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模拟考试试卷(含答案)
2024届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山东省实验中学2024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图1是长江下游地区史前玉器主要出土地点分布示意图。
该图可以用来说明,长江下游地区A.呈现多元一体的发展特点B.玉器制作进入了萌芽和发展期C.成为中华文化的中心区域D.已出现了疆域较大的早期国家Z.武帝即位后,鉴于市面上因流通“半两”“四铢”“榆荚”等币量不一的货币给社会经济带来的不良影响,收回封国的铸币权,并严禁民间私铸。
汉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铸造新的五铢钱,“”五铢钱的铸造A.降低了铸造货币的成本B.加强了君主的专制统治C.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D.抑制了民间贸易的发展3.《新唐书·杨炎传》记载规定“户无主客,以见(现)居为薄: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
北宋建隆二年(961年),宋政府将全国版图内的州县民籍划分为五等,规定“天下闰年造五等版籍,有五等丁口籍,此五等户皆为主户”,“或以税钱贯百,或以地之顷亩,或以家之积财,或以田之受种”。
这体现了A.土地兼并问题得以缓解B.人口瞒报现象的改善C.征赋方式发生重大调整D.户籍管理的日趋科学4.南浔镇是湖丝的主要集散地,兴起于南宋,到明代中后期日趋兴旺,成为“烟火万家”“舟航辐镂”的巨镇。
每当新丝上市,“商贾骈集,贸丝者群趋”,既有“乡农卖丝争赴市”,也有“客商大贾来行商”,“一日贸易数万金……”。
这可用于说明A.江南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B.商帮的兴起和发展C.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提高D.经济型市镇的繁荣5.清代初年,一些学者自觉不自觉地由中学西学相通相合的看法,转向“西学中源”说,即认为西学出于中国,中国文化是西方文化之源。
“西学中源”说A.反映了学术思想上的天朝上国观念B.体现了中国传统科技的发达和进步C.开启了古代中国思想近代化的潮流D.导致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进程6.《天演论》出版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等名词很快成了报纸文章的热语,风行全国谭嗣同在看到有关进化论的文章后,向人推荐“好极、好极”:革命党人也承认:“自严氏:书出,而物竞天择之理,厘然当于人心,中国民气为之一变。
高三高考历史模拟试卷(附答案)
高三高考历史模拟试卷(附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4分)梁启超说:“吾中国社会之组织,以家族为单位,不以个人为单位,所谓家齐而后国治是也。
周代宗法之制,在今日其形式虽废,其精神犹存也。
’’梁启超认为()A.宗法制度最早起源于周代B.宗法制度影响至今C.家方是最基层的政权组织D.族比国家更重要2.(4分)汉代继承了秦朝抽取人头税的做法,规定:年龄在15到30岁之间的未婚女性需缴纳5倍于常人的人头税。
这主要反映了汉代()A.鼓励人口生育B.女性社会地位低C.社会矛盾尖锐D.政府管理能力差3.(4分)《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名画,如图所示。
图中城门不设任何城防工事,没有驻兵,而是在城门内侧设了一间税务所。
这反映了当时()A.重农抑商政策被摒弃B.民众的税收负担沉重C.城市的经济职能增强D.财政困难和军备废弛4.(4分)明代继承了元朝的行省制,行省之下有府、州、县,县是中央政府任命官员的最基层单位。
每个县有一个县官,根据省籍回避制度,必须由非本省出身者担任。
明代推行“省籍回避制’’()A.激化了社会矛盾B.有利于中央集权C.净化了官场风气D.推动了地区交流5.(4分)如图是1840﹣1894年间洋(机)纱(此时国内也逐渐开始自己生产机纱)与土纱使用量情况表。
这表明当时()A.自然经济已经解体B.消费仍以土布为主C.近代化因素在增加D.国内市场不断扩大6.(4分)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郑超麟在回忆录中写到:“中华民国八年,写成世界公历是最容易记忆的……当代中国的集体意识,可以说,是在这一年觉醒的;我个人的小小意识则确实是在这一年觉醒的o“这一年()A.新民主主义理论正式提出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进一步传播C.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D.知识分子群体发起白话文革命7.(4分)1955年,一本面向农村的宣传读物上说:“(有些人)看到食糖、食油供应不够充分,就埋怨政府重工业发展多了,要求多发展轻工业,这是不对的。
福建龙岩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
福建龙岩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 1.在公元前5世纪,希腊城邦宗教崇拜变得越来越温和。
尽管最初是不受约束的崇拜在这一阶段成为完全被城邦驯化的一种宗教。
仪式的聚集点从山林转到了城邦,仪式的性质也发生了剧烈的变化。
情绪化的节日庆祝被旨在荣耀城邦传统的戏剧演出所取代。
这一现象反映了希腊A.智者学派忽视了道德和法律的约束作用B.形成以宗教为基础的强烈的集体认同感C.通过话剧这一媒介宣扬人文主义的精神D.城邦对公众生活和政治生活控制的加强2.引力波本身是时空的涟漪。
当引力波出来的时候,时空会在与引力波垂直的方向上发生周期性的形变,而置身其中的物体也会发生周期性的伸缩。
据此推测,为引力波假设提供基础理论的应该是A.相对论B.生物进化论C.量子论D.万有引力定律3.1992年《华盛顿邮报》写道“美国以及盟国正进入永久关系紧张的时代”。
这种紧张关系是由于A.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B.第三世界团结一致反对霸权主义C.美国对盟国的经济控制D.美、日、欧对资源和市场的争夺4.以下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大事记”中某年的部分大事记录:“苏军取得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北非德意军队投降”“美英盟军西西里岛登陆”“中、美、英签署《开罗宣言》”。
这一年应是()A.1941年B.1942年C.1943年D.1944年5.在1922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杭州西湖会议上,共产国际代表马林要求中共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但是,“大多数与会者反对马林的提议,认为国民党是资产阶级政党,中共党员加入进去,与资产阶级混合,会丧失党的独立性”。
高考历史模拟试卷(含答案)
高考历史模拟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总统______ 提出了“十四点”和平计划。
A.威尔逊B.罗斯福C.特朗普D.奥巴马2.1921年7月至1922年1月,英美日法德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代表在瑞士洛桑举行的经济会议是______ 会议。
A.华盛顿B.维也纳C.巴黎D.洛桑3.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下列关于相互轰炸事件的叙述错误的是______。
A.1940年7月德国空军轰炸了英国的港口和机场,英国空军对柏林进行了报复性轰炸。
B.1941年6月德国发动猛烈轰炸,试图摧毁苏联的重要城市列宁格勒,但未能如愿。
C.1942年4月日本大举对达尔文、布里斯班等地进行轰炸并大胆试图在澳大利亚登陆。
D.1945年2月美军空军对东京进行了大规模轰炸,实施的是恶性破坏性轰炸。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
A.中苏两国曾在1969年恶性冲突,发生中苏边界战争。
B.1969年印巴爆发冲突后,中印两国全面破裂。
C.1969年7月20日,阿波罗11号航天器成功将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艾德林登月并返回。
D.1969年3月14日,法国总统戴高乐提出依靠欧洲力量维护世界和平的“欧洲独立方案”。
5.抗日战争时期,联合舰队取得的有关我军主力舰艇的最重要战果是______。
