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合集下载

2017年河北省唐山地区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语文

2017年河北省唐山地区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语文

2017年河北省唐山地区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语文1.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

(王维《使至塞上》)_____________,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张岱《湖心亭看雪》)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直接抒发征人忧国思乡情感的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马说》一文中,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强烈谴责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马说》)解析:第1-2小题为直接默写题,第3-4小题为理解性默写。

注意背记准确,理解到位,书写正确。

注意易错字:“雾凇沆砀、燕然、浊酒”。

答案:长河落日圆雾凇沆砀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无勒归无计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2.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及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匀称(chèng)吹毛求疵(cī)黝黑莫衷一是B.归省(shěng)义愤填膺(yīng)毕竞徇私舞弊C.蹂躏(lìn)相得益彰(zhāng)媲美敝帚自珍D.讪笑(xiān)忍俊不禁(jīn)烦躁声名狼籍解析:A项,匀称(chèn);B项,归省(xĭng),毕竟;D项,讪笑(shàn),声名狼藉。

答案:C3.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语文老师讲课幽默风趣,同学们常常忍俊不禁,学习语文的兴味越来越浓。

B.家长向孩子倾吐心声时,家长应洗耳恭听。

C.做学问是一项艰辛的劳动,不能好高骛远。

D.一个人犯错误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懂得从错误中吸取教训而重蹈覆辙。

解析:B项,洗耳恭听:形容恭敬地专心倾听。

适用对象不合适。

答案:B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当新年的钟声敲响的时候,不禁使我想起了许多往事。

B.许多海洋生物的药用价值正在逐渐被推广和发现。

C.恐龙灭绝原因,是地壳运动造成的。

D.一个人能否成功,关键看他有没有顽强的毅力。

唐山市2017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唐山市2017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唐山市2016—2017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参考答案A卷1.B(“战争手段被逐渐放弃”与原文意思不符)2.C(因果关系错,“宋朝军队组织结构上的缺陷”不是原因)3.C(“崇文抑武、以文制武策略及以和缓战思想并没起到积极作用”理解错误,对“国富”有一定积极作用)4.B(应为意在赞美傅璇琮主编了大量书籍,引领了出版业的发展,为出版业做出了巨大贡献)5.A、B(A3分,B2分,E1分,C、D不给分。

C黄仁宇是“坚持要亲自审阅各章修改润色稿”,D“不经意间,随意创作而成”分析错误,E原因不全面,陈尚君有学术才华、傅璇琮有提携青年的情怀,也是原因)6. (4分)①著书立言,发表数部重要著作,推动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

②编辑书籍,主编许多煌煌巨制,编辑《学林漫录》,推进学术发展。

③扶植后辈,提携、帮助青年学者,促其学术成长。

④热心教育,回归大学讲坛,开设课程,传授文化知识。

⑤凭识见和胆识,拓宽出版渠道,引领出版业发展,(每点1分,答出4点即可,意思对即可)7.A(B“一方面也有摊主对‘他’畏惧”理解错误;C“有得到两万块钱的的激动”理解错误;D“让人们体会到社会风气的转变”无中生有)8. (5分)①第一次来是因为饥饿难耐想抢橘子。

小说中写到他“又渴又饿”“他最后又犹豫着把手伸向鼓鼓的裤袋……”②第二次来是为了报恩。

“把一份折叠起来的报纸放到大堆的橘子旁”想让摊主发现他是罪犯并报案领奖金。

③第三来是为了自首。

即让摊主领了奖金,也想结束自己的逃亡生活。

(1点1分,2点3分,3点5分,意思对即可)9. (6分)①情节(艺术效果)上,结尾虽在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使小说的情节曲折,增强了阅读的兴趣。

②人物形象上,使摊主的形象更加丰满。

他善良、不贪、踏实做人。

③主旨上,深化了小说的主旨。

从一个单纯的感恩主题,深化为踏实做人,本分做事。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10.D11.B(“有才能而不被赏识、不被重用的官员”错误。

河北省唐山市高三下第一次模拟考语文卷

河北省唐山市高三下第一次模拟考语文卷

河北省唐山市高三下第一次模拟考语文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40分)1. (6分) (2019高一上·四川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古人所谓意象,尽管有种种不同的用法,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必须呈现为象。

那种纯概念的说理,直抒胸臆的抒情,都不能构成意象。

因此可以说,意象赖以存在的要素是象,是物象。

物象是客观的,它不依赖人的存在而存在,也不因人的喜怒哀乐而发生变化。

但是物象一旦进入诗人的构思,就带上了诗人主观的色彩。

这时它要受到两方面的加工:一方面,经过诗人审美经验的淘洗与筛选,以符合诗人的美学理想和美学趣味;另一方面,又经过诗人思想感情的化合与点染,渗入诗人的人格和情趣。

经过这两方面加工的物象进入诗中就是意象。

诗人的审美经验和人格情趣,即是意象中那个意的内容。

因此可以说,意象是融入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

例如,“梅”这个词表示一种客观的事物,它有形状有颜色,具备某种象。

当诗人将它写入作品之中,并融入自己的人格情趣、美学理想时,它就成为诗歌的意象。

由于古代诗人反复地运用,“梅”这一意象已经固定地带上了清高芳洁、傲雪凌霜的意趣。

意象可分为五大类:自然界的,如天文、地理、动物、植物等;社会生活的,如战争、游宦、渔猎、婚丧等;人类自身的,如四肢、五官、脏腑、心理等;人的创造物的,如建筑、器物、物饰、城市等;人的虚构物,如神仙、鬼怪、灵异、冥界等。

