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3.2千米的认识word教案(4)

合集下载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千米的认识优秀教案(精选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千米的认识优秀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千米的认识优秀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千米的认识优秀教案第【1】篇〗《千米的认识》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已经认识了米、分米、厘米及毫米的基础上学习长度单位“千米”,知道千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初步建立 1千米长度的观念,知道 1千米= 1000米。

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测量 1千米的方法。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和合理推理的能力以及实际测量和估测能力。

3.渗透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的思想,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二、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 1千米的长度,掌握 1千米和 1米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让学生亲自体会生活中测量 1千米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课件。

五、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我们都学过什么长度单位?你们能用手比一比1毫米有多长吗?1厘米、1分米、 1米呢?如果测量铅笔的长度,用什么单位比较合适?测量教室的长度呢?我们在高速公路上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指示牌,你知道 200m是什么意思吗?还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呢?(二)、新课学习1.认识千米如果描述比较远的距离,米这个单位有点小,所以,人们就用千米来表示,今天我们来认识千米。

我们也看到过路旁的里程碑上标有50千米(km)、100千米(km)的字样,同时板书“千米”;计算比较长的路程,为什么通常用“千米”作单位?你们想了解有关千米的什么知识?继续播放课件:点击,认识千米。

2.进率1000米用较大的单位表示就是 1千米。

你们知道 1千米和 1米之间的关系吗?(板书; 1千米= 1000米)继续播放课件:播放课件千米的认识--- 点击出题后,有学生回答后,再点击出现答案及分析。

估想:(1)1米有多长?50米有多长?100米有多长?1千米的长度?(让学生闭眼想象)(2)你能说一说你是怎样猜测的吗?想一想,你还知道什么物体间的距离大约是 1千米,或者是几千米?还记得手指游戏吗?现在请你猜一猜“大哥和二哥”之间有什么秘密?明确:大拇指代表“千米”、食指代表“米”;大拇指和食指之间的距离较远,正好表示它们之间的进率是1000。

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数学3.2.2千米的认识(教案)

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数学3.2.2千米的认识(教案)

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数学3.2.2千米的认识(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千米的定义和意义,能够正确使用千米作为长度单位。

2. 培养学生运用千米进行长度测量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3. 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理解千米与米、分米、厘米等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教学重点:1. 千米的定义和意义。

2. 千米与其他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教学难点:1. 千米与其他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测量工具,如尺子、卷尺等。

3. 实际场景或图片,用于展示千米的实际应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长度单位,如米、分米、厘米等。

2. 提问: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3. 学生回答后,引出今天要学习的长度单位——千米。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讲解千米的定义:千米是长度单位,等于一千米,用符号km表示。

2. 通过课件或黑板展示千米的示意图,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千米的长度。

3. 引导学生思考:千米在生活中的应用场景有哪些?如测量国家边界、计算城市之间的距离等。

三、实践活动(1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把尺子或卷尺。

2. 让学生测量教室的长度,并记录下来。

3. 引导学生将测量结果换算成千米,并讨论如何进行换算。

四、总结与拓展(5分钟)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千米的定义和意义。

2. 提问:千米与其他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是怎样的?3. 学生回答后,进行总结并强调千米与米、分米、厘米等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让学生回家后,用尺子或卷尺测量自己房间的长度,并换算成千米。

2. 家长签字确认,下节课分享测量结果和换算过程。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活动和总结拓展,让学生深入理解了千米的定义和意义,并学会了千米与其他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3.2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3.2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4.设计课堂练习,巩固学生对千米知识的掌握,并及时给予反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长度单位千米的好奇心,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欲望。
2.培养学生尊重事实、严谨治学的态度,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4.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工具(如尺子、测量工具等)进行测量和计算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千米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讨论、实践中掌握千米的换算关系,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通过丰富的实例,让学生从直观上理解千米的长度,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实践活动,加深理解: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实践活动,如测量学校操场的周长,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会千米的长度,加深对千米概念的理解。
3.合作学习,共同进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掌握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关系,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知识拓展,提升能力:通过课堂讲解和练习,引导学生将千米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从家到学校的距离,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这一阶段,教师将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1.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1)千米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被使用?(2)如何将千米与其他长度单位进行换算?
2.案例分享:每个小组分享自己的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3.教师指导:教师巡回指导,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解答学生的疑问。
(四)课堂练习
在这一阶段,教师将设计一系列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014秋人教版数学三上3.2《千米的认识识》教学设计

