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计算机网络实体安全概述

合集下载

计算机网络安全基础第版教案

计算机网络安全基础第版教案

计算机网络安全基础第
版教案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计算机网络安全基础教案
计算机网络安全基础教案
计算机网络安全基础教案
计算机网络安全基础教案
计算机网络安全基础教案
第 2 页计算机网络安全基础教案
计算机网络安全基础教案
计算机网络安全基础教案
计算机网络安全基础教案
计算机网络安全基础教案
计算机网络安全基础教案
计算机网络安全基础教案
计算机网络安全基础教案
计算机网络安全基础教案
计算机网络安全基础教案
计算机网络安全基础教案。

三级网络第2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三级网络第2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P14
第二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城域网:
城域网是介于广域网与局域网之间的一种高速网络,城域网设计的目标是要 满足几十公里范围内的大量企业、机关、公司的多个局域网互联的需求。 早期的城域网产品主要是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目前各种城域网建设方案的 共同点是:传输介质采用光纤,交换结点采用基于IP交换的高速路由交换机或 ATM交换机。在体系结构上采用核心交换层、业务汇聚层与接入层的三层模式。
( C ( D (
P30
A
用户线 交换机
(
用户线

B
电路交换的特点
电路交换是面向连接的,即必须经过以下三个 步骤的联网方式:
建立连接 通信 释放连接
采用电路交换时,通信过程中一直占有一条物 理通路。
P31
分组交换的原理(一)
在发送端,先把较长的报文划分成较短的、固 定长度的数据段。
P5
第二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
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
P6
第二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3)第三阶段:开放式的标准化计算机网络
20世纪70年代 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标准化的研究 广域网、局域 网与公用分组交换网的研究与应用 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zation ,ISO)提出了开放系统的互连参考模型与 协议
P15
第二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广域网 :
广域网也称为远程网。它所覆盖的地理范围从几十公里到几千公里。具备 以下特点: (1)适应大容量与突发性通信的要求; (2)适应综合业务服务的要求; (3)开放的设备接口与规范化的协议; (4)完善的通信服务与网络管理。 广域网中涉及以下概念:X.25网、帧中继、SMDS、B-ISDN与ATM网。 X.25网:建立在速率较低、误码率较高的电缆传输介质之上执行过程比较复杂。 帧中继: 建立在数据传输速率高、误码率低的光纤上。 ATM网:新一代数据传输与分组交换技术,能够保证用户对数据传输的服务质 量QoS 的需求。结合了线路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优点,符合B-ISDN的需求 。

计算机网络安全课件(沈鑫剡)第2章

计算机网络安全课件(沈鑫剡)第2章

黑客攻击机制
计算机网络安全
2.2 黑客攻击过程
黑客攻击过程分为三步: 收集信息; 侦察; 攻击。
黑客攻击机制
计算机网络安全
黑客攻击机制
2.3 黑客攻击实例
BSS AP
DNS 服务器
R1
1
2
LAN 1
R2 12
LAN 2
网络结构
Web FTP 服务器 服务器
由于内部网络中存在无线局域网,除非采用802.11i,黑 客非法接入这样的内部网络易如反掌。
Internet
路由器
交换机 集线器 黑客终端
交换机
集线器的广播功能使黑客终端窃取流经两个交换 机间链路的全部信息。
计算机网络安全
黑客攻击机制
通过ARP欺骗截获信息
ARP 缓冲区
IP A MAC C
Internet
IP R MAC R
路由器
交换机
用户 A 用户 B 黑客终端
IP A IP B IP C MAC A MAC B MAC C
对系统资源越权操作。
计算机网络安全
黑客攻击机制
窃取和中继攻击
窃取是非法获得信息副本,但不影响信息 正常传输;
截获是不仅非法获得信息,且终止或改变 信息传输过程;
中继(也称重放)攻击是先截获信息,延 迟一段时间后,重新继续信息传输过程。
计算机网络安全
黑客攻击机制
通过集线器窃取流经关键网段信息
非法接入内部网络,或者成为内部网络授 权用户,或者利用应用程序或操作系统漏 洞成为开放资源的超级用户 。
计算机网络安全
黑客攻击机制
利用拨号接入方式非法接入
黑客终端
Modem
PSTN

计算机网络安全课后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安全课后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安全课后题答案第一章绪论1. 计算机网络面临的安全威胁有哪些?答:1.主要威胁:计算机网络实体面临威胁(实体为网络中的关键设备);计算机网络系统面临威胁(典型安全威胁);恶意程序的威胁(如计算机病毒、网络蠕虫、间谍软件、木马程序);计算机网络威胁有潜在对手和动机(恶意攻击/非恶意)2. 典型的网络安全威胁:窃听、重传、伪造、篡造、非授权访问、拒绝服务攻击、行为否认、旁路控制、电磁/射频截获、人员疏忽。

