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鉴赏-1 三国两晋时期绘画
《大学美术鉴赏》光线和色彩——十七、十八世纪意大利、法国美
绘画的成功没有使他过上舒适安逸的生活 ,或许是性格的原因,他总是处于打架和 斗殴的狂乱生活之中,常常因为争斗而声 名狼藉。
他无视宗教的神圣,将基督和圣徒画得如 乞丐一般。而《诗琴演奏者》的男孩却又 画得如此性感,极富女性的柔媚。
卡拉瓦乔的绘画对荷兰绘画和西班牙绘画 都有较大的影响。
二、十七、十八世纪的法国美术
吸收古希腊罗马艺术的理性、和谐和清晰的手法 ,同时融入光的作用,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 格。在以装饰艺术流行的法国是独树一帜的。
也是一个勤于思考的画家,称之为学者型的画家 。将自己对人生、哲学的思考都融入画中,最著 名的代表作品是《阿卡狄亚的牧人》,该幅画表 现四个人在阿卡狄亚一个墓碑前辨认碑文的情景 。
6 光影的世界 ——十七至十九世纪的西班牙美术
7 流派的纷呈 ——十九世纪的法国美术
8 没有结尾的故事 ——二十世纪西方现代派艺术
目录
CONTENTS
9 文明之光
——中国史前美术
1 0 礼仪之美 ——先秦时代的美术
11
永生的想象
——秦汉美术
1 2 气韵生动 ——三国两晋南北朝美术
目录
CONTENTS
贝尔尼尼的雕塑作品充满激情,动感很强。 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圣特蕾莎的幻觉》, 这件作品是贝尔尼尼为卡尔那罗礼拜堂所做 的祭坛雕塑。它讲述了16世纪的西班牙修女 特蕾莎的故事。
当时的意大利正倡导禁欲主义,禁欲的痛苦 折磨着无数和特蕾莎一样的少女,而贝尔尼 尼则用坚硬的大理石刻画出一个正在渴求爱 欲的女人最柔软的内心。
洛可可绘画充满感官刺激甚至带有色情的倾向,给洛可可绘画贴上审美 趣味低下的标签。
洛可可画家具有很高的绘画技巧,但为了迎合当时的市场,只能表现妇 女的娇颜粉态、谈情说爱的情景。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美术3.3 第三章 第三节 宗教美术的兴盛
四 南方地区的佛教艺术
江苏南京栖霞山千佛岩三圣殿
四 南方地区的佛教艺术
韩谦造金铜坐u
四 南方地区的佛教艺术
成都市西安路南朝石刻造像 南朝梁中大通二年(530) 通高38.5厘米 宽27厘米
四 南方地区的佛教艺术
成都市西安路南朝圆雕阿育王像 残高约48厘米 南朝梁太清五年(551)
二 皇室支持下北方佛教美术的兴盛
龙门石窟宾阳中洞 北魏 河南洛阳南郊
二 皇室支持下北方佛教美术的兴盛
帝后礼佛图 北魏 巩县石窟第1窟 河南巩义
二 皇室支持下北方佛教美术的兴盛
南响堂山石窟第4-7 窟 北齐 河北邯郸
三 北方的窖藏佛教造像与刻经
中原北方地区石窟寺——华北与中原地区
三 北方的窖藏佛教造像与刻经
云冈石窟
三 北方的窖藏佛教造像与刻经
三 北方的窖藏佛教造像与刻经
河北邯郸响堂山石窟 北齐
三 北方的窖藏佛教造像与刻经
鎏金铜释迦牟尼像 后赵 高39.7厘米 美国旧金山亚洲美术馆藏
三 北方的窖藏佛教造像与刻经
彩绘贴金石雕菩萨 北齐 通高187厘米 龙兴寺遗址出土 青州博物馆藏
三 北方的窖藏佛教造像与刻经
一 西北地区的佛教美术
壁画 龟兹时期 克孜尔石窟 新疆拜城
一 西北地区的佛教美术
鄯善(楼兰)佛寺壁画 新疆若羌米兰地区 3—4世纪
一 西北地区的佛教美术
拜城孜尔石窟 龟兹 4世纪至7、8世纪
一 西北地区的佛教美术
莫高窟
一 西北地区的佛教美术
莫高窟268窟 北凉或北魏 甘肃敦煌
一 西北地区的佛教美术
二 皇室支持下北方佛教美术的兴盛
云冈石窟第6窟 北魏 山西大同西郊武周山
魏晋南北朝绘画及理论
47
a
Chinese art history
魏晋南北朝 绘画
48
a
Chinese art history
魏晋南北朝 绘画
49
a
Chinese art history
魏晋南北朝 绘画
50
a
Chinese art history
魏晋南北朝 绘画
51
a
Chinese art history
《竹林七贤》全图共分两面,一面画嵇康、阮籍、山涛、王戎, 另一面画向秀、刘伶、阮咸、荣启期,共为八人。
24
a
张僧繇,生卒年不详,主要艺术活动在南梁时期。他与顾恺之、陆探 微并称为“六朝三大家”,和吴道子并称为古代的四大画家。
张僧繇绘画主要内容都是宗教人物,也能画山水、禽兽,还会塑像。 张僧繇的艺术在继承传统和借鉴外来形式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 风格,创造了中国佛教绘画第一种样式“张家样”,是吴道子出现以前最 为广泛流行的中国风格。他的绘画艺术特色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① 善于吸收传统艺术的优点。在卫夫人的“笔阵图”中受到启发,把 书法艺术创造性地运用于绘画中,形成“点、曳、斫、拂”四个基本技 法。 ② 吸收外来宗教艺术和少数民族艺术的影响,运用明暗晕染显现体面 关系的“凹凸法” ,塑造的人物和花纹较为丰满而有立体感。 ③一反顾陆以来“骨秀清象”传统人物画样式,“面短而艳”、形象
6
a
