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地理学案-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合集下载

初中地理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附答案)

初中地理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附答案)

一、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选择题1.观察下面亚洲地图,回答下列各题(1)下列对于亚洲所跨温度带叙述正确的是()A. 跨热、温、寒三带B. 跨热、溫二带C. 跨寒、温二带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2)亚洲水系呈辐射状流动,说明亚洲的地势特点是()A. 中部高,四周低B. 四周高,中部低C. 北高南低D. 西高东低【答案】(1)A(2)A【解析】【分析】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地跨寒、温、热三个热量带,地形复杂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是中间高、四周低。

(1)由图中亚洲所处的纬度位置可知,有赤道、北回归线和北极圈穿过亚洲,说明亚洲是一个地跨寒、温、热三个带的大洲,故选A。

(2)亚洲水系呈辐射状流动,说明亚洲的地势特点是中间高、四周低,这种地势导致亚洲河流由中间呈放射状流向四周,故选A。

故答案为:(1)A;(2)A;【点评】(1)考查亚洲的温度带,南北回归线之间是热带,回归线到极圈之间是温蒂,极圈以上是寒带,因此亚洲都有。

(2)考查河流与地势的关系,河流总是从高处流向低处,亚洲河流是从中间流向四周,所以亚洲中间高四周低。

2.下列地区的居民居住帐篷,身穿宽大的袍子,过着游牧生活的是()A. 恒河三角洲的孟加拉人B. 东西伯利亚的亚库特人C. 沙特阿拉伯的贝都因人D. 加里曼丹岛的达雅克人【答案】C【解析】【分析】沙特阿拉伯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是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为干旱的草原地区,当地居民居住帐篷,身着宽大的袍子,过着游牧生活,故选C。

【点评】中东西亚地处北回归线穿过的大陆西岸和内部,终年炎热干燥,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全年高温少雨,仅在地中海沿岸分布着狭小的地中海气候。

3.亚洲地域辽阔,山岳巍峨,气候复杂多样,拥有众多的“世界之最”。

下列关于亚洲的世界之最的叙述中,你认为正确的是()A. 青藏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高原B. 死海是世界最深的湖泊C. 亚洲东部、南部的季风最强盛,最典型D. 里海是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答案】 C【解析】【解答】青藏高原是世界最高的高原;贝加尔湖是世界最深的湖泊;死海是世界上陆地的最低点;里海既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又是世界最大的咸水湖;亚洲东部濒临太平洋,南部濒临印度洋,受海陆热力差异的影响,季风气候显著。

七年级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一节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位置和范围【教案】

七年级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一节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位置和范围【教案】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一节位置和范围【教案】【教学目标】1.运用图文资料分析亚洲、北美洲所处的地理位置。

2.结合相关数据资料归纳总结出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3.按照地理方位对亚洲进行分区、了解各个地区多种多样的地域文化特点,分析不同地域文化产生的自然环境背景。

【教学重难点】1.亚洲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学会分析区域的位置和范围的方法。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搜集有关亚洲的资料。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自主学习】1.从半球位置看,亚洲主要位于____半球和____半球。

2.从海陆位置看,亚洲东临______洋,北临______洋,南临______洋。

3.亚洲西北以______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______海峡与______洲为界。

4.亚洲西南以______运河与______洲为界,东南与______洲隔海相望,东北以______海峡与______洲为界。

5.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也是世界上______最广、______最长的大洲。

6.按照地理方位把亚洲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个地区。

答案:1.东北2.太平北冰印度3.乌拉尔土耳其欧4.苏伊士非大洋白令北美 5.跨纬度东西距离 6.东亚西亚南亚北亚中亚东南亚【导入新课】2017博鳌亚洲论坛发展峰会于11月6日在澳门举行,多位来自中国内地、港澳地区和亚太地区国家的政、商、学界代表齐聚澳门,围绕“智慧城市建设与亚洲地区发展”的主题进行探讨交流。

作为亚洲的一员,你对亚洲的位置和范围了解多少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亚洲的位置和范围。

学习一:雄踞东方的大洲认识区域,首先要认识区域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大洲的地理位置,可以从半球位置、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等方面加以描述。

1.读图6.1“亚洲在世界的位置”,总结亚洲的半球位置和海陆位置。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6《我们生活的大洲-亚州》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6《我们生活的大洲-亚州》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6《我们生活的大洲-亚州》教案【教学进程】1.展现目的【导入】师:在上新课之前,我们先欣赏一些图片,看看这些美丽的中央在哪个大洲?经过亚洲特定天文事物,让先生直观方面看法亚洲的一些天文事物。

2、设计效果,激起思索师:刚才我们看到的是哪个大洲的自然景观呢?生:亚洲。

师:请大家翻到课本第七页图6.8 亚洲的地形。

在地图上,留意图例,表达什么意思;在图中找出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脉、珠穆朗玛峰,并指出它们的大致海拔。

