏观经济数据2007年GDP增长11.4%,连续5年增速达到或超过10%。
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246619亿元,比上年增长11.4%,加快0.3个百分点,连续五年增速达到或超过10%。
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11.1%,二季度增长11.9%,三季度增长11.5%,四季度增长11.2%。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8910亿元,增长3.7%,回落1.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121381亿元,增长13.4%,加快0.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96328亿元,增长11.4%,加快0.6个百分点。
2007年CPI上涨4.8%,12月上涨6.5% 房价上涨较多。
2007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4.8%,涨幅比上年提高3.3个百分点(12月上涨6.5%),其中,城市上涨4.5%,农村上涨5.4%。
食品、居住价格上涨是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的主要原因。
全年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比上年上涨7.6%,涨幅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
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实增12.2%,农民收入增9.5%。
据统计,2007年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86元,比上年增长17.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2%,加快 1.8个百分点。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140元,比上年增长15.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5%,加快2.1个百分点。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 4.0%,比上年末回落0.1个百分点。
2007年粮食产量50150万吨,首次实现连续4年增产。
2007年农业生产继续稳定发展,粮食再获丰收。
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50150万吨,比上年增产350万吨,增长0.7%,成为历史上第4个高产年,这是1985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首次实现连续4年增产。
工商银行2007年年报
比上年增减
增减(%) 40.6 60.7 66.4
48,369 7,509,489
467,267 382,271
10.45 15.18
48,239
65.6
7,509,118
15.6
466,896
15.3
396,221
-22.5
增减(百分点)
10.43
4.63
15.16
0.97
10.35
10.33
4.51
15.04
1.40 0.17 0.17 0.17 1.14
15.01
1.40 0.17 0.17 0.17 1.19
0.88 增减(%)
15.0 41.2 41.2 41.2 -21.9
2007 年年度报告摘要
5
3.4 其他财务指标
流动性比率(%)(2)
人民币 外币
贷存款比例(%)(3)
本外币合计
31财务数据200720062005全年经营成果人民币百万元经重述未经重述利息净收入224465163542147993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343841634410546营业收入254157180705162378业务及管理费876316446961293资产减值损失374063218927014营业利润11131857091264652税前利润1151147162162876税后利润819904943637869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12564881937405扣除非经常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2利润80082483693859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96129382271367494于报告期末人民币百万元资产总额868428875094896457239客户贷款及垫款总额407322936311713289553贷款减值准备1156879719383692证券投资净额310741428608652307334负债总额814003670376856196255客户存款689841363263905736866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727609367494201550拆入资金775653282431360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权益538947467267256947资本净额576741530805311844核心资本净额484085462019255586附属资本946486965056846加权风险资产3440534537791703152206每股计人民币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每股净资产1611401042007年年度报告摘要3基本每股收益2024017不适用稀释每股收益2024017不适用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2024017不适用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089114148信用评级标准普尔samp
湖北省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湖北省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湖北调查总队•【公布日期】•【字号】•【施行日期】•【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统计正文湖北省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湖北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湖北调查总队2008年)2007年,在湖北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各地各部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各项方针政策,着力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协调发展上下功夫,全省经济社会呈现平稳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具体表现为速度快、效益佳、结构优、后劲足、收入多等特点,经济迈上了又好又快的发展轨道。
