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地理一轮限时练: 15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解析版
高考地理一轮(15)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含答案)
课时分层集训(十五)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建议用时:40分钟)A组跨越本科线图①至图④为一组景观剖面示意图,反映了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由图①时期到图④时期的变化过程(图①时期到图④时期气候变化甚微,可忽略不计;图中河流断面位于河流中游)。
读图,回答1~2题。
1.依据图中信息,从①到④河流水文特征的变化情况是( )A.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变小B.河流的含沙量增大C.结冰期变长D.无变化2.图示中河流水文特征的变化,反映了( )A.地理环境的差异性B.地理环境的整体性C.地理要素的稳定性D.地理要素的孤立性1.B 2.B[第1题,从图中可知从①到④林地减少,耕地增多,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含沙量增大。
第2题,河流水文特征的变化与植被、地形等有关,这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下图示意我国植被的地带性分布。
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②为( )A.草原B.荒漠C.针叶林D.针阔混交林4.我国东部森林植被的东西宽度在南北方向上发生变化,其主导因素是( )A.纬度B.洋流C.地形D.季风3.A 4.D[第3题,读图可知,②地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以北,贺兰山以东,年降水量200~400 mm,其东、南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其西边为温带荒漠,②地的植被应为草原。
第4题,读图可知,我国东部森林植被的东西宽度为南方地区宽,北方地区窄,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南方地区受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影响,而北方地区只受东南季风影响,故D项正确。
]秦岭东段支脉伏牛山系北麓重渡沟、植被覆盖率在98%以上,且区内分布有800亩竹林,可与蜀南竹海相媲美。
某中学地理夏令营来此考察,体验了沟内滴翠河和金鸡河沿岸“高峡飞瀑藏幽径,绿水秀竹怀古情”的独特环境。
据此,完成5~7题。
5.重渡沟金鸡河( )A.径流量季节变化比较小B.主要参与陆地内循环C.补给水源以冰雪融水为主D.径流含沙量比较小6.夏令营登依剑峰途中穿过的自然带依次是( )A.落叶阔叶林带—针叶林带—冰川带B.落叶阔叶林带—针阔叶混交林带—针叶林带C.常绿阔叶林带—落叶阔叶林带—针叶林带D.草原带—落叶阔叶林带—高山草甸带7.滴翠河沿岸的800亩竹林,其形成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地形和水源B.纬度和土壤C.水源和技术D.土壤和植被覆盖率5.D 6.B7.A[第5题,重渡沟金鸡河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主要补给水源是夏季风带来的降水,径流量季节变化大,主要参与海陆间水循环;植被覆盖率高达98%,保持水土能力强,径流含沙量小。
2021届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同步:15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021届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同步:15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2021届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同步:15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15自然地理环境的完整性高考频度:★★★★☆难易程度:★★★★☆(河南省2022所普通高中毕业班的高考适应性测试)是中国第五个南极科学研究站的所在地。
建成后,科学研究站将专注于极地冰盖和高纬度海洋研究。
该岛位于罗斯海西岸(图)。
罗斯海有1.6万多个生物物种,其中大部分适应这里寒冷的环境。
罗斯海被认为是地球上变化最小的海洋生态系统。
南岩岛西侧是跨南极山脉,全年盛行6-7级西风。
它以超强、超干燥的冷风而闻名,地面到处都是砾石。
(1)说明罗斯海生态系统稳定的原因。
(2)分析难言岛地面多碎石裸露的原因。
(3)分析难言岛多大风的原因。
[参考答案](1)气候寒冷单一,生物进化速度缓慢;极地气候常年寒冷稳定,生物习性适应气候,生活条件稳定;地理位置偏远,几乎不受人类过度捕捞和船舶运输的影响。