2014秋人教版数学三上3.2《千米的认识识》教学设计

2014年秋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测量》教案教学设计第三单元测量第4课时千米的认识、换算和估测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已经认识了米、分米、厘米及毫米的基础上学习长度单位“千米”,知道千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千米(公里)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公里)等于1000米。

2、掌握千米和米的换算方法。

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和合理推理的能力以及实际测量和估测能力。

4、渗透教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的思想,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以及距离的估测。

教学难点: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以及距离的估测。

教学准备:课前领学生到操场里走100米的路1次,并计下所需的时间及步数。

教学步骤:一、导入,初步感知:1、说说我们已学过哪些长度单位?(板书:米、分米、厘米、毫米)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1米、1厘米。

2、下列测量活动用什么长度单位合适?(1)测量铅笔的长度。

(2)测量硬币的厚度。

(3)测量课桌的高度。

(4)测量教室的长。

(5)测量佛山到广州的路程。

师:如果要测量佛山到广州的路程,我们可以选用哪个长度单位来测量呢?3、揭示课题:用米测量太麻烦了。

佛山到广州的距离比较远,我们需要用更大的长度单位来测量,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千米。

(边说边板书)二、学习新知(一)导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见过“千米”,(教学例4)如:(1)出示四张画片,学生观察讨论,说标记的意思。

图1:火车已经行驶了180千米。

图2:公路上汽车限速每小时60千米。

图3;离南京还有98 千米。

图4:地图上的1厘米、2厘米、3厘米分别表示实际长度16千米、32千米、48千米。

(2)师: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或听过“千米”?(让生答)(3)小结: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做单位。

千米又叫做公里,可以用“km”表示。

(板书:(公里km))(二)新课展开:1、联系生活,初步建立“千米”观念:1千米有多长呢?昨天老师带领大家走了100米的路程,想一想,1000米要走多少个100米?(10个)对,就是像我们昨天那样走10次,5个来回。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2《千米的认识》 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2《千米的认识》 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2《千米的认识》教学内容《千米的认识》是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千米这一长度单位的概念,掌握千米与其他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并能运用千米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千米的概念,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和讨论,学生能够体验千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长度单位学习的兴趣,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在于帮助学生建立千米与米之间的具体关系,并能将千米的概念应用到实际情景中,解决相关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千米与米换算的挂图、千米长度的实际物品(如跑道、地图等)。

- 学具:米尺、千米与米换算的练习题。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学生已经学过的长度单位,引出千米的概念。

2. 新课导入:介绍千米的概念,展示教具,让学生直观感受1千米的长度。

3. 换算教学:讲解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关系,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1千米等于1000米。

4. 实际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测量活动,如测量学校跑道长度,用米尺测量并换算成千米。

5. 应用练习: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千米与米的换算题目。

6. 小结: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千米知识,强调千米与米的关系。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展示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关系,并通过图表或示例帮助学生理解。

作业设计设计相关的作业题目,如填空题、选择题和应用题,让学生巩固千米与米换算的知识。

课后反思课后反思应包括学生对千米概念的掌握程度,换算操作的准确性,以及在活动中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情况。

(注:本文档字数未达到2000字,但根据要求,已尽量精简内容,突出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在于帮助学生建立千米与米之间的具体关系,并能将千米的概念应用到实际情景中,解决相关问题。

详细补充和说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长度单位的概念对于学生来说往往是抽象的,尤其是千米这一较大的长度单位。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千米的认识优秀教案(优选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千米的认识优秀教案(优选3篇)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千米的认识优秀教案(优选3篇)〖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千米的认识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在具体生活情景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知道1千米=1000米。

能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体验千米的应用价值。

2、在课前课后的实践活动中,学会积累和查找资料,继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体验、感悟千米的实际长度。

建立1千米的概念。

教学资源:课件,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一、互动对话——生成“千米”的概念1、提问: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常用的长度单位?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1厘米、1米。

(学生用手势,米尺或身边物体的长度表示1厘米,1米)。

2、填空:给下面物体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橡皮长4()学校跑道一圈长250()安镇到无锡的公路大约长14()师:我们安镇到无锡的公路长度,为什么眼用千米做单位?学生讨论,全班交流。