一、综合2007年,全省完成生产总值9150.0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5%,是1979年以来增幅最高的一年。
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422.80亿元,增长4.7%;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4094.19亿元,增长17.3%;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3633.02亿元,增长15.2%。
三次产业结构由2006年的15.0∶44.4∶40.6调整为15.5∶44.8∶39.7。
在第三产业中,金融保险业增长7.6%,批发和零售业增长10.8%,住宿和餐饮业增长5.7%,房地产业增长16.5%,其他服务业增长21.3%。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4.8%,涨幅比上年提高3.2个百分点,其中:城市上涨4.7%,农村上涨5.1%。
分类别看,食品类价格上涨12.6%,衣着类价格下降0.2%,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上涨2.2%,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下降2.0%,居住类价格上涨6.2%。
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3.9%,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4.5%,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8.0%。
年末全省从业人员358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0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132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5万人。
据省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统计,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1%,比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
盘点上市公司2007年年报
jx f 或f 本期聚焦盘点上市公司2007年年报截至2008年4月30日,上市公司2007年年度报告披露工作基本结束。
在主营业务高速增长和股票市场投资收益丰厚的双重因素影响下,上市公司2007年整体业绩较上年呈现49.30%的大幅增长,较好地延续了2006年的业绩增长态势。
披露年报公司加权平均每股收益0.42元,创历史新高。
除九发股份和*ST 威达以外,沪深两市1574家上市公司如期披露了2007年年报。
这些公司2007年全年完成营业收入总额94474.28亿元,同比增长25.02%,营业收入总额相当于2007年我国G D P 总量的38.30%;平均每家实现营业收入金额60.02亿元。
这些公司总共实现净利润10158.89亿元,同比增长49.30%;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9497.39亿元,同比增长高达49.73%。
按加权平均法计算,1574家公司2007年平均摊薄每股收益0.42元,同比增长39.65%。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平均每股收益为0.38元,同比增长33.95%。
这些公司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4.79%,同比增长1.73%;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达13.50%,同比变动幅度1.07%;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平均每股净资产2.84元,同比增长23.32%。
从盈利面来看,1574家公司中盈利与亏损家数比例为1458∶115,亏损面仅7.3%。
盈利公司中,业绩创历史高峰的上市公司比比皆是,14家公司净利润超过100亿元。
另外,172家ST 公司中,去年实现盈利的有3家,亏损的有家,亏损比例27.91%。
从基本每股收益指标看,2007年沪深两市每股收益超过1.00元的上市公司多达128家,而2006年同期才58家,增长率120.68%。
其中,中国船舶以5.53元的每股收益名列两市每股收益榜首,ST 浪莎以每股盈利5.21元紧随其后。
对已经披露的年报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沪深两市上市公司2007年报呈现以下几个特点:整体业绩和每股收益均大幅上升现有统计数据显示,沪市上市公司2007年共实现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78248亿元、11585亿元和8732亿元。
2007年常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
2007年常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7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市十次党代会提出的“五大建设”和“五个更加”战略目标,突出科学发展,突出和谐建设,突出改善民生,积极推进改革开放步伐,大力倡导自主创新创业,切实提升经济发展活力,着力推动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全市各项社会事业和谐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城乡环境面貌明显改善,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呈现质量提高、结构改善、效益优化、活力增强、民生改善的良性运行态势。
一、经济发展【经济总量】综合实力稳步攀升,产业结构持续改善。
2007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88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下同)15.6%。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63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1122亿元,增长16.2%;第三产业增加值695亿元,增长16.0%。
产业结构得到明显优化,三次产业比重结构为3.4∶59.6∶37,其中第一、第二产业比重分别比上年下降0.4个、0.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
全市按常住人口、户籍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分别达43674元和52805元,按现行汇率折算分别超过5800美元和7000美元。
在经济总量扩大、结构改善的同时,我市宏观经济效益继续向好,财政收入实现了跨越式的增长,全年实现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58亿元,比上年增长33%;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占GDP的比重继续提高,由上年的7.6%提高到8.4%。