2.分析计算机网络的脆弱性和安全缺陷答:偶发因素:如电源故障、设备的功能失常及软件开发过程留下的漏洞或逻辑错误;自然灾害:各种自然灾害对计算机系统构成严重的威胁;人为因素:人为因素对计算机网络的破坏和威胁(包括被动攻击、主动攻击、邻近攻击、内部人员攻击和分发攻击)。

3.分析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需求答:互联网具有不安全性;操作系统存在的安全问题;数据的安全问题;传输路线的安全问题;网络安全管理问题。

4.分析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内涵和外延是什么?答:计算机网络安全是指利用管理控制和技术措施,保证在一个网络环境里,信息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及可使用受到保护。

网络的安全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网络的系统安全;二是网络的信息安全。

从广义上说,网络上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不可否性和可控性是相关技术和理论都是网络安全的研究领域。

5.论述OSI 安全体系结构答:OSI 安全系统结构定义了鉴别服务、访问控制服务、数据机密性服务、数据完整性服务和抵抗赖性服务等五类网络安全服务;也定义了加密机制、数据签名机制、访问控制机制、数据完整性机制、鉴别交换机制、通信业务流填充机制、路由控制和公证机制等八种基本的安全机制。

6.PPDR 安全模型地结构答:PPDR 模型是一种常用的网络安全模型,主包含四个主要部份:Policy(安全策略)、Protection(防护)、Detection(检测)和Response (响应)。

第二章计算机网络安全体系结构PPT课件

第二章计算机网络安全体系结构PPT课件



的共同规则、标准或约定

2021/5/21
3
第二章 计算机网络安全体系结构
网络体系结构
一、 网
在网络的实际应用中,计算机系统与

计算机系统之间许多的互连、互通、互操
体 作过程,一般都不能只依靠一种协议,而
系 需要执行许多种协议才能完成。全部网络
结 协议以层次化的结构形式所构成的集合,

就称为网络体系结构。
第二章
计算机网络安全体系结构
2021/5/21
1
第二章 计算机网络安全体系结构
第一节 网络安全体系结构的概念 第二节 网络安全体系结构的内容 第三节 网络安全的协议与标准 第四节 网络安全的评估
2021/5/21
2
第二章 计算机网络安全体系结构
一、 网
网络协议(protocol)


为进行网络中的信息交换而建立
表2.2 OSI安全体系结构中安全服务按网络层次的配置
2021/5/21
16
第二章 计算机网络安全体系结构
一、


2.OSI安全体系结构的安全机制

按照OSI安全体系结构,为了提供以上所列6大类安全
统 互
服务,采用下列 8大类安全机制来实现:

安 全
加密机制、
数据签名机制、 公证机制、

数据完整性机制、交换鉴别机制、 业务流填充机制、

大类安全机制和相应的OSI安全管理,并
全 体
且尽可能地将上述安全服务配置于开放系

统互连/参考模型(OSI/RM)7层结构的


相应层之中。

计算机英语第七版参考答案

计算机英语第七版参考答案

计算机英语第七版参考答案计算机英语第七版参考答案计算机英语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涉及到计算机技术和英语语言的结合。

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掌握计算机英语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计算机技术。

而《计算机英语第七版》作为一本经典的教材,它提供了一些习题和练习,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

下面将为大家提供一些计算机英语第七版的参考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章:计算机概述1. 计算机是一种能够按照程序运行、自动处理数据的电子设备。

2. 计算机的硬件包括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3. 计算机的软件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4. 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电子管时代、晶体管时代和集成电路时代。

5. 计算机的性能主要由处理器的速度、存储器的容量和硬盘的速度决定。

第二章:计算机网络1. 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多台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实现数据和资源的共享。

2.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有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和广域网(WAN)。

3. 互联网是全球最大的计算机网络,它由众多的网络互相连接而成。

4. IP地址是互联网上的计算机的唯一标识,它由32位二进制数表示。

5. 常用的网络协议有TCP/IP协议和HTTP协议。

第三章:计算机安全1. 计算机安全是指保护计算机系统和网络不受非法侵入、破坏和滥用的能力。

2. 计算机病毒是一种能够在计算机系统中复制和传播的恶意程序。

3. 防火墙是一种用来保护计算机网络安全的设备,它可以监控和控制网络通信。

4. 密码是一种保护计算机系统和数据安全的方法,它可以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

5. 数据备份是一种重要的安全措施,它可以防止数据丢失和损坏。

第四章:计算机应用1. 计算机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包括电子教室、在线学习和电子图书馆。

2. 计算机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包括电子病历、医学影像和远程医疗。

3. 计算机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包括网上银行、电子支付和股票交易系统。

4. 计算机在娱乐领域的应用包括电子游戏、在线音乐和电子影院。

网络安全总复习提纲

网络安全总复习提纲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安全概述网络安全是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因无意或故意威胁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保证网络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