3、讲述:计算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做单位。

介绍千米的符号。

(板书:千米Km)学习千米的读法。

4、举例:你在哪些地方见过或听说过千米?(相机出示:铁路、公路的里程碑,公路上的限速标记,香港行政区地图上的线段比例尺等)你知道每副的含义吗?二、师生探究——建构“1千米”的概念1、动态演示过程——初步体验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

(1)猜测:千米在生活中应用较广泛,那么1千米究竟有多长呢?猜猜看!(2)观察:1千米到底有多长呢?请大家仔细观测公路长度的过程,把你看到的记下来。

多媒体可见演示:每测量出100米,就放大分别显示出“100米”“200米”“300米”……“900米”,最后随着音乐声响起,“1000米”变为“1千米”。

(3)提问:你知道了什么?(1千米=1000米,1000米里面有10个100米。

)(4)小结:1000米=1千米指导学生读这个式子是要注意前面的`数和后面的单位之间需停顿一下。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千米的认识优秀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千米的认识优秀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千米的认识优秀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千米的认识优秀教案第【1】篇〗教材分析:《千米的认识》是人教版版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

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千米,明确千米与米的关系,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并通过实际测量、走一走等活动感受1千米的长度,进一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中的“米”、“分米”、“厘米”、“毫米”,对这些单位有了初步的认识。

这节课,将学习长度单位中的“千米”,通过学习,学生会对常用的长度单位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

这部分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是学生身边的数学。

因此,本节内容的教学不仅是学生今后学习的重要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熟记1千米=1000米,并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在认识千米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能用千米正确估计物体或距离的长度。

3、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使学生在探索和合作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重点、建立千米的长度观念。

难点、知道米和千米的关系,能进行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接着学习第三单元的知识:测量。

我们已经学过哪些长度单位?那你们能不能按一定的顺序说一说?(板书:米、分米、厘米、毫米)你们能从中选择一种长度单位,用你的手去比划一个这样的长度单位是多长吗?比如说,一毫米是……你们会用这些长度单位吗?那好,老师就来考考你们。

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

(1)书桌的高度为80()。

(2)书桌的高度为8()。

(3)数学书的厚度为8()。

(4)我们学校的跑道是50()。

(5)北中小学距太湖县城约88()。

师:我们在选择不同的长度单位时,是以什么为依据的呢?要看什么?师生一起总结方法:要看数字的大小,再结合物体的实际长短判断选择大单位还是小单位,测量较长的物体或距离,我们一般用米。

3.2千米的认识(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3.2千米的认识(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3.2千米的认识(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的3.2千米的认识。

我们将通过实际情景引入,让学生了解千米这个长度单位,并能够进行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理解千米这个长度单位的概念,并能够熟练地进行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方法,难点是让学生理解千米这个长度单位的大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千米这个长度单位,我准备了一些实际的物品,如1千米长的绳子,以及一些练习用的题目。

五、教学过程2. 讲解千米的概念:我向学生解释千米是一个长度单位,1千米等于1000米。

3. 讲解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方法:我通过示例,向学生讲解如何将千米换算成米,以及如何将米换算成千米。

4. 随堂练习:我给学生出示一些练习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我进行讲解和点评。

六、板书设计我将板书写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方法,另一部分是学生练习的题目。

七、作业设计1. 请写出1千米、2千米、3千米分别等于多少米?答案:1千米=1000米,2千米=2000米,3千米=3000米。

2. 请写出500米、1000米、1500米分别等于多少千米?答案:500米=0.5千米,1000米=1千米,1500米=1.5千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学生对于千米这个长度单位的概念有了直观的认识,大部分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

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有部分学生对于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方法还不够熟练,需要在课后进行进一步的练习。

对于拓展延伸,我可以在下一节课中引入更多实际情景,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学校的操场是多少千米,或者计算从家到学校是多少千米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是需要重点关注的。

实践情景引入环节中,使用1千米长的绳子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千米的长度,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步骤。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2 千米的认识 ︳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2 千米的认识 ︳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2 千米的认识︳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千米的概念,知道千米是比米大的长度单位。

2. 让学生掌握千米与米之间的进率,并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能够运用千米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千米的概念和进率。

2. 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1. 千米与米之间的进率。

2. 千米的实际应用。

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用于展示和讲解。

2. 测量工具,如卷尺或测量带。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长度单位,如米、分米、厘米。

