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景民,指向语文素养的选修课程内容研发汇总

合集下载

浅析 “真语文”理念下的中职语文课程改革 作者代景民

浅析 “真语文”理念下的中职语文课程改革 作者代景民

浅析“真语文”理念下的中职语文课程改革【摘要】以主题内容和文体为单元的传统职校教材过多地照顾语文课的人文性,较少地考虑语文性,而文体+教学项目编排的中职语文实验教材,回归语文本色,两条腿走,不仅坚持人文性,而且更坚持工具性。

它引导采取例文教学法,选择真正的基础的本质的知识作为语文教学内容,通过“范例”内容的讲授与学习,让学生举一反三,掌握同一类知识,践行了“让语文回到工具性上来”的真语文教学理念。

关键词:真语文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改革实验教材写作一、中职语文课程改革背景(一)以内容和文体为主题单元的教材问题首先,现行中职语文教材大多偏重思想内容讲解与字词句分析,这当然很有必要,但多数人不太关注精读、快读、浏览、朗读、默读等阅读技能的习得,阅读需要一定的方法技巧,在教材中有所交代。

许多教材频繁地要求“有感情地阅读”、“结合上下文理解”、“抓住关键词”或“整体把握”,却没有指出方法和示范,举一反三,让学生把握。

其次,阅读和写作都是思维训练,语文教学要重视思维训练。

传统教材这方面做得还不够。

最后,阅读教学要注意结合学生“语文生活”,重视与课外阅读的链接。

传统教材在课外阅读拓展方面是不错的。

我所理解的传统教材是主题单元框架,这种框架导致人文性照顾过多,语文性较少考虑到。

以人文主题组织教材,语文教学梯度容易被打乱。

有些版本意识到这个问题,每个单元讲一些语文知识或技能训练,但也只是加插进去,却没有通盘考虑,没有体现知识的梯度和次序。

语文教材改革可以把语文学习所要达到的知识点和能力训练点全面梳理,有计划安排到每一学期各个单元之中,作为组合单元要素,每一课最好都有必学的“干货”。

(二)传统定篇阅读教学对思维的束缚中职语文教科书选文有四种:定篇、例文、样本与用件。

定篇是世界和民族优秀经典文化和文学作品。

这些作品直接原汁原味选入教科书,成为教科书核心。

定篇学习需要沉浸诗文之中,按照权威解说,诵读理解和内化作品。

教师明确让学生熟知经典,了解和欣赏经典。

陕西省蓝田县焦岱中学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藤野先生

陕西省蓝田县焦岱中学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藤野先生
-掌握词汇、成语和典故:课文中有许多重点词汇、成语和典故,如“实事求是”、“谦逊谨慎”等,教师应指导学生熟练掌握,并能运用到实际交流与写作中。
-写作方法学习: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掌握通过具体事例展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
举例:如课文中的描述“他(藤野先生)穿着一件灰色的长袍,戴着一副眼镜,脸上总是挂着微笑”,通过具体的外貌描写,展现了藤野先生的和蔼可亲。
3.培养思维品质,通过探讨课文中的典型事例,学会运用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分析问题,提升思维深度和广度。
4.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学习课文中丰富的词汇、成语和典故,能灵活运用到日常交流与写作中,增强语言组织能力。
5.塑造良好的人格品质,感悟鲁迅先生尊重老师、严谨治学的精神,激发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和热爱,培养感恩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课文《藤野先生》通过鲁迅先生的回忆,展现了藤野先生的生平事迹及其与鲁迅的交往。教学过程中,应重点关注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分析语言特点:课文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如比喻、对比等,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分析这些语言特点,体会鲁迅先生的文学造诣。
3.掌握并运用课文中的重点词汇、成语和典故。
4.学习通过具体事例展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
5.感受鲁迅先生严谨治学的精神,培养尊重和热爱教师的情感。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提升文学鉴赏能力,通过分析《藤野先生》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技巧,感受鲁迅先生的文学造诣,培养审美情趣。
2.增强文化自信,深入了解鲁迅先生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体会中日文化的交流与互鉴,树立正确的历史文化观。
-情感态度培养:如何让学生从课文中感受到鲁迅先生对藤野先生的尊敬与怀念,并培养自己对教师的尊重和热爱,是情感教育的难点。

王景民八年级语文下册说教材

王景民八年级语文下册说教材

文言文
能力整合
学习和掌握记叙文 中穿插议论和抒情 手法以及多角度的 叙述 七上二
学习通过小事、 细节充满感情写人 的手法,写好记叙 进一步学习记叙文中 文。七上五 多种手法的运用,使 记叙文向艺术性发展。
八上二
重点学习叙述的 表达手法(记叙文 的要素和基本要求)
七上一
记 叙 文
学习掌握复杂的记 叙文,特别是学习从平 凡生活中观察人、事、 物,写出人物特点的手 法。八下一
1. 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 其中会写3000个左右。 2.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正楷 字,提高书写的速度。 3.学会多种阅读方法。 4.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5.文明交际,综合学习。
初中语文总目标
1.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道德品质。 2.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 趣。
本册教材整合
说教材逻辑关系
知识 初步训练 加深训练 综合训练
技能
认识语文
学习语文
运用语文
情感
乐于接受
乐于探索
乐于挑战
七年级语文
八年级语文
九年级语文
各个年级相互联系,螺旋上 升,最终全面完成总目标
情感整合
民俗 文艺
爱国
亲情 建筑
走近先贤
关爱生命
神话
人生感悟
主 题 的 相 关 性
科学探索
大自然之美
情感整合
七上三
散 文
了解《墨子》《庄 子》《孟子》散文的不 同特色。读懂并了解所 选课文中表达的思想观 点及表达方法。 九
下五
能力整合
七年级 写人叙 事
八年 级 在写 人 叙事 的 基础上 增加了 说明文
小 说