1. 网络安全的特征(几个特性)•系统的可靠性:保证网络系统不因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中断正常工作•数据的完整性:保护网络系统中存储和传输的软件(程序)与数据不被非法改变•数据的可用性:保证软件(程序)和数据能被合法用户访问和正常利用•数据的保密性:利用密码技术对数据进行加密处理,保证在系统中存储和网络上传输的数据不被无关人员识别。

2. 网络面临的不安全因素1).网络系统的脆弱性(漏洞)2).网络系统的威胁:无意威胁、故意威胁,被动攻击、主动攻击3).网络结构的安全隐患被动攻击是指攻击者只通过观察网络线路上的信息,而不干扰信息的正常流动,如被动地搭线窃听或非授权地阅读信息。

主动攻击是指攻击者对传输中的信息或存储的信息进行各种非法处理,有选择地更改、插入、延迟、删除或复制这些信息。

•被动攻击和主动攻击有四种具体类型:(1)窃听:攻击者未经授权浏览了信息资源。

这是对信息保密性的威胁,例如通过搭线捕获线路上传输的数据等。

(2)中断(Interruption):攻击者中断正常的信息传输,使接收方收不到信息,正常的信息变得无用或无法利用,这是对信息可用性的威胁,例如破坏存储介质、切断通信线路、侵犯文件管理系统等。

(3)篡改(Modification):攻击者未经授权而访问了信息资源,并篡改了信息。

这是对信息完整性的威胁,例如修改文件中的数据、改变程序功能、修改传输的报文内容等。

(4)伪造(Fabrication):攻击者在系统中加入了伪造的内容。

这也是对数据完整性的威胁,如向网络用户发送虚假信息、在文件中插入伪造的记录等。

3. P2DR模型•一个常用的网络安全模型是P2DR模型。

P2DR是四个英文单词的字头:Policy(安全策略)Protection(防护)Detection(检测)Response (响应)•P2DR安全模型也存在一个明显的弱点,就是忽略了内在的变化因素。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教案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教案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教案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功能和发展历程。

2. 掌握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及其分层模型。

3. 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和应用场景。

教学内容: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功能2.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3.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OSI模型和TCP/IP模型4.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5.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场景:互联网、物联网、企业网络等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互动:提问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计算机网络的不同类型和应用。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应用场景,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实际应用。

作业与练习:1. 了解当前互联网的发展状况。

2. 分析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计算机网络应用。

第二章:网络通信协议教学目标:1. 理解通信协议的概念和作用。

2. 掌握常见网络通信协议的特点和应用。

教学内容:1. 通信协议的概念和作用2. 常见网络通信协议:、FTP、TCP、UDP等3. 协议分层:传输层协议、网络层协议、应用层协议等4. 协议的实现:协议栈、协议编码和解码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通信协议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互动:提问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不同通信协议的特点和应用。

作业与练习:1. 分析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网络应用所依赖的通信协议。

2. 了解不同通信协议在网络中的位置和作用。

第三章:网络硬件设备教学目标:1. 了解网络硬件设备的功能和作用。

2. 掌握常见网络硬件设备的特点和配置。

教学内容:1. 网络硬件设备的功能和作用2. 常见网络硬件设备:交换机、路由器、网卡、调制解调器等3. 网络设备的配置和管理:命令行界面、图形用户界面等4. 网络设备的工作原理:数据传输、路由选择、交换机转发等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网络硬件设备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互动:提问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不同网络硬件设备的特点和配置。

作业与练习:1. 分析网络硬件设备在网络中的角色和作用。

计算机网络安全 第2章分析

计算机网络安全 第2章分析

网络节点(通信处理机)和通信链路(通信线路和网 络设备)等网络单元组成。从功能上可以将计算机网 络分为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网络上的每一个连接称 为节点,节点有两类:一类是转接节点,主要承担通 信子网的信息传输和转接的作用;另一类是访问节点, 是资源子网中的计算机或终端,主要是信息资源的来 源和发送信息的目的地。 不同类型的网络,其通信子网的物理组成各不相同。 局域网最简单,它的通信子网由物理传媒介质和主机 网络接板(网卡)组成。而广域网,除物理传媒介质和 主机网络接板(网卡)外,必须靠通信子网的转接节点 传递信息。
(5) 会话层(session layer) 会话层允许不同机器上的用户建立会话(session)关 系。 会话层服务之一是管理对话。会话层允许信息同时双 向传输或任一时刻只能单向传输。若属于后者,则类 似半双工通信,会话层将记录此时该轮到哪一方了。 与会话有关的服务是令牌管理(token management) 和同步(synchronization)。 (6) 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 表示层主要完成以下特定的功能: ① 对数据编码格式进行转换;
综合以上3个方面的内容,可以把计算机网络归纳为: 把分布在不同地点且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 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连接起来,在功能完善的网络软 件和协议的管理下,以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为目标的 系统。 2. 计算机网络协议 在计算机网络中不同系统的两个实体之间只有在通信 的基础上,才有可能相互交换信息,并共享网络资源。 一般来说,实体是能发送和接收信息的任何东西,可 以指用户应用程序、文件传送包、数据库管理系统、 电子邮件设备和终端等。系统可包含一个或多个实体 (如主机和终端等)。两个实体之间若要能通信,就必 须能够相互理解,共同遵守有关

