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公山自然保护区野生兰花资源调查

合集下载

鸡公山自然保护区珍稀植物独花兰物候·繁殖及分布的群落特征

鸡公山自然保护区珍稀植物独花兰物候·繁殖及分布的群落特征

鸡公山自然保护区珍稀植物独花兰物候繁殖及分布的群落特征琚煜熙;刘国顺;哈登龙;刘丹;岳伟;蔡东章【摘要】通过调查发现鸡公山自然保护区有14处独花兰野外分布,对各个分布区的群落、立地条件等进行调查,筛选出独花兰在保护区的最适生长环境;对独花兰物候及生长情况进行观察可知,独花兰营养生长期约8个月,开花率63.2%,结实率5.6%;并对独花兰濒危原因进行初步分析,为独花兰的保护提供一定的帮助.【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9(047)007【总页数】3页(P139-140,143)【关键词】独花兰;物候;繁殖;群落特征【作者】琚煜熙;刘国顺;哈登龙;刘丹;岳伟;蔡东章【作者单位】鸡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河南信阳464133;鸡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河南信阳464133;鸡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河南信阳464133;鸡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河南信阳464133;鸡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河南信阳464133;鸡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河南信阳46413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59.9;Q16;Q948独花兰(Changnienia amoena Chien),兰科独花兰属,是我国特有的单种属珍稀植物,仅生长在长江中、下游及陕西南部的山地林下及沟谷中。

它是优良的野生花卉与珍贵的药用植物,其假鳞茎是治疗疮毒与蛇伤的良药,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1-3]。

由于独花兰对生态环境要求较严,适生范围较窄,自然结实率低,近年来其生境不断受到各种人为活动的胁迫(如林木过度采伐及人类的过度采挖等),使该物种的自然分布区日渐缩小,已被《中国植物红皮书——稀有濒危植物(第一册)》列为稀有种,也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4]。

1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1.1 研究区概况鸡公山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豫鄂2省交界,地处114°01′~114°06′E,31°46′~31°52′N,总面积为3 000 hm2,位于桐柏山以东,大别山最西端,是长江与淮河两大流域的分水岭。

鸡公山珍稀植物濒危原因分析及保护对策

鸡公山珍稀植物濒危原因分析及保护对策

第30卷第2期河南林业科技 Vol. 30 No. 2 2010年6月 Journal of Henan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un. 2010鸡公山珍稀植物濒危原因分析及保护对策杨怀,李培学,戴慧堂(河南鸡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河南信阳 464133)摘要:论述了鸡公山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的资源现状、区系特征和生境特点,并分析了这些珍稀植物濒危机制,同时提出了相关的保护对策。

关键词:珍稀濒危植物;濒危机制;保护对策;鸡公山中图分类号:S759.9 文献标志码:AThe Endangered Mechanism and Protective Measures to the Rare andEndangered Plants in JigongshanYANG Huai,LI Pei-xue,DAI Hui-tang(Henan Jigongsha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Xinyang464133,China)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present situationand,floristic characteristics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rare and endangered plants resource in Jigongshan Nature Reserve.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ndangered mechanism of these rare and endangered plants.Inaddtion,it also puts forward some measures to protect the rare and endangered plants.Key words: rare and endangered plants; endangered mechanism; protection measures; Jigongshan“一个基因可以影响一个国家的兴衰,一个物种可以左右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因此,“抢救植物就是拯救人类本身”。

井冈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种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

井冈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种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

