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视域下医学院校“课程思政”教学效果提升策略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生命教育实施途径研究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生命教育实施途径研究【摘要】本文主要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生命教育的实施途径。
在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
在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以及生命教育在高校中的地位,探讨了生命教育的实施途径,并通过案例分析提出了实施生命教育的建议。
在结论部分总结了研究结果,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并探讨了实践意义。
通过本研究,有望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生命教育的实施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促进学生综合发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命教育、实施途径、案例分析、建议、结论、未来研究、实践意义1. 引言1.1 研究背景当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普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高校不仅要传授知识和技能,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在实践中发现,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缺乏生命教育的有效实施途径。
生命教育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他们的生命素养和人文素养。
在实践中,一些高校尚未能将生命教育真正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教学中,相关实施途径也相对薄弱。
有必要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生命教育的实施途径进行研究,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培养更加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1.2 研究意义生命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有助于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提高他们的生活素养和综合素质。
生命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社会意识,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生命教育的实施途径具有重要的意义。
深入研究生命教育在高校中的地位和作用,可以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的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
探讨生命教育的实施途径,可以帮助高校更好地开展相关工作,提升教育质量和效果。
通过案例分析和建议,可以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实用的指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
生命教育融入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的探索
生命教育融入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的探索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人们对生命教育的重视和需求日益增加。
生命教育是指通过对生命和生命现象的认知、关怀和尊重,引导和培养人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生活态度的一种教育。
而高校思政理论课则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课程之一,它承载着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提升综合素养的重要使命。
将生命教育融入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人格塑造具有积极意义。
本文将探讨如何将生命教育融入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以期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建议。
一、生命教育的内涵及其在高校思政理论课中的意义生命教育的内涵主要包括对生命的关怀和尊重、生命的全面发展、生命的价值观与伦理道德等内容。
将这些内容融入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与社会责任感,而且可以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生活态度,培养他们对自己的心灵和精神世界进行深入思考和自我调适的能力。
生命教育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的结合,可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
通过思政理论课的教学,学生可以更好地认识到个体生命与社会生命之间的关联,懂得在社会生活中应该如何尊重、保护和依法维护他人的生命权益,同时也更加明确自己维护生命和平等的责任和义务。
生命教育的融入能够促进高校教育的创新和发展。
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要求注重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生命教育的融入将为高校思政理论课的教学带来新的理念和方法,推动教育教学模式的不断创新和改进。
1. 培养学生的生命关怀和尊重在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中,可以通过精心设计的案例、图片或视频等方式,向学生介绍一些关于生命价值和生命尊严的故事,引导学生产生对他人和自身生命的关怀、尊重和感恩之情。
还可以通过讨论和辩论等方式,让学生深入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使其对生活充满着感恩和敬畏之心,培养出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2. 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生活态度在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中,可以通过引入一些生命哲学、伦理道德等相关的内容,引导学生分析、思考和探讨存在于生活中的伦理道德难题,使其在面对生活和社会现实问题时,具有正确的伦理判断和处事原则。
新形势下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对策