第二章_物理环境安全要点

第二章_物理环境安全要点
物理隔离 安全管理。
实体安全的内容
计 算 机 网 络 安 全 技 术


环境安全:计算机网络 通信系统的运行环境应 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设计 实施,应具备消防报警 、安全照明、不间断供 电、温湿度控制系统和 防盗报警,以保护系统 免受水、火、有害气体 、地震、静电的危害。 物理隔离:物理隔离技 术就是把有害的攻击隔 离,在可信网络之外和 保证可信网络内部信息 不外泄的前提下,完成 网络间数据的安全交换

2.2.4 防静电措施
计 算 机 网 络 安 全 技 术


静电是由物体间的相互磨擦、接触而产生的。静电产生 后,由于它不能泄放而保留在物体内,产生很高的电位 (能量不大),而静电放电时发生火花,造成火灾或损 坏芯片。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各个关键电路,诸如CPU、 ROM、RAM等大都采用MOS工艺的大规模集成电路, 对静电极为敏感,容易因静电而损坏。这种损坏可能是 不知不觉造成的。 机房内一般应采用乙烯材料装修,避免使用挂毯、地毯 等吸尘、容易产生静电的材料。为了防静电机房一般安 装防静电地板,并将地板和设备接地以便将物体积聚的 静电迅速排泄到大地。机房内的专用工作台或重要的操 作台应有接地平板。此外,工作人员的服装和鞋最好用 低阻值的材料制作,机房内应保持一定湿度,在北方干 燥季节应适当加湿,以免因干燥而产生静电。
2.2.2 设备防盗措施
计 算 机 网 络 安 全 技 术




早期的防盗,采取增加质量和胶粘的方法,即将设备长 久固定或粘接在一个地点。现在某些便携机也采用机壳 加锁扣的方法。 国外一家公司发明了一种光纤电缆保护设备。这种方法 是将光纤电缆连接到每台重要的设备上,光束沿光纤传 输,如果通道受阻,则报警。 一种更方便的防护措施类似于图书馆、超级市场使用的 保护系统。每台重要的设备、每个重要存储媒体和硬件 贴上特殊标签(如磁性标签),一旦被盗或未被授权携 带外出,检测器就会发出报警信号。 视频监视系统是一种更为可靠的防护设备,能对系统运 行的外围环境、操作环境实施监控(视)。对重要的机 房,还应采取特别的防盗措施,如值班守卫,出入口安 装金属防护装置保护安全门、窗户。

(完整版)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

(完整版)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

第一章网络安全的概念与现状
1.1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
计算机网络安全是指“为数据处理系统建立和采取的技术和管理的安全保护,保护计算机硬件、软件数据不因偶然和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和泄漏”。

计算机安全的定义包含物理安全和逻辑安全两方面的内容,其逻辑安全的内容可理解为我们常说的信息安全,是指对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的保护,而网络安全性的含义是信息安全的引申,即网络安全是对网络信息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的保护。

1.2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基本组成
(1)网络实体安全:如计算机的物理条件、物理环境及设施的安全标准,计算机硬件、附属设备及网络传输线路的安装及配置等;
(2)软件安全:如保护网络系统不被非法侵入,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不被非法复制、篡改、不受病毒的侵害等;
(3)数据安全:如保护网络信息的数据安全,不被非法存取,保护其完整、一致等;
(4)网络安全管理:如运行时突发事件的安全处理等,包括采取计算机安全技术,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开展安全审计。

