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5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解析版)

合集下载

(完整版)2019年高考试题—理综化学(山东卷)解析版.doc

(完整版)2019年高考试题—理综化学(山东卷)解析版.doc

2019 年高考试题—理综化学(山东卷)解析版注意事项 :认真阅读理解,结合历年的真题,总结经验,查找不足!重在审题,多思考,多 理解!无论是单选、多选还是论述题, 最重要的就是看清题意。

在论述题中, 问题大多具有委 婉性, 尤其是历年真题部分, 在给考生较大发挥空间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考试难度。

考生要 认真阅读题目中提供的有限材料, 明确考察要点, 最大限度的挖掘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建议考生答题时用笔将重点勾画出来,方便反复细读。

只有经过仔细推敲, 揣摩命题老师的意图,积极联想知识点,分析答题角度,才能够将考点锁定,明确题意。

7、以下与化学概念有关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化合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B 、金属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C 、催化剂能改变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D 、石油是混合物,其分馏产品汽油为纯净物【解析】此题考查化学基本概念。

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A 项错误; Mn 2O 7 为酸性氧化物, Al O 为两性氧化物,B 项错误;催化剂能影响反应速率,改变可逆反应达到23平衡的时间, C 项正确;石油的分馏产物汽油为混合物, D 项错误。

答案: C8、以下与含氯化合物有关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 HClO 是弱酸,所以 NaClO 是弱电解质B 、向沸水中逐滴加入少量饱和FeCl 3 溶液,可制得 Fe(OH)3 胶体C 、 HCl 溶液和 NaCl 溶液均通过离子导电,所以 HCl 和 NaCl 均是离子化合物D 、电解 NaCl 溶液得到 22.4LH 2( 标准状况 ) ,理论上需要转移 N 个电子 (N 表示阿伏加德AA罗常数 )【解析】 NaClO 属于盐, 为强电解质, A 项错误; 向沸水中滴加饱和FeCl 3 制备 Fe(OH)3 胶体,B 项正确; HCl 属于共价化合物,C 项错误;根据电解 NaCl 溶液的阴极反应 :2H ++2e -2=H ↑,产生标准状况下 22.4LH 2,转移 2N A 个电子, D 项错误。

2019全国高考(Ⅰ、Ⅱ、Ⅲ、京津沪浙)化学反应原理试题深度解析

2019全国高考(Ⅰ、Ⅱ、Ⅲ、京津沪浙)化学反应原理试题深度解析

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1.利用反应:2NO(g)+2CO(g) 2CO2(g)+N2(g)ΔH=-746.8kJ·mol-1,可净化汽车尾气,如果要同时提高该反应的速率和NO的转化率,采取的措施是 ()A.降低温度 B.增大压强同时加催化剂C.升高温度同时充入N2 D.及时将CO2和N2从反应体系中移走2.对于放热反应Zn+H2SO4=ZnSO4+H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关系可用上图表示B. 1 mol Zn的能量大于1 mol H2的能量C.若将其设计为原电池,则其能量转化形式为电能转化为化学能D.若将其设计为原电池,当有32.5gZn溶解时,正极放出的气体一定为11.2L.3.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 Al2O3的熔点很高,可用作耐火材料B. NH3具有还原性,可用作制冷剂C. SO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纸浆的漂白D. 钠钾合金的密度小,可用作快中子反应堆的热交换剂4.一种芳纶纤的拉伸强度比钢丝还高,广泛用作防护材料。

其结构片段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该高分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芳纶纤维可用作航天、航空、国防等高科技领域的重要基础材料B. 完全水解产物的单个分子中,含有官能团一COOH或一NH2C. 氢键对该高分子的性能有影响D. 结构简式为5.(15分)以化合物A为原料合成化合物M的线路如下图所示。

(1)写出化合物B 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

(2)①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E 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

①能与FeCl 3发生显色反应; ②分子中有3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4)E 与Y 反应生成M 同时还生成甲醇,写出Y (C 5H 8O 4)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的综合热点考点难点附答案

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的综合热点考点难点附答案

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的综合热点考点难点附答案一、化学反应原理1.三草酸合铁酸钾K 3[Fe(C 2O 4)3]·3H 2O 是一种绿色晶体,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光照或受热易分解。

实验室要制备K 3[Fe(C 2O 4)3]·3H 2O 并测定2-24C O 的含量。

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I .FeC 2O 4·2H 2O 的制备向烧杯中加入5.0g(NH 4)2Fe(SO 4)2·6H 2O 、15mL 蒸馏水、1mL3moL/L 的硫酸,加热溶解后加入25mL 饱和H 2C 2O 4溶液,继续加热并搅拌一段时间后冷却,将所得FeC 2O 4·2H 2O 晶体过滤、洗涤。

(1)制备FeC 2O 4·2H 2O 时,加入3mol /L 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 .K 3[Fe(C 2O 4)3]·3H 2O 的制备向I 中制得的FeC 2O 4·2H 2O 晶体中加入10mL 饱和K 2C 2O 4溶液,水浴加热至40℃,缓慢加入过量3%的H 2O 2溶液并不断搅拌,溶液中产生红褐色沉淀,H 2O 2溶液完全加入后将混合物加热煮沸一段时间,然后滴加饱和H 2C 2O 4溶液使红褐色沉淀溶解。

向溶液中再加入10mL 无水乙醇,过滤、洗涤、干燥。

(2)制备过程中有两个反应会生成K 3[Fe(C 2O 4)3],两个化学方程式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Fe(OH)3+3K 2C 2O 4+3H 2C 2O 4=2K 3[Fe(C 2O 4)3]+6H 2O 。

