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数学课例研究报告(陈洪霞)
数学典型课例研究报告
• 概率统计典型课例
02
按照教学目标进行分类
• 知识目标典型课例
• 技能目标典型课例
• 能力目标典型课例
• 情感目标典型课例
03
按照教学方法进行分类
• 讲授法典型课例
• 启发式教学法典型课例
• 探究式教学法典型课例
• 任务驱动教学法典型课例
数学典型课例的具体案例展示
• 数论典型课例:整数分解
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学生
课程的不断完善。
• 通过研究数学典型课例,教师可以
的创新能力。
• 通过研究数学典型课例,可以发现
学习到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
• 通过学习数学典型课例,学生可以
数学课程中存在的问题,为数学课程
教学效果。
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数
的改进提供依据。
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和拓展,以及数学问题的实
用和创新
究和解决
践和解决
数学典型课例的教学策略探讨
教学评价策略
• 采用作业、测验和考试等方式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成果
• 关注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教学策略
• 分析数学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制定合适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
• 关注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
03
数学典型课例的教学目标与内
容分析
数学典型课例的教学目标研究
知识目标
技能目标
能力目标
情感目标
• 使学生掌握数学的基本
• 培养学生的数学解题能
•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
•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概念、原理和方法
力和数学应用能力
数学教研活动课后评课
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我校数学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数学教研组于近日组织了一次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以“探究式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为主题,旨在通过课例展示、讨论交流等方式,让教师们深入了解探究式教学,并将其有效应用于实际教学中。
二、活动过程1. 课例展示本次教研活动邀请了两位数学教师分别进行了探究式教学课例展示。
第一位教师展示的课例是《分数的加减法》,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第二位教师展示的课例是《长方形的面积》,通过观察、测量、比较等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受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 讨论交流课后,教研组组织教师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交流。
首先,教师们对两位展示教师的课例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他们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了探究式教学的理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
接着,教师们就以下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1)如何更好地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3)如何组织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4)如何将探究式教学与其他教学方法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三、活动评价1. 教学效果显著本次教研活动通过课例展示和讨论交流,使教师们对探究式教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在实际教学中得到了有效应用。
从课堂观察和课后反馈来看,学生的参与度、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
2. 教师成长迅速本次教研活动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使他们能够相互借鉴、取长补短。
通过观摩优秀课例和参与讨论交流,教师们对探究式教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3. 教研氛围浓厚本次教研活动充分体现了我校数学教研组的团结协作精神,教师们积极参与、畅所欲言,形成了良好的教研氛围。
这为今后开展更多有益于教师成长和教学质量提升的教研活动奠定了基础。
四、改进措施1. 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对探究式教学的认识和理解。
教研活动数学案例分享(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学能力的提升成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为了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我校数学教研组定期开展教研活动。
本次案例分享以“图形与几何”为主题,旨在探讨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案例概述本次教研活动选取了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和四边形”这一单元作为研讨内容。
在活动中,我们围绕以下问题展开讨论:1. 如何引导学生理解三角形和四边形的特征?2. 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3. 如何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三、案例实施1.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三角形和四边形的特征,掌握它们的分类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2. 教学内容(1)三角形和四边形的特征(2)三角形和四边形的分类(3)图形的变换(4)解决问题3. 教学策略(1)情境导入,激发兴趣在课堂开始,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三角形和四边形,如三角板、梯形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图形的特点。
通过生动有趣的生活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
(2)动手操作,探究规律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折叠、剪贴等方法,动手操作三角形和四边形,感受图形的稳定性。
在操作过程中,学生自主发现三角形和四边形的特征,如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等。
(3)比较分析,总结归纳教师引导学生比较三角形和四边形的异同点,总结归纳出它们的特征。
同时,通过多媒体展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三角形和四边形的分类方法。
(4)解决问题,提升能力教师设置一系列与三角形和四边形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让学生设计一个由三角形和四边形组成的图形,并解释其特点。
小学数学研修观评课报告(精选10篇)
小学数学研修观评课报告小学数学研修观评课报告听课、评课是探究、指导教学最有效的方式之一,课堂教学改革对听课评课赋予了新要求那就是新理念、新标准。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研修观评课报告(精选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数学研修观评课报告1在今天的观课议课活动中,我选择以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作为自己的观察视角,实地观察了杨志波老师的一节数学新授课,现将自己的观课情况总结汇报如下:一、观察点选点说明我选择的观察视角是: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在此基础上,分为以下几个观察维度:课程的开发和利用、课堂气氛营造、师生双边活动、教学目标的设置与达成、学习方式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问题的设计与处理。
通过这几个维度的观察与诊断,旨在正确认识、了解教学中课程开发、师生的双边关系的处理,课堂教与学的关系。
二、观察结果分析:(总体评价、主要优点、教学建议)(一)总体评价:让学生经历探究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小数加减法算理,会列竖式计算小数加减。
使学生体会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的联系,初步构建加减法认知体系,提高迁移的意识和计算能力。
使学生感受小数加减运算在生活、学习中的广泛应用,增强用小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自觉性。
(二)主要优点:下面重点将在观察视角“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课程资源和创造性使用教材上、课堂氛围”等方面的优点作如下分析:A、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1、该教师能充分挖掘课程资源,根据实际教学条件,创造性地利用黑板、卡片、教学挂图、模型、实物等常规媒体,丰富了教学内容和形式,有利于学生观察、模仿、尝试、体验欢欣愉悦的教学环境,使数学学习更好地体现生活性和思维能力。
2、所利用的教学资源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心理特征和学科认知发展水平,具有科学性、思想性、趣味性、灵活性和开放性,教学资源题材多样、内容丰富、语言真实。
最大限度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3、该教师适当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以补充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数学课例研修报告范文(通用11篇)
数学课例研修报告数学课例研修报告范文(通用11篇)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报告具有成文事后性的特点。
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对写报告很是头疼的,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数学课例研修报告范文(通用11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数学课例研修报告111月9日,我参加了xx小学的磨课活动,对王涛老师执教的五年级数学《三角形的面积》的课堂教学进行了观课。