一个物象可以构成意趣各不相同的许多意象。

由“云”所构成的意象,例如“孤云”,带着贫士幽人的孤高,陶渊明《咏贫士》:“万族各有托,孤云独无依。

”杜甫《幽人》:“孤云亦群游,神物有所归。

”“暖云”则是带着春天的感受,罗隐《寄渭北徐从事》:“暖云慵堕柳垂条,骢马徐郎过渭桥。

”“停云”却带着对亲友的思念,陶渊明《停云》:“霭霭停云,濛濛时雨,八表同昏,平路伊阻。

唐山市高三语文一模考试试卷

唐山市高三语文一模考试试卷

唐山市高三语文一模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题;共6分)1. (4分)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小题。

如今,有些北京郊区的“地主”靠拆迁得了楼门,得了钱,就大把花钱,号称“土豪”,真够“烧包”的。

孩子整天泡网吧也不闻不问,“大撒把了”,甚至搓麻,擦黑儿不回家,简直是茶馆里招手——胡(壶)来,不知将来要奔哪,实在缺少北京的爷们气。

过日子,得细水长流不是?做人呐,有精气神,干点儿有意思的事多好哇,把孩子带好喽是一,把事业做大是一,做点儿善事也好哇!你看人家比尔盖茨搞慈善,你看咱们的袁隆平把水稻种到了亩产988公斤!你看我们老街坊翁偶虹,那是大戏剧家,一辈子编了一百多部京剧,也还是那么奔(甲)啊。

就说他二十多年前编《红灯记》李玉和夸铁梅的唱段“提篮小卖拾煤渣,担水劈柴(乙)也靠她,里里外外一把手,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栽什么树苗结什么果,撒什么种子开什么花”吧,许多人以为他信笔写来,其实这几句唱词是他丁____________ ,冥思苦想得来的。

这后两句,原来是“有什么土来脱什么坯,刮什么云来下什么雨”。

可是总觉着这两句俗语放在这儿缺乏美感。

心里起急,年夜饭也吃不到心上。

大年初二晚上,他躺在床上冥思苦想这两句词儿,突然听到收音机里一位农民在谈种树的经验,将树苗的重要性,有什么样的树苗,才能结出什么样的果实。

他猛然来了灵感,突然想出了“栽什么树苗结什么果,撒什么种子开什么花”这两句词儿。

中国人要都有这个奔劲儿,那可就没法不火喽!(1)文中甲、乙两处词语划线字正确注音为()A . 奔(bēn)劈柴(pī)B . 奔(bēn)劈柴(pǐ)C . 奔(bèn)劈柴(pī)D . 奔(bèn)劈柴(pǐ)(2)在丁横线处所填成语正确的一项是()A . 惨淡经营B . 苦心孤诣C . 筚路蓝缕D . 绞尽脑汁(3)对联所涉及地名正确的一项是()①古阙名四海,新姿壮三秦。

2017届河北省唐山市高三3月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精品

2017届河北省唐山市高三3月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精品

唐山市2013—2014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快乐由什么决定?础德快乐是什么?快乐是人的需求得到了满足时,生理、心理上表现出的一种反应。

人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和反应?经过生理学家的研究表明,最主要的生理原因是一种叫“内啡呔”的物质在起作用。

当人感觉快乐的时候,大脑便会分泌出“内啡呔”,并指示神经系统传达“快乐的讯息”到全身。

我们常说一个人的幸福程度,其实很大部分是大脑中内啡呔浓度的外在表现。

很多青年人喜欢向那些成功者请教成功的秘诀,他们得到的答案往往如出一辙:去做你最喜欢的事,这样你才会焕发出全部的热忱,并坚持到底,取得成功。

这的确有道理。

因为科学研究表明,我们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脑中会释放内啡呔,这种东西让我们快乐。

如果一项工作让你的内啡肽高度分泌,当你进入这样的工作状态的时候,就会感到非常愉悦,沉浸在自我欢乐的海洋中。

工作中固然也有挫折和艰辛,但是你身体在工作中产生的这种快乐足以打败这种艰辛,而这种境界最容易让你发挥出自身的创造力与灵感,也就容易达到忘我的境界,所以你能够成功。

而同样的工作给其他人(假如他们对它不感兴趣,只是为了谋生而选择做这件事,他们身体里就不分泌内啡呔)带来的只是艰辛,他们当然体验不到快乐与忘我的境界,所以也不容易成功。