(2)气候干冷,植被发育差;冰川侵蚀,基岩裸露;气温低,受冰川冻融作用,岩石风化严重,形成碎石。
(3)在南极极地高压附近,气压梯度较大;当气流穿过南极山脉的gap峡谷时,窄管效应增强了风力;在西风向南岩岛吹来的过程中,地形变小,气流下沉,风速增大;地面大部分被冰川覆盖,摩擦力很小。
(2)难言岛地面多碎石裸露的原因主要从外力作用角度分析。
读图可知,该岛位于南极地区,气候干冷,植被发育差;冰川侵蚀,基岩裸露;气温低,受冰川冻融作用,岩石风化严重形成碎石。
(3)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岛位于南极洲附近,靠近极地高压,压力梯度很大。
此外,在跨越南极山脉的间隙处,窄管效应增强,从而加剧了风力。
同时,由于地表冰川多,摩擦力小,风力大。
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分析和应用1.地理环境完整性分析思路(1)判断地理环境的主导性要素。
主要从分析地理位置入手,抓住区域内的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环境要素中的主导性要素。
(2)“一果多因”的推理。
2021年高考地理一轮夯基练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含答案)
夯基练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一、选择题1.下图示意中国大陆海岸线纵深度变化,正值表示向海推进,负值表示向陆后退。
读图,回答(1)~(2)题:(1)1990~2012年,中国海岸线空间位置总体变化趋势是( )A.向海推进B.向陆后退C.保持不变D.进退各半(2)导致中国海岸线空间位置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自然泥沙淤积B.海平面上升C.海洋资源开发D.风暴潮频繁2.读图,回答(1)~(3)题。
(1)图中A、D、E三个地点的植被类型分别对应图片( )A.甲、乙、丙B.乙、丙、甲C.丙、乙、甲D.乙、甲、丙(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地自然带的形成属于非地带性B.C、D两地的自然带是一样的C.E地的自然带是其所在国家面积最广的D.A—B—C三地自然带变化主要是因为水分条件变化(3)库克峰是新西兰最高的山峰,位于南岛中西部的南阿尔卑斯山脉中,海拔3 764 m。
关于库克峰的说法可信的是( )A.山顶没有积雪冰川带B.西坡的雪线比东坡低C.西侧森林覆盖率低D.位于板块生长边界3.日照百分率是实际日照时间与可能日照时间的百分比。
下表为亚欧大陆38°N~52°N四地日照百分率(不考虑地形因素)的季节变化。
据表完成第(1)-(2)题。
(1)图中四地的地带性植被是( )A.①地为温带草原B.②地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C.③地为温带荒漠D.④地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2)导致③地7月日照百分率全年最小的原因是( )A.受东南季风影响降水多B.受中纬度西风影响降水多C.受东北信风影响降水少D.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降水少4.如图为世界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和自然带分布图。
读图完成(1)~(3)题。
(1)图中山脉东侧山麓地带气候类型为( )A.温带大陆性气候B.热带沙漠气候C.地中海气候D.温带季风气候(2)导致图中山脉东西两坡自然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洋流B.光照C.热量D.水分(3)该山脉可能位于( )A.亚欧大陆东岸B.澳大利亚大陆西岸C.南美洲南部西岸D.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岸5.中国最大沙漠淡水湖红碱淖,近20年间湖面面积已“缩水”了25.5 km2,自2000年以来,红碱淖水体面积下降趋势明显。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后训练: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后训练: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1、纳马夸兰沙漠是地球上独一的生物多样化干旱地域,大局部时间枯燥、荒芜。
雨季来临,这里突然变成花的陆地,以种类单一的肉植物而知名。
多肉植物常生活在气温偏高,降水少且有清楚干湿季交替的地域,有大批雾气和露水也可满足其生活需求。
据此完成以下效果。
(1)我国游客到纳夸兰沙漠欣赏各种野花和多肉植物,最适宜在〔〕A、2-3月B、5-6月C、8-9月D、11-12月〔(2)〕以下说法与纳马夸兰沙漠多肉植物广布有关的是〔〕①夏雨清楚,降水时节差异大②夏季受暖流影响,干旱、多雾③阴天多,露水多④气候恶劣,受人类活动影响小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3)〕2021年7月某日19:00〔北京时间〕在纳马夸兰可欣赏到的景观能够是〔〕A、晨曦初露B、旭日西下C、繁星点点D、火伞高张2、以下图为地上生物量与降水量、年均气温的关系图,说法正确的( )A.地上生物量与土壤水分条件呈正相关 B.地上生物量与年均气温呈正相关C.假定该区域气候变暖,地上生物量将增多 D.地上生物量与降水量呈负相关3、斑点湖〔49.1°N ,119.5°W〕位于美加接壤处左近的山间盆地,每年6月至9月,湖面构成诸多白色镶边颜色多样的浅池,这些小水坑出现出深浅不同的白、绿、蓝等颜色,斑点湖由此得名。