第二节 人物画的新发展 1、魏晋之际绘画名家 东吴曹不兴、西晋张墨和卫协。 其时作品题材,一部分明显因袭汉代美术,如荆轲、西王母、穆天子、 诗经、列女等;一部分是汉代题材的扩大,如洛神赋、金谷园图、三都赋 等。大多是历史传说和风俗题材,也有部分名士和神仙像。
7
三国两晋南北朝美术史
5.山水画开始走向独立发展的行程,而且越来越明显地肩负起 重要的精神使命,逐步具备了充当中国传统古典文化形象表征 的精神品格。 6.花鸟画也受到称赏而在不断萌发之中,并逐步成为独立的审 美对象和绘画科目。 7.佛教题材在绘画中占有突出的位臵,许多著名画家正是在佛 教绘画中创立了成熟的风格得到公众的赞赏。 8.佛教雕塑以前所未有的宏大规模、气势和精湛的技巧而形成 一个新的雕塑艺术高峰。 9.书法艺术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都产生了典范性的作品,成为以 后历代师法、尊祟的对象。 “ 10.对于绘画的深入研究,导致出现厂专门件的绘画理论著 作.表达了人们对绘画艺术的日益丰富、细微的认识. 11.陶瓷工艺美术中的青釉瓷器以其艺术上的成熟、完美而在陶 瓷史上开创了全新的发展前景,成为唐宋青瓷的先驱。
对书俑 湖南长沙出土 西晋
石麒麟 梁武帝陵前
南朝
第四节 书法
各种书法交相发展,隶书逐渐衰落,楷书趋向成熟,草书经章草 发展成今草,行书达到完美的境界,对书法艺术的审美追求已完 全成为自觉。 一、三国、西晋书法 隶书仍是官方通行书体,当时碑碣大多使用隶书。西晋禁止立碑, 墓志兴起。楷书取代隶书成为必然。 西晋:陆机《平复帖》 魏: 钟繇 二、东晋书法 东晋是行书、草书成熟期。隶书衰落,楷书兴起,章草向今草转 化。今草经王氏父子逐渐定型,达到成熟。行书经王氏父子的革 新,成为流行的一种书体。 书法家:王羲之 王献之 王珣 三、南北朝书法 此时期的碑刻是现存楷书的宝库 南朝碑刻: 龙颜碑、瘞鹤铭 北朝碑刻:比南朝更为丰富多彩 南朝书法家
仪仗图河北磁县湾漳墓
仪卫出行图 北齐 山西太原娄叡墓
运用铁线勾勒,人物力求体态、身段合理,比例适度,面部有神 韵。广泛运用色彩晕染、明暗映村和远近对比的手法,增加人们 形象的立体感和真实感。 整个画风已脱离了汉画 单调、比例失调的情况 ,出现了以形写神的 美学风范。
三国两晋南北朝工艺美术
石雕工艺制品大量表现为石窟雕刻的 石佛,以及陵墓前的各种石兽、石柱 等
著名的石窟有山西大同云岗、河南 龙门、河北响堂山、南京栖霞山等。 这些石的造像不仅数量多,而且规 模宏大,这是集体创造的艺术结品,
也是古代雕刻史上的明珠。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石佛特征是:顶有肉髻, 花冠珠饰,袒胸、露臂、足、细腰歪身,佩珠挂 璧,立像少而坐像多。石兽多为天禄、辟邪。天 禄有角,立于墓前右方;辟邪有翼而垂舌,立于 墓前左方。石柱以南京肖景墓前的为代表。身有 校,宛如希腊殿柱。柱顶有莲瓣,上立辟邪。
画像砖
1.邓县画像砖
该墓是一座前有甬道的单室券顶砖墓,全长 9.8米。墓室及甬道均用带莲花等纹饰的花纹 砖砌成,并嵌砌模印加彩的画像砖,地面也用莲花图案小砖平铺。
2.南京“竹林七贤和荣启期”砖画
《竹林七贤与荣启期》模印砖画由200 多块古墓砖组成,分为两幅,嵇康、阮籍、山涛、王戎4 人占 一幅,向秀、刘伶、阮咸、荣启期4 人占一幅。人物之间以银杏、槐树、青松、垂柳、阔叶竹相隔。8 人均席地而坐,但各呈现出一种最能体现个性的姿态, 士族知识分子自由清高的理想人格在这块画像 砖上得到了充分地表现。
值得注意的是,石窟边缘常雕饰卷草花纹, 这是六朝时期流行的一种装饰纹样卷草纹 的枝干成二方连续的卷曲状,主要由叶子 组成,叶子的变化和组织丰富多样,响堂 山石窟的浮雕卷草图案是其代表。这种卷 草花纹还应用在佛光、石碑边侧,并大量 应用在敦煌的藻井图案中
感谢观看
肆 漆器工艺
夹贮
概述:
夹纻又称夹纾、挟纻。是一种古 老的中国传统手工技艺。作为漆 塑像的方法,先用泥塑成胎,后 用漆把麻布贴在泥胎外面;待漆 干后,反复再涂多次;最后把泥 胎取空,因此又有“脱空像”之 称,用这种方法塑像不但柔和逼
中国绘画简史之一:魏晋南北朝名家名画赏析
中国绘画简史之一:魏晋南北朝名家名画赏析魏晋南北朝名家名画赏析中国绘画简史之一(精图)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中国绘画则是文化百花苑中的一棵奇葩,并随着时光流转彰显华贵。
在初赏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余,本文拟以中国绘画发展简史为主线,通过追溯名画创作背景,了解画家简历与创作风格,领悟历史变迁与名家励志故事,以提高艺术赏析能力和美学情趣。
史前及魏晋南北朝绘画中国绘画史起源于新石器时代,距今至少有七千余年历史。
最初绘画是在陶器、地面和岩壁上,并伴随着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墙壁画、绢画和纸画日渐兴盛,使用的工具也转向了毛笔、墨和天然矿物质颜料。
两千多年前,战国无名画家作品《龙凤仕女图》和《人物御龙图》,则是我国保存下来最早的帛画。
唐代张彦远在他的开创性著作《历代名画记》中指出,史前象形文字是书写与绘画的统一,图形与文字的脱离才使得绘画成为一门专门艺术,探讨绘画技巧则晚至秦汉才开始。
魏晋时名家的出现,标志着绘画臻于成熟。
三国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统一而分裂的时代,时局纷乱和社会动荡造成经济普遍衰退,但此时统治阶层早已被儒家思想所左右,民间风气也随之俯仰。