因此,选择一份你喜欢的事业,等于你能够享受到快乐的同时还能挣到钱,并比别人更容易成功,而这些都是由于你身体里分泌的激素物质在起作用。

多巴胺是一种重要的爱情物质,它能产生一种欢欣的感觉。

当你头脑中充满着这些爱情物质的时候,也正是你意乱情迷的时候。

一旦爱情物质消失,人也就从这样的迷醉状态中恢复过来,或者就像我们常说的那样,失去了爱的感觉。

一般来说,这种物质的浓度高峰持续时间不会超过30个月。

因此许多人悲观地认为爱情注定不能永恒。

那么,为什么大多数夫妻可以白头偕老呢?这是因为很庆幸,我们在多巴胺分泌下降时,又开始分泌一种新的激素——内啡呔。

河北省唐山市高三一模拟联考语文试卷

河北省唐山市高三一模拟联考语文试卷

河北省唐山市高三一模拟联考语文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9分)1. (6分) (2017高三上·安顺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茶史郑培凯上古时代,茶在中国的植物图谱中已经出现,但是最早时,茶属于药品,或者属于菜蔬,一直到了唐代,随着茶叶的广泛种植和行销到了游牧民族地区,茶才正式成为中国人的日常饮用之物。

这时候,陆羽创立了完整了茶叶科学体系,规范了饮用方法,包括提出了“茶有真香”的核心观念。

根据一些古籍记载,战国时候,四川一带已经有饮用茶的习惯,秦灭蜀后,将之带出来,这里也是古茶树的发源地之一,符合“南方有嘉木”的说法。

到了三国魏晋时代,浙江和江南普遍种茶,饮茶人也增加,不再属于贵族专利,扩展到士大夫阶层,用以待客。

当时也做成饼,叶片大汁不能黏合的就用米汤去黏合,喝的时候先去研磨,然后用沸水冲泡,还没有形成唐时那种复杂精美的饮用法。

不过当时长江流域尤其是中下游,已经很普及饮用茶了,包括对器物和水都有讲究,但是饮用方式还比较古朴,茶处理如同蔬菜,放在水里煮喝,加各种香料与佐料,基本上就像蔬菜汤。

属于实用阶段。

唐之后,茶饮不再是实用主义,而是上升到了精神领域,这就成就了“饮茶之道”。

茶之流行,除了交通和社会原因,也包括禅教大兴,在参禅过程中,为了提神不寐,也为了打坐,很多寺庙推广喝茶。

当时禅宗影响很大,又影响到了民间,渗透特别广泛。

宋代茶书和茶人的世界首先在宫廷,当时宫廷的饮茶习惯非常发达,制作茶的技术比之唐代还要复杂。

先是龙凤团,后来发展到石乳、白乳,再后来又有小龙团,以及各种密云龙、瑞云祥龙,越来越精细,层出不穷。

当时的点茶手法是水和茶要用得恰当,比例均匀,否则就表面的沫饽不匀。

还有斗茶法,没有水痕的最佳。

为了达到效果,建立了一套新的系统,包括茶叶制作、茶叶击拂、茶叶品饮、器物优略,都形成了仪式和系统。

2017届河北省保定市、唐山市高三9月摸底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

2017届河北省保定市、唐山市高三9月摸底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

2016—2017学年度高三年级摸底考试语文试卷参考答案1.C(时间范围错,“‘图像史学’呼之欲出”是时下的事)2.C(不是依据《唐六典》推断大墓列戟数目,而是根据列戟数目和《唐六典》记载推断墓穴主人身份)3.D(文字和图像二者相互印证,并不能“让人们认识到从文字资料中不能得到的历史”)4.B5.B(“秩满”,任职期满)6.C(掘开河道不是为了增加水田,而是用来遏制契丹骑兵)7.(1)正赶上连绵大雨成灾,主管的人大多认为他的主张不好。

何承矩引用汉朝、唐朝屯田的旧例,来说服众人。

(大意正确3分,“典”、“故事”,各1分)(2)当时朝廷议论在北方边境防止秋天(敌人抢掠),何承矩多次上奏章请求前往,皇上因为他年老,怜惜他,没有答应。

(大意正确3分,“鄙”“闵”,各1分)8.(5分)描绘了冬日傍晚的居庸关寒风呼啸、峰峦高耸、冰雪凄迷、路途艰险的景象。

(2分)交代了时间、地点,(1分)渲染了荒寂、凄冷的氛围,(1分)暗示了诗人前途渺茫的悲凉心境。

(1分)9.(6分)①对此次出塞找不到安边之策的失望。

(不能施展抱负的无奈)②归家有望的喜悦。

③暂且归隐,等待时机报效朝廷的愿望。

(每点2分,共6分)10.(6分)(1)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2)杜鹃啼血猿哀鸣呕哑嘲哳难为听(3)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11.(25分)(1)D、A(答D得3分,答A得2分,答E得1分,答B、C不得分。

B项,“落后思想”错;C项,“顺子才极不情愿的回来”不准确;E项,“跌宕起伏”不准确)(2)①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是在抗日战争时期。

②交代小说的主要矛盾,暗示腊梅和顺子在是否参军上存在分歧。

③为下文腊梅劝说顺子参军的情节做铺垫。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得分)(3)①思想进步。

看到别的年轻人都去打鬼子,想方设法让顺子去从军。

②吃苦耐劳。

有了身孕还操劳家务,伺候公婆。

③忠于爱情。

顺子负伤回家后,不离不弃。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得分)(4)①“顺子低着头,小声地说”,表明顺子对不能参军的无奈。

唐山市2016—2017学年度高三年级摸底考试(改编版)

唐山市2016—2017学年度高三年级摸底考试(改编版)