新形势下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对策先分析了新形势下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加强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然后重点探讨了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对策,对于新形势下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新形势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一、引言新形势下,社会医学观念不断发展,对于医务工作人员的思想道德教育也要与时俱进。
现阶段,医患关系紧张以及现实中存在的医生职业道德低的情况不断出现,使人们意识到提高医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性。
医学院校是培养医学工作者的摇篮,因此加强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从基础上提高未来医疗工作者思想素质的重要手段。
医学生的职业素养、思想道德直接关系着医务工作的水平,关系到人民的健康问题。
加强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提高医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有利于提高医学生的医学职业精神,为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思想基础和保障。
二、新形势下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1.侧重政治理论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不足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加强高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建设,以促进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发展。
在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一般作为公共课,而且课程时间短,造成课堂学生人数多,影响了教学的质量。
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得不到学校、老师以及学生的足够重视,存在课堂纪律差、考核管理松散的现象。
此外,学校的教育过程中,主要把精力集中在课本理论原则的讲解上,内容抽象枯燥,没有和医学的职业道德结合起来,缺乏实用性和吸引力。
2.偏重技能教育,人文素养教育不足现阶段的学校教育,普遍存在重视技能的培养,对于人文教育不足的情况。
医学具兼具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属性,然而,医学院校在教育过程中,也主要注重医学技能的培养,忽视了思想方面的教育。
此外医学院校专业性比较强,人文氛围以及人文类资源缺乏,对于思想政治课的重视不足。
很容易造成医学生的思想观念不健全、整体素养不高等现象。
生命教育视野下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
生命教育视野下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摘要】本文探讨了生命教育视野下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首先介绍了生命教育对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及现状,然后分析了生命教育理念对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和学生的教育需求。
接着提出了生命教育视角下的教育策略,探讨了高职院校实施的障碍及推进建议。
结论部分强调了实践意义和未来发展方向,并对整篇文章进行了总结和展望,呼吁高职院校加强生命教育视野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提供支持与引导。
生命教育视野下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促进高职院校教育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关键词:生命教育、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视野、学生需求、教育策略、障碍、建议、实践意义、发展方向。
1. 引言1.1 生命教育视野下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生命教育已经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高职院校中,思想政治教育一直被重视,但是如何结合生命教育的理念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升教育质量和效果是亟待探讨的问题。
生命教育视野下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体现在其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通过生命教育的理念,高职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责任去维护生命的尊严和平等。
这种人生观的树立对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下社会飞速发展的背景下,高职学生面临着各种复杂的挑战和困惑,思想政治教育需与时俱进,更加贴近学生现实生活,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理解社会、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生命教育视野下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保持健康的心态,健全的人格,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深入探讨生命教育视野下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对于提升高职教育质量,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积极的推动意义。
1.2 高职院校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在高职院校中,思想政治教育一直被视为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提升国旗下讲话教育效果应对策略
提升国旗下讲话教育效果应对策略国旗下讲话是每个星期一早晨在学校或公共场所举行的升旗仪式后进行的讲话,其意义在于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民族精神、提高公民意识等。
然而,我们发现有时候国旗下讲话的教育效果并不理想。
为了提升其教育效果,本文将提供一些应对策略。
爱国主义是指对自己的祖国充满热爱和敬意,愿意为祖国的繁荣富强、民族复兴而奋斗。
在进行国旗下讲话时,我们要突出爱国主义这个关键词,让听众能够明确讲话的主题和目的。
例如,我们可以分享一些爱国志士的事迹,强调他们为祖国付出的努力和牺牲,从而激发听众的爱国之情。
