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浪漫主义文学与拜伦雨果

合集下载

十九世纪法国文学之雨果

十九世纪法国文学之雨果

十九世纪法国文学(一)一:雨果兼谈巴尔扎克古典主义、浪漫主义、批判现实主义、现代主义,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

浪漫主义执牛耳之人,是法国的维克多·雨果(1802年——1885年),被誉为“法国的莎士比亚”。

镜子的两面构成完整的世界,浪漫主义、雨果是镜子的“里”;镜子的“外”面是批评现实主义,是巴尔扎克(1799年——1850年),巴氏比雨果早生三年,多体验人生疾苦,雨果晚巴氏五年死,死后入先贤祠,受全法国人民爱戴。

对比着说,雨果的人生处处是正确的,是镜中的完美,巴氏的人生处处是错误的,是境外的残缺。

我尤爱残缺的人生甚于完美的人生(此观点不适用于文学,只因福楼拜和卡夫卡我都挚爱),莱昂纳德·科恩说:“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进来的地方”,生命妊娠着文学,裂痕是破腹时的那道隐隐约约的痕迹。

所谓差异并非是说艺术分道扬镳,虽雨果与巴氏分属不同的门派,然浪漫主义、批判现实主义终究不过是文学史的把戏,伟大的作家的书写的皆不过是从生命中探究共性,从共性中发现特性的行为(凡艺术皆是如此,区别于表现的方式的不同而已)。

雨果与巴氏皆是著作等身的大文豪,前者《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九三年》等,后者更有恢弘瑰丽的《人间喜剧》,堪称伟大。

所谓的“正确”与“错误”,不过是其体验生活方式的别名。

但就其人生来说,雨果少年成名,诗文获奖,受文学前辈赏识,文学之路上春风得意马蹄奔疾,少年人的浪漫到底就是主义了;巴尔扎克的旅途艰难坎坷,既不可走马亦不可观花,生活慌张,文学匆忙,债台高筑的《人间喜剧》,望眼过去竟处处都是人间悲剧。

若不见此处,雨果与巴氏竟何其相似,两人皆是从小立志从事文学;巴尔扎克以秋毫之眼冷观世界,雨果虽居庙堂,仍心忧天下;两人亦崇拜拿破仑,视其为偶像。

只是前者成为了“文学的拿破仑”,后者成为了“法国的莎士比亚”。

“拿破仑”和“莎士比亚”,巴尔扎克和雨果一旦被并列起来就会引发对比(张国荣谭咏麟如是),后人揣测似的问着孰高孰低呢?我的观点是,一部作品创作完成后,便非作者主导了(T.S.艾略特用比作品还厚的注释来主导作品,不算高明),读者的审美能力和阅读期待决定着一部作品的表现厚度。

浪漫主义文学

浪漫主义文学

20世纪亚、非、拉文学
主题:反映了反帝反殖民和爱国精神。
代表: 印度——泰戈尔 中国——鲁迅 哥伦比亚——马尔克斯(拉丁美洲) 尼日利亚——索卡因(非洲)
《百年孤独》
——马尔克斯(拉丁美洲)
“魔幻现实主义”
(英)狄更斯:《大卫· 科波菲尔》

普希金:《叶甫盖尼· 奥涅金》
列夫· 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
一、现代主义文学( 20世纪初)
代表及作品:
(美)海明威:《老人与海》
(爱尔兰)贝克特:《等待戈多》(荒诞派)
20世纪苏联文学
高尔基——《母亲》 现实主义
奥斯特洛夫斯基——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一、浪漫主义文学
(18末—19世纪30年代 )
代表及作品:
英)拜伦:《唐璜》
法)雨果:《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 德)海涅:《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英)雪莱:《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西风尔扎克:《人间喜剧》“百科全书” 法 司汤达:《红与黑》 莫泊桑:《项链》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与雨果改良版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与雨果改良版
格林童话不仅充满艺术魅力, 同时有很强的道德教育作用, 宣传善良、友爱,批判邪恶, 表现人民的智慧和正义。
5.浪漫派作家喜好忧郁感伤的情调。
“世纪病"
夏多布里昂( Chateaubriand 1768——1848)法国早期浪漫主 义的代表。作品有中篇小说
《勒内》,通过主人公的情爱与 宗教信仰的冲突,宣扬宿命论思 想。勒内和爱他的胞姐分手,
她曾借自己的作品公开宣称:“婚 姻迟早会被废除。一种更人道的关系将 代替婚姻关系来繁衍后代。一个男人和 一个女人既可生儿育女,又不互相束缚 对方的自由。”
乔治·桑与肖邦

乔治﹒桑具有强烈的友爱本能, 这跟当时弥漫的浪漫主义精神 十分合拍。在时代风气的大潮 中,她跟许多男人有过友谊和 私情,和诗人缪塞、音乐家肖 邦的恋情广为流传。她和肖邦 共同生活了8年,鼓励他的创作, 悉心照顾他的身体疾病。
雪莱的抒情诗名篇《西风颂》
把我当作你的竖琴吧,有如树林: 尽管我的叶落了,那有什么关系! 你巨大的合奏所振起的音乐 将染有树林和我的深邃的秋意:
虽忧伤而甜蜜。呵,但愿你给予我 狂暴的精神!奋勇者呵,让我们合一!
请把我枯死的思想向世界吹落, 让它像枯叶一样促成新的生命! 哦,请听从这一篇符咒似的诗歌, 就把我的话语,像是灰烬和火星 从还未熄灭的炉火向人间播散! 让预言的喇叭通过我的嘴唇 把昏睡的大地唤醒吧!西风啊, 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1822年在海上遇风暴溺 死,年仅二十九岁。
雪莱
英国诗歌中第一位表现空想社会主义的诗人,恩格 斯称之为:天才的预言家
第一首长诗《麦布女王》(1813) 长篇叙事诗《伊斯兰起义》(1817)描写法国大革
命 代表作: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1819) 抒情短诗:《西风颂》、《致云雀》和《云》等

雨果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

雨果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

雨果与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资料一:一、浪漫主义文学的思想和艺术特征浪漫主义文学思潮流行于18世纪90年代至19世纪30年代的欧洲,以后波及美洲。

它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后,欧洲封建制度全面崩溃、资本主义逐步确立、劳资矛盾日益尖锐以及民族民主解放运动高涨时期的产物。

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是浪漫主义文学的思想基础。

浪漫主义文学可以分为前期和后期,20年代末是这个流派出现变化的时期,法国浪漫派的发展最具有代表性。

浪漫主义文学的思想特征:1、从民主主义的立场,抨击封建制度或者资本主义的罪恶现象;2、人道主义是浪漫主义作家批判现实的思想武器,也是他们同情下层人民的思想基础,并以此去构筑理想的社会图景;3、美化中世纪,描绘异国风光,以否定现实,从中寻找精神寄托;4、宣扬个性解放,反对社会对人的精神束缚和压迫。

