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新区社区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调查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浦东新区社区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调查研究
刘姗姗;李明;黄煊;吴俊;李妍婷;梁鸿;娄继权;景湲;张宜民
【摘要】目的了解浦东新区社区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发现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改
进对策,以提高医务人员满意度.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分别在浦东新区范围内城区、城郊、郊区三类地区各抽取1家公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并对当日所有在岗的
医务人员开展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城区、城郊、郊区三类地区基层医务人员在年龄分布、职称结构、平均工作时间、薪酬与付出分布上均具有差异性(P<0.05).满意度指标统计分析发现,不同区域患者对基层医务人员尊重情况满意度、社会对基
层医生职业尊重程度满意度、培训情况满意度、收入满意度、绩效考核满意度、执业环境满意度、职称晋升满意度和职务晋升满意度分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有P<0.05).结论浦东新区基层医务人员对培训、职称职务晋升方面比较满意,但在收入和社会对职业的尊重程度上满意度较低,建议今后应着重从提高医务人员收入、降低执业风险和降低工作强度等方面提高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
【期刊名称】《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年(卷),期】2016(023)001
【总页数】5页(P62-66)
【关键词】医务人员;满意度;基层卫生机构
【作者】刘姗姗;李明;黄煊;吴俊;李妍婷;梁鸿;娄继权;景湲;张宜民
【作者单位】上海市浦东卫生发展研究院上海200129;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
政策学院上海200129;浦东新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上海200125;浦东新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上海200125;浦东新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上海200125;
上海市浦东卫生发展研究院上海200129;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上海200129;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上海200129;上海市浦东卫生发展研究院上海200129;上海市浦东卫生发展研究院上海200129;上海市浦东卫生发展研究院上
海200129;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上海200129
【正文语种】中文
First-author's address Shanghai Pudong Development Research Hospital Hygiene,Shanghai,200129,China
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是医务人员积极性状态的睛雨表,不仅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也影响其身心健康,更关系到他们的工作成效,并直接影响到对病人的服务,最终影响病人满意度[1]。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是新医改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
于“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因而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也是评价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改革成效的重要指标。
上海市浦东新区是基层卫生综合改革重点联系点,各项基层卫生综合改革措施已取得一定成效[2-4]。
因而调查分析浦
东新区基层医务人员工作满意情况,找出影响工作满意度的主要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和激励措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也可为全面深化基层卫生综合改革提供政策依据。
1.1 调查对象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根据人口密度和经济发展水平,将浦东新区范围内4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划分为城区、城郊、郊区三类地区,从每个类别随机抽取
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即城区、城郊、郊区各1家,研究调查3家机构当天所
有在岗的医务人员,共361名纳入研究。
1.2 调查工具与方法
采用《基层医务人员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横断面现况调查。
调查内容包括三部分:
基本信息、工作情况、满意度调查。
满意度调查分为12个条目,包括工资收入、办公环境、职称晋升、培训学习等方面。
满意度评价各项指标采用Likert量表5
级计分法,每个条目评价情况分为5个层次,依次为:非常满意、比较满意、基
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
调查时间为2014年6-7月。
为避免数据缺失或极端值对结果造成偏倚,现场调研所收集资料由经过培训的专业调查员审核后当场收回,如发现问题现场及时补充或修正。
本研究调查问卷回收率为100%。
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采用Epidata3.1建立数据库,数据资料进行双遍录入,利用SPSS17.0统计软件
进行数据分析,连续型资料描述使用均数和标准差,分类资料使用绝对数和构成比。
参数统计分析,无序分类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有序分类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
α=0.05作为统计量显著性检验水准。
2.1 基层医务人员基本特征
本研究共调查基层医务人员361名,其中全科医生61名,专科医生34名,护士95名,公共卫生人员64名,其他技术人员88名,管理人员19名。
研究发现,
三类地区基层医务人员男女分布差异不明显(P>0.05),均为女性多于男性。
年龄