通过课前观课会议的分工,我承担的观课维度是有关“情境创设的有效性”中的第一个问题——创设的情境能否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保持持续的关注。
本节课以创设情境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各个教学环节,教师围绕着学习目标,结合学习内容设计了许多学生喜爱的,贴近学生生活的具体情境,在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思维中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第一个环节:在复习引入,学生已有学习经验的阶段,教师设计了猜测认识三角形,全班学生反应迅速、整齐,大多数同学积极举手主动参与猜测认识三角形的活动。
说明在这个情境中,为学生三角形的面积唤起旧知学习新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教学第二个环节:在观察情境图,进一步了解三角形的面积的一般步骤的阶段,教师利用三角形的模型创设了形象情境。
从学生参与问题思考和回答情况看,这些形象情境吸引学生兴趣并能使学生保持关注。
教学第三个环节:在基本练习的阶段,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完成书中练习题进行了同位交流的情境。
学生虽然能认真完成练习,但因为此时教师对交流的要求欠具体明确,学生的交流活动比较被动,是在教师不断巡视提醒中完成的。
教学第四个环节:猜测,验证三角形的面积的是推倒,教师精心创设了生动有趣的模型情境,非常直观。
学生们兴趣浓厚,认真观察,利用图中呈现的所有信息编出了不同的四个故事,是本课的一个亮点。
教学第五个环节:在结构训练阶段,为学生们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搭建了思维的平台,激活了学生的兴奋点,进而引导学生逐渐达成了学习目标。
数学课例研修报告2在参加的山东远程研修中,我有幸观看了朱xx、王xx、王xx和姜xx四位老师的数学课堂,每一位老师都精心准备,教学方法独特,教学手段新颖,教学水平高超,教学层次清楚,教学效果好,使我收获颇多。
小学数学课例研究报告
小学数学课例研究报告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实际案例,分析不同课例的教学效果,以期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效果。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观察法和问卷调查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通过对小学数学课堂的实际案例进行观察,收集教学情景、教师教学方法以及学生表现等数据。
同时,通过发放问卷调查学生对不同课例的学习效果的主观评价。
研究结果:通过观察和问卷调查,我们得出以下几个关键发现:1. 案例一:利用游戏化教学方法进行数学练习该课例中,教师采用了游戏化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学生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数学练习,提高了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学生对这种教学方法持积极评价,认为能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2. 案例二:实际生活中的数学应用该课例中,教师通过引入实际生活中的数学应用,让学生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运用。
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这种课例的学习效果表示满意,认为通过实际应用更好地理解了数学的重要性。
3. 案例三:合作学习促进数学思维能力该课例中,教师采用了合作学习的方式,在小组内让学生共同合作解决数学问题。
通过互助合作,学生能够相互启发,开发出更多的解题思路。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这种合作学习方式的评价较高,认为能够提高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
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数学课例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不同的影响。
游戏化教学方法、实际生活中的数学应用以及合作学习法都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灵活运用不同的课例,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
小学六年级数学课例研修报告(精选7篇)
小学六年级数学课例研修报告小学六年级数学课例研修报告(精选7篇)在当下这个社会中,我们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逻辑的合理性。
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对写报告很是头疼的,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六年级数学课例研修报告(精选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六年级数学课例研修报告1这次的研修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它让我随时聆听专家的讲座,领略专家科学的教育理论和先进的教学方法。
它像一架云梯,让我不断的向上攀登。
本次培训使我深刻地认识到,小学数学的教学与传统小学数学教学最大的不一样在于课堂中注重交流,注重互动,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畅所欲言,营造一个简便、活泼的课堂氛围。
现我就对本次研修做一个总结。
一、本次研修使我更新了教学理念教学理念直接影响教学行为,在以前的教学中,我的教育理念有的来自同事的言传身教,有的来自儿时教师的影响,有的来自自我的揣摩,有的来自二十几年前的师范教育。
经过此次培训我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
从课程改革的视角重新审视了自我的教学理念,使自我在教学中不再迷茫,明确了自我教学目标。
二、网络研修丰富了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实施的教的方法和指导学生的方法。
教学过程是学生的认知过程,仅有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在教学中要重视改善教学方法,坚持启发式,反对注入式。
当代美国数学家.教育家波利亚说:“学习数学仅有当看到数学的产生,按照数学发展的历史顺序或亲自从事数学发现时,才能最好地理解数学”,所以教学中不仅仅要教给学生数学知识,还要揭示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经过本次培训,我掌握了很多的教学方法,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这些教学方法就是收割教学成果的“利器”。
有了这些教学方法,使我的备课不再平铺直叙;有了这些教学方法,使我的课堂变得生龙活虎;有了这些教学方法,使我在进行教研中有了更多的内涵。
三、网络研修激活了我的教学灵感。
数学教学除了系统的数学知识教学之外,还应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让生活中人们必须的知识与技能成为数学教学的目标与追求,调了大众数学学习的资料的应用价值。
数学教研研修活动简报
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我校数学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于近日组织开展了数学教研研修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专题讲座、教学观摩、研讨交流等形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推动数学学科发展。
二、活动内容1. 专题讲座本次研修活动邀请了知名数学教育专家进行专题讲座,主题为“新时代数学教育理念与实践”。
专家从数学教育的发展趋势、课程改革、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剖析,为老师们提供了全新的教学理念和丰富的实践案例。
2. 教学观摩活动中,老师们观摩了多位优秀教师的示范课,包括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学段的数学课程。
观摩课后,进行了深入的研讨交流,大家纷纷表示,优秀教师的课堂设计、教学方法、课堂管理等方面都值得学习借鉴。
3. 研讨交流针对教学中的热点问题,老师们展开了热烈的研讨交流。
例如,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如何有效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等。
在研讨过程中,老师们各抒己见,共同探讨解决教学难题的方法。
4. 教研课题申报为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研活动,我校开展了教研课题申报工作。
老师们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申报了多个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教研课题。
此次活动为教师提供了展示才华、提升科研能力的平台。
三、活动成果1. 教师专业素养得到提升通过本次研修活动,教师们对新时代数学教育理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教学方法和课堂管理能力得到了提高,为今后的教学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2. 教学研讨氛围浓厚活动期间,老师们积极参与研讨交流,形成了良好的教学研讨氛围。
大家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为提高教学质量而努力。
3. 教研成果丰硕本次研修活动,老师们申报了多个教研课题,为我校数学学科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些课题将为学校的教学改革提供有力支持。
四、活动总结本次数学教研研修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达到了预期目标。
在此,对为本次活动付出辛勤努力的老师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今后,我校将继续开展此类活动,为教师们提供更多学习、交流、成长的机会,推动我校数学学科的发展。
安庆市教育教学研究室文件(1)
安庆市教育教学研究室文件(1)安庆市教育教学研究室文件教研[2009]17 号关于公布 2009 年安庆市学科教学论文评审结果的通知各县(市、区)教研室、市直各中学(民办中学):根据有关规定,结合评审条件,我们组织有关专家对各学科的论文进行了认真的评审。
评审活动已于 8 月底全部结束。