同时,佛教的传播成为社会各个阶层的迫切需要,绘画艺术随之也发生了强烈变化。
自曹不兴创立佛画后,他的弟子卫协又有所创新发展,并使本来简略明晰的绘画变得繁复起来。
这一时期的绘画特点主要体现为政教服务,即“是知存乎鉴戒者图画也”,为此人物画(包括佛教人物画)和走兽画大行其道,得到了长足发展,南方出现了顾恺之、陆探微和张僧繇“六朝三杰”等著名画家,北方出现了杨子华、曹仲达和田僧亮诸多大家。
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画作为顾恺之人物故事画《洛神赋图》,而画中山水只是作为衬景,山水画逐步独立直到南北朝后期才趋于完成。
杰出画家及主要作品顾恺之(348-409)字长康,小字虎头,晋陵无锡(今江苏无锡)人。
顾恺之博学有才气,工诗赋、书法,尤善绘画。
精于人像、佛像、禽兽、山水等,时人称之为三绝:画绝、文绝和痴绝。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工艺美术
317年 司马睿建东晋 定都建业
五胡:匈奴、鲜卑、羯、氐、羌 地点:甘肃、陕西、山西、河北、辽宁南部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
2、从文化背景来讲,玄学的兴起、佛教的盛行、多民族文 化的融合造就了
清秀简约的工艺风格、 外来文化的杂糅
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弥勒佛三尊像
建筑成就:北方四大石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石刻)、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皇 窟)、甘肃敦煌莫高窟(壁画和彩塑)、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险峻地势和泥塑)
六系盘口壶(南朝) 高23.9厘米,口径10.7厘米, 1975年浙江省绍兴南池上谢市五 香山砖室墓出土,绍兴市文物管
理委员会藏。
青釉褐斑四系壶
B.鸡头壶 独具时代特 色的一种壶式,壶体逐 渐变得瘦长,成为唐代 龙耳壶的前身。
东晋,青釉褐彩鸡首壶
龙柄鸡首壶(东晋)
青釉龙柄鸡头壶(南朝)
南朝 越窑青釉莲瓣纹鸡首壶
越窑双复系盘口壶(南朝)
高39.5厘米,口径16.4厘米,1968年 浙江省嵊县普义江田出土,嵊县文物
管理委员会藏。
青釉双耳盘口壶(南朝) 高29.5厘米,口径11厘米, 福建省福州洪山桥金鸡山 出土,福建省博物馆藏。
青釉刻花莲瓣纹六系盘口 壶(南朝)
高36.5厘米,口径13.5厘 米,上海博物馆藏。
青釉莲瓣纹十系罐
F。杯和盘
这件越窑青瓷耳杯、托,由杯和托组成,是六朝时期代表性的茶 具之一。杯整体呈耳形,两端微翘,最长口径为15.7厘米。直口 斜腹,腹浅,两侧有近长条扶手,以便于端持。底平,无足。托 呈浅盘状,较大,亦无足。杯和托均为一色胎釉,胎色呈现出深 浅不同的灰色,质地坚硬细致;釉色为青灰色,釉汁纯净,且有 釉上褐色点彩装饰工艺,整体显得古朴敦厚。
三国时期曹不兴等绘画艺术赏析
三国时期曹不兴等绘画艺术赏析在中国古代绘画分期把三国两晋南北朝为一个时期,也有叫魏晋南北朝时期,其实三国两晋南北朝和魏晋南北朝二者的确是同一时期,魏国是三国中最强的国家,因此三国时期的简称被称为魏,晋就是西晋和东晋的统称。
我这里把三国时期单分出来,就是要把这个时期绘画的历史贡献体现出来,也是给读者更加清晰地了解更多地欣赏画家的绘画作品。
一幅据说是曹不兴的画,可是当时的山水画……三国时代只有六十年时间,所以画家很少。
魏国画家大多为从政之余而作画。
主要有:曹髦、杨修、徐邈、桓范等。
蜀国画家亦没有以画为业者,史传有画问世亦皆偶而为之。
主要有:诸葛亮、张飞、诸葛瞻、李意其等。
相对于魏、蜀二国,吴国绘画稍有成就,虽然从事绘画者只有吴王赵夫人及曹不兴二人,但却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就。
吴王赵夫人,吴丞相赵远之妹,善于书法绘画,成就颇高。
相传,孙权曾经哀叹魏蜀未平,很想使人画出各国山川地形图,赵夫人便将自己所画的江湖九州山岳地形图交给了孙权,而且还在方帛上绣上五岳列国地形图。
赵夫人的绘画实开后世山水画之首,在当时影响也很大,彼人们誉为“针绝”。
三国时代是中国画历史上重要的发展阶段。
初期的绘画题材以佛像画和道教画为主流。
魏晋之前,中国山水画是以人物画的附属形式存在的。
汉画像为平面故事画和生活画,立体感不强。
到三国时期,已出现色彩浓郁的彩画,立体感已很强。
同时,佛教的传播成为社会各个阶层的迫切需要,绘画艺术随之也发生了强烈变化。
自曹不兴创立佛画后,他的弟子卫协又有所创新发展,并使本来简略明晰的绘画变得繁复起来。
曹不兴,亦名弗兴,三国时著名画家。
孙吴吴兴(今浙江湖州)人,生卒年不详。
他在黄武年间(222—229年)享有很大的声誉。
被称为“佛画之祖”。
与东晋顾恺之、南朝宋陆探微、南朝梁张僧繇并称“六朝四大家”。
又与赵达的算术、严武的弈棋、皇象的草书等号称“吴中八绝”。
他擅长画八种东西,分别是琴、书、算、相等八种东西,他的笔法精细,肖形技巧高超,他善于创造各种生动逼真的形象,这些造型样式被作为样范而长期广泛的流传,影响了整个社会的审美风气。