责任担当是指个体在家庭、社会、国家等方面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在国旗下讲话中,我们要通过一些故事、案例等,引导听众明白责任担当的重要性。
例如,可以提到环卫工人在寒冬酷暑中默默奉献,为城市的环境整洁做出贡献的事例,鼓励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尽己所能,为社会做出一份力量。
团结合作是指个体之间为了共同的目标而相互支持、协作。
在国旗下讲话中,我们要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听众感受到团结合作的力量。
例如,可以分享一些团队运动比赛的事迹,强调队员之间的默契配合和团结一致的精神,从而引导听众在日常生活中学会与他人携手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国旗下讲话的主题设置要根据教育目标来确定。
例如,如果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那么主题可以设置为“弘扬中华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如果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那么主题可以设置为“绿色出行,从我做起”。
同时,要将主题与关键词相,确保讲话内容围绕主题展开。
在提升国旗下讲话教育效果方面,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策略:强调关键词。
通过反复强调关键词“爱国主义”、“责任担当”、“团结合作”等,让听众能够明确讲话的主题和目的。
突出主题。
通过具体的例子、感人的故事等形式,让听众能够感知到身边的事迹和事件,从而更好地理解主题。
引导思考。
通过提问、启发等方式,引导听众反思自己的行为和态度,进一步加深对主题的理解。
如何在生命科学教育当中渗透思政的教育思想
如何在生命科学教育当中渗透思政的教育思想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各学科素养的培养,生命科学教育以及在各学科当中渗透思政教育,因为我国现在教育目标是能够培养出来,有思想,有道德,有能力的新一代青年,关注的并不只是学生的成绩,还要关注学生的道德和思想,在生命科学教育当中,会让学生了解生命的本质以及生命的发育等等,能够更好的建立起来学生对于人生命的思想,探究人生的意义,加入思政的教育,更能够促进学生对于生命科学知识的理解,加强学生对于生命的认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各大学校应该坚持积极主动的从学生的细节抓起,从日常生活中抓起,逐步的将思政教育渗透到生命教育当中,从而提高学生们对他们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的认识,为自身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生命科学教育思政教育渗透策略一、生命科学教育的内容生命科学教育其实和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涉及到生物的生命活动规律以及生命的本质,还有不同的生物会有不同的发育规律,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能够促进自然的和谐发展,便是生命科学教育的重要目标,其中生命科学的科目由分子生物学,生态学,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这些学科都是比较完整并且比较独立的学科,但是对于学生成长的意义来说,具有非常关键性的意义。
二、生命科学教育当中渗透思政教育的意义1.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顾名思义,当思政教育渗透到生命科学教育当中时,对于学生们来说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当思政教育结合到生命科学教育当中时,可以有效的改善学生们对于学习的看法以及改善他们对于学习的行为习惯,使他们能够养成更加积极乐观,阳光向上的积极的学习态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当学生有了学习态度之后,自然可以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过程也会变得简单。
由于时代的不同,很多的家长对于学生不够关心,使得许许多多的人养成了拜金,自私的,不好的行为习惯以及道德理念。
因此将思政教育结合到生命科学教育当中,使得学生们能够更加全面的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从而培养出其正确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为他们的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定的基础。
生命教育融入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的探索
生命教育融入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的探索【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生命教育如何融入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中的重要性和方法。
在阐述了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正文中首先介绍了高校思政理论课的重要性,然后论述了生命教育在该课程中的定位以及融入的必要性。
接着详细讨论了如何将生命教育融入高校思政理论课的方式与方法,并给出了实践案例。
结论部分总结了生命教育融入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的意义,探讨了未来发展方向,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如何在高校思政理论课中引入生命教育,为学生的综合发展提供更多有益的教育资源和引导。
【关键词】生命教育、思政理论课、高校、探索、教学、定位、必要性、方式、方法、实践案例、意义、发展方向、总结、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等教育是培养国家建设和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阵地,而高校思政理论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渠道,承担着引导学生正确树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使命。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压力的增加和生活方式的多样化,大学生身心健康面临诸多挑战,如焦虑、压力、人际关系等问题逐渐凸显。
加强大学生生命教育,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自我、管理自己,不仅是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国家社会发展的需要。
当前,虽然高校思政理论课已经将德育教育纳入但对生命教育的融入还处于起步阶段。
探讨如何将生命教育融入高校思政理论课,引导学生正确认知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对于提升高校思政理论课的教育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生命教育与高校思政理论课的融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面对现实生活的挑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自我认知和心理调适能力,培养健康积极的生存态度,有利于推动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国家未来发展的综合素质。
