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点并校、基础教育供给和农村人力资本

合集下载

农村小学“撤点并校”的成效与问题分析——以湖北省黄梅县为例

农村小学“撤点并校”的成效与问题分析——以湖北省黄梅县为例
中小学 进行 资 源合 并 , 使 得教 育 资源 能够 得 到充 分 、
合 理 的利用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置 . 对农 村教 育 资源 进行 整 合 , 对 临 近 的 学 校 进 行 资 源合 并所 采 取 的一 系列 措施 。其 中 , “ 点 ”指 “ 教 学
点 ” , “ 校 ” 是 指 “ 完小 ” 。 中国农 村小 学有 两 种 , 即“ 教
中图 分 类 号 :G 5 2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1 — 9 3 1 X ( 2 o 1 3 )0 1 — 0 0 3 5 — 0 6
“ 撤 点并 校 ” 特 指 中 国 为 了优 化 农 村 教 育 资 源 配
摒弃传统的“ 村 村 办学 ” 的 教育 格 局 , 对 周 围 临 近 的
学点 ” 和“ 完t J - , ” 。“ 教学 点 ” 一 般 指 四 年 级 以 下 学 生 学 习 的 场所 , 多设 在 人 口较少 、 偏 远 贫 困 的村 寨 。“ 完 小” 指 到 五 年级 ( 部 分北 方 小 学 ) 或 到 六 年 级 学 生 学
习 的场 所 , 多 设 在 人 口 较 多 的 村 寨 。“ 撤点 并校 ” 指 的 是 自 9 0年 代 末 已 经 存 在 、 2 0 0 1年 正 式 开 始 的 一 场
基金项 目: 2 0 1 2年 度 中 南 财 经 政 法 大 学 “ 研究 生 创新 教 育计 划 ” 硕士实践创新课题 : 农 村小学 “ 撤点并校 ” 政 策 的 绩 效 分 析 — — 以湖 北 省 黄 梅县 为 例 ( 项 目编 号 2 0 1 2 S 1 0 1 4 ) 。本 文 系 部 分 研 究 成 果 。

我国农村小学撤点并校引发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我国农村小学撤点并校引发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我国农村小学撤点并校引发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一、农村小学“撤点并校”的必要性教育是配合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和长治久安。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我国教育事业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农村教育是农村发展的基础性条件,因此,加强基础教育薄弱环节,尽快使农村教育走出困境,为农村基础教育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推动农村教育的发展是当务之急。

作为具有9亿人口的农村,基础教育关系到整个国家的未来,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为了节约教育投入成本和教育资源的集约化使用,从2001年起,《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实施以来,国家推出在广大农村地区实行“撤点并校”的重要决策。

摒弃“村村办学”“麻雀学校”的方式,对临近的学校进行资源合并,以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1]从办学体制教育质量和教育投资上看,农村小学传统的“村村办学”“麻雀学校”的办学布局将难以适应新的形势发展需要。

农村小学实行撤点并校政策主要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考虑:(一)生源数量越来越少农村孩子由于受地域条件的制约,普遍存在着接受教育不规范的现象,有些地区的生活水平有较大幅度提高,加之,城镇教育优势的诱惑,使得大量学生外流;还有许多留守儿童,被在外地打工的父母到大城市就读等原因都造成了农村学龄人口的锐减。

“村村办学”——村小布局分散;“麻雀学校”——班额小,学生人数少。

在增加学校设备等教学设施上,政府投入大量经费,致使教育资源浪费严重。

[2]近年,为了改变生源数量少,提高教育投资效益的目的,“山村小学“走上了撤并的道路。

(二)农村小学仅享有“低质资源”1.教师素质参差不齐首先,农村小学教师大多数是属民师转正或直转,大多知识水平低、知识老化、专业技能薄弱、学历偏低和老龄化现象与新的课程标准、新的课程改革要求远远不相适应,严重影响农村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4]农村的教育信息相对闭塞,农村教育经费短缺,教师不能走出去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这些教师四十岁以上者居多,很难接受新观念、新方法,他们虽然教学经验丰富,但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滞后,教学能力不强,落伍已成不争的事实。

农村基础教育学校撤并及存在问题反思

农村基础教育学校撤并及存在问题反思

农村基础教育学校撤并及存在问题反思近年来,随着农村人口流失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基础教育学校面临着诸多问题,其中包括撤并和存在问题。

而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仅影响到了学校的发展,更直接影响到了农村学生的教育权益。

我们需要认真反思这些存在问题,并寻求解决之道。

一、农村基础教育学校撤并的原因1. 人口减少近年来,农村地区的人口流失严重,尤其是年轻人的流失。

这导致了农村基础教育学校的学生数量急剧减少,学校的生源严重不足,许多学校面临着无法维持正常运转的困境。

为了节省教育资源和减轻教育经费,政府部门便开始对一些生源不足的学校进行撤并。

2. 教育资源配置不均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总体上远远不如城市地区,这导致了许多农村学校在师资、教学设施等方面处于短缺状态。

