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奇迹
西南联大
为团长
黄师岳
从长沙到昆明
西迁入滇
1938年2月20日,旅行团师生启程
从长沙到昆明
西迁入滇
2月20日,湘江直下洞庭,25日到常德,28日到桃源
从长沙到昆明
西迁入滇
3月6日到沅陵,12日到芷江,13日到晃县,17日过湘黔交界处鲶鱼堡
从长沙到昆明
西迁入滇
3月25日到达炉山(今凯里),访问了苗寨
从长沙到昆明
张伯苓
从长沙到昆明
长沙临时大学
筹备办校: 1937年9月10日,教育部令正式宣布成立长沙临时大学。就校舍、 经费、院系设臵、组织分工开始工作。 报到注册: 1937年10月18日正式开始报到,24号截止,25号开始注册选课。 到1938年底,学生数达到1500多人。 院系设臵:
文、理、工、法商
从长沙到昆明
西南联大奇迹
联 大 精 神
无私
人对事而言是奉献和敬业
什么是无私?
人对人而言是友爱和互助
西南联大教学条件和生活条件都很艰苦,但当时师生在这 种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保持了一种很强烈的学习热情和敬 业精神。敬业精神表现在学术上,是对知识的不断追求, 在艰苦条件下不放弃科学研究。
西南联大奇迹
联 大 精 神
学生均个个出色。
西南联大奇迹
北大海 南开山 清华云
再如北大向来对体育不重视,而清华、南开则极重视。在西南
联大,体育也很受重视,是必修课,不及格不准毕业。但有时 又保持了一定的北大宽容之风,往往重在参与,学生只要坚持 上课,都能及格,所以联大在校风上往往体现出三校融合并存 的特点。北大的宽容自由、清华的规矩严谨、南开的活泼开拓, 合而为一。
钱穆
西南联大奇迹
北大海 南开山 清华云
教育的奇迹
写在书前的话:
教育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相信孩子与学生, 相信他们每一个人都能够书写自己的精彩; 就是要发现孩子与学生,发现他们的潜能与 个性,让他们真正地成为自己。 人的潜力是巨大的,上帝让每个人来到这个 世界上的时候,都赋予每个人一个成功的机 遇、成功的可能,每个人都应该而且可能做 得最优秀,做得最卓越。
精彩语段摘抄
如果孩子生活在谴责中,他便学会了谴责; 如果孩子生活在敌视中,他便会好斗;如果孩子 生活在恐惧中,他便会忧心忡忡;如果孩子生活 在鼓励中,他便学会自信,如果孩子生活在受欢 迎 的环境里,他便学会在中国爱别人。如果孩子 生活在友谊中,他便会觉得生活在多么美好的世 界里。
精彩语段摘抄
教育孩子的道路中布满许多的荆棘,这些荆棘不是用 来限制别人,而是用来锁困自己的言行。孩子的思想是 张白纸,我们的言行给孩子带来许多无限的遐想与憧憬, 可能指引孩子成功,或可迫使孩子终败。如果我们能够 给孩子指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道路,点亮起一盏 引向成功未来的明灯,鼓舞起一曲吹响未来的交响,我 们的教育就是成功的教育,就是人性的教育,就是未来 的教育。尊重生命发展的规律,遵循生命升华的轨迹, 就是教育反馈给孩子最好的人生礼物。
教育如果没有情感,没有爱, 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 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 爱,也就没有教育。
朱熹曾经在《孟子集注》中说道:“对贤施 教,各因其材,小以小成,大以大成,无弃人 也。”意思就是说,善于施教者是根据每个孩 子的特长而进行教育,使才能一般的孩子得到 一般的成就,才能较优的孩子取得优秀的成就, 没有不可以教育的孩子。
———朱永新
内容简介
《教育的奇迹》是一部平易近人的著作,他 通过一些当代的人物曾经是父母、老师眼中的 “差等生”、“笨小孩”、“问题孩子”、” 残疾孩子”等,但是,他们后来却成功了:牛 顿——被人瞧不起的“差等生”、爱迪生—— 不受老师欢迎的“糊涂虫”、达尔文——爱 “说谎”的“讨厌鬼”、爱因斯坦——连续考 试不及格的“愚笨儿”,这些不好的“头衔” 根本没有影响他们成才。这是为什么?显然, 是教育在起作用。
用爱心创造奇迹的教育故事优秀教师事迹材料
用爱心创造奇迹的教育故事优秀教师事迹材料用爱心创造奇迹的教育故事故事一:教师张老师的奉献精神张老师是一名来自农村的优秀教师,他用自己的爱心和奉献精神在贫困地区创造了教育奇迹。
故事开始时,张老师来到了一个偏远的山区小学,学校无一幢完整的教学楼,只有简陋的教室和破旧的桌椅。
学生们生活在贫困的环境中,教育资源匮乏。
面对这样的情况,张老师并没有气馁。
他积极与周围的社区沟通,争取到了一些捐款和资源。
他以自己为榜样,鼓励学生努力学习,争取改变自己的命运。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张老师还自学了一些教育心理学和教学方法,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
他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和需求,因材施教,帮助每个学生发挥出最大的潜力。
在他的带领下,学校的教学质量逐渐提高。
学生们的成绩开始有了明显的进步,他们对知识的渴望也变得更加强烈。
故事二:李老师的关怀之心李老师是一名中学教师,他以他对学生的关怀之心创造了教育上的奇迹。
一天,李老师发现班级里的一名学生小明总是默默地低着头,不愿意与人交流。
李老师没有忽视这个问题,而是主动找到了小明,关切地询问他的情况。
原来,小明家庭贫困,父母经常争吵。
李老师立刻行动起来,他联系了学校的心理辅导老师,并与小明的家长进行了深入交流。
在李老师和学校的全力帮助下,小明逐渐走出了困境。
他参加了学校的心理辅导课程,学会了正确的情绪处理方式。
李老师还鼓励他加入学校的兴趣小组,培养他的特长和自信心。
小明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改变后,变得开朗、自信。
他的成绩也有了显著提高。
李老师的关怀之心让小明重新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创造了教育方面的奇迹。
故事三:王老师的创新教育模式王老师是一名小学教师,他通过创新的教育模式创造了教育上的奇迹。
在他的班级里,有一名学习困难的学生小红。