摘 要:在查阅资料和踏查的基础上,用样方法和实测法对井冈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4 种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南方红豆杉(Taxus wallichiana var. mairei)、闽楠(Phoebe bournei)、毛红椿(Toona ciliata var. pubescens)、短萼
黄连(Coptis chinensis var. brevisepala)的分布、数量、面积和生境进行实地调查,分析了这 4 种植物的生存状 况,并对其资源的保护和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设。
82
安徽农学通报,Anhui Agri,Sci,Bull,2020,26(24)
井冈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4 种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
龙 川 1 范永明 2 宋玉赞 1 左传莘 1 黄子发 1 承 勇 1
(1 井冈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2 井冈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茨坪林场,江西井冈山 343600)
1 保护区概况[1]
1.1 自然概况 井冈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 护区)位于江西省西南部,地处湘赣两省交界的罗霄山脉 中段、万洋山中部,地域上属井冈山市。地理位置:东经
114˚04'05"~114°16 ′ 38 ″ ,北纬26˚18 ′ 32 ″ ~26°40 ′ 03 ″ 。 井冈山的地质发展史古老而复杂,它经历了浅海、海
关键词:野生植物资源;调查;保护措施;井冈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中图分类号 Q94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0)24-00d Protection Measures on Four Key Protected Wild Plants Resources in Jinggang⁃ sha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鸡公山自然保护区芳香植物资源调查研究

鸡公山自然保护区芳香植物资源调查研究

医 疗实 践 证 明 , 气味 与 人 的情 绪 有着 密切 的关 系 , 芳香
分 别 为银 杏 (ikob oaL)赤 松 (iu dnio i . Gng i b .、 l Pns es r S b t f a ee l
Z c .、 尾 松 ( .asna aL mb) 日本 柳 杉 ( r tm r u c) 马 Pm so in a . 、 Cy o ei p a Jp nc ( .) . o .、 杉 ( . r m i o irn xOt t a o ia Lf D D n) 柳 . C ot e obe ke t e f u H o D er) 。 子 植 物 2 it. 等 被 2科 9 5种 , 2科 分 别 为 金 粟 兰 科 2
经 14 1~ 1。 总面 积 30 0h 2保 护 区地 处 北亚 热带 的 1 。 14 6 , 0 m 。
金 缕 梅 科 ( ma l ae e 、 薇 科 ( oae e 、 科 Ha mei ca ) 蔷 d R sca ) 豆 ( eu n se 等 ,5种 分别 为银 线 草 ( hoatu j o iu L g mioa ) 9 C lrnh s a nc s p s b) 红茴 香 ( l imh ny Des)八 角 ( V rmH o .) i .、 e 1i u e ri i .、 lc l 上 eu o kf 、 .
An op r .h p ce ,itb t nadetatdp r f se t i o rmai lnsw r x aitd,n o u gsin nter x li t n i e g s ms ese isds ui n xrce at o sni ol f o t pa t eeep t e adsmesg et s ie poti T i r o s e l a a c a o o h ao

鸡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水果资源调查研究

鸡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水果资源调查研究

鸡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水果资源调查研究摘要根据现场调查和相关资料统计,鸡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有野生水果22科40属88种,其种数约占该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总数的3.25%,占全国野生水果的8.18 %。

其中裸子植物1科1属1种,双子叶植物20科38属86种,单子叶植物1科1属1种;乔木39种,灌木33种,藤本13种,草本3种;浆果类44种,核果类21种,仁果类10种,坚果类11种,柑果类2种;北温带分布科8个,占44.44%,泛热带分布科5个,占27.78%,以北温带分布占优势;可作药用的65种,可作观赏的43种,可作饮料和酿酒的35种,用材树种23种,可作果脯果酱的16种,鞣料植物8种等。

鉴于保护区内野生水果资源所具有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需要进一步开展深入研究和有效保护。

关键词野生水果;保护;鸡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一类食物的名称,“水果”一般是指含水分较多、通常可生食的植物果实和种子。

在植物学上,“水果”包括部分浆果、核果、柑果、梨果、瓤果等单果以及聚合果和聚花果等复果。

野生水果富含纤维素、维生素、糖分、有机酸、脂肪、蛋白质、果胶及其他有益营养成分与微量元素,口感独特,食疗保健效果好,尤其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纯天然绿色食品的需求越来越大,水果在人们生活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

但是随着市场和栽培方式的变化,化肥和农药在生产中的过量使用越来越普遍,水果农药残留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近年来,天然无污染野生水果逐渐成为社会的新潮流。