A.击沉了“长江号”B.击伤了“太原号”C.击伤了“山东号”D.击沉了“平海号”6.在辛亥革命前夕,孙中山曾呼吁的法律主张是______。
A.“驱逐鞑虏,恢复中华”B.“宁可草野跑生,不愿官府生熟”C.“废除科举,推行选举”D.“改天换地易主席,恢复中华立统席”7.中国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抗击美国这类先进国家的原因是______。
A.伟大领袖的指引下B.领袖和指挥部的英明决策C.广大人民的英勇斗争D.先进的武器装备和技术手段8.湖南出现的早期资本主义农民起义______。
A.白莲教起义B.太平天国前期起义C.张献忠大西南起义D.崇祯年间李闯起义9.洛阳起义爆发时间是______。
高中历史模拟试题含答案
高中历史模拟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位历史人物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伟大民主革命家?A. 孙中山B. 刘备C. 项羽D. 曹操答案:A. 孙中山2. 以下哪个朝代被称为中国历史的“黄金时代”?A. 商朝B. 唐朝C. 汉朝D. 清朝答案:B. 唐朝3.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 朝鲜半岛问题B. 台湾问题C. 边疆纠纷D. 鸦片战争遗留问题答案:A. 朝鲜半岛问题4. 1911年辛亥革命的爆发标志着什么?A. 旧民主主义时代的开始B. 新民主主义时代的开始C. 封建制度的终结D. 资本主义的兴起答案:B. 新民主主义时代的开始5.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哪一年在上海召开?A. 1920B. 1921C. 1923D. 1925答案:B. 1921二、填空题1. 1840年,中国与英国发生的鸦片战争签订的《****》割地赔款答案:《南京条约》2. 辛亥革命领导人孙中山提出的“****”答案:三民主义3. 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几千年的****制度答案:封建4. 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和中国工人、农民、士兵和其他革命****的组织答案:群众5. 共产国际代表****于1921年传达了第一次国际的指示答案:斯大林三、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中国近代史上的五四运动及其影响。
答:五四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次伟大的爱国民主运动。
它是从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爆发的一次爱国运动发端,迅速发展成为全国范围内的一场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大革命运动。
五四运动的影响深远,推动了中国民主思想的传播,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加速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2. 请简述中国抗日战争的重要意义。
答: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与日本侵略者进行的一场持续抗战。
这场战争是中国人民在抵抗外敌入侵的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民族抗战,对于捍卫中国领土主权、保卫民族尊严具有重要意义。
抗日战争结束后,中国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尊重和支持,为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奠定了基础。
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含答案
盐城市、南京市2023-2024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高三历史试卷2024.01本试卷分选择题利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 分。
考试用时75 分钟。
注意事项: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姓名、班级写在答题卡指定区域。
选择题答案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卡...上;非选择题的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空格内,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后,交回答题卡。
一、选择题:共16 小题,每题3 分,共48 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根据传说和文献记述,大禹治水动员了各部族的人力、物力,实行集中统一领导。
商周时期青铜器铭文有““天命禹,敷土隓山壑川,逎(乃) 癸亥起征,降民监德”的记载。
这反映出早期国家A.以武力控制所有部族B.实行原始民主制度C.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D.借助神权治理水患2.表1中两位思想家讨论的共同话题是表1A.道法自然B.天人关系C.民本思想D.宇宙法则3.据学者研究,汉代盐官讲究籍贯“回避”原则,即本县盐官不能任用本那本县人,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可考的盐官莫不如此。
连云港尹湾汉基出土的简牍所记载的盐官长、盐官丞,都不是东海本郡人。
汉代此举主要是基于A.王国势力恶性膨胀B.盐官握有经济实权C.完善察举征辟制度D.强化重农抑商政策4.丝绸之路的开通使胡技流入大唐,注入百戏。
百戏的曲乐热闹明快,加之新颖的弹奏器乐,国内出现对胡风潮流的追求,呈现出“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的景象。
上述现象反映了唐代A.民族文化的交融B.审美标准的趋同C.戏曲艺术的成熟D.女性地位的提高5.图1为美国皮博迪·艾塞克斯博物馆收藏的1700一1720 年福建德化窑烧制的荷兰家庭白瓷雕像,它生动地展示了荷兰人的生活场景。
由此可推知图1A.中国产品在美国颇受喜爱B.出口瓷器产自官营手工作坊C.东方的价值理念倍受推崇D.中国瓷器生产提供个性定制6.两次鸦片战争后,清廷从外交的制度架构上开始向西方趋同。
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第二中学2024届高三模拟考试试题历史(含答案)
2024届高三全真模拟考试试题历史考试时量:75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6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图是距今五千余年的良渚遗址示意图,遗址面积100平方公里,遗址多达400余处,其核心良渚古城为三重结构。
良渚遗址的考古发现证实()A.黄河流域已进入文明社会B.最早的稻作农业出现C.中华文明历史轴线的延伸D.邦国的神权色彩浓厚2.刘邦立汉以后重建封建制度,陆续分封诸侯王和列侯,然而汉代郡县与封国并行的“双轨体制”只施行于关东地区,在关西地区则采取全面郡县的一元统治体制。
统治者旨在()A.吸取秦朝灭亡的经验教训B.贯彻因俗而治政策C.构建中央优势的区域格局D.健全地方行政体系3.台湾学者毛汉光在其博士论文《唐代统治阶层社会变动》中,将《旧唐书》和《新唐书》中所载唐代830名进士,按其社会出身作了统计,得出的结果是:士族子弟约占70.96%,没落士族和低级官员子弟约占13.13%,寒素子弟约占15.9%。
据此可知,唐代()A.选官虽体现一定公平性但仍受制约B.选官呈现多元化特点C.平民取得了与贵族相同入仕的机会D.文官选拔具有怀柔性4.下图是宋元时期明州(今宁波)城市布局示意图。
该图可说明此时期()A.政府重视发展海外贸易B.外贸成为税收主要来源C.城市经济功能占据主导D.外交机构已趋向专业化5.明朝万历年间,宦官冯保“内倚太后,外倚居正”,权势不可谓不重,但在一次神宗御书赐辅臣时,冯保侍侧,“立稍倾敧”,皇帝立以饱墨巨笔“掷其所衣大红衫上,淋淳几满。
冯珰震惧辟易,江陵亦变色失措”。
这可以用来说明明朝()A.宦官与外臣关系错综复杂B.宦官权力极端受制于皇权C.宦官权重易激化社会矛盾D.皇权空前加强并达到顶峰6.如表为鸦片战争后清政府文件中常出现涉及西方国家的词汇。