王老师发现她对传统的教学方法并不感兴趣,于是他尝试了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
王老师引入了游戏化教学的概念,将知识融入到游戏中,让学生们在玩的同时学到东西。
他设计了各种趣味性课堂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激发学生潜能的教育奇迹优秀教师事迹材料
激发学生潜能的教育奇迹优秀教师事迹材料在我们的教育领域中,总有那么一些被称为“教育奇迹”的教师,他们以卓越的教学能力和独特的教育方法成功地激发了学生的潜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今天,我将向大家介绍一位杰出的教师,他的故事令人感动,他的教育成就也令人惊叹。
这位优秀的教师名叫张丽,是某中学的物理老师。
她教学生涯的起点并不顺利,刚开始的几年里,她感到自己总是无法将知识有效传递给学生,许多学生对她的课堂产生了浓厚的厌倦情绪。
张丽决心要改变这种状况,她开始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并寻找激励学生的方法。
首先,张丽决定让学生们参与到课堂中来,她鼓励学生们积极提问、发表观点,形成了一个积极互动的学习氛围。
不再是张丽一个人在台上讲述知识,而是师生相互交流、共同成长。
这种改变让学生们感受到了被重视和尊重,他们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都大大提高。
其次,张丽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
她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和潜能,通过个性化的教学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例如,有些学生对物理实验较为感兴趣,张丽会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实验机会,让他们亲身体验科学的奇妙。
而对于那些对理论学习更感兴趣的学生,她则提供更多的挑战和拓展。
因此,张丽的班级形成了一个多元化、充满活力的学习群体。
除此之外,张丽还非常重视学生的情感需求。
她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和困惑,积极与他们交流,给予他们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励。
她的班级成为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在这里,学生们不仅可以获得学习上的帮助,还能得到情感上的依靠。
这种关怀和包容让学生们更加放松自如,积极面对学习和生活的挑战。
由于张丽的努力和创新,她的班级取得了一系列的优异成绩。
学生们的物理成绩显著提高,不少学生还参加了各类科学竞赛并获得了奖项。
更重要的是,她培养了一批热爱科学、积极向上的学生,他们在学术上和品德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张丽用自己对教育的热爱和执着,成功地激发了学生们的潜能,创造了一个充满活力和希望的教育奇迹。
她的教育理念和实践经验给我们带来了启示,那就是教师应该注重个性化教育、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并积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教育的奇迹》读后感_《教育的奇迹》读书心得五篇
《教育的奇迹》读后感_《教育的奇迹》读书心得五篇《教育的奇迹:十八让人刻骨铭心的教育故事》以青少年的成功教育为中心,从家长、老师和学校三个方面阐述了成功教育的要旨和方式。
全书提供给读者十二个成功教育的典范,从著名的美国盲女作家海伦·凯勒到中国的女神童周婷婷,无一不是成功教育下的奇迹。
关于《教育的奇迹》读后感怎么写?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教育的奇迹》读后感范文,欢迎大家来参阅。
最近读了《教育的奇迹》这本书,感想很多。
十几年的教龄,说来也不短,通过阅读,再结合现在的小学教学经验,感触颇多。
通过阅读这本书,才真正感觉到教育的无穷力量,要当一名好教师的职责与不易。
本书共录入18个真实的故事,每个故事都让人刻骨铭心,让人感动不已。
书中不管是家长也好、老师也好、还是学校的领导,他们都相信一条:教育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相信孩子和学生,相信他们每一个人都能够书写自己的精彩;就是要发现孩子与学生,发现他们的潜能与个性,让他们真正地成为自己。
那么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我们该从中学习什么呢?书中提到了要“公平对待所有的学生”。
看到这我不禁想起了刚刚工作的时候发生的一件事,至今难忘。
记得一天布置完作业后,其他学生都飞快地拿起笔开始做了起来,却见某某同学仍在傻傻的发愣。
我不由的怒火中烧,因为这个学生本来基础就差,再加上学习兴趣不浓,所以成绩很不理想。
我站在讲台前厉声说道:“某某,你是不是又不想做作业了?”他轻声回答说:“我不舒服。
”“你不要给我找借口了,不想学就早点回家。
”说完我也不去看他,就去巡视其他学生做得怎么样。
过了不多久,只听一个学生叫到“老师,某某吐了!”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把视线转向那里,我也赶紧走到他身旁,只见他脸色煞白,神情非常痛苦。
我连忙叫一个学生去弄点水给他漱口,另外叫一个学生打扫呕吐物。
此时我多想对他说声“对不起,老师错怪你了。
”但却始终没有说出口,只简单的说声你休息一会,就走开了。
回到家我在想,如果那是一位好学生,我会怎样去做。
教育奇迹读书心得体会6篇
教育奇迹读书心得体会6篇教育奇迹读书心得体会 (1) 《教育即唤醒》是浙江省苍南县灵溪镇灵江小学语文教师杨聪老师的教育手记。
一位比我还小三岁的老师教育上却比我有思想的多。
他觉得教育的乐趣来自对孩子的兴趣,教育的真正任务和目的,不是评判,而是唤醒,更是善的传递、爱的共鸣。