(3)H 2O 2溶液完全加入后将混合物加热煮沸一段时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I .2-24C O 含量的测定称取0.22g Ⅱ中制得的K 3[Fe(C 2O 4)3]·3H 2O 晶体于锥形瓶中,加入50mL 蒸馏水和15mL3mol /L 的硫酸,用0.02000mol /L 的标准KMnO 4溶液滴定,重复3次实验平均消耗的KMnO 4溶液体积为25.00mL 。

2019年全国各地高考化学真题19个专题分类汇编(word解析版) (1)

2019年全国各地高考化学真题19个专题分类汇编(word解析版) (1)

专题01 化学与STSE --------------------------------------------------------------- 2专题02 化学用语与化学基本概念 -------------------------------------------- 6专题03 化学计量与化学计算------------------------------------------------- 11专题04 离子反应----------------------------------------------------------------- 12专题05 氧化还原反应 ---------------------------------------------------------- 22专题06 元素及其化合物 ------------------------------------------------------- 28专题07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 37专题08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 45专题09 电化学基本原理 ------------------------------------------------------- 46专题10 反应速率、化学平衡------------------------------------------------- 54专题11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64专题12 化学实验仪器、基本操作 ------------------------------------------ 74专题13 物质的检验、分离与提纯 ------------------------------------------ 96专题14 有机化学基础 ---------------------------------------------------------102专题15 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综合应用 -------------------------------113专题16 平衡原理综合应用 ---------------------------------------------------115专题17 工艺流程题-------------------------------------------------------------119专题18 有机化学合成与推断(选修)-----------------------------------142专题19 物质的结构与性质(选修) --------------------------------------170专题01 化学与STSE(2019·全国Ⅰ卷)陶瓷是火与土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其形成、性质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2019高考满分之路搞定化学压轴题: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1)

2019高考满分之路搞定化学压轴题: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1)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1)1、用化学反应原理研究N、S氧化物有着重要的意义。

(1).已知:2SO2(g)+O2(g)2SO3(g) ΔH1=-196.6KJ/mol2NO(g)+O2(g)2NO2(g) ΔH2=-113.8KJ/molNO2(g) +SO2(g)SO3(g)+NO(g) ΔH3则ΔH3=__________,如果上述三个反应方程式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K3,则K3=__________(用K1、K2表示)。

(2).如下图所示,A是恒容的密闭容器,B是一个体积可变的充气气囊。

保持恒温,关闭K2,分别将2mol NO和1mol O2通过K1、K3分别充入A、B中,发生的反应为2NO(g)+O2(g)2NO2(g)[不考虑2NO2(g)N2O4(g)],起始时A、B的体积相同均为aL。

①下列说法和示意图能说明A、B容器均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

a.A、B容器中气体的颜色均不发生变化b.A、B容器中NO和O2物质的量浓度比均为2∶1c.A、B容器中气体的密度不在发生变化d.A、B容器中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发生变化e.②T ℃时,A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时的平衡常数K p=0.27(kPa)-1。

若A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时p(NO2)=200kPa,则平衡时NO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

(K p是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所得的平衡常数,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3).将0.2mol SO2和0.15mol O2通入2L的密闭容器中,测得SO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下图实线所示。

①ab 段平均反应速率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c 段平均反应速率;de 段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

②仅改变某一个实验条件,测得SO 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上图中虚线所示,则改变的条件是__________。

③如图电解装置可将雾霾中的NO 、SO 2分别转化为4NH +和24SO -。

专题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解析版)

专题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解析版)

专题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1(2024届·天津河西·统考二模)科学家对航天员在空间站中产生的CO2循环利用的探索取得诸多成果。

按要求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将航天员呼出的CO2进行CH4化反应,完成空间站中CO2和O2的循环利用。

①写出与CH4分子的空间结构相同的一种阳离子:。

②标准生成焓(Δf H⊖m)是指在特定温度下由稳定态单质生成1mol化合物的焓变。

表中为几种物质在25℃时的Δf H⊖m。

物质CO2g CH4g H2O g H2gΔf H⊖m/kJ⋅mol-1a b c0完善反应器中进行的如下反应即Sabatier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CH4g +2H2O g ΔH=。

③图中H2来自于电解水装置的(填“阳极产物”或“阴极产物”)④在恒温密闭刚性反应器中增大Sabatier反应中CO2的反应速率可行的措施有。

写出一项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的标志:。

⑤写出碱性燃料电池中负极反应式:。

(2)将航天员呼出的CO2回收,可利用Bosch反应即CO2g +2H2g ⇌C s +2H2O g 替换Sabatier反应。

在T℃时,向容积为2L的密闭刚性反应器中通入3molH2和1molCO2发生Bosch反应,平衡时恢复至T℃。

测得容器内气压变化如图所示。

①解释图中开始时容器内压强增大的原因:。

②已知K p为用各组分气体的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气体分压=气体的体积分数×体系总压。

T℃下,Bosch反应中CO2的转化率=;K p=(写算式,不化简)。

③加入催化剂(其他条件相同)此反应达平衡时CO2分压为。

【答案】(1)NH+4CO2(g)+4H2(g)(-a+b+2c)kJ/mol阴极产物合适的催化剂反应器中压强恒定时CH4-8e-+10OH-=CO2-3+7H2O(2)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开始时容器内温度上升,压强增大;随着反应进行,反应体系内气体分子总数减少,压强减小;此阶段前者是影响体系内压强变化的主要原因80%1.63.2×8020.23.2×80× 1.43.2×8025kPa【分析】电解水产生H2和O2,O2被宇航员吸收产生CO2,CO2与H2在Sabatier反应器中反应生成CH4,CH4的碱性燃料电池使用时提供电能。