1.3络不安全因素
网络的安全因素主要有:
(1)网络系统设计的缺陷。

网络设计是指拓扑结构的设计和各种网络设备的选择等。

网络设备、网络协议、网络操作系统等都会直接带来安全隐患。

合理的网络设计在节约资源的情况下,还可以提供较好的安全性。

不合理的
网络设计则会成为网络的安全威胁。

(2)网络的开放性。

网上的任何一个用户很方便访问互联网上的信息资源,从而很容易获取到一个企业、单位以及个人的敏感性信息。

网络安全防护作业指导书

网络安全防护作业指导书

网络安全防护作业指导书第1章网络安全基础 (3)1.1 网络安全概述 (3)1.2 常见网络安全威胁 (4)1.3 安全防护策略 (4)第2章网络设备安全 (5)2.1 防火墙配置与优化 (5)2.1.1 防火墙基本配置 (5)2.1.2 防火墙高级配置 (5)2.1.3 防火墙优化 (5)2.2 路由器安全设置 (5)2.2.1 路由器基础安全设置 (5)2.2.2 路由器访问控制 (5)2.2.3 路由器安全防护 (5)2.3 交换机安全设置 (6)2.3.1 交换机基础安全设置 (6)2.3.2 交换机访问控制 (6)2.3.3 交换机安全防护 (6)第3章操作系统安全 (6)3.1 Windows系统安全 (6)3.1.1 系统更新与漏洞修复 (6)3.1.2 权限管理 (6)3.1.3 防火墙配置 (6)3.1.4 病毒防护 (6)3.1.5 安全配置 (6)3.2 Linux系统安全 (7)3.2.1 系统更新与软件包管理 (7)3.2.2 用户权限与身份验证 (7)3.2.3 防火墙与安全策略 (7)3.2.4 安全审计 (7)3.2.5 安全增强 (7)3.3 macOS系统安全 (7)3.3.1 系统更新与安全补丁 (7)3.3.2 用户权限管理 (7)3.3.3 防火墙配置 (7)3.3.4 病毒防护与恶意软件查杀 (7)3.3.5 系统安全配置 (7)第4章应用程序安全 (8)4.1 Web应用安全 (8)4.1.1 安全风险概述 (8)4.1.2 安全防护措施 (8)4.2 数据库安全 (8)4.2.2 安全防护措施 (8)4.3 移动应用安全 (8)4.3.1 安全风险概述 (8)4.3.2 安全防护措施 (8)第5章网络协议安全 (9)5.1 TCP/IP协议安全 (9)5.1.1 TCP/IP协议概述 (9)5.1.2 TCP/IP协议安全风险 (9)5.1.3 TCP/IP协议安全措施 (9)5.2 VPN技术与应用 (9)5.2.1 VPN概述 (9)5.2.2 VPN技术原理 (9)5.2.3 VPN应用场景 (9)5.2.4 VPN安全措施 (9)5.3 无线网络安全 (10)5.3.1 无线网络概述 (10)5.3.2 无线网络安全风险 (10)5.3.3 无线网络安全措施 (10)第6章信息加密技术 (10)6.1 对称加密算法 (10)6.1.1 常见的对称加密算法 (10)6.1.2 对称加密算法的应用 (10)6.2 非对称加密算法 (11)6.2.1 常见的非对称加密算法 (11)6.2.2 非对称加密算法的应用 (11)6.3 混合加密技术 (11)6.3.1 混合加密技术原理 (11)6.3.2 常见的混合加密技术 (11)6.3.3 混合加密技术的应用 (12)第7章认证与授权 (12)7.1 用户身份认证 (12)7.1.1 用户身份认证概述 (12)7.1.2 用户身份认证方法 (12)7.1.3 用户身份认证技术 (12)7.2 访问控制技术 (12)7.2.1 访问控制概述 (12)7.2.2 访问控制模型 (12)7.2.3 访问控制技术 (13)7.3 单点登录与统一身份认证 (13)7.3.1 单点登录概述 (13)7.3.2 统一身份认证概述 (13)7.3.3 单点登录与统一身份认证技术 (13)第8章入侵检测与防御 (14)8.1.1 概述 (14)8.1.2 原理与分类 (14)8.1.3 部署与配置 (14)8.2 入侵防御系统 (14)8.2.1 概述 (14)8.2.2 原理与分类 (14)8.2.3 部署与配置 (15)8.3 安全审计与日志分析 (15)8.3.1 安全审计 (15)8.3.2 日志分析 (15)8.3.3 审计与日志分析的实施 (15)第9章网络安全应急响应 (15)9.1 安全事件分类与处理 (15)9.1.1 安全事件分类 (15)9.1.2 安全事件处理流程 (16)9.2 应急响应流程与方法 (16)9.2.1 应急响应流程 (16)9.2.2 应急响应方法 (16)9.3 安全事件取证与追踪 (17)9.3.1 安全事件取证 (17)9.3.2 安全事件追踪 (17)第10章网络安全防护策略与实践 (17)10.1 安全防护策略设计 (17)10.1.1 策略制定原则 (17)10.1.2 策略内容 (17)10.2 安全防护体系建设 (18)10.2.1 安全防护技术体系 (18)10.2.2 安全防护管理体系 (18)10.3 安全防护案例分析与实践 (18)10.3.1 案例分析 (18)10.3.2 实践措施 (19)第1章网络安全基础1.1 网络安全概述网络安全是保护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的硬件、软件及其数据不受到意外或恶意行为的破坏、更改、泄露的科学与技术。