浪漫主义的艺术特征:1、强调艺术创作的自由,反对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崇尚艺术想象和主观抒情,注重对人的内心世界进行发掘;2、以离奇的情节、对照的手法、斑斓的色调,塑造超凡、孤独的叛逆人物形象;3、提出“返回自然”的口号,厌恶城市文明,讴歌美丽的大自然;4、重视民间文学创作和民族文化传统,深受骑士文学和感伤主义影响,同时又为日后的巴那斯派和象征派开辟了道路。

二、雨果及其创作维克多·雨果(1802~1885)是法国著名诗人、戏剧家、小说家。

生于法国贝藏松城,其父是拿破仑军队的军官。

雨果的一生就是一个世纪,他少年时代崇拜拿破仑,王政复辟时期支持保皇党,1830年后拥护共和党,40年代又支持君主立宪,1848年后成为坚定的共和主义者,被第二帝国放逐19年,1870年回国投入普法战争,1871年反对巴黎公社暴力革命,又同情被镇压的起义者。

在他80寿辰时,5万儿童载歌载舞为“雨果爷爷”祝寿,50万工人唱着雨果最喜爱的歌《马赛曲》列队行进。

他逝世时全国致哀。

由于雨果有一颗真诚同情人民和热爱祖国的伟大的心,所以他深受法国人民的爱戴。

自考外国文学史备考精要(最终精简版)

自考外国文学史备考精要(最终精简版)

【外国文学史备考精要】一:单选题文艺复兴运动的发源地是意大利,成就最高的国家是英国。

17世纪欧洲文学的成就主要在法国。

18世纪感伤主义文学流派的发源地是英国。

法国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发源地。

俄国是19世纪后期现实主义文学成就最高的国家。

《妇人学堂》标志着法国古典主义喜剧的形成。

《唐璜》是莫里哀创作中现实主义精神最强的一部。

《史嘉本的诡计》是莫里哀表现民主主义倾向的著名喜剧。

理查逊的书信体小说《帕美勒,或美德有报》被誉为“第一部英国现代小说”。

拜伦被恩格斯称为“天才的预言家”。

被称为法国莎士比亚的作家是缪塞。

亚当•密茨凯维奇的叙事诗《塔杜施先生》被誉为波兰的民族史诗。

《茨冈》是普希金“南方诗篇”的代表作,也是诗人过渡到现实主义创作之前最后一部浪漫主义叙事诗。

《驿站长》塑造了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小人物”维林的形象,开创了俄国文学写小人物的传统。

《叶甫盖尼•奥涅金》是俄国文学史上第一部典型的现实主义杰作,别林斯基评价它是“俄罗斯生活的百科全书和最富于人民性的作品”。

18世纪启蒙运动中的德国狂飙突进运动被认为是浪漫主义的前奏,而由英国兴起的感伤主义则被称为前浪漫主义。

莱蒙托夫的长篇小说《当代英雄》开创了俄国心理描写的先河。

涅克拉索夫是19世纪中期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诗人,代表作是长诗《在俄罗斯谁能过好日子》。

格•维尔特被恩格斯称为“德国无产阶级第一个和最重要的诗人”。

《密尔格拉得》、《小品集》标志着果戈理从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的过渡和跨越。

果戈理的讽刺喜剧《钦差大臣》成为俄国戏剧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处女作《穷人》发展了“小人物”主题。

陀思妥耶夫斯基被誉为“新的果戈理”。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中篇小说《地下室手记》是“社会哲理小说”,更是一部心理分析小说。

《卡拉马佐夫兄弟》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的总结,几乎囊括了他曾经开拓过的所有主题。

《罪与罚》的男主人公是拉斯科尔尼科夫。

“美是生活”这个美学观点的出处是《艺术对现实的审美关系》。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各作家要点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各作家要点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第一节概述:一、浪漫主义文学的形成和基本特点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上半叶为繁荣时期产生背景:1、它法国大革命催生的社会思潮的产物:自由、平等、博爱,浪漫派作家往往从个性受压抑、个人才能得不到发展、个人愿望和抱负得不到实现等角度,表现人物与社会的矛盾。

法国大革命对这些作家的浪漫主义倾向的形成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2、德国古典哲学和空想社会主义为欧美浪漫主义文学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

3、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经历了历史的发展过程。

从英德——法国——俄国。

思想特点:1、强调创作的绝对自由,反对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要求突破文学描绘现实的范围,提倡个性解放,反对社会对人的精神束缚和压迫:古典主义崇尚“三一律”,典雅和崇高的风格,浪漫主义突破了这道顽固的藩篱。

2、从民主主义立场,或者从留恋旧制度的立场,抨击封建制度或者资本主义的罪恶现象。

3、酷爱描写中世纪和以往的历史。

4、偏重与描写自然风光,厌恶资本主义文明和现实,标举卢梭“回归自然”的主张。

艺术特点:1、强调个人感情的自由抒发,有强烈的主观性。

2、浪漫派对各种艺术形式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最引人注目的是对民间文学的重视以及实体长篇小说的创造:学习表现手法,采用民间口语、名额韵律创作,丰富了文学的表现手法,在当时一味仿古的低劣作品充斥文坛的情况下,无疑带来了清新、活泼、健康的新气象。

3、浪漫主义文学惯用对比和夸张,重视丑的美学价值,大力提倡想象。

雨果是对比艺术的提倡者和大师。

4、忧郁感伤的情调为浪漫派作家所喜好。

二、欧美各国的浪漫主义文学英国最早出现浪漫主义文学的国家之一。

罗伯特.彭斯和威廉.布莱克是浪漫主义文学的前驱,彭斯从苏格兰民歌中吸取养料,擅长抒情和讽刺。

湖畔诗人:华兹华斯,萨缪尔.柯勒律治和罗伯特.骚赛:寄情山水,缅怀中世纪和宗法式农村生活。

拜伦和雪莱将英国浪漫主义文学推向高峰,两人加强了对现实的关注,具有批判精神。

雪莱:冬天如果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德国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发源地,早期浪漫主义文学具有浓厚的唯心主义和宗教色彩。

五、19C浪漫主义文学概述、拜伦、雨果

五、19C浪漫主义文学概述、拜伦、雨果

19C浪漫主义文学概述一、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及其主要特征浪漫主义,文艺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与现实主义同为文学艺术上的两大主要思潮。