湖水中富含硫酸镁、钙、钠硫酸盐等不同矿物。
右图为斑点湖的景观表示图,据此回答该题。
斑点湖的小水坑出现出白色镶边颜色多样的主要缘由是〔〕A. 湖底微生物种类多样,叶绿素含量不同B. 湖底上下坎坷,水面子积温度不同C. 湖水对太阳光的散射、反射和吸收D. 湖水矿物质种类多,含量不同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说明( )A.生物是土壤构成中最生动的因子B.生物是土壤无机质主要来源C.春季,微生物分解作用十分迅速D.生物风化使无机残体出借多5、牛肝地是发育在红层软岩〔红层软岩是以白色为主颜色的碎屑堆积岩,岩性以砂岩、泥岩、页岩为主〕为主的区域,以密集腐蚀沟和风化壳暴露为标志的红层荒漠。
2021高考地理一轮提升训练15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2021高考地理一轮提升训练15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2021高考地理一轮提升训练15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课时推广练习(十五)自然地理环境的完整性与差异性读我国某区域农业系统水、大气、生物相互作用图,回答1~2题。
1.由①, ② 和③ 图中为:(A)降水增加,大陆增强,降水减少;B.地面蒸发增加,温度变化减少,降水增加;C.温度变化减少,蒸发增加,降水增加d.地下水位上升、气温变幅增大、土壤表层盐分积累2.该示意图体现了()a.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b.地理环境的整体性c.自然环境的相对稳定性d、人类改造自然的力量是无限的。
答案是:1 b2。
B解析:该题组考查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土壤热容量增大,白天升温慢,夜间降温也慢,所以使气温变幅减小(②);蒸腾作用加强,空气中水汽增多,降水几率增大(③);土壤湿度增大,也会直接使地面蒸发增多(①),增大空气湿度。
(2022年安庆联合检查)下图显示了中国湖泊表层沉积物中总磷(TP)的水分布。
阅读图片并回答问题3至4。
3.该湖区表层沉积物中全磷的水平分布特征是()a.总体从湖区四周向湖心递减b.自湖区西北向东南递减c.湖区东西部含量低,中部最高d.湖区南北含量高,中部低4.湖区已成为以大型水生植物过度生长为主的富营养化严重的草湖,向芦苇沼泽-碱冠层-盐碱化草甸-白刺沙漠方向演化,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a、综合特征总体特征回答:3 a4。
C解析:第3题,结合图例可知,湖心沉积物中全磷的含量比较低,总体上由此向湖区四周递增。
第4题,由题中信息可知,湖区一个地理要素的变化带动了相关地理要素的变化,这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下图显示了世界某一地区陆地自然带的分布。
阅读图片并回答问题5至6。
b.区域性特征d.差异性特征5.X的变化→ Y→ Z自然景观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A.从赤道到两极的区域分异规律,B.从沿海到内陆的区域分异规律,C.垂直区域分异规律)d.非地带性地球的最高纬度是6。
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15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含解析新人教版
课后限时集训(十五)(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2024·日照模拟)下表为甘肃省南部某山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单位:g·kg-1)变更。
据此完成1~2题。
A.60 B.75C.105 D.1252.与阳坡相比,阴坡( )A.温度高、降水多,土壤有机质含量高B.温度低、降水少,土壤有机质含量低C.温度高、蒸发强,土壤有机质分解作用强D.温度低、蒸发弱,土壤有机质分解作用弱1.C 2.D[第1题,从表格中的信息可以推断海拔4 050米半阳坡的有机质含量介于90~120,结合四个选项可以推断海拔4 050米半阳坡的有机质含量可能为105。
第2题,与阳坡相比,阴坡温度低、蒸发弱,土壤有机质分解作用弱,土壤有机质含量高;阳坡或者阴坡与降水量关系不大。
](2024·长春一模)狐猴是排在世界濒危动物名录第一位的野生动物。
马达加斯加岛的狐猴已经验了长达5 500万年的进化历程。
下图为该岛屿等高线地形图。
据此完成3~5题。
