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综合模拟能力提升测试 (二)
2017届高三文综历史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有答案)
2017届高三文综历史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有答案)鹰潭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综历史试题24.在《殷周制度论》中王国维指出:“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于天,争乃不生。
”其中“天定”的是A.分封远近B.爵位高低.殷周成败D.嫡庶亲疏2.史载秦朝规定“子壮则出分”,结果民间多数为父子两代三口家庭;汉朝稍改其制,提倡“父母在不分异”,即父母亡后再分家,这样便形成了三代五口之家。
这一变化说明A.精耕细作生产模式的形成B.人头税的废除影响家庭规模.牛耕技术支配家庭的规模D.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的形成26.唐代尚书省下属的吏部负责官员的考核和选用,而宋代则另设审官院专门负责官吏的考核和选用。
这反映了宋代A官僚机构日益臃肿B.宰相权力更加削弱.政府机构趋向精细D.官员选拔日益严格27.宋代地主利用农民之问的矛盾,用增租转佃方式试图增加地租,而农民则利用地主之间的矛盾,用转佃他人之田的方式达到降低地租的日的。
在这一斗争过程中,地租剥削率自然维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上。
材料意在强调宋代A.推行抑制土地兼并的政策B.封建转佃制的积极作用完成了土地关系的变革D传统经济结构发生改变28 “近数十年,士大夫诵史鉴,考掌故,慷慨论天下事,其风气实定公开之。
”材料反映的“风气”是指A.变法图强B民主科学.经世致用D.尊孔复古29王韬的《瞍园录外编》中记载:“朝廷有兵刑礼乐赏罚诸大政,必集众于上下仪院,君可而民否不能行,民可而君否亦不能行;必君民意见相同,而后可颁之于远近……英国政治之美,实为泰西诸国所闻风向慕,则以君民上下互相联络之效也。
”这表明王韬A深受卢梭启蒙思想影响B.认识到君主立宪制的本质仍受古代民本思想影响D.准确介绍了英国议会职权30.在梁启超、严复的历史叙述中,国人“自为牛马、自为奴隶”“畜根奴性”,儒家“仁政”完全过时,“中国自秦以,无所谓天下也,无所谓国也,皆家而已”。
这些叙述最类似于A.洋务派倡导的“中体西用” B.孙中倡导的三民主义黄宗羲等人的思想批判D.新化运动的反传统思潮31.毛泽东曾说:“大革命失败以后,官逼民反,共产党被‘逼上梁’,那个时期找们不大讲孙中,不把孙中丢开自己就站不起,如同五四时期打倒孔家店一样。
【浙江省】2017年高考模拟历史试卷(二)
8.有著名学者指出,新文化运动之“新”,不在“民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与“科学”,而在个人主义。对此正确的理解应
是新文化运动( )
A.促进了思想与个人的解放
室亦然。”“三服官”“东西织室”代表的手工业特点不包括( )
A.规模大 B.耗费大
C.政府设置机构管理 D.产品进入市场流通
4.我国古代某一时期,国家统一、民族融合,青瓷与白瓷闻名世界。火药开始用于军事,其都城为当时东
A. B. C. D.
6.战国时期,墨家将孔子塑造成乱贼形象,道家学派在《庄子》中发挥想象将孔子描绘成道家代言人,法
家学派在《韩非子》中将孔子法家化。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A.战国时期思想界出现了统一趋势
B.儒家思想受到人们普遍认可
C.孔子思想与各派学说有交叉之处
D.人们的思想在当时比较自由
7.南北朝时,盛行“舍宅为寺”的功德活动,许多王侯贵族将宅地改建为佛寺。一些大寺院往往采用以塔
为中心,四周由堂、阁围成方形庭院的布局。“舍宅为寺”的功德活动反映出( )
西文明的交汇中心。这一时期应是( )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5.有一种书法,在造型上出现两个倾向:一、结构上倾向于扁平,强调水平线条;二、每一字中夸张一条
水平线,以毛笔“逆入、平出、挑起”,造成明显的“波磔”。这种书法是( )
A.利于形成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
B.阻碍中国近代工业的健康发展
C.有效抵制列强对华的经济渗透
D.加速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过程
12.英国议员塞克斯这样评价一位中国人:“他提倡引入铁路、汽船、寿险和火险、报纸,以及其他西方发
2017届高考历史二轮 综合检测试题2 (含解析)
综合试题(二)·历史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蓝、黑色字迹的钢笔或圆珠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学号填写在相应位置上.3.本次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4.请在密封线内作答,保持试卷清洁完整.综合试题(二)第Ⅰ卷(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家谱记录了家族的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所谓“谱乃一家之史”。
下列制度中与家谱的出现关系最密切的是()A.禅让制B.宗法制C.分封制D.郡县制2.《论语·雍也第六》载:“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这段记载反映了孔子教育的基本思想是( )A.启发诱导B.循序渐进C.因材施教D.有教无类3.实行郡县制是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内容,对中国古代政治形成了长久的影响。
下列有关秦朝郡守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皇帝任免调动B.是郡的最高地方行政长官C.在其辖区内没有自己的封国D.职位世袭并有权直接任免县令4.汉武帝时期,儒学逐渐被统治者确立为正统思想。