财政的公共服务能力有所增强,对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环境保护、社会保障以及新农村建设等领域的资金投入力度稳步加大,全年一般预算财政支出150.7亿元,比上年增长28.1%,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4.3亿元,比上年增长37.6%;教育支出24.5亿元,比上年增长34.6%。
【农业及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成效明显,现代农业初具雏形。
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6.8亿元,比上年增长7.1%。
2007年宜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7年宜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7年,市委市政府率领全市人民,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市第四次党代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各项工作,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经济社会实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
一、综合全市实现生产总值820.90亿元,比上年增长15.0%,连续第四年实现两位数增长,发展速度比上年加快2.8个百分点。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0.32亿元,增长7.5%;第二产业增加值433.38亿元,增长20.7%;第三产业增加值277.20亿元,增长9.6%。
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达到20355元,比上年增长18.4%。
第二产业比重上升,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3.0:51.0:36.0转变为13.4:52.8:33.8。
全市完成区域财政总收入164.35亿元,增长12.0%。
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5.57亿元,增长30.0%。
地方一般预算支出78.90亿元,增长26.5%。
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6.1%,比上年高4.1个百分点。
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为104.1%,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为106.4%,分别比上年高2.7和0.9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为105.7%,比上年高0.2个百分点。
房屋销售价格指数为106.4%,比上年高1.1个百分点;其中,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指数为106.2%,比上年高0.8个百分点。
二、农业全市粮食播种面积314.35千公顷,增加1.9%,粮食产量160.86万吨,增产7.4%;棉花种植面积20.13千公顷,增加8.5%,产量3.04万吨,增产5.0%;油料种植面积95.61千公顷,减少6.0%,产量21.82万吨,下降1.2%;蔬菜种植面积90.08千公顷,增加1.7%,产量242.46万吨,增产5.5%;年末果园面积99千公顷,增加18.4%,全年园林水果产量135.53万吨,增产17.9%;年末茶园面积34.15千公顷,增加14.1%,全年茶叶产量2.23万吨,增产19.2%。
2007年安阳市统计公报
安阳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7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一强五前”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顺应宏观调控,拉高标杆,奋力跨跃,全市经济发展呈现速度快、效益好、运行稳的良好态势,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生进一步改善,豫北区域性中心强市建设迈出新的坚实步伐。
一、综合初步核算,2007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808亿元,增长17.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5.2亿元,增长6.1%;第二产业增加值487.8亿元,增长21.8%;第三产业增加值205亿元,增长15.7%。
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5530元,增长18.1%。
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5.1:58.4:26.4调整为14.2:60.4:25.4,二三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
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升5.8%,其中,粮食价格上涨6.5%,鲜菜价格上涨0.5%,油脂价格上涨24.7%,肉类及制品价格上涨28.8%。
2007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2.3万人,完成目标的189%;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08万人,完成目标的169.4%,其中,“4050”人员再就业1.94万人,完成目标的193.6%。
城镇登记失业率3.5%。
农村劳动力转移143.3万人,其中劳务输出91.7万人,劳务经济收入63.7亿元。
二、农业全年全市粮食种植面积796.56万亩,比上年增加26.3万亩;其中,小麦种植面积448万亩,增加16.1万亩;优质专用小麦种植面积375万亩,占小麦种植面积的比重为83.7%。
棉花种植面积45.7万亩,减少3.1万亩。
油料种植面积85.7万亩,减少13.1万亩。
蔬菜种植面积163万亩,增加14.5万亩。
全年全市粮食产量325.4万吨,比上年增长10.9%;棉花产量3万吨,下降10.7%;油料产量23.5万吨,下降4.7%;蔬菜产量538.2万吨,增长12%。
全年全市新增有效灌溉面积4.9千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4.99千公顷。
2007半年报创新高潍柴“A+H”突显协同效应
另外,公司旗下富通空调 、火花塞 、汽车内饰等组成的乘 用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和 日益增长的东风越野车将成为企业未
来几年新的效益增长点 。
维普资讯
20 0 7半年报创新 同
-... .
:一 -
口
柴 A H 潍 ¨ + " 突显协 同效应
20 0 7年 8月 2 9日 .潍 柴动 力 股份 有 限 公司 (3 8 H 23 K;S Z:0 0 3 )创 新性 地 采 用 了香 港 北 京 、上 海 三地 视频 会 议 0 38
潍柴动力现 已建成 中国境内最具增长潜 力的和竞争力的汽车产业链 。董事长谭旭光表示
” 在整合产业链的过 程中.