3.影响R城市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较低B.气候凉快C.地形平坦D.水源足够4.该岛狐猴进化缓慢的缘由是该岛( )A.与非洲大陆分别时间长B.人类开发的历史悠久C.地理环境单一,天敌少D.受自然灾难的影响小5.狐猴集中分布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A.气候终年高温少雨B.地势比该岛西部更加陡峭C.河流流量季节变更大D.自然景观为热带草原3.B 4.A 5.B[第3题,马达加斯加东部为热带雨林气候,环境湿热,R地海拔高,气候凉快,利于城市的分布。
第4题,马达加斯加岛因为与非洲大陆分别时间长,受其他物种侵袭少,所以狐猴进化缓慢。
人类开发会对生物进化影响较大,该地区山地垂直差异明显,地理环境困难,自然灾难对生物进化影响小。
第5题,通过等高线疏密确定地势陡缓,读图可知该岛东部等高线密,西部等高线疏,地势东部比西部更加陡峭。
狐猴集中分布区(马达加斯加东部)为热带雨林气候区,全年高温多雨,河流流量季节变更小,自然景观为热带雨林。
【高中地理】2021 2021高考地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专题训练(附答案)
【高中地理】2021 2021高考地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专题训练(附答案)【高中地理】2021-2021高考地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专题训练(附答案)自然地理环境是地球气相、固相和液相的界面。
这是一个有机和无机世界相互转化的地方。
以下是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专项训练。
请练习。
1.生物对地理环境的作用,归根到底是()a、改变原始大气成分B.加速岩石风化,促进土壤形成c.制约陆地水的化学成分d.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2.以下陈述是正确的()a.地球表面可能存在任何两个自然特征完全相同的区域b、地区差异往往与诚信无关c.环境整体性就是说自然环境是不变的d、气候条件会影响植被类型,甚至整个生态系统3.下列说法,符合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是()a、当草原植被被森林取代时,温室效应可能会加强b.当森林减少或人为清除大量森林植被时,可能使温室效应减弱c、植被类型的变化可能引起地表水和热交换的变化d.森林的减少,可能引起气温日较差减少4.从地理环境的完整性来看,以下地理现象与中国西北内陆景观不一致()a.气候干旱,降水少b.化学风化微弱,物理风化剧烈c、显著的水蚀和弱风蚀D.植物少,土壤有机质少5.热带雨林地区进行毁林造田,其结果是()a、当地气候有所改善b.淋溶作用减轻,土壤腐殖质增多c、加速地表径流导致土壤侵蚀d.获得肥沃的耕地,符合可持续发展6.在非洲热带草原上杀死大量狮子和猎豹。
几年后,草原环境()a.恶化后逐渐变成森林环境b、不会有太大变化c.植食动物大量增加d、退化和荒漠化可能会逐渐发生答案1.d2。
d3。
补体第四成份。
c5。
c6。
C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专题训练及答案的所有内容就是这些,地理网希望考生可以考上理想的大学。
2021版浙江新高考选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5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含答案
寒冷气候条件下,微生物分
解作用缓慢,土壤中有机质
直接影响土壤的水热 积累多;温暖湿润气候条件
状况和土壤中物理、 下,微生物活动旺盛,土壤
化学过程的性质与强 中有机质含量少。从寒冷、
度;间接影响土壤的 干燥地带到高温多雨地带,
形成和发育
化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与生物风化逐渐增强,
有机残体归还逐渐增多,风
化壳逐渐加厚
是土壤有机物质的来 源,是土壤形成中最 活跃的因素
矿物养分的富集;有机质的 积累
稳定/活跃 稳定
活跃 活跃
与土壤关系
主要通过对物质、能 量的再分配间接地作 用于土壤
对土壤性状的作用 山区土壤的组成成分 和理化性质有显著的 垂直分化。陡坡上地 表疏松物质的迁移速 度快,难以发育成深 厚土壤;缓坡上地表 疏松物质的侵蚀速率 慢,能发育成深厚的 土壤
1.材料中描述的生物入侵现象,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 A.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B.地理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将产生新的功能 C.地理要素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 D.一个地理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各个要素的演化 2.“一枝黄花”在我国的南方部分省级行政区域迅速蔓延,其主要的原因是( ) A.这些地区气候湿润,适宜它生长 B.该地区的土壤呈酸性,适宜它生长 C.这一外来物种在该地区没有天敌 D.这一物种在该地区发生了变异 解析:第 1 题,生物入侵会导致生态环境的改变,说明某一地理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 各个要素的演化。第 2 题,“一枝黄花”在我国南方部分省级行政区域迅速蔓延,是因为环 境适宜,特别是气候湿润。 答案:1.D 2.A 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乌鲁木齐到吐鲁番地形略图。