1.2 研究意义研究生命教育融入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的意义,首先体现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
生命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心智、品德、社交、身体等多方面素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
生命教育融入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的探索
生命教育融入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的探索【摘要】本文探讨了生命教育如何融入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中。
通过分析高校思政理论课的重要性和生命教育的内涵与意义,探讨了生命教育融入高校思政理论课的必要性。
在具体实施方案中,提出了课程内容设置、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等建议。
最后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并强调了生命教育融入高校思政理论课的重要性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的贡献。
通过本文的探讨,可以为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校思政理论课、生命教育、教学探索、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内涵与意义、必要性、实施方案、评价、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贡献。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校思政理论课作为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政治素养教育的主渠道,在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传统的思政课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应时代的要求,需要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
生命教育作为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强调培养学生的生命素养、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和社会价值。
将生命教育融入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能够增强学生的生命感知、情感体验和社会责任感,有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探讨如何将生命教育融入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是当前高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课题。
通过研究生命教育与思政课教学的结合,可以进一步提升高校思政课的教育效果,培养更多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积极贡献。
1.2 研究意义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思政理论课更是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基石。
将生命教育融入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增强他们的生命力和适应能力,还能引导他们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这不仅符合高校教育的本质要求,也有助于构建和谐校园环境,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研究生命教育融入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的意义重大,有助于推动教育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生命教育融入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的探索
生命教育融入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的探索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高等教育的发展,人们对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当前社会中,虽然大学生的专业能力得到了提升,但在道德品质、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等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
于是,如何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就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将生命教育融入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成为了当前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探索和实践。
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有助于培养他们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和谐进步。
1.2 研究意义生命教育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而高校思政理论课又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载体。
将生命教育融入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不仅可以丰富思政课程内容,更能够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增强他们的人生自觉和社会责任感。
这个研究对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人文关怀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生命教育在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也呼之欲出。
通过对生命教育融入高校思政理论课的探索和研究,可以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不断探索前行。