2. 提问:你们知道比米大的长度单位吗?二、新课讲解1. 讲解千米的概念:千米是长度单位,比米大,1千米等于1000米。

2. 讲解千米与米之间的进率:1千米=1000米,1米=0.001千米。

3. 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千米与米之间的关系,如:1000米等于1千米,2000米等于2千米。

4. 讲解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方法,如:将米转换为千米,只需将米数除以1000;将千米转换为米,只需将千米数乘以1000。

三、课堂练习1. 让学生进行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练习,如:将500米转换为千米,将3千米转换为米。

2. 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如:小明家的距离学校2千米,他每天上学要走多远?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复述千米的概念和进率。

2. 强调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方法。

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让学生观察身边的千米现象,如:学校的跑道长度、家到学校的距离等,并记录下来。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举例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了千米的概念和进率,并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千米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同时,要加强课后作业的布置和检查,确保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

以上是关于“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2 千米的认识︳人教新课标”的教学内容,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2认识千米︳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2认识千米︳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2 认识千米︳人教新课标今天我要为大家带来的是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中的一个重要部分,那就是“认识千米”。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人教新课标,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章节是3.2,认识千米。

在这一章节中,学生们将学习千米的定义,如何用千米作为长度单位进行测量,以及千米与米、厘米之间的换算关系。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千米的概念,学会使用千米作为长度单位进行测量,并且能够熟练地进行千米与米、厘米之间的换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们掌握千米的概念和换算关系,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们理解千米与米、厘米之间的换算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千米,我准备了一些实际的物品,如1千米长的绳子,以及一些长度为1千米、100米、10厘米的模型。

同时,我还准备了一些练习题,让学生们能够在课堂上进行实际操作和练习。

五、教学过程我会通过一些实际的情景引入千米的概念,比如我会告诉学生们,我们国家的长度单位有千米、米、厘米等,其中千米是最大的长度单位。

接着,我会向学生们展示1千米长的绳子,让他们直观地感受一下千米的长度。

然后,我会向学生们讲解千米与米、厘米之间的换算关系。

我会用实际的物品进行演示,让学生们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千米与米、厘米之间的换算关系。

在讲解完换算关系后,我会给学生们一些随堂练习题,让他们能够在课堂上进行实际操作和练习。

这些练习题包括一些简单的计算题,让学生们通过计算,加深对千米换算关系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在黑板上,我会写下千米、米、厘米之间的换算关系,以及一些实际的例子,让学生们可以通过板书,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千米的换算关系。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小明家到学校距离是1千米,小明每分钟走60米,问小明到学校需要多少分钟?答案:小明到学校需要16.7分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际情景引入在教学过程中,我使用了实际情景来引入千米的概念。

3.2 千米的认识(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3.2 千米的认识(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3.2 千米的认识(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千米的概念,掌握千米的单位换算,能够运用千米进行实际问题的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千米的长度,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估算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1. 理解千米的概念。

2. 掌握千米的单位换算。

教学难点:1. 千米的实际长度感知。

2. 千米与其他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

教学准备:1. 米尺。

2. 千米标尺。

3. 计算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米尺,引导学生回顾米的概念和单位换算。

2. 提问:1米等于多少分米?1分米等于多少厘米?1厘米等于多少毫米?3.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出示千米标尺,引导学生观察千米标尺的长度。

2. 提问:1千米等于多少米?1千米等于多少分米?1千米等于多少厘米?1千米等于多少毫米?3.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4.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千米的长度。

5.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每组测量一段路程,计算出这段路程的长度,并记录下来。

6. 各组汇报实践成果,教师总结。

三、巩固练习(10分钟)1. 教师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练习题包括:千米与其他长度单位的换算,以及实际问题的计算。

3. 学生完成后,教师进行讲解和点评。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 提问: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3.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用自己的步长测量一段路程,计算出这段路程的长度,并记录下来。

2. 提醒学生注意安全,不要在马路上进行测量。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千米的长度,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和估算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2千米的认识(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3.2千米的认识(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3.2 千米的认识(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在今天的数学课上,我们将一起探索3.2千米的世界。

这是一个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长度单位,通过学习,孩子们将深化对长度单位的认识和理解。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今天我们将学习第67页至第69页的内容,主要涉及千米作为长度单位的概念,以及如何将其他长度单位转换为千米。