现将各科评审结果公布如下:附: 2009年安庆市学科教学论文评审结果安庆市教育教学研究室二○○九年九月一日拟稿:学科教研员审稿:操璋签发:孙彦附件:2009 年安庆市学科教学论文评审结果高中语文一等奖(12 篇):徐俊志安庆五中如何打造开放性的高中语文教学刘磊安庆一中浅谈古文字教学法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胡小艳枞阳县浮山中学朗读与文言文教学刘昶枞阳县汤沟中学略谈中学语文教学模式的创新朱东升怀宁中学两岸花开河水奔流——浅谈语文课堂教学的审美教育葛徐栋潜山县野寨中学导入文本导出情境——如何设计有创意的导语石学军宿松县程集中学建构情感化语文课堂机制的设想徐胜和太湖县职教中心让笔端流淌出动人的乐章方轶婷桐城五中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姚芳桐城五中培养高中生自主性阅读能力江晟望江二中望江县2008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试卷分析程千里岳西县店前中学浅议“重复”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二等奖(36 篇):章小平安庆八中大题可小作小中能见大徐明安庆九中声声相应音音关情吴慧安庆三中怎样引领学生走进寻美旅途周泉安庆三中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浅谈古诗文教学之联系实际丁大志安庆市广圩高中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叶明忠安庆市田家炳中学高三复习课中如何做好试卷评讲余宏平安庆市田家炳中学抚红叶而赏秋——诗歌教学要抓意象陈莉芬安庆市杨桥高中错误的教学思考——关于《错误》的教学思考汪慧琴安庆五中情在诗中功在诗外——提高诗歌教学效果的途径王素琳枞阳县白云中学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汪五平枞阳县横埠中学拥有迷人的“眼睛”张文得枞阳县会宫中学对中学作文教学的再认识左义泽枞阳县其林中学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章颂九枞阳县周潭中学愿书声琅琅不再是旧梦重温李国平怀宁县高河中学作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何永胜怀宁县新安中学莫为浮云遮望眼——浅谈如何指导学生读懂古诗词施云贵潜山二中新课程下“合作学习”浅探洪全生潜山县野寨中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左文政潜山中学高中写作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石木火宿松县花凉中学高中语文学习方法指导邵欣宿松县华阳河中学让阅读与写作共舞吕启敏太湖二中返朴归真——让语文教学充满魅力陈金海太湖县北中高中略谈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途径胡松华太湖县弥陀高中重视教学反思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许文祥桐城八中“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课后练习革新的探讨程军升桐城市天城中学合理处理备课的广度与深度雷丽萍桐城市天城中学浅谈新材料作文的审题和立意吴菲菲桐城市天城中学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活体验之我见姚雄根桐城五中教育意义的探寻方震眩桐城中学催开花朵的才是春风张付红桐城中学课堂教学要浅入深出檀新环望江县高士中学高考语文探究题答题技巧初探虞珍望江县望江中学新课标下的语文情感教学郑建平望江县鸦滩中学浅谈语文教学与学生个性的培养王庆锋岳西县店前中学高中作文的教、学余晓敏岳西县汤池中学高中文言文教学优化策略初探三等奖(72 篇):罗玉红安庆二中语文的素备与个性化教学王莉安庆九中在高中语文课教学中“表演教学法” 的运用杨丽安庆三中《我有一个梦想》教学设计案例江海燕安庆石化一中尽情地聆听尽情地歌唱梁燕安庆石化一中浅论在课堂实践中如何训练说话能力卢大艳安庆石化一中平等对话精神下的动态语文教学谢小苇安庆石化一中由孔子的批评引发的联想朱莉安庆石化一中巧选切入点,激活语文课堂教学邓奇兵安庆市白泽湖中学浅谈文言虚词易混义项辨析李芬安庆市白泽湖中学莫因浮云遮望眼——浅谈高考探究题对语文课堂教学的影响陈琳安庆市田家炳中学以情破课快乐学习陈国平安庆市田家炳中学浅探如何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李春洁安庆市杨桥高中让写作与阅读比翼齐飞王小强安庆田家炳中学新课标下语文学习笔记的验证性解读王满云安庆外国语学校浅谈建构主义学习论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凌虹安庆一中用心品味,语文公开课本来有滋有味徐艺荣安庆一中你本来就很美——浅谈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汪玉芹枞阳三中让生成之光照亮语文课堂周智刚枞阳三中新课改下文言文教学的一点思考王宝元枞阳县横埠中学带着“镣铐”跳舞吴信原枞阳县横埠中学浅议教案反思及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朱旦生枞阳县横埠中学历久弥新泽被万世黄二平枞阳县会宫中学润物细无声——情趣化的语文教学初探刘才友枞阳县汤沟中学新课标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三重意识周俊枞阳县周潭中学高考古诗词鉴赏浅析周七林枞阳县周潭中学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的方法丁君怀宁县新安中学拨开杨修之死疑云——聪明反被聪明误朱志亭怀宁县新安中学有效讨论催生高效课堂胡佐焰潜山二中采取有效教学形式提高师生互动效能李俊生潜山县黄铺中学如何在诗词教学中渗透人生观与价值观张世旺潜山县黄铺中学摆脱应式语文教学课堂呼唤美育目标江张松潜山县天柱山学校《孔雀东南飞(并序)》研究性学习的思考徐燕玲潜山县天柱山学校这堂课,你准备如何导入?程朝霞潜山县职教中心一首感伤凄清的婉歌——漫谈戴望舒《雨巷》的艺术风格周火明宿松二中紧扣《考纲》立足文本提高考技贺丽华宿松县程集中学创设适合中学生阅读的环境齐新娣宿松县程集中学有备无患,让我们的课堂教学灵动起来吴习林宿松县程集中学快乐,作文教学的永远追求陈咏梅宿松县花凉中学润物细无声董少林宿松县花凉中学绽放思维之花结出创新之果金海兵宿松县许岭职中试论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黄敦乔太湖二中全面把握科学应对舒福荣太湖二中把握时代脉搏提升专业素养陈文乔太湖县弥陀高中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何洪霞太湖县弥陀高中高中作文教学方法摭谈孙政太湖县弥陀高中语文教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意义杨升太湖县朴初中学语文教育之树永葆繁茂张云太湖县朴初中学让语文课堂多一些幽默刘文芳太湖县职教中心“美”在诗歌教学中光银华桐城八中循形入境依象明情方茂桐城二中摭谈古典诗词鉴赏中的“炼字”问题陈朝晖桐城九中当前语文教学困境之思考秦雪峰桐城六中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造思维许传明桐城七中确定目标整合提升李小飞桐城十中语文教学要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李春霞桐城市天城中学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自主快乐学习潘新征桐城市天城中学浅谈诗词教学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汪林利桐城市天城中学摭谈边塞诗的鉴赏汪小勇桐城市天城中学让美育渗透到高中语文教学中张宏亮桐城市天城中学石韫玉而山晖水怀珠而川媚——作文之语言锤炼周兴广桐城中学论王安忆小说童学斌望江三中巧设过程目标,构建三维思考汪德元望江县高士中学构建高三语文生命课堂张结娥望江县赛口中学浅谈点拨教学张师栋望江县赛口中学课谈李商隐诗的魅力徐向阳望江县太慈中学普通高中学生作文弊病分析与矫治对策戴飞望江县鸦滩中学深处种菱浅种稻剪裁妙处非刀尺——谈谈如何使高考作文内容更充实范春梅望江中学试论语文学困生转化策略胡开霞望江中学唐诗双峰风骚各领——李白﹑杜甫诗歌比较鉴赏储晓明岳西县汤池中学以平和的心态看待骂老师的高考作文汪瑞华岳西县职教中心浅谈如何提高职业中学的语文教学质量汪水云岳西中学高中语文教学应激活学生主体意识高中数学一等奖(11 篇):韩育春望江二中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初探韩可志安庆十中 2009年安徽高考数学新课标卷考试说明解读开凯天城中学探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进行课堂教学徐舒曼潜山中学培养学生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罗巧莲宿松程集中学形象思维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吴约中枞阳浮山中学探索·拓展·思考·提炼王志强怀宁中学设境激趣探知求真——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概念课教学苏深强太湖朴初中学数学课后作业之我见张朝阳岳西县汤池中学感悟“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施利国安庆市二中新课标下数学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韩琳安庆二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反思二等奖(42 篇):詹德海市区高一学生应掌握的数学思想方法王庆市区幽默诗意动态杨莉市区循环结构吴根福市区浅谈人教A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陆克彬市区 VB程序在绘制数学函数图像教学中的尝试陈贤清市区看学生的解题报告,探促进学生积极思维的若干策略徐冬林市区对新课标准理念下高中数学作业设计与批改的思考和实践鲍成航市区数学新课程教学中建构主义实施的若干思考王毛霞望江县谈青年教师成长的几点思考王立文望江县《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己学会提出问题张玉琴望江县高中学生数学思维障碍的成因及突破陈文平望江县《<数列>教与学中的困惑及反思》——一份来自学生的调查报告虞爱斌望江县新课程——信息、图表和形的重要性童云鹏望江县新课改下的高中数学教学反思张先胜桐城市新课标下如何认识数学课堂教学的点滴体会胡维秀桐城市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误区杨月香桐城市立足课本教学——高中数学新教材教学心得丁西平桐城市浅谈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建构汪文伊潜山县如何让《几何画版》更好地走进中学课堂李远飞潜山县浅谈关于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凌红霞潜山县浅谈如何培养中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左伟旺枞阳县教以致学学以致用吴利华枞阳县浅谈新课标下的数学课堂教学王远德枞阳县浅谈新课改下提高创新能力与培养学习兴趣的有机结合王进年枞阳县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方光明枞阳县浅谈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王华枞阳县新课标下创新思维的培养周胜枞阳县激发兴趣,夯实基础,提高能力吴宜苗枞阳县严密细致深刻——分类讨论思想夏令宏宿松县浅谈“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策略陈洪文宿松县浅析数学差生的成因及应对策略许红兵宿松县浅谈如何突破解析几何的运算关吴亚东宿松县“学法指导”让学生在自觉中学习唐华松宿松县也谈新课程标准下学生数学学习方式的转变陈民国宿松县用“数学实验”寻求解题的突破口胡伟怀宁县函数定义域教学浅探章璐怀宁县新课程标准下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体会周志宽太湖新目标新教法——谈新课改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李叶生太湖浅析探究式教学余娟娟岳西县浅谈高中生的数学思维障碍胡善雷岳西县新课改离不开老方法王华标岳西县浅析向量的数量集在几何中的应用三等奖(45 