该文调查研究了鸡公山自然保护区的野生水果资源,旨在为此类野生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1 自然概况河南鸡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南省信阳市南部李家寨镇,地处豫鄂两省交界处,地理坐标为北纬31°46′~31°52′,东经114°01′~114°06′,面积2 917 hm2。

本区地处亚热带北缘,地理位置独特,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热、水资源丰富。

鸡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物种多样性及其保护

鸡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物种多样性及其保护

鸡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物种多样性及其保护摘要鸡公山自然保护区具有丰富的物种,科研和保护价值较高。

介绍了鸡公山自然保护区的植物资源、野生动物资源、珍稀生物资源,同时针对保护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保护建议。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物种多样性;保护;鸡公山鸡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南省南部,大别山最西端,西面与桐柏山相连,东经114°01′~114°06′,北纬31°46′~31°52′,面积2 917hm2。

该区地处北亚热带的边缘,淮南大别山西端的浅山区,具有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季风气候和山地气候的特征,四季分明,光、热、水资源丰富。

年均气温15.2℃,极端最低温-20.0℃,极端最高温40.9℃。

≥10℃的活动积温4 881.0℃。

无霜期220d,年平均降水量1 118.7mm,年总辐射4 928.70MJ/m2。

境内山势陡峭,沟壑纵横,地形复杂,相对高差600多米,形成独特的小气候区,保存着丰富的生物资源。

1982年被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植物资源(1)植物资源丰富。

根据专家学者多年的实地调查,本区共有植物259科、903属、2 061种及变种,其中大型真菌42科、103属、278种,苔藓类植物29科、54属、67种,蕨类植物27科、55属、113种,裸子植物9科、28属、87种,被子植物152科、663属、1 516种及变种。

鸡公山植物资源十分丰富,保护区面积仅2 917hm2,而分布的植物却占河南省植物总科数的89%,总属数的61%,总种数的41%。

本区内还有12种特有植物,如鸡公山山梅花(Philadephus incanus var.baileyi)、鸡公山茶秆竹(Pseudosasa maculifera)、鸡公柳(Salix chikungensis)、河南鼠尾草(Salvia honania)等。

(2)植物起源古老。

鸡公山野生木本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鸡公山野生木本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c m) 金 线 吊乌 龟 ( t h na c h rnh ) 石 蟾 t 、 t Se a i e aa ta 、 p p 蜍 ( t h natrn r ) 千 金藤 ( t h na a o i Se a i t da 、 p ea Se a i p n— p j c ) 防 己( io eim auu 、 花 子 ( io o a、 Sn m nu ctm) 崖 Pts — tp
资源种类 、 分布进行 调查。结果表 明鸡公 山有野 生木本药用植物 4 科 18种 , 1 3 并提 出资源保护 建议 。
关 键 词 : 公 山 ; 生木 本 药 用植 物 资 源 ; 查 鸡 野 调 中图 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号 :5 ¥8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0 4— 97 2 1 0 0 6 10 9 6 (0 0)2— 0 9—0 3
鸡公 山位 于豫 鄂两 省 交 界 处 , 理 坐 标 北 纬 地
3 。6 14 一3 。 2 , 经 14 0 一14 0 面 积 15 东 1。 1 1。 6 ,
己 ( ocls rou ) 蝙蝠 葛 ( n pr m d ui C cuu i bs 、 tl Mei e s mu a r —
30 h 0 O m 。地 处 北 亚 热 带 向暖 温 带 过 渡 地 带 , 森 林 覆 盖率达 9 % , 8 天然 森林 植被 占 6 % _ 。 0 】 J 2 药 用植 物资 源概 况
rm t nau 、 胡 颓 子 ( leg u lba 、 u uc tm) 蔓 r Eaa n s a r ) 胡 g
Na in lNaur s r e fo M a 0 o F b u r 00 y fed i v si ai n,i e tfi g s c me n e t a t e Re e v r m y 2 08 t e r a y2 9 b l n e tg to o i d n iyn pe i n a d r —