2019年全国卷Ⅱ理综化学高考真题解析(精编版)(解析版)

2019年全国卷Ⅱ理综化学高考真题解析(精编版)(解析版)

汇聚名校名师,奉献精品资源,打造不一样的教育!
1 绝密★启用前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化学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F 19 Na 23 S 32 Cl 35.5 As 75 I 127Sm 150
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

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著名诗句,下列关于该诗句中所涉及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B. 蚕丝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
C. “蜡炬成灰”过程中发生了氧化反应
D. 古代的蜡是高级脂肪酸酯,属于高分子聚合物
【答案】D
【解析】
【详解】A. 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A 项正确;
B. 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B 项正确;
C. “蜡炬成灰”指的是蜡烛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属于氧化反应,C 项正确;
D. 高级脂肪酸酯不属于高分子聚合物,D 项错误;
答案选D 。

【点睛】高中化学阶段,常见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有:淀粉、纤维素、蛋白质。

2.已知N A 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高考化学热点题型:化学反应原理综合大题(解析版)

高考化学热点题型:化学反应原理综合大题(解析版)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大题1.(2020·广东省清远市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氮氧化物是形成酸雨、水体富营养化、光化学烟雾等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

已知:反应Ⅰ.2NO(g)+O2(g) 2NO2(g) ΔH1=-112 kJ·mol-1;反应Ⅱ.2NO2(g) N2O4(g) ΔH2=-24.2 kJ·mol-1;反应Ⅲ.3O2(g) 2O3(g) ΔH3=+144.6 kJ·mol-1;(1)大气层中O3氧化NO的热化学方程式为3NO(g)+O3(g) 3NO2(g) ΔH4=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温度下,向1 L刚性容器中投入1 mol O2发生反应Ⅲ,5 min时压强变为原来的0.9倍后不再变化。

①5 min内O3的生成速率v(O3)=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平衡时O2的转化率α(O2)________30%(填“>”“=”或“<”)。

(3)常温下,向压强为p kPa的恒压容器中充入2 mol NO和1 mol O2,发生反应Ⅰ和反应Ⅱ。

平衡时NO和N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2 mol和1 mol,则常温下反应Ⅱ的平衡常数K p=____________kPa-1(已知气体中某成分的分压p(分)=n(分)×p(总),用含p的式子表示)。

n(总)(4)工业上常用氨气去除一氧化氮的污染,反应原理为:4NH3(g)+6NO(g)5N2(g)+6H2O(g)。

测得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为:lg K p=5.0+200/T(T为开氏温度)。

①该反应ΔH _______________0(填“>”“=”或“<”)。

②一定温度下,按进料比n (NH 3)∶n (NO)=1∶1,匀速通入装有锰、镁氧化物作催化剂的反应器中反应。

反应相同时间,NO 的去除率随反应温度的变化曲线如上图。

NO 的去除率先迅速上升后上升缓慢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反应温度高于380 ℃时,NO 的去除率迅速下降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的综合热点考点难点附详细答案

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的综合热点考点难点附详细答案

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的综合热点考点难点附详细答案一、化学反应原理1.水中的溶解氧是水生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条件。

某课外小组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夹持装置略),采用碘量法测定学校周边河水中的溶解氧的含量。

实验步骤及测定原理如下:Ⅰ.取样、氧的固定a.用溶解氧瓶采集水样,记录大气压及水体温度。

b.向烧瓶中加入200mL 水样。

c.向烧瓶中依次迅速加入41mLMnSO 无氧溶液(过量)和2mL 碱性KI 无氧溶液(过量),开启搅拌器,反应生成2MnO(OH),实现氧的固定。

Ⅱ.酸化、滴定d.搅拌,并向烧瓶中加入2mL 硫酸无氧溶液至2MnO(OH)被I -还原为2Mn +,溶液为中性或弱酸性。

e.在暗处静置5min 后,取一定量溶液,用223Na S O 标准溶液滴定生成的()22223246I 2S O I 2I S O ---+=+,记录数据。

f.⋯⋯g.处理数据(忽略氧气从水样中的逸出量和加入试剂后水样体积的变化)。

回答下列问题:()1配制以上无氧溶液时,除去所用溶剂水中的氧气的简单操作为________。

()2取水样时应尽量避免扰动水体表面,这样操作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

()3“步骤c”中“搅拌”的作用是________。

()4“氧的固定”中发生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5“步骤f”为________。

()6“步骤e”中,用amol/LNa 2S 2O 3标准溶液滴定,以淀粉溶液作指示剂,滴定终点的现象为________;若200mL 水样经处理后,共消耗223Na S O 标准溶液的体积为bmL ,则水样中溶解氧的含量为________(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mg/L 。

()7“步骤d”中加入硫酸溶液反应后,若溶液pH 过低,滴定时会产生明显的误差,写出产生此误差的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至少写出2个):________。