唐山市2016—2017学年度高三年级摸底考试(改编版)语文试卷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中国史学原本注重图像。

先秦时期的《山海经》记录了很多地理、物产、民俗、宗教、山川鸟兽等内容,本来也有图像,只是在流传的过程中日渐遗失,最终只剩下文字。

事实上,源远流长的中国史学,素有“左图右史”的传统。

宋代的郑樵在《图谱略》中说:“古之学者为学有要,置图于左,置书于右,索象于图,索理于书。

”当然,图像不仅指平面的图画,凡是在平面或是空间构成图形、实体的物体都可以称之为图像。

宋以后,文字气场越来越大,在表现思想方面的长处凸显,与此同时,由于传播相对困难、表意欠缺深度和准确性,图像的重要性日渐式微。

这之后,出现过一个可以重拾图像地位的机会,那就是形成于北宋、发达于清朝后期的金石学。

金石学是以器物上的铭文和石刻碑碣上的碑文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

但它的缺憾就在于,没有将器物本身的造型、位置等作为历史资料或者思想观念的表达来看待。

虽然从某种角度来讲,书法也是一种图像,但远远不够,毕竟那些古代的铜器、石刻,包含了丰富的图像和历史文化信息。

与传统史学不同,国内现代史学始于20世纪初,可以梁启超《新史学》的问世作为标志。

梁启超强调史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并推崇史料的价值。

王国维、陈寅恪等国学大师呼吁重视甲骨文献、简牍文书等地下史料。

此外还发现了一批档案文献,包括敦煌莫高窟藏经洞经卷及“八千麻袋”的清宫大内档案等,都将史料利用及史学研究往前推了一大步。

虽然在迭出的新史料中,史学大家们也对图像流露过浓厚的兴趣,但图像在史料中的地位并未发生突破性变化。

郑振铎就如此批评过“轻图像而重文字”的习惯。

即便这样,郑氏所编写的《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也免不了只是个“插图本”。

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历史研究有了较为宽松的叙述研究环境,图像和历史的交流融合逐渐深入。

时下,伴随着图像证史渐成风气,图像作为历史留存的证据,逐步得到史学界的回应,以图像为研究对象的“图像史学”呼之欲出。

唐山市高三语文一模模拟试卷

唐山市高三语文一模模拟试卷

唐山市高三语文一模模拟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 (2分)下面划线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 面对金融风暴的袭击,来自生产一线的20名职工代表直抒胸臆,各行其是,畅谈对公司生产经营、改革发展以及后勤服务、环境建设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B . 他谦虚地说:“我既不擅长唱歌,也不喜欢运动;除了画画,就别无长物了。

”C . 周汝昌先生凭借其极高的学养,以出神入化的文笔生动地阐述了“女性大悲剧”的“红学”见解。

D . 贾谊的《过秦论》通过论史讽喻,欲用秦王朝灭亡的教训引起上层统治者的警觉,用语铿锵有力,振聋发聩。

2. (2分) (2016高一上·江阴期中)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据说秋季北京的天是最蓝的,蓝得好似澄澈的海,,那样的天亲近寂寞和悠闲,那样的天被畸形的繁华和病态的喧嚣扼杀了。

没有了那样的天,北京的秋天就仅仅是一个表现在日历牌上的季节,使生活在用空调制造出来的暧昧温度里.很少出门的人忘记了它。

①但我在北京生活这些年里,几乎没有感受到上个世纪里那些文人笔下的北京的秋天里美好的天②那样的秋天是与蚂蚁般的车辆和高入云霄的摩天大厦为敌的③如果天上有几朵白云,白云就像海上的白帆④那样的秋天是依附着低矮的房舍和开阔的眼界而存在的⑤如果再有一群白鸽在天上盘旋,鸽哨声声,欢快中蕴含着几丝悲凉,天也就更像传说中的北京秋天的天了A . ③⑤①②④B . ①⑤③②④C . ⑤③④②①D . ③⑤①④②3. (2分) (2020高一下·临沂期中) 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 疏,原本是“疏通”的意思。

后来作为一种公文形式,成了古代官员向帝王进言,以便使下情上达的进谏奏文。

如贾谊的《论积贮疏》、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等。

B . 书,即信函。

如手书、家书等。

古人的信函又叫“尺牍”或曰“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

河北省唐山市高三一模语文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河北省唐山市高三一模语文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河北唐山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3题。

人类的文明史,是靠有形文明遗存和无形文明遗存传承下来的。

史前的人类文明遗存,主要见于旷野的岩画和居住的遗址。

从这些最早的文明遗存中,我们看到,史前人类最早的文明活动中,彩绘文化居然是一个主要内容。

根据史前彩绘文化的推断,在新石器时代就应当有研磨颜料的研磨器了。

最早使用研磨器,主要用于人体彩绘(如印第安人等土著民族至今沿用)、绘制彩陶和岩壁画等。

新石器时代的研磨器是取自然石头所为。

现今考古发掘中能见到的最早的研磨器,出现于新石器时代。

我国许多文化遗址都出土过这类用途的研磨器。

汉代的桓谭在《新论》一书中称:“伏羲之制杵舂,万民以济。

”伏羲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是我国古籍中记载的最早的王,所处时代约为新石器时代。