这些词汇的出现是由于()体现中国对外关系基本哲学天下、天朝、天威、中外一体体现中国对西方国家的看法丑类、逆夷、夷性犬羊、夷情叵测、夷祸、狼狈为奸体现中国对西方国家政策查办、秉公办事、恩准、格外施恩、办理夷务、羁縻、驭夷体现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态度仰赖天恩、俯首听命、真心悔过、四夷来服、就抚A.统治阶层尚未认识到西方先进B.中国外交仍固守传统观念C.清政府对外政策日益转向强硬D.清王朝并未受到外界冲击7.下图反映了中国某一时期的社会变化,据此可知,这一时期()·政府田赋收入占财政收入比例由25%降至21%·官办企业由年均增长14.5%降至3.81%·政府明确规定各种大礼服、常礼服,大礼帽等“料用本国纺织品”·“今兹共和政体成立,喁喁望治之民,可共此运会,建设我新社会”A.民族企业发展环境改善B.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C.发动国民经济建设运动D.官僚资本阻碍民族工业发展8.1939年《大众日报》筹备期间,筹备组归纳出这份报纸的性质须遵循以下三条:第一,这是个党的报纸,代表山东分局的机关报;第二,这是一个统一战线的报纸,一切消息、言论等都要考虑到有利于统一战线;第三,这是群众性的报纸,要广泛发动群众。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解析版)
A.商业发展推动阿拉伯的社会变革B.麦加地区区国际商业易迅速发展
C.南北阿拉伯人进行了深度的融合D.各部落更大规模联合的发展趋势
13.某学派认为,“宗教必须被当作单纯的迷信抛弃掉,原有的政治形式必须被当作……压迫性的存在消灭掉,人的良善本性必须成为主导性力量”。要实现这一切,他们寻求的最佳途径是( )
A.暴力革命B.重塑信仰C.诉诸理性D.实行共和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正向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7-18世纪(世界)。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这个学派是启蒙运动时期出现的“百科全书派”,他们认为“宗教必须被当作单纯的迷信抛弃掉,原有的政治形式必须被当作……压迫性的存在消灭掉,人的良善本性必须成为主导性力量”而要实现这一切,就要诉诸理性,C项正确;材料并未提及暴力革命,排除A项;材料要抛弃宗教,而不是重塑信仰,排除B项;材料也没有提到实现共和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C项。
8.这些言论( )
A.完全突破了天朝上国的观念B.体现了传统文化和西学结合
C.顺应了近代社会发展的潮流D.揭开了近代学习西方的序幕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晚清(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早期维新派人物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看到了西方技术和制度的先进性,主张向西方学习,顺应近代社会发展潮流,C项正确;完全突破说法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材料内容未体现传统文化和西学的具体结合,涉及到的是向西方学习,排除B项;洋务运动开启向西方学习的历程,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排除D项。故选C项。
浙江省宁波市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解析版)
A.“三三制原则”为特征的民主政权建立
B.国民党对解放区的重点进攻被粉碎
C.土地改革 全国范围内蓬勃开展
D.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在全国范围内展开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材料地图中几个行政区的名字和范围及所学知识可知,此时应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经济恢复期,此时期土地改革在全国范围内蓬勃开展,C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三制是在全面抗战时期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行的,与材料范围不符,排除A项;国民党对解放区重点进攻时期,南京国民政府尚控制南京,与材料范围不同,排除B项;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是1978年,此时已经没有材料中几大行政区,排除D项。故选C项。
12.歌德曾说“游罗马需要大量知识储备”。他感慨:“进入罗马城那一刻,我仿佛浴火重生,一生所学历史知识,在这里亲见,整个世界史与这个城市相关。我既可随凯撒远征幼发拉底,也能隐遁罗马神圣大道,静候王者凯旋。”歌德游历罗马时需要储备的“历史知识”包括( )
①由公民组成的强大的罗马军队曾征服过意大利、西班牙和两河流域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古代(中国)。东汉世祖时骠骑将军张意之子中书郎张齐芳隐居于灵山,后舍宅为寺,初名灵山寺。这一历史事件折射了佛教在汉代传入中国,并产生影响的过程;唐武宗时期,拆毁寺宇,勒令僧尼还俗,反映出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受到阻碍;唐僖宗广明元年复寺,并赐名为保国寺,反映了佛教再次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因此保国寺的由来与毁建反映了佛教融入中国的曲折历程,C项正确;唐武宗时期的灭佛行动并不能证明佛教完成了本土化,排除A项;材料主旨并不是关于佛教对儒家文化的改造,排除B项;材料主旨是外来文化在中国的传播,而非中国文化的外传,排除D项。故选C项。
高三历史模拟考试试卷(含答案)
高三历史模拟考试试卷(含答案) 高三历史模拟考试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XXX曾教训自己的太子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XXX,用周政乎!且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受,何足委任!”由此可以推知当时儒学不能顺应汉朝政治需求。
2.北宋名臣XXX曾当着使者的面把真宗皇帝的手诏烧掉,并让使者回话“但道臣沆以为不可”;另一名臣XXX曾对XXX 皇帝说:“先帝,臣所立;陛下,先帝儿子,做得好,臣便面阔;做得不好,臣亦负惭愧。
”上述现象说明宋代士大夫参与政治决策。
3.下列宋元时期三部重要的农业典籍在对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技术的记述上带有各自鲜明的特色,这客观上反映了这一时期农业科技最为发达。
4.明代以每纳粮一万石的地区为一粮区,选派当地大户担任“粮长”,负责催征税粮,参与编制赋役黄册和鱼鳞图册,有的还包揽地方事物。
政府还以“税户人才”的名义,选拨优秀粮长为基层官吏。
由此可知“粮长制”的推行适应了强化君权的需要。
5.据不完全统计,1850年的中国总人口量约为4.1亿,1873年下降至约3.5亿,锐减6000余万。
导致这一数据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持续不断的海外移民。
6.下图是刊登在1910年《神州日报》上的一幅风俗画,画中男子正在张贴的布告上写有“奉旨不缠足”字样。
此画旨在说明清末新政有利于女性摆脱封建桎梏。
B。
自由平等观念逐渐为大众普遍接受。
在中国,自由平等观念的普及与推广与维新变法运动密不可分。
在这一时期,一些进步的知识分子开始提倡自由平等的观念,呼吁废除科举制度、平等课税等措施。
这些观念逐渐渗透到广大民众中,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C。
维新变法推动了女性社会地位提高。
在维新变法时期,一些进步的知识分子开始呼吁女性平等,提倡女子教育、女子解放等措施。
这些措施的推行,使得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得到了提高,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D。
2025届浙江省宁波市高三上学期高考与选考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宁波市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考与选考模拟考试历史试卷考生须知: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上。