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是( )A.私学的开创B.百家争鸣的出现C.太学的创建D.理学的兴起5.与下图中形似的农具出现在中国的()A.东周B.西汉C.唐朝D.明朝6.中国古代某大臣上书皇帝言:“宰相制国用,从古然也。
今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这位大臣最有可能生活在()A.西周B.秦朝C.宋朝D.清朝7.四位学生在做研究性学习时,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方历史影响为题,各命了一个小题,你觉得哪些最适宜( )①大汉的文明传承-—纸改变了西欧的文化进程②西方海外殖民的助跑器——指南针③火药—-荡平欧洲封建城堡的致命锐器④没有印刷术就没有西方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②8.中国古代某地发生洪灾,内阁大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送工郡、户部执行赈灾.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情境最有可能出现于( )A.秦朝B.汉朝C.唐朝D.明朝9.清朝光绪年间,日本强迫清政府开放杭州为商埠,后又进一步攫取在杭州设立专有租界的特权.下列各项与上述史实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南京条约》的签订B.《北京条约》的签订C.《马关条约》的签订D.《辛丑条约》的签订。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卷(二)历史试题(46题不全)+Word版含答案
24.西周时期.在“工商食官”制度下,擅长经商的家庭或家族在被国家认可之后,又以国家法令的形式固定下来,世代相袭,不得改弦易辙。
这反映出该制度A.推动了私营工商业发展 B. 可保障国家的财政收人C.是重农抑商政策的雏形 D.固化了当时的职业划分25.在秦代,官僚这种政治角色是从分封制下君主的家臣演变而来的,同时设置官府中掌管薄书案牍的吏胥,辅助官员履行政务。
这表明秦代A.已出现了完整的官僚体系 B.平民政治已取代贵族政治C.官僚政治的模式己经形成 D.中央文官的地位较为突出26.宋代规定,“家不尚谱牒,身不该乡贯”,即使“工商、杂类”及其子弟,只要有“奇才异行”也可应试授官,甚至僧、道有时也可应试。
该规定的主要目的是A.维护科举考试的公正性 B.网罗人才维护专制统治C.抑制门阀士族地士势力 D.选拔出大量实用型人才27.王阳明认为:“凡看经书.要在致吾之良知.取其有益于学而已,则千经万典,颠倒纵橄,皆为我之所用。
据此,王阳明A.强调学习儒家经典的目的 B.指出发现良知的主要途径C.认为儒学可激发内在情感 D.主张用儒学经典指导实践29.石约翰对(清季外交史料)中的“主权”二字进行统计,发现从1875年至1894年间,“主权”二字仅在每百页出现“一次”,而从甲午之后的1895年起,“主权”二字的出现频率显著增加。
这反映出A.晚清政府坚持“天朝上国”思想 B.甲午战后中华民族意识逐渐觉醒C.甲午中日战争是近代中国分水岭D.西方的“主权”思想已引入中国29.清末预备立宪之后,梁启超说:“在民主专制之下,宪法徒具一纸空文,议会只是尸位素餐。
然而,专制政体久而久之亦失人心。
除了再革命之外,别无他途。
”梁启翅意在说明A. 辛亥亥革命的爆发具有偶然性 B.中国封建专制制度根深蒂固C.清廷专制体制导致革命爆发 D.君主政体是革命出现的根源30.以下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采用的战略战术。
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A.敌强我弱形势下的战术较灵活 B.中共成为抗日战争的中坚力量C.敌后战场是抗日战争的主战场 D.游击战是牵制日军最有效方法31. 1954年,新中国宪法第13 条规定:“国家用经济计划指导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改造,使生产力不断提高,以改进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巩固国家的独立和安全。
山东省青岛市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含答案
24.西欧中世纪,“我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众多大领主分封的中小贵族可能会不接受最高王权的管辖。
类似的情形,在我国西周时期A.可能出现,周天子通过层层分封间接控制天下B.可能出现,地方百姓只服从自己宗族长的管理C.不可能出现,周天子对臣属具有绝对的控制权D.不可能出现,周天子与臣属以血缘关系为纽带25.唐律规定:“诸市司评物价不平者,计所贵贱,坐赃论;入己者,以盗论."“诸造器用之物及绢布之属,有行滥、短狭而卖者,各杖六十。
"唐律对欺行霸市、哄抬物价、结伙行骗等行为,规定最低要杖八十。
这说明A.唐政府重农抑商,遏制了商品经济发展B.唐代对市场的严格管理维护了市场秩序C.唐代坊市制度不断完善,商品经济发展D.唐代对市场管理遵循了商品的价值规律26.“梅兰竹菊这四个节操的象征物,也越来越多的被男人用作女性的名字。
”与此现象有关的是A.天人感应B.文以明道C.存天理,灭人欲D.明学术,正人心27.中国古代社会地方执法是由地方官员进行的,地方官员往往就是制度的代表。
在这种情况下,当地案件能否得到合理的判断就依赖于地方官员的断案能力及道德水平。
这说明中国古代社会A.人治为主,法律为辅B.外儒内法,济之以道C.君主专制,中央集权D.法律为主,人治为辅28.19世纪初,在中国每两白银可兑换铜钱100文。
19世纪20年代,每两白银可兑换铜钱1200文。
到道光19年(1839年)每两白银可兑换铜钱1600文。
上述现象出现是因为A.实行闭关锁国,经济发展落后于世界B.农耕经济发达,对铜钱的需求量增大C.中国被迫开埠,棉纺织品大量输入D.鸦片大量走私,中国白银大量外流29.“顾论者徒夸其水师之练习,营务之整顿,火器之精良,铁甲战舰之纵横无敌,为足见其强;工作之众盛,煤铁之充足,商贾之转输负贩及于远近,为足见其富,遂以为立国之基在此。
不知此乃其富强之末而非其富强之本也。
”这说明王韬主张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B.学习制度,改革强国C.武装暴力,革命救国D.实业救国,商战富国30.1863年,新任普鲁士公使李福斯以普丹正在欧洲交战为由,在天津大沽口外捕获三艘丹麦商船。