【答案】将溶剂水煮沸后冷却 使测定值与水体中的实际值保持一致,避免产生误差 使溶液混合均匀,快速完成反应 222O 2Mn(OH)2MnO(OH)+= 重复步骤e 中的滴定操作23~次 当滴入最后一滴时,溶液蓝色刚好褪去且半分钟内不复色 40ab223222H S O S SO H O +-+=↓+↑+,22224SO I 2H O 4H SO 2I +--++=++;2224H 4I O 2I 2H O +-++=+【解析】【详解】(1)溶液中氧气溶解度不大,且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减小,所以配制以上无氧溶液时需要通过煮沸溶剂后冷却,把溶剂水中溶解的氧气赶出得到;故答案为:将溶剂水煮沸后冷却;(2)取水样时扰动水体表面,这样操作会使氧气溶解度减小,为此,取水样时应尽量避免扰动水体表面,这样操作的主要目的是使测定值与水体中的实际值保持一致,避免产生误差;故答案为:使测定值与水体中的实际值保持一致,避免产生误差;(3)操作步骤中搅拌的作用是使溶液混合均匀,快速完成反应;故答案为:使溶液混合均匀,快速完成反应;(4) “氧的固定”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22O 2Mn(OH)2MnO(OH)+=; 故答案为:222O 2Mn(OH)2MnO(OH)+=;(5)为减少实验过程中的误差,滴定实验应重复进行滴定实验测定数值,取几次的平均值计算,步骤f 为重复步骤e 的操作2~3次;故答案为:重复步骤e 的操作2~3次;(6)用223Na S O 标准溶液滴定生成的2I ,发生反应22232462S O I S O 2I ---+=+,以淀粉作指示剂,随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入,滴定过程中滴入最后一滴溶液蓝色变化为无色且半分钟不变说明反应达到终点;若200mL 水样经处理后,共消耗Na 2S 2O 3标准溶液的体积为bmL ,实验过程中依次发生的反应为2222Mn O 4OH 2MnO(OH)+-++=↓,2222MnO(OH)2I 4H Mn I 3H O -++++=++,22232462S O I S O 2I ---+=+,得到定量关系为:222223O 2MnO(OH)2I 4S O -~~~,1 4n (O 2) 31b 10L amol L --⨯⨯⋅n (O 2)=0.00025abmol ,质量为0.00025abmol 32g /mol 0.008abg 8abmg ⨯==, 氧气浓度8abmg 40abmg /L 0.2L==; 故答案为:当滴入最后一滴时,溶液蓝色刚好褪去且半分钟内不复色; 40ab ;()7硫代硫酸钠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歧化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硫也能够被生成的碘氧化,同时空气中的氧气也能够将碘离子氧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223222H S O S SO H O +-+=↓+↑+;22224SO I 2H O 4H SO 2I +--++=++;2224H 4I O 2I 2H O +-++=+,故答案为:223222H S O S SO H O +-+=↓+↑+,22224SO I 2H O 4H SO 2I +--++=++,2224H 4I O 2I 2H O(+-++=+任写其中2个)。

2019年高考试题理综化学山东卷解析版

2019年高考试题理综化学山东卷解析版

年高考试题—理综化学(山东卷)解析版2019注意事项:认真阅读理解,结合历年的真题,总结经验,查找不足!重在审题,多思考,多理解!无论是单选、多选还是论述题,最重要的就是看清题意。

在论述题中,问题大多具有委婉性,尤其是历年真题部分,在给考生较大发挥空间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考试难度。

考生要认真阅读题目中提供的有限材料,明确考察要点,最大限度的挖掘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建议考生答题时用笔将重点勾画出来,方便反复细读。

只有经过仔细推敲,揣摩命题老师的意图,积极联想知识点,分析答题角度,才能够将考点锁定,明确题意。

7、以下与化学概念有关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化合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B、金属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C、催化剂能改变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D、石油是混合物,其分馏产品汽油为纯净物【解析】此题考查化学基本概念。

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A项错误;MnO72为酸性氧化物,AlO为两性氧化物,B项错误;催化剂能影响反应速率,改变可逆反应达到32平衡的时间,C项正确;石油的分馏产物汽油为混合物,D项错误。

答案:C8、以下与含氯化合物有关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HClO是弱酸,所以NaClO是弱电解质B、向沸水中逐滴加入少量饱和FeCl溶液,可制得Fe(OH)胶体33C、HCl溶液和NaCl溶液均通过离子导电,所以HCl和NaCl均是离子化合物D、电解NaCl溶液得到22.4LH(标准状况),理论上需要转移N个电子(N表示阿伏加德A2A罗常数) 【解析】NaClO属于盐,为强电解质,A项错误;向沸水中滴加饱和FeCl制备Fe(OH)胶体,33?+B项正确;HCl属于共价化合物,C项错误;根据电解NaCl溶液的阴极反应:2H+2e=H↑,2产生标准状况下22.4LH,转移2N个电子,D项错误。

A2答案:B9、以下关于原子结构、元素性质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只含共价键B、IA族金属元素是同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C、同种元素的原子均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中子数D、ⅦA族元素的阴离子还原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解析】NHCl全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但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A项错误;同周期元素从4左到右金属性逐渐减弱,各周期中ⅠA族元素的金属性最强,B项正确;同种元素的原子的质子数相同,但中子数不同,C项错误;Ⅶ族元素的阴离子还原性越强,那么元素的金属性越弱,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弱,D项错误。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2024年高考化学压轴题专项训练(解析版)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2024年高考化学压轴题专项训练(解析版)

压轴题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命题预测本专题考查类型主要涉及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是高考必考题型,题目通常结合图像、表格、数据等信息,围绕一个主题,以“拼盘”的形式呈现,每个小题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考查盖斯定律的应用、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分析、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与计算、反应条件的分析选择、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电化学等命题点,在近几年考题中,主要以“多因素影响”考查出现,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综合分析判断能力,信息量大,难度较高。

预计2024年后命题的情境通常为化工生产中的实际反应,然后对此反应从不同角度进行设问来达到覆盖化学反应原理考查点的目的,各小题之间有一定的独立性。

高频考法(1)热化学方程式与盖斯定律(2)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3)电化学等一、利用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将所给热化学方程式适当加减得到所求的热化学方程式,反应热也作相应的加减运算。

