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检测与处理

合集下载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及处理办法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及处理办法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及处理办法(2015年5月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建设,杜绝和惩治学术不端行为,树立良好学术风气,保证学位授予质量,根据《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教育部第34号令)、《教育部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教社科[2009]3号)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在学位授予工作中加强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建设的意见》(学位[2010]9号),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学术不端行为是指违反学术准则、损害学术公正的行为。

学术不端行为具体包括以下情形:(一)抄袭剽窃、侵吞他人学术成果;(二)篡改他人学术成果;(三)伪造或者篡改数据、文献,捏造事实;(四)伪造注释;(五)没有参加创作,在他人学术成果上署名;(六)未经他人许可,不当使用他人署名;(七)违反正当程序或放弃学术标准,进行不当学术评价;(八)其他违反学术准则、损害学术公正的行为。

第三条加强自律与他律,杜绝、防范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

学位申请人应有学术自律意识,以科学严谨的态度进行学术研究,保证充足的时间进行学位论文的写作;导师应加强学术规范的指导,严格要求与把关,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术品质;各培养单位应加强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提高学生的自律意识。

第四条本办法适用于申请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博士、硕士学位的学生以及已获得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博士、硕士学位的人员。

第二章审查及结果认定第五条对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的审查,采取如下方法:(一)利用检测软件等技术手段对学位论文进行相似性检测;(二)实行学位论文校外双盲评审;(三)其他合理手段。

上述方法同时使用,技术手段与专家审定相结合,事前审查与事后审查相结合。

第六条我校所有申请学位论文答辩的研究生均须接受学位论文相似性检测。

学位申请人应在学校规定的时间内将经导师审定过的学位论文通过研究生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上传,用于相似性检测及双盲评审。

第七条检测时间及程序安排。

第三章药物杂质检测技术报告

第三章药物杂质检测技术报告

(2)若供试品中有微量Fe3+存在,会氧化硫化氢生成
对照液:取各药品项下规定量的标准铁溶液,置50ml纳氏比色管中,加 水使成25ml,加稀盐酸4ml与过硫酸铵50mg,用水稀释使成35m1后, 加30%硫氰酸铵溶液3ml,再加水适量稀释成50ml,摇匀
3. 测定条件 (1)标准铁溶液及对照液 用FeNH4(SO4)2·12H2O(硫酸铁铵)配制标准铁贮备液 (加入硫酸防止Fe3+的水解),标准铁溶液临用前稀释而成
第三章
药物杂质检查技术
学习目标
1.掌握一般杂质的检查原理、方法及杂质限量计算
2.熟悉特殊杂质的检查方法
3.了解药物杂质检查的意义及药物杂质的来源及分类 4.学会药物中常见一般杂质检查和特殊杂质检查的操作
导学情景
情景描述: 一天,小娟发现阿司匹林长毛了,小娟轻轻一抹,毛没 了,正打算把脱了小毛的药片放入瓶里,恰好她表姐进来 了,看到此情景制止了小娟的行为,把长毛的药片装好, 准备交到药店的过期或变质药品回收处。 学前导语: 药品在生产、贮存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影响,会发生变 质反应,产生多种杂质,这些杂质不仅没有治疗作用,往 往还对人体有害。
1~2ml。
(2)本法用2ml pH3.5的醋酸盐缓冲液控制溶液pH值为3~3.5,
此时硫化铅沉淀较完全。 (酸度大,颜色浅甚至不显色)
(3)显色剂:从ChP(1990)开始改用硫代乙酰胺做显色剂
3. 干扰及排除 (1)供试品如有色,需经处理后方可检查。 A. 外消色法:在对照管中加稀焦糖溶液或其他无干 扰的有色溶液。 B. 内消色法 C. 改用第四法,微孔滤膜过滤法
2.对照溶液:另取各药品项下规定量的标准氯化钠溶液,置 50ml纳氏比色管中,加稀硝酸10m1,加水使成40m1,摇 匀,即得对照溶液。 3.比浊:于供试溶液与对照溶液中,分别加入硝酸银试液

第3章 轨道几何状态动态检测技术

第3章  轨道几何状态动态检测技术
如:惯性原理、光电、电磁、电容等无接触传感器,伺 服跟踪、自动补偿及修正技术在轨检车上广泛应用,车 载计算机进行轨检数据处理,提高了检测精度和速度, 增加了检测功能。
第一 国外轨检车的发展概况
80年代以来,激光、数字滤波、图像处理等在轨检 车上应用更加广泛。以计算机为中心,对轨检信号进行
模拟及数字混合处理,保证轨检结果不受列车速度和运
第一

国外轨检车的发展概况
日本轨检车发展
East-i是日本完全利用其国内技术开发的综合检 测列车,由6辆检测车组成,可以检测轨道几何参 数、接触网、通信信号、轮轨作用力、环境噪声 等,最高检测速度可达 275km/h。该轨道检测系 统安装在列车的第3号车辆上,这个车辆采用了与 实际运行车辆相同的两个二轴拖动转向架结构。
第一节 轨道几何状态动态检测技术及发展
——轨检车组成及原理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轨检车的性能和应用效果还存在 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尚没有高速轨检车,现有的准高速 轨检车也主要靠引进国外技术制造;部分关键传感器未能国 产化;轨检车的检测数据还不能充分利用等。这些都是巫待
研究和改进的地方。
第一节 轨道几何状态动态检测技术及发展
真实可信。
第一节 轨道几何状态动态检测技术及发展
——轨道检测中的新技术
激光光电技术 新 技 术 图像处理技术 振动测量技术 计算机技术
第二节 轨道检查车

第一
国外轨检车的发展概况
我国轨检车的发展现状 轨道检测的内容及轨道检查车的使用 钢轨探伤车、多功能安全综合检测车简介
第二 第三 第四
行方向的影响。采用数字滤波技术扩大了轨道不平顺可 测波长的范围,改善了轨检系统的传递函数特性,大大 提高了检测的精确性和可靠性。