培养学科核心素养,再现古典诗词意蕴

培养学科核心素养,再现古典诗词意蕴

培养学科核心素养,再现古典诗词意蕴发布时间:2022-02-15T14:06:37.489Z 来源:《比较教育研究》2022年1月作者:王玉静[导读] 培养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是语文教学的目标,本文以国学经典《诗经》中的《采薇》为例,创造性地运用古典诗词,再现征人离家和征战的场景,让学生披情入境,从而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

本文采用情景再现的课堂模式,让学生自己去品读、涵咏、交流,让学生联系自己积淀的诗词和体验来理解诗歌,紧接着让学生展示课前所写片段,最后教师下水展示把课堂推向另一个高潮,学生在苍凉的悲歌中再一次走进了士卒的内心,培养了学生学语文的兴趣,提升了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

王玉静湖北省十堰市第一中学 442000【摘要】培养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是语文教学的目标,本文以国学经典《诗经》中的《采薇》为例,创造性地运用古典诗词,再现征人离家和征战的场景,让学生披情入境,从而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

本文采用情景再现的课堂模式,让学生自己去品读、涵咏、交流,让学生联系自己积淀的诗词和体验来理解诗歌,紧接着让学生展示课前所写片段,最后教师下水展示把课堂推向另一个高潮,学生在苍凉的悲歌中再一次走进了士卒的内心,培养了学生学语文的兴趣,提升了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传统文化经典诗词下水诗词展示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3-7667(2022)01-088-01一.再现诗词意蕴,培养学生学科素养。

《采薇》读起来朗朗上口,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文中的情思、意境和独具魅力的语言,培养审美鉴赏能力,体悟戍边士卒复杂的情感。

我采用了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会找出自己喜欢的画面,先读一读,再品一品,把自己喜欢的理由描述给组内成员听。

小组合作前,我进行了学法指导,让学生找出诗歌的意象,体会作者的情感,并分析该句采用的手法,联系自己类似的情感体验,回想与这种情感体验类似的诗句。

语文必修二(人教版)课程纲要-推荐下载

语文必修二(人教版)课程纲要-推荐下载

《高中语文必修二》(人教版)课程纲要备课组长:刘德智◆课程类型:必修课程◆课程名称:高一语文必修二◆授课课时:50课时◆授课对象:高一年级学生(上学期第二学段)◆课程目标:1.培养鉴赏散文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散文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学习鉴赏散文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散文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

尝试散文的创作,组织文学社团,展示成果,交流体会。

1.对于中国新诗的鉴赏,要抓住诗歌中的意象,展开联想和想象,品味诗歌的意境,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要注意欣赏诗歌的形式美,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品味诗歌凝练、含蓄、富有跳跃性和音乐性的语言。

学习中国新诗,要指导学生反复诵读作品,从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诗人的思想生平和诗歌运用的表现手法等方面入手,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以丰富心灵,陶冶性情。

 2.文言文阅读,重在理解词语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含义和用法;体会作品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和历史局限。

 3.写人记事的文章,要引导学生善于透过作者对人和事的描写,深入揣摩人物的言行、心理,体察人物的个性、特征;要善于透过描写准确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和对笔下人物品行的评价;学习写人记事的基本方法,譬如精选片断写人物、抒发真情显个性、不拘一格灵活多变的章法等,并能灵活运用于自己的写作实践。

 4.学习新闻和报告文学,要了解新闻报道和报告文学的一般特征和结构方式,培养阅读新闻作品的能力,培养筛选信息的能力;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心时事;引导学生把握新闻事实、背景材料和作者的主观评价,学会分析一篇新闻的主要内容和写作特点。

◆课程内容与教学安排内容学习目标课时现代诗歌讲座2沁园春·长沙抓住关键词语,体会词中描绘的意象,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

小学语文新课标精讲解读与高效课堂教学引领研讨活动材料

小学语文新课标精讲解读与高效课堂教学引领研讨活动材料

小学语文新课标精讲解读与高效课堂教学引领研讨活动材料----城南小学王芳芳了解课标增减处,落实教学训练点主讲人: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陈延军我把搞得明明白白的问题带进课堂,把搞不明白的问题带进教学研究,把研究不明白的问题带进文学。

——余秋雨1. 写字:每个学段都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字,要求学生写字姿势正确,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质量。

2. 课标——三维目标。

教学理念美国最好的学校——美国夏威夷普纳荷学校,奥巴马,孙中山的母校。

墙上都是孩子的作品,烧成磁砖贴在墙上。

幼儿园里的大树迁于孩子攀爬。

胡主席对青年提出的五个要求。

(1、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2.勤奋学习,3.艰苦奋斗,4.开拓创新5.高尚的品德。