流程如下:二、转化率、产率等计算与变化判断1.三段式突破平衡的有关计算 mA (g )+nB (g )pC (g )+qD (g )起始/(mol ·L -1)a b 0变化/(mol·L-1)mx nx px qx平衡/(mol·L-1)a-mx b-nx px qx(1)v A=mxΔt。

(2)转化率αA=mxa×100%。

(3)K=(px)p·(qx)q(a-mx)m·(b-nx)n。

(4)生成物的产率:实际产量占理论产量的百分数。

一般来说,转化率越高,原料利用率越高,产率越高。

产率=产物实际质量理论产量×100%。

(5)混合物中某组分的百分含量=平衡量平衡总量×100%。

2.平衡移动与转化率的关系在一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a mol A、b mol B发生反应aA(g)+bB(g)cC(g),达到平衡后,改变下列条件,分析转化率的变化情况:(1)再通入b mol B,α(A)增大,α(B)减小。

2019年高考真题专题汇编——化学反应原理综合大题

2019年高考真题专题汇编——化学反应原理综合大题

2019年高考真题专题汇编——化学反应原理综合大题1.(2019北京)氢能源是最具应用前景的能源之一,高纯氢的制备是目前的研究热点。

(1)甲烷水蒸气催化重整是制高纯氢的方法之一。

①反应器中初始反应的生成物为H2和CO2,其物质的量之比为4∶1,甲烷和水蒸气反应的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②已知反应器中还存在如下反应:i.CH4(g)+H2O(g)=CO(g)+3H2(g) ΔH1ii.CO(g)+H2O(g)=CO2(g)+H2(g) ΔH2iii.CH4(g)=C(s)+2H2(g) ΔH3……iii为积炭反应,利用ΔH1和ΔH2计算ΔH3时,还需要利用__________反应的ΔH。

③反应物投料比采用n(H2O)∶n(CH4)=4∶1,大于初始反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选填字母序号)。

a.促进CH4转化b.促进CO转化为CO2c.减少积炭生成④用CaO可以去除CO2。

H2体积分数和CaO消耗率随时间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从t1时开始,H2体积分数显著降低,单位时间CaO消耗率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此时CaO消耗率约为35%,但已失效,结合化学方程式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可利用太阳能光伏电池电解水制高纯氢,工作示意图如下。

通过控制开关连接K1或K2,可交替得到H2和O2。

①制H2时,连接_______________。

产生H2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

②改变开关连接方式,可得O2。

③结合①和②中电极3的电极反应式,说明电极3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CH4 + 2H2O= 4H2 + CO2C(s)+CO2(g)=2CO(g) abc 降低H2体积分数在t1之后较少,结合CaO+H2O=Ca(OH)2可知水蒸气浓度较小,反应器内反应逆向反应,氧化钙很难和CO2反应,因而失效K12H2O+2e-=H2↑+2OH-连接K1或K2时,电极3分别作为阳极材料和阴极材料,并且NiOOH和Ni(OH)2相互转化提供电子转移【解析】【详解】(1)①由于生成物为H2和CO2,其物质的量之比为4:1,反应物是甲烷和水蒸气,因而反应方程式为CH4 + 2H2O= 4H2 + CO2;②ⅰ-ⅱ可得CH4(g)+CO2(g)=2CO(g)+2H2(g),设为ⅳ,用ⅳ-ⅲ可得C(s)+CO2(g)=2CO(g),因此,还需利用C(s)+CO2(g)=2CO(g)反应的焓变;③初始反应n(H2O):n(CH4)=2:1,说明加入的水蒸气过量,又反应器中反应都存在一定可逆性,根据反应ⅰ知水蒸气浓度越大,甲烷的转化率越高,a正确;根据反应ⅱ知水蒸气浓度越大,CO的转化率越高,b正确;ⅰ和ⅱ产生氢气,使得氢气浓度变大,抑制反应ⅲ,积炭生成量减少,c正确;④t1时CaO消耗率曲线斜率减小,因而单位时间内CaO的消耗率降低,H2体积分数在t1之后较少,结合CaO+H2O=Ca(OH)2可知水蒸气浓度较小,反应器内反应逆向反应,氧化钙很难和CO2反应,因而失效;(2)①电极生成H2时,根据电极放电规律可知H+得到电子变为氢气,因而电极须连接负极,因而制H2时,连接K1,该电池在碱性溶液中,由H2O提供H+,电极反应式为2H2O+2e-=H2↑+2OH-;③电极3上NiOOH和Ni(OH)2相互转化,其反应式为NiOOH+e-+H2O⇌Ni(OH)2+OH-,当连接K1时,Ni(OH)2失去电子变为NiOOH,当连接K2时,NiOOH得到电子变为Ni(OH)2,因而作用是连接K1或K2时,电极3分别作为阳极材料和阴极材料,并且NiOOH和Ni(OH)2相互转化提供电子转移。

高考化学之化学反应原理题试题 电化学选择题(高考考情、分析技巧、必备模型)(解析版)

高考化学之化学反应原理题试题 电化学选择题(高考考情、分析技巧、必备模型)(解析版)

突破01 电化学选择题(1)限时:25分钟1.(2019·浙江4月选考)化学电源在日常生活和高科技领域中都有广泛应用。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Zn2+向Cu电极方向移动,Cu电极附近溶液中H+浓度增加B.乙: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Ag2O+2e-+H2O===2Ag+2OH-C.丙:锌筒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锌筒会变薄D.丁:使用一段时间后,电解质溶液的酸性减弱,导电能力下降【答案】A【解析】A项,Zn较Cu活泼,作负极,Zn失电子变Zn2+,电子经导线转移到铜电极,铜电极负电荷变多,吸引了溶液中的阳离子,因而Zn2+和H+迁移至铜电极,H+氧化性较强,得电子生成H2,因而c(H+)减小,错误;B项,Ag2O 作正极,得到来自Zn失去的电子,被还原成Ag,结合KOH作电解液,故电极反应式为Ag2O+2e-+H2O===2Ag +2OH-,正确;C项,Zn为较活泼电极,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锌溶解,因而锌筒会变薄,正确;D项,铅蓄电池总反应式为PbO2+Pb+2H2SO42PbSO4+2H2O,可知放电一段时间后,H2SO4不断被消耗,因而电解质溶液的酸性减弱,导电能力下降,正确。