《魏晋南北朝美术》课件
本课件将介绍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美术,包括石窟艺术、佛教艺术、文章 艺术和装饰艺术,并探讨其对传统美术发展的意义。
魏晋南北朝的历史背景
分裂政权
由于内外战乱,中国政权出现分裂局面。
社会变革
社会结构发生变化,知识分子兴起,士人文化 盛行。
文化融合
中原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形成多元 文化格局。
总结
艺术特点
石窟艺术、佛教艺术、文章艺术和装饰艺术, 各具特色,体现了时代的精神与审美追求。
传统美术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艺术对中国传统美术的发展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启示。
文章艺术
1 竹刻
2 石刻
纤细柔美的竹刻艺术,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被誉为中国独有的艺术形式。
瑰丽多彩的石刻艺术,通过雕刻技法展现魏 晋南北朝时期的精神风貌。
体现了魏晋南北朝上层社会对 艺术的追求和追逐极致的表现。
玉制品
精美典雅的玉制品,具有悠久的历史内涵,被视为 吉祥吉利的象征。
艺术繁荣
艺术家追求自由创作,各种艺术形式蓬勃发展。
石窟艺术
龙门石窟
规模宏大,艺术精湛的石窟艺术,体现了魏晋南北 朝时期的繁荣和信仰。
长沙岳阳楼石窟
充满南方风格的石窟艺术,展示了当地文化和南北 朝时期的交流。
佛教艺术
1
佛像
富有禅意的造型,佛教艺术的精华,展现了菩提心的追求。
2
佛教壁画
绚丽多彩的图案,独特的民间特色,吸引了广大信徒和艺术爱好者。
中外美术史(魏晋南北朝美术)PPT课件
23
中外美术史
History of Fine Art of Chinese and Foreign
24
中外美术史
History of Fine Art of Chinese and Foreign
25
中外美术史
2、顾恺之 顾恺之原名长康,字虎头,出生于晋陵(江苏无锡)
官僚家庭。为东晋大画家和文学家,他以“画绝、才绝、 痴绝”而驰名于世。顾恺之主张画人物要有传神(对人物 性格、内在气质、才情的表现)之妙。 四体疵研,本无关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之中 ——意思是四肢外形画得好不好看,与表现人物性格无 关,传神的关键就在眼睛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美术
概况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个在经济、文化、 社会领域发生重要变动的时代。 军阀割据一方,战乱不已,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异 常尖锐。这一时代又是民族和文化重新打散、整合的时 代。汉末三国鼎立的局面短期统一于西晋政权,随后的 “八王之乱”导致西晋王室的南迁和北方、西北少数民 族进入中原建立国家,形成南北割据的格局。
28
中外美术史
History of Fine Art of Chinese and Foreign
29
中外美术史
History of Fine Art of Chinese and Foreign
小结: 秦汉歌功颂德,尊崇孝道;南北朝重视个人修养,脱离功利。 秦俑与汉佣的特点,马踏飞燕与马踏匈奴 早期书法的演变 顾恺之绘画特点与意义:中国古代绘画第一人 谢赫六法:绘画评价标准 春蚕吐丝,秀骨清像,曹衣出水
9
10
11
12
13
浅析魏晋南北朝山水画的发展
浅析魏晋南北朝山水画的发展魏晋南北朝是中国艺术历史上重要的时期之一,此时期在山水画方面的发展也卓有成效。
在魏晋时期,山水画逐渐从取景写实向情感表达转变,呈现出疏远对客观世界的描绘,更加关注内心情感的表达。
在南北朝时期,山水画的特色进一步发展,呈现出多种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同时加强了与佛教和道教的联系,形成了独特的审美精神。
魏晋时期的山水画表现出了这个时代人们的情感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形象逐渐简化。
在魏晋时期,艺术家开始采用象征性的图像语言,减少对景物的具体描绘,主要表现画家的灵感以及对情感的把握。
人物和动物的形象逐渐变得比较单一而简洁,但是情感性和故事性却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使得山水画更加生动和具有感染力。
第二,对自然的独立表达。
在魏晋时期,艺术家开始减少人工修饰和改造自然的手法,从而形成了一种独立表达自然和人类情感的方式。
这与以前的神话和道教思想有所不同,山水画逐渐变成了心灵的抒发。
第三,呈现出内心情感的转变。
在魏晋时期的山水画中,艺术家主要通过直觉和感性来表达自己的情感,逐渐远离传统的客观写实手法,使得人们可以更容易地看到作品的情感表达,同时也让山水画成为一种思想和修行的表现。
南北朝时期,山水画的发展呈现出了更加多样的特征。
南朝时期的山水画以刘宋王安石和梁代画家谢赫为代表,表现了更为柔和和生动的情感表达,注重韵律和音乐性的表现。