)美国夏威夷普纳荷学校考察思考:(1)上位的理念造就美丽的学校,美丽的学校培育着快乐的孩子。

(2)和谐的课堂给学生自由学习的空间,民主的师生关系更有利于学习创新。

(3)学校教育的主旨是让学生把智慧表现出来,而不是把知识装在脑里。

(4)多元的评价为学生适应未来的发展打下基础。

哲学的头脑——用辩证的眼光看问题。

三个词语影响教育。

(1)未来(2)科技(3)脑科学理论对六年级学生赠言:未来是属于综合素质高强的人们,愿每一个学生都拥有精彩灿烂的未来。

1. 艺德高尚课堂教学就是在教师的引领下,让每一个孩子的智识扎实起来,让每一个孩子的慧识灵动起来,使他们的大脑变得越来越聪明,学习生活越来越充实。

教育教学要做到精致,极致应:在“优”字上做文章在“好”字上下功夫在“全”字上求发展在“实”字上写成效坚持新课程标准的意义与价值1. 坚持改革不动摇,新标准的颁布是对10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向的肯定与坚持。

2. 充分吸纳了10年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经验与教训。

2003年开始启动修订,确保了充分的总结,调查,分析,论证的时间。

调研与回应各方意见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学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学习与实施2011版新标准中应把握的几个要点,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关注教学内容的时代性,继续推进教与学方式的变革。

语文课程综述(全文)

语文课程综述(全文)

语文课程综述(全文)摘要:从语文新课程改革及语文课程标准的研究、语文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的研究、语文课程结构的研究、语文课程资源的研究、语文课程评价的研究、语文课程实施的研究等方面对2011年语文报刊中有关语文课程论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整理和综述。

关键词: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资源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它是正在不断发展着的一个概念,虽然语文课程的研究历史并不长,然而随着新课改的到来,语文课程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越来越明显,但纵观近几年对语文课程的研究,大部分还是停留在对语文课程性质、语文课程标准、语文课程改革及语文课程目标这些层面,对于语文课程评价体系及语文课程实施等这些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

一、语文新课程改革及语文课程标准的研究在“我们该怎样看待语文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十年中有哪些新经验值得重视,语文教学未来的方向在哪里?”这一核心话题谈论的过程中,长期从事语文教育教学研究的几位专家以及来自徐州师范大学的魏本亚教授对于人们关注的热点和难点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全国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苏教授明确指出:“课程改革经验要肯定,问题也不能回避。

”他认为,长期以来中学语文课改存在很多问题,而且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基础知识弱化现象令人担忧,另一方面是削弱了语文训练。

屠锦红也总结了我国2001年至2011年十年语文课改中存在的普遍问题,他认为语文课标“缺乏自足的阐释效力”,语文“教材建设”不够理想,科学的“实证研究”十分欠缺,“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时有发生,“课程实践”过多地倾向于“自上而下”的推进模式等等。

高洪桥对新课标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她认为新课标提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开放的教学内容、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多元化课程评价体系和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等五个方面的新理念。

然而,她也看到了新课标作为新生事物的不足,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淡化“知识”,删除“训练”是一种讳疾忌医的行为。

代景民,指向语文素养的选修课程内容研发

代景民,指向语文素养的选修课程内容研发

指向语文素养的选修课程内容研发富阳区职业高级中学代景民【摘要】课程改革目的是让学生全面发展,但不等于平均发展,更不等于全能全优。

教育不能只补短,更要扬长,鼓励在某些方面冒尖,允许在某些方面暂时落后,合格加特长才是有用人才。

中等职业教育承担部分基础教育任务,中职生素养现状令人担忧,加强素质培养尤为迫切。

语文素养是素质教育重要组成部分,语文学习与思想、情感、道德、精神素养直接相关,组织偏爱文学的学生,开设选修课,扩大文学阅读,培养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提高的重要途径。

本选题以富阳某职校的文学+采风选修课为研究个案,进行定性分析,研究和探索中职学校选修课程内容开发模式,就中职语文选修课内容、教学方法、教育目标展开分析和论述。

课题以文学+采风选修课内容研发为圆心,总结、提炼中职学校选修课内容的研发思路与研发平台;中职学校选修课教学内容及研发原则;与课程内容相匹配的选修课组织、管理、教与学评价方式等几个方面内容。

在以上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我们开发出一本“文学+采风”选修课校本教材。

关键词:职校选修课程;职校语文;语文素养;内容研发一、选题背景1.浙江省中职选择性课程改革正在由点及面,从浅入深地展开浙江省中职选择性课程改革总的思路是把选择性教育思想引入中职课程改革,努力赋予学生更多的学习选择权,包括课程选择权、专业选择权、学制选择权。

同时,赋予学校相应的课程、专业、学制确定权。

中职选择性课程突出个性、兴趣、爱好选择,替代传统的二课堂活动,主要表现为:增加选择选课比重,扩充课堂选择内容容量,扩大个性选择学分评价分量。

2.国家职业素养比赛突显“演讲+写作”内容,规定更细,标准更严2016年国家中等职业学校职业能力大赛职业素养比赛有征文演讲、职业规划、校园情景剧三类七个项目,比赛对选手演讲和写作等语文素养有严格考验和具体规定,所以,开设文学+采风选修课不仅对学生个人素质提高至关重要,而且对选手参加职业素养比赛,提升职业学校声誉和办学水平也非常重要。