篇):杨大勤市区用心做教育张顺市区高一学生数学学习现状分析及对策芦盈盈市区高中数学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陶敏市区浅谈复数问题的几种解法陈百亮市区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的最值问题喻昀昀市区浅议如何针对不同层次学生设置问题情境孙莹市区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备课效率孙南枝望江县自然状态下的数学教学陈结群望江县新课程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邹胜金望江县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再认识曹文昭望江县在应用问题教学中的一些想法吴姣珍望江县关于提高数学课程的课堂效率的几点心得周智龙望江县现代教学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姚国凡桐城市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之我见程忠桐城市新高考下高三数学复习工作的点滴体会叶辉桐城市立足课堂教学培养探究能力程向前桐城市浅谈高中数学多媒体教学张神州桐城市浅谈新课程改革下的数学教学汪朱伟潜山县转变教学观念,探求新教材《算法》教学孙灿潜山县如何在数学课中实施研究性学习张小星潜山县新课改下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陈建兵枞阳县感受数学美,激发学习数学的乐趣何志刚枞阳县中学数学课堂中问题引入方法剖析陈大志枞阳县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何朝华枞阳县浅谈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课堂教学吴淑芳宿松县注意初、高中数学衔接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祝沛宿松县浅谈新课程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陈芳宿松县如何引导学生写数学日记董玉兰宿松县浅谈新教材中的类比思想吴陈飞宿松县利用空间向量求角应注意角的范围汪金华宿松县遇到障碍调整视角独辟蹊径杨润平宿松县类比思想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祝和香宿松县学指数函数不应忽略的三个问题朱华平怀宁县新课程理念下数学教学的备课工作朱良茂太湖县浅谈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朱晓兰太湖县浅谈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罗华根太湖县向量在高中数学中的地位及作用徐波太湖县关于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益的几点思考方金洋太湖县在新课标下如何多快多好省地把握图像命脉何哲红太湖县数形结合思想解题初探张松云太湖县“目标教学”中的“导学”初探夏金华岳西县浅谈文科数学教学邬胜才岳西县如何让高一新生尽快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张辉岳西县整合高中数学与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胡淑芳岳西县新课标下数学习题课的教学高中外语一等奖(12 篇):何孙香安庆十中高二学生如何逐步适应英语新题型——任务型读写江霞安庆十中横看成岭侧成峰变化可测有其宗——谈2009年高三英语复习策略江雄风安庆十一中幽默在中学语法教学中的运用操动春怀宁中学尝实求真寓德于教——论英语教学的德育功能唐润枞阳三中如何做好初、高中英语教学的衔接刘来娥宿松程集中学农村高中生英语写作现状与对策刘同美潜山官庄职中高中英语导入技巧余娟望江雅滩中学浅谈高中英语学法指导禇昕涛岳西汤池中学科学高效记忆学好高中英语黄家合太湖弥陀中学为师八忌余小庆望江中学直面要素简化教学林志红桐城五中高中生英语写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二等奖(48 篇):洪志杰安庆二中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刘江安庆二中任务型读写特点及突破策略初探郭凤安庆二中解读2009年安徽省高考英语新增题型之任务型读写题郜阳旭安庆九中安庆市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期末考试英语试卷分析慈曾美安庆七中浅谈高中英语听说的现状和应对刘芳安庆十一中试论高中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赵欣石化一中整体式教学思想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严朝晖广圩中学浅谈英语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张剑敏广圩中学扬长避短长善救失孙瑾安庆龙门高中如何做“任务型阅读”吴兴旺枞阳浮山中学浅谈如何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及写作能力张慕查枞阳浮山中学如何提升高中生的英语写作水平陈志力枞阳横埠中学如何提高农村中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王爱芳枞阳其林中学浅谈中学生语法教学唐传毅枞阳周潭中学新课程英语课堂教学按探邵七林怀宁中学浅谈新课标中英语法教学方法陈节怀宁中学“细点”之处见真章汪春梅怀宁新安中学高中英语教学未来走向的几点认识叶六一怀宁新安中学英语教学与文化交际王丽娟怀宁高河中学新趋势下高三英语复习周夏芳宿松二中怎样上好高中第一堂英语课吴胜旺宿松程集中学让英语课外活动“活”起来刘家月宿松程集中学高三英语第二轮复习之我见余持恒宿松程集中学在阅读训练中怎样提高泛读能力项泽志宿松二中从比较中西文化中学习汪徐平潜山王河职中浅谈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张琼潜山黄铺中学浅谈新课改下的备课徐素安潜山中学结合教学实际,优化课时目标黄桂生潜山中学新课标下英语课文教学浅议聂小金潜山黄铺中学评析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环节王黎明岳西店前中学英语教学中应渗透情商教育储诚铁岳西汤池中学以阅读课为阵地攻克口语关章玲太湖职教中心将课堂还给学生,让英语课活起来朱书德太湖徐桥中学背景知识对翻译的重要性潘琳太湖牛镇中学优化教学策略之英语课堂互动周艳霞太湖弥陀中学任务型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刘林霞太湖弥陀中学灵活多样的课堂举例陈超太湖北中中学北师大版高中英语教材的课堂阅读策略潘春雨望江赛口中学实践中的新教材与教学整合沈行远望江二中不容忽视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张英望江二中复述英语课文提高语言能力肖丰望江二中英语课堂中的情景教学丁仕文望江赛口中学新课改下对传统英语课堂教学的反思宋笑桐城中学高中英语作文训练“55”模式初探向珊桐城五中浅谈高中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彭明桐城十一中谈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教学的实践徐兆玲桐城二中新课标下教师因素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影响叶六一桐城六中新课程标准下“信息网”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三等奖(60 篇):叶青安庆二中我思故我在——谈谈新课改环境下的教学反思余雅艳安庆五中论任务型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作用刘丹安庆七中英语教学实质上是交际能力培养陈涛石化一中如何提高学生任务型读写能力梅林白泽湖中学如何在新课程改革中开展高中英语阅读课的教学活动陈小芬广圩中学任务型教学中英语阅读能力的教学策略和反思金高文枞阳横埠中学明晰教学目标,优化课堂效益周红兵枞阳横埠中学浅谈如何提高英语教学效率钱刘中枞阳会宫中学高考英语作文失分分析与应对策略方五三枞阳会宫中学任务型读写设空策略和解题思路查翠红枞阳会宫中学浅谈高中英语教学的心得体会汪满红枞阳汤沟中学浅谈阅读理解解题技巧方水炬枞阳周潭中学高三英语一轮复习阅读教学浅议朱琳怀宁高河中学科学组织教学,提高学生任务型读写能力丁士正怀宁高河中学英语教学中听力能力的培养及应试技巧王叶怀宁洪镇中学对中学英语听力教学的探讨王桂霞怀宁石牌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语感培养何毓华怀宁石牌高中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杨凤林怀宁石牌高中如何做好英语学习弱势群体的初高中衔接陈永红怀宁秀山中学谈口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增强夏立青怀宁秀山中学新题型新策略康英霞怀宁月山高中谈培养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何文波潜山槎水中学浅谈新教材的文化资源胡德辉潜山黄铺中学 About some Basic Principles in Teaching English林雄义潜山黄铺中学浅谈中学英语教学中的素质教育郝祥龙潜山黄铺中学提高农村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几点做法黄光灿潜山野寨中学浅谈高考书面表达高分技巧汪翠霞潜山野寨中学如何提高中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的一点探索刘云凤潜山职教中心摆脱单项分析型教学,加强整体综合教学李倩潜山职教中心新课标下教师应掌握的教学技能储昭香潜山中学让学生成为“乐读”者——浅谈英语教学中的阅读引导陈思凤宿松程集中学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培养之理论与实践陈凤莲宿松程集中学以农村中学为例,试论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师素养提高的必要性和对策胡庆华宿松程集中学浅谈如何提高学生英语作文王敬东宿松二中也谈英语教学中后进生的转化方略季必莲宿松二中改进试卷评价方法,提高试卷讲评效果齐娟宿松二中影响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的因素及对策汪周明太湖二中Techniques of English Pronunciation Teaching胡刘旺太湖弥陀中学如何让学生更好的学习英语王华应太湖弥陀中学高三新课标英语总复习的五项原则王文友太湖弥陀中学也谈英语教学中的激励机制胡少鹏太湖弥陀中学在总结中不断进步张怀毅太湖小池中学如何备好新课程标准下的英语课詹丽丽太湖职教中心中西合璧水乳交融程金华太湖职教中心浅谈中职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教学蒋红杰桐城二中中学英语听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策略丁善央桐城九中谈高中英语课堂导入陶海香桐城天城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之我见万玲玲桐城中学任务型教学模式下的英语作业的布置汪向东桐城中学备活高三复习课方丽平望江二中抓好词汇教学轻松学习英语袁结斌望江二中语言示例与情感目标柯银桃望江二中如何确实有效地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童小苗望江赛口中学合理利用英文报刊指导学生课外阅读鲍光荣望江三中浅谈高中英语如何进行词汇教学詹美云望江雅滩中学语法教学在情境中生成张结根望江中学适应新课改英语口语上台阶胡素琴岳西职教中心高中英语阅读策略探微方玲娟岳西职教中心浅谈如何在高中英语中培养学生的兴趣王红梅岳西职教中心朗读在学习中的作用中学物理一等奖(12 篇):。