作为创作方法,它在反映客观上侧重于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

浪漫主义的创作倾向由来已久,早在人类的文学艺术处于口头时期,一些作品就不同程度地带有浪漫主义因素。

但这时的浪漫主义既未形成思潮,也不是自觉为人们掌握的创作方法。

浪漫主义作为思潮,是从18世纪后半叶到19世纪上半期盛行于欧洲并表现于文化和艺术的各个部门。

浪漫主义(Romanticism)一词来源于中世纪各国用拉丁文演变的方言(Roman)所写的“浪漫传奇”(Romance),即英雄史诗和骑士传奇、骑士抒情诗。

•后来浪漫主义运动开始奉这些富于幻想、传奇色彩的文学题材和风格形式为典范。

首先提出的是席勒,他在《论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中探讨了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区别,认为浪漫主义,即感伤的诗,是“把现实提升到理想”,或者说“理想的表现”。

1、历史背景A 英国工业革命:一方面使人对自身的创造力有了认识,自信精神,人的解放。

一方面工业社会对人的异化,人向往回归自然、怀念往昔岁月。

B、法国大革命--欧洲民主运动--民族解放运动。

一方面是启蒙理想的破灭,普遍的失望情绪。

一方面是拿破仑的功勋,大起大落的激情时代。

2、社会思潮:A、德国古典主义哲学,哲学思潮中的浪漫主义运动,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夸大主观作用,强调天才、灵感和主观能动性,把“自我”提到高于一切的地位。

B、空想社会主义,圣西门、傅利叶、欧文,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幻想消灭阶级对立、企图通过空想实现全人类的解放,助长了耽于空想、脱离现实的倾向。

3、扬弃关系:A、继承18世纪文学传统,英国感伤主义文学、哥特式小说、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特别是法国的卢梭传统,都推崇个性解放、思想自由、重视情感、返回自然和民间的思想。

外国文学史书目

外国文学史书目

外国文学史书目(一)欧美部分:第一章古希腊罗马文学1荷马史诗:《伊利昂纪》《奥德修纪》2古希腊悲剧:《俄狄浦斯王》《美狄亚》第二章中世纪文学但丁《神曲》第三章文艺复兴文学1薄伽丘《十日谈》拉伯雷《巨人传》2塞万提斯《唐吉诃德》3莎士比亚《哈姆雷特》《李尔王》《麦克白》《奥赛罗》第四章17世纪古典主义文学莫里哀《伪君子》第五章18世纪启蒙主义文学1卢梭《新爱洛伊丝》2歌德《浮士德》第六章19世纪前期浪漫主义文学1拜伦《唐璜》2雨果《悲惨世界》第七章19世纪中后期现实主义文学1司汤达《红与黑》2巴尔扎克《高老头》福楼拜《包法利夫人》狄更斯《双城记》3夏洛蒂•勃朗特《简•爱》埃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4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果戈理《死魂灵》5陀思妥耶夫斯基《罪与罚》6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7马克•吐温的短篇小说易卜生《玩偶之家》第八章19世纪自然主义和其他流派波德莱尔《恶之花》第九章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1、劳伦斯《虹》2、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托马斯•曼《布登•勃洛克一家》3、海明威《老人与海》、《永别了,武器》4、马尔克斯《百年孤独》5、高尔基《母亲》6、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第十章 20世纪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文学1、象征主义:艾略特《荒原》2、表现主义:卡夫卡《变形记》奥尼尔《毛猿》3、意识流小说:乔伊斯《尤利西斯》福克纳《喧哗与骚动》4、存在主义:萨特《禁闭》5、荒诞派戏剧:贝克特《等待戈多》6、黑色幽默:海勒《第二十二条军规》7、魔幻现实主义:马尔克斯《百年孤独》(二)亚非部分1、《圣经》2、印度两大史诗《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3、紫氏部《源氏物语》4、川端康成《雪国》《古都》《千只鹤》。

巴黎圣母院雨果的历史小说与浪漫主义

巴黎圣母院雨果的历史小说与浪漫主义

巴黎圣母院雨果的历史小说与浪漫主义巴黎圣母院,是法国最著名的哥特式建筑之一,也是维克多·雨果的历史小说《巴黎圣母院》的背景和灵感来源。

该小说于1831年出版,被认为是雨果最伟大的作品之一,它不仅描绘了巴黎圣母院的宏伟和神秘,还体现了浪漫主义的核心理念。

在《巴黎圣母院》中,雨果通过精心描写巴黎圣母院的建筑和环境,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浪漫和神秘氛围的世界。

小说的主人公,残疾人卡西莫多,住在巴黎圣母院内的地下,他对美丽的埃斯梅拉达一见钟情,但遭到了埃斯梅拉达的拒绝。

这一情节反映了浪漫主义中对感情和爱情的强调,同时也表达了对巴黎圣母院的赞美和对残疾人的同情。

小说中还出现了许多历史事件和人物,如卡佩特王朝和路易十一世。

雨果通过这些历史细节,将小说的情节融入到真实的历史中,增加了作品的可信度和吸引力。

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述,雨果传递了他对社会不公和束缚的思考,与浪漫主义的追求自由和个人解放的理念一致。

巴黎圣母院作为一部历史小说,也提供了对中世纪巴黎社会生活和宗教活动的深入了解。

雨果对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和苦难给予了关注,他对巴黎的描绘不仅包括了宏伟的教堂和贵族的生活,还有那些被忽视和压迫的人们,如残疾人和各色各样的角色。

通过对这些人物的描绘,雨果表达了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同情和对正义的追求。

此外,雨果在小说中大量运用了象征主义和隐喻的手法,以增强作品的艺术性和深度。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巴黎圣母院的钟楼和“钟楼上的石头人”这一形象。

石头人被塑造成古老、神秘的存在,象征着往昔的时光和文化传统。

通过对这一形象的描绘,雨果传递了对历史文化的珍视和对现代社会的思考。

总之,维克多·雨果的历史小说《巴黎圣母院》融合了浪漫主义的精髓,并通过对巴黎圣母院及其背后故事的描写,展现了浪漫主义者对美的追求、对历史的关注以及对自由和正义的追求。

这部小说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对社会和人性的深刻思考。

它以其深邃的哲理和精湛的文笔,成为了世界文学宝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浅析雨果的浪漫主义思想

浅析雨果的浪漫主义思想

浅析雨果的浪漫主义思想浪漫主义作为欧洲文学中的一种文艺思潮,产生于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年代。

它在政治上反对封建专制,在艺术上与古典主义相对立,属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一种意识形态。

欧洲的浪漫主义思潮,是在人们对启蒙运动“理性王国”的失望,对资产阶级革命中的“自由、平等、博爱”口号的幻灭和对资本主义社会秩序的不满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

那到底怎么样的文艺观才真正叫浪漫主义呢?1928年,高尔基曾说过:“浪漫主义的定义有过好几个,但是能为所有的文学史家都同意的正确而又十分全面的定义目前却还没有,这样的定义还没有制定出来。

”到目前为止,关于浪漫主义,大多数的文人学者是根据艺术作品的特色来定义的。

比如思想特征上,浪漫主义偏重于表现主观理想,抒发强烈的个人感情。

浪漫主义对法国大革命后的现实极为不满,往往把非资本主义的生活加以理想化;浪漫主义作家深感古典主义所宣扬的理性对文艺创作是一种枷锁,于是强调创作的绝对自由,反对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要求突破文学描绘现实的范围,把情感和想象提到首要地位。