“问题学生”一直都是广大学校、家长所普遍关心的问题,特别是我们这些奋斗在教育一线的教师采用的教育态度,采取的教学手段,对学生群体的身心发展都有着不容小觑的影响。
著名的基层教学老师杨聪,摒弃了面对“问题学生”采取忽视、监管、批评等教育手段,而是在自身教育实践过程中,给予孩子更多的爱与关注,尊重孩子幼小的心灵,重塑他们的自尊与自信,因材施教,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学习和学校不再成为孩子的负担。
他用以朴实无华的文笔,记录了教师与孩子之间发生的各种各样的故事与情况,一个个小故事《蒲公英的约定》《我的“雕虫小技”》《我让学生哭了》《小敏的课外书》……一个个最直接、最真实的教学案例,叩击心灵,引发思考。
让我深受感动。
在为我们这些身处基础教育前线的教师们道出更为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的同时,也为“问题学生”指明了新的方向,让孩子回归最本真的情怀,解放孩子思想。
世界上有两种爱是最无私的:一是母爱,一是师爱,但师爱不同于母爱。
师爱是一种情感与心灵的融化,是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尽可能深入的了解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这是教师和校长的首条金科玉律”。
对于问题生的思想工作应做实做细,沟通要有艺术,那种以批评为主,教育为辅,以管代教,以堵代疏的做法会严重挫伤他们的自尊心。
“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爱是教育的灵魂,对于问题学生更是如此,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正确对待,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才能耐心地去雕塑每一位学生,要把学生的思想工作做到心里去,用充满感情的言辞去点燃学生的感情之火,与学生的交流不仅仅是语言上的,更是心与心的碰撞,用真挚的情感燃起学生的希望。
创造奇迹的教育大师优秀教师事迹材料
创造奇迹的教育大师优秀教师事迹材料优秀教师事迹材料教育是一项高尚且充满责任感的工作。
在教育界,有许多杰出的教育大师和优秀的教师们通过他们的辛勤工作和教育智慧,创造了许多令人瞩目的奇迹。
本文将介绍几位创造奇迹的教育大师和他们的事迹。
教育大师一:李老师李老师在教育界有近30年的丰富经验。
他一直在一所普通的初中任教,但他非凡的教育才干令人称奇。
在他的教学生涯中,他不仅培养了许多杰出的学生,还激发了很多学生的潜能。
李老师的教学方式独具特色。
他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善于分析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因此能够制定与每位学生相适应的教学计划。
他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经常引导学生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并在其中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正是他这种独特的教育方法使得他的学生在学业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并在各种比赛中屡获佳绩。
教育大师二:王老师尽管王老师只有三年的教龄,但他的杰出表现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他所在的小学位于一个偏远的农村地区,学生们的背景条件相对较差,因此学校的整体教育水平不高。
然而,这并没有打击王老师的教育热情。
王老师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来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他利用各种有效的教育资源,使学生接触到更广泛的知识,并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他还积极与学生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情况,并制定相应的个性化辅导计划。
这些努力不仅使学生们的学习成绩有了显著提升,还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教育大师三:张老师张老师是一位教育研究领域的专家,他的研究成果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的研究涉及教育心理学、教育管理学等多个领域,并引领了一系列科研项目。
除了科研工作,张老师还积极参与课程改革和教师培训工作。
他通过主持培训班和讲座,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和教学经验分享给其他教师,帮助他们提高教学水平。
他还担任了一所大学的教育学院院长,致力于培养更多的优秀教师和教育研究人员。
总结这些教育大师通过他们的杰出才能和卓越工作,为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教育的奇迹读后感
教育的奇迹读后感教育的奇迹读后感1一本可以点燃孩子们的学习激情四溢的畅销书;一本足以给我们教师以优秀的榜样的必读之书;一本足以给千千万万无视教育的家长一记警钟,读《罗恩老师的奇迹教育》有感。
每当读此书,会让我沉浸于文字与图画的唯美之中,更敬佩于罗恩老师的创意教学之中,犹如亲身体验此事。
阅读此书处处流露出一种轻松、愉悦、睿智的气息。
使我也从中获得了一些启示:教育是一种艺术,必须用心研究,用心去倾听,用心去包容,让教育成为爱,成为希望,成为奇迹。
有些孩子需要你更多的耐心——作者在此提及家长也需要给孩子足够的耐心,要善于倾听孩子们的心声,有些孩子确实需要比别人更多一些时间来发挥才能。
我也希望家长能与老师聊聊自己的孩子,也想家长能多陪陪孩子,能让孩子听到家长的鼓舞和赞美声。
书中提到马修母亲的来信,这位母亲之前对孩子也是不分青红皂白地吼叫、嚷嚷以及责怪抱怨,最后使得他的孩子变得更加沮丧,到后来当他遇到绝望的时候先冷静自己,然后带上满心的耐心去倾听孩子,去鼓励和支持孩子,让孩子知道他们可以做到,这样孩子们就会相信自己会变得更加自信。