第 15 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021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标通用版课时作业:15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课时作业15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一、选择题(2019年湖南师大附中测试)矮蒿草甸植被是高寒地区的典型植被。
下表示意气候变暖下矮蒿草甸植被物候期的变化。
读表,完成1-3题。
注:“+”表示提前,“-”表示延迟,“*”表示差异显著,“**”表示差异极显著1.全球气候变暖使矮蒿草甸植被()A.植物种群平均生长期缩短B.营养期和结果期始期推迟C.花期末期延迟D.生长期比正常年份延长解析:全球气候变暖热量增加,矮蒿草甸植被生长期比正常年份延长;营养期和结果期始期提前;花期末期提前。
选D正确。
答案:D2.矮蒿草物候变化,使得()A.植物提前展叶和开花,减小遭受春季霜冻的可能性B.植物成熟时期避开秋季霜冻,避免物种生殖失败C.各物种间物候变化不同步,物种间相互作用脱节D.减少物种间竞争,有利于减缓物种淘汰、灭亡速度解析:矮蒿草物候变化,各物种间物候变化不同步,有的提前有的延迟,物种间相互作用脱节。
选C正确。
答案:C3.该植被类型可能分布在()A.华北平原B.内蒙古高原C.青藏高原D.江南丘陵解析:矮蒿草甸植被是高寒地区的典型植被,应分布在青藏高原;华北平原、内蒙古高原、江南丘陵都没有高寒区。
故选C。
答案:C土壤有机碳(SOC)是地球表层系统中最大最具活动性的生态系统碳库之一,和植被覆盖率呈正相关。
下图为赣南地区不同成土母质发育林草地、灌草地、林下裸地的土壤总有机碳剖面分布情况统计图。
据此完成4-5题。
4.据图判断,关于土壤有机碳含量的比较结论正确的是()A.在第四纪红土0-20 cm深度,林下裸地>灌草地B.在林草地,红砂岩>花岗岩>第四纪红土C.在花岗岩成土母质条件下,林草地>灌草地>林下裸地D.在不同植被条件下的0-20 cm深度,花岗岩>红砂岩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在第四纪红土0-20 cm深度,林下裸地的土壤有机碳含量为6 g/kg左右,而灌草地的土壤有机碳含量为8 g/kg 左右,故A项错误;在林草地中0-20 cm深度,土壤有机碳含量花岗岩>红砂岩>第四纪红土,故B项错误;在花岗岩成土母质条件下,土壤有机碳含量林草地含量最高,林下裸地含量最低,故C项正确;只有在林草地植被条件下的0-20 cm深度,花岗岩土壤有机碳含量大于红砂岩土壤有机碳含量,故D错误。
2021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限时规范训练 新人教版
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限时规范训练新人教版建议用时实际用时分值实际得分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共60(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36分。
(xx·广东韶关一模)读“某区域地理要素关联图”,完成1~2题。
1.图中各地理要素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A.大气环流B.太阳辐射C.地理位置D.下垫面状况2.近年来该地频繁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主要是下列何种因素受人类活动的影响( )。
A.气候B.地形C.植被D.河流解析第1题,各地理要素的形成与该地的地理位置密切相关。
第2题,植被破坏使水土流失加剧,滑坡、泥石流灾害多发。
答案 1.C 2.C3.(xx·广东文综,3)下图为我国某省区植被覆盖度(数值越大,表示植被覆盖状况越好)沿经度变化示意图。
该省区可能是( )。
A.西藏自治区B.广东省C.内蒙古自治区D.甘肃省解析由图中信息可知,该省区跨经度广,且植被覆盖状况由西向东越来越好,故可能是内蒙古自治区。
答案 C(xx·日照检测)读“世界某大陆略图”,完成4~5题。
4.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自然景观主要是( )。
A.草原B.荒漠C.针叶林D.阔叶林5.形成图中①②两地自然景观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
A.纬度、水文B.地形、气候C.海陆位置、地形D.水文、土壤解析第4题,从阴影部分分布的位置可知,它主要分布在中亚、内蒙古高原、新疆和青藏高原地区,自然景观主要是草原。
第5题,①地深居内陆,降水少;②地地势高,气温低,降水少。
答案 4.A 5.C(xx·成都模拟)下图是“南美洲部分地区图”。
读图完成6~7题。
6.如果图中地区植被遭到破坏,则平原地区最可能出现( )。