兰花的调查与研究ppt

兰花的调查与研究ppt

二.品种及其分布
兰花有地生和附生两种,兰花一般分 为洋兰和国兰两大类,洋兰主要分布在热 带地区,著名的有蝴蝶兰和鹤顶兰; 由于地生兰大部分份品种原产中国, 因此兰花又称中国兰,并被列为中国十大 名花之首。中国兰花主要为春兰、蕙兰、 建兰、寒兰、墨兰、春剑、莲瓣兰七大类, 有上千种园艺品种。
中国兰花的分布: 春兰和惠兰:甘肃、陕西、河南、安徽、湖北、 湖南、江西、浙江。 寒兰、台兰、兔耳兰:湖南、江西、浙江、福 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贵州。 建兰: 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广东、广西、 云南、贵州。 墨兰: 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海南、云南。 虎头兰:四川、云南、西藏、贵州、海南。
“兰花”在中国
• 在中国,梅“兰”竹菊被誉为四君子,千百年来以其清 雅淡泊的品质,一直为世人所钟爱,成为一种人格品性的文化 象征。 自古以来人们就把兰花视为高洁、典雅、爱国和坚贞不 渝的象征. 楚国诗人屈原就以“秋兰兮清清,绿叶兮紫茎,满堂兮美 人”这样的诗句来咏兰。 人们画兰花,一般都寄托一种幽芳高洁的情操。大概始于 唐代。到了宋朝,画兰花的人便多了起来,据说苏轼就曾画过 兰花,而且花中还夹杂有荆棘,寓意君子能容小人。南宋初, 人们常以画兰花来表示一种宋邦沦覆之后不随世浮沉的气节, 当时的赵孟坚和郑思肖,被同称为墨兰大家。
四调查方法
4.1调查前的准备 4.2调查工作 4.3资料整理
4.1调查前的准备
为便于识别和鉴定兰花种类, 采集到比 较完整的植物标本, 具体调查时间尽量安排 在目的物种的花期或果期进行。最好在每年 的3-5月,兰花花期进行调查。 阅读大量文献对兰花有进一步的认识, 包括形态特征,野外识别的特点以及分布范 围。
1.1 形态特征
• • • • • • • • • 1)兰花是多年生草本植物。 2)根肉质肥大,无根毛,有共生菌。具有假鳞茎, 外包有叶鞘; 3)叶线形或剑形,革质,直立或下垂; 4)花单生或成总状花序,花梗上着生多数苞片, 花两性,具芳香。花冠由3枚萼片与3枚花瓣及 蕊柱组成; 5)左右对称、唇瓣、花粉块和合蕊柱是兰科植物的 基本特征。

鸡公山自然保护区珍稀植物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

鸡公山自然保护区珍稀植物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

鸡公山自然保护区珍稀植物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作者:张蔚彭银中杨怀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第21期摘要鸡公山自然保护区蕴藏着丰富的珍稀濒危植物资源,据调查统计,区内有国家级珍稀植物23种,隶属于16科。

其中蕨类植物1种,裸子植物2种,被子植物20种。

被列为Ⅱ级保护的7种,Ⅲ级保护的16种。

其中有4个濒危种,9个渐危种,10个稀有种。

论述了鸡公山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的种类与保护现状,并在分析鸡公山自然保护区珍稀植物保护现状和濒危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珍稀濒危植物;现状;濒危原因;保护对策;河南信阳;鸡公山自然保护区中图分类号 Q949.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21-0248-02珍稀濒危植物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保护、合理开发和科学利用野生植物资源,对维护生态平衡、改善自然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维持经济可持续发展均具有战略意义。

因此,加强对野生植物资源,尤其是珍稀植物资源的濒危机制以及野生植物资源保护、引种和驯化等方面的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

鸡公山自然保护区的珍稀植物无论在种群数量上和区系性质方面都是河南省珍稀濒危植物分布的重要区域,在植物区系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地位。

笔者对鸡公山自然保护区内珍稀濒危植物的资源状况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珍稀濒危植物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保护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的相应对策,现报告如下。

1鸡公山国家重点保护野生珍稀植物资源现状1.1鸡公山国家重点保护野生珍稀植物目录及濒危原因由表1可以看出,鸡公山自然保护区共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珍稀植物23种[1-3]。