2.(山东新高考模拟卷)利用小粒径零价铁(ZVI)的电化学腐蚀处理三氯乙烯,进行水体修复的过程如图所示。

H+、O2、NO3_等共存物的存在会影响水体修复效果,定义单位时间内ZVI释放电子的物质的量为n t,其中用于有效腐蚀的电子的物质的量n e。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①②③④均在正极发生B .单位时间内,三氯乙烯脱去a mol Cl 时n e = a molC .④的电极反应式为NO 3_ + 10H + + 8e _ = NH 4+ + 3H 2OD .增大单位体积水体中小微粒ZVI 的投入量,可使n t 增大【答案】B【解析】A .由修复过程示意图中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变化可知,反应①②③④均为得电子的反应,所以应在正极发生;B .三氯乙烯C 2HCl 3中C 原子化合价为+1价,乙烯中C 原子化合价为-2价,1 mol C 2HCl 3转化为1 molC 2H 4时,得到6 mol 电子,脱去3 mol 氯原子,所以脱去a mol Cl 时n e = 2a mol;C .由示意图及N 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可写出如下转化NO 3_ + 8e _ — NH 4+,由于生成物中有NH 4+所以只能用H +和H 2O 来配平该反应,而不能用H 2O 和OH _来配平,所以 ④的电极反应式为NO 3_ + 10H + + 8e _= NH 4+ + 3H 2O;D .增大单位体积水体中小微粒ZVI 的投入量,可以增大小微粒ZVI 和正极的接触面积,加快ZVI 释放电子的速率,可使n t 增大。

2019届高考三轮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汇编(含答案)

2019届高考三轮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汇编(含答案)

专题跟踪检测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已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巻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東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目前,处理烟气中SO 2常采用两种方法:液吸法和还原法。

Ⅰ.碱液吸收法25 ℃时,K b (NH 3·H 2O)=1.8×10-5;H 2SO 3:K a1=1.5×10-2,K a2=1.0×10-7; K sp (CaSO 4)=7.1×10-5。

第1步:用过量的浓氨水吸收SO 2,并在空气中氧化;第2步:加入石灰水,发生反应Ca 2++2OH -+2NH +4+SO 2-4CaSO 4↓+2NH 3·H 2O K 。

(1)25 ℃时,0.1 mol ·L -1(NH 4)2SO 3溶液的pH________(填“>”“<”或“=”)7。

(2)计算第2步中反应的K =__________________。

Ⅱ.水煤气还原法已知:①2CO(g)+SO 2(g)S(l)+2CO 2(g) ΔH 1=-37.0 kJ ·mol -1; ②2H 2(g)+SO 2(g)S(l)+2H 2O(g) ΔH 2=+45.4 kJ ·mol -1;③CO 的燃烧热ΔH 3=-283 kJ ·mol -1。

(3)表示液态硫(S)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②中,正反应活化能E 1________(填“>”“<”或“=”)ΔH 2。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 (一) 解析版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 (一) 解析版

绝密 ★ 启用前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 学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Cu 64 Ba 137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一种利用废干电池中黑色粉末(主要成分MnO 2、炭粉及少量Hg 2+、Pb 2+等重金属盐)制备MnSO 4晶体的工艺流程如下:黑色粉末Fe H 2SO 4溶液滤渣1含MnSO 4、Fe 2(SO 4)3的酸性滤液CaCO 3滤渣2MnSO 4滤液①②MnSO 4·nH 2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反应①中1mol Fe 至多还原1.5mol MnO 2 B .重金属主要在滤渣2中C .步骤③煮沸可使沉淀颗粒长大,目的是便于固液分离D .合理处理废旧电池有利于资源再利用并防止汞、铅等重金属污染 【答案】B【解析】由反应2Fe +3MnO 2+6H 2SO 4=3MnSO 4+Fe 2(SO 4)3+6H 2O 知,A 项正确;步骤①中同时发生Fe+Hg 2+=Hg+Fe 2+,Fe+Pb 2+=Pb+Fe 2+,故重金属主要在滤渣1中,B 项错误;悬浊液中Fe(OH)3颗粒越大越易与MnSO 4溶液过滤分离,C 项正确;锰等是重要金属资源,汞、铅等重金属能严重污染环境,D 项正确。

8.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 A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标准状况下,11.2 L 丙烷含有的极性键数目为4N AB .25℃时,K sp (BaSO 4)=1×10−10,则BaSO 4饱和溶液中Ba 2+数目为1×10−3N AC .标准状况下,2.24L Cl 2完全溶于水转移电子数为0.2N AD .9N A 个羟基和10N A 个氢氧根离子所含电子数相等 【答案】A【解析】A 项中,每个丙烷分子含有8个C —H 极性键,所以标准状况下11.2L 即0.5mol 丙烷含极性键为4N A ,A 项正确;B 项中,BaSO 4饱和溶液的体积未知,所以其钡离子数目无法确定,B 错误;C 项中,Cl 2与H 2O 的反应是可逆反应,标况下2.24L Cl 2完全溶于水过程中不能确定转移电子数目,C 错误;D 项中,一个羟基有9个电子,一个氢氧根离子有10个电子,9N A 个羟基和10N A 个氢氧根离子所含电子数分别为81N A 、100N A ,D 错误。