生:〔活动、找出义务目的出示的教学目的〕。

3、展现图片,引导观察:展现亚洲地形图师:从分层设色地图找出义务目的的几大地形区。

分小组一同来讨论交流,并归结出亚洲地形区的散布特点。

世界最高点:8844M〔珠穆朗玛峰〕世界最低点:-415M〔死海〕生:剖析出亚洲地形区的散布规律,得出亚洲地形区的散布特点:中间高、周围低展现P7图6.9亚洲大陆沿北纬30度的地形剖面表示图师:请同窗们观察剖面图所经过的地形区?生:依次抢答。

师:请同窗们观察,这个剖面图可以得出亚洲的地势特点?生:中间高,东西低。

师:经过学习亚洲的地形特点,我们懂得了怎样归结一个大洲的地形特点,如今我们来用所学的方法看看北美的地形特点又是怎样样的?P9 图6.11 北美洲地形生:活动,剖析,小结。

师:我们日常生活中知道一个道理:水往低处流。

我们前面学习了亚洲的地形,如今来看看亚洲的河流散布状况怎样样,有什么散布特点?师:展现亚洲河流的散布图。

生:先生观察、剖析河流的散布及流向。

师:展现义务二找:黄河、长江、湄公河、恒河、叶尼塞河。

师生:小结亚洲河流的散布特点:从中间往周围流,呈〝放射状〞活动:经过对亚洲河流的学习,我们用所学的方法来剖析下北美洲的河流散布特点。

生:观察和剖析北美洲的河流散布特点。

4、【中考链接】师:展现2021中山升中考试题生:……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练习与作业】作业:完成天文新课程学习辅导第5页的11题。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教案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教案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亚洲的地理位置、范围、概况及其在世界上的地位。

2. 培养学生对亚洲各国风土人情的认识,增强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3.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地图和图表等资料,分析亚洲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点。

二、教学内容:1. 亚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地球上的位置、与其它大洲的关系、亚洲地图的识别。

2. 亚洲的自然环境:气候、地形、河流、湖泊、自然资源。

3. 亚洲的人文特点:人口分布、民族构成、宗教信仰、语言文字、历史文化、饮食习惯。

4. 亚洲的主要国家:中国、日本、印度、韩国、印度尼西亚等。

5. 亚洲的国际组织:亚洲开发银行、亚洲足球联合会、亚洲运动会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亚洲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点及其主要国家。

2. 难点:亚洲各国的历史文化、饮食习惯和宗教信仰。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亚洲的地图、图片、视频等资料,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2.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亚洲各国的了解和体验。

3. 设置问题探究,引导学生运用地图和图表等资料,分析亚洲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点。

4. 组织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亚洲各国的文化场景,提高对多元文化的认识。

五、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亚洲的地图和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亚洲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2. 讲解:详细介绍亚洲的范围、自然环境和人文特点,重点讲解亚洲的主要国家和国际组织。

3. 讨论:分组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亚洲各国的了解,讨论亚洲的文化交流和合作发展。

4. 探究:设置问题,让学生运用地图和图表等资料,分析亚洲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点。

6. 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活动设计:1. 制作亚洲地图拼图游戏,提高学生对亚洲地理的认识。

2. 举办亚洲文化知识竞赛,激发学生对亚洲多元文化的兴趣。

3. 组织亚洲美食分享会,让学生体验亚洲各国的饮食习惯。

4. 开展亚洲旅行计划设计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初中地理_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地理_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复习【课标要求】1、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2、运用地图或其他资料,归纳亚洲的地形、气候、河流特点,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

【复习目标】1.能运用地图说明亚洲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2.能运用地图或有关资料分析归纳出亚洲的地形、河流、气候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教学方法】注重引导自主学习、问题导学,对比分析,合作探究复习等。

【学法指导】将学生分组,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自学、列举、指图、对比、讨论、快速记忆等方式。

【教具准备】相关地图及相关资料、地理助学、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列举提问:同学们还记得这些世界之最吗?(我们一起来回答)世界最大的半岛_____世界上最大的群岛____世界最高峰_____世界最高的高原_____世界最大的湖泊(咸水湖)_世界最深的淡水湖___世界陆地最低点_____世界最大的大洲________追问:同学们回答的非常正确。

你们都知道这些世界之最都位于哪一个大洲?2、导入复习课题: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复习我们所在的大洲——亚洲3、板书复习课题,出示考纲要求和学考情况二、夯实基础考点一:运用地图说明亚洲的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1、半球位置展示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地图2、海陆位置展示亚洲海陆位置图片(1)、亚洲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小部分位于西半球;亚洲大部分位于北半球,小部分位于南半球;(2)、太平洋位于亚洲的东面,印度洋位于亚洲的南面,北冰洋位于亚洲的北面。