2017年河南高考历史二轮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7年河南高考历史二轮模拟试题及答案1.有位学者在论及三公九卿时说:“论其性质,均近于为王室之家务官,乃皇帝之私臣,而非国家之政务官,非政府正式之官吏”,政府“有几处亦只是一个家庭规模之扩大”。
此材料表明A三公九卿之间各司其职B王室与政府管理职责分开C权力分工结构体现原始色彩D三公九卿之间互相牵制分值: 2分查看题目解析>22.《政治秩序的起源》在描述某一时期时说:“各种故事讲到,贵族当众责备君主,并吐口水,却没受到他的训斥或处罚;拒绝他对珍玩的索求;在他妻妾群中与他一起玩游戏;未获邀请而坐上他的桌子;上门邀请他分享晚餐,却发现他在外射鸟。
”此材料表明A君主和臣民平等协商国事B君主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C君主专制下的腐败现象D君主与贵族矛盾尖锐分值: 2分查看题目解析>33.学者阎步克认为:以九品论人,盖源于汉末士林的月且品题之风。
由于名士在汉末的重大影响,在士林舆论中得到好评者,朝廷州郡便争相辟举、唯恐不及。
此材料反映A民间文化性评价影响政府对官员的行政性评价B品评官在官员选举中起了决定性作用C士林舆论在官员选拔中起决定性作用D民间评价在官员选举中的作用大干政府评价分值: 2分查看题目解析>44.《札记》中记载:“地载万物,天垂象,取财于地,取法于天,是以尊天而亲地也,故教民美报焉。
”此材料主要体现A敬畏神灵B尊宗敬祖C以农立国D经济落后分值: 2分查看题目解析>55.下表为古代中国治水事业历史发展及区域分布。
对此表分析正确的是A汉代治水活动都集中在黄河流域B魏晋时期南北方经济遭到沉重打击C隋朝时南北农业基本持平D唐代东南发展为农业生产的重要区域分值: 2分查看题目解析>66.李时珍于明万历六年写成《本草纲目》,其中有“玉蜀黍(玉米)种出西土,种者亦罕”:乾隆二十三年的记载有“玉蜀黍,俗名玉米……此种近时楚中遍艺之”。
玉米种植情况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南北方气候差异B人口增长的需求C殖民活动的推动D经济结构的变动分值: 2分查看题目解析>77.下面是对某一政府部门职权范围的描述:“掌各国盟约,昭布朝廷德信,凡水陆出入之赋,舟车互市之制,书币聘飨之宜,中外疆域之限,文译传达之事,民教交涉之端,王大臣率属定议,大事上之,小事则行。
2017高考仿真卷历史(二)含答案
2017高考仿真卷·历史(二)(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24。
夏、商、西周时期政治势力的地理分布态势是东西对立,一方是以夏或周族为首,一方是以东夷及其衍生的商族为首。
春秋时期则演变为北方的齐、晋与南方的楚、吴争夺霸权.对这一变化解释合理的是()A.长江流域得到开发B。
经济重心出现南移趋势C。
黄河流域经济衰退D。
王室衰微使分封制瓦解25。
美国学者列文森在研究中国封建社会后得出一个结论,皇朝体制有着一个“自相矛盾"的运行规律:儒教君主制的基础恰恰是反儒教的法家原则。
作者揭示出中国封建社会( )A。
儒学思想以法家为依托B。
外儒内法的治国策略C.儒家与法家的冲突激烈D。
德治与法治交替运用26.洪武五年,琉球遣使“入朝”,明朝中央政府赐予《大统历》及文绮、陶器、铁器等,后“以陶器七万、铁器千就其国市马”.中央政府特地“赐闽中舟工三十六户,以便贡使往来”.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A。
与琉球的贸易带有朝贡贸易的某些特点B。
政府利用“商帮"推动贸易发展C.此类贸易有益于市镇经济繁荣D。
“闭关锁国”政策导致贸易萎缩27.雍正四年初有军机处时,仅为西北两军设,皇帝明其便利隐秘,但其权仍小,为户部一分支下属.至八年时专管军务,而十年成立军机处时已要求知会(即以文书的形式告知)各省.这表明军机处()A。
可以避免大臣专权 B.逐渐成为中枢机构C。
与内阁的地位相当 D.已失去其绝密特性28.鸦片战争后中日两国同时“学习西洋文明,一个从内心革新变化,另一个则止于外形。
一个把外来的东西当饭吃,一个把外来的东西当衣穿。
当饭吃的,消化了,强身,健体;当衣服穿的,只撑起一个模样……结果一个成功了,一个失败了”。
作者意在( )A.对洋务运动失败进行痛彻反思B。
对西学东渐进行肯定C.肯定发展近代工业的重要性D.指出明治维新成功之道29.下表是1913—1920年中国轻纺业工厂数量的变化表。
山西省太原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太原市 2017 年高三年级模拟试题(二)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试题(考试时间:上午9:00---11:30)第一部分(必考题共275 分)一、选择题:共3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40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 春秋时期,管仲提出“四民分业论”,即“士农工商” 四种身份的人分开居住,分别培养。
工匠(手工业者)聚集在一起,“相语以事,相示以巧,相陈以功”。
这一做法 b5E2RGbCAPA. 提高了工匠社会地位 B .促进了手工技术发展C.固化了社会阶层等级 D. 强化了重农抑商政策25. 唐文宗想把女儿嫁给当时的北方大姓士族,遭到拒绝。
文宗怒日:“民间修婚姻,不计官品而尚阀阅,我家二百年天子,顾不及崔、卢(北方大姓)耶?”这表明唐朝p1EanqFDPwA. 中央集权遭到冲击 B .宗法观念根深蒂固.C. 门阀政治影响深远 D .婚姻制度变革艰难26. 北宋中期出现“宰枢互兼”和“宰枢同议”,即宰相兼任枢密院长官;南宋时期,宰相兼任枢密使、参知政事兼任枢密副使渐成定制。
这种变化有助于DXDiTa9E3dA. 提高效率适应现实需要B.集体决策维护中央权威C.崇文抑武防范军事将领D.分化事权防止权力集中27.史载,清乾隆皇帝推崇两汉经学,多次在经筵讲学(大臣为皇帝讲解儒家经典的活动)中对程朱理学提出质疑;在刊印儒学经典时,更重视《五经》而冷落宋儒推崇的《四书》。
这反映出乾隆时期RTCrpUDGiTA. 皇帝推动儒学复兴B.经世致用思潮兴起C.思想领域渐趋保守D.‘君主意图控制思想28.根据《南京条约》文本,五口通商后,中方认为英人可在各口岸的港区居停,不得入城;英方则坚持要到城内活动。
咸丰帝认为夷人入城事关中外大防,有损天朝体面。
广州官府默许士绅煽动排外情绪,引发1849 年反入城风潮。
这反映出5PCzVD7HxAA.清政府被动实行开放政策B.广州官民合理维护主权C.清政府抗拒接纳条约体系D.列强曲解条约扩大侵略29.1905 年春,严复与孙中山在伦敦会面,严复认为“为今之计,惟急从教育上著手,庶几逐渐更新乎”?中山先生日:“俟河之清,人寿几何!君为思想家,鄙人乃实行家也。