A.水土流失加剧B.泥石流频发C.土地沙漠化D.河流含沙量增大7.下面四幅山地垂直植被带模式图中,与10°S附近西部山地相符的是( )。
A.①B.②C.③D.④解析第6题,图示区域位于亚马孙平原,植被破坏会导致河流含沙量增多。
高考一轮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高考试题
高考一轮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高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2021年海南卷〕历史上,黄河输沙量居世界大河之冠。
近几十年来,我国重点展开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管理,并在黄河上修建水库,使下游年均来沙量大幅增加。
管理前后黄河下游来沙量的变化充沛反映了〝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
据此完成下题。
1.〝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蕴涵的天文原理主要是A.水循环与水平衡原理B.陆地水体相互转化原理C.天文环境全体性原理D.天文环境地域分异原理〔2021年新课标全国卷〕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西南长白山平地苔原带矮小灌木的冻害反而加剧。
调查发现,长白山雪期延长;冻害与坡度亲密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有关;西北坡为冻害高发区。
据此完成2—4题。
2.在平地苔原带,与坡度亲密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有关的目的是A.大气温度B.降水量C.积雪厚度D.植被掩盖度3.长白山西北坡比其他坡向冻害高发,是由于该坡A.年降水最少B.夏季气温最低C.年日照最少D.夏季风力最大4.气候变暖但冻害加剧的缘由能够是A.蒸腾加剧B.高温更低C.降雪期推后D.太阳辐射削弱〔2021年北京卷〕从太白山的北麓往上,越上树木越密越高,上到山的中腰再往上,树木那么越稀越矮。
待到大稀大矮的境界。
繁衍着狼的族类,也寓居了一户猎狼的人家〔引自贾平凹«太白山记»。
太白山为秦岭主峰,海拔3767米〕。
据此,回答以下效果。
5.假设过度猎狼,将会A.形成山区生物多样性增加B.添加山区的环境承载力C.招致不良消费观念的构成D.破坏可继续开展的公允性〔2021年新课标全国卷〕人类活动招致大气中含氮化合物浓度添加,发生沉降,是新出现的令人担忧的全球变化效果。
一科研小组选择受人类搅扰较小的某地,实验模拟大气氮沉降初期对植被的影响。
实验地植被以灌木植物为主,伴生多年生草本植物。
下表数据为实验地以2020年为基数,2021—2021年实验中植被的变化值〔测量时间为每年9月30日〕。
2021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5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课时作业(含解析)
2021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5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课时作业(含解析)题号 1 2 3 45 6 7 8 9 10 11 答案解析:根据材料,该地纬度是45°附近,在大陆西岸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植被是温带落叶阔叶林,A错。
结合图中海拔高度,从②到③处,之间有海拔高的山脉,③处位于背风坡,降水少,与具有地带性规律的②处有明显差异,故③处及其向东都属于非地带性现象,B对,C错。
根据降水量,③处沿海降水少,为半干旱区,植被应是草原为主,形成温带草原带,D错。
答案:B下图示意我国植被的地带性分布,读图,完成4~5题。
4.图中②为( )A.草原 B.荒漠C.针叶林 D.针阔混交林解析:从图中看,③→②→①为东西更替,体现了以水分为基础的经度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②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以北、贺兰山以东,为内蒙古高原,植被为草原。
答案:A5.我国东部森林植被的东西宽度在南北方向发生变化,其主导因素是( )A.纬度 B.洋流 C.地形 D.季风解析:从图中看我国东部为森林,西部为草原、荒漠,导致这种分布的主要因素为降水量的多少。
而东部地区影响降水量的主要因素是夏季风,越往北受夏季风的影响越小,降水量越少,森林植被分布越窄。
答案:D(xx·新课标全国卷Ⅱ)下图示意科隆群岛(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地理位置。
读图,完成6~7题。
6.科隆群岛特有动物种属比例较大,形成这一现象的地理条件是该群岛( )A.地处赤道附近 B.远离大陆C.构造运动强烈 D.地形复杂解析:地图信息显示科隆群岛位于赤道附近,太平洋东部、距离南美洲大陆较远,多火山。
结合初中知识(澳大利亚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可知特有动物比例大的成因是远离大陆、远离危险,动物进化缓慢而古老。