欧洲位于亚洲的西面,非洲位于亚洲的西南,北美洲位于亚洲的东北,大洋洲位于亚洲的南面。

3、经纬度位置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一个洲、南北跨纬度约90度(10°S—80°N),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也是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洲考点二:归纳亚洲的地形、河流、气候特点及其关系1、地形展示亚洲地形图(1)青藏高原和帕米尔高原都位于亚洲中部,(2)西西伯利亚平原位于亚洲的北部,华北平原位于亚洲的东部,印度河平原和德干高原位于亚洲的南部,伊朗高原位于亚洲的西部。

七年级下册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导学案

七年级下册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导学案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一节自然环境第一课时一、课题:“世界第一大洲”二、学习目标:1、认识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并能说明依据;2、能结合地图描述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及范围3、学习认识大洲的基本方法。

4、使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及相关资料归纳亚洲地形和河流特点。

三、导学重点:1、亚洲的位置特点;2、亚洲地形与河流分布的关系。

四、学法指导:读图法讨论法五、导学过程:回顾上学期所学内容:说出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说出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复习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位置)(一)新知自学:(6分钟左右)(学生阅读课文2—5页,自学完成,相互对正。

)1、亚洲是世界上最大,最广,最长的大洲。

2、亚洲濒临的海洋:东临洋,北临洋,南临洋。

3、亚洲的范围:西北与洲为界;西南以与州为界;东北以与洲为界;东南与洲相望。

4、亚洲地面起伏很大,中部,四周,发源于中部、的河流,呈流周边的海洋,形成众多的长河,如等。

(二)、合作、探究:(20分钟左右)(小组共同讨论,组长搜集疑难问题,师生探讨完成)1、读图6.1亚洲在世界中的位置,回答(1)、亚洲在东西半球的位置;(2)、亚洲在南北半球的位置;2、读图6.4亚洲地理分区,完成要求(1)、亚洲共分为哪几个区域?是根据什么划分的?(2)、中国位于哪一个地区?这一地区中有哪些国家?(3)、其他地区是不是都与中国接壤,分别在中国的哪个方位?3、读图6.5,完成第5页活动题1题、3题(三)知识巩固运用(15分钟左右)(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引导解决难题)1(2007年广安中考题)亚洲的地势特征是_____;同时又是_____人种的故乡。

A.中低周高;黑色 B.东高西低;黄色C.中高周低;黄色 D.南高北低;白色2、(2007年广安中考题)下列素有“地下油海”之称的地区是_____。

A.波斯湾地区 B.北海地区 C.加勒比海地区 D.南海地区3、从面积看,亚洲是世界_______大洲,亚洲的人种主要是________人种。

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一节位置和范围 学案

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一节位置和范围  学案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一节位置和范围学习目标:1.能结合地图描述亚洲的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2.学会从面积、所跨纬度、东西距离三个方面说明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3.通过读图记住亚洲的地理分区学习重点:亚洲的地理位置学习难点:会运用地图说出某地区的地理位置。

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图片展示(亚洲地理事物和亚洲之最)二、自主学习:快速浏览课本P2--P4的内容,并结合相关的图片独立完成以下问题:1、从半球位置、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三方面说出亚洲的地理位置。

2、请用几个词来概括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雄踞东方的大洲1.半球位置:亚洲绝大部分地区位于________和_________。

3.海陆位置:亚洲占据了亚欧大陆的大部,亚洲北临________洋;东临______洋,南临_______洋,西临_____洲。

2.经纬度位置:纬度位置北部约达_______,南部达_______;经度位置约在_______至________之间,范围广大。

世界第一大洲4.范围:亚洲包括___________的大部分及周边岛屿,面积约为_____________,是世界上_________的大洲,也是跨______最广和___________最长的大洲。

5.分区:按照地理方位,亚洲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个地区。

6.差异:亚洲地域辽阔,各地__________和__________各具特色。

如西亚沙特阿拉伯的_______人,居住_______,身着宽大袍子,过着游牧生活。

教师点拨小结:认识一个大洲首先是掌握它的位置、范围,而认识一个大洲的位置可以从笼统的半球位置到具体的经纬度位置。

下面请同学们结合北美洲的地图简述北美洲的位置三、合作探究:运用分析亚洲位置和范围的方法,结合课本P3北美洲地图简述北美洲的地理位置、范围。

第6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学案)-初中地理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6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学案)-初中地理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复习课学案)学习目标1、使用地图进一步说明亚洲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类型及特点,理解地形对河流分布的影响。

2、运用地图和有关资料分析归纳其他大洲的自然环境。

一、自主学习1.大洲的地理位置,可以从位置、位置和位置等方面加以描述。

2、半球位置:从东西半球看,亚洲大部分地区位于半球;从南北半球看,亚洲大部分位于半球。

3、海陆位置:亚洲位于大陆东部,濒临大洋,东是太平洋,南是印度洋,北是北冰洋。

4.亚洲相邻大洲:西北是;西南是;东北是;东南是。

5纬度位置:亚洲北部约达,南部达,经度位置约在至之间。

6、为什么说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因为他是最大,最广,最长的大洲。

7、按照地理方位把亚洲分为、、、、和 6个地区。

中国在。

8、亚洲地势起伏很大,高低。

9、受地形影响亚洲大河多发源于中部、,呈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10、亚洲气候:亚洲地跨、和带,气候具有、和的特点。