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对于推动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深入开展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2. 正文2.1 生命教育的概念生命教育是一种关注个体生命意义、生命尊严、生命平等、生命尊重的教育理念。
其核心是关注人的生存、生活和成长,强调培养学生的生命认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探求生命的内涵和意义。
生命教育的目标是让学生拥有积极的人生观、自信的人格品质、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培养学生具备解决生活中各种问题和挑战的能力。
生命教育不仅仅局限于生物学领域,更是跨学科、综合性的教育内容。
它涵盖了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哲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旨在引导学生建立多维度的人生观和社会责任感。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生命教育的策略思考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生命教育的策略思考[摘要] 生命教育是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薄弱环节,随着社会多元化的发展,生命教育的意义逐渐显示出其重要性和必要性。
本文从高校开展生命教育的战略意义和理论指导依据进行思考,力求提高生命教育的实效。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命教育;策略生命教育的思想最初于1968年由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明确提出,他认为生命教育就是以生命关怀为中心,在个体生命、生理的基础上,遵循生命的规律和原则,引导生命走向完善,追求生命的意义p生命教育的内涵是多元和复杂的,目前有几种代表性的观点:郑琳在《生命教育的内涵与实施》一文中指出生命教育即“教会学生尊重、爱惜生命,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让学生享有一个完整、愉悦的人生。
通过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参与,帮助青少年正确认识自己,使其尊严地、负责任地生活;挖掘青少年的潜在能力,使其发展地、创意地生活;教会学生自我保护,使其安全、健康地生活” 。
程红艳在《教育的起点是人的生命》一文中提出生命教育的内涵是,“教育应依据生命的特征,遵循生命发展的原则,引导生命走向更加完整、和谐与无限的境界,引导人的生命进入‘类生命’。
”把“类生命”看作是生命教育的最终目标。
钱巨波在《生命教育论纲》一文中认为生命教育的含义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教育要确认生命的整体性和人发展的主体作用;二是要按照人生命成长、发展的规律和社会需求实施教育;三是其终极目标是培养人热爱人生,珍视生命,塑造健全的人格,充分开发人的生命潜能和人生智慧,为受教育者实现人生的最大价值(社会价值、个人价值)奠定基础。
”笔者认为,高校生命教育是通过课程、讲座、咨询、研究等多种形式的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的价值、人的生命,理解生命与生活的真正意义;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使其珍惜生命,注重生命质量,凸现生命价值。
二、高校生命教育的必要性首先,开展生命教育是社会环境发展变化的迫切要求。
对医学专业课程实施课程思政的思考
对医学专业课程实施课程思政的思考【摘要】医学专业课程实施课程思政,旨在培养医学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本文从为何应对医学专业课程实施课程思政、如何融入思政教育、具体实施方式、对学生的影响以及如何评价效果等方面展开讨论。
通过课程思政,医学生将在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注重思考道德伦理和社会价值观,增强对患者的尊重和责任感。
在实施过程中,可通过设置专门的思政课程、引入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医学人生观。
课程思政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塑造医学人才的精神风貌具有积极作用。
结合实际情况评价效果,对医学专业课程实施课程思政进行总结和展望,提出进一步改进的建议。
【关键词】医学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实施方式、学生影响、效果评价、结论1. 引言1.1 引言医学专业是一个需要细心、责任心和仁爱心的专业。
在现代社会中,医学专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医生的责任不仅仅是治疗患者的疾病,更是关注患者的整体健康和心理状态。
在医学专业课程中实施课程思政是非常必要的。
课程思政是指在传授专业知识的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在医学专业课程中,实施课程思政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医学知识的重要性,明确医生的社会责任和使命。
通过课程思政,可以培养学生的仁爱之心和敬业精神,使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医学人才。
对医学专业课程实施课程思政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医学专业课程中,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培养更加合格的医学人才。
本文将从为何应对医学专业课程实施课程思政、如何在医学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课程思政的具体实施方式、课程思政对学生的影响以及如何评价医学专业课程实施课程思政的效果等方面展开讨论。
2. 正文2.1 为何应对医学专业课程实施课程思政医学专业是一门高度专业性和技术性的学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注重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培养,却忽视了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对医学专业课程实施课程思政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生命教育视域下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模式研究
生命教育视域下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模式研究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人们对生命教育的了解也越来越多。
因此,我们经常从电视、网络上可以看到青少年对生命产生漠视的现象,这种现象背后所反映的就是青少年所接受的教育存在不少的问题。