答案:B7.科隆群岛是耐寒的企鹅和喜暖的鬣蜥的共同家园,主要因为该群岛( )A.气温日较差大 B.处在动物迁徙路线上C.地处热带但受寒流影响 D.气候垂直差异明显解析:企鹅原本生活在南极地区,顺西风漂流、秘鲁寒流等洋流漂流至科隆群岛,发现气候适宜(不是很热)、鱼类丰富,于是在此定居(逆洋流回南极不太现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对应学生用书第327页)一、选择题(2019·日照模拟)下表为甘肃省南部某山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单位:g·kg-1)变化。
据此完成1~2题。
1.海拔4 050米半阳坡的有机质含量可能为( )A.60 B.75 C.105 D.1252.与阳坡相比,阴坡( )A.温度高、降水多,土壤有机质含量高B.温度低、降水少,土壤有机质含量低C.温度高、蒸发强,土壤有机质分解作用强D.温度低、蒸发弱,土壤有机质分解作用弱1.C 2.D[第1题,从表格中的信息可以判断海拔4 050米半阳坡的有机质含量介于90~120,结合四个选项可以判断海拔4 050米半阳坡的有机质含量可能为105。
第2题,与阳坡相比,阴坡温度低、蒸发弱,土壤有机质分解作用弱,土壤有机质含量高;阳坡或者阴坡与降水量关系不大。
] 1959~2010年,天山冰川面积总体上呈萎缩趋势,面积缩减率达18.41%,接近全国18%的平均水平,冰川数量变化率较小,为10.84%。
下图为中国天山冰川面积随海拔分布图。
据此完成3~5题。
3.海拔3 800~4 800 m为天山冰川集中发育区,其原因可能是该海拔区间( )A.降水量最大B.受西风影响最大C.受冬季风影响最大D.降雪量与消融量的差值最大4.天山冰川末端海拔的最小值为2 640 m,其分布的位置可能为( ) A.伊犁河流域B.塔里木河流域C.准噶尔盆地D.吐鲁番—哈密盆地5.对1959~2010年天山冰川面积缩小影响最直接的因素是( )A.冬季降水减少B.夏季降水增多C.夏季气温升高D.冬季气温升高3.D 4.A 5.C[第3题,冰川发育主要由冰川形成和消融的关系决定,而非只由降水量直接决定;西风和冬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冰川发育不仅仅和降水有关,还和气温导致的消融有关;天山海拔3 800~4 800 m为天山冰川集中发育区,其原因可能是该海拔区间降雪量与消融量差值最大,积雪最多。
第4题,天山位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量对冰川分布海拔有直接影响,所以冰川分布位置最低的地区应当是降水量较大的地区。
相对其他三地,伊犁河流域受西风带来的水汽影响,降水较多,有利于冰川的形成。
第5题,冰川面积不是固定不变的,季节变化会引起冰川面积的变化:夏季气温升高,冰川面积缩小;冬季气温降低,冰川面积扩大。
冬季降水减少和气温升高对冰川面积缩小的影响较小;夏季降水增多,有利于冰川面积扩大;冰川面积变化主要看冰川形成与消融的关系,而夏季气温升高对冰川面积的缩小影响最直接。
] 拉斯曼丘陵位于南极大陆边缘,是南极大陆为数不多的绿洲之一。
该地常年盛行偏东风,8级以上大风天数达174天,但并没有形成显著的风积地貌。
下面a图为拉斯曼丘陵的位置示意图,b图为拉斯曼丘陵局部地区景观图,c图为拉斯曼丘陵地区各月和每小时的强风(风速大于14 m/s)频率分布图(南极中山站数据,中山站位于拉斯曼丘陵)。
读图,完成6~8题。
6.关于拉斯曼丘陵地区强风的描述,正确的是( )A.南半球夏季至秋季频率变小B.南半球春季至夏季频率变小C.南半球夏季强风频率明显高于其他季节D.南半球冬季7~12时常出现强风7.拉斯曼丘陵地区风积地貌不明显,其原因可能是( )①冰川侵蚀了风积地貌②风力变率大③地表碎屑物少④地表被冰雪覆盖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8.下列推测与拉斯曼丘陵的自然环境特征相符的是( )A.稀疏灌丛分布,风力作用强B.海岸多为侵蚀地貌,以浪蚀、海冰刨蚀等为主C.寒季苔藓地衣生长旺盛,流水作用弱D.暖季地表反射率大,日照时间长6.B 7.D 8.B[第6题,从图c中可知,南半球春季至夏季(9月至次年2月)强风频率变小;南半球夏季至秋季(12月至次年5月)强风频率变大;南半球冬季强风频率最高,明显高于其他季节;南半球冬季14~20时常出现强风。
第7题,拉斯曼丘陵地区虽然风力大,稳定性高,但是地表碎屑物稀少,加之冰雪覆盖,地表裸露时间短暂,限制了风积地貌的形成,故风积地貌不明显。
第8题,该区域位于南极大陆边缘,气候严寒干燥,无法发育灌丛植被;该地位于南极大陆边缘,常年受极地东风影响,风力、冰川、海浪侵蚀作用明显,海岸多为侵蚀地貌,以浪蚀、海冰刨蚀等为主;该地水体主要以固态形式存在,流水作用在该地区表现较弱,短暂的暖季苔原植被(苔藓、地衣等)生长迅速、旺盛;该地暖季地表反射率很小,日照时间长。
](2019·潍坊模拟)下图所示地区有地域特色鲜明的传统民居“蜂巢屋”,一般由3至4个相连的土塔状建筑构成,是当地人利用茅草和泥土筑造而成。
这样的民居,既克服了当地物资缺乏问题,又适应了当地气候特点,是一种古老而优越的生态民居。
据此完成9~11题。