二、合作探究一1、季风气候的利与弊。

2、观察教材第5页图6.6,分析原因。

三、合作探究二1、读3页图6.3说出北美洲位置和范围。

2、读9页图6.11和6.12分析北美洲地形及其对河流影响。

3、读12页图6.15,认识北美洲气候分布。

四、总结:谈谈本节收获。

五、本章练习题1.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洲是( )A.欧洲B.亚洲C.非洲D.北美洲2.面积最大和最小的两个大洲是( )A.欧洲、大洋洲B.亚洲、大洋洲C.北美洲、非洲D.亚洲、北美洲3.世界陆地最低点位于()A.里海B.死海C.红海D.贝加尔湖4.中国位于亚洲分区中的( )A.东亚B.东南亚C.北D.南亚5.亚洲地势的特点是( )A.以高原为主B.地面起伏很大,中部地势高,四周地势较为低下C.以平原为主D.西部是山地,中部是平原,东部是高原6..下列对地理之最的叙述,错误的是( )A.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最高大的山脉B.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山峰C.青藏高原是世界最高的高原D.西西伯利亚平原是世界最大的平原7.亚洲分布最广泛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雨林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C.温带大陆性气候D.热带季风气候8.亚洲东部濒临的大洋是( )A.北冰洋B.印度洋C.太平洋D.大西洋9.东亚唯一的内陆国是( )A.韩国B.日本C.朝鲜D.蒙古二、连线题1.亚洲在许多方面值得自豪,首先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另外亚洲还有许多世界之最,现在请连接亚洲相应地点:①世界最高的山脉 A 青藏高原②世界最高的高原 B 喜马拉雅山脉③世界最大的群岛 C马来群岛④世界最大的半岛 D贝加尔湖⑤世界最深的湖泊 E阿拉伯半岛⑥世界最大的湖泊 F里海⑦世界陆地最低点 G珠穆朗玛峰⑧世界最高的山峰 H死海2.将下列居民与其所在的国家(地区)及民风民俗用线连接起来:①亚库特人印度尼西亚居住高脚屋②达雅克人东西伯利亚居住木屋、身着毛皮衣服③孟加拉人沙特阿拉伯捕鱼为生、船为交通工具④贝都因人恒河三角洲居住帐篷、游牧生活学习反思。

地理: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复习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下)

地理: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复习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下)

地理: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复习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下)考点说明一、自然环境1、学会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分析亚洲的地理位置。

2、了解亚洲的地形和地势特点。

识记主要地形区、主要河流及其分布。

3、理解亚洲的气候主要特点、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

4、运用地图和有关资料分析亚洲地形、气候、河流间的关系。

二、人文环境1、识记亚洲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大洲。

理解东亚、东南亚、南亚是人口稠密的地区。

2、理解亚洲众多的人口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

3、理解亚洲多样的地域文化及其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4、理解亚洲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经典例题例读“亚洲的范围图”,回答:(1)从经纬度位置来看,亚洲主要位于半球(东、西半球)和半球(南、北半球)。

(2)从海陆位置来看,亚洲东邻 F 洋,北临H洋,西南毗邻G 洋。

(3)亚洲西北方向以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海和海峡与B 洲为界。

(4)亚洲西南以运河与C 洲接壤。

南面与E洲隔海相望。

(5)亚洲在东北方向以海峡与D 洲为界。

评析本题考查的重点是学生通过读图,判断大洲地理位置的技能。

通过对亚洲自然环境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两个方面来说明某一地理区域的地理位置。