北朝时期的山水画则更加勃放豪迈,主要表现为长河落日,枫林晚色等等。
在山水画的发展过程中,佛教和道教的影响也是不可忽略的。
佛教思想强调的是个人内心的修行和追求,对于艺术创作也有一定的启示,山水画在将内心情感表达的同时也融入了一种宗教意义。
道教思想则注重自然和自然的变化,表现出一种自然生态的关注。
艺术家将这两种宗教思想融入山水画中,使得作品不仅是一种自我情感的抒发,同时也是对自然和宇宙世界的赞美和呈现。
综上所述,魏晋南北朝是山水画逐渐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山水画不仅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同时也反映出那个时代人们的情感特点和对自然的关注。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绘画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绘画魏晋南北朝从事绘画⼯作的主⼒仍然是⼯匠,但史书缺乏记载,⽆从查考。
⽂⼈中乃⾄帝王从事绘画者,画史记载不下⼏⼗⼈。
三国始帝王将相善画,表明绘画⾝价已不同于以前。
其中吴曹不兴在绘画史上最为知名。
两晋画家⼤增,晋明帝司马绍善画佛像。
西晋画家最有名者当推卫协,葛洪称之为“画圣”,其主要贡献在于创⽴了时代新风,“古画皆略,⾄协始精”。
东晋王?、王羲之、王献之三代,皆善书画,是⾃觉地将书画⽂结合在⼀起的书画家,王⽒的理论与实践对⽂⼈画的发展⽆疑具有深远的影响。
⼀、主要画家及其作品 戴逵(?-396年),字安道,谯郡铚(今安徽亳县)⼈,后移居会稽剡县(今浙江嵊县)。
聪明博学,好谈论,善属⽂,能⿎琴,⼯书画,精雕刻,巧艺靡不毕⼯,堪称⽂艺全才。
戴逵特长于铸造和雕刻佛像,是最早创造使⽤夹纻漆塑像的艺术家,还是有名的⼈物画家和⼭⽔画家。
戴逵的理论,为以后王微、宗炳、谢灵运等⼈继承,成为⼭⽔画创作的指导思想。
戴逵之⼦戴勃、戴顒,也是知名的画家和雕塑家。
南北朝绘画以南朝为盛,画家地位亦较⾼,南朝画家中名声最著者为陆探微,陆探微特善肖像画,其⽤笔“笔迹劲利,如锥⼑焉,似觉⽣动”。
与顾恺之、张僧繇齐名。
宗炳(372-433年),字少⽂,南阳涅阳(今河南镇平县)⼈,著名⼭⽔画家和书法家。
终⽣隐居,不乐为官。
好⼭⽔,爱远游,妙善琴书,精于⾔理,所著《画⼭⽔序》是中国绘画史上最早的⼭⽔画理论⽂章,影响深远。
这篇画论提出了⼀些很重要的理论问题:⾸先,他提出了哲学与艺术殊途同归说:“圣⼈以神法道⽽贤者通,⼭⽔以形媚道⽽仁者乐”,都是为了净化⼈的⼼灵,“澄怀观道”;第⼆,⾸次明确提出⼭⽔画透视原理的运⽤:“竖画三⼨,当千仞之⾼;横墨数尺,体百⾥之远”;第三,强调艺术对⾃然加⼯提炼;第四,把“畅神”即陶冶情操的作⽤视为⼭⽔画的⾸要功能:“神之所畅,孰有先焉”。
王微(414-453年),字景⽞,⼭东琅琊临沂⼈。
少好学,⽆不通览,善属⽂,能书画,解⾳律、医⽅、阴阳术数。
中国名画1000幅——魏晋南北朝
中国名画1000幅——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称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战争最频繁的时期。
东汉灭亡后形成了魏、蜀、吴三国⿍⽴的局⾯。
三国⿍⽴持续了50年左右,公元265年,司马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位,建西晋,280年灭吴,统⼀全国。
后北⽅少数民族南下⼊侵中原,西晋317年灭亡,中原世族南逃,晋宗室司马睿在江南建⽴东晋,随后⼜经历了宋齐梁陈四朝,与北⽅由少数民族建⽴的政权划淮对峙,史称南朝。
317年西晋灭亡后,中原出现了匈奴、鲜卑、羌等少数民族割据政权,连年混战、社会动荡,历史上称为“五胡⼗六国”。
439年拓跋珪统⼀北⽅,史称北魏,北魏于534年分裂为东、西魏,后来北齐代替东魏、北周代替西魏,577年北周灭北齐,北⽅统⼀,从北魏到北周,史称北朝。
【】从公元220年曹丕称帝⾄公元581年北周⼤⾂杨坚受禅称帝,建国隋,共经历了30余个⼤⼩王朝的交替,360余年的历史。
魏晋南北朝继承和发扬了汉代的汉画艺术,⼜呈现出当时的时代⾊彩。
较之秦汉时期,此时的绘画名家林⽴,画风各异,样式繁杂,绘画作品传世亦较多,出现了不少专门的绘画理论著作,还有多种佛教艺术样式与绘画风格,总体上可谓发展迅速,成果卓著。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绘画,⼀⽅⾯承担着“成教化、助⼈伦”的社会功能,⼀⽅⾯⼜成为使⼈可以得到美感享受的艺术品⽽独⽴出来,并提出了“传神写照”、“迁想妙得”等美学命题与“悟对通神”“览之若⾯”的绘画要求。
此时绘画形式以长卷为主,技巧技法有了很⼤的提⾼,虽然花鸟画、⼭⽔画依然是依附于⼈物画⽽存在,但已经为隋唐时期的独⽴成科奠定了基础。
⼈物画是此时绘画的主流,⼭⽔画与花鸟画尚在萌芽之中,故有“⼈⼤于⼭,⽔不容泛”的现象。
⼈物画家有曹不兴、卫协、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萧绎、曹仲达、杨之华等⼈。
其中顾恺之影响最⼤,他不仅有多幅⼈物画作品摹本传世,且有多篇理论著作,极⼤地影响了后来的绘画发展。