结构分布,三类地区基层医务人员平均年龄分别为城区37.81±10.51岁,城郊36.84±12.06岁,郊区36.04±8.65岁,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未发现年龄均值存在统计差异(P>0.05),但通过分层发现,三类地区所占比例较多的年龄段均集中在30~39岁组,通过Fisher精确,X2检验统计分析发现,三类地区年龄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发现,城区与城郊年龄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
义(P<0.05),但城区与郊区、城郊与郊区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
三类地区基
层医务人员均为初级职称所占比重最大,其次为中级职称,统计分析显示,三类地区医务人员职称分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两两比较发现,城区与城郊职称
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区中级人员所占比例高于城郊,初级职称
和无职称人员比例均低于城郊;而城区与郊区、城郊与郊区比较差异不明显
(P>0.05),详见表1。
2.2 基层医务人员工作情况
三类地区基层医务人员平均每天工作时间大部分小于等于8小时,城区工作时间8~9小时和大于等于10小时所占比例要高于城郊和郊区,工作时间分布差异具
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发现,城区与城郊、城郊与郊区比较平均每天
工作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郊基层医务人员平均每天工作≤8小时组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城区与郊区,而城区与郊区工作时间比较差异不明显
(P>0.05)。
薪酬与付出方面,三类地区比较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
两比较发现,城区与城郊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城区与郊区、城郊与郊区比
较发现统计学差异(P<0.05),城区与城郊医务人员认为当前的薪酬小于自己付出
的比例明显高于郊区,详见表2。
2.3 基层医务人员满意度分析
内部满意度调查发现,在患者对基层医务人员尊重情况满意度中,有44.60%的社区医务人员基本满意,所占比重较大,有28.81%的人比较满意,同时20.22%的
人不太满意。
在感觉社会对社区医务人员的尊重方面,非常满意的仅有1.67%,42.34%的社区医务人员表示基本满意,但同时有30.36%的人不太满意。
社区医
务人员对于目前培训学习的情况总体持满意态度,其中非常满意的占10.25%,比较满意占33.80%,基本满意占50.97%。
对内部满意度指标统计分析发现,不同
区域满意度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发现,城区与城郊、城
区与郊区、城郊与郊区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城区医务人员比较满意占比
高于郊区,基本满意方面占比则高于城郊,同样城郊在比较满意级别高于郊区,但基本满意和不太满意级别占比稍低。
在社会对基层医生职业尊重程度满意度方面,不同区域满意度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发现,城区与城郊、
城区与郊区、城郊与郊区满意度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郊区医务人
员基本满意占比高于城区和城郊,但比较满意占比稍低,城区人员不太满意占比高于郊区与城郊,很不满意比较相对较低。
在培训情况满意度方面,不同区域满意水平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发现,城区与城郊、城区与郊区、城郊与郊区均发现满意度分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城郊基本满意占比明显
高于城区与郊区,但在非常满意与比较满意方面占比低于两者,详见表3。
在基层医务人员外部满意度调查中,(1)收入满意度方面,51.25%的人表示对当前的收入不太满意,21.61%的人表示很不满意;(2)绩效考核评价方面,比较满意和基本满意的人分别占20.00%和38.61%,不太满意占25.83%;(3)对执业环境的
满意度判断方面,大部分人对执业环境持满意态度,其中24.44%的认为比较满意,40.00%的人认为基本满意,但尚有26.39%的人认为不太满意;(4)职务晋升制度
方面,25.76%的人表示比较满意,49.86%的人表示基本满意;(5)对职称晋升制度,27.30%的人表示比较满意,47.35%的人表示基本满意。
对外部满意度指标统计分析发现,不同区域医务人员在收入满意度、绩效考核满意度、执业环境满意度、职称晋升满意度、职务晋升满意度方面分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两两比较发现,收入满意度方面,城郊比较满意占比明显低于城区与郊区,城区很不满意占比要低于城郊和郊区;绩效考核满意度方面,城郊比较满意占比明显低于城区与郊区,郊区基本满意占比低于城区与城郊,城区不太满意占比低于郊区与城郊;执业环境满意度方面,郊区比较满意和不太满意占比比城区与城郊稍高,而基本满意低于两者;职务晋升满意度方面,郊区不太满意占比明显高于城区与城郊,城区基本满意占比高于郊区,非常满意占比低于城郊;职称晋升满意度方面,郊区基本满意占比低于城区与城郊,而城区不太满意占比低于城郊与郊区,详见表4。
工作满意度是指个体对其所在工作环境各个方面的一种积极的、主观的评价[5]。
在卫生服务领域,工作满意度与卫生服务人员的离职倾向、服务质量和效率以及患
者的满意度相关[6-9]。
高满意度的卫生服务人员能够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有助
于提高患者满意度和降低医疗费用[10]。
当前,浦东新区共有45家社区卫生服务
中心,遍及全区的社区基本医疗服务格局已基本形成,而随着城市人口的大量增加和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突显,基层医疗服务量急剧增大,卫生人才紧缺的现象越发突出,因而充分调动基层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提高其满意度,使合格人才在基层“用得好、留得住”显得尤为必要。
3.1 基层卫生人才结构需不断优化
新医改提出“制定和实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加强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目标。
2013年,浦东新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持续加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同时,努力增加社区人才队伍总量,新区在岗职工数较2010年增长了5.02%。
但研究发现,被调查三类地区基层医务人员性别比例均存在差异,男女比例约为1:3,25~40
岁年龄段医务人员是主力军,职称结构上初级职称占到将近50%,中、高级职称
医务人员占比中城区多于城郊和郊区。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城乡卫生一体化进程,而且从长远发展上制约着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的提升,影响居民选择社区卫生服务的信任度。
3.2 不同区域基层医务人员工作时间存在差异性