民间传说、典籍记栽与考古发掘互为印证。

研磨颜料的研磨器,以其特有的功能被先民传承,并发展为后世的砚台。

时至今曰,砚台还在亚洲广大地区使用,成为史前创造的唯一被人类继承、沿用至今的文明工具。

研磨器的形制,取决于研磨对象即颜料的性状。

史前颜料基本是赤铁矿、朱妙'、软锰矿(二氧化锰)等自然存在的矿物质,这些颜料矿一般是较软的颗粒或粉末状。

除了天然矿物颜料外,植物性的木炭也可以作为黑色的颜料。

史前研磨器的共同特点,均是以自然石为底,上附圆形研石或柱形研棒。

史前研磨器的材质品类较多,有所、石、石灰石、砂石、青石、玉石等等。

古人的工具也是一专多能,许多研磨器上的划痕当为磨制其他工具所为,如磨制箭镞、骨针、蚌刀等等。

从研磨器的形状、大小来看,其使用功能是有区别的。

形体大的应为粗加工用器,形体小的应为细加工用器,有些器形小不盈掌,或者兼有“笔舔”、“调色盘”类功能。

研磨器的历史跨度约4000年,换句话说,约4000年间,研磨器的发展变化不大。

尽管夏、商、周这前三代,我国有记栽的古代文明史已开始,不属于史前时代,但是就研磨器来说,这个时期的研磨器还是基本延续史前研磨器的样式。

2017-2018届河北省唐山市高三3月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7-2018届河北省唐山市高三3月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唐山市2017-2018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快乐由什么决定?础德快乐是什么?快乐是人的需求得到了满足时,生理、心理上表现出的一种反应。

人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和反应?经过生理学家的研究表明,最主要的生理原因是一种叫“内啡呔”的物质在起作用。

当人感觉快乐的时候,大脑便会分泌出“内啡呔”,并指示神经系统传达“快乐的讯息”到全身。

我们常说一个人的幸福程度,其实很大部分是大脑中内啡呔浓度的外在表现。

很多青年人喜欢向那些成功者请教成功的秘诀,他们得到的答案往往如出一辙:去做你最喜欢的事,这样你才会焕发出全部的热忱,并坚持到底,取得成功。

这的确有道理。

因为科学研究表明,我们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脑中会释放内啡呔,这种东西让我们快乐。

如果一项工作让你的内啡肽高度分泌,当你进入这样的工作状态的时候,就会感到非常愉悦,沉浸在自我欢乐的海洋中。

工作中固然也有挫折和艰辛,但是你身体在工作中产生的这种快乐足以打败这种艰辛,而这种境界最容易让你发挥出自身的创造力与灵感,也就容易达到忘我的境界,所以你能够成功。

而同样的工作给其他人(假如他们对它不感兴趣,只是为了谋生而选择做这件事,他们身体里就不分泌内啡呔)带来的只是艰辛,他们当然体验不到快乐与忘我的境界,所以也不容易成功。

因此,选择一份你喜欢的事业,等于你能够享受到快乐的同时还能挣到钱,并比别人更容易成功,而这些都是由于你身体里分泌的激素物质在起作用。

多巴胺是一种重要的爱情物质,它能产生一种欢欣的感觉。

当你头脑中充满着这些爱情物质的时候,也正是你意乱情迷的时候。

一旦爱情物质消失,人也就从这样的迷醉状态中恢复过来,或者就像我们常说的那样,失去了爱的感觉。

一般来说,这种物质的浓度高峰持续时间不会超过30个月。

因此许多人悲观地认为爱情注定不能永恒。

那么,为什么大多数夫妻可以白头偕老呢?这是因为很庆幸,我们在多巴胺分泌下降时,又开始分泌一种新的激素——内啡呔。

2017届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第一高三下学期期初考试语文试题

2017届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第一高三下学期期初考试语文试题

2017届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第一高三下学期期初考试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诗经》原来是诗,不是“经”,这在咱们今天是很准确的。

但在封建社会里,诗三百篇却被尊为“经“,统治阶段拿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诗三百篇是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

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

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

例如周代有一种“献诗陈志”的做法,当一些人看到国君或者同僚做了什么好事或坏事,就做一首诗献给他们,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

还有人由于个人遭受冤屈或不幸,也往往通过诗来发泄和申诉。

应该说明,“献诗陈志”是要通过乐工的演唱来献给君上或同僚的,所以卿士“献诗”总和“瞽献曲”或者“瞍赋”、“矇诵”并提。

在人民群众的生活里,诗歌也常用于表情达意,例如《诗经·邶风·新台》和《诗经·秦风·黄鸟》等,都是针对具体的现实问题而发的。

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例如《左传·宣公二年》记载宋国将军华元被郑国人捉了去,后来逃回来,人民讥笑这位败军之将,做了一个歌儿对他唱。

这样的歌,从性质上说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分别。

不过士大夫献诗,是特地做了乐工唱的;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段的耳中。

在外交宴会等场合,宾主各方往往通过“赋诗”来表达愿望和态度。

“赋诗”时点出现成的诗篇,叫乐工们演唱,通过诗歌的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这就叫“赋诗言志”。