3.选择题的答案须用2B铅笔将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要改动,须将原填涂处用橡皮擦净。
非选择题的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答案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Ⅰ(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中国考古学家曾在湖北郧县发掘出3个头骨化石和300多件石制品,距今约100万年。
其中,2022年发掘的“郧县人”3号头骨是迄今欧亚内陆发现的同时代最为完好的古人类头骨化石。
由此可知,“郧县人”()A.头骨最为完好,最早迈进文明时代B.从事渔猎和采集,成为食物生产者C.过着群居生活,进入氏族公社阶段D.使用打制石器,处于旧石器时代2.“汉家天马出蒲梢,苜蓿榴花遍近郊”,这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茂陵》中的诗句,描述了当时中西文化交流的景象。
该景象的出现缘于()A.汉武帝设中朝B.张骞出使西域C.汉设西域都护府D.甘英出使大秦3.据《北京历史地图集》记载,金中都城从南门——丰宜门向北,过龙津桥、宣阳门(丹凤门)、千步廊御道,直抵宫城南门——应天门;过应天门,便进入宫殿群,轴线上依次排列着大安门、大安殿、宣明门、仁政门、仁政殿、昭明宫、昭明门,一直到宫城北门——拱辰门;出拱辰门外又是一条笔直的大街,一直通向中都城北门——通玄门。
由此推断,金中都城的“轴线”()A.体现女真族吸收中原王朝文化B.具有行政、防御、商业的功能C.适应女真族草原迁徙生活习俗D.成为元、明两朝北京的中轴线4.有史家认为,及至清代,总督、巡抚成为省级正式的行政长官,几经调整后定型为18行省,8总督、15巡抚的格局。
山东省潍坊市2025届高三历史下学期模拟考试一模试题含解析
A. 宣扬优胜劣汰理论B. 蕴含著民主革命的思想
C. 体现民族危机深重D. 表达对同等自由的追求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时间是“1903年”,此时《辛丑条约》已签订,清政府成为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峻,所以材料教科书主要是劝导学生要爱国,要挽救国家和民族的危亡,体现了民族危机深重,故C项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优胜劣汰理论的宣扬,A项错误;材料未体现民主革命的思想,B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对同等自由的追求,D项错误。故选C。
5.刘锡鸿认为中国空虚不在无船无炮,而在无人无财,此皆政教之过也,西洋技巧文字,不行纷纷讲求,致群鹫于末,而忘治道之本,不思整饬纪纲;郭嵩焘认为西洋立国以政教为本,日本仿行西法,月异而岁不同,中国考求洋人末务而忘其本,自以为安。两种两人均认为
A. 政体亟须调整B. 西方技艺为末C. 纲常政教为本D. 不能仅学技术
4.—明朝为防沿海军阀余党与海盗滋扰,实行海禁。沿海人民生路被断,于是与倭寇连结为乱。政府遣戚继光等人平倭,同时渐渐放松对民间海外贸易限制,沿海形势渐渐稳定。材料表明当时
A. 东南沿海的私商是倭寇主力B. 倭患隔断了中外商品贸易
C. 政府失去对民间贸易的限制D. 政策转变促成倭患的解决
【答案】D
【解析】
3.宋太宗说:“前代帝王昏弱,天下非常财赋未有一分入于王室”“朕今整理天下遗利,以赡军国,以济穷困。若豪户猾民,望毫发之惠,不行得也。”宋太宗意在
A. 反思唐藩镇割据的教训B. 消退“不抑兼并”的危害
C. 强调经济上集权的重要D. 关切国家安定与百姓疾苦
广东省肇庆市2025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广东省肇庆市2025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本试题共6页,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2024.11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信息填写清楚、准确,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粘贴处。
2. 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3. 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得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及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距今7200—6900年前的江苏省草堰港遗址,目前已出土陶、骨、石、木、玉、蚌等各类遗物2800余件。
其中,陶器中釜占主导地位,其次为罐、钵;骨器数量众多、打磨精美;木器有钻木取火器、纺轮、浮漂等。
由此可推知A. 当时渔猎采集已被取代B. 人类生产生活渐趋稳定C. 早期国家形态初步形成D. 该区成为中华文明核心2. 秦朝在征服岭南后,在岭南地区修建了不少的城池和关隘,譬如《史记》中记载的岭南三关,分别控制着五岭山脉的险要关口,卡住了从中原进入岭南地区的通道。
这一措施A. 阻止了岭南地区与北方的往来B. 反映了秦朝刑法的严酷性C. 导致了岭南地区出现割据政权D. 加强了对岭南的直接控制3. 590年,隋文帝颁布命令,要求府兵及其家属在州县落籍,平时从事生产,实行“寓兵于农”。
这使过去兵民分治、府兵另立户籍的旧制发生了改变。
这反映了隋朝政府A. 意图削弱军将权力B. 弱化对民众的控制C. 重视发展农业生产D. 着力减轻财政负担4. 北宋中期,理学诗派兴起,其主题主要集中在“论道崇德” “仁政爱民” “咏史怀古”和“游记写景”等方面,同时也涉及了“人生感怀” “咏物言理” “议论科举”等话题。
由此可见宋代A. 文化精神呈现出新的面貌B. 商品经济渗透到文化领域C. 文学创作转向为政治服务D. 传统教化实现了迭代重构高三·历史第1页 (共6页)5. 表1为明代匠户制度的相关信息。
江苏省镇江心湖高级中学2024年高三3月份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
江苏省镇江心湖高级中学2024年高三3月份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唐代宫廷的七部乐、九部乐、十部乐中有来自西域的龟兹、高昌、疏勒等乐,有来自印度、天竺、康国、安国等乐,以及来自高丽、日本、扶南等乐。
促成音乐呈现这种特征的主要因素是唐朝A.政治军事实力的强大B.百家争鸣局面的延续C.加强现实统治的需要D.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2.法国1793年宪法规定国民议会的会议应当是公开的,允许民众旁听,导致实践中旁听者通过鼓掌或呐喊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甚至允许群众举着武器在议会大厅内列队游行示威,直接左右了议员们的意志。
这反映出当时法国A.主权在民的原则得到有效执行B.温和保守的政治主张备受推崇C.代议制民主保障广大民众利益D.君主立宪制政体在渐进中完善3.1787年,美国宪法的批准程序发生了变革,由《邦联条例》规定的所有州议会的一致批准,改为在州议会的建议下召开专门的人民代表大会,审议和批准新宪法,9个州批准就能生效。
材料中的“变革”表明美国A.州权和人民主权相结合B.联邦制与直接民主相结合C.三权分立由理论到实践D.代议制与政党政治相结合4.16世纪葡萄牙著名诗人德卡蒙斯这样深情地描绘他的祖国:“大陆,在这里是尽头;大海,在这里才开头。
”诗句中反映了他对祖国引以为豪的是A.成为“海上马车夫”B.垄断欧亚之间的贸易C.率先开辟新航路D.处于欧洲商业中心地位5.罗斯福新政后,“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国家正在为了保护没有特权的人免受剥削而寻求方法;在另一种意义上说,政府正在与私营企业进行竞争,并且逐步去代替它们,但是,并没有使公司与资本主义断绝关系。
高三历史模拟试卷(含答案)
高三历史模拟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20小题。
每小题3分,共60分)。
1.当代著名的人类学家安德森在他的名著《中国食物》里谈到,中国乃至整个东亚很少吃牛肉,而牛肉却是西方饮食文化中必不可少的食物原料。
造成这种饮食习惯差异的根本原因是A.历史传统的不同B.生产方式的不同C.生活习俗的不同D.宗教信仰的不同2.玉石具有温润、坚硬的特点,我国古代形成了独特的玉文化。