进入21世纪以来,国务院颁布的纲要中指出,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安全教育,要渗透生命教育、国防教育等,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生命教育有利于促进大学生正确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因此,高等学校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的生命教育,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热爱生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生命教育;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模式引言生命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有利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革新,顺应了时代与社会的发展,能够助力大学思政教育的发展,确保学生理解生命价值。
目前,生命教育融入思政教育过程中存在教师队伍融合意识薄弱、生命教育课程体系残缺、家校社配合不足等障碍。
因此,需要提高思政教师队伍生命教育素养、依托思想政治课程开展生命教育、共筑家校社合力以增强大学生生命意识,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使命的新时代青年。
1生命教育的内涵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生命潜能的自由发展,通过教育让每一个生命达到应有的高度,同时,教育也是实现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手段。
关于生命教育,刘长城认为:“生命教育是关于人的生活、生命与人生问题的教育,是教育人们认识生命、保护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探索生命的意义,实现生命价值的活动”。
生命教育属于教育的范畴,属于教育内容的一部分,可视为一种教育理念,它围绕人的生命展开。
而不论是“认识生命、保护生命”,还是“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探索生命”,都不仅指的是人的生命,因为人类只是地球上的一种生命形态。
因而在生命教育中对“生命”的理解上应将其他生命一并纳入。
如果生命教育仅涵盖对人的生命的珍惜爱护,对人的价值实现的要求,显然是狭隘的。
立德树人视域下医学院校“课程思政”建设路径的研究
22美眉 2023.10下教研与美育德育建设立德树人视域下医学院校“课程思政”建设路径的研究孙娜[1] 王琬琦[1] 张翠翠[2] 银鸿雁[1] 郭颖[3](河北东方学院[1],河北 廊坊 065001;石家庄人民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河北 石家庄 050000;廊坊卫生职业学院[3],河北 廊坊 065000)摘 要:医学院校不仅要培养医学生高超的医疗技术,还要培养医学生的崇高理想、高尚品德和仁爱之心。
这就要求医学教育必须以德为先。
而立德树人视域下医学院校实施“课程思政”有利于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有利于培养新时代医学生的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有利于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
而目前医学院校课程思政建设普遍存在开展不广、认识不足、教师育人能力偏弱、缺少有效推进路径和可借鉴经验等问题。
因此,本文提出了立德树人视域下医学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具体包括加强课程的优化,发挥课程育人;加强科研的深化,发挥科研育人;加强临床实践,发挥实践育人;利用医学文化,加强文化育人。
本文探讨医学院校课程思政改革及其有效路径,旨在进一步促进医学院校“课程思政”建设。
关键词:立德树人;医学院校;课程思政;建设路径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提出“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可见,“课程思政”是与时俱进的立德树人,是新一代特色的立德树人。
传统的高校教育完全依靠思想政治类课程来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单一的思政教育模式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
从教师到学生,无一不感到教育教学方式单一,育人效果不理想。
尤其是高等医学院校的思政教育,单纯依靠传统教育已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
在该类学校开展课程思政改革,对培养有本领、有情怀、有担当的人民群众健康守护者和医疗卫生事业接班人,具有深远意义。
然而,目前医学院校课程思政建设普遍存在开展不广、认识不足、教师育人能力偏弱、缺少有效推进路径和可借鉴经验等问题。
生命教育视角下有效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路径探索
公关探索理论版190生命教育视角下有效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实效性的路径探索文/孙静(南京科技职业学院..江苏南京..210048)摘要:生命教育的视角下,研究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路径,是社会与时代发展变迁之下的全新要求。
生命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大基本前提,这两者的价值追求具有一定的共性,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能够互为倚靠。
从生命教育的视角来反思我国现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可以发现当前教育中生命以及人文关怀的缺失。
所以,在教育过程中融入生命教育的理念是提高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举措之一。
关键词:生命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实效性 路径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效性问题一直是教育工作面临的一大难题,因为它一直沿袭传统模式,缺乏创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所以,一直存在教学效率不高、教学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相关研究的增多,高校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社会环境的不断变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基础及环境也发生了改变,作为教育对象的学生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其思想状况和价值诉求等也较以往有了较大的不同,思想政治教育要想继续发挥应有的作用,其教育重点也应该随之发生改变,针对当前的教育环境进行针对性地调整和创新。
所以,在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遭遇到了巨大的挑战,探索一条能够提升教育实效性的路径迫在眉睫。
一、生命教育概述生命教育这一理念是从国外引进的,最早起源于20世纪下半叶,是美国学者华特士基于当时的社会环境状况而提出的关爱生命的教育模式。