小学数学课例分析
小学数学课例分析第一篇:小学数学课例分析让数学教学回归本色——面对当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诸多现象引发的思考及探索摘要本文先对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地剖析,用案例呈现的方式列举了数学教学中在情境创设、课堂活动、课堂提问、教学过程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再用案例呈现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本应保留的特色,即数学问题应多一点,思考感悟应多一点,思维交流应多一点,更应关注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
笔者想与广大教师共勉:沉下心来,实实在在、扎扎实实地教学,还数学教学本应有的特色。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刻意追求形式之风存在于不少的数学课堂,使得数学教学极具“观赏性”,显示出一派“喜人”的景象。
特别是一些公开课、展示课,教师几乎是使出浑身解数,创设情境、实践操作、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等,层出不穷,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得兴致盎然,学生的参与热情被调动得淋漓尽致,这似乎说明数学课程标准理念已经落到实处了。
但形式的背后露出浮华,折射出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数学问题少了,思考感悟少了,思维交流少了,能力提高少了。
倘若不冷静反思,则很容易使数学教学步入“歧途”。
当务之急是要让数学课堂回归本色,实实在在、扎扎实实地教。
一、华丽情境少一些,数学问题多一些《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
的确,在数学教学中,好的问题情境能拨动学生思维之弦,激发求知欲、唤起好奇心,使看似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富有吸引力,让数学课堂充满诗意。
因此,情境创设已经成为当前数学教师煞费苦心的一件事,他们往往为了突出“新、奇、趣”,挖空心思地创设华丽的情境,然而结果却引发了不少问题。
案例(一):《倒数的认识》教学片断师:(出示汉字吞、呆。
)你知道这些汉字的部首调换位置后各是什么字? 生1:“吞”字上下部首调换应是“吴”字。
生2:“呆”调换部首是“杏”。
师:下面老师可要出一些比较难的题目,你们敢挑战吗? 请把我说的句子倒过来念。
教研活动案例数学(3篇)
第1篇一、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数学教学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成为当前小学数学教师关注的焦点。
为此,我们学校数学教研组开展了一系列的教研活动,旨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文以“分数的意义”为例,介绍一次成功的教研活动案例。
二、活动目标1. 通过本次教研活动,使教师对分数的意义有更深入的理解,掌握分数的教学方法。
2. 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4.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教学质量。
三、活动内容1. 分数意义的探究(1)教师展示一组分数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分数表示的是什么?(2)教师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分数的意义,如“1/2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两份,取其中的一份”。
(3)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的含义,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
2. 分数教学的案例分析(1)教师分享一节优秀的分数教学案例,包括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
(2)其他教师对案例进行点评,分析案例中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意见。
3. 分数教学方法的探讨(1)教师针对分数的意义,探讨多种教学方法,如直观演示、操作实践、小组合作等。
(2)教师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分享分数教学中的成功案例和经验。
4. 现代教育技术在分数教学中的应用(1)教师展示如何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分数教学,如展示分数的演变过程、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等。
(2)教师分享如何运用教育软件、在线资源等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四、活动过程1. 研讨准备阶段教研组提前一周将活动主题和内容通知给教师,要求教师提前准备相关资料,并做好课堂观察记录。
2. 活动开展阶段(1)教师展示分数意义探究环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2)教师分享教学案例,其他教师进行点评。
(3)教师探讨分数教学方法,分享成功经验。
(4)教师展示现代教育技术在分数教学中的应用,分享相关资源。
小学级数学教研成果汇报
一、汇报背景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全面发展。
为了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我校数学教研组积极开展教研活动,通过集体备课、听课评课、教学研讨等多种形式,不断探索和实践小学数学教学的新方法、新策略。
现将本学期小学级数学教研成果汇报如下:二、教研成果1. 教学理念更新本学期,我校数学教研组认真学习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深刻领会了新课程改革的精神。
通过学习,教研组成员对新课程标准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理解,进一步明确了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和方向。
2. 教学内容优化在教学内容方面,教研组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对教材进行了合理调整和优化。
通过集体备课,教师们共同探讨了如何将教材中的知识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同时,教研组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数学规律。
3. 教学方法创新在教学方法上,教研组积极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情境教学、游戏教学、合作学习等。
教师们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情境教学: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数学、理解数学、应用数学。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分蛋糕”的情境,让学生在游戏中理解分数的概念。
(2)游戏教学:利用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例如,在教学“乘法口诀”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找朋友”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熟记乘法口诀。
(3)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例如,在教学“面积计算”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探讨如何计算图形的面积。
4. 教学评价改革在评价方面,教研组积极探索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教师们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及时给予反馈,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
数学教学实践研修成果(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育部门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对数学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
为了提高数学教师的教学水平,我校开展了数学教学实践研修活动。
通过本次研修,教师们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技巧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以下是本次研修的成果总结。
二、研修成果1. 教学理念更新本次研修活动中,教师们通过学习现代教育理念,更新了教学观念。
他们认识到,数学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师们开始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2. 教学方法改进在研修过程中,教师们学习了多种教学方法,如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项目式学习等。
他们将这些方法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教学方法改进:(1)探究式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2)合作学习: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3)项目式学习:教师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设计项目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教学技巧提升教师们在研修过程中,学习了多种教学技巧,如导入技巧、提问技巧、板书技巧等。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教学技巧提升:(1)导入技巧:教师运用生动有趣的故事、图片、视频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堂教学奠定基础。
(2)提问技巧: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提高课堂参与度。
(3)板书技巧:教师注重板书的美观和条理性,使教学内容更加清晰易懂。