2017年黑龙江高考历史二轮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7年黑龙江高考历史二轮模拟试题及答案。
1898年,清政府颁布《振兴工艺给奖章程》,对在科技领域取得成就者或兴办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大工程者,给予10年至50年不等的专利权,并授予官职等方式奖励,上述发明创造须经清政府有关部门考核合格以后,送交总理衙门查核办理,方能授予官职或专利权。
1912年12月,国民政府颁布《奖励工艺品暂行章程》,对饮食品和医药品以外的发明或改良之制造品授予五年之专卖权和荣誉奖励.实行先申请原则,并要求申请奖励之人将制品之说明书及图式模型呈交工商部以供审核。
据统计,1913年至1916年,农商部共办理了34件专利。
1929年国民政府颁布了《特种工业奖励法》,奖励方式包括专制权、减免运输费和税收等。
1934年颁布的《工业奖励办法》则突出强调了对“应用机器或改良手工制造货物,在国外市场有竞争力者”和“应用在本国享有专利权之发明,在国内制造的民营工业”给予奖励。
1944年国民政府制定《专利法》,涵盖了发明、新型和新式样三种专利,对申请主体、客体、审查、不服之救济、专利年限和纳费等内容都做出了详细规定。
——摘编自李宗辉《近现代中国科技立法的变迁》1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中国近现代科技立法的因素。
(9分)1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以来中国科技立法发展的特点,并加以评价。
(1分)分值: 25分查看题目解析>1415. 图5是一幅关于俾斯麦的讽刺漫画,请概括漫画的主题,并结合德国近代相关史实加以评论。
(12分)(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合理)分值: 12分查看题目解析>15材料一完颜阿骨打称帝前,顺应女真族历史发展趋势,于1114年改造原有的社会组织。
突破血缘关系,规定以户为计算单位,以300户为一谋克,设百夫长为首领。
十谋克为一猛安,设千夫长为首领。
这是“壮者皆兵”“兵民合一”的制度。
猛安谋克既是军事组织,又是地方行政组织,是一种“寓兵于民”制度。
山西省2017年高考历史二模试卷(含解析)
2017年山西省高考历史二模试卷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1.西周时,周天子经常将刻有铭文的青铜器分发给各地诸侯。
这样,周人使用的文字首先传播到了周的各诸侯国,不久便传到了楚或吴、越之地。
这说明西周()A.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辖B.天子与诸侯的臣属关系明确C.为华夏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D.各民族的文化交流比较频繁2.孟子说“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北宋司马光作《疑孟》,批评孟子的说法“非忠厚之道”。
南宋理学家胡宏则认为孟子的主张是以天地之理为依据的,臣对于君主特定的“感”作出特定的“应”,是完全合理的。
这说明南宋理学()A.与北宋理学存在较大分歧B.维护了传统儒学的正当性C.有一定的反专制民主色彩D.强调君臣之间的平等关系3.北宋时,商品经济发展,营利者往往“累千金之得,以求田间舍”,以致“庄田置后频移主”。
这表明()A.土地兼并影响了国家财政收入B.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开始松动C.土地作为商品较多地进入流通领域D.商品经济发展引起土地制度的变化4.据记载,在明代松江,“贫者必用绸绢色衣,(纱或熟罗)包头不问老幼皆用”。
18、19 世纪之交的浙江各地人民(特别是城市居民)普遍穿绸。
这反映出明清时期江南地区()A.居民普遍从事丝织业生产B.居民的经济收入得到提高C.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D.居民的纺织品消费水平较高5.冯桂芬说:“以中国之纲常伦理,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同时代的郭篙焘认为,“泰西富强,具有本末,所置一切机器,恃以利国致远,则末中之末也”。
这些思想()A.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B.为社会变革提供了理论支持C.反映了“中体西用”的主张 D.具有强烈的维护旧体制意图6.1912年6月,在上海出版的《新世界》第2期刊登了朱执信译述的《社会主义大家马儿克之学说》,文章比较详细地叙述了《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的基本内容。
国内出版的多种报刊如《民立报》《社会》《社会世界》等也出现多篇介绍社会主义的文章。
2017届广东省肇庆市高三第二次模拟检测历史试题 及答
试卷类型:A 广东省肇庆市中小学教学质量评估2017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模拟检测文综试题本试卷共12页,41小题,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所在县(市、区)、姓名、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卷上对应位置,再用2B铅笔将准考证号涂黑.2.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写在试卷或草稿纸上.3.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在答题区内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
共1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中书主民,枢密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权力分散局面出现在A.秦朝 B.隋唐 C.宋朝D.明清13.明代张居正说‚古之为国者,使商通有无,农力本穑,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穑以资商,则商病。