其中,种类较多的科是樟科(4种)、兰科(3种)、木兰科(2种)。

1.2鸡公山国家重点保护野生珍稀植物濒危级别分析鸡公山国家重点保护野生珍稀植物中濒危植物有4种,占17.4%;渐危植物有9种,占39.1%,稀有植物有10种,占43.5%。

因此,渐危植物、稀有植物占绝大多数,而濒危植物所占比例则较少[1,4-5]。

河南省信阳市鸡公山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多样性调查研究

河南省信阳市鸡公山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多样性调查研究

作者简介陈世锋(1964-),男,河南新县人,副教授,从事微生物转化研究。

收稿日期2006!10!07鸡公山位于河南省南部信阳市境内,是大别山西端的一个著名主峰,因形状似雄鸡挺立而得名。

地理坐标位于在31°46′~31°52′N、114°01′~114°06′E,面积约为3000hm2,是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为我国4大避暑胜地之一,是国家自然保护区。

鸡公山地区的植被覆盖率达99%,根据《中国植被》和河南植树被区划,鸡公山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域的桐柏山、大别山丘陵松栎林植被区,具有南暖带向北亚热带过渡的性质。

根据先后调查的180多个样地资料,对该地区植被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认为该区自然植被尽管曾经受到了人类活动的长期干扰和破坏,发生了较大变化,但是,落叶栎林、马尾松林、松栎混交林及由栎类、黄檀、山槐、化香、枫香等阔杂树种组成的次生阔杂林,仍是该区的优势植被。

保护区植被资源十分丰富,大型真菌种类繁多。

1真菌资源状况大型真菌是自然界一类具有特殊意义的生物资源,在自然界和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起着重要作用。

它们将植物的残落物中的各种复杂的有机物降解为简单的无机物,从而使物质进入生态系统的营养循环[1]。

同时,大型真菌的不少种类可与许多树木的根系共生形成菌根,菌根有利于土壤中有机质的分解,还扩大了根系对水分和各种营养物质的吸收,增加共生植物合成有机物质的能力。

大型真菌一年四季都有生长,特别是夏秋季节气候湿润,温度适宜生长更加旺盛,发生地也是因种而异,比较固定。

一般在雨后的林地、公园、路边甚至粪堆上均可生长。

有的单生,有的丛生,还有的能形成蘑菇圈。

1.1种质资源和优势科分析于1992年5月、1998年7月、2001年10月、2006年3~6月的不同时间段对鸡公山自然保护区进行专项调查,共获得大型真菌标本2062号。