分析化学第六版第3章分析化学中的误差与数据处理及答案

分析化学第六版第3章分析化学中的误差与数据处理及答案

第三章分析化学中的误差与数据处理一、判断题(对的打√, 错的打×)1、滴定分析的相对误差一般要求为小于%,滴定时消耗的标准溶液体积应控制在10~15mL。

( B )2、、分析测定结果的偶然误差可通过适当增加平行测定次数来减免。

( A )3、标准偏差可以使大偏差能更显著地反映出来。

( A )4、所谓终点误差是由于操作者终点判断失误或操作不熟练而引起的。

( B )5、测定的精密度好,但准确度不一定高,消除了系统误差后,精密度好,测定结果的准确度就高。

( A )6、置信区间的大小受置信度的影响,置信度越大,置信区间越小。

( B )二、选择题:1、下列论述中错误的是( D )A、方法误差属于系统误差B、系统误差具有单向性C、系统误差又称可测误差D、系统误差呈正态分布2、下列论述中不正确的是( C )A、偶然误差具有随机性B、偶然误差服从正态分布C、偶然误差具有单向性D、偶然误差是由不确定的因素引起的3、下列情况中引起偶然误差的是( A )A、读取滴定管读数时,最后一位数字估计不准B、使用腐蚀的砝码进行称量C、标定EDTA溶液时,所用金属锌不纯D、所用试剂中含有被测组分4、分析天平的称样误差约为克,如使测量时相对误差达到%,试样至少应该称( C )A、克以上B、克以下C、克以上D、克以下5、分析实验中由于试剂不纯而引起的误差是( A )A、系统误差B、过失误差C、偶然误差D、方法误差6、定量分析工作要求测定结果的误差 ( C )A、没有要求B、等于零C、在充许误差范围内D、略大于充许误差7、可减小偶然误差的方法是( D )A、进行仪器校正B、作对照试验C、作空白试验D、增加平行测定次数8、从精密度就可以判断分析结果可靠的前提是( B )A、偶然误差小B、系统误差小C、平均偏差小D、标准偏差小9、[×-]/1000结果应以几位有效数字报出( B )A、5B、4C、 3D、210、用失去部分结晶水的Na2B4O7·10H2O标定HCl溶液的浓度时,测得的HCl浓度与实际浓度相比将( B )A、偏高B、偏低C、一致D、无法确定11、pH 有几位有效数字( B )A、4B、 3C、 2D、 112、某人以差示光度法测定某药物中主成分含量时,称取此药物,最后计算其主成分含量为%,此结果是否正确;若不正确,正确值应为( D )A、正确B、不正确,%C、不正确,98%D、不正确,%13、一个样品分析结果的准确度不好,但精密度好,可能存在 ( C )A、操作失误B、记录有差错C、使用试剂不纯D、随机误差大14、某学生用4d法则判断异常值的取舍时,分以下四步进行,其中错误的步骤为( A )A、求出全部测量值的平均值B、求出不包括待检值(x)的平均偏差C、求出待检值与平均值之差的绝对值D、将平均偏差与上述绝对值进行比较15、有一组平行测定所得的分析数据,要判断其中是否有异常值,应采用 ( B )A、t检验B、格鲁布斯法C、F检验D、方差分析16、标定某标准溶液的浓度,其3次平行测定的结果为:,, mol·L-1。

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第三章作业答案汇总

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第三章作业答案汇总

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第三章作业答案汇总得率(%)温度60℃90928865℃97939270℃96969375℃84838880℃848682⽅差分析:单因素⽅差分析SUMMARY组观测数求和平均⽅差60℃327090465℃328294770℃328595375℃325585780℃3252844⽅差分析差异源SS df MS F P-value组间303.6475.915.180.000299219组内50105总计353.614含酸量/%吸光度00.140.1410.14410.1520.150.1560.15420.160.1580.1630.16130.1750.17340.180.1840.1820.186⽅差分析:单因素⽅差分析SUMMARY组观测数求和平均⽅差030.4250.141666667 4.33333E-06140.6120.153 6.66667E-06240.6420.1605 4.33333E-06320.3480.1740.000002440.7320.183 6.66667E-06⽅差分析差异源SS dfMS F P-value组间0.00362386340.000905966170.7579304 1.82676E-10组内 6.36667E-0512 5.30556E-06总计0.00368752916颜⾊橘黄⾊26.528.725.129.127.2粉⾊31.528.330.827.929.6绿⾊27.925.128.524.226.5⽆⾊30.829.632.431.732.8⽅差分析:单因素⽅差分析SUMMARY组观测数求和平均⽅差26.54110.127.525 3.282531.54116.629.15 1.73666666727.94104.326.075 3.50916666730.8 4126.531.625 2.029166667⽅差分析差异源SSdfMS F P-value 组间67.936875322.6456258.5799194890.002584032组内31.672512 2.639375总计99.60937515⼄炔流量(L/min)89101112181.181.580.380771.581.481.879.479.175.927576.175.475.470.82.560.467.968.769.868.7销售额/万元空⽓流量(L/min)⽅差分析:单因素⽅差分析SUMMARY组观测数求和平均⽅差(L/min)55010 2.515399.979.98 3.1371.55397.679.52 5.50725372.774.54 4.5282.55335.567.114.485⽅差分析差异源SS df MS F P-value组间17586.162444396.5406728.9419704 2.35384E-21组内120.62820 6.0314总计17706.790424铝材材质去离⼦⽔⾃来⽔1 2.3 2.8 5.6 5.32 1.5 1.5 5.3 4.83 1.8 2.37.47.4⽅差分析:单因素⽅差分析SUMMARY组观测数求和平均⽅差14164 2.862413.1 3.275 4.24253418.9 4.7259.5825⽅差分析差异源SS df MS F P-value组间 4.2052 2.10250.3780341620.695591944组内50.0559 5.561666667总计54.2611F crit3.478049691F crit3.259166727F crit3.490294821F crit2.866081402F crit4.256494729。