故商农之势,常若权衡。
‛这表明张居正的经济观点是A.重商抑农 B.重农抑商 C.农商并重D.以末致富,以本守之14.钱穆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说‚至秦汉以后,中国学术大致归宗于儒家,此非各家尽被排斥之谓,实是后起儒家能荟萃先秦各家之重要精义,将之尽行吸收,融会为一。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汉代儒学取得独尊地位,异己遭到排斥B.秦汉以后,儒学得到丰富和更新C.汉初儒学融合了佛教、道教思想D.儒学在汉代成为官方哲学15.‚这一‘自治’运动注定要失败,因为它所基于的基本设想是荒谬的。
西方化不可能是一个不彻底的过程……工具方面的西方化必然导致思想和制度上的西方化。
因此,西方的科学不可能用来维护儒家文明,相反,必将削弱这一文明。
‛材料是对哪一历史事件的反思?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 C.预备立宪 D.辛亥革命16.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上演讲道:‚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2017年安徽高考历史二轮模拟试题及答案
A对中国革命的目标认识模糊 B从时局出发做出了正确决策 C对革命形势的估计明显错误 D摒弃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分值: 2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5 15.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党中央就确立了“持久战略”,提出“‘以空间换时间’,‘一心一德’抗战下去,以承接中国问题随世界战 争结束而解决的自然机运。”由此可见,其与中共提出的“持久战”方略的不同在于( ) A准备做出巨大的牺牲换取胜利 B积极配合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 C依靠国际力量取得最后的胜利 D单纯地依靠政府和军队消极抗日
下列有关解读中,正确的是( )
A两报均较早给予了关注和报道,说明武昌起义的国内外影响大 B两报均大量报道起义情况,反映其对中国民主革命的高度肯定 C《申报》报道起义较为客观,说明当时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D《泰晤士报》多称起义为“叛乱”,体现英政府的殖民主义立场 分值: 2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4 14. 1930年2月,中国发生大规模的军阀混战,当时的中共中央领导人乘机提出把组织工人政治罢工、组织地方起义、组织兵
立起来的政治组织。”以下是《十二铜表法》条文,体现西塞罗这一法治观的是( ) A“禁止平民和贵族通婚” B“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 C“前后制定的法律有冲突时,后法取消前法” D“家属终身在家长权的支配下。家长得监察之、殴打之、使作苦役,甚至出卖之或杀死之” 分值: 2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9 19.1701年,英国《王位继承法》规定:“鉴于英国法律保护英国人民与生俱来的权利,因此,凡登上英国王位的国王和女王, 都应依照英国法律的规定管理政务。”这说明当时在英国( ) A国王立法权被大大削弱 B君主立宪体制有待于完善 C权利制衡机制卓有成效 D《权利法案》未真正发挥作用 分值: 2分 查看题目解析 > 20 20.梁启超曾从一个中国人的角度来考察美国的宪政制度,他在《新大陆游记》中写道:“彼美国者有两重之政府,而其人民有 两重之爱国心者也。质而言之,则美国者以四十四之共和国而为一共和国也。”这里主要是指美国实行( ) A共和制B联邦制C代议制D三权分立 分值: 2分 查看题目解析 > 21 21.西方学者评价1832年英国议会制度改革是具有革命意义的变革——“Britain is probably closer to the revolution than any other countries in Europe”。这是因为( ) A无产阶级赢得了被选举权 B*了斯图亚特王朝统治 C工业资本家渐入政权中心 D垄断资本控制了国家政权 分值: 2分 查看题目解析 > 22 22.“社会主义”是一种社会学思想。19世纪30至40年代在西欧广为流传,它主张整个社会应作为整体,基于公众利益对社会 财富给予管理和分配。恩格斯指出“就其理论形式来说,它起初表现为18世纪学者们所提出的各种原则的进一步的、据称是更 彻底的发展。”下列对其理解准确的是( ) ①体现出对公正、平等社会的追求 ②力图对启蒙思想进一步深化提升
2017届山东省菏泽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文科综合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2页。
满分3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必做,共140分)注意事项:1.第I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13.从此“军机成为最大的枢密,参与军机的谋臣成为重臣,渐渐与文官之首(丞相)分位”。
由此可知()A.秦朝置三公成功地分割了相权B.宋代有效地分割了丞相的军权C.唐代三省制度提高了行政效率D.清代军机处进一步加强了皇权14.北宋前期,皇室成员的宗子们,从童稚即可享受赐名授官特权。
到了南宋,宗室子弟则要参加科举考试以获得官职。
这说明宗室科举()A.利于政治机构的完善B.体现宗室平民化的倾向C.导致宗室特权被取消D.是科举制由盛转衰的标志15.云南腾冲在清朝是中缅贸易的“丝棉之路”。
史料载“海禁未开,凡闽粤各商贩运珠宝、玉石、犀角、一切缅货,皆由陆路而行,必须过腾越,以故市镇乡场栉比鳞次,询西南一巨区也”。
这体现出()A.腾冲主要作为军事防御城市B.腾冲区域性市场体系逐步建立C.清朝“海上丝绸之路”的繁盛D.西南经济发展领先于东部沿海16.下表是某一历史著作其中一章的目录,其中划线处应为()A在海内外的活动C.革命党结缘帮会的原因D.清政府对于义和团的态度17.民国成立后,在服制上明确规定“自大总统以至平民其式样一律”,服装已不按职位、身份加以区别,而只是按性别不同,场合不同给以区分。