进而了解在特定位置影响下的环境要素,分析地理现象,归纳地理规律,渗透地理定位的思想。

答案(1)东、北(2)F太平洋、H北冰洋、 G印度洋。

(3)乌拉尔、黑、土耳其、B欧(4)苏伊士、C非、E大洋(5)白令、D北美自主检测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是小组讨论时各组员对亚洲的认识,请作为组长的你帮助大家指出描述错误的一项是()A. 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B. 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C. 亚洲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洲D. 亚洲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多的大洲2、请你帮小明从下列风景明信片中挑选一张亚洲风光的()A. 喜马拉雅山B. 安第斯山C. 阿尔卑斯山D.大分水岭3、指出分布在亚洲的下列各民族中,不属于黄种人的民族是:()A.马来人 B.蒙古人 C.印度人 D.朝鲜人4、由于东西距离广大,亚洲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类型是()A. 热带雨林气候B. 极地气候C. 地中海气候D. 温带大性气候5、爱斯基摩人身着毛皮服装,住冰屋,以雪橇为主要交通工具的主要原因是()A.宗教传统 B.寒冷的自然条件C.高温的气候D.追逐时尚6、中国位于亚洲分区中的()A. 东亚B. 东南亚C. 西亚D. 北亚7、世界陆地最低点位于()A. 里海B. 死海C. 贝加尔湖D. 吐鲁番盆地8、位于亚洲的发达国家是()A. 中国B. 日本C. 美国D. 英国9、世界平均海拔最高,又有“世界屋脊”美誉的高原是()A.青藏高原B.帕米尔高原C. 巴西高原D.南非高原10、玲玲在复习时把各大洲的气候资料混淆在一起,请你帮她找出不是亚洲气候特点的资料()A.气候复杂多样B. 季风气候显著C. 大陆性气候分布广D. 温带海洋性气候典型二、读图综合题11、读下面两幅海岛示意图,分析回答:(1)A岛位于(南或北)半球;B岛位于五带中的带。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完整教案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完整教案

1、世界七大洲、四大洋:面积大小: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半球位置:大部分在东半球,大部分在北半球地理位置:||——海陆位置:欧洲东边,非洲东北边,北美洲东边印度洋北面,太平洋西北面,北冰洋南面2、世界第一大洲:亚洲(1)、四个之最: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人口最多;(2)、四个相邻大洲:欧洲(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北美洲(分界线:白令海峡)非洲(分界线:苏伊士运河)大洋洲(分界线:隔海相望)(3)、六个地区:北亚、东亚、西亚、南亚、中亚、东南亚;东亚五国:中国、蒙古、朝鲜、日本、韩国;测试题:1.世界各大洲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B )A.亚洲B.非洲C.拉丁美洲D.欧洲2.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家是( B )A .蒙古B .哈萨克斯坦C .瑞士D .尼泊尔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自然环境3.下列各组国家与我国都相邻的是( B )A.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 B.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C.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 D.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4.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下面是对“世界第一大洲”的说明,其中不正确的是( B )A.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一个大洲 B.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一个大洲C.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大洲 D.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一个大洲3、地形和河流(1)、地形:地面起伏很大,地势中间高、四周低;高原——青藏高原、蒙古高原、中西伯利亚高原、帕米尔高原、伊朗高原、德干高原;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印度河平原;山脉——乌拉尔山脉、大高加索山脉、大兴安岭、昆仑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海峡——土耳其海峡、阿曼海峡、霍尔木兹海峡、白令海峡、马六甲海峡;(2)、河流: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如:长江、黄河、叶尼塞河、印度河……(3)、亚洲地理集锦:青臧高原----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称。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6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6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6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教案第二节自然环境1 教学分析【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对亚洲自然环境的学习,掌握认识大洲自然环境的方法教学难点:运用地图及有关资料归纳亚洲的地形、河流、气候的特点,并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亚洲自然风光图片(亚洲之最: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死海、贝加尔湖、珠穆朗玛峰、里海等),并同时播放《亚洲雄风》背景音乐。

教师:同学们,伴着歌曲,紧跟图片让我们感受到了亚洲山河的壮丽画卷,自然环境的独特韵味。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亚洲的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主要包括哪些要素呢?学生:自然环境包括地形、气候、水系等。

教师:同学们回答的很好,下面我们将从地形、河流、气候三个方面逐一了解亚洲的自然环境【设计意图】把学生带入到浓郁的亚洲风情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通过展示亚洲之最的景观激发了学生的自豪感,培养学生热爱亚洲、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讲授新知活动一:亚洲之旅教师:结合图6.8和图6.9,全班分成两组做一次亚洲之旅:沿途说出你将经过哪些国家?哪些地形区?大致海拔高度是多少?有可能见到什么样的自然景观?或哪些世界之最或亚洲之最的地形?1.请一组同学沿东经80度,从北向南做旅行,另一组同学沿北纬30度,从东向西做旅行。

(前后左右同学可“结伴而行”)请沿途记录所经国家、地形区,所见到的地貌环境和地形特征(地名、海拔、景观等)。

(组织:活动中各小组要选出同学记录所经地区的特征。

)2.每组学生依次上前指图描述所经地区名称、景观及海拔。

全班对描述最全面、语言最流畅的同学予以鼓掌激励。

3.“造型活动”(教师课前准备好以上地区的名称卡片,平原、高原、山地分别采用不同的颜色,如绿色、红色、黄色)(视教室空间情况而定,以上同学手拿卡片依次站成南北向和东西向两排,交叉成十字。

也可分别在讲台前一字排开,但说明一组表示的是东西方向,另一组表示的是南北方向。

)教师提出“造型要求”:各人以膝盖处为海平面,腰部为海拔2000米,头部为4000米,请以上同学将手中的地形卡片举放在最合适的位置。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教案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教案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亚洲的地理位置、范围、面积、人口等基本概况。