这种“赋诗”往往不管原作本身的内容和意义,仅仅是把赋诗者的观点和愿望寄托在诗中某几句之上,来作比喻和暗示,所以是一种典型的断章取义。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记晋侯为了卫国一个叛臣的缘故,把卫侯羁押起来,齐侯和郑伯到晋国去说情,郑国的子展就赋《诗经·郑风·将仲子》一诗。

河北省唐山市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

河北省唐山市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

河北省唐山市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本试题卷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页至第7页,第Ⅱ卷第7页至第8页。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宋朝国富军弱的原因宋朝给我们留下了“幽云十六州”、“檀渊之盟”、“靖康之耻”这样的负面记忆,其积贫积弱、昏聩无能的形象牢牢地刻在人们心中。

然而,宋朝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繁荣程度乃当时世界之最。

清明上河图描绘的繁荣景象,千年后的今天仍让西方人惊叹不已。

宋朝靠兵变建立,为了防范武将拥兵自重进而威胁其政权,宋朝统治者实行崇文抑武、以文制武的策略,千方百计削弱武将手中的权力,武将地位大大降低。

实行兵将分离、将从中御,导致兵不识将,将不识兵,极大阻碍了作战效能。

过去由武将把持的行政、财政、司法权力交到了文臣手中。

建立枢密院,削弱武将兵权,将权力集中到皇帝手中,每次出征前,由优居深宫的皇帝和二三大臣,依据主观臆测,制定作战阵图,交给统兵作战的将领遵照执行,而这也极大抑制了武将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

统治阶级有无斗志、进取心和高明的战略,是决定国家和民族崛起的重要因素。

从宋太宗开始,过去高度重视和依赖军事与武力的传统发生转变,强军强国的意识逐渐被追求文治和稳定的思想取代,以和缓战的思想逐步形成。

宋朝自太宗后期始,即不再以积极防御、开疆拓土为能事,军队转而以维护域内统治为主要任务,军队与边防的意义和价值随之降低,主流意识逐渐对战争手段产生怀疑、抵触和排斥的态度。

河北省唐山市高三语文第一次教学质量阶段性考试试卷

河北省唐山市高三语文第一次教学质量阶段性考试试卷

河北省唐山市高三语文第一次教学质量阶段性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综合题 (共1题;共3分)1. (3分) (2017高三上·武清期末) 阅读下面的漫画,完成题目。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两幅漫画共同的主题。

(不超过10个字)(2)选取适当的角度,对两幅漫画作比较赏析。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9分)2. (3分) (2017高三下·成都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文明初起的时代,亚欧大陆的东西两端星光熠熠,照亮了各处的夜空。

一边天生仲尼,万古长夜将尽;一边柏拉图走出洞穴,迎接明媚的阳光。

虽然两个大陆中间的广漠横无际涯,峻岭层峦叠嶂,但声声驼铃却串起了东西文明汇聚、世界民族交融的动人故事,一卷卷绮丽的丝绸渲染了沿途壮美的风景。

这条沟通中西、美丽而又沧桑的文明纽带就是丝绸之路。

作为古代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一条实际通道,丝绸之路有着多条路线和悠久的历史。

春秋战国之际,随着古代游牧民族的脚步,东西方之间贸易往来已经开始,其路线被称为“草原之路”。

这就是丝路的前身。

草原之路,从黄河中游,北上经蒙古草原,越阿尔泰山脉进入哈萨克草原;再经里海北岸、黑海北岸直达多瑙河流域。

正是通过这条道路,当时为中国所独有的丝绸进入西方世界。

到两汉时期,张骞受命西进通使西域,正式宣告了陆上丝路主干道的形成。

及至唐代社会的繁荣,先进的文明,开放的文化,吸引了世界各国来华贸易,陆上丝路弦歌不绝,海上丝路也逐渐建立起来。

丝绸之路是一条鲜活的道路,它不仅加强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交往,还加强了彼此间的思想文化交流。

隋唐时期,中国与波斯一直保持着非常友好的关系,双方使者不断,相互之间的文化交流丰富多彩,不论是作为波斯物质文化代表的金银器,还是作为精神文化的景教、摩尼教,都从波斯传入了中国,丰富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同时,撒马尔罕壁画上手捧丝绢的唐朝使者,波斯、阿拉伯文献对中国物产、工艺传入的记录,以及大量瓷器、丝织品的考古发现,都说明了中国文化向西传播的广度和深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省唐山市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本试题卷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页至第7页,第Ⅱ卷第7页至第8页。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宋朝国富军弱的原因宋朝给我们留下了“幽云十六州”、“檀渊之盟”、“靖康之耻”这样的负面记忆,其积贫积弱、昏聩无能的形象牢牢地刻在人们心中。

然而,宋朝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繁荣程度乃当时世界之最。

清明上河图描绘的繁荣景象,千年后的今天仍让西方人惊叹不已。

宋朝靠兵变建立,为了防范武将拥兵自重进而威胁其政权,宋朝统治者实行崇文抑武、以文制武的策略,千方百计削弱武将手中的权力,武将地位大大降低。

实行兵将分离、将从中御,导致兵不识将,将不识兵,极大阻碍了作战效能。

过去由武将把持的行政、财政、司法权力交到了文臣手中。

建立枢密院,削弱武将兵权,将权力集中到皇帝手中,每次出征前,由优居深宫的皇帝和二三大臣,依据主观臆测,制定作战阵图,交给统兵作战的将领遵照执行,而这也极大抑制了武将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