这一变化表明()A.服饰不再表现等级划分,体现平等原则 B.西方服饰在中国服饰领域占据主导地位C.传统服饰对新式礼服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D.社会习俗变化缓慢,带有鲜明政治色彩18.1912—1919、1927—1937年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两个“黄金时期”,其出现的共同原因是()A.国家统一的实现 B.列强放松对华侵略C.政府政策鼓励支持 D.自然经济完全解体19.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思想界最突出的转变是A.从实业救国到宣传民主科学B.从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到学习思想文化C.从崇拜西学到回归传统文化D.从学习欧美到以俄为师,宣传社会主义20.右图为“市场”一词在历届中共三中全会报告中出现的频率统计。
2017年广东省广州市高考历史二模试卷(含详细答案)
2017年广东省广州市高考历史二模试卷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1.周朝以王畿的方言作为雅言,相当于现代所谓“民族共同语”,当时各诸侯国都以雅言作为标准语。
秦汉时期,各地方可使用本地的方言,政府任其自然。
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有,秦汉时期()A.实行了郡国并行制 B.小农经济的发展C.实现了文字的统一 D.大一统思想的出现2.魏晋南北朝时期,曹魏刘徽在《九章算术注》提出“以盈补虚”与“出入相补”原理贯通各公式间的关联,从而将《九章算术》中的几何知识构成一个理论体系;南朝祖冲之父子推算圆周率获得巨大成功。
这表明此时期()A.科学研究注重总结 B.科学研究重心南移C.科技指导农业生产 D.科学研究有非实用的趋向3.北魏时期地方官任期多为六年,隋朝几经改革定为四年,唐宋时期,州县官严格遵守一年一考课,三年一升迁的考核任期制。
这一变化反映了()A.科举制进一步完善 B.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C.监察制度不断发展 D.社会稳定官员晋升较快4.王阳明提出“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
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它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府它深?”等主张。
据此可知,王阳明()A.主张格物致知 B.反对“天人合一”C.关注人的主体地位 D.主张克服私欲5.1898年,《农学报》载叙福建茶商有人“至印度学习,归用机器焙制,去岁出口四万箱,获利甚厚”。
1905年,两江总督派员赴印度等地考察茶业,考察归来后力主设立机器制茶厂。
这说明()A.竞争与交流推动传统茶业转型B.洋务运动扩展到农业领域C.中国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于印度D.实业救国思想成为社会共识6.戊戌时期,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与“万国同风”,民间应者寥寥。
辛亥革命后仅武昌一地,因改穿西式冠履输出白银便达2000多万两;天津在1912年初,一个季度进口洋服洋帽耗资达125万两白银。
这反映了()A.戊戌变法缺乏广泛群众基础 B.政治时局对生活习俗的影响C.先进习俗必然取代落后习俗 D.国人对传统文化持否定态度7.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知识界出现了新的一轮“苏联热”,几乎没有哪种刊物不谈论苏联,不发表有关苏联的文章,谈论苏联已成为一种时尚。
2017高考新课标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板块综合提升二含解析
板块综合提高 (二)中外近代文明(时间: 90 分钟分值: 100 分)一、选择题(此题共25 小题,每题 2 分,共50 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最切合题目要求的。
) 1. (2016 ·安徽淮南二模 )鸦片战争后,英国政府全力推进鸦片贸易合法化,其企图在1858 年经过《中英通商章程善后合约》的签署得以实现。
1905 年自由党登台后,英国议会主动建议逐年减少并最后停止对中国鸦片出口。
这类变化说明()A.鸦片贸易伤害了工业财产阶级的利益B.工业革命的发展使鸦片贸易无利可图C.英国政府的外交政策受制于政党利益D.自由主义者开始反省鸦片贸易的罪恶分析:工业财产阶级的利益是销售商品打劫原资料,而鸦片贸易导致中国白银外流,无力购置商品,故 A 项正确; B 项说法与史实不符,清除; C 项在资猜中没法表现,清除;在资猜中并未有反省的意思,不过客观陈说英国对鸦片贸易的态度的转变,故 D 项错误。
答案: A2. (2016 ·山东淄博模拟 )如图为《中日朝鲜相争》的漫画,该漫画反应了()A.中日希望和平解决朝鲜问题B.李鸿章以夷制夷的思想C.俄国企图帮助日本抢夺朝鲜D.中国放弃对朝鲜宗主权分析:中日希望和平解决朝鲜问题不切合史实,问题是经过战争的方式解决的,故 A 项错误;从图片中能够看出:李鸿章利用沙俄来管制日本,故 B 项正确;俄国企图无从表现,故 C 项错误;从资料不可以看出中国放弃了对朝鲜的宗主权,故 D 项错误。
答案: B3.(2016 ·湖北武汉模拟 )据《筹备夷务始末 (咸丰朝 )》记录,最先五卷中“天朝”出现约 5 次。
至光绪年间,“天朝”已经式微,几乎不用了。
“天朝”使用次数减少后,出此刻史猜中的自称主假如“大清国”“中国”。
这典型地说了然当时的中国()(导学号 57300059) A.渐渐形成同等的外交看法B.“天向上国”规制影响深远C.对西方列强产生崇敬心理D.清政府的统治危机日趋严重分析:“天朝”是清政府天向上国看法的反应,使用次数减少说明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外交看法渐渐近代化,故 A 项正确;“天朝”使用次数减少说明“天向上国”影响渐渐减弱,故 B 项错误;清王朝自称“大清国”“ 中国”是切合近代外交规范的,不可以说明对西方列强产生崇敬心理,故 C 项错误;这类变化是清政府外交近代化的表现,不可以反映统治危机日趋严重,故 D 项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有学者认为,分封制是人口的再编组,每一个封君受封的不仅是土地,更重要的是不同的人群。