潍柴按照突出 ” 动力总成“为核心业务的战略发展思路 .本着提升产业价值链竞争力的方向 ,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产业结 构性的联盟构建 .努力降低企业经营风险 打造持续健康的经 营平台。 受惠于中国经济高速发展 的机遇和下游产 品的强劲需求.潍柴动力在中国市场独家拥有 1 2升大功率高速发动机 .已
成功批量推向市场,并受到广大客户青 昧,这标志着公司已完成 了新一轮 的产品结构调整 .大大降低 了 1L O 发动机产品单
一
结构带来的市场风险 .大大增强了公 司创利 能力。同时.除重型汽车发动机配套外 ,大型客车 船用配套市场也都有大
幅度增长 .这 将为公司发展提供强劲动 力。 潍柴动力的快速发展 除 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拉动之外 .更重要的是公司内部同心协力、行动一致产生的强大 内力。在会上 .公司执行总裁张玉浦 ,李大开分别就投资者关心的问题发言。他们对陕西重汽 陕西法±特 的全体 员工对 新公司的发展理念表示高度赞成和认 同 同时也 对谭旭光董事长提出的全新公司发展定位 即 战略统一 、资源共享 独立 运营 三大原则 ,为公司各业务模块 发挥个体优 势和协 同效应 实现全局与局部 的同进共赢 确定 了方向和指针 .也为各 子公司谋求快速发展增添 了动力
2007年六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7年六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8年3月20日)2007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按照市委二届六次全会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一心,拼搏奋进,战胜了淮河流域特大洪涝灾害,经济社会取得全面发展,总体呈现:经济增长速度加快、企业运行质量提高、居民收入增加较多、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态势。
一、综合国民经济较快增长。
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GDP)439.8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5.2%,比2006年加快1.2个百分点。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2.11亿元,增长7.2%;第二产业增加值158.86亿元,增长24.7%;第三产业增加值168.86亿元,增长12.1%。
三次产业结构由2006年的26.2∶33.8∶40.0调整为25.5∶36.1∶38.4 。
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7222元(折合989美元),比上年增加1284元。
2007年全市生产总值单位:亿元指标绝对数比上年增长%全市生产总值439.83 15.2第一产业112.11 7.2第二产业158.86 24.7工业125.66 30.7建筑业33.20 5.3第三产业167.86 12.1运输邮电、仓储业21.99 7.1批发零售业29.43 11.2住宿和餐饮业 6.53 6.6金融业 5.66 7.5房地产业25.00 11.7其他服务业80.22 14.9年末全市从业人员390.5万人,比上年增加2.6万人。
其中,第一产业228.4万人,减少7.1人;第二产业72.3万人,增加4.5万人;第三产业89.8万人,增加5.2万人。
年末在岗职工20.7万人,与上年持平。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2.87万人。
全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5.8%,涨幅高于上年4.8个百分点,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3.7%。
在食品类价格中,粮食上涨2.5%,油脂上涨21.5%,肉禽及制品上涨31.5%,禽蛋价格累计上涨18.3%。
2007年雅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7年雅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7年雅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雅安市统计局雅安调查队2008年3月2007年,在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市委、市政府动员和组织全市各族人民,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富民强市目标,开拓进取,扎实苦干,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健康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合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经省统计局审定,2007年全市生产总值176.75亿元,比上年增长14.3%,增速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最快的一年。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8.49亿元,增长5.0%;第二产业增加值84.29亿元,增长20.60%;第三产业增加值53.97亿元,增长11.1%。
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7.2%、67.9%和24.9%。
从需求的角度看,“三驾马车”仍然以投资拉动为主,消费稳中趋旺。
其中,总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6.4%,总消费的贡献率为41.0%。
民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规模接近国民经济总量的一半。
全年民营经济增加值86.15亿元,比上年增长19.1%,占GDP的比重为48.7%,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2.6%。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亿元,增长6.0%;第二产业增加值47.37亿元,增长25.6%;第三产业增加值25.78亿元,增长14.4%。
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物价上涨过快,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约束加剧,节能降耗难度较大,结构性、体制性矛盾依然比较突出。
二、农业2007年,农村经济运行比较平稳。
种植业结构继续调整。
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85132公顷,比上年增加2369公顷,增长1.3%;油料作物16043公顷,减少0.22%;药材4912公顷,增长0.55%;蔬菜29295公顷,增长4.39%,农作物总播面的比重由15.4%增加到15.8%;饲料作物6832公顷,减少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