本科生毕业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及处理办法

本科生毕业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及处理办法

本科生毕业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及处理办法为加强本科生学术道德建设,规范本科生学术行为,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教育部《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教育部令第34号)《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教育部令第40号)等文件要求,结合我校本科教育的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毕业论文(设计)抄袭、作假行为的认定第一条抄袭行为的认定本办法定义毕业论文(设计)的抄袭和剽窃为同一概念,以下统称抄袭,是指把他人具有著作权的内容,如学术观点、数据资料、内容情节、架构或研究成果等原封不动或虽改变形式但未改变内在本质后在本人毕业论文(设计)中据为己有或采用他人成果时不注明出处的学术不端行为。

具有以下情形之一原则上可认定为抄袭:1.连续引用他人作品超过300字而未注明出处的;2.使用他人已发表的数据、图表等内容未经授权或未注明出处的;3.文字复制比R(即被检测论文与非本人学术成果的文字重合字数占全文的百分比)>30%的;4.照搬他人论文或著作中的实验结果及分析、系统设计和问题解决办法而没有注明出处或未说明借鉴来源的;5.其他由院系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小组认定的抄袭行为。

第二条学位论文作假行为认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则被认定为论文作假:1购买、出售学位论文或者组织学位论文买卖的;6.雇用他人代写、为他人代写学位论文或者组织学位论文代写的;7.借助技术手段或其他方式降低查重率的;8.伪造数据的。

包括在学位论文中伪造或篡改研究成果、调研数据、实验数据或文献资料以及凭主观臆断捏造事实等行为;9.其他学术界公认为学术道德失范行为与表现。

包括引用文献、图表、模型欠缺客观、公允,注明和注释不当的;未经他人许可,不当使用他人署名的;没有参与创作,在他人学术成果上署名等其他学位论文作假行为;第二章抄袭、作假行为的审查第三条各院系负有对本单位教师、学生进行防范毕业论文(设计)抄袭、作假等学术不端行为,规范学术道德的教育责任和义务,并负责对本单位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提交前进行审查。

药物分析(孙立新):第三章 分析数据的处理与分析方法验证

药物分析(孙立新):第三章 分析数据的处理与分析方法验证

1、非定量分析方法
专属性、检测限、耐用性
2、定量分析方法
除检测限、定量限
3、微量定量分析方法
检测限视情况而定
0.1432+1.34+9.2= 10.7
2、有效数字的记录、修约及运算规则
③有效数字的运算法则。 2)乘除法: 乘除法所得积或商的误差是各个数据相对误差的传递结果。计算结 果的相对误差必须与各数据中相对误差最大的数据相当。即:当数 据相乘或相除时,以参加运算的数据中有效数字位数最少的那个数 据为准来保留计算后积和商的有效位数。 例如:
1、准确度
②杂质定量测定的准确度。 可向原料药或制剂中加入已知量杂质进行测定。
1、准确度
③数据要求 在规定范围内,取同一浓度的供试品,用六个测定结果进行评价;、
设计三个不同浓度,每个浓度分别制备三份供试品溶液进行测定, 用九个测定结果进行评价,
1、准确度
③数据要求 计算公式:
回收率=测得量/加入量*100%
7、范围
范围系指能达到一定精密度、准确度和线性,测试方法适用的高低 浓度或量的区间。
8、耐用性
• 耐用性系指在测定条件下有小的变动时,测定结果不受 影响的承受程度。
二、验证内容的选择
• 分析方法验证内容的选择应该根据分析项目 • 验证的结果应足以证明采用的分析方法适用于相应的分析要求。
二、验证内容的选择
方法误差
系统误差
仪器或试剂误差
误差
操作误差
偶然误差
一、误差的概念与分类——误差的分类
①系统误差(systematic error): 也称可定误差,是指由某些固定的原因引起的误差。 其具有单向性(误差的正负固定)、 确定性(误差的大小较固定)、 重复性(重复测定重复出现)、 可测性(测定结果系统地偏高或偏低), 所以可加以校正或消除。

心电图放大器课程设计

心电图放大器课程设计

心电图放大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心电图放大器的基本原理,掌握其主要组成部分及功能。

2. 学生能掌握心电图放大器的电路分析方法,了解不同类型放大器的特点。

3. 学生了解心电图信号的特点,能解释心电图放大器在生物医学工程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心电图放大器电路。

2. 学生能使用相关仪器和设备进行心电图放大器的测试与调试。

3. 学生具备分析心电图信号的能力,能对心电图放大器的性能进行评估。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生物医学工程的兴趣,提高对心电图放大器在医疗领域重要作用的认识。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学会分享与交流。

3. 学生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提高对实验操作的安全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电子信息工程及相关专业的高年级学生设计,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

学生特点:高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电子电路基础和实际操作能力,对生物医学工程有一定了解,求知欲强,具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和学生特点,本课程要求教师以实例为主线,引导学生掌握心电图放大器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心电图放大器原理- 心电图信号特点- 放大器基本原理- 心电图放大器的主要性能指标2. 心电图放大器电路分析- 电压放大电路- 电流放大电路- 滤波电路- 信号检测与处理电路3. 心电图放大器设计方法- 放大器级联设计- 电路参数计算与选取- 仿真软件应用4. 心电图放大器应用与调试- 心电图放大器的实际应用案例- 调试方法与技巧- 性能测试与评估5. 教学内容的安排与进度- 第1周:心电图信号特点、放大器基本原理- 第2周:心电图放大器的主要性能指标、电压放大电路- 第3周:电流放大电路、滤波电路- 第4周:信号检测与处理电路、放大器级联设计- 第5周:电路参数计算与选取、仿真软件应用- 第6周:心电图放大器应用与调试、性能测试与评估教材章节关联:教学内容与教材第3章“生物医学信号检测与处理”和第4章“心电图放大器”相关内容相对应,涵盖了课本中关于心电图放大器的基本原理、电路分析和设计方法等方面的知识。