孔子提倡君子佩玉,主要是因为A.玉非常贵重,是财富的标志B.玉石的特点与我国古代的道德规范相吻合C.玉石具有祛除疾病的功用D.玉饰工艺精湛,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3. 1850年,美国驻厦门领事说:在厦门,“大批的美国床单、衬衣布、斜纹布发生积压,卖不出合适的价格”。
造成以上现象的原因不包括A.盲目对华输出商品的结果B.中国自然经济对外来商品的顽强抵抗C.闭关锁国政策的抵制D.中国民众的贫困与消费观念对洋货的销售不利4.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1898年春在上海刊行,后曾三次被清政府下令毁版。
此书遭毁版的原因是A.宣扬经学B.批判儒家思想C.借“经学”之名,行“改制”之实D.否定孔子的权威5.20世纪初,中国偏远乡村出现了“穿洋装谒孔子”的现象。
对此理解准确的是A.中西文化交融碰撞的结果B.启蒙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重大影响C.儒家思想正统地位频临崩溃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6.1924年7月,国民党召开党员联欢会,孙中山看到衣衫不整、肤色黝黑的农民冒着烈日前来参加,异常兴奋地对身边的宋庆龄说,“这是革命成功的起点”。
据此判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 孙中山认识到了农民的伟大力量B.为此他提出了民生主义C. 决定建立工农联盟政权D. 决定进行国共合作7.摄影技术的出现为记录历史提供了新的手段。
下列照片记录的是同一事件,它是A.中华民国成立B.北伐胜利进军C.抗战胜利D.新中国成立8.1950年6月,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三中全会上说:“光靠我们党是治不好天下的。
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卷(含答案和解析)
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卷(含答案和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晚商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考古遗址中出现家马,主要被用于牺牲、战争和交通;至迟在战国秦汉时期,马已经成为六畜之首。
有学者对成书于这一时代的《尔雅·释畜》中“六畜”类汉字进行量化统计:共109个汉字,马的各种专名51个,牛18个,猪13个,羊11个,犬10个,鸡6个。
马的不同颜色就有16个专名。
这反映出当时A.劳作方式发生变化B.战争样式出现根本变革C.驰道网络基本形成D.马在中原获得文化接纳2.表1为汉代传译活动的史料记载,这表明传译活动表1A.致力制度变革B.促进民族交流C.推动疆域扩展D.完成文字统一3.《大唐开元礼》是唐代五礼制度中各种仪式的仪注,《唐六典》是唐代各官府机构设置、人员构成及其执掌的规定。
这两部书都是唐玄宗营造盛世的产物。
唐玄宗组织编纂《大唐开元礼》与《唐六典》的目的是A.提高官员文化素质B.彰显统治合法性C.树立本朝典制权威D.完善三省六部制4.宋朝的工商业收入能与以两税为主的传统农业税收并驾齐驱,有时还超过农业税收;金朝田赋岁人约1000万石,商税、物力钱等岁人总约2000万贯。
这反映了宋金A.经济联系密切B.财政结构趋同C.农耕经济衰退D.社会流动增强5.明清时期,湖州府的南浔镇成为丝织业中心。
《南浔丝市行》中写道:“乡农卖丝争赴市一沿门挨户相连接……熙熙而来攘攘往,一日贸易数万金……繁华富丽压苏杭。
”当地也流行一句谚语:“湖州整个城,不及南浔半个镇”。
这些现象反映了明清时期江南地区A.城市化进程加速B.重农抑商政策瓦解C.工商业市镇兴起D.商人群体实力雄厚6.如表2,咸丰皇帝与曾国藩的主要分歧在于表2A.镇压太平天国的决心B.对待地方武装的态度C.应对西方列强的策略D.推进洋务新政的途径7.直系军阀首领曹锟是天津静海一带有名的大地主,同时还创办了恒源纱厂;民国总统黎元洪不仅是大地主,而且投资创办了一批企业,如中兴煤矿、中原煤矿等12家厂矿和中华汇业银行,成为工商地主。
2024年福建龙岩市高三三模高考历史模拟试卷试题(答案详解)
龙岩市2024年高中毕业班五月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注意:请将试题的全部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距今约7500-3000年的福建平潭壳丘头遗址群中,出土陶片上有稻、粟、黍等印痕,有种类丰富的贝类堆积,还出土了多种海陆野生动物的骨骼。
由此可知,当地先民()A.最早培植了粮食作物B.已经使用自然货币C.形成多样化生计模式D.仍属采集渔猎阶段2.刘邦攻克咸阳后,诸将皆争夺金帛财物,而“(萧)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汉王(刘邦)所以具知天下隘(è)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
萧何此举()A.提供了赋役征发依据B.完善了国家的治理体系C.开启了郡国并行制度D.旨在继承秦朝文书律令3.下图是盛唐敦煌莫高窟“雨中耕作”壁画。
画中左侧农夫头戴席帽正在耕地,下面农夫肩挑麦束行进,下方一家四口席地在田间餐饮。
这反映了()A.小农经济的生产劳作场景B.绘画艺术的写意风格C.曲辕犁已在西北地区普及D.民族交融的不断加强4.元朝科举实施时间短,规模小,还曾一度停开,主要采用世袭、恩荫与推举制录用官员,并允许转吏为官。
这()A.吸收了蒙汉选官制精华B.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C.丰富了官僚政治的形式D.限制了社会阶层的流动5.下表是明朝对各类民族聚居区实行的管理措施。
这反映了明朝()民族聚居地区管理措施汉族聚居区把归附的各民族编入都司卫所中统一管理汉族与边地民族聚居区交界地带采取驻扎汉军与改编土著相结合的办法进行管理更边远一些的边疆民族聚居区以土司和羁縻卫所为框架A.内地边疆治理一体化B.边疆政策的灵活务实C.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D.军政合一的管理机制6.1864年,清政府刊印了丁韪良翻译的《万国公法》。
光绪年间,有些大臣以此来检索此前所订条约的失误,认为“从前中国与各国立约,多仓猝定义,又未谙西洋通例,所损颇多。
高三历史模拟试卷全解析六套
高三历史模拟试卷全解析六套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高三历史模拟试卷一第Ⅰ卷选择题,共69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3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9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战国时期,最能体现封建性改革所带来的社会变化的是A.效仿秦国,变法风潮起 B.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C.逃亡者“耕豪民田,见税什伍”D.封建城市的兴起1.答案B解析解题关键理解战国时期改革的本质特点是确立封建制度,新兴地主夺取统治权,其在政治上的具体表现形式就是君臣位置的更替.2.有人反对王安石变法中的某项法令,认为它“将笼诸路杂货,买贱卖贵,渔夺商人毫末之利”,该法令是A.青苗法B.均输法C.免役法D.市易法2.参考答案D.解析材料要求回答直接损害商人利益的法令,A项限制了高利贷的盘剥,B项均输法教材没有讲到,C项损害了官僚地主的利益,D项限制了商人对市场的控制. 3.为了改变宰相“事无不统”的局面,北宋设置了①参知政事②三司使③通判④枢密使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3.答案C解析通判是地方官员,无法限制相权,而①②④分别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财权和军权.4.明清时期,江浙地区城镇如雨后春笋蓬勃兴起.这些城镇的主要特点有①多为工商业城市②有些出现了新的生产方式③呈现专业化特色④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4.答案A解析江浙城镇的主要功能在经济方面,因此可排除④.5.齐民要术·序中说到:“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此段话表明A目的是为发展商品经济 B反映出作者重农抑商思想C告诫统治者应舍本逐末 D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5.答案B解析抓住材料中“商贾之事,阙而不录”这一信息,可作出正确选择.6.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产生了一定影响,这主要表现在它A.