倾听,这也是每个孩子所期待的,有些家长却不懂得倾听孩子们的心声,忽略了什么是孩子们真正的需要。
作者强调孩子的成长过程需要父母的陪伴,这样亲子关系就会更密切。
读此处,不禁让我想起了自己班上的学生,他们的父母不也是这样?王选是五年级转入的外来民工子弟的孩子,记得第一次见他,低着头眼睛不敢正视我,拘谨又带有几分自卑,看着让人很心疼。
接触一段时间后发现他在是个贪玩但又机灵的孩子。
小时候在奶奶身边长大,读小学才回到父母身边,由于顽皮,在家里常受父母的挨骂,甚至挨打。
每次与他父母通话,在电话里她总是在抱怨自己的孩子如何的不听话,从来没有听她夸过自己的孩子。
记得那次跟着学生去租住的房子见着了他的父母,妈妈还带这一个7个月大的女儿,一见我就开始喋喋不休地诉说这孩子的不是,说着他要什么给买什么就还是不懂事,还拿出一件衣服给我看后背有一个三角形的洞:一件六七百的衣服穿到学校回家就成这样,于是孩子又是一顿毒打,手背上还挂着几道鲜红的伤痕。
《教育的奇迹》读书笔记
《教育的奇迹》读书笔记走到最后的时候,哈罗德还是很痛苦,他一开始笃定的相信只要他一直走,奎妮就会活下去。
可实际上并非这样,奎妮即将死去的事实摆在那里,他意识到了自己的渺小,没有他,一切都是照旧,尽管他努力过,依然无法改变结局,他的这次旅程似乎也没了意义。
不过在莫琳的陪伴下他渐渐释然,因为一切确实有所不同了。
如果说旅程改变了什么,那不是事情的结局,而是看待世界的方式。
他终于能自然的接受命运给予的一切,不再纠结于内心的痛苦,甚至让负罪感毁了自己和他人的生活,而是学会了珍视他人和卑微的自己,去接纳,去爱,更要去放下。
在《教育的奇迹》里读到一则一个真实而感人的故事:25年前,有位教社会学的大学教授,曾叫班上学生到一贫民窟调查200名男孩的成长背景和生活环境,并对他们未来的发展作一评估。
每个学生的结论都是“他毫无出头的机会”。
25年后,根据调查,这200名中有176名成就非凡,其中担任律师、医生或商人的比比皆是。
教授他拜访了当年曾受评估的年轻人,跟他们请教同一个问题,“你今日会成功的最大原因是什么?”结果他们都不约而同地回答:“因为我遇到了一位好老师。
”教授找到她后,问她到底有何绝招,能让这些在贫民窟长大的孩子个个出人头地。
这位老太太眼中闪着慈祥的光芒,嘴角带着微笑回答道:“其实也没什么,我爱这些孩子。
”读完这个故事,我不由得掩卷而思: 对教师来说,没有什么比爱心更重要的。
对此,我深有同感。
记得去年刚接手二年级语文兼班主任,由于都是第一次,前头万绪,不知从何做起。
班级里男同学多,行为习惯相当差,常规管理乱。
接手后,我及时地了解原来班级的状况,根据观察,迅速建立班级管理机制,对班级里有威信的同学委以重任。
随着班干部的走马上任,很快,同学们早读不再是教室外玩,而是拿出书,自觉朗读。
作业收发,在组长的协助下,也非常有序,作业本丢失的情况再没发生。
班级管理走上正轨,我轻松了不少。
可班级里三村转来了五个学生,语文成绩排在末尾,还有施东东同学竟然自己的名字也会写错。
教育奇迹:最佳教师事迹(大量精选)
教育奇迹:最佳教师事迹(大量精选)引言教育是塑造下一代、培养社会栋梁的重要途径。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肩负着传授知识、启迪智慧、激励创新的重任。
无数优秀的教师用自己的智慧和爱心,在教育领域创造了无数奇迹。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一系列最佳教师的事迹,以期激励更多的教育工作者致力于教育事业,为我国的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一、教书育人,关爱学生1. 张伟老师:张伟老师长期从事基础教育,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他善于发现学生的潜能,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
在他的引导下,许多学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实现了全面发展。
2. 李芳老师:李芳老师注重学生的品德教育,她认为“育人先育德”。
在她的课堂上,不仅传授知识,更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她的教育理念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广泛认可。
二、创新教学,提高质量1. 王刚老师:王刚老师致力于教学方法的创新,他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将抽象的知识点形象化、生动化,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他的课堂充满活力,深受学生的喜爱。
2. 赵敏老师:赵敏老师善于整合教育资源,开展跨学科教学。
她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引导学生进行项目式学习,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无私奉献,助力乡村教育1. 刘强老师:刘强老师主动请缨到贫困山区支教,他克服艰苦的生活条件,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
在他的努力下,山区的教育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许多学生走出了大山,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2. 陈雪老师:陈雪老师长期关注乡村教育,她积极开展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她还联络社会爱心人士,为乡村学校筹集资金和物资,改善了学校的教育条件。