其绘画注重表现⼈物精神⾯貌,提出了“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的观点。
三国两晋南北朝工艺美术史
概述
汉代后的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长 期分裂战乱的时代,社会经 济、文化遭到严重的摧残 和破坏,我们把这一时期简称为六朝。 1、这一时期工艺美术中最有突出成就的是瓷器的完成, 它替代了铜器而制作出各种生活器皿。 2、此外,染织、金工、漆器等也都具有各自的时代特 色。 3、战乱局面给人们生活带来深重的痛苦,精神的苦闷 给佛教以兴起和传布的机 。 北方大凿石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敦煌 莫高窟、天水麦积山石窟;南方广建寺院。 4、杜牧诗“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 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 时代特征:齐鲁地区衰落,四川和江南织锦工艺有 所发展,以蜀锦为代表。六朝政府促进了江南禅丝绸区 域的扩大。北方传统地区丝织业发展处于停滞、衰落 状态,但东北和西北地区,蚕桑丝织业得到了一定的 推广和发展。为隋唐丝织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2. 丝织技术:缫丝用沸水煮茧;对丝织品质的检验标 准是柔韧性和白度。络车和纺车已大量运用到纺丝工 序中。 3. 丝织品种:缯、绮、缣、缟、练、绫、绣、绢、纱、 纨、素等20多种。 4. 印染技术:丝绸精炼工艺在当时分为灰练和水练两 类。 5. 印染方法:绞缬应用广泛,一般为缝线缚结法,即 扎结防染。夹缬染和绞缬染在北魏时有很大发展。
石麒麟:南朝齐武帝萧赜景安 陵前。麒麟颈躯修长,四肢跨 度极大,显得体势异常高耸、 劲健而迅猛。麒麟长须下垂, 双目圆睁,胸部突出,臀部肥 大,兽尾自然卷曲至底座处, 脚爪前后分置,整个身躯作S 型扭动,显得无比勇武。麒麟 的长须、批毛和双翼、进行了 高度的装饰化处理,雕刻有华 丽的花纹,使石兽神异非凡的 气质得到了进一步的表现。
新 疆 克 孜 尔 石 窟 壁 画
新 疆 克 孜 尔 石 窟 壁 画
甘肃天水麦积 山石窟麦积山 位于甘肃省天 水市东南约35 公里处 。山峰 的西南面为悬 崖峭壁,石窟 就开凿在峭壁 上,有的距山 基二三十米, 有的达七八十 米。在如此陡 峻的悬崖上开 凿成百上千的 洞窟和佛像, 在我国的石窟 中是罕见的。
魏晋南北朝时期壁画
这一切为奇变迭出、异彩纷呈的三国两晋南北朝绘 画准备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从上面2个原因可以看出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绘画艺术 在正反两方面受到汉代的影响: 一.依循艺术本体规律的渐进,包括题材进一步拓宽,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更为紧密;创作队伍扩大,文人参 与绘事渐成风气,出现了第一批知名画家 二.东汉晚期以来的社会结构与思想变化,从反面给新 时代带来了一系列深刻的变革,并体现在绘画艺术之 中
新疆库车克孜石窟
库木吐喇石窟
甘肃敦煌莫高窟
永靖炳灵寺石窟
天 水 麦 积 山 石 窟
克孜尔石窟是龟兹(今新疆库车、拜城、新河县一 带)石窟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一处,也是我国开凿 时间最早、地理位置最西的大型石窟群。 该石窟成熟期的壁画题材主要是汉译说一切有部经、 律,这也是整个克孜尔石窟壁画的主要题材。 其中菱格画最富有克孜尔特色。 菱格边缘呈麟甲状,实际上是装饰化的须弥山形象, 体现了小乘说一切有部思想。每个菱格都以单独画面代 表一个故事,只画出最关键性的情节。
造像和壁画装饰主要集中在前两类窟里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殿堂窟
由于各地自然条件有别,各石窟群的装饰 手法不尽相同
大同云冈和洛阳龙门石窟 敦煌莫高窟和天水麦积山 石窟(石质疏松。不宜雕像)
施彩石雕为主 壁画和彩色 泥塑为主
大同云冈
龙 门 石 窟
十六国和北朝时期的重要壁画遗迹: 新疆库车克孜石窟4~6世纪壁画 库木吐喇石窟5~6世纪壁画 甘肃敦煌莫高窟十六国北凉、北魏、西魏、 北周壁画 永靖炳灵寺石窟东晋十六国时期秦壁画 天水麦积山石窟北魏壁画 ……
北魏 九色鹿王本生(局部)
这一时期的壁画中经常运用西域的晕染法(即文献所 谓“凹凸法”),很可能受到过克孜尔的影响,但已经呈 现出衰退的迹象,变得程式化和粗糙,大笔涂刷。 人物的四肢,两侧用重色,中间用亮色,还大概像回 事;而眼部和面部经常出现的涡形重色笔触,几乎已经变 成一种装饰,当时看着可能还有点立体感,现在由于受潮 返铅,变成赭红色和黑色,活像古怪的脸谱。 究其原因,当时莫高窟的画匠以汉人为主,对西域辗 转流传过来的新技法“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三国、两晋、南北朝美术
第五讲三国、两晋、南北朝美术(AD220-AD589)一、三国、两晋、南北朝美术的特征:1、为艺术而艺术为艺术而艺术,是相对于西汉文艺“助人伦、成教化”的功利艺术而言的。