他们特别重视爱情题材,对人的梦境也进行了大量的描写。

其次,描写自然风光,歌颂大自然也成了浪漫主义的一大特征。

由于厌恶资本主义物质文明,反感庸俗丑恶的现实,对工业化的恐惧和憎恶便成为浪漫主义诗人共有的特点,而雄伟瑰丽的大自然和远方奇异的情景,则成为浪漫主义作家寄托自由理想之所在。

他们标举卢梭的“回归自然”的主张,把自然看作一种神秘力量或某种精神境界的象征。

浪漫主义作家不仅歌吟本国自然之美,而且乐于描绘异国风光,如美洲的丛林和大草原,地中海沿岸各国,少数民族的生活风俗,哥特式的建筑,古代的废墟等等。

除此之外,从司各特开始,到雨果、大仲马等大多酷爱描写中世纪和以往的历史。

但他们的描写却不一定反映历史真实,而有时纯粹是自我的想象,撷取历史的一个小插曲,这个小插曲在史书上语焉不详,可以任凭作者自由驰骋。

浪漫主义文学摘抄笔记(3篇)

浪漫主义文学摘抄笔记(3篇)

第1篇一、引言浪漫主义文学是19世纪初期兴起的一种文学流派,它强调个性、情感、自然和想象力。

浪漫主义作家们追求超越现实,关注内心世界,以独特的视角和手法描绘了丰富多彩的文学作品。

本文将从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代表作家及其作品等方面进行摘抄和笔记。

二、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1. 个性解放:浪漫主义作家强调个性解放,关注个体的内心世界,反对封建礼教和教条主义。

2. 情感抒发:浪漫主义作家注重情感表达,以真挚的情感打动读者,使作品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3. 自然崇拜:浪漫主义作家崇尚自然,认为自然是人类灵魂的栖息地,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和自然现象。

4. 想象力丰富:浪漫主义作家具有丰富的想象力,作品中常常出现奇特的幻想和象征。

5. 反对理性主义:浪漫主义作家反对理性主义,认为理性束缚了人的情感和想象力。

三、代表作家及其作品1. 惠特曼(Walt Whitman)《草叶集》(Leaves of Grass)摘抄:“我是草叶,我是人类的一部分,我是美国,我是世界的一部分。

”《草叶集》是惠特曼的代表作,其中充满了对自然、生命和人类尊严的赞美。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个体的尊重和对自然的崇拜。

2. 雨果(Victor Hugo)《悲惨世界》(Les Misérables)摘抄:“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是亘古不变的,一是高悬在天空的日月星辰,二是深藏在人类心中的爱情。

”《悲惨世界》是雨果的代表作,通过描写主人公让·瓦尔简的一生,展现了法国社会的黑暗面。

这首摘抄表达了雨果对爱情的赞美和对人性的关怀。

3. 柯勒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古舟子咏》(The Rime of the Ancient Mariner)摘抄:“哦,我的灵魂,你的心如此纯洁,为何让我陷入如此痛苦之中?”《古舟子咏》是柯勒律治的代表作,通过讲述一位古舟子的冒险经历,揭示了人类内心的恐惧和罪恶。

这首摘抄表达了诗人对人类灵魂的剖析。

外国文学 雨果 ppt课件

外国文学  雨果  ppt课件
雨果回国参加国 民自卫军,反对普鲁 士入侵。支持巴黎公 社革命,开放住宅为 公社社员避难。1885 年5月22日病逝,享年 83岁。举国致哀,遗 体安葬在伟人祠。
PPT课件
4
二、创作
前期(20-30年代)
法国浪漫运动的三件大事: 1.《克伦威尔·序》(1827.12)
雨果的美学论著,它的发表震动文坛, 成为法国浪漫主义的宣言。反对古典主义, 要求艺术的完全解放,提出艺术主张和对 照原则。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情节:两条情节线,艾尔那尼和莎尔的爱 情,艾尔那尼与国王的斗争,为父复仇。
PPT课件
7
惊世骇俗的民间语言
第一幕第一句台词,莎尔的老保姆所说:“这么 早他就来了吗?(又有敲门声)不错,听这声音,一 定是从暗梯那儿来的。(第四次敲门声)我得马上去 开门才好。(她打开那扇秘密小门)”(台词暗示了 偷情,保守派不满。)
PPT课件
29
反面人物的闪光点
雨果塑造反面人物,赋予他们人性的光明点。 体现了他的人道主义仁爱万能的思想。
弗罗洛:反动教会代表。收养孤儿喀西莫多, 抚养兄弟。
沙威:宪兵。放弃追捕冉阿让,投水自杀。 郎德纳克:叛军头目。拯救火中三小孩。
PPT课件
30
六、电影改编《悲惨世界》
《悲惨世界》自始至终贯穿了雨果的人道主义 思想,电影改编以假释犯冉阿让出狱后的经历为 线索,选取几个经典情节,讲述悲惨世界里的人 道主义故事。
外国文学史 第五章 十九世纪初期文学
第四节 雨果
PPT课件
1
一、追求人道的一生
雨果(Victor Hugo 18021885),法国19世纪浪漫 主义代表作家,法国浪漫 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他 的创作包括诗歌、戏剧、 小说、文艺理论、政论等, 反映了法国动荡的社会生 活。他的创作充满人道主 义激情,是西方文学史上 人道主义作家的著名代表。

雨果法国浪漫主义作家是十九世纪前期浪主义文学运PPT文档23页

雨果法国浪漫主义作家是十九世纪前期浪主义文学运PPT文档23页
39、没有不老的誓言,没有不变的承 诺,踏 上旅途 ,义无 反顾。 40、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 的人, 决不会 坚韧勤 勉。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义作家是十九世纪前 期浪主义文学运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浪漫主义文学(一)——法国雨果ppt

浪漫主义文学(一)——法国雨果ppt

雨果与浪漫主义文学•浪漫主义的历史背景:法国大革命,欧洲民主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浪漫主义的思想基础:德国的唯心主义哲学;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浪漫主义的文学传统:感伤主义文学;狂飙突进运动;卢梭和歌德的创作浪漫主义的基本特征•注重想象(而不是理性和规则)•崇尚原始风格•爱自然•爱过去•神秘主义•个人主义•理想化的田园生活热衷于描绘野性的、不规则的、奇形异状的人和事•热衷于描绘未开化的、“自然的” 社会浪漫主义的两种倾向•消极浪漫主义–反对启蒙思想,憎恨法国大革命,有的支持封建复辟。