孩子们将学习到千米与米、分米、厘米之间的换算关系。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孩子们能够理解千米作为长度单位的意义,掌握千米与其他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方法,并在实际情境中运用这一知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孩子们掌握千米与米、分米、厘米之间的换算方法。

难点则是理解千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如何进行单位换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我将以一个故事开头,讲述一个小朋友在公园里骑自行车,他骑了3.2千米。

通过这个故事,孩子们能初步感受到千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知识讲解:接着,我将使用千米模型,向孩子们解释千米的长度,并与米、分米、厘米进行对比,帮助他们理解千米作为长度单位的概念。

3. 换算教学:为了让孩子们掌握千米与其他长度单位的换算方法,我将给出一些例子,如3.2千米等于多少米、分米、厘米,并引导他们思考如何进行换算。

4. 随堂练习:在讲解完换算方法后,我将让孩子们进行一些练习题,以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我将组织孩子们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千米长度单位的使用情况,以及他们是怎样理解和应用这一知识的。

六、板书设计千米3.2千米 = 3200米3.2千米 = 32000分米3.2千米 = 320000厘米七、作业设计1. 小明骑自行车行驶了3.2千米,请问他行驶了多少米?多少分米?多少厘米?2. 小华家到学校距离是2.5千米,请问她家到学校是多少米?多少分米?多少厘米?答案:1. 3.2千米 = 3200米 = 32000分米 = 320000厘米2. 2.5千米 = 2500米 = 25000分米 = 250000厘米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观察孩子们对千米的理解和应用情况。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2千米的认识|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2千米的认识|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2千米的认识|人教新课标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是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中“3.2千米的认识”这一章节的内容。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数学,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千米这个长度单位,并能够进行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千米的概念,掌握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方法,并在实际情境中能够运用千米进行计量。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方法,难点是让学生能够在实际情境中灵活运用千米进行计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我准备了一些实际的长度物品,如1千米长的绳子,以及一些长度单位卡片。

学生们则需要准备好笔记本和笔,以便记录学习内容。

五、教学过程2. 新课导入:我向学生们介绍千米这个长度单位,并解释千米与米之间的关系。

3. 知识点讲解:我通过PPT展示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方法,让学生们直观地理解换算过程。

4. 例题讲解:我出一道例题,如“一根绳子长2千米,另一根绳子长1.5千米,请问哪根绳子更长?”让学生们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5. 随堂练习:我给出几道练习题,让学生们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千米与米之间的关系1千米 = 1000米七、作业设计(1)教室的长度:________米(2)学校的操场长度:________千米(3)家到学校的距离:________千米答案:(1)教室的长度:8米(2)学校的操场长度:0.4千米(3)家到学校的距离:1.5千米(1)3千米 = ________米(2)500米 = ________千米答案:(1)3千米 = 3000米(2)500米 = 0.5千米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发现学生们在掌握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方法上普遍较好,但在实际情境中的应用还需加强。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情境中,提高他们的运用能力。

3.2千米的认识(教案)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3.2千米的认识(教案)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千米的认识学情分析由于“千米”是一个较大的长度单位,离学生的“可视性”和感受经验比较远,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因此,在设计本节课的教学时,注重联系生活实际,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

1.充分利用生活情境,帮助学生感受“千米”。

通过创设生活中的情境,唤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围绕着教学重点“千米的认识”,组织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和发现,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感受千米、建构千米、应用千米。

2.注重交流,概括换算方法。

在学生掌握了千米和米的进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交流合作,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鼓励学生多角度、多方法思考问题,使学生掌握正确思考问题的方法。

教学工具课件、课前领学生到操场里走100米的路1次,计下所需的时间及步数。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2)正确运用千米表示长度,知道1千米=1000米。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过程与方法:经历千米长度观念的形成过程,体验观察比较的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具体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掌握千米和米的关系。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教学过程一、出示地图,引出“千米”师:孩子们,我们生活在旅游城市张家界,你觉得我们的家乡漂亮吗?师:我们美丽的家乡,你能给同学们介绍几个熟悉的地方?师:同学们知道的可真不少,请看大屏幕,这是同学们熟悉的几个地点的路线图,以学校为出发点,你觉得从学校到教堂是多远?生:800米师:你是怎么想的?生:两个站台是500米,比站台远一些,我猜想学校和教堂大约是800米师:你真是个善于思考的孩子,那你们是准备走路去还是坐车去?生:走路,感觉很近师:嗯,真棒,那大家猜一猜我们去森林公园,走路去可以吗?生:不可以,因为距离好远。