否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B.动摇了清朝的统治基础C.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D.实施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6.答案B解析解答该题,首先要搞清中国近代化的含义,在中国近代,近代化就是工业化和工业化相伴随着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就是实现社会转型,由封建社会转变为近代社会.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生产力从手工操作向机器生产的变化;二是生产方式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三是政治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变化.农民阶级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虽然肩负起了民主革命的反封建反侵略基本任务,属于民主革命的准备阶段,但其主要目标是推翻清王朝,主要功绩是沉重地打击了专制清王朝,加速了清王朝的衰亡.所以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产生了一定影响,主要表现在政治上,答案选B.选项A、D叙述不当,C不是主要表现.该题思维含量高,难度中等.7.有人说洋务运动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里的“柳”是指A增强封建统治的力量 B出现新的经济因素和阶级力量C抵制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D引进近代科学技术答案B解析“无心”的“插柳”是指洋务运动在其主观目的之外的客观效果.8.如图,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灭的战役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D解析北洋舰队全军覆灭的战役是威海卫,其位置在山东半岛的北侧.9.我们之所以说鲁迅在新文化运动的文学革命中做出了突出贡献,主要是因为他A 把反封建的内容和白话文的形式结合起来B 对封建礼教的攻击最为猛烈C 主张建立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D 首先提倡白话文答案A解析考查基本史实.10.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首先致力于A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B组织发动工运高潮C制定中共民主革命的纲领 D独立领导武装起义B答案B解析结合中共一大内容:确立中共成立后的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结合中国工运第一次高潮的史实,可得出正确答案.11.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对民主革命道路进行了新的探索,这条新道路指的是A.领导工人阶级进行武装斗争B.建立根据地形成“工农武装割据”局面C.联合各革命阶级建立统一战线D.纠正“左”倾错误促进革命形势发展答案B解析大革命失败后,中共探索民主革命道路是“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12.20世纪30年代面对日本侵略,蒋介石提出和取消“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均源于A.“一二九运动”促进民族觉醒B.日本发动和扩大对华侵略C、“八一宣言”要求合作抗日D.中共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 B答案B解析提出这一政策是源于日本侵略东北,东北沦亡激起全国人民反对;取消这一政策是在华北事变后民族危机加剧,抗日救亡运动高涨,西安事变爆发后,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因此二者都源于日本对华侵略.13.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于1936年和1945年分别在西安与重庆进行了谈判,对于这两次国共谈判叙述正确的是A.两次谈判国共两党的目的一致,但谈判的结果不同B.两次谈判的结果说明了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C.两次谈判中美国对国共两党谈判的态度与政策相同D.两次谈判国民党都是为了赢得内战的准备时间答案B解析1936年谈判成功,初步达两党合作抗日意向,有利于全民族抗战,并最终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1945年谈判有利于民主政治的实行,但由于蒋介石撕毁谈判协定,两党分裂导致的长达四年内战.体现了合者两利,分则两伤.14.新中国成立初期,为恢复国民经济,振兴民族工业,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采取的措施不包括A.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B.接管私人资本主义的企业C.合理调整工商业D.稳定物价,统一财经答案B解析注意时间“新中国成立初期”,对私人资本主义处理是合理调整,而不是接管.15下图邓小平的这幅题词,直接针对的是A.人民公社化运动 B.“二月逆流”c.“反击右倾翻案风” D.“两个凡是”的方针答案D解析文革结束后,中央领导人继续坚持“左”的思想路线,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提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6.新航路开辟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集中体现在A.资产阶级人数增加 B.雇佣劳动力增加C 资本原始积累速度加快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答案C解析新航路开辟,葡、西、荷、英、法等国家走上了殖民扩张的道路,资本原始积累速度大大加快,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17. 1946年,美国前总统发表声明:“目前,只有我们能够把自己的政策强加给世界.”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发明声明:“美国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美国态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美国实力衰弱,寻求欧洲支持B.古巴导弹危机爆发,美国寻求欧洲帮助C.美欧关系恶化,美国力图缓和D.欧洲共同体建立,美国重视欧洲地位答案:D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美国态度由“强加”1946年到“很好的倾听”1972年,主要原因在于欧洲的联合使欧洲的实力大大提升,冲击了战后的两极格局.所以正确选项是D项.18.法国大革命期间,大资产阶级当政时完成的历史任务是A.推翻君主制,成立共和国B.废除封建君主专制和等级制度C.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封建义务D确立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答案B解析A项发生地代表工商业资产阶级的吉伦特派当政时期,C大资产阶级当政时间是1789年至1792年,C项发生于中小资产阶级的代表雅各宾派当政时期,D项则是发生于拿破仑统治时期.19. 有人说,真正意义上的世界近代化应该从18世纪中期以后开始,主要理由是A. 此时资本主义开始萌芽B. 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开始形成C. 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确立D. 英国工业革命,大机器生产出现答案D解析经济上的工业化是近代化最根本的表现.20.一战后,美、英、日三国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激烈争夺霸权,掀起海军军备竞赛,下列具有暂时缓和这一矛盾作用的国际条约是A、凡尔赛和约B、四国条约C、五国海军条约D、九国公约答案C解析五国海军条约规定了它们主力舰和航空母舰的总吨位,这样有利于缓和当时日趋激烈的海军军备的竞争.21.