统治阶级有无斗志、进取心和高明的战略,是决定国家和民族崛起的重要因素。

从宋太宗开始,过去高度重视和依赖军事与武力的传统发生转变,强军强国的意识逐渐被追求文治和稳定的思想取代,以和缓战的思想逐步形成。

宋朝自太宗后期始,即不再以积极防御、开疆拓土为能事,军队转而以维护域内统治为主要任务,军队与边防的意义和价值随之降低,主流意识逐渐对战争手段产生怀疑、抵触和排斥的态度。

“澶渊之盟”的缔结,使宋朝统治者自认为一劳永逸地寻找到了“化干戈为玉帛”之路,从此更倾向于以和的方式解决边患威胁。

宋朝的军队的规模不可谓不大,国防投入不可谓不多。

然而庞大的军队与慷慨的投入却没有锻造出强大的国防和军事实力。

究其原因,其兵员构成和军队组织结构上的缺陷不容忽视。

宋代的兵员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招募,宋代募兵的对象主要是流民和饥民。

二是抓夫,在军情紧急、兵员枯竭的情况下,也实现强制征召。

三是配隶,即让罪犯充军。

从中可以看出,宋代士兵的来源多是三教九流之徒,各类人员混杂,士兵地位极低。

致使很少有人愿意当兵,即使被迫当兵也想方设法逃亡。

“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成为社会共识。

军队的整体组织结构上推行禁、厢军互补的制度,随着禁、厢互补制度的异化,特别是厢军逐渐转变为吸收消化不合格禁军的重要载体,厢军成为禁军的养老之地,战斗力严重退化。

安史之乱爆发到唐朝走向衰落后,中原王朝重要的战略要地辽东、河套河西走廊一带,还有蓟北之野等产马良地全部丢失。

而燕云十六州地区被辽占领后,更是使宋失去了传统上最重要的防御生命线――东段和中段长城。

过了幽燕十六州,便是八百里平川,北宋已经无险可守,辽突破长城阻隔后,挥师南下更为便利,因拥有长城以内农业区的各种经济资源,可为军事行动提供充足的补给,极大地增强了军事优势。

历史是一面镜子,富不简单地等同于强。

一个缺乏尚武精神、没有强大国防力量作后盾的民族,即使经济再强大繁荣,也同样丧权辱国。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宋朝统治阶级崇尚文抑武,以文制武的策略大大限制了武将的权力,武将的地位大大降低,指挥的机动性也相应受到了限制。

B.宋朝统治者实行消极防御、以和缓战的战略,在“澶渊之盟”后,战争手段被逐渐放弃,军队与边防的意义和价值随之降低。

C.宋朝的兵员素质不高,军队组织结构僵化落后,致使宋朝兵虽多而战力弱,庞大的军队与慷慨的投入没有得到预期效果。

D.养马场和战略要地的丧失,使宋军缺少了克敌制胜的重要手段和屏障;此消彼长,敌对方的资源得以丰富,军事优势增强。

2.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建立枢密院等措施,其重要目的就是要削弱武将的兵权,由于宋朝是靠兵变建立的王朝,因而要防范武将拥兵自重进而威胁其政权。

B.缓战的思想逐步形成是由于改变了过去高度重视和依赖军事与武力的传统,追求文治和稳定的思想逐渐取代了强军强国的意识。

C.“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之所以成为社会共识,是因为其兵员构成过于复杂、士兵的待遇低以及宋朝军队组织结构上的缺陷。

D.控制幽云十六州,就等于镇住了汴京的咽喉,幽云十六州丢失,使宋失去了东段和中段长城,这两段长城是量重要的防御生命线。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宋朝的社会繁荣和“澶渊之盟”、“靖康之耻”等负面记忆,对现实都有借鉴意义,能促使我们反思宋朝国富军弱的原因。

B.以文制武策略,致使武将地位下降,加之剥夺了武将行政、财政、司法等权力,极大挫伤武将戍守边关,报国杀敌的积极性。

C.宋朝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繁荣程度成为当时世界之最,而崇文抑武、以文制武策略及以和缓战思想并没起到积极作用。

D.宋朝国富军弱的历史启示我们:富不简单地等同于强。

我们在建设强大、繁荣经济的同时,也要建设一支强大的国防力量。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傅璇琮:他这辈子只干了三件事傅璇琮1955年从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后,留校担任浦江清先生主讲的“宋元明清文学史”课的助教。

原以为就此走上学术坦途,未料两年后被打为右派,从北京大学“贬谪”到商务印书馆。

从北大来到商务印书馆四合院,二十五六岁的傅璇琮感觉自己“心情其实过中年”。

他被安排校读、重编云龙旧编的《越缦堂读书记》,索性沉潜文章,以读书为业。

傅璇琮在《<学林漫录>忆旧及其他》一文里回忆初拾编辑行当:“一下班,我就搬出一张藤椅,坐在廊下,面对院中满栽的牡丹、月季之类,手执一卷白天尚未看完的线装本《越缦堂日记》,真有陶渊明‘时还读我书’的韵味。