相对于平均每天工作时间大于8小时的工作人员所占比例,浦东新区基层医务人
员工作时间小于等于8小时的人员占绝大多数。
同时研究发现城区与郊区平均每
天工作时间大于8小时的人员占比高于城郊。
城区与郊区基层人员工作负荷大于
城郊,分析原因可能与城区人口服务密度大,郊区服务面积较大,以及外来人口的导入导致工作量迅速增加有关。
这需要管理者制定因地制宜的社区人才队伍发展规划。
3.3 基层医务人员整体满意度较高,但需重视薪酬待遇
调查发现,社区医务人员对培训满意度最高为95.01%,其次是职务职称晋升满意
度,对设备配置、办公环境也比较满意。
但同时也发现,基层医务人员尤其是年轻队伍对薪酬待遇满意度较低,其次是外界对基层医生职业尊重程度、绩效考核及执业环境。
由于年轻队伍资历较低,经验不足,加之工资待遇较低,负担较重,因而对工资待遇期待更高。
这点在调查中也得到证实,大部分基层医务人员最希望今后在个人收入方面有所改善。
另外在自身发展方面,基层医务人员较重视职务职称晋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制定合理、公正、公平的晋升标准,激发基层医务人员的工作动力。
调查还发现,城郊社区医务人员对培训、绩效考核、职称晋升的满意度与城区、郊区社区相比具有差异性,这也提示城郊结合部作为人口大量导入地区,医务人员的满意度情况更应引起重视。
需要指出的是,全科医师在社区卫生服务队伍中的比例较大,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疗任务依然是社区的主要工作,且诊疗量逐年增大,这也是全科医师工作满意度低的重要原因。
4.1 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良好的医疗卫生环境、优质的医疗卫生人才队伍是浦东新区综合配套改革与实现“二次创业、二次历史性跨越”的有力保障。
根据新医改“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应把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摆在卫生事业发展的优先战略位置,特别是应引导高级职称或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人员下沉到城郊或郊区的基层医疗机构,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同时应优化医疗执业环境,减轻医生职业风险压力,建立医疗执业责任保险制度,完善现有医疗纠纷的处置机制,加强涉医相关立法,并对社会新闻媒体进行引导,维护医生合法权益与人身安全。
4.2 提高基层医务人员工作回报
基层医生对薪酬待遇的不满意直接影响其工作稳定性,而现阶段物质激励仍占据重要地位。
在新医改的推进过程中,只有切实让医生得到合理的物质回报,才能从根本上调动其工作积极性。
建议立足浦东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基层卫生工作现状,
研究制定全面、科学、易操作的绩效评价考核体系。
一是制定科学、完备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提高绩效工资上浮标准,调动基层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二是修订完善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工资分配指导意见,增强内部绩效工资分配的科学性,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三是结合浦东“卫生八条”,在全区范围内实行差别化标准,实施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特别是农村卫生人才专项奖励,满足基层医务人员物质需求,真正实现待遇留人、感情留人和事业留人。
4.3 注重基层医务人员自我发展
在研究中,基层医务人员最希望改善的方面是职位、职称的晋升。
随着社会发展,医生自我发展需求逐渐增强,这对工作满意度也影响很大。
合理的晋升标准,可以增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的工作动力。
建议多为基层医务人员提供系统、有针对性的培训和再教育机会,不断提高其知识能力,帮助他们在晋升过程中获得更多筹码。
同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当结合实际情况,对人员工作进行职业设计,注重管理技能的培养及分类管理政策的实施,拓宽基层医务人员职业路径。
【相关文献】
[1] 顾文娟,葛小锚,刘奉丹,等.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业人员的工作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22-25.
[2] 陆勇.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收支两条线管理现状、补偿机制及对策上海新浦东地区案例研究
[D].上海:复旦大学,2013:110-131.
[3] 刘姗姗,丁晔,娄继权,等. 上海市浦东新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绩效纵向研究[J].中国全科医
学,2014,17(25):2948-2951.
[4] 刘元凤,荆丽梅,丁晔. 浦东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财政投入绩效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5(2):93-95.
[5] 胡静超,陶红,刘晓虹. 上海市部分社区护士工作满意度的调查与分析[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7, 24(10): 22-24.
[6] 尹文强,王克利,傅华. 社区卫生服务职工工作满意度与稳定性研究[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3, 19(6): 351-355.
[7] 张立威,郭明,李晓枫,等. 社区卫生服务从业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06, 9(15): 1304-1306.
[8] 陈蕾,朱国军,惠震,等. 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工作满意度研究进展[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2,29(3):200-202.
[9] 梁万年,李静,关静,等.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现状调查全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力资源现状及地区间比较[J].中国全科医学,2005,13(8):1038-1041.
[10] Bjork IT,Samdal GB,Hansen BS, Trstad S, Hamilton GA.Job satisfaction in a Norwegian population of nurses:A questionnaire surve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Studies, 2007,44(5):747-757.
通信作者:张宜民:上海市浦东卫生发展研究院副研究员
E-mail:******************
责任编辑:姚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