在1942年1月于华盛顿由美、英、苏、中四国领衔,其余22国按国名的英文字母依次排列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这①表明中国抗战功绩得到了国际上的承认②说明反法西斯力量的内部矛盾消除了③反映了中国的国际地位的提高④标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③④答案C解析反法西斯国家内部矛盾复杂,大国的利益争夺,大国对小国、弱国的侵略和控制,这些矛盾是依然存在,只是当时集中应对法西斯侵略这一主要矛盾,因此③项被排除.22.“二战”后初期,西欧各国经济政策的相似之处不包括A.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 B.充分利用美国经济援助C.加强政府对经济宏观的指导 D.发展高科技和新兴产业答案A解析联邦德国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B、C、D则是共同之处.23.东欧剧变前,导致其严重政治危机的根本原因是A.党内出现了反对派B.执政党放弃了社会主义原则C.自身严重的经济困难D.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答案C解析20世纪60、70年代东欧改革的挫败,自80年代后期起东欧各国陷入了严重的经济困镜,政治局势也因此发生激烈的动荡.第Ⅱ卷非选择题,共81分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4题13分.第25题12分.第26题14分.共计39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4.观察下图,并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根据图一说明唐朝对外交流的主要特征.2分归纳上述特征产生的主要影响.2分2图二反映了清朝面临怎样的周边形势1分分析导致这种形势形成的主要原因.3分清朝政府应对这种形势采取的“闭关锁国”政策是否有效为什么3分3从图一到图二,反映了中国历史发展的哪些趋势2分24.1特征:海陆交通并举;以亚洲为主,远及欧非2分影响:促进了唐朝经济文化的繁荣;扩大了唐文化的世界影响.2分: 2形势;西方列强殖民扩张的威胁.1分原因:新航路开辟;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欧洲各国对外殖民扩张.3分无效.1分导致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最终被列强打开大门,沦为半殖民地.2分;如答有效可以按以下给分:有效;1分闭关锁国政策一定程度抵制了列强的侵略;在一定时期内巩固了统治.2分3趋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由对外开放逐渐走向闭关锁国:抗击外国侵略逐渐成为中国历史的重要内容之一2分,答出其中二点即可得满分2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然则守旧开新之效,已断可睹矣.以皇上之明,观万国之势,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臣故请皇上以俄大彼得之心为心法,以日本明治之政为政法也.”一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材料二:“中国数千年来都是君主专制政体,这种政体,不是平等自由的国民所堪受的,要去这一政体,不是专靠民族革命可以成功.”“我们推倒清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说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上的演说材料三:……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许多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来,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辫书材料四:毛泽东也曾对英国泰晤士报的记者福尔曼说过:“我们信仰与实行民主政治……限制任何一党专政的可能性.”一一引自笑蜀编历史的先声——半个世纪前的庄严承诺请回答:根据材料联系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以上几位历史人物所代表的政治派别对实现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所作的主要努力.8分井据此概括指出中国代政治民主化的主要特点4分.25.努力:康有为等维新派为实行君主立宪掀起戊戌变法运动;2分孙中山等资产阶级革命派为建立民主共和制度进行了辛亥革命;2分陈独秀等具有民主思想的知识分子激进民主派为提倡民主与科学发起了新文化运动;2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民主政治推翻了蒋介石独裁统治建立了人民共和国:2分每个派别如果只举出主张或只举出事件名称,只可得1分特点:各派都主张向西方学习;都与挽救民族危亡相结合;对民主制度的理解不断深化或:从追求资产阶级民主到追求人民民主专政.每点2分,以上3点只要任答2点即得满分4分2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9世纪80年代,德国的卡尔本茨等人成功地制造出内燃机驱动的汽车.其实,在此以前六七十年,就已经出现汽车了.那时,英国伦敦的街道上就行驶着蒸汽公共汽车.但是,当时正处在工业革命后期,火车机车已发明出来并引发起兴办铁路的热潮.正兴致勃勃地投资筑路的英国资本家把汽车的出现视为威胁,他们千方百计想把尚处于摇篮时期的汽车消灭掉.因此他们不是使用暴力毁坏、劫掠汽车,就是派人举旗子在汽车经过的地方,向过路人叫喊:“可怕的机器来了”——选自高中历史教学辅导书教师教学用书材料二主要发明从发明到应用的时间蒸汽机 84年发动机 65年原子能 6年——根据教材中的小字部分归纳而来材料三 2005年12月28日,朝韩两国在朝鲜境内的开城工业园区举行“通信连通”仪式,庆祝开城工业园与韩国之间的直通电话正式开通.从明年起,南北除了在信息技术领域开展学术交流等民间项目以外,还有望从政府角度全面推进信息技术合作.——人民网请回答:1除材料一中所提到的交通工具外,同一时期在交通运输方面的成就还有哪些这些交通工具的发明给人类带来怎样的影响从材料中你得到什么启示6分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试分析其中的原因.3分3材料三所提电话、通信技术是何时发明材料三所反映的历史现象说明了什么3分4通过上述分析,你得出什么结论2分26.⑴交通运输方面的成就:①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卡尔·本茨等人成功地制造出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②内燃机车、远洋轮船、飞机等也得到迅速发展.③莱特兄弟1903年飞机试飞成功.④1896年福特制成第一辆四轮汽车.举出两例即可得2分影响:①方便了人们的出行,旅游,为人口流动、制成品和原材料的流通提供了相对快捷、安全的交通工具.②客观上推动了市场的扩大、城市化的发展.③同时也为列强对外侵略扩张提供了重要条件.答出两点给2分启示:从材料可知英国汽车出现比卡尔·本茨发明汽车早六七十年时间,但由于人为地扼杀,汽车业并未在英国发展起来,说明任何一个国家必须有开拓进取和创新的精神,任何不思进取的做法只能阻碍科技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所以我们必须与时俱进,掌握前沿科学技术并应用与经济建设,这样我们的国家才能立于世界强国之林.2分,答出一点给2分⑵说明了科技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原因,科学知识具有继承性;生产加快发展成为科技加快发展的强大动力;科学试验手段日益发展.3分⑶电话、信息技术分别是第二次、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就.材料三说明了世界形势的总趋势是走向缓和的.3分⑷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发明和革新,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飞跃发展.2分三、问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7题11分.第28题16分.第29题15分,共计42分.27.在封建社会中,个体农民面临哪些有利和不利用的生存环境5分唐朝、明清政府为减轻农民负担,在政策上作出了怎样的调整3分说明封建国家关注农民生存环境的原因.3分27.