第3章 离散序列

第3章 离散序列
1、定义: 使序列x(n)的z变换X(z)收敛的所有z值的 集合称作X(z)的收敛域
2、收敛条件: X(z)收敛的充要条件是绝对可和。
n


x n Z n M
三、一些序列的收敛域
(1)、预备知识 阿贝尔定理: 如果级数 x n Z ,在 Z Z 0收敛,那么,满足
x
0
n
双边序列指n为任意值时,x(n)皆有值的序列,即左边 序列和右边序列之和。
X ( z)
n


x ( n) z n x ( n) z n
n0

n

1
x ( n) z n
第一项为右边序列(因果)其收敛域为: z Rx
第二项为左边序列,其收敛域为: 0 z Rx
序列相乘
x(n) y(n) {x(0) y(0), x(1) y(1), x(2) y(2), , x(n) y(n), }
序列权乘
a{x(n)} {ax(n)} {ax(0), ax(1), ax(2), ax(n), }
第二节 离散时间信号序列
序列延时:对序列进行一定的移位。可以表示为
第二节 离散时间信号序列
单位抽样序列
(n) 1 ,
0 , n0 n0
δ (n) 1
x(n) nu(n)
单位阶跃序列
1 , u(n) 0 , 斜变序列 n0 n0
u(n) 1
o
n

o
x(n)
1
2
3
4
5
n
x(n) nu(n)
… -3 -2 -1 0 1 2 3 n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20年第3号——银行业保险业消费投诉处理管理办法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20年第3号——银行业保险业消费投诉处理管理办法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20年第3号——银行业保险业消费投诉处理管理办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布日期】2020.01.14•【文号】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20年第3号•【施行日期】2020.03.01•【效力等级】部门规章•【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银行业监督管理,保险正文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20年第3号《银行业保险业消费投诉处理管理办法》已经中国银保监会2019年第8次委务会议通过。

现予公布,自2020年3月1日起施行。

主席郭树清2020年1月14日银行业保险业消费投诉处理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银行业保险业消费投诉处理工作,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银行业保险业消费投诉(以下简称“消费投诉”),是指消费者因购买银行、保险产品或者接受银行、保险相关服务与银行保险机构或者其从业人员产生纠纷(以下简称“消费纠纷”),并向银行保险机构主张其民事权益的行为。

第三条银行业保险业消费投诉处理工作应当坚持依法合规、便捷高效、标本兼治和多元化解原则。

第四条银行保险机构是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处理消费投诉的责任主体,负责对本单位及其分支机构消费投诉处理工作的管理、指导和考核,协调、督促其分支机构妥善处理各类消费投诉。

第五条各相关行业协会应当充分发挥在消费纠纷化解方面的行业自律作用,协调、促进其会员单位通过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等方式妥善处理消费纠纷。

第六条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银保监会”)是全国银行业保险业消费投诉处理工作的监督单位,对全国银行业保险业消费投诉处理工作进行监督指导。

中国银保监会各级派出机构应当对辖区内银行业保险业消费投诉处理工作进行监督指导,推动辖区内建立完善消费纠纷多元化解机制。

食品微生物检验教案第三章食品检验样品的采集和处理

食品微生物检验教案第三章食品检验样品的采集和处理

第三章食品检验样品的采集和处理一、样品的采集与处理食品检验样品采集的原则:1、所采样品应具有代表性每批食品应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样品,再生产过程中,再不同时间内各取少量样品予以混合.固体或半固体的食品应从表层、中层和底层、中间和四周等不同部位取样.2、采样必须符合无菌操作的要求,防止一切外来污染一件用具只能用于一个样品,防止交叉污染.3、再保存和运送过程中应保证样品中微生物的状态不发生变化采集的非冷冻食品一般在0—5度冷藏,不能冷藏的食品立即检验。

一般在36h内进行检验.4、采样标签应完整、清楚每件样品的标签须标记清楚,尽可能提供详尽的资料。

在食品的检验中,所采集的样品必须具有代表性,即所取样品能够代表食物的所有部分。

如果采集的样品没有代表性,即使一系列检验工作非常精密、准确,其结果也毫无价值,甚至会出现错误的结论。

食品因加工的批号、原料情况(来源、种类、地区、季节等)加工方法、保藏条件、运输、销售中的各环节及销售人员的责任心和卫生认识水平等无不影响着食品的卫生质量,因此要根据一小份样品的检验结果去说明一大批食品的质量或一起食物中毒的性质,就必须周密考虑,设计出一种科学的取样和样品制备方法。