而在这种情况下,政府部门通常会选择将资源相对丰富的学校合并到资源短缺的学校中,以实现教育资源最优配置。

3. 教育质量不高由于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设施简陋等原因,许多农村学校的教育质量一直不高。

这导致了许多农村学生选择到市区的学校就读,从而使得农村学校的生源进一步减少。

为了提高教育质量,政府部门往往会采取撤并的方式,将教育资源从少的学校转移到教育资源相对丰富的学校中。

二、农村基础教育学校撤并存在的问题1. 学生上学难由于学校的撤并,导致了很多农村学生需要到更远的地方去上学,而有些家庭由于条件的限制,不得不选择放弃孩子的教育。

这使得学生的教育权益受到了严重侵害,也造成了许多农村学生辍学的现象。

2. 师资分配不均学校的撤并导致了师资分配不均,一些教师要去远离家乡的学校任教,而一些学校则因撤并而多出了些许师资。

这种情况导致了一些学校的师资力量过剩,而一些学校则面临着师资力量不足的困境。

3. 学校办学条件不足农村学校本来就面临着教学条件不足的问题,而学校的撤并更是加剧了现有学校的教学条件不足的状况。

这些学校缺乏先进的教学设备,缺乏多样化的教育资源,导致了教学质量的进一步下降。

农村小学“撤点并校”后的问题与对策探析

农村小学“撤点并校”后的问题与对策探析

农村小学“撤点并校”后的问题与对策探析【摘要】农村小学“撤点并校”后面临着资源分配不均衡、师资力量不足、学生适应和交流困难以及家庭教育参与度下降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加强政策引导和监督、完善资源配置机制、提高师资培训和支持、以及加强家校合作促进家庭教育的对策。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更好地解决农村小学“撤点并校”后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农村小学、撤点并校、资源分配、师资力量、学生适应、家庭教育、政策引导、资源配置、师资培训、家校合作、家庭教育、农村教育1. 引言1.1 背景介绍农村小学“撤点并校”是指将原有的多个小规模农村小学合并成一个大规模学校,以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和教学质量。

这一举措通常是由于农村人口减少、学生规模小、学校资源匮乏等原因所致。

撤点并校的背景可以追溯到2008年国家出台的《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分类管理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加强学校资源整合,优化师资结构,推动素质教育发展。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教育领域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农村小学“撤点并校”作为教育改革的一种重要举措,旨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农村学生全面发展。

撤点并校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和困难,如资源分配不均衡、师资力量不足、学生适应和交流困难、家庭教育参与度下降等。

针对这些问题,需要深入分析撤点并校的影响,解决资源分配不均衡的问题,加强师资力量的培训和支持,促进学生适应和交流,提高家庭教育的参与度。

只有全面掌握问题的发生原因和解决方法,才能更好地推动农村小学的教育事业向前发展。

至此结束。

1.2 问题提出农村小学“撤点并校”政策的实施,虽然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教育质量,但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由于学校撤并导致学生数量增加,学生适应和交流困难,对学生心理健康和学习习惯产生影响。

资源分配不均衡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部分学校设施陈旧,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相对匮乏,影响了教学质量和学生发展。

农村基础教育学校撤并及存在问题反思

农村基础教育学校撤并及存在问题反思

农村基础教育学校撤并及存在问题反思农村基础教育学校的撤并是当前农村教育领域的一个热点话题,也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村人口的流失,农村学校的规模越来越小,学生数量减少,教师队伍不断减少,这导致了很多学校不得不面临撤并的命运。

有的学校被迫与周边学校合并,甚至面临关闭的危机。

这一现象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热议,并引发了教育界的反思和讨论。

农村基础教育学校撤并背后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和解决。

农村学校的撤并导致了农村教育资源的进一步集中。

随着学校的撤并,许多农村学生不得不到更远的地方去上学,这增加了他们的求学成本,也给他们的学习带来了诸多不便。

农村学校的撤并导致了师资力量的浪费和落地。

许多老师不得不下岗,甚至失业,他们的教育经验和教学水平无法得到充分发挥,这既是对教师的一种浪费,也是对教育资源的一种浪费。

农村学校的撤并还可能导致一些优质的教育资源被削减,甚至消失。

因为较好的学校会吸引更多的学生,而那些规模较小、条件较差的学校可能会被迫关闭或者与其他学校合并,从而导致了农村教育资源的不均衡。

针对农村基础教育学校撤并所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反思,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政府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完善农村学校的基础设施和教学条件,扩大教育资源的覆盖面,提高农村教育的质量。

要加强对农村教师的培训和支持,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教育服务能力,保障农村学校的师资力量。

要合理规划和调整农村学校的布局和规模,避免出现农村学校撤并的盲目性和任意性,保障农村学校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要积极探索新的教育模式和机制,实现农村学校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公平分配,促进农村教育的均衡发展。

农村基础教育学校撤并及存在问题的反思,不仅是对农村教育现状的一种重要认知,更是面向未来的一种深刻思考。

只有通过认真反思和有效措施的实施,才能够解决农村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推动农村教育事业向着更加健康、平衡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撤点并校申论题