他们或留恋过去,美化中世纪宗法社会;或鼓吹逃避现实,宣扬宗教和神秘主义。

•积极浪漫主义–拥护法国大革命,敢于正视现实,既反对封建主义,也批判资本主义的罪恶;讴歌民主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渴望社会变革。

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夏多布里昂和斯塔尔夫人是法国浪漫主义的早期代表,前者带有贵族倾向,后者具有民主倾向。

•夏多布里昂的代表作品有中篇小说《阿达拉》、《勒内》;•斯塔尔夫人的文艺批评专著《论文学》、《德意志论》是法国浪漫主义最早的理论著作;勒内勒内出身贵族,排行最小,在家中备受歧视,只有姐姐阿美莉关心他,但姐姐为情所困,对弟弟有非分之情,为抑制此情,遂进修道院。

在举行入院仪式时,由弟弟代行父职,听其忏悔,弟弟听到在姐姐的微语中有¡°罪恶情欲¡±的内容,痛苦万分,弃绝贵族生活,来到北美印第安人中,娶当地女子为妻,但终日郁郁寡欢。

不久得知姐姐病死于修道院中,他后来也死于大屠杀。

是浪漫主义文学中最早的世纪病患者形象¡°哎!我孤零零,孤零零生活在人间!一种不知不觉的衰弱侵蚀着我的生命。

对于生活我重又感到恶心,而且比以前更加厉害。

¡±世纪病1、心理特征——孤独、忧郁、冷漠、苦闷2、最早的世纪病患者形象:夏多布里昂笔下的《勒内》3、形成原因a 社会文化背景:法国大革命后的专制现实打击了青年人的信念;启蒙理性所展望的自由、平等理想落空;商品经济导致人的异化。

第四章浪漫主义文学与拜伦雨果

第四章浪漫主义文学与拜伦雨果

拜伦(1788—1824)
罗素:“拜伦发生影响的地方是在欧洲大陆 上···· ···他的情感方式和他的人生观经过了传 播、发扬和变质,广泛流行,以至于成为重 大事件的因素。”“贵族叛逆者的典型代 表。” 拜伦去世的时候,法国报纸称“本世纪的两大伟 人拿破仑和拜伦几乎同时弃世了。” 拜伦相貌英俊迷人,却是先天跛脚;出身贵族世 家,父亲称疯子杰克,母亲残酷、暴烈,自 幼随母亲在苏格兰过着贫寒、孤独的生活。 10岁继承叔祖父的勋爵爵位和庄园,于1809 年成为上议院世袭议员。1815年与安娜贝 拉· 密尔班克结婚;1816年与妻子分居,4月 永远离开英国,先是在瑞士,10月到意大利, 结识拉文纳一位贵族夫人特丽莎· 吉西欧里, 因其弟而加入烧炭党。1823年,在烧炭党失 败后到希腊,1824年4月19日去世,最后一 首诗歌《今天我满三十六岁》(诗选130 页)。拜伦是一位孤独敏感的叛逆贵族,又 是一位才华盖世放荡不羁的撒旦式才子,最 后为形而上的绝对自由献出了生命。
• 一、情节 • 计划24章,实际16章。 • 唐璜在西班牙塞维尔城,16岁与朱丽亚偷情;海上遇难;海岛与海黛相爱; 被海岛兰勃洛卖入苏丹后宫;遭遇俄国和土耳其的伊斯迈之战;战后成为俄 国女皇宠臣;以外交使节身份出使英国,目睹上流社会生活的奢华虚伪。 • 二、思想与艺术魅力: • 思想:1、揭示自然人性的丰富多样性:自然情欲;狼性;田园牧歌式的爱 情;封建统治者的淫荡专横;贵族的教养与虚伪。 • 2、抨击专制,歌颂自由。 • 艺术:1、情节曲折离奇,浪漫主义色彩浓厚。 • 2、强烈的讽刺性。 • 3、抒情性插笔,或评论时政,或亲切交谈,或倾泻悲愤,或抒发情怀。
二、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 • •
• • • • • • • • • • • • • • • • • • •

19C浪漫主义-拜伦、雨果

19C浪漫主义-拜伦、雨果

(第六章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第二节拜伦一,生平与创作。

拜伦(1788-1824)生于一个贵族家庭。

父系是英格兰世家,母系是苏格兰豪门。

而父亲是一个军官兼浪子,年轻时曾与某公爵夫人私奔,生女奥古斯塔。

不久夫人去世,再娶颇有财产的凯瑟林小姐,生子拜伦。

父亲将家产挥霍一空后,只身浪迹欧洲,落泊潦倒死在法国。

诗人的童年是随母亲在苏格兰的阿伯丁城渡过的。

拜伦天性聪明,但生来微跛,极为敏感、自尊,从小就形成了孤独、傲岸和反叛的性格。

10岁从伯祖父那里继承勋爵位和大宗产业,移居伦敦。

就读于哈罗中学和剑桥大学,酷爱历史、文学和哲学,获硕士学位。

1807年发表处女诗集《懒散的时刻》,主要是爱情诗。

由于遭到《爱丁堡评论》匿名文章的挖苦讽刺,第二年发表长篇讽刺诗《英格兰诗人与苏格兰评论家》给予反击。

显示了他作为讽刺诗人的才华,确立了他在英国文坛的地位。

在诗中,拜伦不仅猛烈抨击资产阶级反动势力,而且对湖畔派诗人脱离社会的神秘主义倾向进行谴责,批评司各特不应把封建社会诗情化等。

从1809年大学毕业到1811年,他游历了西、葡、马耳他、希腊、土耳其等南欧和西亚国家,眼界大开。

由此写出了长篇抒情叙事诗《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的一、二两章。

(三、四章是后来写的,完成于1817年)长诗除了描绘异域绮丽的自然风光、反映被奴役的民族渴望自由解放的愿望,首次塑造了一个孤独、忧郁、悲观的所谓“拜伦式英雄”——哈洛尔德。

这是一个厌倦了纸醉金迷生活的青年飘泊者,他不愿与丑恶为伍,试图从较少受到文明侵蚀的民族寻求纯真的感情。

但游历越广,对欧洲的现实的认识越深。

人生虚伪、世态炎凉,他感到知音难寻,到头来仍然未能遣散抑郁伤感。

这一形象概括了拿破仑战争时期及“神圣同盟”初期许多欧洲知识分子的典型特征。

他们不满现实,却找不到出路。

不愿与上流社会同流合污,也不能与人民群众一起斗争,于是陷入悲观绝望之中。

/与之相反的是,诗中还有一个贯穿始终的抒情主人公形象——“我”。

浪漫主义文学

浪漫主义文学

产生背景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的欧洲,革命和战争频仍,动乱不已。

政治中的黑暗,社会的不平等,使人们感到法国大革命后确立的资本主义制度远不如启蒙思想家描绘的那样美好。

社会各阶层,特别是知识分子,对启蒙思想家设想的“理性王国”深感失望,努力寻找新的精神寄托。

这种社会情绪反映在文学创作领域,就产生了浪漫主义文学。

发展概况与现实主义一样,浪漫主义作为一种文学观念和一种文学的表现方式,在世界各民族文学发展的初期,就已经出现了。

但是作为一种文学思潮,一种文学表现类型,以及作为一个明确的文学理论概念,却是后来逐渐形成的;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如果说浪漫主义文学最基本的特点是以充满激情的夸张方式来表现理想与愿望的话,那么,可以说,在世界各民族最初的文学活动中,就已经存在这种形态的文学了。