4. 教学评价改革教师们在研修过程中,认识到教学评价的重要性,开始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特长。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教学评价改革:(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如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及时给予反馈。
(2)多元化评价: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课堂提问、作业批改、小组合作等,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小学数学课例研究报告
小学数学课例研究报告小学数学课例研究报告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近几年来“创设情境”,已经成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必备一个环节,《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事实证明,创设情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有利于学生发现知识、探索奥秘、从而创造性地运用知识,使学生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
可喜的是,情境创设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重视。
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和偏差也不断出现,在数学情境创设中如何避免走入误区,真正体现情境创设的价值呢?为此,我校展开了校本教研活动。
全体数学教师聚集在一起,讨论自己对创设情境教学的几点看法。
面对大家的质疑与困惑,我们上网查阅各种有关于创设情境、动境进行教学的资料,并一起研读、讨论,虽然在理论上,我们的头脑逐渐清晰,但是,谈到课堂实践,还是感到手足无措,做不到胸有成竹。
我正好参加我们响水中心小学教研活动,我就决定上一节研讨课。
我挑选了一节三年级的数学《周长》一课,课后大家对我的这节课展开了评论。
1、整堂课因为创设的情境、动境过于多,使本节课教学活动重点、难点不够突出。
2、学生在动境(小组合作测量)中,老师有些要求没有讲清,学生合作时出现了乱、散现象,有的学生并没有积极参与到里面,教师应该事先安排好,做到小组之内责任制,使每一位学生都有事做。
3、有些环节过于拖沓,影响了整个教学进度,时间过长。
于是我们结合大家的教学建议,认真进行反思,结合新的教学理念,悉心钻研教材,研究学生特点,我发现数学情境创设,应当体现以下三个方面价值:1、能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生只有对数学课堂感兴趣,才能参与到数学课堂中来,才能为学习数学知识作好充分的准备。
因此,作为一般形式的数学课,都是从一个数学情境着手来展开教学的,如果在课的开始阶段能一下子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住,使他们进入到教学内容中来,无疑这样的情境创设是有价值的。
2、能为课堂教学的内容服务。
初中数学教研案例及总结(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数学教学面临着诸多挑战。
为了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我校数学教研组积极开展教研活动,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以下是一篇关于初中数学教研案例的总结。
二、案例描述1. 教研主题:探究“三角形面积”的推导方法2. 教研目的:通过本次教研活动,使教师掌握多种推导三角形面积的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 教研过程:(1)准备阶段:教研组提前收集了多种推导三角形面积的方法,如割补法、旋转法、折叠法等,并整理成资料。
(2)研讨阶段:教研组全体成员共同讨论,分享各自在推导三角形面积方面的经验和心得。
(3)实践阶段:教师根据研讨结果,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教学实践,并在课后反思教学效果。
(4)总结阶段:教研组对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改进措施。
4. 教学实践案例:(1)教师采用割补法推导三角形面积,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比较,让学生体会割补法在推导三角形面积中的应用。
(2)教师采用旋转法推导三角形面积,引导学生利用几何图形的对称性,推导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3)教师采用折叠法推导三角形面积,引导学生通过折叠操作,发现三角形面积与底边长和高之间的关系。
三、案例总结1. 教研成果(1)教师掌握了多种推导三角形面积的方法,丰富了教学手段。
(2)学生通过多种方法学习三角形面积,提高了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课堂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提高,学生成绩稳步提升。
2. 教研反思(1)教研活动要注重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
(2)教研活动要结合教学实际,注重实践与反思,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3)教研活动要关注学生的需求,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3. 改进措施(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2)开展多样化的教研活动,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
(3)关注学生学习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结论本次初中数学教研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不仅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也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初中数学课例研究与典型课评析 pdf
初中数学课例研究与典型课评析pdf我期待着这本书能够引发读者对新课程改革下数学教育的价值、对有效的课堂教学实践等问题的再思考与讨论。
由于学识有限,再加上时间仓促,本书难免会有一些问题和疏漏之处,敬请各位读者批评与指正。
李杰2015年9月序言序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课堂教学是教学中重要而且最常用的一种形式,也是教师最主要的工作形式。
作为将研究和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教师的教学和研究提供服务与指导的教研员,研究课堂教学也就成了他们的核心工作,听课、评课也就成了教研员主要的工作形式。
《初中数学课例研究与典型课评析》是李杰老师作数学教师和数学教研员工作的总结。
其中的“课例研究”反映了她组织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研究的过程,结合一些具体的课例,通过“三讨论,两研课”的形式,给我们呈现了一个动态的研究课堂教学的过程。
“典型课评析”则反映了她对一堂好课的理解,是对课堂教学结果的研究。
数学教学既是科学也是艺术,当前应加强“科学取向的数学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李老师所做的“课例研究”正是一个面向科学取向的教学设计研究的过程。
在课例研究中,核心任务是研究数学、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教法、研究学法。
要理解教学内容,为学生呈现自然的数学知识的产生、发展和应用的过程;要研读和解析教材,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为不同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学法指导;要研究和改进教法,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课例研究”是围绕如何改进一堂课展开展研究,其目的不仅仅是上好这堂课,更关键的是让老师们在研究这节课的过程中,掌握改进这类课或更多课的方法。
教研员和教师以教学实践为基础,通过与专家、同伴交流,分析学生课堂中诸多复杂的问题,并明确出现问题的根源所在,找到教学的问题及其原因,在讨论和自我反思中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样也就促使教师深入研究学生、挖掘教材,促进教师对课堂现象进行归纳分析和理性思考,通过不断反思,找出自己教学中的问题及差距,进一步加强学习,改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实践智慧。
小学数学教研案例范文
小学数学教研案例范文一、教研背景。
在我们小学数学教学中,经常会遇到学生对数学概念理解不透彻、课堂参与度不高的情况。
为了改善这种状况,我们数学教研组开展了一次以“如何让小学数学课堂更生动有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二、教研团队。
本次教研活动由经验丰富的张老师牵头,成员包括各个年级的数学骨干教师。
我们这个团队风格各异,有严谨细致的李老师,思维活跃的小王老师,还有亲和力超强的赵老师。
大家凑在一起,就像一个数学教学的“超级战队”,准备为提升数学课堂质量大干一场。
三、教研过程。
# (一)课堂观察。
我们先选择了一位年轻教师小刘老师的课堂进行观察。
小刘老师讲的是三年级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这一内容。
课堂上,小刘老师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先在黑板上画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然后讲解周长的定义,接着列出公式,让学生做练习。
可是,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在做练习的时候都有点懵懵懂懂的,课堂气氛也比较沉闷。
下课后,我们就围坐在一起开始讨论。
张老师先开了个头:“大家都说说看,小刘老师这堂课问题出在哪呢?我感觉就像在给一群小木偶讲课,孩子们都没什么反应。
”小王老师马上接话:“我觉得就是太干巴了,一上来就讲定义公式,孩子们能不迷糊吗?就像你给一个没见过蛋糕的人,直接告诉他蛋糕的配方,他能想象出蛋糕的美味吗?”李老师推了推眼镜,严肃地说:“我觉得缺乏直观性,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更多的是要通过实际操作去理解概念。
光在黑板上画,他们很难真正理解周长到底是什么。
”赵老师也点头说道:“对呀,而且课堂互动也不够,感觉小刘老师一个人在台上唱独角戏,孩子们都成了观众,没有真正参与进来。
”# (二)头脑风暴。
经过对小刘老师课堂的分析,我们开始头脑风暴,想办法让这堂课“活”起来。
小王老师首先提出:“我们可以让孩子们自己动手量一量。
比如说,给每个小组发一些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卡片,让他们用尺子量出边长,然后自己算出周长。
这样既能让他们直观地理解周长的概念,又能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陈洪霞-二--锐角和钝角的认识
1
3
5
角按2大小分三类,4 锐角、直角和钝6 角。
锐角
比直角小
直角
直角常见是标准
钝角
比直角大
闯关游戏
第一关: 判断
你们能很快地说出下面各角的名称吗?