撤点并校申论题

撤点并校申论题撤点并校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教育资源整合、教育公平、地方财政、人口流动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申论题:标题:撤点并校政策:利弊之辩与改革之路撤点并校政策在我国的教育领域中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一方面,该政策有助于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质量;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如学生上学距离增加、农村学生面临更大的教育不平等、部分学校出现闲置等。

支持撤点并校的观点认为,这一政策有利于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质量。

通过撤并一些规模小、条件差、效益低的学校,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建设规模较大、条件较好的学校,可以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效益,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条件。

同时,也有助于减轻教师的负担,提高教学质量。

然而,反对撤点并校的声音也十分强烈。

他们认为,这一政策增加了学生上学的距离和时间,给农村学生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和负担。

同时,由于部分学校被撤并后没有得到合理利用,出现了大量的闲置学校,浪费了教育资源。

此外,这一政策也加剧了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学校之间、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教育不平等现象。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深入思考和探讨撤点并校政策的利弊得失,以及如何更好地推进教育改革。

一方面,我们需要加强教育资源的整合和优化,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另一方面,也需要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利益,保障他们的受教育权利和教育质量。

这需要政府、学校、社会各界共同努力,通过改革创新,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教育发展之路。

在实施撤点并校政策时,我们需要充分考虑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和学生需求。

对于人口稀疏、交通不便的地区,应保留必要的小规模学校,保障学生的就近入学权利;对于规模较大、条件较好的学校,应加强投入和管理,提高其办学水平和效益。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闲置学校的利用和管理,避免资源的浪费和教育的不平等现象加剧。

总之,撤点并校政策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我们全面地看待和深入地思考。

只有在政府、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才能实现教育的公平和优质发展。

我国农村小学撤点并校引发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我国农村小学撤点并校引发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我 国农村 小学 撤点并校引发的问题及解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对策
◎ 代 金 凤
( 林 师范 大 学 教 育 科 学学 院 , 吉林 四 平 1 6 0 吉 0 ) 30
摘 要 :教 育 已成 为 一个 国家 综合 国力 的重要 因素 ,而农 村基 础 教 育却 由于 经 费 、规模 、管 理和 师 资 等原 因在 发 展 中 产 生许 多 问题 , 已经成 为 制 约教 育 长期 发展 的瓶 颈 。为 了优 化 教 育 资 源配 置 , 实现教 育 公 平 ,促 进农 村 教 育事 业健 康 、 均衡 、可 持 续发 展 ,从2 g起 , 国家开 始 在 农村 小 学推 出布局 格 式 的调 整 政 策一 一 “ 点 并校 ” , 由于 地 区 实 0 - 0 0 撒 施 过程 中操作 不 当,使 该 政策 暴 露诸 多 问题 ,针 对 这些 问题 ,提 出相 关的解 决策 略 。如 : 采取 多 种 渠道 筹措 教 育 资 金 、妥 善 解 决 富余 师 资 问题 、妥 善 解决 富 余 师 资 问题 等 。 关 键 词 :农村 小学 ;撤 点 并校 ;资 源整 合 ;教 育公 平 中图 分类 号 :G5 1 1 文 献标 识 码 :h 文 章编 号 :1 3 0 2( 1 7 — 9 2 h 0 4 0 6 9 0 0)0 一 1 — 2 5 0
公 用经 费 ,但 这些 资 金少 ,效 益 难 以发 挥 ,仅 能维 持学 校 的正 常运 转 。 学校 点 多面 广 ,其 危房 改 造、 校址 修 缮 、教学 及 生活 设施 添 置等 每 年都 要 投入 大 量资 金 ,由于僧 多 粥少 、 资金 分散 后 ,根 本 解决 不 了实 际 问题 ,无 疑增 加 了教 育 成本 ,加重 了政 府和 农 民 的负 担。 因此 ,通 过 科 学 合 理 调 整 中 小 学 布 局 ,整 合 教 育 资 源集 中办 学 ,将生 源少 、效益 低 的学 校撤 消 合 并 ,使农 村 学校 初步 实现 规 模办 学 。