精准把握统编版教材特点,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精准把握统编版教材特点,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精准把握统编版教材特点,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作者:周继来来源:《语文世界(教师版)》2020年第08期《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学生的语文素养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和人文素养等。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精准把握统编教材的特点,不断探索,深入钻研,才能达到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统编版教材按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学段目标要求,细化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让各个单元的课程内容的线索分明,各个学段、年级、单元的教学要点清晰明了;有些必要的语法修辞知识,则配合课文教学,以补白的形式出现,努力做到“一课一得”。

教师需要重新学习仔细研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掌握各个学段内容目标的要求,特别是知识和能力的要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与内容”提出了总体目标与内容,其中要求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能阅读日常的报刊,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等等。

教师对总体要求要明确,还要了解各个学段的目标和内容。

每个学段都有5个方面的要求:识字和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这些要求是有梯度的,同样是阅读,每个学段要求的高低是循序渐进的,是螺旋式上升的。

教师对这些具体要求必须了然于心。

教师在使用统编版教材之前,必须认真研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新教材的每个学段、单元的内容目标做到心中有数,才能用好统编版教材。

众所周知,图画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载体之一,运用图画的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是整个人类历史中的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图像作为一种有效而生动的信息载体,越来越广泛地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

语文要素的聚焦及教学实施

语文要素的聚焦及教学实施

语文要素的聚焦及教学实施作者:高修军来源:《语文建设·下半月》2020年第01期语文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文学习策略及习惯。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对语文要素的要求是明确、具体的,在单元导读、阅读提示、课文泡泡、课后练习、交流平台中都有体现,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学要聚焦语文要素的学科诉求。

但在实际的教学之中,为语文要素而语文要素的现象日益严重,剥离了人文主题,使得语文教学变得“薄情寡义”,教和学陷入了机械操练的尴尬境地。

如何让宽泛的人文主题、明确的语文要素构成的“双线结构”统一起来,成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近日观摩了姜树华老师教学的《松鼠》一课,深受启发。

下面结合这一课的教学谈一谈语文要素聚焦及实施的策略。

《松鼠》是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习作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为:阅读简单的说明性文章,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搜集资料,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把某一种事物介绍清楚。

从本单元编排的内容来看,第一篇课文是《太阳》,《松鼠》是第二篇课文,接下来是两篇习作例文。

很显然,这四篇文章都是为写好说明性文章服务的,从根本上来讲都是习作支架。

我们在解读教材的过程中发现,《太阳》一文侧重于落实第一个语文要素,即“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松鼠》则侧重于落实第二个语文要素,即学会“恰当的说明方法”。

这里之所以说是“侧重”,是因为它们都具有说明性文章的一般特点,如运用不同的说明方法、抓住事物的特点来写,但又具有鲜明的个性,前者重在说明的客观准确,后者重在说明的有趣生动。

这样的侧重在课后习题中也能够反映出来,如《松鼠》课后第二题为“读下面的句子,找出课文中相应的内容,体会表达上的不同”,出示的三个句子皆出自《中国大百科全书》,这是科学化的表达方式,与课文充满情趣的表达不同,这一比较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到说明文要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

姜老师在落实“恰当”这一语文要素的时候,运用了“判断”“递进”“对比”等教学策略,使学生得“言”、得“意”、得“象”,充分体现了“言意共生”的教学主张,很值得我们学习和思考。

浅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智慧教学

浅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智慧教学

170 学目标提前备课。

《指印画动物园》与《蜡笔小黑》融入小学美术课堂,能使学生在趣味性的情境中,掌握美术学科知识的要领。

指印画在小学低段美术教科书中有所涉及。

在绘本《指印画动物园》中以趣味性的故事情节贯穿整体,而就指印画的方法与步骤在本书中都有明确示例,最后通过添画的方式,更能够使学生感受指印画学习的趣味性与多种可能性。

绘本《蜡笔小黑》,是以趣味性的故事呈现刮画纸的做法。

在美术教学中,可以通过《蜡笔小黑》创设一种有效情境,引导学生认识颜色,认识蜡笔这种常用工具的另一面。

还可以让学生动手制作刮画,通过一系列教学活动的设置,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动手制作的成就感以及更加自信的去表达。