9.蜂巢屋是一种古老而优越的生态民居,反映当地的自然环境( )A.沙漠广布B.森林覆盖率低C.全年气候干旱D.河湖众多10.“蜂巢屋”的墙体厚达80厘米,推测其主要原因为( )A.夏季隔热,冬季保温B.墙体坚固,稳定性好C.抵御夏季的雨水D.防御冬季的风沙11.“蜂巢屋”作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吸引了很多游客,从气候角度分析,最适宜的游览时间为( )A.11~12月B.7~8月C.4~5月D.1~2月9.B 10.A 11.C[第9题,由图可知,该地位于地中海东部,属于地中海气候,不可能全年气候干旱、沙漠广布、河湖众多;该民居是当地人利用茅草和泥土筑造而成,应与该地森林覆盖率较低、物资缺乏有关。
第10题,该地具有“夏季炎热,冬季多雨”的气候特点,“蜂巢屋”的墙体厚达80厘米,可以阻隔夏季阳光,使得室内较为凉爽,还能阻挡冬季冷空气,使室内降温慢。
第11题,“蜂巢屋”位于地中海气候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游客要去此地旅游应选择在春秋季节,气候较为适宜,因此选项中4~5月较为合适。
]二、非选择题12.(2019·山西忻州实验中学月考)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法罗群岛(如图)由覆盖冰川堆石或泥炭土壤的火山岩构成,海岸线非常曲折,有峡湾。
岛上无天然树木,但在种植园里种植有一些起着防护作用的耐风树木。
1月平均气温为3.4 ℃,7月平均气温为10.3 ℃,年均降水量约1 200 mm。
沿海盛产鱼类,捕鱼和渔业产品加工业在该岛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1)解释法罗群岛冬季气温高于0 ℃的主要原因。
(2)分析法罗群岛岛屿众多,海岸线非常曲折的原因。
(3)分析法罗群岛无天然树木的自然原因。
[解析] 第(1)题,影响气温的因素包括纬度、大气环流、下垫面(如海陆位置、地形、洋流及地表覆盖)等,根据图文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法罗群岛位于高纬度地区,其冬季气温高于0 ℃主要是受海陆位置和洋流影响。
由图可知,法罗群岛四面环海,受海洋影响大;沿岸有北大西洋暖流流经,增温作用明显。
第(2)题,地貌的形成与内外力作用均有关,在分析时容易漏掉“火山岩”信息。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群岛位于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交界处,岩浆活动形成众多火山岛,地形崎岖,多基岩海岸。
该群岛纬度高,冰川广布,冰川侵蚀作用形成众多峡湾;该群岛所在海域风大浪高,海浪对海岸的侵蚀作用明显。
第(3)题,一般无天然树木的自然原因可从气温过低、缺水、土壤贫瘠、风力太大等方面考虑。
法罗群岛处于西风带内,西风强劲,不适宜天然树木生长;岛上火山岩及冰川广布,土壤发育程度低,也不利于天然树木生长。
[答案] (1)法罗群岛四面环海,受海洋影响大;有北大西洋暖流流经,增温作用明显。
(2)该群岛位于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的交界处,岩浆沿地壳断裂处上升喷发形成众多火山岛,地形崎岖,多基岩海岸;该群岛纬度高,冰川广布,冰川侵蚀作用形成众多峡湾;该群岛所在海域风大浪高,海浪对海岸的侵蚀作用明显。
(3)有强劲的西风侵袭,不适宜天然树木生长;土壤发育程度低,不利于天然树木生长。
13.(2019·海南高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青藏高原可可西里地区的河流以降水补给为主,并有冰川融水补给。
发源于该地区的楚玛尔河是长江北源之一,卓乃湖、库赛湖、海丁诺尔和盐湖是该地区的重要湖泊。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可可西里地区气温持续上升,降水增加。
2011年8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的强降水导致卓乃湖湖水外泄,依次贯通了库赛湖、海丁诺尔和盐湖。
下图示意卓乃湖周边地区地理环境。
(1)说明造成此次湖泊贯通的自然条件。
(2)指出卓乃湖湖水外泄对下游河湖的影响。
(3)如果未来气候持续暖湿化,导致盐湖与清水河贯通,推测该地区水系及水环境的变化。
[解析] 第(1)题,在审题时注意关键词为“说明”“湖泊贯通”“自然条件”。
思考顺序应为降水导致湖水增加乃至外泄,地形导致水由高处流向低处,最终贯通各湖泊。
第(2)题,本题关键词为“指出”“对下游河湖”“影响”。
“指出”即不用分析解释,只需要指出。
影响既包括有利影响,又包括不利影响。
有利影响为:库赛湖、海丁诺尔和盐湖面积增加,湿地范围扩大;不利影响为:加剧地表冲刷;最终还能形成新的河道。
第(3)题,“楚玛尔河是长江北源之一”,盐湖与清水河贯通的话,就与楚玛尔河相连通了,内流水系变成外流水系,现今长江北源河流水系发生改变。
变成外流河后,湖水流出,会导致湖水盐度降低,水生生态系统发生改变。
[答案] (1)近年来降水持续增加,卓乃湖水位持续升高,此次强降水,导致卓乃湖湖水外泄。
地形西高东低,卓乃湖海拔高,外泄后的湖水连通库赛河,注入库赛湖,随之贯通海拔更低的海丁诺尔和盐湖。
(2)库赛湖、海丁诺尔和盐湖面积增加,湿地范围扩大;加剧地表冲刷,形成新的河道。
(3)内流水系变成外流水系,现今长江北源河流水系发生改变。
湖水盐度降低,水生生态系统发生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