直锐
钝钝 锐
钝
角角
角角 角
角
第二关 做角
想办法分别摆出或折出一 个直角、锐角和钝角。也可 以用你身体的某些部位来表 示出一个锐角、直角和钝角。
第三关 画角
画一个锐角、一个 直角和一个钝角, 并写上它们的名字
第四关 拼角
温馨提示:
用多个三角板拼出一个锐 角、直角和一个钝角。
拼一拼
拼一拼
锐角
钝角
锐角
直角 钝角
直角
恭喜顺利过关,现在你们都可以参加设计大赛了。
小小设计师
用直角、锐角、钝角和学过的其它图
形设计一幅美丽的图案画出来,并给你的
画取一个好听的名字。(可别忘了请你的
尺子也参与你的设计哦!)
例 如
奔跑
(站立)
角按大小分三类,直角、锐角和钝角。 直角常见是标准,再用它们来比较。 我出一个小锐角,锐角定比直角小。 我出一个大钝角,钝角定比直角大。 锐角小,钝角大,分得清,记得牢, 生活处处少不了。
数学教研报告六年级
一、引言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空间想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六年级作为小学阶段的最后一年,是学生从基础数学向初中数学过渡的关键时期。
为了提高六年级数学教学质量,我校开展了六年级数学教研活动。
本文将就本次教研活动进行总结,分析六年级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二、教研活动内容1. 教学观摩本次教研活动,我们观摩了多位六年级数学教师的公开课,涉及不同教学主题和教学风格。
通过观摩,我们了解到六年级数学教学的新理念、新方法,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有益借鉴。
2. 教学研讨在教学研讨环节,教师们针对观摩课中的亮点和不足进行了深入讨论。
大家一致认为,六年级数学教学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2)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3)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力;(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3. 专题讲座本次教研活动还邀请了资深数学教师进行专题讲座,内容主要包括:(1)六年级数学教学大纲解读;(2)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3)如何提高六年级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六年级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 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脱节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知识点的讲解,而忽视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这使得学生在面对实际问题时,难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2. 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六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
然而,部分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
3. 教学评价方式单一目前,六年级数学教学评价主要依靠考试成绩,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4. 教师专业素养有待提高部分教师对六年级数学教学大纲和教材理解不够深入,教学方法和手段较为落后。
四、改进措施1. 加强教学研究,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关注教学大纲和教材的更新,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同时,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借鉴优秀教学经验,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手段。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陈洪霞-二--5的乘法口诀!
4×3读作:( 4乘3 ) ,表示( 4 )个( 3 )相加 或( 3)个( 4)相加。
3×3读作:( 3乘3 ) ,表示( 3 )个( 3 )相加。
5×2读作:( 5乘2 7×2读作:( 7乘2
) ,表示( 5 )个( 2 )相加, 或( 2)个( 5)相加。
) ,表示( 7)个( 2 )相加, 或( 2)个( 7)相加。
看图列算式
4×5=20或5×4=20
口诀:四五二十
看图列算式
5×5=25
口诀:五五二十五
把口诀填完整
一五 得五 二五 一十 三五 十五 四五二十 五五 二十五
根据口诀写出两个乘法算式
• 二五一十 (2×5=10) ( 5×2=10) • 四五二十 (4×5=20 ) ( 5×4=20) • 三五十五 (3×5=15) ( 5×3=15)
5的乘法口诀
5 +5 10 +5 15 +5 20 +5 25
1
2
3
4
谜语
两棵小树十个杈, 不长叶子不开花, 能写会算还会画, 天天干活不说话。
手
看图列算式
1×5=5 或
口5×诀1=:5一五得五
看图列算式
2×5=10或5×2=10
口诀:二五一十
看图列算式
3×5=15或5×3=15
口诀:三五十五
把加法算式改成乘法算式.