“后撤点并校时代”,办好乡村小规模学校

“后撤点并校时代”,办好乡村小规模学校
“ 后撤点并校时代”优化政府职能相关建议
建立学龄人口和学生流动的动态监测机制,加强省 级统筹,对现有小规模学校撤并分类指导,科学施策。应 对学龄人口下降和城市化进程中学生城乡流动的不确定 性,县级层面要建立学位需求预测和动态监测机制,基 于城乡居民分布和人口结构,每年滚动监测各级教育学 龄人口的变化趋势,要扎扎实实,定期监测到每个村落, 建立学龄人口台账,对于变动情况及时更新,在此基础上, 按照以县为主、以乡镇为单位、学段统筹,建立按实际 服务人口规模动态调整乡村教育资源配置机制,因地制 宜,逐步完善小规模学校布局调整方案。
首先,确定适宜的财政投入最小单位,分类确定公 用经费定额。从学校、班级、教师、学生等多 层面科学核算中小学公用经费。其次,引 导公用经费向提高质量倾斜。随着学 校公用经费的增加,应该逐渐提高 教师培训费在学校年度公用经费预 算总额的比例,设定教研费在学 校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中的比 例并逐渐提高。再次,要完善经 费管理办法,确保足额用于小规 模学校。合理统筹公用经费,实行 账目单列、规范管理,给予小规模学 校一定的支配自由,保障其发展。并加 强监督、监管力度,定期抽检。最后,建议
EDUCATOR
近入学的前提下综合考虑教育投资效益的问题。同时, 各地方政府应站在县域一盘棋的高度,挖掘资源,创 新发展模式,坚持以质量提升为导向办好每一所小规 模学校。
明确各级政府对布局调整经费投入责任,优化拨款 方式,合理配置教育经费。教育财政经费的投入是学校 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先决性条件,将教育经费配置到最 需要的地方,才能发挥最大效用。政府应充分考虑乡村 小规模学校的特殊性,构建以生均公用方式为主、专项 计划为辅的精准拨款机制。
乡村小规模学校产权问题复杂,涉及土地使用权、 建筑物所有权等多个方面,目前闲置校舍资产处置尚存 在争议。2017年3月,《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激发社 会领域投资活力的意见》强调,制定闲置校园校舍综合 利用方案,优先用于教育、养老、医疗、文化、体育等 社会领域。教育部牵头会同民政部、原国家卫生计生委、 原文化部、体育总局等部门负责,但缺乏落地文件,多 部门操作存在困难。东北某省的调研资料显示,该省大 部分乡村小规模学校土地、校舍权属具有多样性,土地 多为村集体所有,地上建筑为教育部门所有,或村集体 建设、后期教育部门维修,在资产处置上存在争议,部 门协作合力有待提升。

对农村基础教育改革中“撤点并校”的思考

对农村基础教育改革中“撤点并校”的思考

对农村基础教育改革中“撤点并校”的思考摘要:农村基础教育改革是整个教育改革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撤点并校”是对农村基础教育进行改革的一项重要政策。

“撤点并校”政策从地区内小范围的进行到全国范围的大规模推行,已经实施了十多年,取得了很明显的成效,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或是带来了一些问题。

关键词:农村基础教育撤点并校中小学校布局农村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直接影响到农村社会的变迁与发展,影响着整个社会进步与发展的进程。

通过“撤点并校”对农村中小学布局进行调整从而实现合理有效地利用教育资源和教育质量的逐步提高,是农村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撤点并校”政策实施的背景一直以来,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就存在着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师资力量薄弱;经费紧张;优质教育资源匮乏;地区间、城乡间、学校间的办学条件、教育质量不均衡等。

从二十世纪八九十开始,伴随着计划生育国策的逐步落实和国人生育观念的变化,学龄人口开始持续减少;而且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农村人口不断地向城镇大规模流动。

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农村中小学的办学规模日渐萎缩。

这样造成了对原本就有限的教育资源的浪费,使得农村中小学的教育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同时,国家的税费改革使得县乡级政府财政收入大幅减少,在“以县为主”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下,这种税费改革客观上就进一步造成了农村基础教育教育经费紧张的问题,县及县级以上政府都希望通过压缩校点、扩大学校规模,来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率以减轻财政压力。

再加上受到撤乡并镇并村等行政区划改变的影响,长期以来依赖行政区划进行中小学布局的格局被打破。

村级行政区划的改变对小学的影响较大,以扫盲和“普九”为主要目标的“一村一校”的教学点分布格局得到改变;乡镇行政区划的改变对初中的影响较大,改革后的每一个乡或镇只有1—2所初中。

在这些背景下,20世纪90年代,一些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开始自发地进行小范围的农村中小学布局的调整。

之后,在中央政府和国家相关部门制定的学校布局调整政策的指导下,农村中小学布局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开展起来。

后撤点并校时代农村义务教育协调发展问题浅析

后撤点并校时代农村义务教育协调发展问题浅析

后撤点并校时代农村义务教育协调发展问题浅析一、引言农村义务教育,这可不是个新鲜话题。

我们都知道,教育是一个国家未来的希望。

可是,在中国广袤的农村地区,这个希望有时却显得暗淡无光。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城乡差距在教育资源的配置上愈发明显。

咱们今天就来聊聊这个问题。

1.1 教育资源的不均衡首先,咱们得看看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衡。

这就像一杯水,城市的学校有的是丰盛的水源,农村的学校却常常干涸。

城市的孩子们享受着丰富的课外活动,有艺术、体育、科技等各种课程。

农村的孩子们呢?上个普通的语文课都得摸爬滚打。

为了填补这种差距,国家和地方相关部门确实在努力,比如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

但说实话,这样的努力有时显得微不足道。

1.2 教师队伍的短缺再说说教师队伍。

城市的教师,都是经过严格筛选,待遇也不错。

而农村的教师,很多是“流动的”。

他们甚至面临着去留无据的境地。

有些老师在农村辛苦工作,却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回报。

这样的情况,怎能保证孩子们得到良好的教育呢?二、教育质量的参差不齐2.1 教学条件的落后农村学校的教学条件参差不齐,甚至有些学校连基本的教学设施都不全。

教室里缺乏现代化的教学设备,黑板都老得快掉渣了。

这样的环境,怎能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呢?就拿一些乡镇的小学来说,缺乏图书馆和实验室。