二、“想象类”《我的连衣裙》、《小蓝和小黄》、《有麻烦了》能够传达出丰富的想象之义。

这类绘本的语言与画面能引申出想象的多种可能,而参与到美术教学中,能促使学生学生想象力提升。

在本部分,笔者将以绘本《小蓝和小黄》、《有麻烦了》这两本绘本进行阐释。

《小蓝和小黄》可以说是一部经典的抽象派之作,在众多绘本的研究著述中,均有提及。

它是以抽象的两个色块为载体,诉说着一个别致的爱与融合的故事。

以《小蓝和小黄》这一点切入教学,引发学生对于颜色的思考,学习三原色、间色等美术学科知识,通过折叠纸张进行染纸游戏,感受颜色融合的魅力。

最后根据所形成的图案,学生对其归纳与延伸图形,还可以让学生根据《小蓝和小黄》的故事情节,依据自己的画面汇编出x和x的故事。

《有麻烦了!》是一部极具视觉想象与心理情感变化的绘本。

图文巧妙的结合,调动的不仅是观者的感官与自身经验,更是在反复品味之间所产生一种的情感链接。

认真审视绘本《有麻烦了!》,笔者作如下反思:孩子在美术课学习的过程中,画面中难免会有不妥之处。

面对孩子们的“不会画”、“画错了”,美术教师应该像书中所提及的“妈妈”一样,把“麻烦”变为“创意”。

当然,由此绘本还可以延伸出图形延伸的创意美术课程。

例如,给学生同一个单元形,引发学生创意添加,发现图形的多种可能性;或者给出新的形状,经过创意想象添加,汇编成一个新的小故事。

卓顶精文最新构建引领式的语文生态课堂.doc

卓顶精文最新构建引领式的语文生态课堂.doc

构建引领式的语文生态课堂安徽省阜阳市铁路学校特级教师武宏钧引领式的语文生态课堂,是以教师引导为前提,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线,以终生受益为目的,将课堂由教师的“讲堂”变成基本上由学生自学的“学堂”。

教师在引导自学时,既不能放任自流,也不能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而是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本,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本,以练习应用为本”的策略,使学生在阅读理解课文的过程中,通过教师的科学引导,进行有目的、有顺序地读练。

从而引导学生通过自育自学自助而助人,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调控、自我激励、自我认识、自我发展、自我评价能力,引导学生思想上自育、人格上自塑、学习上自研、生活上自理、行为上自控、心理上自调、方法上自炼、评价上自鉴,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

如何构建引领式的生态课堂呢?一、问题引领,生态课堂新模式文本研究如水,教学变革如舟。

如果仅仅把课程改革停留在教的方式的转变上,那么这种改革就可能在浅水区搁置。

引领式的语文生态课堂教学模式运用问题引领,通过对文本的深刻解读,以高质量的问题呈现与习题呈现为操作平台,成功地实现培养素质与应试的双赢。

既要提高教学质量,又要减轻课业负担;既要提高学生素质,又要提高应试能力;既要实现学生发展,又要实现教师发展;既要减轻学生负担,又要减轻教师负担。

1.问题引领。

引领式的语文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导学案,把日常教学中问题的呈现由“口头形式”转化为“文本形式”。

口头提问有其直观亲切的优点,同时也具有相对随意难以留存的不足,学生难以准确把握。

引领式的语文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结合教材沙里淘金提炼整理,把有价值的核心的问题由“气态的语言”凝结成“固态的文字”,使得课堂简洁凝练,避免了教师口干舌燥、学生疲于应付的教学状态。

例如《少年闰土》第一课时,我出示了这样的引领导学问题:①默读课文,想想“我”和闰土是怎样认识的?他们之间发生了哪些事情?把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画下来。

课标解读

课标解读

前备经验不足 前备经验不足
判断句“盖一癞蛤蟆” 翻译、辨析、 判断句“盖一癞蛤蟆” 翻译、辨析、 前备经验不足 省略句“使与台齐” 省略句“使与台齐”、 总结 被动句“ 被动句“舌一吐而二 虫尽为所吞” 虫尽为所吞”
第四步:确定行为条件 第四步:
概念体系 一词多义 ”“为”“观 (“之”“为”“观 ”“其 ”“其”) 通假现象( 通假现象(“强”) 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名词用作 动词“ 动词“鞭”) 确定行为条件 (结合语境) 结合语境) 说出 (结合语境) 结合语境) 说出 结合语境) (结合语境) 辨别、 辨别、说出 (结合语境) 结合语境) 翻译( 翻译(成现代 学生经验 前备经验不足
细化解读课程标准
中学语文学科分解课标技术示例
2010年 2010年9月16日 16日
一、为什么要细化解读课程标准
设计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和评价
二、课程标准的分解
主要是将课程Biblioteka 准中的目标变成 具体课堂的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的分解: 课程标准的分解:
课程标准
分解历程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表述
行为主体 学习内容 行为动词 行为条件
重点
文 言 词 语 文 言 句 式
重点 难点 难点
第三步:扩展行为动词 第三步:
概念体系 一词多义 ”“为”“观 (“之”“为”“观 ”“其 ”“其”) 通假现象( 通假现象(“强”) 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名词用作 动词“ 动词“鞭”) 适用行为动 词 说出 学生经验 前备经验不足
说出 辨别、 辨别、说出
前备经验不足 前备经验不足
前备经验不足
判断句“盖一癞蛤蟆” 判断句“盖一癞蛤蟆”
第五步:确定行为表现程度 第五步:

新课改下语文教学的“核心素养”与“国学教育”

新课改下语文教学的“核心素养”与“国学教育”

新课改下语文教学的“核心素养”与“国学教育”
景有明
【期刊名称】《东西南北》
【年(卷),期】2018(000)006
【摘要】新课改是新形式下教育教学改革的全新理念,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改变教学方法,把课外了解与课堂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以提高课堂教学的认识与效果。