第2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2

第2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2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中继器 物理层 物理层 路由器 网桥 数据链路层 网关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教材名称
教材名称
资源子网 资源子网位于网络系统的外层,主要包括服务器、工作站、 网络协议和网络操作系统四个方面的要素,其主要任务是实现资源 共享。
教材名称
教材名称
路由器属于网间连接设备,它能够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中完成数据包的 传送工作。它能够把数据包按照一条最优的路径发送至目的网络。 路由器工作在网络层,并使用网络层地址(如IP地址等)。路由器 可以通过调制解调器与模拟线路相连,也可以通过通道服务单元/数据服 务单元(CSU/DSU)与数字线路相连。 路由器比网桥功能更强,网桥仅考虑了在不同网段数据包的传输, 而路由器则在路由选择、拥塞控制、容错性及网络管理方面做了更多的工 作。
教材名称
2.3.2TCP/IP参考模型

TCP/IP模型分为四个层次:应 用层、传输层、网络互连层和主机 到网络层。如图2-5所示。
TCP/IP模型分为四个层次:应用层、传输层、网 络互连层和主机到网络层。如图2-5所示。
应用层 传输层 网络互连层 主机到网络接口层 图 2-5 TCP/IP 模型
返 回
教材名称
教材名称
复习题
光纤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 常用的网络互连设备那些? 路由器主要功能是什么? 什么是网卡?主要作用是什么?网卡怎么分类
教材名称
2.3 网络参考模型
教材名称
教材名称
2.3.1 OSI参考模型
教材名称
教材名称
教材名称
教材名称
教材名称
OSI参考模型各层功能介绍 (1)物理层 物理层定义了为建立、维护和拆除物理链路所需的机械的、电 气的、功能的和规程的特性,其作用是使原始的数据比特流能在物 理媒体上传输。 (2)数据链路层 在数据链路层中,比特流被组织成“帧”,并以其为单位进行 传输。数据链路层的主要作用是通过校验、确认和反馈重发等手段, 将不可靠的物理链路改造成对网络层来说无差错的数据链路。 (3)网络层 在网络层中,数据以“分组”为单位进行传输。网络层主要解 决如何使数据分组跨越通信子网从源传送到目的地的问题,这就需 要在通信子网中进行路由选择。另外,网络层常常设有记账功能。

网络安全资料

网络安全资料

第一章网络安全基础网络安全定义:网络安全是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受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