例如各个民族都有的远古神话、中国先秦文学中的"楚辞",都有这样的特点。

表现理想和幻想本是促成文学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文学构成的基本要素之一,从这个意义上说,浪漫精神是文学的一个重要源头,文学从一开始就和浪漫主义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不过,明确地把浪漫主义作为一种文学精神来倡导、来鼓吹,以至于形成了一个波澜壮阔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在西方则始于18世纪末到19世纪30、40年代这个时期。

其最先形成于德国,而后波及到英国、法国和俄国,在短短的十多年里,迅速发展成为一场风靡欧洲的文学运动,相继产生了许多有影响的作家和作品。

文学理论中所说的浪漫主义主要指的就是这个时期的浪漫主义,浪漫主义作为一种文学类型,也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

浪漫主义文学的鼎盛时代是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时期,即18世纪90年代到19世纪30年代。

浪漫主义所以会在这个时期获得蓬勃发展,是因为资产阶级革命的需要。

1798年法国资产阶级推翻了封建专制政权,建立了资产阶级统治。

这个伟大的历史事件震撼了整个世界,在欧洲掀起了此起彼伏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

浪漫主义文学在各国的成就

浪漫主义文学在各国的成就

浪漫主义文学在各国的成就浪漫主义文学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学流派,它强调个人情感、对自然的赞美和对自由的追求。

浪漫主义文学在各国都有着重要的成就,本文将分别从英国、德国和法国三个国家来探讨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和成就。

英国是浪漫主义文学的起源地之一,该国的浪漫主义文学成就不可忽视。

浪漫主义文学在英国兴起的背景是工业革命和社会变革,人们对于自然的向往和对于工业化进程的质疑使得浪漫主义文学得以迅速发展。

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是威廉·华兹华斯,他的诗歌作品表达了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对于社会现实的关切。

另一个重要的浪漫主义文学作家是约翰·济慈,他的诗歌作品以其深情和细腻的描写而闻名。

此外,英国还有许多其他杰出的浪漫主义文学家,如彭塞、拜伦等,他们的作品对于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德国是另一个重要的浪漫主义文学的发源地。

德国的浪漫主义文学兴起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与政治和社会的变革密切相关。

浪漫主义文学在德国的代表人物是歌德和席勒。

歌德是德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浮士德》被认为是浪漫主义的经典之作。

席勒则是德国浪漫主义戏剧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麦克白》和《威廉·泰尔》等都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德国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是情感深沉,思想深邃,对于个体的追求和对于自然的崇拜贯穿其中。

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受到了英国和德国的影响,但同时也有自己的特色。

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是维克多·雨果,他的作品《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都是浪漫主义文学的经典之作。

雨果的作品充满了激情和悲壮,对于社会不公和人类命运的关注贯穿其中。

另一个重要的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家是阿尔弗雷德·德·米尼亚克,他的作品《真爱永恒》被认为是浪漫主义文学中最具代表性的爱情小说之一。

法国浪漫主义文学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思想而吸引了众多读者的关注。

文学流派分析

文学流派分析

文学流派分析文学流派是指在文学创作中形成的一种特定的表达方式和风格,代表了不同的文化背景、创作思想和审美观点。

通过对文学流派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作品的特点和背后的文化内涵。

本文将对几种主要的文学流派进行分析。

一、现实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兴起的文学流派,其特点是对现实社会进行客观、细致的描写和分析。

现实主义文学注重真实性和事实性,通过对社会问题的描述和批判,揭示社会的不公和人性的弱点。

代表作家有托尔斯泰、契诃夫等。

他们以写实手法展现社会生活,以人物形象刻画社会角色,通过作品传达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和抨击。

二、浪漫主义文学浪漫主义文学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出现的文学流派,强调个人情感、幻想和想象力。

浪漫主义文学注重感性和主观体验,通过对自然、爱情和理想的追求,抒发个人情感和追求内心自由的愿望。

代表作家有拜伦、雨果等。

他们以描绘奇幻的情节和丰富的想象力吸引读者,通过作品传递个人内心世界的感受和思考。

三、唯美主义文学唯美主义文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兴起的文学流派,以强调美的追求和艺术性为特征。

唯美主义文学注重形式和语言,通过诗意的叙述和华丽的修辞,营造出精神上的愉悦和美的享受。

代表作家有普鲁斯特、王尔德等。

他们以细腻的描写和独特的语言风格吸引读者,通过作品传达对美的渴望和追求。

四、现代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是20世纪初至中期兴起的文学流派,以跳跃性思维和破碎性结构为特点。

现代主义文学注重对传统观念的颠覆和质疑,以非线性叙事和多重视角展示作品的复杂性。

代表作家有庞德、乔伊斯等。

他们以不同寻常的叙述方式和独特的结构形式吸引读者,通过作品传达对世界和人性的思考和反思。

五、后现代主义文学后现代主义文学是20世纪后期发展起来的文学流派,强调对语言和知识的怀疑和解构。

后现代主义文学注重对权威性和固定观念的否定,以模糊边界和多元视角表达作品的复杂性。

代表作家有博尔赫斯、厄科等。

他们以游戏性的叙事手法和戏剧性的结构吸引读者,通过作品传递对现实和人类经验的多重解读和批判。

西方文学名词解释

西方文学名词解释

1)浪漫主义文学:是出现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的一股文学思潮。

英国工业革命、法国大革命,一方面刺激了人的精神个性觉醒,另一方面又使人们对现实产生失望,在这个大起大落的激情时代,思想界出现傅立叶等人的空想社会主义,德国哲学家康德、费希特等对“自我”的关注。

在这个大背景上,出现一大批作家、诗人,他们打破了传统古典主义的束缚,着重抒发个人感受和体验,歌颂大自然,喜欢异国情调,在诗歌、小说、戏剧各领域均创造了辉煌的成就。

代表作家有雨果、拜论、普希金等。

2)湖畔派:英国文学中最早出现的浪漫主义诗派,包括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塞,他们都喜欢歌颂大自然,描写淳朴的乡村生活,厌恶城市工业文明和冷酷的金钱关系。