魏晋开始,艺术具有其自身的价值意义,不再是功利附庸和政治工具。
2、人的觉醒艺术家重视自身人格的表现,在艺术作品上尽力表现作者的才情风貌。
两汉的五彩缤纷的世界(动的行为)让位于魏晋的五彩缤纷的人格(静的玄思)。
以“胜流”、“名士”生活为题材的人物画和以寄情岩壑或向往仙圣为主旨的山水画在这时开始成熟。
3、士大夫阶层成为画坛中坚力量从此,绘画的审美层次被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4、佛教的兴起,使得佛寺和石窟的壁画与佛像的制作勃然兴起。
二、三国、两晋、南北朝美术分类:(一)三国、两晋、南北朝绘画理论顾恺之是画史上第一个著有专篇画论的画家。
《历代名画记》中收录了他的三篇文章:《论画》、《魏晋胜流画赞》、《画云台山记》。
谢赫《古画品录》,提出品画艺术标准——“六法论”,是对传统绘画实践的系统总结。
至南朝刘宋时期,脱离人物画背景而独立成科的山水画正式确立。
宗炳《画山水序》是第一篇正式的山水画论。
王微《叙画》也是有关早期山水画的重要文献。
(二)三国、两晋、南北朝绘画1、三国、两晋的绘画曹不兴:记载中最早以佛画知名的画家稽康:擅长画人物故事卫协:画仕女佛像,旷代绝品,被评定为“神品”荀勖:画人物肖像能“衣冠状貌如平生”实物遗存——嘉峪关魏晋砖墓壁画2、东晋、南朝的绘画江浙一带画家渐露头角,士族成员中涌现出大批知识分子专业画家,其中顾恺之是中国早期画家的杰出代表。
代表作有《女史箴图》、《洛神赋图》、《烈女仁智图》等。
陆探微和张僧繇是南朝最著名的人物画家,与顾恺之并称为“六朝三大家”。
南朝砖印壁画《竹林七贤与荣启期》至南朝刘宋时期,脱离人物画背景而独立成科的山水画正式确立。
3.北朝的绘画北魏是以工匠为主创作的寺观、石窟壁画占首要地位,而区别于以士大夫卷轴画占主流的东晋和南朝。
魏晋南北朝的美术
线条以连绵不断的、悠缓自然的形式体现出节奏感,线条的力度略有控制 ,正如“春蚕吐丝”一样,称为“春蚕吐丝描”。
2021/3/11
10
顾恺之-女史箴图
2021/3/11
11
顾恺之-洛神赋图
2021/3/11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美术
主讲:李亚慧
2021/3/11
1
• 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年——581年) 这是 我国历史上的一个大动乱、大灾难的年代,是封 建统一政权瓦解、封建军阀各据一方的长期分裂 时代。
此时社会的大变革、大变动,使思想文化南北 交融、东西并汇,促进了艺术的转变和发展,为 唐代美术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衣出水”。“曹家样”
概括了佛教艺术在最初
传入的几个世纪里中外
交融的艺术风格。
2021/3/11
16
2021/3/11
17
一、绘画
• 绘画理论
顾恺之的三篇论画文章,谢赫的《古画品录》,宗炳、王 微等人的山水画理论文章是这一时期美术理论的重大成果 ,成为后世美术理论的优秀先导,其观点历经一千多年的 美术史的检验,至今仍具有经典意义。
12
顾恺之-列女传仁智图
2021/3/11
13
陆探微
南朝时杰出画家,擅长人物画。他运用草书的体势,形成气脉 连绵不断的“一笔画”的笔法,而画人则能作到“精利润媚”、“笔力 劲力如锥刀焉”。创造的“秀骨清像”的人物形象,清秀隽永,是对 崇尚玄学,重清谈的六朝士人形象的生动概括。他所创造的这种人 物画式样在当时蔚然成风,并影响到雕塑的造型。 画风在艺术表 现上,笔迹劲利,讲求骨气用小性之美,亦与当时的审美风尚相关 。前文所引“顾得其神”、“陆得其骨”,正是指陆探微绘画既得线条 的力度之美,又得表征内在生命的“气”的刚性之美。
魏晋南北朝时期代表画家及代表作品有那些?
魏晋南北朝时期代表画家及代表作品有那些?
魏晋南北朝画家
(1)顾恺之(约315—406),字长康,晋陵无锡今(江苏)人,擅画人物,佛像,禽兽,山水等。
他与陆探徽、张僧繇并称《画界三杰》。
他的绘画有传世摹本代表作品有:《洛神赋图卷》《女史箴》《列女仁智图卷》等。
(2)陆探徽(?—485)吴,苏州人。
(3)孙僧繇,生卒年不详,梁武帝天监(502年—519年)中为武陵王国待郎、直秘阁画事,历任右军将军,吴兴太守。
吴,今江苏苏州人,南北朝时期梁朝大臣,著名画家,擅画佛像,龙,鹰,花卉,山水等多做卷轴画与壁画。
成语“画龙点睛”画卷出自他手笔传说。
今有唐人梁令瓒临摹的《五星二十八宿真行图》传世,现已留往日本,他对后入影响很大,唐朝画家阎立本和和吴道子远师与他。
《二十八宿神形图》《梠武帝像》《汉武谢蛟图》《行道天王图》《摹纳仙人图》等作品。
孙僧繇他的绘画对后世有着极大的影响,与顾恺之,陆探徽,吴道子并称为画家之祖。
(4)萧绎(508—554)南兰陵,江苏武进人,擅画佛画,鹿鹤,景物写生,他的传世之作《职贡图》,是北宋年间的摹本。
(5)曹中达()记载中擅画佛画,也长与泥塑。
(6)杨子华,他的传世之作《北齐校书图卷》现藏于美国波士顿博物馆。
(7)宗炳(公园375—公园443年)今河南镇平人,南朝宋画家,家居江陵(湖北),擅画书法,绘画,与弹琴。