想想看,孩子们只能在狭小的教室里听老师“照本宣科”,这不禁让人心疼。

2.2 课程设置的单一再说课程设置。

这些地方的学校课程设置常常简单粗暴,主要就是几个基础科目,根本没有能力去拓宽孩子们的视野。

英语、艺术、音乐等科目,大多数时候都是“挂名”的。

学习这些东西,犹如纸上谈兵,孩子们接触不到真实的世界。

知识就像是宝藏,但却被锁在了农村教育的铁笼里。

2.3 学生心理发展的忽视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视程度也显得相当不足。

农村的孩子常常背负着家庭的经济压力,甚至在学校里也没有人去关心他们的心理状态。

这样的环境,让他们在学习中无法全心投入。

一个人的成长,不仅仅依靠知识的积累,更需要心理的健康。

“撤点并校”的双重思考

“撤点并校”的双重思考

“撤点并校”的双重思考为了让更多的孩子走进或重新走进课堂,最近部分省市开始恢复已撤的小学或教学点,拟借此补救“撤点并校”留下的“后遗症”,此举在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同时,也给我们留下深深的思考。

所谓“撤点并校”,就是撤销农村原有的中小学,使学生集中到小部分城镇学校。

此举意在通过科学合理调整中小学布局,整合教育资源,突破农村基础教育瓶颈,提高教育质量。

历史来看,“撤点并校”政策有合理性、必要性,从一些地方的实际结果来看,此举也起到了提升教学效益和教育质量的目的。

然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一些地区由于操作不当,导致“撤点并校”在实际工作中走样变形。

有的地区把“撤”“并”当成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的唯一目的,对“要在方便学生就近入学的前提下适当合并”等政策精髓及实施条件置若罔闻,盲目甚至强制推行“撤点并校”,从而引发了一些问题。

下一步,各省市如何实施“撤点并校”政策,我们暂且不论。

从这件事中,我们倒是可以汲取一点经验教训。

具体来看,学校撤还是不撤,不能搞“一刀切”,应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体力特征、道路条件、自然环境等因素,合理确定学校服务半径,本着“学生的发展需要”这一最高原则;同时,在公开决策过程中,充分听取村民的意见,确保“撤点并校”工作更科学合理、更贴近实际。

现在,部分省市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对此前的一些不当做法适当纠偏,这种工作思路是值得肯定的。

但同时我们也要注意:不能因为“撤点并校”中出现的一些不当做法,就将“撤点并校”政策一棍子打死,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撤与不撤,都应充分尊重农村的实际情况,严格撤并程序。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教育对国家和民族具有深远的影响,良好的教育可以改变一个人甚至一代人,可以促进经济和文化的繁荣,进而促进地区和国家的发展。

因此,我们当慎之又慎。

盲目撤点并校的弊端

盲目撤点并校的弊端

盲目撤点并校的弊端一、导言2001年起,我国为了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全面提高中小学教育投资效益和教育质量,促进农村基础教育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从而在国务院出台了相关政策的指导下,各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门共同合作对农村教育资源进行整合;摒弃“村村办学”的方式,对临近的学校进行资源合并。

但是在撤点并校政策实行十几年来,人们只关注到了该政策产生好的一方面结果,却没有看到由于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门在实施这一政策的过程中出现了一刀切的现象,不分青红皂白对所有的农村中小学直接下了封杀令,盲目的对农村中小学进行撤并。

造成现在农村中小学已经绝迹的窘境。

从而在这种情况下,也就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弊端,如新闻媒体报道的学生生活条件下降,辍学现象,甚至出现危害学生生命安全事故的发生。

因此我就针对此现象的产生,对撤点并校这一政策进行调查,并深入分析其盲目撤并农村中小学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

二、方法(一)、调查对象由于撤点并校政策是有国务院制定并在全国实施的,而我的调查对象就是因为撤点并校这一政策而消失的农村中小学和在校人数,但是由于我国东、中、西各地区之间发展不均而造成各地区之间在撤点并校政策下产生的结果也相差很大。

为了能更好的体现普遍性就对全国的因为撤点并校这一政策而消失的农村中小学和在校人数进行调查。

(二)、资料收集方法由于是对全国因为撤点并校这一政策而消失的农村中小学和在校人数进行调查,欣慰时间和人力、物力有限。

所以调查数据主要来自于教育部公布的统计数据和官方新闻媒体所报道的一些统计数据。

三、结果与分析(一)、调查结果在我国实行撤点并校政策这十几年后,通过对教育部公布的统计数据和官方新闻媒体所报道的一些统计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得到了以下结果。

教育部公布1998年至2007年的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全国撤点并校数据(小学)如调查数据表明1998年到2007九年间,全国学校数目减少47.50%,而在校人数减少了24.30%。

农村基础教育学校撤并及存在问题反思

农村基础教育学校撤并及存在问题反思

农村基础教育学校撤并及存在问题反思近年来,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基础教育学校的撤并成为了一个热点话题。