初步鉴定出43科103属304种。

其中,子囊菌门7科8属18种,担子门36科94属286种,其中新记录11种。

鸡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水果资源调查研究

鸡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水果资源调查研究

作 为一 类 食物 的名 称 , “ 水果 ” 一般 是指 含 水分 较 多 、 通 常 可 生食 的植 物果 实 和种 子 。 在 植物 学 上 , “ 水果” 包 括部 分
浆果、 核果、 柑果、 梨果、 瓤 果等单 果 以及 聚合 果和 聚 花果 等
野 生 水 果 非常 丰 富 , 共计 2 2科 4 0属 8 8种口 卅, 其 种数 占本
生 产 中的过量 使用越 来越 普遍 . 水果 农药残 留 的问题 也越 来 越突出。 近年 来 , 天 然 无污 染野 生水 果逐 渐成 为 社会 的新 潮 流。 该文 调 查研 究了 鸡公 山 自然 保护 区 的野 生水 果资 源 . 旨
在 鸡公 山 自然保 护 区拥 有 的 8 8种 野生 水 果 中 , 乔木 类 3 9 种, 藤 灌 类( 含灌木、 披 散 或攀 援灌 木 、 藤本) 4 6种 , 以 上两 者合计 8 5种 , 占总种数 的 9 6 . 5 9 %; 而 草 本 类 仅 3种 , 占
3 . 2 木 本植 物 占优势 。 浆 果 类 占优 势
复果。 野 生水 果富 含 纤维 素 、 维 生素 、 糖分、 有 机酸 、 脂肪 、 蛋
白质 、 果胶 及 其 他 有益 营 养 成 分与 微 量 元 素 。 口感独 特 , 食
疗 保健 效 果好 , 尤其 是 随着生 活水 平 的提 高 , 人们 对 纯天 然 绿 色食 品的需 求越来 越大 , 水 果在人们 生活 中所 占的比 重也 越 来越 大 。 但 是 随着 市场 和栽 培方 式 的变化 , 化肥 和 农药 在
河 南鸡 公 山 国家级 自然 保护 区位 于 河 南省信 阳市 南部
李 家 寨镇 , 地 处 豫 鄂两 省 交 界 处 , 地 理 坐标 为北 纬 3 1 。 4 6 ~ 3 1 。 5 2 , 东经 1 1 4 。 O 1 ~ 1 1 4 。 0 6 , 面积 2 9 1 7 h m 。 本 区地 处 亚 热 带北 缘 , 地 理位 置 独特 , 四季 分明 , 气 候温 和 , 光、 热、 水 资 源丰富 。 年 平 均气 温 1 5 - 2℃, 年 平 均 降 水量 为 1 1 1 8 . 7 mm。 日平 均气温稳 定 ≥1 O℃的活动 积温 4 8 8 1 . 0℃, 无霜 期 2 2 0d , 是 一个 以保 护 森林 生态 系 统及 珍稀 野 生动植 物 为对 象 的 国 家 级 自然 保 护 区 。 该 区 自然 条件 优 越 , 植物种类繁多。 据 调 查, 保 护 区有高 等植 物 2 7 0 8种 。 其 中苔 藓植 物 2 3 6种 , 蕨 类 植物 1 5 6种 , 种子 植物 2 3 1 6种 l l 1 。

植物学鸡公山实习报告

植物学鸡公山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鸡公山,位于河南省信阳市南阳市境内,是一座以山岳景观和生物多样性著称的自然保护区。

本次植物学实习旨在通过实地考察,加深对植物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提高观察、识别和采集植物的能力,并了解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二、实习时间及地点实习时间:2023年3月15日至3月20日实习地点:鸡公山自然保护区三、实习目的1. 熟悉植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培养观察、识别和采集植物的能力;3. 了解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4. 提高野外实践能力,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四、实习内容1. 植物分类学基础理论的学习在实习前期,我们通过课堂学习,对植物学的基本概念、分类、植物细胞结构、组织结构、生殖方式等理论知识进行了系统学习。

2. 野外考察与植物识别在鸡公山自然保护区,我们分小组进行野外考察,通过观察植物的外部形态、叶片、花、果实等特征,结合所学理论知识,对植物进行识别。

实习期间,我们共识别出30余种植物,包括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等。

3. 植物采集与标本制作在野外考察过程中,我们学习并掌握了植物采集的方法,包括采集时间、地点、工具等。

采集过程中,我们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对植物进行合理采集。

实习结束后,我们对采集到的植物进行整理、压制,制作成植物标本。

4. 植物生态学调查在实习期间,我们通过实地观察,了解了鸡公山自然保护区的植被类型、分布、生长状况等,并对植物群落进行了调查。

调查内容包括植物种类、数量、生长状况、分布特点等。

五、实习成果1. 丰富了植物学知识,提高了植物识别能力;2. 掌握了植物采集、标本制作的方法;3. 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提高了野外实践能力;4. 深入了解了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六、实习体会1. 植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有通过实地考察,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植物学知识;2. 野外考察过程中,要学会观察、分析、总结,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3. 团队合作是完成实习任务的关键,要学会与他人沟通、协作;4. 植物是自然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植物资源,维护生态平衡,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井冈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兰科植物资源