【总页数】1页(P314-314)
【作者】景有明
【作者单位】甘肃省会宁县翟家所镇初级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3
【相关文献】
1.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如何渗透核心素养的思考 [J], 陈江燕
2.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语文与国学教育的有效整合分析 [J], 马占海
3.浅谈核心素养环境下如何融合初中语文和国学教育 [J], 吴小静
4.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语文与国学教育的有效整合分析 [J], 徐抱
5.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 [J], 罗国颂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19年第31篇:【读书有思】之代顺丽博士的《语文知识的课程炼制》

2019年第31篇:【读书有思】之代顺丽博士的《语文知识的课程炼制》

2019年第31篇:【读书有思】之代顺丽博士的《语文知识的课程炼制》2019年第31篇:【读书有思】之代顺丽博士的《语文知识的课程炼制》中山市教研室/郭跃辉新课程改革以来,很多语文教师认为新课改要淡化“知识教学”,最明显的标志就是语文课不再讲基本的语言知识与文体知识。

我的理解是,“知识”永远是课程与教学的最核心的内容,新课改并非要“淡化”知识教学,而是要改变知识教学的方式。

而且,一般人理解的“知识”并非“语文课程知识”和“语文教学知识”的全部。

倪文锦教授认为:“从课程论的角度看,我们对语文知识既不应该也不可能加以回避,因为任何一门成熟的课程都不可能没有知识。

所以问题的实质不在于要不要语文知识,而是需要构建什么样的语文知识的问题。

”(见《语文教学科学化、艺术化的追求》,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王荣生教授一直提倡重视“知识教学”,他认为所谓的“语文知识”指的是:(1)已经或已纳入语文课程与教学的。

(2)关于语言和言语,文章和文学的听、说、读、写的事实、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态度。

(3)在课程的层面上只包括与语感对举的语识;但从学习的结果看,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既可以是语识状态,也可以是语感状态。

也就是说,“语文知识”不仅仅是静态的语法知识、文章知识、写作知识等,而是一个多层次的立体结构。

这一论断虽然从理论上廓清了“语文知识”的内涵与范围,但并没有提出究竟什么样的知识才是具体的语文知识,例如什么事实,什么概念,什么原理等等。

这些具体的语文知识应该从哪里提取,遵循什么样的路径去提取,这些问题在王荣生教授的著作里还没有得到解答,而这些问题恰恰是一线教师最缺乏和最关心的,自然也是我们的语文课程论的最大薄弱点。

代顺丽博士的《语文课程知识的炼制》回答的就是这些问题。

这本书是在作者的博士后出站报告《语文知识社会控制性的话语分析》的基础上修改而成,成书出版时用了一个概念叫“炼制”,这应该是一个化学概念,移植到语文教育领域,形象地揭示了“语文课程知识”的产生过程及机制。

聚焦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课堂实践 代志敏

聚焦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课堂实践  代志敏

聚焦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课堂实践代志敏发表时间:2020-12-23T11:57:11.983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2月下作者:代志敏[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不断进步,我国素质教育的改革也在不断推进,新课改要求学校和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为新时代社会发展的新型人才,因此,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课堂实践也不断地发展进步。

本文就聚焦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课堂实践进行探究分析。

代志敏河南省信阳市潢川三小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不断进步,我国素质教育的改革也在不断推进,新课改要求学校和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为新时代社会发展的新型人才,因此,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课堂实践也不断地发展进步。

本文就聚焦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课堂实践进行探究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课堂教育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课堂实践主要是强调了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坚持以学生为本,教师进行引导,从而更好的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科学有效的现代化教学方法去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发展,同时能够有效的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践的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课堂实践的教学作用语文核心素养是指语文思维能力,通过多样化的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实践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和审美创新能力,从而更好的去发展综合素养。

语文属于语言类的学科,能够有效地开发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通过实践促进学生交流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增加学习的知识范围,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了解我国的历史文化和道德精神等,对学生的成长和进步都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

二、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课堂实践的教学策略(一)有效利用教学工具,拓展教材内容。

语文学科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内涵,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起引导的作用并善于利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通过多媒体互联网的方式,来对教育内容进行拓展创新设计,有针对性地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图片、声音、视频的教学内容为学生构建紧扣教学主题的语文教学情境,促进孩子对课文的理解和思维的扩展,从而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进行相关知识的探究和学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指向语文素养的选修课程内容研发富阳区职业高级中学代景民【摘要】课程改革目的是让学生全面发展,但不等于平均发展,更不等于全能全优。

教育不能只补短,更要扬长,鼓励在某些方面冒尖,允许在某些方面暂时落后,合格加特长才是有用人才。

中等职业教育承担部分基础教育任务,中职生素养现状令人担忧,加强素质培养尤为迫切。

语文素养是素质教育重要组成部分,语文学习与思想、情感、道德、精神素养直接相关,组织偏爱文学的学生,开设选修课,扩大文学阅读,培养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提高的重要途径。

本选题以富阳某职校的文学+采风选修课为研究个案,进行定性分析,研究和探索中职学校选修课程内容开发模式,就中职语文选修课内容、教学方法、教育目标展开分析和论述。

课题以文学+采风选修课内容研发为圆心,总结、提炼中职学校选修课内容的研发思路与研发平台;中职学校选修课教学内容及研发原则;与课程内容相匹配的选修课组织、管理、教与学评价方式等几个方面内容。