四、传承文化,弘扬美德1. 孙亮老师:孙亮老师致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他将传统文化融入课堂,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文明,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 周丽老师:周丽老师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她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积极的心态。
结语这些最佳教师的事迹充分展示了教师群体的精神和风采。
教育的奇迹pdf
教育的奇迹pdf
《教育的奇迹》是由乔纳森·泰勒-贝克执笔,探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的著作。
书中通过大量的数据和案例研究,让读者了解到,教育的质量是影响到人类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书中指出,受过质量良好的教育的人,可以拥有更好的自我实现,而不是社会对他们的期望。
他们可以让社会变得更加文明,从而加快可持续发展的步伐。
书中还分析了政府在加强教育质量上所承担的重要责任以及当今做得不够好的地方。
它还探讨了当今世界各国政府在教育可持续发展方面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如何才能确保孩子们拥有可靠的教育质量。
最后,《教育的奇迹》还提出了一些实用的建议,政府和国际社会可以采取的措施,以帮助确保每个孩子都能接受到充分的、有质量的教育,成为未来世界发展的一份子。
《教育的奇迹》旨在激励政府、国际社会和每一位关注可持续发展的人,采取行动并为改善教育质量做出努力,实现让教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奇迹。
教育的奇迹读书笔记摘抄
教育的奇迹读书笔记摘抄《教育的奇迹》是一本由名著作家安德鲁拉瑞斯编写的一本著作,它鼓励每个人都参与到提高他们学习能力的过程中,学习如何保持学习的动力,以及利用学习帮助改善生活。
在这本书中,拉瑞斯充满热情地描述了自己对教育的追求,并且为读者提供了教育的智慧和灵感。
安德鲁拉瑞斯的《教育的奇迹》是一本宝贵的著作,给人们带来了很多正确的教育观念:学习自律、追求卓越、帮助他人等等,这些都是构建一个健康、和谐、充满智慧的社会环境所必需的宝贵财富。
因此,我们为拉瑞斯编写这本书而感激不尽。
首先,安德鲁拉瑞斯在书中提到,学习自律是培养学习动力的基础。
拉瑞斯认为,如果一个人能够做到自律,那么他学习的成果就会比其他人更加杰出。
他认为,自律的学习是不仅仅是一种技能,而是一种能力,需要通过实践来学习。
同时,拉瑞斯还提到:“自律是一种可以持续磨练的能力,每当你开始磨练自己的能力时,你就会发现解决问题的空间更加开阔。
”拉瑞斯的观点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让人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学习自律的重要性。
其次,安德鲁拉瑞斯提到,学习需要一个组织计划,而不是单纯地坐着期待。
拉瑞斯认为,有计划的学习需要有系统,有目标,有规则,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学习的最大效果。
他还强调,有计划的学习不仅仅是知识和经验的积累,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习者的思维能力,养成把学习当作一种习惯和兴趣的能力。
这种有计划的学习形式能够提高学习的效率,给学习者带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跟新观点的乐趣。
再次,拉瑞斯也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助人为乐。
他认为,一个人在学习中,应该记住如果去帮助他人,他自己也会受益。
他说:“如果你能够把学习当作一种帮助他人的乐趣,那么你就会获得自信,热情和责任感。
”这句话激励了众多读者,让他们改变自己学习的态度,多多分享知识,帮助他人学习,从而更快地成长起来。
最后,安德鲁拉瑞斯指出,学习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当学习没有得到期望的结果时,人们经常会感到沮丧。
然而,拉瑞斯建议,一旦学习过程中出现困难,我们应该改变自己的心态,努力去解决问题。
中国课堂的奇迹摘抄好词好句
中国课堂的奇迹摘抄好词好句【引言】在中国这片沃土上,教育事业一直在蓬勃发展,课堂教育模式也在不断创新。
近年来,一些具有鲜明特色的课堂奇迹引起了广泛关注,它们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体验,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本文将介绍中国课堂的奇迹,以及其中的好词好句,旨在为我们提供教育启示。
【中国课堂的奇迹概述】1.教育理念在中国课堂的奇迹中,教育者秉持着以人为本、注重个体差异、激发学生潜能的教育理念。
他们关注学生的成长需求,尊重学生的兴趣,创设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学习环境。
2.教学方法这些奇迹课堂采用生动活泼、富有创意的教学方法。
教师们善于运用多媒体、互动讨论、实践操作等多种手段,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吸收知识,培养能力。
3.学生成长在中国课堂的奇迹中,学生们在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等方面得到了全面提升。
他们在课堂上敢于发言、勇于探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好词好句摘抄】1.精彩描述“孩子们的热情像火把一样燃烧,照亮了整个教室。
”“教师们用智慧和爱心,编织出一幅幅五彩斑斓的教育画卷。
”2.富有哲理的句子“教育不是灌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
”“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独特的种子,只要给予合适的土壤和阳光,就能茁壮成长。