由于他们曾经隐居远离城市的昆布兰湖区,由此人称“湖畔派”三诗人。

3)世纪病:出现在法国浪漫主义文学中的一种典型形象。

他们或者在拿破仑时代长大,仰慕父辈的战绩与辉煌,但王权和神气权的恢复使他们失去信仰,无所追求,在厌倦和无聊中打发日子;或者生性孤僻,内向,忧郁,与现实环境格格不入,在孤独的漂泊中消磨生命。

他们都是些富有才华的人,但悲观望,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找不到生命的意义,他们代表了一代青年人的精神状态。

有名的有版复多布里昂笔下的勒内,缪塞笔下的阿克达夫等。

4)多余人:出现在俄国文学中的一种艺术形象。

沙皇专制下的农奴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都很落后,优秀的知识分子受西欧启蒙思想的影响,试图有所作为,但又找不到出路,于是苦闷、彷徨、忧郁、痛苦。

他们大都富有才华,不满现状,愤世嫉俗,同时又性格脆弱,对人生采取消极态度。

他们有时寻找刺激,在伤害别人的同时也伤害自己,有时沉溺无奈的伤感情绪中不可自拔,成为社会的“多余人”。

著名的形象有奥涅金、毕巧林等。

5)拜伦式英雄:在拜伦的《东方叙事诗》中,出现了一批侠骨柔肠的硬汉,他们有海盗、异教徒、被放逐者,这些大都是高傲、孤独、倔强的叛逆者,他们与罪恶社会势不两立,孤军奋战与命运抗争,追求自由,最后总是以失败告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二、解释概念
• 浪漫主义文学;湖畔派诗人;拜伦式英雄;“多余人”
• 三、思考题
• • • • 1、结合具体作品谈谈你对浪漫主义文学特质的理解。 2、分析《唐璜》的思想艺术魅力。 3、以《巴黎圣母院》为例,谈谈雨果提出的美丑对照原则。 4、谈谈你对俄国文学中的“多余人”的认识。
一、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
二、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 • •
• • • • • • • • • • • • • • • • • • •
1第一,强调个人感情的自由抒发,有强烈的主观性,反对古典主义戒律对创作个性的束缚。 第二,厌恶资本主义城市文明,向往风光奇异的远方异域和中世纪,以此对抗城市工业文明。夏 多布里昂《阿达拉》; 拜伦《阿比杜斯的新娘》第一章第一节《东方》
哦,请快把我从茵草地上扶起, 我气息奄奄,神智昏迷,衰竭无力! 让你的爱在吻的密雨里降落, 降落在我苍白的嘴唇和眼皮; 我的面颊已经冰凉,惨淡无血! 我的心脏音响沉重,跳动迅疾—— 哦,再一次把它拥紧在你的心窝, 它终将在你的心窝里碎裂。
约翰· 济慈(1795—1821)
长诗《伊莎贝拉》借 助中世纪的题材批判 了资本主义的罪恶 。 在《夜莺颂》、《秋 颂》等著名诗篇中描 写大自然美景,抒发 着自己追求人生真理 的激情。
斯塔尔夫人(1766—1817)
代表着法国早期浪漫主义文学的民主倾向 。 文论著作《论文学》(1800)、《论德国》 (1813)中肯定了浪漫主义文学 。 书信体小说《黛菲妮》(1802)中,把批 判的矛头直指封建道德和宗教偏见。
乔治· 桑(1802—1876)
《康素爱萝》(1842— 1843)在18世纪欧洲黑暗 丑陋的现实背景中, 塑造 了一个不慕虚荣、 不畏强 暴的女歌唱家形象。 《安吉堡的磨工》(1845) 反映了作者的 空想社会主 义思想。 《魔沼》(1846)是作家 最成功的田园小说, 赞美 了生活在充满 诗情画意的 农村 田园生活里的善良质 朴的农民。
出生于一个古老没落 的贵族世家。 天禀聪颖,但生来微 跛,稍稍解事便极为 敏感、自尊,从小形 成了孤独、傲岸和反 叛的性格。 先后就读于哈罗中学 与剑桥大学,酷爱历 史、哲学与文学,获 硕士学位。
《恰尔德· 哈罗尔德游记》
内容:长诗描写了异域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反映了希 腊等地中海国家被奴役民族渴求自由解放的愿望,塑造了 一个孤独、忧郁、悲观的青年漂泊者形象——哈罗尔德。 人物:哈罗尔德是一个“拜伦式英雄”的雏形。他具有拿 破仑战争时期及“神圣同盟”初期西方许多资产阶级知识 分子的典型特征:不满现实但又找不到出路,不愿与上流 社会同流合污却也不能和人民群众一起斗争,于是陷入悲 观绝望之中。 抒情主人公“我”:积极入世,热情洋溢,既是一位目光 犀利的观察家、思想深邃的批评家,也是一个热爱生活、 追求自由、敢于揭露、又善于斗争的民主战士。
• 一、情节 • 计划24章,实际16章。 • 唐璜在西班牙塞维尔城,16岁与朱丽亚偷情;海上遇难;海岛与海黛相爱; 被海岛兰勃洛卖入苏丹后宫;遭遇俄国和土耳其的伊斯迈之战;战后成为俄 国女皇宠臣;以外交使节身份出使英国,目睹上流社会生活的奢华虚伪。 • 二、思想与艺术魅力: • 思想:1、揭示自然人性的丰富多样性:自然情欲;狼性;田园牧歌式的爱 情;封建统治者的淫荡专横;贵族的教养与虚伪。 • 2、抨击专制,歌颂自由。 • 艺术:1、情节曲折离奇,浪漫主义色彩浓厚。 • 2、强烈的讽刺性。 • 3、抒情性插笔,或评论时政,或亲切交谈,或倾泻悲愤,或抒发情怀。
华兹华斯(1770—1850)
《 抒情歌谣集· 序言》 1800年出版,主张文学家 的使命是要在 对日常生活 和平常事件的 真实反映中 寻觅人类的天性。 因为只 有在 “ 微贱 的田 园 生 活里”, “我们的各种基 本情感才共同处于一种 更 单纯的状态之下”, “人 们的热情是与 自然之美的 永久的形式合而为一的”。
《东方叙事诗》与“拜伦式英雄”
内容:包括《异教徒》、《阿比杜斯的新娘》、《海盗》、 《莱拉》、《巴里西纳》、《柯斯林之围》。 主人公:无不具有愤世嫉俗的思想、叱咤风云的勇气和狂热而 又浪漫的冒险经历。他们是单枪匹马的复仇者,有崇高的道德 观和侠义心肠,酷爱自由,忠于爱情,最后却成为社会的牺牲 品。 “拜伦式英雄”:“拜伦式英雄”是对拜伦在“东方叙事诗” 等作品中塑造的一系列主人公的统称。他们具有以下特点:一 方面具有彻底的反叛精神;另一方面又孤独高傲,有虚无情绪。 拜伦式英雄有拜伦本人的精神特征烙印。