在以上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我们开发出一本“文学+采风”选修课校本教材。

关键词:职校选修课程;职校语文;语文素养;内容研发一、选题背景1.浙江省中职选择性课程改革正在由点及面,从浅入深地展开浙江省中职选择性课程改革总的思路是把选择性教育思想引入中职课程改革,努力赋予学生更多的学习选择权,包括课程选择权、专业选择权、学制选择权。

同时,赋予学校相应的课程、专业、学制确定权。

中职选择性课程突出个性、兴趣、爱好选择,替代传统的二课堂活动,主要表现为:增加选择选课比重,扩充课堂选择内容容量,扩大个性选择学分评价分量。

2.国家职业素养比赛突显“演讲+写作”内容,规定更细,标准更严2016年国家中等职业学校职业能力大赛职业素养比赛有征文演讲、职业规划、校园情景剧三类七个项目,比赛对选手演讲和写作等语文素养有严格考验和具体规定,所以,开设文学+采风选修课不仅对学生个人素质提高至关重要,而且对选手参加职业素养比赛,提升职业学校声誉和办学水平也非常重要。

3.富阳区××中学选择课程从试点到推开,从宣传到行动全面地推进杭州市富阳区××中学目前正以深化“锐蓝领”人才培养为基础,以提供适合发展的选择为抓手,构建专业、课程、学制“三选”机制,建设核心课程(必修)和校本课程(选修)“两课”体系,推行弹性学制,创新教学组织方式,稳妥推进中职选择性课改。

在去年个别课程试点基础上,今年年初,在高一年级全面落实了“必修+选修”课程,形成知识课程+能力课程+素质课程+实践课程体系,提供选择给学生。

3月1日,学校41门自由选修课程全面开课。

标志课改进入第二阶段。

作为素质课程+实践课程,“文学+采风”选修课被选入其中。

二、选题意义在职校开设语文选修课,可使教学内容、课堂结构趋于合理,实现教学“轻负、优质、高效”,它有利于学生个性与特长发展,有利于综合素质提高。

1.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选择多样性、课程内容可选择性为学生兴趣、爱好等个性发展提供了可能和机会。

从满足需要出发,有针对性选课,学习必备基础知识与技能,对于个人发展,有极好地帮助和促进。

文学+采风课程为那些热爱阅读,喜欢写作与采访的学员提供了展示平台和表达舞台。

2.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大一同的国家课程有时会扼杀某些教师的创造潜能,选修课程的开发与研发赋予了教师的课程决策权,教师成为课程编制者、实施者、评价者。

它可以更好地完善教师知识结构,提高教师参与意识、参与能力,增强研究意识、课程意识和课程开发能力。

3.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特色化课程的建构与研发是实现特色办学的重要载体。

课程选择的多样化丰富性体现课程特色,有利于学校特色的形成与展示。

三、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本人利用百度、中国知网、期刊网等搜索引擎,输入“选修课”进行检索、查询与研讨,得到306,574条结果,输入“职校选修课”得到4,323条结果,输入“职校语文选修课”得到1,192 条结果。

职校语文选修课研究与实践的同类课题主要涉及以下研究内容:1.相比职业学校,大学、普通高中关于选修课研究与实践更多些,但是职校的那些涉及学生生活、学习、职业、兴趣等课题内容在普高较为少见。

2.职业学校选修课研究比较少,即使有一些,其选题大多停留在选修与必修课时比例分配、学分制评价、选修课堂管理等内容的关注与思考上,而对选修课程内容研发则较少关注。

3.对于职校来讲,选修课是新生事物,无论教师还是学生,无论领导还是职员,大多停留在第二课堂的认识和理解的层面上,还没有能够把它上升到个人技能、职业素养与个体就业的角度来认识和把握,更没有意识到选择课对学生一生、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特色形成的意义和重要性。

总之,相关同类课题研究存在着认识不够到位,理念不够创新,思考与研究不够成熟和深入,实践探索较显肤浅与表面化等问题。

由此看来,《指向语文素养的选修课程内容研发》这个选题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职校选修课研究将会是一个创新和深度探索。

四、研究思路经过初步思考和探讨,我们认为,文学+采风选修课的基本定位,从课程性质上来说,它是一门培养文学与写作兴趣,培植文学作品阅读、鉴赏、评论与写作等能力的一门素养+实践课程。

从功能来说,它满足于学生的文学爱好,服务于学生文学作品阅读、评论、写作的实际需要,提供学生基础的文艺理论、写作技法与实操范例模仿,组织学习、参观、采写新闻事件与新闻人物,调动文学兴趣,激发文学阅读与写作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从课程内容来说,它有文学作品阅读、赏析、评论的初步指导;网络作家与作品学习;文学网站(以起点中文网为主)注册、登录与发文,网络阅读与评论;企业文化与校园新闻事件和人物采写等等。

基于以上三个层面课程定位分析与设想,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是:围绕文学+采风选修课内容研发这个圆心,归纳、提炼出中职学校选修课内容的研发思路与研发平台。