”【中国课堂奇迹的意义】1.对学生的启示中国课堂的奇迹告诉我们,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而不仅仅是追求分数。
学生们应珍惜学习机会,努力提升自身素质,为实现中国梦、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
2.对教育的反思这些奇迹课堂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反思教育现状的契机。
我们应该关注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创新教育模式,让更多孩子受益于优质教育。
【结论】中国课堂的奇迹是教育创新的生动实例,它们为学生提供了充满活力和魅力的学习环境。
通过借鉴这些奇迹的经验,我们可以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为培养一代又一代优秀人才助力。
教育的奇迹全文【3篇】
教育的奇迹全文【精选3篇】教育的奇迹全文【精选3篇】一假期里有幸拜读了朱永新主编的《教育的奇迹》一书,受益匪浅。
我不知疲乏地观赏着这本奇妙的“奇迹”带给我的新生力气!《教育的奇迹》这本书里面的故事让人深思。
书中的故事让我懂得教育不是为了选拔天才,更不是把人分成天才和笨蛋。
上帝让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都给予每个人一个胜利的机遇,胜利的可能。
当我们真正领会了教育的真实意义,也就不再怀疑这些功成名就的天才的胜利必将是一种必定!《教育的奇迹》主要讲的是一些当代名人曾经是父母、老师眼中的“差等生”、“笨小孩”、“问题孩子”、”残疾孩子”等,但是,他们后来却胜利了:牛顿是被人瞧不起的“差等生”、爱迪生是不受老师欢迎的“糊涂虫”、达尔文是爱“说谎”的“厌烦鬼”、爱因斯坦是连续考试不及格的“愚笨儿”,这些不好的“头衔”根本没有影响他们成才。
这是为什么?明显,是教育在起作用。
书中还写到了世界上唯一的一名智商不全指挥——周舟。
他是一个先天性智残孩子。
舟舟是不幸的,舟舟又是幸运的。
作为他的父母,从未把他当成残疾儿童,用自己的爱心和急躁来培育儿子的智力。
利用他超常的音乐天赋,不断培育和赐予他熬炼的机会。
作为一个智障孩子,舟舟是幸福的。
上帝关闭了他才智的大门,却开启了他指挥的殿堂。
看来“教育”不仅仅是老师的职责,更多是家人的责任!总之,无论是来自哪一个人的有效教育,它都能不同程度上制造真正的奇迹。
而这一个个奇迹的背后,无时无刻不在显示人性的爱!是爱,各种各样的真爱,让这一切成为了可能!所以,我们要转变我们的教学理念,那就是无限信任同学的潜力。
人的潜力是巨大的,要信任每一个人都应当而且可能做得最优秀,做得最卓越。
公正对待全部的同学。
其实越是成果不好的孩子,他们更需要老师的关怀与爱惜,他们的心更敏感。
许多同学之所以会越来越差跟他在学校老师对他的关怀够不够,受到老师的漠视有着很大的关系。
对待同学,特殊是学校生,我们应当有亲切的语言,暖和的笑容和恰当的包涵,孩子的成长过程需要我们的包涵与鼓舞,多点包涵,多点鼓舞,孩子的进步就会很大很快。
《教育的奇迹》读书笔记(优秀6篇)
《教育的奇迹》读书笔记(优秀6篇)《教育的奇迹》读书笔记篇一《教育的奇迹》是一部平易近人的著作,他通过一些当代的人物曾经是父母、老师眼中的“差等生”、“笨小孩”、“问题孩子”、”残疾孩子”等,但是,他们后来却成功了:牛顿——被人瞧不起的“差等生”、爱迪生——不受老师欢迎的“糊涂虫”、达尔文——爱“说谎”的“讨厌鬼”、爱因斯坦——连续考试不及格的“愚笨儿”,这些不好的“头衔”根本没有影响他们成才。
这是为什么?显然,是教育在起作用。
教育家周弘说:“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
”仔细分析一下这些“笨小孩”“问题孩子”,我们就会发现,他们并不是一切都笨,一切都差,一切都有问题,他们身上也有“闪光点”。
牛顿曾经是被人瞧不起的“差等生”,在牛顿的亲人中,除了年迈的祖母和改嫁的母亲外,还有一个亲舅舅。
他叫威廉·艾萨库,毕业于剑桥大学,是一位牧师。
威廉从牛顿安静、多思的性格中,下意识地感觉到牛顿身上有别的孩子没有的东西。
对学习毫无兴趣的牛顿,在期末考试中总是处在差等生的行列之中。
班上的同学就给牛顿起了个绰号,叫他“笨蛋牛顿”。
威廉舅舅对此很不满意。
为了培养牛顿的学习兴趣,威廉经常给牛顿买学习用品、课外读物等。
一有空闲,威廉就到农场给牛顿讲外面的世界。
在舅舅的开导下,牛顿对读书有了一些兴趣。
舅舅又给牛顿买来科学方面的书籍,对他进行有目的的引导。
这些书都是关于数学、生物和科学简史等方面的。
他想,读这些书也许能够培养牛顿对科学知识的兴趣。
牛顿的成功是对威廉舅舅最好的回报。
如果每一位父母和老师都能像牛顿的舅舅那样,耐下心来,仔细地观察自己的孩子和学生,总会惊喜地发现,孩子身上具有许多优点,也许他调皮好动管不住自己,但他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热爱劳动,喜欢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也许他可能学习成绩并不好,但是,他非常喜欢唱歌、画画,画的作品非常有新意。
每个孩子都有着自己的强项和弱项,他们都会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来展示自己特有的天赋,因此,多加观察孩子,从中发现孩子的智能结构特点,进行适当、有针对性的指导和训练,使每个孩子的天赋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教育的奇迹创造者老师无私奉献的力量
教育的奇迹创造者老师无私奉献的力量教育的奇迹创造者——老师无私奉献的力量教育是社会的基石,而老师则是教育事业中最为重要的一环。
作为教育的奇迹创造者,老师们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努力,无私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他们用智慧和爱心点亮学生的未来,践行着教育的使命。
一、引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古老的格言道出了教育的真谛。
老师是学生的引路人,他们以悉心的教导和细致的关怀,让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也在道德、品质方面得到塑造与提升。