内容:网络实体安全,软件安全,数据安全,安全管理。

网络实体安全——如计算机硬件、附属设备及网络传输线路的安装及配置。

软件安全——如保护网络系统不被非法侵入,软件不被非法篡改,不受病毒侵害等。

数据安全——保护数据不被非法存取,确保其完整性、一致性、机密性等。

安全管理——运行时突发事件的安全处理等,包括采取计算机安全技术、建立安全制度、进行风险分析等。

特征: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可审查性。

机密性——确保信息不泄露给非授权的用户、实体。

完整性——信息在存储或传输过程中保持不被修改、不被破坏和丢失的特性。

可用性——得到授权的实体可获得服务,攻击者不能占用所有的资源而阻碍授权者的工作。

可控性——对信息的传播及内容具有控制能力。

可审查性——对出现的安全问题提供调查的依据和手段。

ISO安全体系结构定义的5种安全服务:鉴别服务、访问控制服务、数据完整性服务、数据保密服务、抗抵赖性服务。

鉴别服务——它的目的在于保证信息的可靠性。

实现身份认证的主要方法包括口令、数字证书、基于生物特征(比如指纹、声音等)的认证等。

访问控制服务——确定一个用户或服务可能用到什么样的系统资源,是查看还是改变。

数据完整性服务——指网络信息未经授权不能进行改变的特性,它要求保持信息的原样,即信息的正确生成、正确存储和正确传输。

数据保密性服务——指保护数据只被授权用户使用。

实现手段包括物理加密、防窃听、防辐射、信息加密等。

抗抵赖性服务——指防止发送方或接收方否认消息的发送或接收。

实现手段主要有数字签名等。

TCSEC叫做可信任计算机标准评估准则,它将网络安全性分为ABCD这四类,共七级,A类安全等级最高,D类最低。

安全机制:①加密机制②数字签名机制③访问控制机制④数据完整性机制⑤认证(鉴别)机制⑥通信业务填充机制⑦路由选择控制机制⑧公证机制。

计算机网络安全概述

计算机网络安全概述

编辑ppt
11
本章小结
计算机网 络安全是指保 持网络中的硬 件、软件系统 正常运行,使 它们不因各种 因素受到破坏、 更改和泄露。 网络受到的威 胁来自于网络 的内部和外部
两个方面。
为实现开 放系统互联 网环境下的 信息安全, ISO7498-2 国际标准描 述了实现OSI 参考模型之 间的安全通 信所必须提 供的安全服 务和安全机 制。
编辑ppt
知识目标
掌握网络安全的定义 掌握网络面临的各种安全威胁 了解产生网络安全威胁的原因 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安全级别
技能目标
能识别网络威胁的类别 熟练使用网络工具对计算机系统进行漏洞扫描 能区分常用计算机系统的安全级别
编辑ppt
1.1 计算机网络安全概述
1.1.1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概念
计算机网络安全是指保持网络中的硬件、软件 系统正常运行,使它们不因自然和人为的因素而受 到破坏、更改和泄露。
业务流量填充机制
路由控制机制
编辑ppt
9
加密标准 安全管理标准 安全协议标准 安全防护标准 身份认证标准 数据验证标准 安全评价标准 安全审计标准
编辑ppt
10
常见的计算机系统安全等级的 划分有两种:一种是美国国防部 1985 年 发 表 的 评 估 计 算 机 系 统 安 全等级的桔皮书,将计算机系统的 安全划分为4个等级,7个级别,即 A2、A1、B3、B2、B1、C2、C1、 D;另一种是依据我国颁布的《计 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 则》划分为5级,从低到高依次是: 用户自主保护级、系统审计保护级、 安全标记保护级、结构化保护级和 访问验证保护级。
主 编 耿杰 副主编 王俊 白悍东 彭庆红 张卫
编辑ppt

计算机网络安全概述

计算机网络安全概述
完整性也是面向信息的安全要求。它是指信息不被偶然或 蓄意地删除、修改、伪造、乱序、重放、插入等破坏的特性。
(5)不可抵赖性 不可抵赖性也称作不可否认性,是面向通信双方(人、实
体或进程)信息真实的安全要求。
1.3 网络面临阵的威胁
1.3.1 网络内部威胁 1.3.2 网络外部威胁利诱 1.3.3 安全防范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参照国际标准并转 化了一批国际信息安全基础技术标准,使我国 信息安全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与国际标准 靠拢的信息安全政策、法规和技术、产品标准 都陆续出台,有关的信息安全标准如:《计算 机信息系统安全专用产品分类原则》、《商用 密码管理条例》、《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 等级划分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 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等。
返回本节目录
1.2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安全
1.2.1 1.2.2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定义 安全网络的特征
返回本章首页