信仰佛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洛神赋图卷》(宋摹本) 绢本设色 纵27.1厘米 横572.8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洛神赋图卷》(宋摹本) 绢本设色 纵26厘米 横646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女史箴图卷》现存二本,一为 现藏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的唐摹本; 一为故宫博物院藏宋摹本。
• 女史箴:女史,古代女官名,以知书 妇女充任,佐助内宰掌管有关王后礼仪的 典籍。箴,箴言,用以规诫他人或自己的 一种文体。
二、东晋顾恺之( 约346~407年)
字长康,小字虎头,晋陵 (古郡名,今江苏丹徒县) 无锡人,出身官宦世家。幼承庭训,博学精思,多才 艺,尤工丹青,有“才绝、画绝、痴绝”三绝之名。
其平生事迹,古籍上记载不多,散见于刘义庆《世 说新语》、檀道鸾《续晋阳秋》、丘渊之《文章录》、 许嵩《建康实录》;《晋书》中的《中兴书》、《晋书 文苑传》中的《顾恺之本传》。画史方面有张彦远《历 代名画记》、《宣和画谱》等,其它品评的资料尚有艺 林笔记、历代画论等。
的《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图卷》 是与其关系最
为密切的一件作品。不过从画面上看,作者
是以细画见长。张僧繇的画貌并不明显,张
氏绘画的很多精妙技艺,都无从辨识。只是
画神人之体态、面目、衣饰倒还有僧繇“诡
状殊形”、“奇形异貌”的特色。这虽不能
使张僧繇的艺术特征完满再现,但在一定程
度上体现了原作的某些特点,对研究张的技
第一章 绘画
第一节 三国时期绘画
一、三国时期的画家及作品 ※曹不兴 此外,有文献可考的画家还有: 魏:曹髦、杨修、徐邈 蜀:诸葛亮、诸葛瞻 吴:赵夫人
第二节 两晋时期绘画
一、西晋卫协 籍贯与生卒年不祥。擅长人物、佛像、动
物等题材。至唐代,其作品尚有十余幅传世, 如《毛诗北风图》、《卞庄子刺虎图》、《吴 王舟师图》、《列女图》、《醉客图》、《神 仙图》、《鹿图》、《上林苑图》、《小列女 图》、《愣严七佛图》、《史记伍子胥图》、 《张仪像》等。
顾恺之评卫协《毛诗北风图》:“美丽之
形、尺寸之制、阴阳之数、纤妙之迹、世所并 贵。神仪在心,面、手称其目者,玄赏则不待 喻。”
“美丽之形”指形象与色彩上的悦目,“尺寸 之制”指位置尺度在画幅上的安排,“阴阳之数” 指变化穿插和对比起伏,“纤妙之迹”指刻画细 微与画法精妙。
形似,而妙有气韵。凌 跨群雄,旷代绝笔。”
历代著录的顾恺之作品有上百件,绘画题材不仅擅 长道释、人物;山水、花卉、走兽、飞鸟、龙鱼等无不 兼长。
传为顾恺之所作的传世作品有伦敦本《女史箴图 卷》,北京故宫本、辽宁本、美国弗利尔本《洛神赋图 卷》,北京故宫本《列女仁智图卷》等数部摹本。
《洛神赋图》著录首见于元朝王恽《书画
目录》及汤垕的《画鉴》,次见明代茅维的 《南阳名画表》、汪珂玉《珊瑚网》。宋代 摹本颇多,各本风格有异。现存较著名的摹 本有四本,分别藏于故宫博物院、辽宁博物 馆和美国弗利尔博物馆。第一本为乾隆所定 第一卷,现藏故宫博物院;第二本为乾隆所 定第二卷,即《石渠宝芨著余》称宋人所摹 本,画上分段题《洛神赋》原文,现藏辽宁 省博物馆;第三本藏美国弗利尔博物馆;第 四本为南宋后所摹,画风粗率,构图宏大, 现藏故宫博物院。
• 全卷共12段,现存9段,每段后有 箴文。存世9段的内容分别描写“冯媛 当熊”、“班姬辞辇”、“世事盛衰”、 “修容饰性”、“同衾以疑”、“微言 荣辱”、“专宠渎欢”、“靖恭自思” 和“女史司箴”等。长卷背景空白,重 点刻画人物,对人物神态的表达尤为重 视。
《女史箴图卷》 唐摹本 绢本设色 纵24.8厘米 横348.2厘米 英国大不列颠博物馆藏
第三节 南朝绘画
一、陆探微和张僧繇的人物画
1、陆探微 大约生活在东晋末年至刘宋时期。
○ “秀骨清像”的绘画风格 ○ 书法入画——一笔画 ○ 密体
2、张僧繇 南朝梁画家,生卒年不详。
吴中(今苏州)人,一说吴 兴(今浙江湖州)人。
○“面短而艳”的“张家样” 风格
○疏体
•
张僧繇无传世之作,唐人梁令瓒临摹他
法风格,仍不失为现在所能占有的唯一资料。
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图卷(斗星神)
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图卷(房星神、心星神)
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图卷(牛星神)
二、风骨气韵与用笔
对“骨节”的重视抓住了人赖以立形 之本。陆探微从顾恺之的作品和画 论中继承和发展了所谓“秀骨清像” 的绘画风格,其后的“张得其肉”, 也是具有了正确的骨节,才能绘出 丰满而有弹性的肢体和面貌。
《北齐校书图卷》北齐(宋摹本) 绢本设色 美国波士顿美术博物馆藏
画北齐天保七年(公元556年)文宣帝高洋命樊 逊等人刊校五经诸史故实。
绘 画 中 典 型 面 相 的 骨 节 与 瘦 形
周昉(唐) 《簪花仕女图卷》(局部)
• 另一方面,在人物肖像画中,人物 风度并非仅依靠形骸骨节清楚正确 就能表现的,它还必须靠形体动态 与人物行为来表示。这样,“风” 和“骨”都是形象所要依靠的艺术 元素。
第四节 北朝绘画
一、北朝画家
○杨子华 ○曹仲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