老师们的无私奉献,使得教育充满了希望和感动。
二、教室里的奇迹1、传道授业解惑难老师们教会了我们知识,传递了技能,帮助我们成长和进步。
他们耐心指导,解答我们心中的困惑,激发了我们的求知欲望。
每一位优秀的老师都是教室里的奇迹创造者,引导学生突破自我,实现梦想。
2、心灵的关怀除了学业方面的教育,老师们还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
他们在学生遇到挫折和困难时,给予鼓励和安慰,倾听他们的烦恼和忧虑。
老师们向学生传递爱与关怀,成了学生们力量的源泉。
三、课堂外的无私奉献1、课下辅导与指导老师们不仅在课堂上倾囊相授,在课下时间里,他们毫不吝啬地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怀和指导。
他们愿意不计报酬地为学生提供额外的辅导,帮助他们攻克学习中的难关。
2、耐心倾听与引导老师既是学生的导师,也是他们生活中的良师。
他们乐于倾听学生的心声,积极关注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在学生遇到问题时,老师们会给予耐心的引导和建议,成为学生们的坚强后盾。
四、改变命运的力量1、点燃希望的火花对于一些贫困地区的孩子来说,老师是他们改变命运的导师。
他们无私地前往乡村和偏远地区,给予那些渴望知识的孩子们希望与光明。
通过教育,老师们为这些孩子带来了新的机会,为他们的未来打开了一扇扇的大门。
2、教书育人的使命老师们肩负着教书育人的使命。
他们不仅传授学生知识,还教导他们做人之道,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老师们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引领学生迈向正确的成长道路。
教育的奇迹摘抄
教育的奇迹摘抄
教育是一个微妙而复杂的过程,它可以解决复杂的社会问题,改变现实生活,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从而发挥最大的价值和效益。
教育的奇迹正在发生着。
教育的奇迹发生在社会的每个角落,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都可以找到惊人的教育成果,许多原来受欢迎的社会拒绝的人,通过努力,已经成功的获得了丰富的教育,并获得了社会的尊重。
他们通过自学成才,把自己屈就于社会的职责,把自己当成一个站立在社会高处的带头人,用行动和口号激励动员着他们的同胞。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教育的重要性已经日益凸显。
只有获得良好的学习环境,才能掌握越来越多的知识技能,从而获得更多的机会探索新的世界,有效地利用自身所学的内容,成就自我,改变自我命运,使自己成为社会和行业的核心环节。
同样,教育还能够帮助培养出具有责任心、爱护国家、担当民族使命的国民,使孩子们具有正确的历史观,热爱祖国,尊重他人,立足自我,不断求知求真,发展自身,终身受益。
在今天这个正在变幻的时代,教育可以说是最强大的力量,它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思想,改变一个国家的未来,甚至改变一个社会的面貌,以及整个世界的未来。
教育的奇迹是真实存在的,它正在发生着,需要我们用实际行动去见证它。
- 1 -。
中国课堂的奇迹摘抄
中国课堂的奇迹摘抄《中国课堂的奇迹》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以及中国教育工作者在课堂上的探索和实践。
以下是我从这本书中摘抄的一些精彩片段:1. “把学生看作教育的主体,让每个学生都有进步,这是中国教育改革的核心。
”2. “中国教育的奇迹,源自于对每一个学生个体的尊重和照顾,源自于对教育规律的深刻认识和精准把握。
”3. “中国教育工作者以‘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以‘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打造出了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
”4. “在中国,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每一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理念。
这是中国教育多样性和丰富性的体现,也是中国教育不断创新和发展的源泉。
”5. “中国教育工作者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这是中国教育培养未来人才的重要方向。
”6. “在中国,教育信息化和教育现代化是推动教育改革的重要手段。
通过信息技术和现代教学方法的运用,让教育更加智能化、个性化、高效化。
”7. “中国教育工作者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这是中国教育的核心价值观之一。
”8. “在中国,每一个教师都有一颗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追求卓越的心。
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这些摘抄的片段,不仅揭示了中国教育的核心理念和教育模式,也展现了中国教育工作者对教育的热情和追求。
同时,这些片段也提醒我们,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发展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
这些都是我们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需要关注和践行的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的奇迹》读后感
王键
假期里有幸拜读了朱永新主编的《教育的奇迹》一书,受益匪浅。
我不知疲倦地欣赏着这本神奇的“奇迹”带给我的新生力量!