而采用什么样的取样方案主要取决于检验的目的,目的不同,取样的方案也不同。

检验的目的可以是判定一批食品合格与否,也可以是查找食物中毒病原微生物,还可以是鉴定畜禽产品是否有人畜共患的病原体。

目前国内外使用的取样方案多种多样,如一批产品按百分比抽样,才若干个样后混合在一起检验;按食品的危害程度不同抽样等。

不管采取何种方案,对抽样代表性的要求是一致的。

最好对整批产品的单位包装进行编号,实行随机抽样。

(一)样品的种类样品可分为大样、中样、小样三种.大样指一整批;中样是从样品各部分取的混合样,一般为200g;小样又称为检样,一般以25g为准,用于检验分析。

(二)样品的采集采样必须在无菌操作下进行。

采样的工具,如探子、铲子、匙、采样器、试管、广口瓶、剪子和开罐器等,必须是无菌的。

生态毒理学:第三章 生态毒理学常用实验方法GB格式

生态毒理学:第三章 生态毒理学常用实验方法GB格式
4. 统计学处理方法:
表2 IPCS专家组推荐的统计学分析方法
数据类别和统计学要求 1.“有或无”数据: 动物间的比较
个物间的比较 动物内部的比较
3.连续数据: 动物间的比较 动物内部比较 变量间的相关性
非均匀性 与剂量相关的趋势 个别组的比较 非均匀性 变量问的相关性
四、实验和观察
1.实验准备和预备实验 2.实验及其结果的观察记录 (1)按照预备实验确定的步骤进行实验; (2)熟练掌握实验方法,用量准确,严肃认真地操 作; (3)经分析属于错误操作或不合理的结果应重做实 验; (4)仔细、耐心地观察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现象(结 果),并进行思考。
通常实验记录的项目和内容为:
急性毒性(acute toxicity)是指机体(人或试 验动物)一次接触或24小时内多次接触化学 物后在短期(最长到14天)内所发生的毒性效 应,包括一般行为、外观改变、大体形态变 化以及死亡效应。
目的
①测试和求出化学毒物对一种或几种试验动物的致死量(以 LD50表示)以及其它的急性毒性参数,了解急性毒作用强 度。 ②并通过观察动物中毒表现和死亡的情况,了解急性毒作 用性质、可能的靶器官和致死原因,提供化学毒物的急性 中毒资料、初步评价对人体产生损害的危险性。 ③探求化学毒物急性毒性的剂量—反应关系与中毒特征。 ④为亚慢性、慢性毒性作用试验的染毒剂量设计提供参考 依据。 ⑤研究化学毒物急性中毒的预防和急救治疗措施。 ⑥为毒理学机制研究提供线索 。
3. 实验观察指标选择:
实验指标(观测指标)是指在实验观察中用于反 映研究对象中某些可被检测仪器或研究者感知的 特征或现象标志。 实验指标选择的基本条件: (1)特异性 (2)客观性 (3)灵敏度 (4)精确度 (5)可行性 (6)认可性

第3章测量系统的基本特性

第3章测量系统的基本特性

第3章 测量系统的基本特性3.1概述测量的目的是通过检测传感、信号调理、信号处理、显示和记录,将被测的物理量提供给测量者。

测量系统是在整个测量过程中所用到的各种仪器和装置的组合。

为了正确描述或反映被测的物理量,实现不失真测量,获取和分析测量系统特性尤为重要。

测量系统示意图见图3-1所示,其中x (t )表示测量系统的输入量, y (t )表示测量系统的输出量,h (t )表示测量系统的输入与输出的关系,即测量系统的传递特性。

三者之间一般有如下关系:1) 测量系统传递特性已知,输出可测,则由此可推断导致该输出的输入量。

工程上称为载荷识别或环境预估。

2) 测量系统传递特性和输入已知,则可推断和估计系统的输出量。

工程上称为响应预估。

3) 系统的输入和输出可测取或已知,推断系统的传递特性。

这个过程称为系统辨识或参数识别。

图3-1测量系统框图理想的测量系统应具有单值的、确定的输入输出关系,且输入输出之间呈线性关系。

然而,大多数实际测量系统都不可能在较大的工作范围内完全保持线性,而只能在一定的工作范围和误差允许范围内近似的作为线性处理。

如果测量系统的输入x (t )和输出y (t )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列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来描述:(3-1)当a n ,a n-1,…,a 0和b n ,b n-1,…,b 0均为不随时间变化的常数时,则被描述的系统称)()()()()()()()(0111101111t x b dtt dx b dt t x d b dt t x d b t y a dt t dy a dt t y d a dt t y d a m m m m m m n n n n n n ++⋅⋅⋅++=++⋅⋅⋅++------为时不变系统或定常系统,且该系统满足单值性并具有确定的输入输出关系,即满足理想系统的要求。

但是严格地说,许多实际测量系统都是时变的。

因为构成系统的材料和元部件的特性并非稳定。

例如电子元件中电阻、半导体器件,弹性材料的弹性模量等都会受温度影响而随时间产生变化,它们的不稳定会导致上述微分方程中系数的时变性。

水质工程学 第三章 水处理方法与原则

水质工程学 第三章 水处理方法与原则

水质工程学1 XX大学 环境工程学院教研室教研室水质工程学1第3章水处理方法与原则1主要单元处理方法2水处理工艺流程3水处理反应器3.1 主要单元处理方法水处理过程是改变水的性质,即改变水中杂质组成的过程。

一个水处理过程可以由若干基本工艺环节组成,每个基本工艺环节就是一个单元过程。

各个单元过程所采用的技术方法可能是多种多样的,按技术原理可以分为两大类:物理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

3.1主要单元处理方法 1、水的物理化学处理方法沉淀、过滤、气浮、离心分离、萃取、膜分离中和、氧化还原、化学沉淀、消毒、电解絮凝、凝聚、离子交换、吸附活性污泥法(厌)、生物膜法(厌)、自然生物处理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物化法3.1 主要单元处理方法悬浮杂质—— 沉淀方法去除;胶体状态存在水中的杂质—— 混凝沉淀过滤去除;离子、分子状态存在水中的杂质——生成沉淀物将这种杂质去除或离子交换、蒸馏法、电渗析、反渗透。

有机物—— 用活性炭吸附或其它新技术;微生物、细菌等—— 消毒方法。

除臭、除味—— 取决于水中臭和味的来源。

3.2 水处理工艺流程1、给水处理工艺流程给水处理的主要水源有地表水和地下水两大类。

常规的地表水处理以去除水中的浑浊物质和细菌、病毒为主,水处理系统主要由澄清和消毒工艺组成,典型的水处理流程如下所示:3.2 水处理工艺流程1、给水处理工艺流程有机物:上世纪80年代以后,对有机物的污染特别关注。