撤并学校的目的是为了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也暴露出了一些存在的问题。

本文旨在对农村基础教育学校的撤并及存在问题进行反思,以期促进农村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

一、农村基础教育学校的撤并现状随着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的日益凸显,一些农村地区面临着学校资源过剩和教育教学质量不高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地方政府开始对农村基础教育学校进行撤并。

撤并学校的方式多样,有的是对相邻学校进行合并,有的是将学校纳入乡镇综合学校,还有的是将学校整体搬迁至县城或者其他地方。

通过撤并学校,政府希望能够实现资源整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二、存在的问题及反思1. 学校撤并缺乏民主参与在一些地方,学校的撤并决策缺乏对师生家长等相关利益群体的民主参与。

撤并决策往往是由政府或者学校主管部门单方面决定,缺乏广泛的听取意见和参与讨论。

这种情况容易造成决策的不科学和不民主,影响着撤并的实施效果。

反思:应该加强学校撤并决策过程中对师生家长的民主参与,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做到公开、透明、民主,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 学校撤并后课程设置不合理在一些地方,撤并学校后,新学校未能合理调整课程设置,导致教育教学质量下降。

由于原来的学校存在着学科设置不齐全或者重复冗余的情况,而新学校在撤并后并没有对课程进行相应的整合和配套安排,导致学生的课程轮换不规范,无法保障教学的连贯性和完整性。

反思:学校在撤并后应该加强课程整合和调整,合理地设置学科课程,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教学效果。

在一些地方,撤并学校后,师资并没有得到合理的分配,导致教育教学质量无法得到提高。

由于原来的学校存在着师资短缺或者师资结构不合理的情况,而新学校在撤并后并没有充分利用现有的师资资源,导致师资的浪费和不合理的分配。

反思:学校在撤并后应该合理地配置师资资源,优化师资结构,充分利用现有的师资力量,确保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后撤点并校时代农村义务教育协调发展问题浅析

后撤点并校时代农村义务教育协调发展问题浅析

后撤点并校时代农村义务教育协调发展问题浅析在新时代背景下,农村义务教育协调发展问题日益凸显。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导致农村学校面临生源减少、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后撤点并校、优质教育资源下沉等。

这些措施在实际操作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地方保护主义、资源分配不均等。

因此,如何在保障农村义务教育质量的实现城乡教育协调发展,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们要认识到农村义务教育协调发展的重要性。

教育是国家和民族的根本,是提高人民素质、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

农村义务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农村地区的人才培养和社会稳定。

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努力实现城乡教育的协调发展。

我们要深入分析农村义务教育协调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方面,农村学校面临着生源减少的问题。

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许多孩子跟随父母迁往城市就读,导致农村学校的生源逐渐减少。

另一方面,农村学校师资力量不足。

由于地理位置偏远、经济条件较差等原因,一些优秀教师不愿意到农村学校任教,导致农村学校的师资力量难以得到保障。

农村义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也是一个突出问题。

一些地区优质教育资源丰富,而另一些地区则相对匮乏,这使得农村义务教育的协调发展面临严重挑战。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推动农村义务教育协调发展。

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吸引优秀教师到农村任教。

要加强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政策支持,确保农村学校在政策上能够享受到与城市学校同等待遇。

还要加强对农村义务教育的监管,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能够落到实处。

我们要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弥补农村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

例如,可以通过远程教育、在线课程等方式,让农村学生能够接触到优质的教育资源,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还可以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对农村义务教育进行精细化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政策产生的背景

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政策产生的背景

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政策产生的背景简介:撤点并校,特指中国为了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对农村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对临近的学校进行资源合并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2001年起,中国为了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全面提高中小学教育投资效益和教育质量,促进农村基础教育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对农村教育资源进行整合;摒弃“村村办学”的方式,对临近的学校进行资源合并。

但由于部分地区在操作中的不当,也有地区出现学生生活条件下降,甚至辍学的现象。

因此,该政策的实施和操作方法的正确性,受到舆论的争议。

孤儿背井离乡独自求学,父母含辛茹苦将儿女送到城中读书,城镇学校校长惊惧农村学生如潮涌来等等,随着一系列“尴尬”的暴露,推行了11年的“撤点并校”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走进公众视野。

产生背景:一、农村中小学校撤并及相关问题出现的背景(一)原有村村办学的产生及撤并政策的推行农村基础教育是农村各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基础。

据统计,2004 年全国总计有中小学校45.7 万所,中小学在校生17721.2 万人。

其中,县镇中小学校45.7 万所,占总数的10.85%;农村中小学校37.54 万所,占总数的82.14%。

县镇中小学生2253.27 万人,占总数的12.72%;农村中小学生10546.86 万人,占总数的59.52%。

两项合计,农村中小学校占中小学总数的92.99%,农村中小学生占中小学生总数的72.24%。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所发表的《2004 年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的统计也证实,2004 年,农村 6 岁~17 岁人口占全国相应年龄组人口的56%~73%,年龄组越低,农村人口的比例越高。

国家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就是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它的发展程度和质量,直接影响着中国的国民素质与综合国力。