师:确实距离很远,我们在计量比较长的路程,通常用“千米”作单位,今天我们就来认识长度单位——千米。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2千米的认识4-人教版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2千米的认识4-人教版
课题名称
千米的认识
教学目标
千米的认识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千米的认识,大概知道千米的距离是多少
难点分析
建立远距离千米的概念
教学方法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计量比较长的路程,通常用千米作单位
千米(Km)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1、认识千米
千米是长度单位,比米大,要判断一个距离的长短,不能只看数字,还要看单位
2、千米和米之间的关系
操场跑道是1圈是400米
操场跑道是半圈是200米
操场跑道是两圈半是1000米
10米也叫公里,是比米大的长度单位,测量比较远的路程时,一般用千米作单位,
1千米(公里)=1000米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根据实际教学设计需要增行
小结

3.2千米的认识(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3.2千米的认识(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3.2千米的认识(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千米的概念,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

2. 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测量和计算长度,并能用千米表示。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千米的概念2. 千米与米的关系3. 长度的测量与计算4. 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千米的概念,千米与米的关系,长度的测量与计算。

2. 教学难点:正确地测量长度,用千米表示,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千米的概念,千米与米的关系。

2. 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测量长度,用千米表示。

3. 情境教学法:创设实际问题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一张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地图上的距离标识。

(2)提问:地图上的距离是如何表示的?学生回答:用千米表示。

2. 讲解千米的概念(1)教师讲解:千米是长度的单位,1千米等于1000米。

(2)举例说明:1千米相当于1000个1米。

3. 学习千米与米的关系(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米尺,让学生了解1米的长度。

(2)提问:1千米等于多少米?学生回答:1千米等于1000米。

4. 长度的测量与计算(1)教师示范如何使用卷尺测量长度。

(2)学生分组进行测量练习,用千米表示测量结果。

5. 实际问题中的应用(1)教师创设情境:小明家到学校距离3.2千米,他想知道步行需要多长时间。

(2)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计算步行时间。

6. 课堂小结(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提问:你们学到了哪些知识?学生回答:千米的概念,千米与米的关系,长度的测量与计算。

7. 作业布置(1)完成课后练习题。

(2)观察生活中的长度,用千米表示,并与同学分享。

六、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操作、情境教学等方法,使学生掌握了千米的概念,千米与米的关系,以及长度的测量与计算。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3.2千米的认识(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 人教版

3.2千米的认识(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 人教版

3.2千米的认识(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千米的概念,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

2. 使学生能够正确地使用千米作为长度单位,并能够进行简单的长度换算。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对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1千米等于1000米。

2. 千米的符号:km。

3. 千米的运用:测量距离、计算速度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千米的概念和运用。

2. 教学难点:长度单位的换算。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国家的首都是哪里吗?(2)学生回答:北京。

(3)教师引导:从我们学校到北京的距离是多少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千米。

2. 讲解千米的概念(1)教师讲解:千米是长度单位,符号是km,1千米等于1000米。

(2)举例说明:如果从我们学校到北京的距离是3200米,那么就是3.2千米。

3. 活动一:千米的应用(1)教师出示一张地图,上面标有学校到北京的距离。

(2)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计算从学校到北京的距离?(3)学生代表发言,分享计算方法。

(4)教师总结:我们可以使用千米作为长度单位,来测量和计算较远的距离。

4. 活动二:长度单位换算(1)教师出示一道题目:将3200米换算成千米。

(2)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导。

(3)学生代表分享答案和计算过程。

(4)教师总结:在进行长度单位换算时,要注意单位间的进率,即1千米等于1000米。

5. 课堂小结(1)教师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2)学生回答:我们学习了千米的概念和运用,以及长度单位的换算。

(3)教师总结:千米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长度单位,我们要熟练掌握它的概念和运用,才能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6. 布置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题。

(2)观察生活中的千米,与家人分享你的发现。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活动和练习,使学生掌握了千米的概念和运用,以及长度单位的换算。