3+3+3+3+3+3 4+4+4+4 1+1+1+1 2+2+2+2
3X6 6X3 4X4 1X4 4X1 2X4 4X2
写出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6 X 3 = 18
(乘数)
(乘数) ( 积)
4 X 4 = 1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课例研究报告——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问题感知能力的培养辛寨镇辛寨小学陈洪霞一、问题的提出:学生在数学中的感知是指学生面对数学材料,能敏锐地觉察其中隐含的问题或提出有关的问题。
如果没有对问题的感知能力,就无所谓思维,更不可能创新。
教学过程是师生双向思维的过程,通过对学生数学问题的感知能力的培养,驱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实现教学过程的自主发展。
在过去的教学中,对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方面没有引起教师的足够重视。
而课改的新教材十分重视在数学问题上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感知能力,并把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作为一个基本的教学目标。
二、概念界定:依据新课程标准,小学低年级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感知能力的具体体现是: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算运算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
三、培养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感知能力的策略:(一)结合生活实例,建立对数学的感知能力。
1、联系生活实际,在现实生活建立对数学问题的感知能力。
小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同时他们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
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挖掘生活中的素材,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
比如:在认识“1——5各数”时,先让学生说出现实生活中用数表达的事物。
学生例举出:1个鸡蛋、2只小鸡、3棵大树、……随后出示5筐苹果、3串葡萄、4捆小棒……让学生也用数来表示,接着再出示一幅学生体育课赛跑的图片,让学生指出谁跑了第一名可用几来表示,谁跑了第二名可用几来表示……,这样学生就理解了数不光可以表示个体(2只小鸡),也可以表示整体(1筐苹果),还可以表示序数(第几名),这样数的内涵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掌握了。
许多小学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头脑中不能很好的建立表象,更不能真正理解知识的内涵和概念的本质属性。
在教学面积单位时,可以将数学课与体育课整合,带领学生去操场走走、测测、量量,让学生感受50米、100米……的长度,1平方米、1平方分米……的大小;在教学质量单位时,教师可以准备500克的盐、1千克的油……让学生用手掂一掂,比一比,这样学生学得轻松自然、兴趣浓厚,在不知不觉中就建立了对数学的感知能力。
2、联系生活实际,在生活中发展对数学问题的感知能力。
数学教学要贴近学生生活,把数学知识生活化,把现实问题数学化。
在教学“元、角、分”的认识后,教师设计一节数学活动课。
用50元钱,去菜场买菜准备今天的晚餐。
在游戏中提供一些荤菜、蔬菜的价格,并让一些学生做营业员,其余学生自由组合成家庭。
这时学生首先要根据家人的喜好开出菜单,通过估算买菜的总价不能超支,还要懂得货比三家,个别学术还知道在买卖中进行讨价还价。
在这样的游戏中,培养的不仅是学生的数感而且发展了学生的情商,使学生感到数学是富有情感,具有活力的东西。
3、联系生活实际,在实践中培养对数学问题的感知能力。
学生对身边丰富多彩的生活充满了好奇与想象。
数学是和现实生活联系最密切的学科之一,许多数学知识都来源于生活实际,同时又能应用于实际。
在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好身边的数学素材,挖掘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自己去试着感知、发现、探索,建立新的认知结构。
例如:在教学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的认识时,如果一味说教,课堂一定乏味、无趣。
考虑到低年级学生好奇多动,如果在教学中安排一些简单的动手实践活动效果一定要好许多。
让学生亲自动手量一下伸开的两臂间距离、一拃的长度,具体感受1米、1分米的实际长度,用手比划一下1厘米的实际长度。
在建立1厘米和1米的表象之后,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与1米、1厘米长度有关的物体,如图钉的长约1厘米;食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讲台的长大约是1米;米尺的长是1米……接着让学生估一估、量一量身边熟悉的事物,如黑板、铅笔、课桌、书本等有多长。
这样通过对身边事物的实际测量,激发了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热情。
让学生知道学习数学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二)在课堂教学中,培养训练对数学问题的感知能力。
1、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说”来培养训练对数学问题的感知能力。
“说”即用语言表达思维。
这不仅是简单的语言表达,更是数学思维在脑内的抽象凝结,对凌乱知识的梳理,然后以语言为载体将其表达出来。
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都有强烈的表现欲,教师可以抓住这个契机,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给他们一个舞台,让他们用语言表达和交流数的信息。
例如,在教学100以内数的认识时,可以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组织学生数全班有多少个同学,有多少个男同学,有多少个女同学;然后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从你数出的数中,哪个大,哪个小?根据这些数,你能知道是男同学多呢还是女同学多?这些都是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的数学问题。
例如:在教学“倍”的概念时,就拿身边的例子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解释这个概念。
比如“小华有6支铅笔,小明有2支铅笔,小华铅笔的支数是小明的几倍?”学生会说是3倍,这时就接着问:“说说你怎样想的?”学生会说:“6支里面有3个这样的2支”朦胧中学生知道是“3倍”这个答案,但对于“倍”的意义,未必能在脑子里形成非常清晰的概念,虽然仍旧不能非常简练准确地回答出来,但通过动脑想,然后动嘴说,就加深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同时对数与数之间的联系也进行了深化。
2、在课堂教学中,通过“玩”来培养训练对数学问题的感知能力。
“玩”是孩子的天性,在枯燥的数学学习中加入点“游戏”调味品,最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
例如:在教学2~9的分与合时,5可以分成2和3(或者其他很多分法),机械地记忆对学生掌握这个知识点没有太高的效率。
这时,可以玩“拍手游戏”,使教师和学生拍手的下数合起来是5。
教师拍3下,学生就拍2下,教师如果拍1下,学生就拍4下。
虽然这是个非常简单的游戏,但引入游戏之后,学生的兴趣就陡增不少,学生通过拍拍手很快就掌握了5的分与合。
3、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动”来培养训练对数学问题的感知能力。
以往的课堂教学强调教师在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压抑了孩子好“动”的天性,被压制的学生不仅很难整堂课都集中精神听老师讲,更可怕的是这样做打击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在小学阶段,坐不住、好动的特点尤为显著。
学生“动”的过程,就是一个探索,思考的过程。
例如:在教学两位数加法(进位加竖式)时,用情境引出算式:33+17后,不要急于教给学生怎样用竖式算出得数,让学生自己先试着算得数。
有的用小棒摆,有的借助计数器,也有的学生根据学过的竖式法则计算。
在他们自己动手的过程中发现:个位上的3加7等于10,但10是一个两位数,得数个位上应该是0呢,还是1,或者直接是10?通过自己的思考想出一些解决的办法,发现了个位上的得数超过10都要向十位进1。
在这个知识形成的过程中,学生能深刻体会到进位加法的算法意义所在,初步了解到十位和个位之间的关系,加强了对数位关系的理解。
4、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辩”来培养训练对数学问题的感知能力。
“辩”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司辩思维,更能对一些结果作出判断并解释其合理性。
在教学两位数加减(不进位加,不退位减)的练习中,有这样一道题:小红跳绳30下,小强比小红跳得多,问小强最少跳多少下?这是一个类似集合的问题,要求学生首先要找到“比30多“的可能会有哪些数,然后再在这些数当中找出最小的那个。
这时学生就要“辩”,用自己的“辩词”来证明自己所估计结果的合理性。
在这个过程种,原来头脑里模糊的数理一下就变得清晰起来。
通过学生自己的“辩解”,就培养了学生数学的条理性,同时发展了对数的敏感度。
5、在课堂教学中,通过“交流”来培养训练对数学问题的感知能力。
对数学问题的感知能力,其实是一种心灵的感受。
要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自由、充分地交流,它不仅能挖掘个人内在的潜能,还能培养集体合作的精神,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感知能力在无形中也得到了增强。
例如:在教学10的认识时,由于学生的知识背景、思维方式的不同,有的学生是1根1根地数出10根小棒,有的学生是2根2根数出10根小棒,有的学生是5根5根数出10根小棒,通过交流,学生不仅理解了“10”的意义,也学会了多种形式的数数方法,锻炼了用数来交流和表达信息的能力。
四、效果1、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一年的实践活动,通过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感知、认知的氛围中想学、乐学、会学,在教学中往往让学生从生活中找数学素材,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教师把数学知识包装在游戏中或创设的情景中,让学生玩中学,轻松打造高效的趣味课堂。
2、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训练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感知能力,使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思维品质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同时也使学生从小学会思考问题的方法。
让学生知道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解题,而是学会用数学的思想、用数学的手段,去发现并解决实际生活中所碰到的数学问题。
五、结语目前对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问题感知能力的培养的研究才刚刚起步。
通过这次课例研究,我看到了对数学问题的感知能力的培养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同时也使我感到在培养过程中还有不完善和不成熟的地方。
总之,对数学问题的感知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崭新的内容,它的形成不是短时期的教学就能形成的。
要我们在长期的教学中,创造性的运用教材、使用教材,把培养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感知能力的研究继续扩大、深化,作为我教学的终极目标,也是我下一步继续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