井冈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兰科植物资源

井冈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兰科植物资源
宋玉赞;陈春泉;曾祥铭;周洪;黄子发
【期刊名称】《安徽农学通报》
【年(卷),期】2007(013)019
【摘要】1998-2000年,在江西省野生植物资源调查中对井冈山野生兰科植物作了专项调查,共记录兰科植物48种,全部属于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并已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本文根据历年的调查结果,对井冈山地区的野生兰科植物多样性及其分布进行了全面研究,并提出相应的保护对策.【总页数】2页(P214-215)
【作者】宋玉赞;陈春泉;曾祥铭;周洪;黄子发
【作者单位】井冈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江西吉安,343600;井冈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江西吉安,343600;井冈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江西吉
安,343600;井冈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江西吉安,343600;井冈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江西吉安,3436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59.94
【相关文献】
1.井冈山自然保护区野生兰科植物资源分布及特点 [J], 孔令杰;陈春泉;罗火林;范志刚;宋玉赞;赵健;彭德镇;杨柏云
2.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木兰科植物资源初探 [J], 王良桂;徐晨
3.江西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兰科植物资源及保护策略 [J], 龚席荣;陈琳
4.广西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兰科植物资源状况及其特点 [J], 谭卫宁
5.广东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兰科植物资源 [J], 张粤;康宁;钟象景;李运龙;胡进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河南省鸡公山自然保护区的野生花卉资源及合理利用

河南省鸡公山自然保护区的野生花卉资源及合理利用

河南省鸡公山自然保护区的野生花卉资源及合理利用戴启金;崔友勇;李海涛;茹永强;李培学【期刊名称】《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05(18)3【摘要】野生花卉资源是花卉栽培驯化及良种选育的物质基础.河南省鸡公山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于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度地区,有丰富的野生花卉资源,经调查有野生花卉49科,103属,257种(含变种).种类最多的是蔷薇科,有野生花卉42种(含变种).按性状分类,木本花卉122种,占47%;草本花卉135种,占53%.从花色结构上看,白色、红色、黄色、蓝紫色及复色系花分别为103、54、43、32和25种,依次占资源总数的40%、21%、16%、13%和10%.从花期结构上看,春、夏、秋季开花的种类分别为:131、87、39种,所占比例依次为:51%、34%、15%.鸡公山自然保护区的野生花卉具有种类多,分布广;花色丰富,观赏性强;多阳生型,易于利用;变异多样,有利选育;稀有种类多,经济价值高等特点.【总页数】4页(P300-303)【关键词】野生花卉;资源;合理利用;鸡公山【作者】戴启金;崔友勇;李海涛;茹永强;李培学【作者单位】信阳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中科院地理资源研究所;鸡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信阳市林业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49.9【相关文献】1.云顶山自然保护区野生花卉资源调查及开发利用 [J], 张丽峰2.乌裕尔河-双阳河自然保护区野生草本花卉资源利用及保护初探 [J], 刘光涛;王雨录;孔凡香3.河北小五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花卉资源的研究现状及开发利用建议 [J], 赵金娥;常玉军4.河南省鸡公山自然保护区的天然绿色食品资源及开发利用 [J], 杨林5.河南省鸡公山自然保护区的野生果树资源及其特点 [J], 戴启金;李海涛;张照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河南鸡公山有毒植物资源及其利用价值

河南鸡公山有毒植物资源及其利用价值

河南鸡公山有毒植物资源及其利用价值刘红敏;陈利军;史洪中;胡孔峰;尹健【摘要】为摸清河南鸡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毒植物资源状况,采用常驻普查法对该保护区有毒植物种类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该保护区有毒植物共39科90属118种.其中,蕨类植物4科4属4种;裸子植物3科3属4种;被子植物32科83属110种.鸡公山保护区有毒植物资源丰富,种类较多,具有很高的农用、药用和其他方面的开发利用价值.【期刊名称】《贵州农业科学》【年(卷),期】2010(038)008【总页数】4页(P13-16)【关键词】有毒植物;资源;调查;鸡公山;植物源农药【作者】刘红敏;陈利军;史洪中;胡孔峰;尹健【作者单位】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河南,信阳,464000;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河南,信阳,464000;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河南,信阳,464000;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河南,信阳,464000;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河南,信阳,46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49.98河南鸡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南信阳市南豫鄂交界处,东经114°01′~114°06′,北纬31°46′~31°52′,1982年设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约20km2,森林覆盖率90%,境内沟壑纵横,地形复杂,海拔范围150~811m。