已发现在给水水源中有机物种类在2000种以上;饮用水中有700多种。

美国确立了117种优先控制有机物。

我国也确定了12类,58种。

病原微生物:新的病原微生物:如贾第虫(Giardia Lamblia)、隐孢子虫等。

管网水二次污染:细菌繁殖――水质变差、管道堵塞原有的常规处理工艺不能满足水质要求,需要对其进行预处理和深度处理3.2 水处理工艺流程1、污水处理工艺流程按污水种类可分为:城市污水处理和工业污水处理;按处理后的水的去向可分为:排放和回用等;不同的污水及不同的用途,需要采用不同的处理流程。

河道(河涌)底泥检测实施方案

河道(河涌)底泥检测实施方案

底泥检测实施方案目录第1章检测依据.............................................. - 1 -第2章工程概况.............................................. - 1 -第3章检测任务及目标........................................ - 2 -第4章取样点设置............................................ - 2 -4.1 采样断面的选择........................................ - 2 -4.2 采样垂线的设置........................................ - 2 -4.3 采样点的设置.......................................... - 3 -4.4 采样频次.............................................. - 3 -第5章检测项目及分析方法.................................... - 3 -第6章水上作业安全措施...................................... - 6 -附件:底泥采集现场图......................................... - 8 -底泥检测实施方案第1章检测依据1、《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检验方法》(CJ/T 221-2005 )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混合填埋泥质》(CJ/T249-2007)3、《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制砖用泥质》(CJ/T289-2008)4、《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土地改良用泥质》(CJ/T291-2008)5、《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农用泥质》(CJ/T309-2009)6、《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林地用泥质》(CJ/T362-2011)7、《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混合填埋用泥质》(GB/T 23485-2009)8、《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园林绿化用泥质》(GB/T 23486-2009)9、《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土地改良用泥质》(GB/T 24600-2009)10、《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制砖用泥质》(GB/T 25031-2010)11、《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12、《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2004)第2章工程概况1、项目名称:2、建设地点:3、建设单位:4、运营单位:5、勘察单位:6、设计单位:7、监理单位:8、施工单位:9、建设范围:第3章检测任务及目标为满足************在河涌底泥清淤、处理与处置设计与施工阶段的要求,底泥检测的主要任务与目标:1、调查****************范围内河涌受污底泥的厚度、存量与分布情况;解决河涌受污底泥清淤深度、清淤量及清淤部位问题。

保险安全检测条款规定(3篇)

保险安全检测条款规定(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

然而,车辆的安全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为了保障车辆安全运行,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保险公司特制定本《保险安全检测条款规定》(以下简称“本规定”),旨在明确保险安全检测的服务范围、检测内容、责任划分及违约处理等相关事宜。

二、服务范围1. 保险期间内,保险公司为被保险机动车提供车辆安全检测服务。

2. 车辆安全检测服务适用于所有投保了车辆保险的被保险机动车。

3. 保险公司可根据被保险人的请求,为其提供车辆安全检测服务。

三、检测内容1. 车辆外观检查:检查车辆外观是否有损伤、锈蚀、脱落等现象。

2. 车辆底盘检查:检查车辆底盘是否有损伤、锈蚀、脱落等现象。

3. 车辆发动机检查:检查发动机冷却系统、润滑系统、点火系统、供油系统等是否正常。

4. 车辆制动系统检查:检查制动系统、刹车盘、刹车片、刹车鼓等是否正常。

5. 车辆转向系统检查:检查转向系统、转向助力、转向机等是否正常。

6. 车辆轮胎检查:检查轮胎花纹、气压、磨损程度等是否正常。

7. 车辆灯光系统检查:检查前照灯、转向灯、制动灯、尾灯等是否正常。

8. 车辆排气系统检查:检查排气系统、三元催化器、氧传感器等是否正常。

9. 车辆电气系统检查:检查蓄电池、发电机、起动机、线束等是否正常。

10. 车辆电子设备检查:检查车载导航、音响、空调等电子设备是否正常。

四、责任划分1. 保险公司负责提供车辆安全检测服务,并对检测过程中发生的意外事故承担相应的责任。

2. 被保险人负责提供车辆安全检测所需的相关资料,如行驶证、驾驶证等。

3. 车辆安全检测机构负责对车辆进行检测,并出具检测报告。

4. 车辆维修单位负责对检测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维修,并确保维修质量。

五、违约处理1. 保险公司未按约定提供车辆安全检测服务的,应承担违约责任,向被保险人支付违约金。

2. 被保险人未按约定提供车辆安全检测所需的相关资料,导致无法进行检测的,应承担相应责任。

第3章-样品预处理技术

第3章-样品预处理技术

第一节 滤料样品的预处理 第二节 吸收液样品的预处理 第三节 固体吸附剂管样品的预处理
8
第一节 滤料样品的预处理
在工作场所空气有害物质检测中,金属、 类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样品采集主要用滤料或浸 渍滤料作为采样介质,工作场所空气中一些非 金属化合物以气溶胶态存在,如氰化物、硫酸、 磷酸等,也可采用滤料进行采集。 在测定前,必须将滤料上的待测物转移入 溶液中,常用的处理方法有:一、洗脱法;二、 消解法。
34
解吸液的选择
3、解吸液的用量 用多少?
35
溶剂解吸法的操作步骤
1、将固体吸附剂管打开,将固体吸附剂前后段分别倒入两个解 吸瓶中; 2、加入一定量的解吸液; 3、封闭解吸瓶,振摇1min,放置30min-60min;必要时使用超声 等辅助方式增加解吸效率; 4、将前后段样品分别上机测定; 注:也可先将溶剂解吸型吸附剂管的前段倒入解吸瓶中解吸 并测定,如果测定结果显示未超出吸附剂的穿透容量时,后段可 以不用解吸和测定;当测定结果显示超出吸附剂的穿透容量时, 再将后段吸附剂倒入解吸并测定。 穿透容量每个标准方法中都已给出,但使用时要注意以下几 点:1、固体吸附剂管的性能;2、现场是否有共存物。
24
影响消解效率的因素
2.消解的温度和时间 通常加热可以促进消解,缩短消解时间。但 要控制好消解的温度和时间,温度过高或时间 过长,会造成易挥发性金属化合物的损失,降 低消解回收率。
25
第二节 吸收液样品的预处理
大部分无机非金属类化合物以及部分有 机化合物可采用吸收管法采集,用吸收管法采 样后,所得吸收液样品通常可以直接用于测 定,不必作预处理。但是,在某些情况下, 例如吸收液样品中待测物浓度太低或太高, 样品中含有干扰的有害物质等,也需要进行 预处理。常用的预处理方法有稀释、浓缩和 溶剂萃取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拟信号的检测技术 3.1数字信号与非电量参数的检测技术 3.2本章内容第3章 信号的检测与处理技术数值处理技术 3.3多传感器的数据融合技术3.43.1 模拟信号的检测技术检测是利用各种物理、化学效应,选择合适的方法与装置,将生产、科研、生活等各方面的有关信息通过检查与测量的方法赋予定性或定量结果的过程。