2. 使学生掌握亚洲的主要国家、国旗、首都等基本信息。

3. 培养学生对亚洲地理、文化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内容:1. 亚洲的地理位置:亚洲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北与北美洲相望。

2. 亚洲的面积和人口:亚洲面积约为4400万平方公里,约占地球总面积的60%,人口约为45亿,约占全球总人口的60%。

3. 亚洲的主要国家:中国、印度、日本、韩国、印度尼西亚等。

4. 亚洲的国家国旗和首都:中国国旗为五星红旗,首都北京;印度国旗为tricolor,首都新德里;日本国旗为日章旗,首都东京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亚洲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主要国家及国旗、首都等基本信息。

2. 教学难点:亚洲地理位置的描述,亚洲主要国家的国旗和首都的记忆。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图片、地图、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亚洲的地理位置、范围、主要国家等。

2. 通过小组讨论、游戏等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 运用比较法,让学生了解亚洲各国之间的异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展示亚洲地图,引导学生关注亚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 讲解亚洲的基本概况:介绍亚洲的面积、人口、主要国家等。

3. 学习亚洲各国国旗和首都:展示亚洲主要国家的国旗和首都图片,让学生进行观察和记忆。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亚洲各国之间的异同,分享学习心得。

课后作业:1. 绘制亚洲地图,标注出主要国家和首都。

2. 写一篇关于亚洲的文章,可以是介绍亚洲的地理位置、范围、人口、主要国家等,也可以是介绍自己喜欢的亚洲国家或城市。

六、教学活动:1. 让学生通过地图找出亚洲的主要半岛、湾、海、河流等地理特征。

2.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亚洲各国的文化交流场景,增强学生对亚洲多元文化的理解。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教案

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下册地理第六章教案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一节自然环境地形和河流(第一课时)知识目标1初步认识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并能说明依据;2能结合地图描述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及范围。

能力目标1初步掌握使用地形图和地形解剖面图及相关资料的能力,学会总结归纳亚洲地形和河流特点;2理解河流分布与地形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2通过参与观察,分析,讨论,竞赛,辩论等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1亚洲的位置特点;2亚洲地形与河流分布的关系。

教学准备资料图片,幻灯片,投影片教学过程:师生活动导入:点出上学期从全球角度,按照地理要素来研究问题。

这个学期以大洲为研究对象,去研究某一个区域的地理环境状况。

通过一系列提问,让学生回答,引出亚洲。

(展示“东西两半球图”)复习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位置师:要认识一个大洲,首先要明确它的位置。

观察一下亚洲位于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中的哪个半球?小结: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这是它的纬度位置。

完成P3 活动一(1)(2)引导:了解一个地区的位置还要了解其海陆位置。

观察亚洲周围的大洋,各位于亚洲的方位。

亚洲周围的大洲,各位于亚洲的方位。

学生看图回答。

小结:这样我们就明确了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完成P3 活动二(1)(2)(展示“亚洲的范围图”)引导:亚洲和其他大洲之间,有些是以海洋作为天然洲界,有些大陆相连的地方则是人为划定的洲界线。

如亚洲与非洲,亚洲与欧洲之间。

提问:参照地图能描述出亚洲与周围其他大洲的界线吗?学生读图讨论回答:亚洲西北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欧洲分界;西南临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为洲界;东北隔着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南与大洋州隔海相望。

过渡:让学生大致读出亚洲所跨的纬度位置,与其他大洲比较一下,看有什么不同。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学案设计初稿(七级地理下册第六章)77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学案设计初稿(七级地理下册第六章)77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学案设计初稿113中卜虹艳第一节自然环境一、教案目标:1、了解亚洲在位置、地形、河流、气候等方面的自然环境特点;2、学会运用不同类型的地图和相关资料,归纳出某一大洲的自然环境特点;二、学习过程与方法:学习主题一:世界第一大洲(一)面积最大世界七大洲中面积最大的是,面积最小的是。

(二)地理位置1、半球位置:读书P2图6.1亚洲主要位于半球(东西半球)、半球(南北半球)2、纬度位置:方法是先读最南最北的纬度,看有那些特殊的纬线穿过,然后概括出纬度位置特点,通常表述为位于XX带(五带)。

读书P3图6.4,亚洲自北往南被、、三条特殊纬线穿过,所以亚洲跨越带、带、带,大部分属于带。

3、海陆位置:方法是了解区域所处的大陆或洲、地区,按方位认识周围的大洲和海洋。

读上图和《地理图册》“世界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1)大陆:亚洲位于大陆的部。

(2)大洲:亚洲西北连D洲,西南是E洲,东北是F洲,南望G洲(3)洲界:亚欧是H山脉,I 河,J海,K山脉,L 海,海峡。

亚非是M 运河亚洲和北美洲是N 海峡(4)海洋:亚洲北临A洋,南临B洋,东临C洋学习主题二:地形和河流(一)地形一般方法是首先找出主要地形区,明确位置和海拔,然后分析地形类型和地势特点,最后归纳总结表述。