1.2.1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定义
计算机网络安全是指保持网络中的硬件、软件 系统正常运行,使它们不因自然和人为的因素 而受到破坏更改和泄露。网络安全主要包括物 理安全、软件安全、数据安全和运行安全等4个 方面。
1.4 网络安全体系结构
1.4.1 安全服务 1.4.2 安全机制
返回本章首页
1.4.1 安全服务
为实现开放系统互联网环境下的信息安全,ISO/TC97 技术委员会制定了ISO7498-2国际标准。从体系结构的 观点,描述了实现OSI参考模型之间的安全通信所必须 提供的安全服务和安全机制,建立了开放系统互联标准 的安全体系结构框架,为网络安全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ISO7498-2提供了以下5种可供选择的安全服务.
按照路由控制机制可以指定通过网络数据发送的路 径。这样,可以选择那些可信的网络节点,从而确 保数据不会暴露在安全攻击之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机房的出入管理
• (1)出入验证:通过特殊标志、口令、指纹、 通行证等对进入人员进行识别和验证。
• (2)出入管理:制定完善的安全出入管理制 度,关键通道加锁和设置警卫,防止非法用户 进入。
3.机房温度、湿度
• 根据《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 50174 -2008国家标准,计算机机房内的温度、湿 度应满足下列要求:
2.1.3 环境设备监控系统
• 环境设备监控系统主要是对机房设备(如供配 电系统、UPS电源、防雷器、空调系统、消防 系统等)的运行状态、温度、湿度,供电的电 压、电流、频率以及配电系统的开关状态、测 漏系统等进行实时监控并记录数据,为机房的 高效管理和安全运行提供有力的保证。
1.图像监控系统
• 机房图像监控系统是建立机房安全防范机制不 可缺少的环节。它能24小时监视并记录下机房 内发生的任何事件。 • 机房中有大量的服务器及机柜、机架。在监控 布点时,每一排机柜之间安装摄像机。如果机 房有多个房间的话,应在UPS房和控制机房内 安装摄像机。
网络安全与管理
第2章计算机网络实体安全
• 知识目标
• 了解网络环境中对机房、供电系统、接地系统、监 控系统、空调系统的要求 • 了解防火、防水、防电磁干扰、防雷击在网络实体 安全中的重要性
• 了解静电防护与电磁辐射防护的基本方法
• 技能目标
• 掌握保护存储介质和数据的方法
第2章计算机网络实体安全
主机房开/关机时的温度、湿度要求
技术要求 项目级别 主机房温度(开机时) 主机房相对湿度(开机时) A B C
备注
23℃+1℃
40%~55%
18℃~28℃
35%~75% 不得结露
主机房温度(停机时)
主机房相对湿度(停机时)
5℃~35℃ 40%~70% 20%~80%
4.机房的空气洁净度
•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 50174-1993国家标 准规定主机房内的空气含尘浓度,在静态条件下测试, 每升空气中大于或等于0.5 μm的尘粒数,应少于18 000粒。 • 保证机房的空气洁净的措施如下:
配电系统
• 供电电源设备的容量应具有一定的余量,所提供的功率一般应是全 部设备负载的125%。计算机机房最好采取专线供电,应该与其他用 电设备(如空调、照明等)分开,至少应从变压器单独输出一路给 计算机使用。 • 为保证设备的用电质量和用电安全,电源至少应该有两路供电,并 应有自动转换开关,当一路供电有问题时,可迅速切换到备用线路 供电。应安装备用电源,如长时间不间断电源(UPS),停电后可供 电8小时或更长时间。关键的设备应以柴油发电机组作为备用电源。 • 同时为防止、限制瞬态过压和引导浪涌电流,应配备电涌保护器 (过压保护器)。为防止保护器的老化、寿命终止或雷击时造成的 短路,在电涌保护器的前端应有诸如熔断器等过电流保护装置。 • 提示:浪涌电流指电源接通瞬间,流入电源设备的峰值电流。
• 计算机网络实体安全是指要保护计算机设备、计 算机系统,网络服务器、网络设备等硬件实体和 通信链路设施(含网络)免遭人为破坏、搭线攻 击、地震、水灾、火灾、有害气体和其他环境事 故(如电磁干扰等)破坏的措施和过程。 • 保证计算机网络的实体安全,是整个计算机网络 系统安全的前提。如果实体安全得不到保证,则 整个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就不可能实现。
1.计算机机房的位置
• 计算机机房的设计应考虑减少无关人员进入机房的机会。 同时,机房应避免靠近公共区域,避免窗户直接邻街,应 安排机房在内,辅助工作区域在外。 • 机房的位置要满足以下几点: • (1)良好的自然环境。
• (2)机房周围有安全保障。
• (3)安装监视和报警装置。 • (4)机房装饰。
2.照明系统
• 计算机机房的照明分为工作照明、事故照明和安全疏 散照明。
• 工作照明是指整个场所的均匀照明,根据规范要求照度为 300~500lx。 • 事故照明是为正常照明断电后及时处理余留工作而设置的照 明,其照度为工作照明的1/10,平时它也是工作照明的一部 分。 • 安全疏散照明是在机房内设置疏散方向指示灯和安全出口指 示灯,其照度不低于0.5lx。
• 不同性质的照明灯具分别归入不同的供电回路,其中, 事故照明和安全疏散照明需要按工程中的最高负荷级 别供电,并且应在灯具内配置蓄电池。
3.接地系统
• 计算机机房的接地系统一般有交流工作接地、 交流保护接地、防雷保护接地、屏蔽接地、防 静电接地(这5种接地归纳为联合接地系统) 和计算机系统直流接地几种。 • 在场地允许的情况下,国内普遍采用直流接地 与其他接地分开的做法。
2.1 计算机网络环境安全
2.1.1 机房环境
• 机房是信息系统的中枢,只有构建一个高可用性的 整体机房环境,才能保证系统软硬件和数据免受外 界因素的干扰,消除环境因素对信息系统造成的影 响。 • 计算机网络通信系统的运行环境应按照国家有关标 准设计实施,应具备消防报警、安全照明,不间断 供电、温湿度控制系统和防盗报警,以保护系统免 受水、火、有害气体、地震、静电的危害。 • 要实现安全的机房环境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2.门禁管理系统
• 门禁管理系统的主要目的是保证重要区域设备 和资料的安全,便于人员的合理流动,对进入 这些重要区域的人员实行各种方式的门禁管理, 以便限制人员随意进出。
3.环境监控系统
• (1)安装漏水检测系统。 • (2)安装温感、烟感报警系统,以避免火灾。
• (3)安装温度、湿度计,以便于检查。
• (1)保证机房气流组织的合理性。
• (2)计算机机房内空气一定要保证有二级过滤。
• (3)经常或按期清洗、更换空气过滤器。 • (4)定期测定室内的含尘量。
2.1.2 供电系统与接地系统
• 电源是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命脉,电源系统电压的 波动或突然断电等意外事件的发生可能会使系统 不能正常工作或存储的信息丢失、存储设备损坏 等。 • 要保证计算机设备、场地设备和辅助用电可靠运 行,一个完善的计算机供电系统是先决条件。为 保证计算机系统安全可靠地运行,必须有可靠的 电源和具有高抗干扰能力的供配电系统供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