能够自动地完成整个检测处理过程的技术称为自动检测与转换技术。

检测技术是多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

它涉及到半导体技术、激光技术、光纤技术、声控技术、遥感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以及数理统计、信息论等近代新技术和新理论。

其最终目的就是从测量对象中获取反映其变化规律的有用信息。

3.1.1 检测系统的特性与性能指标1. 静态检测特性与性能指标静态检测是指测量时,检测系统的输入、输出信号不随时间变化或变化很缓慢。

静态检测时,系统所表现出的响应特性称为静态响应特性。

通常用来描述静态响应特性的指标有测量范围、灵敏度、非线性度、回程误差等。

一般用标定曲线来评定检测系统的静态特性,理想的线性装置的标定曲线是直线,而实际检测系统的标定曲线并非如此。

通常采用静态测量的方法求取输入输出关系曲线,作为标定曲线。

多数情况还需要按最小二乘法原理求出标定曲线的拟合直线。

2. 检测系统的动态特性动态测量时,被测信号随时间迅速变化,输出要受检测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因此需要了解检测系统的动态特性。

对于测量动态信号的检测系统,要求检测系统在输入量改变时,其输出量能立即随之不失真的改变。

在实际检测过程中,由于检测系统选用不当,输出量不能良好地追随输入量的快速变化会导致较大的测量误差。

因此研究检测系统的动态特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系统的动态响应特性一般通过描述系统的微分方程、传递函数、频率响应函数、单位脉冲响应函数等数学模型来进行研究。

3.1.2 模拟信号检测系统的组成结构传感器用于获取被测信息,这样在传感器输出的信号中不可避免地包含杂波信号,幅度也不一定适合直接进行模数(A/D)转换,所以需要将传感器输出的信号进行调理。

完成滤波、幅度变换等功能的电路称为信号调理电路,其内部一般由放大器、滤波器等组成。

调理后的信号经采样/保持电路和模数转换电路转换为数字信号后可送入微处理器进行处理。

当被转换信号为直流或低频模拟信号时,可将采样/保持电路部分去掉。

从被转换模拟信号的数量及要求看,模拟量检测系统有单通道结构和多通道结构两种。

1)单路采集方式常用于频率较高的模拟信号的A/D转换。

传感器输出的信号进入信号调理电路进行滤波、放大等处理后,送入A/D转换器,转换为数字信号后进入微处理器。

在无线传感网络的节点中多采用单路采集方式,其内部一般由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和微处理器组成。

传感器模拟信号调理电路采样/保持模/数转换嵌入式微处理器2)多路采集式方式实际的数据采集系统往往需要同时测量多种物理量或同一种物理量的多个测量点。

按照系统中数据采集电路是各路共用一个,还是每路各用一个,多路模拟输入通道可分为分散采集式和集中采集式两大类型。

其中:多路分散采集方式具体是采用分时进行数据采集,分时输入的结构形式。

多路集中采集方式具体是采用同时进行数据采集,分时输入的结构形式。

二种多路采集式的方框图3.1.3 模拟信号的检测方法1. 电压类信号的检测测量的主要参量是电压,因为在标准电阻两端若测出电压值,那么就可通过计算求得电流与功率。

此外,包括测量仪器在内的电子设备,它们的许多工作特性均可视为电压的派生量,如调幅度、非线性失真系数等,可以说,电压测量是其它许多电参量,也包括非电参量的基础。

对电压测量的基本要求•频率范围宽:其频率范围为0HZ到几百MHZ,甚至达到GHZ量级。

•电压测量范围广:可以小到微伏,而大到几千伏。

•输入阻抗高:•测量准确度高:•抗干扰能力强:2. 电流信号的检测测量电流的基本原理是将被测电流通过已知电阻(取样电阻),在其两端产生电压,这个电压与被测电流成正比。

自动分档测量方法:在自动测试系统中一般以电流信号的最大值确定所需电阻,如最大值为100mA,A/D的输入最大值为10V,可选电阻为0.1KΩ,如果将自动量程分为四个档位,可用4个25欧的电阻串联,通过模拟开关引出不同的信号,电路如下图所示,图中运算放大器起输入缓冲作用。

3. 电阻型信号的检测测量电阻的最简单的方法是根据欧姆定理利用一个恒定电流通过电阻先变成电压再求之。

(1)恒流法测电阻下左图为恒流法测电阻的基本电路,Rx为被测电阻,Ic是已知的恒流源。

右图为常见的恒流源产生电路之一,右图中Ve为基准电压源,Ro为标准电阻,Tc 为流过负载的电流。

如图3.8电路所示,设Vref为恒定的电压,R0为标准电阻,则:用恒压法测电阻时,参考电压、标准电阻的误差会直接反映在测量值中。

(2)恒压法测电阻3.1.4 模拟信号调理电路信号调理的任务实现物理信号向电信号的转换、小信号放大、滤波外,还有诸如零点校正、线性化处理、温度补偿、误差修正和量程切换等,这些操作统称为信号调理(Signal Conditioning),相应的执行电路统称为信号调理电路。