此后,生命教育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重视,成为了教育界的研究重点,各个国家与地区都相继展开了自己的生命教育研究课题。
生命教育在我国出现的时间较晚,最先引进生命教育这一概念的是台湾。
在20世纪末,因为当时的台湾省正处于一个十分特殊的时期,传统思想与流行思潮碰撞引发了一场激烈的社会动荡,当时的社会上充斥着暴力、自杀事件,为了应对这种社会现象,当时的台湾政府成立了“生命教育推广中心”,开始在全省范围内倡导生命教育,此后,生命教育逐渐成为了台湾省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命教育视角下构建思想政治课的现实构想
生命教育视角下构建思想政治课的现实构想〔摘要〕生命教育视阈下的高中政治课堂是流淌着创造的智慧的,是充满蓬勃生机的,是洋溢着浓浓的春意的课堂。
笔者在高中时,英语课口语和听力部分是由外教来任课的。
在外教上课的时候,他经常走下讲台,与我们融为一体,经常与我们开玩笑甚至是扮鬼脸。
但是在我们现在的常规课堂中却很难顾及到这些。
值得庆幸的是,在新课程改革中一些教师已经开始关注人、关注生命、充满生命活力,充满人性光辉的课堂正向我们走来。
生命正在课堂中悄然滋长。
〔关键词〕生命生命教育思想政治课思想政治课不仅要向学生传递知识,而且还要引导学生领悟生命意义,启发学生追求生命价值,更要关注学生并且深情地呵护学生生命的成长。
能真正抵达学生心灵深处的是蕴含生命的教育,是绽放生命光彩的教育。
一、课堂目标多元化一般情况下学生的需要是多方面,多层次并且不断变化的,针对教学目标单一的缺点提出了课堂教学目标整体性,但是师生是这个整体中的独特的个体。
学生与学生不同,教师与教师各异,我们把学生看成一个个有着不同特征的个体,生命是一个多元的综合体,所以生命教育视阈下政治课的教学目标也应是多元的。
多元珍视每一个生命个体独特的价值,多元更是为了照顾差异。
首先,在了解青少年发展共性的基础上分析个性差异。
教师可以用“成长档案袋”的方法了解学生目前的水平和状态,根据学生的具体实际制定学习目标。
其次,教学目标的确立还要体现情感、意志等多方面的目标。
学习并不是教学目标的唯一目的,课堂应该成为师生施展才华与实现生命价值的平台。
再次,教学目标要依据学生的发展需要和教师的优势来终合制定。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一同感悟生命之真,生命之美。
让学生在主动发现和感受中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二、感受课堂教学中的人文意蕴枯燥的认知活动和简化的问答过程笼围罩着以往的课堂教学。
教师为考而教,学生为考而学。
现代课堂显得单调乏味死气沉沉。
课堂教学不仅仅是向学生传递知识和本领,还要强调培养学生的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敬畏生命——医护课程思政设计和实践
敬畏生命——医护课程思政设计和实践引导医护班学生以抗“疫”中的“逆行者”们为榜样,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到学习、生活中去,努力做好“防疫”“学习”与“立志”三篇文章,并把这段艰难的人生经历转为奋斗不止的精神动力。
实践形式:校团委与医护班负责老师联手,组织全校性的医护急救演练活动。
一、教学设想立足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将专业课程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形成协同效应。
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等方面的教育,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该课程由医护班白莉老师负责,医护班成立以来,围绕课程建设、教学效果、配套保障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课程内容展示。
培养学生要有慎独严谨的品行,要有爱伤观念和保护患者隐私的意识,有较高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在急救时要有不怕脏、不怕苦、不怕累的献身精神,将课程思政内容融入到急救护理课堂教学中教育的每一个环节中。
新课程倡导“立足实际”,以解决现实情景中的真实问题为目标的探究过程。
本节课的最大特点通过创设不同的情景,设计不同的问题,让学生通过亲力亲为,在现实生活中捕捉问题。
在探究问题中掌握知识,熟悉方法,解决问题;同时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关爱生命、关爱社会、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与价值观。
本节课的处理应突出以下两点:1.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情景创设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增强探究意识。
体现诱思探究式的教学模式。
2.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
让学生意识到,在很多时候,团结合作才是一切成功的保障。
借助的教学平台:自制的多媒体课件二、课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学会正确拨打“120”等急救电话。
2.学会人工呼吸、人工胸外心脏挤压、煤气中毒等急救方法。
3.学会对一些危急情况或意外伤害的初步护理方法。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自学探究、综合分析能力。
2.通过分析资料来提高学生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3.通过实践操作锻炼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并提高学生自救和救助他人的能力。
以生命教育为切入点的基础护理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施
以生命教育为切入点的基础护理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施陈逸雯;贺惠娟;张媛;宋嘉莉;周思雨
【期刊名称】《护理学杂志》
【年(卷),期】2024(39)6
【摘要】目的探讨以生命教育为切入点的基础护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方案对增强护生生命意义感和职业认同感的效果。
方法选取2021级护理学本科专业2个平行班级学生95人作为研究对象,分成试验班(n=49)和对照班(n=46)。
对照班采用常规课程思政教学法,试验班实施以生命教育为切入点的基础护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方案。
在教学前、中、后对两班护生进行生命意义感和职业认同感调查。
结果课程教学后,试验班生命意义感和职业认同感总分显著优于对照班(均P<0.05);且均显著高于教学前(均P<0.05)。
结论以生命教育为切入点的基础护理学课程思政教学能有效增强护生生命意义感和职业认同感。
【总页数】5页(P68-72)
【作者】陈逸雯;贺惠娟;张媛;宋嘉莉;周思雨
【作者单位】湖北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湖北时珍实验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G424
【相关文献】
1.基础护理学混合式教学实施课程思政的探索
2.强化专业课程中的法治教育——《初级会计实务》课程思政的切入点及实施策略
3.高校理工科课程思政的“思政