总结、归纳出中职学校选修课教学内容以及研发原则。

总结、归纳与课程内容相匹配的选修课组织、管理、教与学评价方式。

在以上实践与研究的基础上,开发出一本“文学+采风”选修课校本教材。

基本研究思路图示如下五、研究内容(一)核心概念1.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以听说读写为表现形式,以表达和交流为终极目标的学生基础的语文水平和能力。

语文素养水平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一个人生活、工作与学习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本研究对象为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目标语言为汉语普通话。

2.选修课:选修课原指高等学校学习某一专业学生有选择地修习的课程。

本选题特指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改革,为满足学生兴趣爱好,发展其某一方面才能的课程。

语文选修课是组织那些偏爱文学的学生,选修文学+采风课程,以提高语文素养为目标,扩大文学作品阅读范围,培养写作能力的课程。

(二)研究方法本课题采取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1. 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收集、整理与职校选修课程有关的文献资料,提炼有价值的内容,对前人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服务于本选题。

了解该研究领域最新进展情况、取得成绩、研究深度与研究不足,吸纳前人有益经验,找出切入口、突破口,明确研究问题、研究角度、研究方法、研究路线。

2.行动研究法选取杭州市富阳区××中学文学+采风选修课堂,观察、研究,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总结规律,不断改进完善选修课组织、管理、教与学评价方式。

3.个案研究法以杭州市富阳区××中学的文学+采风选修课为个案,以点带面,管中窥豹,归纳、提炼和定量和定性分析,研究和探索中职学校选修课程内容开发模式。

依据第四部分研究思路,结合本校选修课程开发现状,参考本校学生情况,本课题研究我们研究并实践了以下五块内容:(三)建构选修课内容研发思路与平台研发思路文学+采风选修课具体实践过程之中,我们充分挖掘校内文学爱好者资源,动员申报选修课。

利用任课教师自身实力,拓展教学内容。

借助网络文学网站,以起点中文网为主,开发课程内容。

把校报、校学报、富阳日报、校网站、浙江省职成教网站作为学员与学员作品宣传平台,激励激发学员参与写作积极性,。

建立选修课QQ群,以群为平台,发布信息,推介阅读作品,宣传优秀学员作品,提供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与争执场合与机会。

选修课学员定期到在校内外采访采写,提升现场观察、思考、发言与新闻写作能力。

选定各种类型采访目标,有到企业采访技术能手;有在学校内采访优秀学生、优秀教师与学校领导;有到实训场地采写实习生感受;有到公园、景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郁达夫纪念馆,受降千人坑纪念馆,森林公园纪念碑等地采访。

平台1.网络内容网络是一个海量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互联网成为共建共享的资源和平台。

几年来,网络文学异军突起,以它快捷、方便、速餐文化受到大众喜爱,涌现出许许多多网络作家和作品。

我校也有一批同学网上发文,且成绩不错。

网络小作家葛圣佳,笔名华生,高三学生,起点中文网有长篇小说发表。

他是网站签约作者和编辑,享受工资待遇。

作品《龙逍遥》第一卷《龙帝剑》130章30万字全部网络发表。

第二卷《妖魔洪荒》更新到第137章。

两卷合计发表59万字。

他的散文《思念》发表在校报与浙江省职成教网站,《富春江》杂志还发给了三百元稿费。

网络小作家周扬,笔名蓝雨芙蓉,高三学生,华夏中文网有注册并发文,小说《尘世武仙》有25万字发表,他与葛圣佳二人都有丰富的网上写作、发文经历和经验,为选修课和本选题研究与实践,提供足量素材和案例。

选修课教学内容里,我们选择网络课件和视频作为学习内容。

细分有三类:一类是课件,包括诗歌小说散文等文体鉴赏与写作实例知识,古代文学史的初步学习。

二是视频,主要选择中国成语大会、香江传奇之采访金庸、杨澜采访郭敬明韩寒等人的视频片段,提供学生欣赏与学习,树立榜样,激发文学阅读写作的积极性。

三是网络作家作品,葛圣佳同学的《龙逍遥》,天蚕土豆的《斗破苍穹》,金庸的《射雕英雄传》《鹿鼎记》获矛盾文学奖的《尘埃落定》,唐家三少、顾漫、郭敬明、韩寒作品。

以上作家与作品与00后学员距离近,无代沟,学员是他们的粉丝甚至膜拜对象,更愿意接近阅读。

平台2.自编教材与原创作品教师是一本活动的教材,好教师是一本好教材。

二位任教选修课教师以身示范,以身作则,写下水文,发表文章,编写教材,树立榜样,产生示范效应。

代景民老师抓住学校申报国家示范性职校契机,自编完成语文校本教材《中职生人文阅读文本》,教材公开发行3000本,这本教材作为选修课阅读教材在使用。

刘永章老师自编教材《唐砖汉瓦顾盼间——职高生文学入门读本之一》,作为中国文学史教材在课程里使用。

不仅如此,代老师自己是一个狂热的文学爱好者,大学时期,他就组织了《萌芽》文学社团,担任刻印编发社报工作。

《豫东文学》《富春江》《芒砀》《江南》《富阳日报》《语文周报》都有作品发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