(还应注意特殊的地理事物,如书P5阅读材料“亚洲地理集锦”)读上图和书P4“亚洲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高原:(1)高原,(3)高原,(4)高原山脉:(7)____山脉平原:(11)_____平原,(12)___平原,(14)___平原小结:亚洲地形特点是地表起伏_,地势___、___。

(二)河流俗语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亚洲中部高四周低的地形对其河流的流向会产生什么影响?在地形图上观察鄂毕河、叶尼塞河、黄河、长江、湄公河、恒河、印度河的位置及流向。

学习主题三:复杂的气候1、一般方法是首先找出有多少种气候类型,分布广的是哪些气候,然后分析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最后是分析主要气候的特点。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教案教学设计(地理)-whsdja教案-初一下册地理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教案教学设计(地理)-whsdja教案-初一下册地理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教案教学设计(地理)-whsdja教案-初一下册地理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为初一下册地理《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亚洲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点等知识。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学习了世界地理基础知识,对世界各大洲有了初步的了解。本节课将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深入探究亚洲的特点,让学生对亚洲有更全面的了解。
④亚洲的国家和特色文化:亚洲有中国、日本、印度等主要国家,每个国家都有独特的文化和传统。例如,中国的春节、日本的樱花节、印度的胡里节等,都是亚洲文化的代表。
⑤亚洲的特色文化:亚洲的饮食文化丰富多彩,从中国的川菜、日本的寿司到印度的咖喱,都是世界美食的瑰宝。亚洲的音乐文化也十分独特,从中国的古筝、日本的尺八到印度的塔布拉,都是世界音乐宝库中的瑰宝。
课后拓展
1.拓展内容:
-亚洲各国地理知识介绍:阅读材料或视频资源,介绍亚洲各国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等。
-亚洲特色文化探索:阅读材料或视频资源,介绍亚洲各国的传统节日、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
-亚洲经济发展研究:阅读材料或视频资源,介绍亚洲各国的经济发展状况、主要产业、贸易往来等。
-亚洲环境保护关注:阅读材料或视频资源,介绍亚洲各国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措施、面临的挑战、可持续发展策略等。
3.视频资源:收集亚洲各地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民俗活动的视频资料,如西藏的布达拉宫、日本的富士山、印度的泰姬陵等,以多媒体的形式展示亚洲的美丽和多样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验器材:如果涉及实验环节,如模拟亚洲气候分布的实验,需要准备相应的实验器材,如温度计、地球仪、彩纸等,并确保实验器材的完整性和安全性,为学生提供亲身体验和观察的机会。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学案设计初稿(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学案设计初稿(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一节自然环境一、教学目标:1、了解亚洲在位置、地形、河流、气候等方面的自然环境特点;2、学会使用不同类型的地图和相关资料,归纳出某一大洲的自然环境特点;二、学习过程与方法:世界七大洲中面积最大的是,面积最小的是。

(二)地理位置1、半球位置:读书P2图6.1亚洲主要位于半球(东西半球)、半球(南北半球)2、纬度位置:方法是先读最南最北的纬度,看有那些特殊的纬线穿过,然后概括出纬度位置特点,通常表述为位于XX带(五带)。

读书P3图6.4,亚洲自北往南被、、三条特殊纬线穿过,所以亚洲跨越带、带、带,绝大部分属于带。

3、海陆位置:方法是了解区域所处的大陆或洲、地区,按方位理解周围的大洲和海洋。

读上图和《地理图册》“世界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1)大陆:亚洲位于大陆的部。

(2)大洲:亚洲西北连D 洲,西南是E 洲,东北是F 洲,南望G 洲(3)洲界:亚欧是H 山脉,I 河,J 海,K 山脉,L 海,海峡。

亚非是M 运河亚洲和北美洲是N 海峡(4)海洋:亚洲北临A 洋,南临B 洋,东临C 洋学习主题二:地形和河流(一)地形一般方法是首先找出主要地形区,明确位置和海拔,然后分析地形类型和地势特点,最后归纳总结表述。

(还应注意特殊的地理事物,如书P5阅读材料“亚洲地理集锦”)读上图和书P4“亚洲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高原:(1)高原,(3)高原,(4)高原山脉:(7)____山脉平原:(11)_____平原,(12)___平原,(14)___平原小结:亚洲地形特点是地表起伏_,地势___、___。

(二)河流●俗语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亚洲中部高四周低的地形对其河流的流向会产生什么影响?●在地形图上观察鄂毕河、叶尼塞河、黄河、长江、湄公河、恒河、印度河的位置及流向。

学习主题三:复杂的气候1、一般方法是首先找出有多少种气候类型,分布广的是哪些气候,然后分析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最后是分析主要气候的特点。