元素”提炼与教学评估——以“抗震设计-课程思政”教育实验为例4.基于基础护理学教学中的课程思政研究——以临终关怀教学设计为例5.找准课程思政切入点构建英语教学新常态——浅谈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思政的实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命教育视域下医学院校“课程思政”教学效果提升策略
作者:刘凡罗涛濮凡杨航
来源:《中文信息》2020年第02期
摘要:医学院校应进行“课程思政”改革,促使专业课教学的每个环节中都会融入思政教育,学生成为复合型人才。
对于生命教育来说,学生需产生良好的生命认知观念,尊重每一个生命的存在,价值观念较为正确。
最终。
教师将生命教育作为切入口,促使专业课程、思政课程间存在联系,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关键词:生命教育医学院校课程思政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20)02-0-01
引言
医学生不仅需具备优良的医术,而且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操守,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不容小觑,单纯的依靠思政课程不能达到应用的效果,生命教育和思政课程的内容有一致之处,实质上是促使学生的价值观念较为正确。
在此基础上,为促使思政教育被大力推进,应以生命教育作为基本出发点来提升教学效果,学生才能更好的融入到社会中。
一、生命教育的基本内涵
生命教育指人们对生命产生正确的认知,中心内容是尊重他人、自己的生命,同时,生命教育是全人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个人的生命活力应被激发,对人生产生深刻的感悟,珍惜生命的存在[1]。
此外,人们能够直面生命,知晓生命的本质,生命教育是一个系统的教学内容,学生的综合素质会显著提升,对待生活产生无限的向往。
另外,死亡教育在生命教育中占据重要的分量,每一个人形成优良的生命观念,认识到生活的意义。
二、医学生生命教育及“课程思政”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医学生的生命意识、责任意识淡薄
医学生对生命意识的认知状况将决定患者的生命质量,若医学生的责任意识淡薄,便不适合承担治病救人的重任,当前部分医学生不能对生命意识产生正确的认知,在抢救患者时,并未付出自己的全部能力。
一些病人本能够脱离生命危险,然而在未全力的抢救后,甚至会死
亡,酿成严重的后果。
医学生的生命意识关乎病人的安危,当学生的观念淡薄后,患者的安危受到影响,此种现象应获得人们的高度重视。
2.医学生的生命教育知识匮乏
虽然学校对生命教育的重视度在提升,各界人员不断对生命教育进行大力的探索,但是学生未真正的思考生命,部分医学生不了解生命教育的本质含义,没有系统的受到该方面的教育。
在生命教育课程中,学生更多的了解生理健康的知识,较少的知晓心理健康、死亡教育的内容,由此,生命教育的开展中会出现困难,教学过程不佳,呈现消极的趋势。
3.医学生忽视思政课程的重要性
思政课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的各种价值观念会较为正确,对待生活产生正确的看法。
虽然医学生认同思政课的作用,但是认为它的重要性不及专业课程,甚至部分医学生会逃课,对该门课程缺乏兴趣,教学目标不能被达成,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
思政课程对医学生的价值观念产生作用,若学生的思维观念不正确,课程的开展过程会不顺利。
4.“课程思政”的实施度低
从本质上来说,课程思政为课程观,思政教育融入到课程教学的各个阶段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会显著增强。
随着年级的升高,医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量在增长,教师所要讲授的知识点更加繁琐,意识不到“课程思政”的重要,仅有部分教师会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的内容,教学效果不佳。
教师的各種行为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当“课程思政”的实施度低时,学生的思政意识会更加淡泊,甚至产生排斥的学习心理[2]。
三、生命教育视域下医学院校“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提升
1.增强生命教育的理论研究
我国的生命教育开始较晚,一些认知观念受到西方国家的影响,教育过程中未与我国国情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教学中缺乏特色,还有很多不足之处需要进行改善。
此外,在进行生命教育时,既要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又要形成属于本国的实践经验,生命意义的内涵会获得创新,另外,本国学者对相关的理论进行研究,促使理论内涵更加多元化。
同时,我国应与优秀的学者开展学术交流,了解最新的生命教育研究成果,本国的理论内涵会不断更新,才能适应社会快速发展的步伐。
2.加强医学生生命教育的师资培训
学校中的许多教师未深入理解生命教育的本质内涵,一些认知观念不正确,将生命教育与生死教育划为等号,当教师未透彻理解生命教育的本质内涵后,会一味的向学生讲述课本中的
理论知识。
教师的教学思想与行为会对医学生产生影响,优良的教学方式促使医学生的思想意识发生变化,对生命产生科学的认知[3]。
为促使生命教育被积极开展,应该加大师资培训力度,生命教育中囊括许多知识,教师的综合素质需提升,系统的了解各种知识。
此外,教师的课堂感染力应提高,才能激发医学生的学习热忱,理解生命的本质。
3.大力开展生命教育实践活动
生命教育应该付诸于实践,促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当学生融入到各种实践活动中,才能深入体会生命的本质内涵。
医院是重要的教学实践基地,低年级学生参观医院的产房、太平间等,对生命的起源与终点会具有深刻的认知。
对于高年级的学生而言,其需通过观摩手术、参与问诊等方式,与病人直接接触,责任意识会提高。
当前医患纠纷问题逐渐增多,学校应大力的开展教学实践活动,促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增长,掌握与患者沟通交流的方法。
4.独立课程与渗透式教学相结合
生命教育是教育体制的补充,现今生命教育不是一门单独的课程,会在专业课程中融入相关的生命教育,针对当前的教学现状来说,当进行生命教育后,学生对生命会产生重新的认知,思想道德观念发生变化。
同时,独立课程的不足之处被弥补,学生深入的理解各种知识。
如在进行人体解剖课时,学生在学会各种理论知识时,教师会融合生命教育,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被影响,人文素质提高,生命人格更加完善。
结语
总而言之,生命教育的作用重大,它能将专业课、思政间进行连接,医学生的综合素质优良,当其步入社会时,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更好的救治患者。
参考文献
[1]张梅,南德红,罗盈怡等.医学院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实施效果分析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8,14(12):68-69.
[2]吕金燕,陈睿,黄颖,etal.浅谈如何在药理学教学中开展思政教育[J].传播力研究,2019,13(6):176-178.
[3]张晶,杨志刚,薛依婷.生物药剂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9,09(1):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