放大器是信号调理电路中的重要元件,目前使用较多的放大器有测量放大器和程控增益放大器等。

1. 测量放大器在实际应用中,常常需要精确放大带有一定共模干扰的微弱的差模信号,要求放大电路的输入阻抗和共模抑制比高、误差小、稳定性好。

这种用来放大传感器输出的微弱电压或电流信号的放大器称为测量放大器。

测量放大器上下对称,即图中R1=R2,R4=R6,R5=R7。

则放大器闭环增益为:假设R4=R5,即第二级运算放大器增益为1,则可以推出仪用放大器闭环增益为:由上式可知,通过调节电阻R G ,可以很方便地改变仪用放大器的闭环增益。

当采用集成仪用放大器时,R G 一般为外接电阻。

451/)/21(R R R R A G f +-=)/21(1G f R R A +-=集成测量放大器实例集成测量放大器有美国Analog Device 公司的522、AD512、AD620、AD623 、AD8221,BB公司的INA114、118;MAXIM公司的MAX4195、4196、4197等。

其中,INA114是一种通用仪用放大器,尺寸小、精度高、价格低。

主要性能如下:●失调电压低(≤50μV)●漂移小(≤0.25μV/℃)●输入偏置电流低(≤2nA)●共模抑制比高(G=1000时≥115dB)2. 程控增益放大器为了在整个测量范围内获取合适的分辨力,常采用可变增益放大器。

在智能仪器中,可变增益放大器的增益由仪器内置微处理器的程序控制。

这种由程序控制增益的放大器,称为程控放大器。

集成程控放大器举例集成程控放大器种类繁多,如单端输入的PGA103 PGA100;差分输入的PGA204、PGA205等。

以BURR-BROWN公司的PGA202/203程控放大器为例,它应用灵活方便,又无需外围芯片,而且PGA202与PGA203级联使用可组成从1~8000倍的16种程控增益。

性能特点:数字可编程控制增益:PGA202的增益倍数为 1,10,100,1000;PGA203的增益倍数为 1,2,4,8●增益误差:G<10000.05%~0.15%,G=1000 0.08%~0.1%;●非线性失真:G=1000 0.02%~0.06%。

●快速建立时间:2μs。

●快速压摆率:20V/μs●共模抑制比:80~94dB。

●频率响应:G<1000 1MHz;G=1000 250kHz。

●电源供电范围:±6~±18V。

内部结构GA202/203采用双列直插封装,根据使用温度范围的不同,分为陶瓷封装(-25~+85℃)和塑料封装(0~+70℃)两种。

引脚排列和内部结构如图3.11所示。

其中,A0、A1为增益数字选择输入端。

PGA202基本用法PGA202不需任何外部调整元件就能可靠工作。

但为了保证效果更好,在正、负电源端分别连接一个1μF的旁路钽电容到模拟地,且尽可能靠近放大器的电源引脚,如图3.12所示,由于11脚、4脚上的连线电阻都会引起增益误差,因此11、4脚连线应尽可能短。

3.1.5 模/数转换器(A/D转换器)模数转换器(ADC或A/D)将模拟信号转为数字信号的器件。

模拟信号是具有连续值的信号,例如温度或速度,其可能值有无限多;数字信号是具有离散值的信号。

例如整数,在计算系统中,数字信号可以用二进制编码表示。

有了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之间的转换,就可以将数字处理器用于模拟环境中。

1. A/D转换器的分类•按分辨率8位、10位、12位、14位、16位、24位、 3位半、4 位半等•按原理逐次比较型、并行型、Σ-Δ型、双积分型•按转换速度慢速、中速、高速、超高速•按输出接口并行接口、串行接口2. A/D转换器的主要技术指标A/D转换器主要的几项技术指标如下:①分辨率ADC的分辨率定义为ADC所能分辨的输入模拟量的最小变化量。

分辨率常以ADC输出的二进制或十进制数的位数表示。

如输出为12位二进制数,分辨率为 : 1/212=1/4096②转换速度A/D转换器的转换速度常用转换时间或转换速率描述。

转换时间指完成一次A/D转换所需要的时间。

转换速率是转换时间的倒数,一般指在1秒内可以完成的转换次数。

转换速率越高越好。

③转换误差表示实际输出的数字量与理论上应该输出的数字量之间的差别,一般以相对误差的形式给出,并以最低有效位的倍数表示。

例如转换误差<±1/2LSB,表示实际输出的数字量与理论应得到的输出数字量之间的误差小于最低有效位的半个字。

④满量程输入范围满量程输入范围是指ADC输出从零变到最大值时对应的模拟输入信号的变化范围。

例如某12位ADC输出000H时对应输入电压为0V,输出FFFH时对应输入电压为5V,则其满量程输入范各种ADC适用范围•高速高精度:分级流水型•低速极高精度:Σ-Δ型•超高速低精度:并行型•较高速中高精度:逐次比较型•低速高精度:双积分型比较器 控制电路D/A 转换器 逐次近似寄存器 3. 逐次逼近型A/D 转换器 逐次逼近型A/D 转换器是将输入模拟电压与不同的基准电压多次比较,比较时从DAC 输入数字量的高位到低位逐次进行,依次确定各位数码的“0”、“1”状态,使转换所得的数字量在数值上逐次逼近输入模拟量的对应值。

组成结构包括如下几部分:4位逐次逼近型A/D转换器原理图3.13 逐次逼近A/D转换原理图•转换启动转换开始前逐次逼近寄存器输出清零,4位DAC输出V0=0。

转换控制信号VL=1时开始转换。

•第一个时钟在CLK第一个时钟脉冲作用下,控制逐次逼近寄存器最高位输出为1,其余位输出0,即逐次逼近寄存器输出10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