3.2千米的认识(教案)- 数学三年级上册

3.2千米的认识(教案)- 数学三年级上册
学生用笔在书上画
400米画1圈
800米画2圈
200米画半圈
学生读2圈半是1千米
通过学生画一画,初步建立1千米有多长的印象
初步感知千米有多长
三、汇报课前体验卡
1.出示体验卡
两栋教学楼之间的距离是50米,走一个来回是___米。
长度
大约时间
跑100米
走1000米
跑1000米
2.说说走1000米的感受
3.播放千米实录
教学设计
学 科
数学
年 级
三年级
教学形式
合作探究
课题名称
千米的认识
学情分析
1.学生对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和毫米有了较深的认识,并能够准确地进行米、分米、厘米、毫米等长度单位之间一些简单的换算,这些都是学习本节课的基础。
2.“千米”是一个常用的长度计量单位,学生在生活中经常会听到、看到有关千米的使用信息。由于"千米"是一个较大的长度单位,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学习过程中千米概念的建立比较困难,是学习的难点。
建议
1.学生的学习特征,能力基础。
2.学生对之前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知识基础。
3.学生形成本节课知识时可能存在非科学或前科学概念的干扰。
4.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情感、态度、愿望、需求、重视等状况。
教材分析
“千米的认识”是人数版三年级上册中的内容,从教材编排看是在学习了米、分米、厘米、毫米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之后,学生对长度单位就有一个挺完整的认识。因此,本节课的教学不仅是学生今后学习的重要基础,也为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本节课在整本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知识结构或新旧知识的关联等。
教学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数学教案上册千米的认识5
分层教学目标
1.在认识米、分米、厘米及毫米的基础上学习长度单位“千米”,知道千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千米(公里)长度的实际表象,知道1千米(公里)=1000米。

2.通过感受1千米的实践活动,培养观察、想象能力和合理推理的能力以及实际测量和估测能力。

3、渗透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的思想,培养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初步建立1千米(公里)长度的实际表象,掌握1千米和1米的关系。

教学难点
在实践活动中感受1千米。

(1千米较长,但时间有限;用什么记录1千米,步子?步行时间?)
教学具准备
课件,卷尺(或跑道上先量出100米);学生每组一张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课件出示:你看到了什么?你想说什么?发表自己的看法。

<板书:千米(km)>
2、说说对千米的感受。

如千米(也叫公里)是比米大的长度单位;用于计算比较长的路程的单位。

3.你们还想了解有关千米的什么知识?
二、自主探索,研究问题
1、推理、想象,感知“1千米”:
“1千米到底有多长?”
学生表达观点(可能是不准确的例子,暂不作负面评定)→板书:1千米=1000米;以本校操场的跑道为例,200米1圈的跑道,5圈就是1千米。

→也就是说,1000米用较大的单位表示就是1千米。

2、实践、想象,认识“1千米”:
想利用操场跑道,亲身体验一下1千米吗?
(1)讨论方案:“怎么体验好呢?”(学生自由发表体验方案,在讨论中修整方案)<预设:走(跑)5圈;走1圈,想象5倍的路程;走100米,想象10倍的路程…>(2)制定方案: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组织走100米的活动。

要求小组长具体负责,每组要有指定的记录员。

活动内容是:①用平时的步幅,走完100米,确定走的步数。

用平时的速度,确定走100米需要的时间。

学生可以以平时的速度走到100米处,边走边数出自己走的步数。

②提醒:这不是比赛,如果比平时走得快(或慢),走的步幅比平时大(或小)都会影响对1千米有多远的推想。

③根据走100米的感受(用的时间和对距离的直接经验)推想出1千米大约有多远。

100米(以平时速度步行) 1千米(估计)
步数
时间
(3)到操场上实践、记录。

(4)各小组汇报实践情况。

(学生汇报时,教师及时给予评价,并把有关数量板书。

)3.推理、估计,建立1千米的表象:
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说一说(估)从学校门口到什么地方大约是1千米?说说你是怎样猜测的?
三、生活运用,拓展提高
1、根据今天的活动,能估计你1小时步行的路程吗?(说推理过程)
2、估计骑自行车、汽车、飞机的时速。

书P9: 1、2。

独立完成,然后再进行反馈。

四、实践作业
*不用尺测量,验证:学校门口到什么地方的里程大约是1千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