2019年高考全国各地化学真题分类汇编19个专题(解析版)

2019年高考全国各地化学真题分类汇编19个专题(解析版)

2019年高考全国各地化学真题分类汇编(解析版)专题01 化学与STSE --------------------------------------------------------------- 2专题02 化学用语与化学基本概念 -------------------------------------------- 5专题03 化学计量与化学计算--------------------------------------------------- 9专题04 离子反应----------------------------------------------------------------- 10 专题05 氧化还原反应 ---------------------------------------------------------- 18 专题06 元素及其化合物 ------------------------------------------------------- 23 专题07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 30 专题08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 36 专题09 电化学基本原理 ------------------------------------------------------- 37 专题10 反应速率、化学平衡------------------------------------------------- 44 专题11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52 专题12 化学实验仪器、基本操作 ------------------------------------------ 60 专题13 物质的检验、分离与提纯 ------------------------------------------ 78 专题14 有机化学基础 ---------------------------------------------------------- 83 专题15 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综合应用 -------------------------------- 91 专题16 平衡原理综合应用 ---------------------------------------------------- 93 专题17 工艺流程题-------------------------------------------------------------- 97 专题18 有机化学合成与推断(选修)-----------------------------------117 专题19 物质的结构与性质(选修) --------------------------------------141专题01 化学与STSE(2019·全国Ⅰ卷)陶瓷是火与土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其形成、性质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15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1.[2019新课标Ⅰ]水煤气变换[CO(g)+H 2O(g)=CO 2(g)+H 2(g)]是重要的化工过程,主要用于合成氨、制氢以及合成气加工等工业领域中。

回答下列问题:(1)Shibata 曾做过下列实验:①使纯H 2缓慢地通过处于721 ℃下的过量氧化钴CoO(s),氧化钴部分被还原为金属钴Co(s),平衡后气体中H 2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0250。

②在同一温度下用CO 还原CoO(s),平衡后气体中CO 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0192。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判断,还原CoO(s)为Co(s)的倾向是CO_________H 2(填“大于”或“小于”)。

(2)721 ℃时,在密闭容器中将等物质的量的CO(g)和H 2O(g)混合,采用适当的催化剂进行反应,则平衡时体系中H 2的物质的量分数为_________(填标号)。

A .<0.25B .0.25C .0.25~0.50D .0.50E .>0.50(3)我国学者结合实验与计算机模拟结果,研究了在金催化剂表面上水煤气变换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其中吸附在金催化剂表面上的物种用❉标注。

可知水煤气变换的ΔH ________0(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该历程中最大能垒(活化能)E 正=_________eV ,写出该步骤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Shoichi 研究了467 ℃、489 ℃时水煤气变换中CO 和H 2分压随时间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催化剂为氧化铁,实验初始时体系中的2H O p 和CO p 相等、2CO p 和2H p 相等。

计算曲线a 的反应在30~90 min 内的平均速率v (a)=___________Pa·min −1。

467 ℃时2H p 和CO p 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曲线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89 ℃时2H p 和CO p 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曲线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大于(2)C(3)小于 2.02 COOH*+H*+H 2O*COOH*+2H*+OH*(或H 2O*H*+OH*)(4)0.0047 b c a d【解析】【分析】(1)由H 2、CO 与CoO 反应后其气体物质的量分数判断二者的倾向大小;(2)根据三段式以及CO 与H 2的倾向大小关系综合判断;(3)根据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相对能量差大小进行比较判断;根据反应物达到活化状态所需能量为活化能以及相对能量差值大小计算并比较最大能垒;根据最大能垒对应的反应历程对应的物质写出方程式; (4)根据图中曲线a 在30~90 min 内分压变化量计算平均反应速率;先根据CO 与H 2的倾向大小关系判断CO 与H 2的含量范围,然后根据温度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判断出在不同温度下曲线对应的物质。

【详解】(1)H 2还原氧化钴的方程式为:H 2(g)+CoO(s)Co(s)+H 2O(g);CO 还原氧化钴的方程式为:CO(g)+CoO(s)Co(s)+CO 2(g),平衡时H 2还原体系中H 2的物质的量分数(()()()222n H n H +n H O )高于CO 还原体系中CO 的物质的量分数(()()()2n CO n CO +n CO ),故还原CoO(s)为Co(s)的倾向是CO 大于H 2; (2)721 ℃时,在密闭容器中将等物质的量的CO(g)和H 2O(g)混合,可设其物质的量为1mol ,则CO(g)+H2O(g)ƒCO2(g)+H2(g) 起始(mol) 1 1 0 0转化(mol)平衡(mol)1- 1-则平衡时体系中H2的物质的量分数=()()()2n H xmol x==n21-x+1-x+x+x mol⎡⎤⎣⎦总,因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故<1,可假设二者的还原倾向相等,则=0.5,由(1)可知CO的还原倾向大于H2,所以CO更易转化为H2,故>0.5,由此可判断最终平衡时体系中H2的物质的量分数介于0.25~0.50,故答案为C;(3)根据水煤气变换[CO(g)+H2O(g)=CO2(g)+H2(g)]并结合水煤气变换的反应历程相对能量可知,CO(g)+H2O(g)的能量(-0.32eV)高于CO2(g)+H2(g)的能量(-0.83eV),故水煤气变换的ΔH小于0;活化能即反应物状态达到活化状态所需能量,根据变换历程的相对能量可知,最大差值为:其最大能垒(活化能)E正=1.86-(-0.16)eV=2.02eV;该步骤的反应物为COOH+H+H2O=COOH+2H+OH;因反应前后COOH和1个H未发生改变,也可以表述成H2O=H+OH;(4)由图可知,30~90 min内a曲线对应物质的分压变化量Δp=(4.08-3.80)Pa=0.28 Pa,故曲线a的反应在30~90 min内的平均速率v(a)=0.28 kPa60min=0.0047 Pa·min−1;由(2)中分析得出H2的物质的量分数介于0.25~0.5,CO的物质的量分数介于0~0.25,即H2的分压始终高于CO的分压,据此可将图分成两部分:由此可知,a、b表示的是H2的分压,c、d表示的是CO的分压,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CO分压增加,H2分压降低,故467 ℃时P H2和P CO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曲线分别是b、c;489 ℃时P H2和P CO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曲线分别是a、d。