它的实行从内部和外部对原族群的血缘关系进行了大规模的变革。
那些姬姓以外的氏族人群,在周人对其亲族子弟及同盟者的分封中被包围、分解、隔绝、控制了。
这种族群关系的重新组合()A.有利于文明和文化的共同创造B.不利于原族群的进一步发展C.彻底地瓦解了原有的血缘关系D.使华夏民族得以形成解析材料中的分割有利于不同氏族之间的文化交融,A项正确。
B项理解片面,排除;C、D两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答案 A2.据古代文献记载:秦汉时期铁犁牛耕技术虽有进步,但尚未普及,占主导地位的起土、翻土农具仍以锸、锄为主。
导致此现象的原因主要是()A.耕牛的极度缺少B.精耕细作的需要C.冶铁技术的落后D.小农经济的局限答案 D3.顾炎武认为儒学的本旨,“其行在孝悌忠信”,“其职在洒扫应对”,“其用之身在出处、去就、交际”,“其施之天下在政令、教化、刑罚。
”“今传于世者,皆外人之学,非孔子之真。
”这折射出顾炎武()A.对理学和心学的彻底否定B.从传统儒学遗产中寻找出路C.对传统儒学的考证辨伪D.以孔孟儒学来维护君主专制解析理学和心学仍然强调孝悌忠信、政令教化,故A项错误;顾炎武重申儒学的本质,认为“今传于世者,皆外人之学,非孔子之真”,这说明他从传统儒学遗产中寻找出路,故B项正确;题干没有涉及考证和辨伪,故C项错误;顾炎武反对君主专制,故D项错误。
答案 B4.史学家许倬云认为:“在种族观念上,以汉族的‘我者’,打起驱除满族的‘他者’,可是又以西方宗教为口号,挑战中国的儒佛道三家,却又是颠倒了‘我者’与‘他者’的相对地位。
”这一观点旨在说明()A.新文化运动冲击了传统思想B.太平天国挑战清朝统治C.洋务运动存在自相矛盾现象D.辛亥革命推翻满清政权解析太平天国运动在种族观念上反对满清贵族的统治,以拜上帝教为口号,挑战了清朝的统治,故选B项。
答案 B5.下表为《部分科技发明在沪渝两地应用年份的比较表》。
该表主要反映了近代中国()A.西方列强大量输出资本B.西方先进技术的迅速应用C.社会生活变迁的不平衡D.近代工业集中于沿海地区解析观察表格,从在东部沿海城市上海与西南内陆城市重庆的时间对比,可以看出部分发明的应用重庆比上海要晚,故选C项。
答案 C6.1842年,魏源的《海国图志》出版,在国内几无反响,印数不过千册。
二十年后,在日本畅销的《海国图志》已在中国绝版。
这突出反映了当时()A.中国近代印刷业滞后B.清政府实行文化钳制政策C.社会变革意识淡薄D.魏源的思想主张脱离中国实际解析《海国图志》体现社会变革思想,而这一时期中国却没人重视,说明此时中国缺乏变革社会的意识,故选C项。
答案 C7.1957年全国工业总产值达到783.9亿元,超过原定计划21%,比1952年增长128.3%,平均每年增长18%。
其中,重工业生产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52年的35.5%提高到45%。
这种变化反映了()A.三大改造已经完成B.我国国民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C.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D.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解析三大改造1956年已经完成,与材料无关,故A项错误;我国国民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是在1952年底,故B项错误;1953~1957年是“一五”计划的实施时间,故C项正确;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是在1956年,与材料无关,故D 项错误。
答案 C8.20世纪50年代美国政府以“反对共产主义威胁”为借口,在全世界,特别在亚太地区煽动反华,指责中国“输出革命”。
中国政府最能戳穿这一言论的是()A.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B.组织志愿军进行“抗美援朝”C.提出并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以大国身份出席日内瓦会议解析中国政府提出并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尤其是“互不干涉内政”,足以表明中国并未“输出革命”,故选C项。
答案 C9.公元前5世纪,希腊出现了悲剧作家,他们不约而同以传奇故事、人与诸神的关系,以及命运与家庭对人生的影响等为主题,诉诸人的情感,表现人的优点;到公元前4世纪,悲剧发展到成熟阶段后喜剧出现,喜剧作品常讽刺雅典官员,或取笑当时的一些思想家,诉诸人的理智,暴露人的弱点。
这反映出古希腊()A.人文主义精神的深入发展B.悲喜剧的社会影响力极大C.公民辩证看待自己的文化D.公民认知社会能力的提升解析注意题干关键词“诉诸人的情感,表现人的优点”“诉诸人的理智,暴露人的弱点”。
这说明古希腊以人及人性为研究的主题,体现了人文精神,故选A 项。
答案 A10.“国王不能犯错误”是英国中世纪以来的一条政治原则,根据1701年《嗣位法》,这条原则被解释为:国王的错误应该由签署该项决定的大臣负责。
这一解释()A.加强了国王的权力B.使得追究国王的责任有了法律依据C.使责任内阁制最终形成D.确立了议会高于王权的原则解析1689年以后,议会高于王权,王权逐渐削弱,A项错误;责任内阁制最终形成于1721年,C项错误;D项是1689年颁布的《权利法案》的内容。
由材料“国王的错误应该由签署该项决定的大臣负责”可知,《嗣位法》对国王行为作出明确的法律规定,故B项符合题意。
答案 B11.“由于牛顿证明了地上的力学也能应用于天上的星球,从而昭示了一种简单而统一的自然规律的存在,整个思想界不禁为之亢奋。
”为此,法国思想家()A.反对智者忽视道德、追求功利的主张B.打出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C.率先提出人人都可以与上帝直接对话D.希望用理性迎来民主、科学的新时代解析A项是古希腊苏格拉底的主张,与17世纪牛顿提出“经典力学”的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B项是14~16世纪文艺复兴的内容,故B项错误;C项是16世纪宗教改革的内容,故C项错误;D项是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内容,与材料相符,故D项正确。