”在商务印书馆悠闲的生涯很快结束,几个月后,傅璇琮被调到中华书局,开始了纷乱繁重的编书生涯。

傅璇琮白天审读、加工稿件,夜里读书。

每逢星期天,他就到北京图书馆看一天书,中午把早晨带去的馒头就着开水当一顿午饭。

1980年代学界尚且冷清,傅璇琮先生接二连三发表几部重要著作,其中,对学界最有启示作用的无疑是《唐代诗人丛考》。

当时学人通常只关注大作家,傅璇琮则把目光投向中小作家群体,通过对二三流诗人境况的考订勾勒出当时诗坛的样貌。

这部书的出版一下子便把唐文学的研究推进到一个新的层次。

除了个人著书立言,傅璇琮也常常“为人作嫁”,在傅璇琮经手编辑的书籍当中,最广为人知的是美籍历史学家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

当时国内对出版外籍华人的作品还极其慎重。

傅璇琮接到稿件通读后,立即写出审稿意见。

《万历十五年》原稿由英文写成,作者自己译成中文,因此译稿里有不少诘屈聱牙之处。

傅璇琮请他在北大的同窗好友沈玉成对原书做润色加工。

但黄仁宇坚持要亲自审阅各章的修改润色稿。

当时传递文稿只能用跨洋信函,书稿来回修改、寄递,直到1981年6月才大致定稿。

《万历十五年》首版中华书局初印27500册,几乎顷刻售罄。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料峭春寒风乍起还寒”学术背景下,傅璇琮以史学家的识见和出版人的胆识推进了《万历十五年》的问世。

中华书局的出版物是国内外古典学界的“高天风筝”,傅璇琮手上曾牵过多少“风筝线”!傅璇琮先后主编了《全宋诗》、《唐才子校笺》、《唐五代文学编年史》等煌煌巨制。

但对他而言,最为惬意的却是一套小书《学林漫录》。

这套丛书收集了文史学界的一些轻松漫谈的文章,所讲不过是“书人书事”。

“漫录”的“漫”字,来自杜甫诗句“老去诗篇浑漫与,春来花鸟莫深愁。

”傅璇琮以为,只有像老杜那样经历半生戎马战乱,又磨砺了诗艺,集聚了知识,才当得起这信手拈来,漫不经心。

这里发表过启功、俞平伯、钱仲联、吴小如等学人的文章,篇篇“如朋友之间,促膝交谈”,亲切可喜。

傅璇琮先生一生都乐于扶植、支持后辈学者。

1981年6月,即将研究生毕业的陈尚君专程到中华书局拜访傅璇琮。

傅璇琮读到了他的文章《<全唐诗>误收诗考》,主动邀请他参加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第三届年会。

2005年起,傅璇琮先后被人民大学国学院、清华大学中文系聘为博导,再度回归大学讲坛。

傅璇琮在清华开设“古代文学与文化研究”课程,除了文史哲三系的研究生,中文系教授也悉数到场,还有北大、社科院、外地赶来听课的同学,盛况空前。

30年来,学术界从不同角度受到了傅先生成果的影响。

他这一辈子,就是在看书、写书、审阅书稿中度过的。

他是几十年来对中国的文史学术推进最有力的一个人。

(摘编自《南方都市报》2016年2月4日期,有删改)【相关链接】①2016年1月23日,傅璇琮先生走了。

然而可以置信在中国当代学术史上,集出版家、学者于一身的傅先生曾经成为一座丰碑,永远被仰视,永远受崇敬。

(罗时进《傅璇琮:一座永远被仰视的学术丰碑》)②他喜欢到学生宿舍和我们小坐谈学,亲自帮我们借论文资抖,他同学生谈论问题时态度和蔼,总是乐呵呵,从不发怒。

(清华学生追忆傅璇琮)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傅璇琮的《唐代诗人丛考》不落学人关注大作家的窠臼,将研究目光投向中小作家群体,这说明独辟蹊径在学术研究中十分重要。

B.作者说傅璇琮“手上曾牵过多少‘风筝线’”,意在赞美傅璇琮无私地帮助了无数学术后辈,引领他们在学术的天空中高飞,远行。

C.傅璇琮编辑的《学林漫录》丛书虽然被称为“漫录”,但却能记述学人的创作经历,反映学人创作经验,富有深厚的知识底蕴。

D.傅璇琮虽然学术成就卓越,但他没有大师的架子,为人平易谦和,能够深入到大学生中去,表现出了一个学术大家的修养和风范。

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傅璇琮参加工作不久就被打成右派,这给他的内心带来沉重打击,但来到商务印书馆,也让傅璇琮获得了静心读书的机会。

B.在学术界冷清的情况下,傅璇琮能够不断发表重要著作,得益于他勤奋、肯吃苦的研究态度,他几乎牺牲所有假日休息时间。

C.傅璇琮请好友沈玉成对《万历十五年》译稿加以润色加工,但黄仁宇却坚持自我修改,书稿历经了多次跨洋寄递,才得以定稿。

D.《学林漫录》中“漫录”的“漫”字,来自杜甫诗句“老去诗篇浑漫与”,意在表现所选文章都是作者不经意间,随意创作而成。

E.傅璇琮主动邀请尚未研究生毕业的阵尚君参加学术会议,因为这位年轻人专程拜访学术前辈的态度,主动求学的精神打动了傅璇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