【点睛】本题以水煤气交换为背景,考察化学反应原理的基本应用,较为注重学生学科能力的培养,难点在于材料分析和信息提取,图像比较新,提取信息能力较弱的学生,会比较吃力。

第(3)问于我国化学工作者发表在顶级刊物Science中的文章“沉积在α-MoC上单层金原子对水煤气的低温催化反应”,试题以文章中的单原子催化能量变化的理论计算模型为情境,让学生认识、分析催化吸附机理及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本题属于连贯性综合题目,本题的解题关键在于第(1)问的信息理解与应用,若本题的第(1)问判断错误,会导致后续多数题目判断错误;第(2)问可以采取特殊值法进行赋值并结合极限法计算,考生若只是考虑到完全转化极限,则只能判断出H2的物质的量分数小于0.5,这是由于对题干的信息应用能力不熟练而导致;对于第(4)问中曲线对应物质的确定需根据第(1)(2)问得出的相关结论进行推断,需先确定物质对应曲线,然后再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判读相关物质的变化。

2.[2019新课标Ⅱ]环戊二烯()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广泛用于农药、橡胶、塑料等生产。

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g)(g)+H2(g) ΔH1=100.3 J·mol−1 ①H2(g)+ I2(g)2HI(g) ΔH2=−11.0 J·mol−1 ②对于反应:(g)+ I2(g)(g)+2HI(g) ③ΔH3=___________J·mol−1。

(2)某温度下,等物质的量的碘和环戊烯()在刚性容器内发生反应③,起始总压为105Pa,平衡时总压增加了20%,环戊烯的转化率为_________,该反应的平衡常数p=_________Pa。

达到平衡后,欲增加环戊烯的平衡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填标号)。

A.通入惰性气体B.提高温度C.增加环戊烯浓度D.增加碘浓度(3)环戊二烯容易发生聚合生成二聚体,该反应为可逆反应。

不同温度下,溶液中环戊二烯浓度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标号)。

A.T1>T2B.a点的反应速率小于c点的反应速率C.a点的正反应速率大于b点的逆反应速率D.b点时二聚体的浓度为0.45 mol·L−1(4)环戊二烯可用于制备二茂铁(Fe(C5H5)2,结构简式为),后者广泛应用于航天、化工等领域中。

二茂铁的电化学制备原理如下图所示,其中电解液为溶解有溴化钠(电解质)和环戊二烯的DMF溶液(DMF为惰性有机溶剂)。

该电解池的阳极为____________,总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

电解制备需要在无水条件下进行,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89.3(2)40% 3.56×104BD(3)CD(4)Fe电极Fe+2=+H2↑(Fe+2C5H6Fe(C5H5)2+H2↑)水会阻碍中间物Na的生成;水会电解生成OH−,进一步与Fe2+反应生成Fe(OH)2【解析】【分析】(1)利用盖斯定律解题;(2)利用差量法计算转化率;三行式法计算平衡常数;根据平衡移动原理解释;(3)通过外界因素对速率的影响和平衡状态的形成分析A、B、C选项,D选项观察图象计算;(4)根据阳极:升失氧;阴极:降得还进行分析确定阴阳极;根据题干信息中Na元素的变化确定环戊二烯得电子数和还原产物,进而写出电极反应式;注意Na与水会反应,Fe2+在碱性条件下生成沉淀。

【详解】(1)根据盖斯定律①-②,可得反应③的ΔH=89.3J/mol;(2)假设反应前碘单质与环戊烯均为nmol,平衡时环戊烯反应了mol,根据题意可知;(g)+I2(g)= (g)+2HI(g)增加的物质的量1mol 1mol 1mol 2mol 1molmol 2n×20%得=0.4nmol,转化率为0.4n/n×100%=40%;(g)+ I2(g)= (g)+ 2HI(g)P(初)0.5×105 0.5×105 0 0ΔP 0.5×105×40% 0.5×105×40% 0.5×105×40% 1×105×40%P(平)0.3×105 0.3×105 0.2×105 0.4×105p =525550.4100.2100.3100.310⨯⨯⨯⨯⨯⨯()=3.56×104;A.T、V一定,通入惰性气体,由于对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无影响,速率不变,平衡不移动,故A错误;B.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环戊烯转化率升高,故B正确;C.增加环戊烯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但环戊烯转化率降低,故C错误;D,增加I2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环戊烯转化率升高,故D正确;(3)A.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快,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减少越多,则T1<T2,故A错误;B.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快,因此a点反应速率大于c点反应速率,故B错误;C.a点、b点反应一直在正向进行,故v(正)>v(逆),a点反应物浓度大于b点,故a点正反应速率大于b点,故C正确;D.b点时环戊二烯浓度由1.5mol/L减小到0.6mol/L,减少了0.9mol/L,因此生成二聚体0.45mol/L,故D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