《教育的奇迹》这本书里面的故事让我震撼、引人深思。
书中的故事让我懂得教育不是为了选拔天才,更不是把人分成天才和傻子。
上帝让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都赋予每个人一个成功的机遇,成功的可能。
当我们真正领略了教育的真实意义,也就不再怀疑这些功成名就的天才的成功必将是一种必然!
《教育的奇迹》主要讲的是一些当代名人曾经是父母、老师眼中的“差等生”、“笨小孩”、“问题孩子”、”残疾孩子”等,但是,他们后来却成功了:牛顿是被人瞧不起的“差等生”、爱迪生是不受老师欢迎的“糊涂虫”、达尔文是爱“说谎”的“讨厌鬼”、爱因斯坦是连续考试不及格的“愚笨儿”,这些不好的“头衔”根本没有影响他们成才。
这是为什么?显然,是教育在起作用。
书中还写到了世界上唯一的一名弱智指挥——周舟。
他是一个先天性智残孩子。
舟舟是不幸的,舟舟又是幸运的。
作为他的父母,从未把他当成残疾儿童,用自己的爱心和耐心来培养儿子的智力。
利用
他超常的音乐天赋,不断培养和给予他锻炼的机会。
作为一个智障孩子,舟舟是幸福的。
上帝关闭了他智慧的大门,却开启了他指挥的殿堂。
看来“教育”不仅仅是教师的职责,更多是家人的责任!总之,无论是来自哪一个人的有效教育,它都能不同程度上创造真正的奇迹。
而这一个个奇迹的背后,无时无刻不在显示人性的爱!是爱,各种各样的真爱,让这一切成为了可能!
所以,我们要改变我们的教学理念,那就是无限相信学生的潜力。
人的潜力是巨大的,要相信每一个人都应该而且可能做得最优秀,做得最卓越。
公平对待所有的学生。
其实越是成绩不好的孩子,他们更需要老师的关怀与爱护,他们的心更敏感。
很多学生之所以会越来越差跟他在学校老师对他的关心够不够,受到老师的漠视有着很大的关系。
对待学生,特别是小学生,我们应该有亲切的语言,温暖的笑容和恰当的包容,孩子的成长过程需要我们的包容与鼓励,多点包容,多点鼓励,孩子的进步就会很大很快。
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是小学教师,我们要明白对孩子们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首先,不要用成人的眼光看孩子,和成人相比,孩子的思想是不定向的,他们不受束缚,无章可循,无法可依,心上很少受概念的约束。
因此,他们不可能去认真思索一个问题,注意力也不可能长久地集中在某一件事物上。
这反而使孩子能无拘无束地想他们所想,超出成人的想象,创造出令人惊异的场景。
善于教育的老师,往往能够顺孩子的天性,不断诱导,把孩子培养成才,而不会按照自已
的意志强迫儿童改变自已的天性。
对孩子的教育,应该从孩子的实际情况出发。
不同能力,不同个性的孩子,在教育方法上也应该有所区别,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发展孩子的特长,要从孩子的实际情况出发,不能随心所欲,更不能强制孩子服从家长的意愿,而是要因势利导,扬长避短。
再次,多为孩子喝彩,不要像防坏人一样防孩子。
孩子有优点也有缺点,这是肯定的.在与孩子的交流中。
父母和老师一定要避免使用一些不良的语言和态度,而应该多为孩子喝彩,多对孩子进行鼓励,父母和老师也不要把孩子当成坏人一样的防着、管着、而是应该信任孩子、赞赏孩子。
本书要告诉我们的道理是,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和老师。
虽然不是绝对,但也父母和老师的教育会对孩子起着绝对的作用。
老师、家长们应该学习各种教育理论,帮助孩子成长,而不是一味地给孩子过高的压力,强迫孩子去成长。
希望就在眼前,秘密就在身边,打开此书,悉心阅读,你会发现——天才就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