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宣言》对于当下思想政治教育者具有的重要指导意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共产党宣言》对于当下思想政治教育者具有的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施毅
来源:《时代经贸》2011年第12期
【摘要】《共产党宣言》作为共产党的第一个文献性纲领,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诞生的标志;这篇文献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基础,通过阅读和分析对于今天我们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而言具有重要现实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共产党宣言》;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
《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自诞生之日起已有160多年了,这部跨时代的纲领性文献不仅使得许多落后的、贫穷的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而且对于分析当前的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仍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本文试从《宣言》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出发,同时结合现今思想政治教育者素质的现状,具体阐释这些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现实性和可行性。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准确定位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体地位
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之一就是调动广大被教育者的积极性,使广大被教育者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中去。

任务完成的好坏,人们热情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思想政治教育者对于自身定位的把握。

思想政治教育者作为教育实施过程中的主导者,其教育的影响力和执行力除了取决于教育者自身的政治素质以外,也在较大程度上源于其自身的贯彻教育过程中所秉承的信念。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宣言》中已经明确指出,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将是一个以个人自由发展为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联合体。

”[1]因此教育的最终目的也在于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教育者在开展教育的过程中自然应当以《宣言》中所阐述的那样,教育一方面既符合受教育者的实际教育水平,另一方面又符合他们的实际认知能力。

教育者要看到对于受教育者的的改造不仅是是主观世界,还有主观世界在实践过程中的客观结果。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里,马恩对于费尔巴哈关于人的论述进行了这样的批判,“他把人只看作是‘感性对象’,而不是‘感性活动’,因为在他这里也仍然停留在理论的领域内。

”[1]因此作为教育者,对于教育对象的教育构想必须是全面的,因为教育对象的发展是全面的;教育者不能将教育对象就仅看成是“感性对象”,如果剥离人性的“真空”来对待受教育者,那么难有好的教育效果。

《宣言》在当今时代之所以仍旧有着如此的吸引力,不仅是其内在所阐释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真理性,更重要的是对于其所要达到的宣传目的和教育目的而言,《宣言》以最恰当、明了的方式向人们阐明了坚持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

此外,在《宣言》中马克思在描述上层建筑时指出,“法律、道德、宗教,在他们看来全都是资产阶级偏见,隐藏在这些偏见后面的全都是资产阶级利益。

”[1]由此我们也应当清醒的认识到社会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与资本主义国家所谓的“公民教育”、“德育”有着本质的区别,前者的教育最终目的在于实现个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而后者如《宣言》中所阐释的一样,“在资产阶级社会里,资本具有独立性和个性,而活着的个人却没有独立性和个性。

”[1]由此可见,在资本主义国家里,教育只是通过麻痹广大群众思想,以达到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其统治阶级的统治,最终的结果是磨灭掉人的独立性、个性,成为资本的附属品,思想遭到完全禁锢。

二、采取与时俱进的教育方法,针对性的开展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对于《宣言》的学习和解读,有一点是不能忽视的,那就是伴随《宣言》不断传播和再版过程中的七篇序言,马恩在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这样写道:“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所以第二章末尾提出的那些革命措施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意义。

”[1]他们清醒得认识到,自《宣言》发表二十五年以来,鉴于欧洲工人运动以及各国政治形势的变化,在坚持一般原理的情况下,“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应当与时俱进结合当下情况进行宣传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教育方式方法的选择上、制定上,应当摒弃主观臆想,严格遵循客观规律,教育手段不断创新,教育资源紧密结合时事;特别是在全球化的今天,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和困难也是前所未有的。

在《宣言》中,马恩就预言到,“使生产资料集中起来,使财产聚集在少数人的手里。

由此必然产生的结果就是政治的集中。

”[1]因此,在新形势下,如何使我们的教育更有吸引力、感召力、凝聚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教育者,在实践过程中,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也不要忽视当下的事实,不然就会容易犯教条主义的错误。

《宣言》中多次提到教育与环境的关系,“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

”[1]因此,教育者的在教育过程中,仍旧采取老套的形式和方法,这是明显有悖于马克思恩格斯的历史唯物主义的。

面对新情况和新问题,只有在充分领会党中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同时结合社会的热点,国内外的形势变化,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手段,从而才能牢牢把握教育的主动权。

三、遵循实事求是的教育原则,注重教育过程的科学性
《宣言》虽然只是马恩受“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委托所起草的一份党纲,但是通读《宣言》后不难发现,《宣言》既保持了其应有的真理客观性,又有历史叙述的史实客观性。

正如《宣言》指出:“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

”[1]“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1]一方面肯定了资本主义对于推动人类社会进步所做的贡献;另一方面也揭示了从唯物史观出发,实事求是得揭示了资本主义灭亡的必然性,“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1]毛泽东曾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对实事求是进行了唯物主义的科学定义:要遵
循客观规律,尊重客观性,在实践的基础上勇于进取和探索,发挥主观性,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应当从客观存在着的实际事物出发,从中引出规律,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2]由此可见,《宣言》中所蕴含的实事求是的哲学意蕴与我党一以贯之的思想路线是一脉相承的。

从唯物史观出发,马克思辩证的解释历史发展的规律,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能动反应。

马克思在《宣言》中也曾建议“把教育同物质生产结合起
来”[1],这也就揭示了社会的经济制度、经济生活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影响性。

作为教育者,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素质的培养和塑造,不能孤立地、静止地、脱离实际实施教育。

对于受教育者这个层面而言,要客观考察受教育者的社会生活背景、学习教育经历等等;对于教育者而言,不能否定其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统筹协调好教育实施的各个环节。

特别是在国际国内形势错综复杂的今天,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更是不能忽视实事求是这一基准原则。

坚决要与机械的“环境决定论”划清界限。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辩证考查了人与“环境”的关系,“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

”[1]因此,在教育环境纷繁复杂的今天,更是要做到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对于新情况要敢于处理,新问题要敢于分析,新思想敢于接受,去伪存真,主动作为,通过实践活动改变环境,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发展。

总之,自91年前《宣言》传入中国,对于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是其他历史文献很难企及的。

在中国革命和社会建设的过程中,它使中国由半殖民半封建走向独立自主,由贫穷落后走向繁荣富强。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者更是应当将《宣言》中所阐述的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运用到教育实践的各个环节,将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最大化,树立受众的理想信念,这就是《宣言》的现实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