农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是我国党和政府长期关注的重要问题。

为此,党和政府先后采取了多项政策与措施推进农村中小学教育发展,其中,农村中小学校布局调整就是一项重要教育政策,目的是优化农村基础教育结构,合理配置农村教育资源,以进一步促进农村义务教育改革与发展。

基层反映:基层建议:应“就地取材”化解农村教育缺才困境

基层反映:基层建议:应“就地取材”化解农村教育缺才困境

优质文档在您身边/双击可除基层反映:基层建议:应“就地取材”化解农村教育缺才困境今天,好的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篇关于《基层反映:基层建议:应“就地取材”化解农村教育缺才困境》范文,供大家在撰写基层反映、社情民意或问题转报时参考使用!正文如下:发展义务教育,重点在农村,关键在教师。

但目前,由于环境艰苦、待遇差、工作量大等原因,农村学校优秀教师大量流失,进而导致学校教学水平下降、学生减少乃至农村学校萎缩,由此形成农村学校的恶性循环。

加之当前农村教师第一学历毕业院校主要为中师和师专,农村教师优秀人才极度匮乏,不少乡村学校都面临师资困境。

对此,除了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外,也可采取“就地取材”模式,吸引并留住农村学校优秀人才。

一是培训和考选农村本地户籍的优秀人才当农村教师。

在具体政策设计上,实施“定向培养”国家重点师范院校招生“倾斜”政策时,可考虑招收农村本地户籍的学生,作好招生宣传和相关承诺,学生学成毕业后让其回本地农村中小学校任教;可以扩大招收本地户籍免费师范生的范围,重点向省属师范院校和国家重点高校“倾斜”,并将免费方式由“事先免”向“事后免”转变。

二是改善农村教师居住环境和工资待遇。

一方面,应“就地”改善农村教师居住环境,通过改革现有建设农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办法,扩大宿舍面积改善配套设施条件,使选择当农村教师的优秀人才能“留”下来。

同时,还应为农村教师上网提供保障,建立以网络为平台的教师成长共同体,让农村教师有成长的空间。

另一方面,应增加农村教师待遇,在实行城乡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一体化的同时,制定“艰苦环境岗位补贴工资”政策,适当提高在边远山区及偏僻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的工资、住房等生活待遇。

三是“就地”改善农村学校教育教学环境,提高教学质量。

当前城乡教育差距拉大的主要问题在于对农村教育的投入相对较低,农村教育逐渐被边缘化,类似“撤点并校”的教育政策让农村教育陷入困顿。

对此,各级政府在统筹安排教育经费时,应考虑加大对农村中小学校硬件设施投入的力度,不断提高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进而让优秀人才在农村教师这一职业上产生“成就感”,并看到未来的职业希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向流动 ,而陈东和黄旭峰[ 2 ] 也指出 ,机会 不平 等是 收入不平等的重要来源 。可见 ,教育公共政策 的
收稿 日期 :2 0 1 7 - 0 1 - 0 2 基金项 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 目 “ 优化人力资本配置 研究 ” ( 1 6 C J Y 0 1 5 ) 作者简介 :梁 超 ( 1 9 8 7一 ) ,男 ,山东泰 安人 ,博 士研究 生 ,主要 从事 劳动经 济学 和人 口经济 学研究 。E — ma l:f r c l i a n g c h a o @
的概 率下降 了 1 8 %。对影响机制进行考察 ,发现撤 点并校 增加 了个体 通勤距 离,提 高 了附近 建 立寄宿制 小学的概率 。建 立寄 宿带 j 小学的地 区 ,通勤距 离增加 不会减 少个体 学 习时间 ,个体 教 育 未受到撤点并校 明显的 冲击 ;未建立 寄宿制 小学 的地 区,个体 学 习时间 因通 勤距 离增加 而显
Ma r c h 点并校 、 基础 教 育供 给 和 农村人 力 资 本
梁 超
( 山东 大学 经济研究 院,山东 济南 2 5 0 1 0 0 )