答案 D12.《怎样做大国》指出:“以粗略的线条勾勒现代金融市场,那就是从以佛罗伦萨等独立城市为中心的‘北意大利金融’发展到以阿姆斯特丹为中心的‘荷兰金融’,然后发展到以伦敦为中心的‘英国金融’,最后到达以纽约华尔街为中心的‘美国金融’。
”导致现代金融市场中心第三次转移的主要原因是()A.对外扩张,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B.工业革命后英国成为“世界工厂”C.“新经济”出现,美国经济高速发展D.“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经济霸主解析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经济霸主,确立了以美国和美元为中心的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从而形成了以纽约华尔街为中心的“美国金融”,故选D 项。
答案 D13.(2016·山东青岛模拟)大国关系的变化往往影响着世界局势的发展,如何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值得反思。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42年元旦,美英苏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举行会议,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宣言强调战胜共同敌人的重要性,签字国保证用自己的全部军事和经济资源与德意日法西斯国家作战,与盟国合作,不单独同敌人缔结停战协定或和约。
——金重远《20世纪的世界》材料二从1962年10月22日到12月14日间,肯尼迪和赫鲁晓夫之间来往的信件就有25封……在这些信件中……两人都明确表达了避免世界因为这场危机陷入核大战,通过和平谈判的途径解决危机的强烈愿望。
……通过这些信件以及其他秘密渠道,两国逐渐达成了谅解:苏联从古巴撤走中程导弹、伊柳辛—28轰炸机及其附属设施,并且保证今后不再将进攻性武器运进古巴;美国承诺不侵犯古巴;等等。
因为美苏两个超级大国都不愿意让危机升级,努力避免发生直接的军事对抗。
——刘金质《冷战史》材料三1972年2月21日,时任美国尼克松访华与毛泽东、周恩来等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一起,共同打破了中美两国关系的“坚冰”,成为20世纪影响国际关系格局的最深远事件之一。
……尼克松访华最重要的成果是中美双方签署了《上海公报》……公报在阐明双方对重大国际问题的各自看法和立场、承认中美两国的社会制度和对外政策有着本质区别的同时,又强调指出,双方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周正平、刘东凯《冀朝铸:见证中美关系史上关键时刻》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美国对苏联的政策并分析其原因。
(2)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为什么会引起美国的强烈反应?据材料二,归纳古巴导弹危机最终得以和平解决的原因。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与建国初期相比,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一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对中国和国际形势分别产生了怎样的重大影响?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应如何处理国与国间的关系?答案(1)政策:联合苏联。
原因:共同抗击法西斯。
(2)原因:古巴紧邻美国,严重威胁美国国家安全。
原因:都想避免核战争;积极磋商,相互沟通;避免发生直接的军事对抗。
(3)变化:由对抗到缓和。
原因:国家利益的需要。
影响:中国外交打开了新局面。
(中国外交取得重大突破和转机);有利于亚太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处理:要超越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分歧,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面对矛盾,要加强沟通、对话等。
14.(2016·全国名校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大西洋联盟是战后初期国际局势和国际斗争的产物,是美欧相互需要的结果。
经济和政治的双重动力,推动美国在1947年前后逐步形成了以支持西欧的复兴与联合,进而促使其与美国紧密合作为要点的大西洋联盟政策。
美国采取主动举措的同时,困境中的西欧也有着向美国靠拢的强烈愿望。
各国在政治上也希望得到美国的支持,挽救摇摇欲坠的现政权。
正如美国学者汉里德等人所提出,“欧洲大陆支离破碎,幻想破灭,同时又面临苏联巨大军事力量的对抗。
重建一个健全的欧洲和遏制苏联是共同的需要。
美国作为无可争议的经济超级大国和新的国际货币体制的缔造者,提供了重建的物资和金钱……保证了西欧的军事安全”。
——摘自颜声毅主编的《当代国际关系》材料二美国作为冷战后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欧盟作为世界上最具实力、最成功、最具影响力的发达国家集团,大西洋联盟作为联系二者的纽带,……欧洲国家希望摆脱对美国的依赖,成为与美国平起平坐的全球领导者,但尚不具备实现这一雄心壮志的实力,在涉及欧洲安全的重大议题上仍需借重美国,……美国希望欧洲盟国承担与其经济实力相应的责任,希望能够得到欧洲盟国在重大国际问题上的有力支持,从而确保美国在世界格局中独一无二的领导地位,……尽管如此,美欧之间的矛盾与分歧至多属于战术层面,并没有也不可能引发美欧之间战略层面的冲突,也难以导致大西洋联盟的破裂,欧洲国家在伊拉克战后重建问题上对美国的支持就证明了这一点。
……如法国希望通过加强欧洲自身防务来削弱美国在欧洲安全和防务中的作用;英国则将保持与美国的特殊关系视为其后冷战时代最主要的安全目标,……而德国则坚持美国应当在欧洲安全中发挥主导作用,主张保持一个强大的北约,以消除其欧洲邻国对德国的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