该地区具有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季风气候和山地气候特征,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年均温度15.2℃,无霜期220d,年平均降水量1118.7mm,为长江与淮河两大流域的天然分水岭。

特殊的地理条件和气候特征,使得鸡公山物种丰富。

有毒植物是指对人和家畜等能产生有害作用的植物[1]。

有毒植物的某些部位或全株,在其整个生长期或生长期的某一阶段富含生物碱类、甙类、萜类等有毒物质,这些植物被人或家畜食用后,引起的中毒作用类型十分广泛,包括心脏毒性、神经性痉挛、呼吸抑制、肝肾功能障碍等[2]。

鸡公山自然保护区特有植物初步调查

鸡公山自然保护区特有植物初步调查

鸡公山自然保护区特有植物初步调查摘要系统地对鸡公山的特有植物种类进行了统计,并对其生物学特性生活型、生态型和地理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

结果显示:①鸡公山特有植物有14种,隶属于11属10科;②草本植物占57.14%,其中多数为多年生草本;③科属的地理分布统计表明,鸡公山特有植物区系成分以温带类型为主,并具有明显的过渡性质。

关键词特有植物;种类;生活型;生态型;地理分布;鸡公山自然保护区特有物种是在特殊的环境条件下,经过数万年乃至数十万年的自然进化、选择而形成的。

特有种的多寡是一个地区生物多样性特色的重要标志,研究和保护特有植物及其种质资源,在生物资源发展战略上具有特别的意义,对生态文明建设及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作用[1-3]。

鸡公山自然保护区有着丰富的植物资源,特有植物是鸡公山植物区系的重要组成成分,是重要的野生植物种质资源,也是植物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成分。

所以研究该地区的特有植物对探索该区植物区系的形成与演化具有重要意义[1-3]。

鸡公山丰富的植物资源早在20世纪初期就吸引了众多的国内外专家和学者,对鸡公山地区的特有种类与数量作了较深入的调查分析[4-5]。

目前关于特有植物的研究主要是在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特性2方面[6-7],但系统地针对鸡公山特有植物资源的相关研究则较少有报道。

该文就以鸡公山自然保护区的特有植物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生活型、生态型和地理分布特征揭示鸡公山植物区系的性质、特点、起源和演变规律。

鸡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南省信阳市南部的豫鄂2省交界处,面积2 917 hm2。

是以保护过渡带生态系统及野生动植物栖息地为主的森林生态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同时也是我国淮河与长江两大水系的分水岭、中国南北气候的分界线、北亚热带和暖温带的过渡地带。

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征,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生态环境,为植物界的发生发展、分化繁衍和生物多样性格局的形成提供了环境条件。

鸡公山自然保护区以生物多样性、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森林植被的典型性而著名,享有“中州明珠”、“天然药用植物园”、“豫南绿色宝库”等盛誉[4]。

鸡公山自然保护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鸡公山自然保护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鸡公山自然保护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茹永强;喻泓
【期刊名称】《河南林业科技》
【年(卷),期】2000(020)001
【摘要】鸡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森林生态类型保护区 ,地处北亚热带过渡带 ,物种资源丰富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2 7种 ,其中自然分布的 8种 ,引种栽培的19种。

【总页数】3页(P20-22)
【作者】茹永强;喻泓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59.9
【相关文献】
1.浙江百山祖自然保护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及其利用与保护 [J], 姚廷永;鲍庆松;吴孝勇
2.浙江乌岩岭自然保护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保护与对策 [J], 林崇良;林观样;蔡进章;陶细俊
3.云南大围山自然保护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研究 [J], 杜鹏
4.九龙山自然保护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优先保护序列研究 [J], 郑伟成;朱爱军;张方纲;刘菊莲;潘成椿
5.重庆五里坡自然保护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现状及保护对策 [J], 周火明;庄友云;曾立雄;周厚林;张克太;颜魏;卢凤云;杨阳;万文龙;夏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