要 :2 O世 纪 9 O年代 到 2 0 1 2年 .我 国发 生 了大规模 的撤 点 并校 ,农村 地 区学校 教 量减 少过
著减 少,个体教 育受政策影响 下降 1 . 1 9年 。笔 者认 为 ,农村地 区撤点并校后 是否 建立寄宿 制小
学.是个体人 力资本是 否受到政 策影 响的 关键 所在 。成 本收 益分析发 现 ,撤 点并校带 来的损 失 远远超过可能节省的教 育经费开支 ,这说 明政 策的 实施既有违公平也没 实现效率 改进 。
局” ,开启 了农 村地 区新 一 轮 中小 学布局 调 整 的序 幕 ,也 就 是 通 常 所 说 的 “ 撤点并校” 。这 一 现 象 一
直持续到 2 0 1 2年发布 《 教育部 2 0 1 2年工作要点》 规定 “ 坚持办好必要的村小 和教学点 ,审慎推进
义 务 教育 学校 布局 调 整 ” 后才 被 叫停 ,这是 中央 政 府对 抑 制 过 热 的农 村学 校 布 局 结 构调 整 而 采 取 的 “ 急刹 车 ” 措 施 。 根 据 教 育 部 统 计 资 料 ,2 0 0 0年 全 国农 村 地 区有 4 4万 所 小 学 ,将 近 4万 所 中 学 , 2 0 1 0年 全 国农 村地 区只有 2 1 万 所小 学 和 2万 余所 中学 ,1 0年之 内 ,大约一 半 的农村 中小 学 被撤 销 或 合 并 。这一 历 史上 前所 未 有 的大力 度 、大 范 围的布局 调整 运 动也被 视 为 当下 中国乡村 教 育最显 著 的现 象 ,对 农村 地 区基 础教 育 资源 分布 带来 了很 大 的影 响 :一 方 面 ,体 现 在学校 绝对 数量 的减 少 ;另一 方 面 ,范先佐 和 郭 清扬 3 ] 发 现撤 点并 校带 来 了教 育 资 源 的优 化 利用 和 教 学 质 量 的提 高 。但 总体 上 对 农 村 人力 资本 的影 响如何 、学校 数量 的减 少是 否压 缩 了农村 儿 童 的教育 机会 、撤 点并校 政 策 的成 本 收益 如 何 等 ,这些 问题 学界 和 政策 界都 没有 基 于微 观数 据 的翔 实研 究 ,而 厘清 这个 问题 ,既有 利 于政 策界
关键词 :撤 点并校 ;农村人 力资本 ;通 勤距 离;寄宿制小学
中图 分 类 号 :F 3 2 3 . 6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章 编 号 :1 0 0 0 — 1 7 6 X( 2 0 1 7 ) 0 3 - 0 0 8 2 - 0 9

问题 的 提 出
人 才是 国家发 展 的百 年大 计 ,M a n k i w等 l 1 指 出 ,人 力 资 本 水平 是 国家 间发 展 水 平差 异 的重要 因 素 ,当前跨 越 中等收 入 陷阱需 要人力 资 本支 撑下 的产业 结 构转 型升 级 ,“ 大 众创 业 、万 众 创新 ” 也都 需 要依 赖人 才 的教育 和培 养 。教育 是现 代社会 最 重要 的公 共 品之一 ,不仅 有 利于个 体 人力 资本 和收入
水平提高 。教育的外部性也有益于国家整体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和经济的转型发展 ,有利于新常态下 我 国从过去依赖人 口红利发展 阶段转变到依靠人力资本红利发展阶段。基础教育供给缺失导致 的教育 不平等不但有碍于国家整体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 ,也不利于城乡教育差距和收人差距的缩小 ,会导致
社 会 流动性 变差 和 阶层 固化 .最终 无益 于社 会 主义 公平 正 义 的实 现 。教 育 公平 具 有 起 点公 平 的意 义 , 是 社会 公平 的重 要基 础 ,可 以使人 们通 过 自身努 力 ,提升 参 与平等 竞争 的能 力 ,这有 助 于促进 社会 纵
1 6 3 . c o m
撤 点 并 校 、基 础 教 育供 给 和 农 村 人 力 资本
8 3
调 整 带来 的影 响 和后 果 一 直 是 经 济 学 家 和 学 术 界 关 注 的重 点 ,本 文 旨在 研 究 2 O世 纪 9 0年 代 末 到 2 0 1 2年 间我 国农 村地 区大 规模 撤点 并 校运 动下 教育 资源 分布 变化 对农 村个 体人 力资 本 的影 响 。 2 0世 纪 9 0年 代 ,我 国实施 了 国家 义务 教 育 工程 ,全 国 范 围 内基 本 形 成 了 “ 一 村 一 校 ” 的格 局 但 是 ,从 2 0世 纪 9 0年 代 中期开 始 ,计 划生 育政 策 和城镇 化 发展两 方 面 因素 共 同作用 下 ,农村 地 区适
半 .还 未 有研 究 就 该 政 策 对 农 村 人 力 资 本 的 影 响 进 行 系统 且 严 谨 的评 估 。 本 文 基 于 C H E S数 据 ,
采用广义双重差分的方法廓清撤 点并校政 策对 个体人 力资本 的影响 。研 究发现 ,撤 点 并校 使得
个 体 受教 育 时 间 平 均 下 降 了 0 . 7 4年 ,但 并 未显 著 影 响 到 义务 教 育 阶 段 , 个体 接 受 高 中 以上 教 育
第3 期 ( 总第 4 0 0期) 2 0 1 7年 3月
财 经 问 题 研 究
Re s e a r c h o n Fi n a n c i a l a n d Ec o n o mi c I s s u e s
N u m b 3( G 。 。 r a l s r i a l N 4 o o )
龄入学儿童数量持续下降 ,凸显 出 “ 一村一校” 办学规模小 、管理成本高和人员配备 困难等问题。
人 口形 势 的转 变增 加 了农 村小 学 的 管理 成 本 和 难 度 ,成 为农 村 学 校 布 局调 整 的 背 景 和动 因。2 0 0 1年
我 国发布了 《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提 出 “ 因地制宜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