七年级下册地理学案-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七年级下册地理学案-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念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七年级下册地理教学设计设计付波审察人使用时间编号1班级学号姓名课题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课时第一课时第一节自然环境( 1)授课1、初步认识亚洲是第一大洲,并说明依照。

目标2、结合地图描绘亚洲的纬度地址和海陆地址及范围。

3、使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及有关资料概括亚洲地形和河流特点。

授课1、亚洲的地址特点;重点难点2、亚洲地形与河流散布的关系。

自学内容: & 世界第一大洲 ---- 亚洲自学过程:一、回首上学期所学内容:1、说出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说出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复习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地址)二、这个学期以大洲为研究对象,去研究某一个地区的地理环境状况。

1、请同学们读 2 页教材及图(“东西两半球图”)回答,亚洲在哪个半球?小结:亚洲主要位于和。

2、学生看“亚洲的范围图” )回答。

读 2 页 6.2 图达成 P3 活动一(1)(2)1)、察看亚洲周围的大洋,各位于亚洲的南面是洋、北面、东面洋。

2)、参照地图能描绘出亚洲与周围其他大洲的界限,达成(1)、亚洲的西北是洲,以、P3 活动二、、、、为洲界。

(2)、西南临,以为洲界;(3)、东北隔着与北美洲相望;东南与隔海相望。

3、读 2 页 6.1 图找出亚洲所跨的纬度地址,与其他大洲比较一下,看有什么不同样。

1)、亚洲不单最广,而且还有好多世界之最。

(“七大洲面积比较”图)从此图能够看出面积最大。

2)、读(东西两半球图)比较各大洲的东西距离,得出东西距离最长。

亚洲是世界大洲。

二、学生读图(亚洲地理分区图)1、人们依照地理方向的不同样,又结合人文和自然环境特点的差别,把亚洲分成几个分区,共有有个分区,中国位于国家,个分区,再察看,同在东亚分区的还2、亚洲有个分区是与中国接壤,分别位于中国北面的是亚、西北的是亚、西面的是、、在中国南面的是。

三、学生读(“亚洲地形图”)讨论回答。

引导:要认识一个大洲的自然环境,除地理地址外,还需认识它的、、及天气等方面。

初一下册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学案

初一下册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学案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学案一、位置和范围1.亚洲地理位置:(1)半球位置:绝大部分位于_______和_______。

(2)海陆位置:占据了_________的大部,北临_______,东临_______,南临_______。

(3)经纬度位置:纬度位置约在北纬81°~南纬11°,跨纬度度。

地跨_____、_______和北寒带;经度位置约在东经26°~西经170°。

2.世界第一大洲:亚洲面积约为______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也是世界上跨_____最广,_____距离最长的大洲。

3.亚洲地理分区:二、自然环境1.地形、河流:(1)亚洲地形特点①地形复杂多样,以和为主。

②地势特点:亚洲地势起伏很大,___ ____,_______。

中部以_________和帕米尔高原地势最为高峻,四周分布着较低的地形单元。

亚洲大陆沿北纬30°纬线自西向东,地势呈现出“______”的变化。

(2)河流特点:多发源于中部、,呈_______流向周边的海洋,源远而流长。

例如,鄂毕河、叶尼塞河等注入____洋,黄河、长江、湄公河等注入_____洋,_____、_______等注入印度洋。

(3)亚洲之最。

世界最高的高原_________ 世界最高大的山脉_____________ 世界最高峰 ___________世界最大半岛___________ 世界最大的群岛_________ 世界最大的湖泊_____世界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_________ 世界陆地最低点(-415米)_____亚洲最大的平原_______________2.亚洲气候(1)气候特点:复杂多样、___________分布广、_________显著。

(2)气候分布:读图识记(3)影响因素:受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的综合影响,亚洲的气候类型多样,各地的气候差异很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地理下册寒假预习作业
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预习目标
1、初步认识亚洲是第一大洲,并说明依据。
2、结合地图描述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及范围。
3、使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及相关资料归纳亚洲地形和河流特点。
4、 初步掌握亚洲气候特征
5、 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及相关资料分析亚洲的气候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
二、
1、请同学们读2页教材及图6.1(“东西两半球图”)回答,亚洲在哪个半球? 小结:亚洲主要位于 和 。
2、学生看“亚洲的范围图”)回答。读3页6.2图完成P3活动一 (1)(2)
1)、观察亚洲周围的大洋,各位于亚洲的南面是东面 洋。
6、理解亚洲东部和南部的降水与夏季风的关系以及对农业的影响。
重点:
1、亚洲的位置特点;
2、亚洲地形与河流分布的关系。
3、气候特点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自学过程:
一、回顾上学期所学内容:
1、说出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
2、说出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复习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位置)
2)、参照地图能描述出亚洲与周围其他大洲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界线
(1)、亚洲的西北是 洲,以 、 、 、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