• 1、社会发展变化: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方处 于封建制度衰亡、资本主义上升的新旧历史交替 的时代,1789年法国革命,社会经济政治机制变 化交替时代的“世纪病”。 • 2、思想文化背景:德国古典哲学和空想社会主 义思想为西方浪漫主义文学提供了思想理论基 础。。 • 3、文学传统:英国感伤主义文学;卢梭“回归 自然”、“高贵的野蛮人”论调。
(二)、《巴黎圣母院》(1831)与对照艺术
故事梗概:以15世纪路易十一统治下的巴黎为背景,在情调奇特、色彩鲜明 的中世纪宗教场景中展开情节,演绎了一个悲惨可怕、震撼人心的故事。 狂热的人群在巴黎圣母院前欢度愚人节,选出了最丑的愚人王——巴黎圣母 院的敲钟人喀西莫多。美丽的吉卜赛少女爱斯美拉达带着一头会耍杂技的小 羊在广场上卖艺。圣母院教堂的副主教克罗德· 弗洛罗被少女的美丽所吸引, 指使喀西莫多夜间在街头劫持姑娘。爱斯美拉达被国王的弓箭队长弗比斯救 出,她从此爱上了这个轻薄的军官。 克罗德跟踪爱斯美拉达和弗比斯,在他们幽会时刺伤了弗比斯,并嫁祸于姑 娘,姑娘因此被判死刑。行刑之日,对爱斯美拉达充满爱慕之情的喀西莫多 从教堂前的法场上把姑娘救了出来,将她安置在不受法律管辖的圣母院里。 教会掀起了宗教狂热,吉卜赛少女被视为女巫,法院决定不顾圣地避难权要 逮捕姑娘。巴黎下层社会乞丐王国的乞丐、流浪人闻讯攻打圣母院,要救出 自己的姐妹。混战之际,克罗德把爱斯美拉达劫出圣母院,逼她屈从于自己。 他在遭到拒绝后把姑娘交付给追捕的官兵,在圣母院楼上看着姑娘被绞死。 绝望的喀西莫多在愤怒中把从小把他养大的克罗德推下顶楼活活摔死,他自 己也到公墓找到了爱斯美拉达的尸体,自尽在她的身边。
二、雨果与浪漫主义文学运动
(一)、《克伦威尔序言》与美丑对照原则 1827年,雨果发表剧本《克伦威尔》及其序 言, 序言被认为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宣言,提出美 丑对照原则。受基督教的二元论启示,认为事物 存在着善恶美丑两个方面,文艺应将这两个方面 对照着加以表现,艺术才真实。他认为:“丑在 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背后, 美与恶并存,光明与黑暗相共。” 1830年3月25日,雨果创作的《欧那尼》正 式 上演,引发了浪漫派和古典主义派之间的决战。 《欧那尼》的上演成功,标志着浪漫主义在法国 大获 全胜。
“积极的”浪漫主义 诗人,战斗的诗人。 作品《麦布女王》、 《解放了的普罗米修 斯》描写了在暴君统 治下人成为“非人” 的悲惨情景,并热情 洋溢地展示了未来理 想社会的美好图画。
印度小夜曲 -
雪莱
在夜晚第一度香甜的睡眠里, 从梦见你的梦中起身下了地, 习习的夜风正轻轻地吹, 灿烂的星星闪耀着光辉; 从梦见你的梦中起身下了地, 有个精灵附在我的脚底, 引导着我,哦,不可思议, 来到你的纱窗下,亲爱的! 四处游荡的乐声已疲惫, 湮没在幽暗静寂的清溪—— 金香木的芳馨已经消逝, 就象梦中那甜美的情思; 夜莺一声声泣血的怨啼 已在她的心底盍然死去—— 我的生命也必将在你的心上停熄, 因为,哦,我所热爱的只是你!
拜伦(1788—1824)
罗素:“拜伦发生影响的地方是在欧洲大陆 上···· ···他的情感方式和他的人生观经过了传 播、发扬和变质,广泛流行,以至于成为重 大事件的因素。”“贵族叛逆者的典型代 表。” 拜伦去世的时候,法国报纸称“本世纪的两大伟 人拿破仑和拜伦几乎同时弃世了。” 拜伦相貌英俊迷人,却是先天跛脚;出身贵族世 家,父亲称疯子杰克,母亲残酷、暴烈,自 幼随母亲在苏格兰过着贫寒、孤独的生活。 10岁继承叔祖父的勋爵爵位和庄园,于1809 年成为上议院世袭议员。1815年与安娜贝 拉· 密尔班克结婚;1816年与妻子分居,4月 永远离开英国,先是在瑞士,10月到意大利, 结识拉文纳一位贵族夫人特丽莎· 吉西欧里, 因其弟而加入烧炭党。1823年,在烧炭党失 败后到希腊,1824年4月19日去世,最后一 首诗歌《今天我满三十六岁》(诗选130 页)。拜伦是一位孤独敏感的叛逆贵族,又 是一位才华盖世放荡不羁的撒旦式才子,最 后为形而上的绝对自由献出了生命。
维克多· 雨果(1802—1885)
一、生平 1802年2月26日,雨果生于贝尚 松城。童年和少年时期,父亲征 战疆场,母亲笃信天主教,受其 影响,成为保王党的忠实信徒。 天资聪慧,12岁开始写诗,15岁 受到法兰西学士院的褒奖,被名 重一时的夏多布里昂称为“神 童”。 1885年在巴黎辞世,法国举行国 葬,约百万人送葬。
浪漫主义文学与拜伦、雨果
知识点与思考题
• 一、知识点
• 德国诗人海涅《一个冬天的童话》;美国小说家欧文、库柏、爱伦坡;英国 湖畔派诗人华兹华斯《抒情歌谣集· 序言》、柯勒律治《古舟子咏》、骚塞; 雪莱《麦布女王》、《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济慈《夜莺颂》;拜伦《恰 尔德· 哈罗尔德游记》、“东方故事诗”、《唐璜》;夏多布里昂《勒内》、 乔治· 桑《康素爱萝》、《安吉堡的磨工》;雨果《克伦威尔序言》、《巴黎 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莱蒙托夫《当代英雄》、普希金 《叶甫盖尼· 奥涅金》
法国文学与雨果
特点:法国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复辟与反 复辟的曲折斗争,决定了法国浪漫主义具 有更为鲜明的政治色彩 。 地位:浪漫主义运动在法国得到了充分的 发展,无论是诗歌还是小说和戏剧,都出 现了许多杰作,将欧洲浪漫主义运动推向 高峰。
夏多布里昂(1768—1848)
代表着法国早期浪漫 主义文学的贵族倾向 在《基督教真谛》 (1802)中鼓吹基督 教的复兴,但对美洲 丛林和大草原的奇异 风光及古代废墟富于 抒情色彩的描写,成 为浪漫主义文学中异 国情调和描绘废墟美 的范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