有利:封建王朝初期的政策扶持;一些王朝抑制兼并的措施.不利:封建国家的沉重赋税徭役负担;自然灾害;封建地主的土地兼并.5分唐朝前期实行租庸调制,唐后期实行两税法.明朝中期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3分自耕农是封建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是赋税和徭役的保证;自耕农具有较强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3分28.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结合史实简要分析改革开放前的中国错失良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原因,并据此谈谈你的认识.16分28.原因:l国内缺乏安定的政治局面:建国前战争的严重破坏;建国后文革十年动乱 2国际缺乏宽松的外部环境:建国前帝国主义的掠夺,建国后帝国主义的封锁;五十年代后期中苏关系恶化.3缺乏经济建设的经验:长期采用苏联经济体制模式;忽视客观经济发展规律,发动“大跃进”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4对社会主要矛盾认识偏差:修改八大正确认识;“左”的错误不断发展以上每点3分,共12分,如只罗列史实不作概括酌情扣分.认识:1政治局面的稳定,是振兴科技,发展经济的必要前提.2认清国情,实事求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发展科技的保证.3必须坚持改革开放、科教兴国的方针.4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必须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并适时调整.每点1分,共4分29.有人说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也是一个“吃人”的时代.结合史实,说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欧洲是如何“吃人”的6分到19世纪下半期,这种“吃人”的现象在俄国和美国有何改变4分你如何看待这种“吃人”现象2分4吃人:殖民扩张中种族屠杀和掠夺;黑奴贸易;圈地运动;农奴制度:波旁王朝和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等每点2分,共8分,答出其中4点即可得8分改变:俄国废除农奴制;美国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废除叛乱诸州奴隶制每点2分共4分评价:“吃人”带有残酷性:但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3分2009届高三历史模拟试卷二第Ⅰ卷选择题,共69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3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9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据分析统计,孟子一书中水利的谈话有11次,都涉及黄河洪水泛滥殃及邻国.从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来看,解决的根本之道在于A.各国减少战争,专力治黄 B.各国加强协调,统一治黄C.统一中原,由中央政府治理 D.各自为政,加强治理答案C解析在我国古代小农经济形态下,水利兴修、道路交通等大型公共工程设施的兴建均依赖于统一中央政权的力量.2. 公元751年,唐朝军队在中亚败于阿拉伯军队,被俘往阿拉伯的士兵中有不少技术工匠,这次战役客观上促成了中阿之间一次技术转移.这时中国传人阿拉伯的技术应该是A.造纸术 B活字印刷术 C.指南针 D.火药与火器参考答案A.解析中国造纸术在唐朝时传人大食,活字印刷术在北宋才出现,13世纪,指南针传人阿拉伯和欧洲各国,火药和火药武器在13世纪中期传人阿拉伯.3.隋与秦的统治的相似之处有①结束了长期分裂局面,实现国家的统一②都创立了新的统治制度③兴建了重大的、影响深远的的工程④实行暴政,导致农民起义爆发A ①③④B ①②③C ①②④D ②③④答案A解析考查基本知识及其比较能力,本题难度不大.4.下列四幅两宋与辽、西夏、金并立示意图中,哪一幅是错误..的A B C D答案C解析辽灭亡于1125年,南宋建立于1127年,不可能并存,因此C 项错误.5.从秦代到清代,在各种形式的土地制度中,占主导地位的是A 、君主土地私有制B 、贵族土地私有制C 、自耕农土地私有制D 、地主土地私有制答案D解析我国封建土地制度的基本特征是封建土地私有,从其占据的比例来看地主土地私有制占据主导.6.美国历史学家写道:“想象一下,哥伦比亚麦德林可卡因垄断集团成功发动一起对美国的军事袭击,迫使其允许可卡因合法化,还须支付巨额战争赔款——这幅场景当然荒谬绝伦,但类似的事件在19世纪的中国确曾发生过.”“类似的事件”是指A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B .甲午战争C .中法战争D .鸦片战争解析D.可卡因可知此事件跟毒品有关,且发生在19世纪的中国,是鸦片战争.条约内容上的共同点,即都有赔款的要求,因此加剧了清政府的财政危机.7.近代以来,中国民族工业在夹缝中生存,步履维艰,发展缓慢,其原因包括①列强的压制 ②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先天不足 ③清政府的盘剥与勒索 ④自然经济的抵制A 、①②③④B 、①③C 、②④D 、①②③A答案A解析①③④是外因,②是内因.8.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的相似之处有①都是资产阶级改良运动②都主张向西方学习③都未触及封建专制政体④都因遭到封建顽固派的强烈攻击而失败⑤都在历史上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②⑤D ④⑤C答案C解析①只符合后者;③只符合前者;顽固派对洋务运动百般阻挠和破坏,并非仅仅功击,另外洋务运动的失败主要原因在于自身的缺点,因此④也排除.9.中国的政治民主化真正实践于孙中山,其依据是A.第一个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B.第一个提出了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C.第一个发动了反清武装起义D.第一个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治团体答案B解析A项是洪仁玕所为,排除;反清武装起义太平天国早于辛亥革命,更有早于太平天国的反清起义,C项排除;D项并不属于政治民主化的实践.10.口号通常是某种政治思想主张的高度概括.符合这些口号提出的时间顺序的选项是①“扶清灭洋”②“师夷长技以制夷”③“攘外必先安内”④“外争国权,内惩国贼”A、①②④③B、①②③④C、②①③④D、②①④③答案D解析考查基本史实.11.湘赣边秋收起义,对中国革命的进程影响最大的是A决定进攻中心城市 B建立了工农苏维埃政府C公开打出工农革命的旗号 D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答案D解析向农村进军,走工农武装割据道路,这是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这是对中国革命进程影响最大的.12.1938年毛泽东发表论诗久战主要着眼于A.总结正面战场经验教训 B.指导敌后战场有效抗战C.分析中日双方基本特点 D.揭示抗日战争正确道路答案D解析结合文章发表的背景,抗战初期阶段正面战场连续败退,中共挺进敌后,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抗日力量在积蓄.因此当时的当务之急是寻找抗日战争的正确道路.13.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与下图相关的中共重大军事活动分别是A、中原反攻,百团大战。
高三年级历史模拟试题
高三年级历史模拟试题第一部分: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它在下列哪个国家得到应用?– A. 中国– B. 英国– C. 德国– D. 美国2.第一次世界大战是爆发在哪一年?– B. 1916– C. 1918– D. 19203.中国的五四运动是在哪一年爆发的?– A. 1912– B. 1919– C. 1925– D. 19494.以下哪个国家加入了二战?– A. 中国– C. 德国– D. 美国5.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获得国家政权?– A. 五一口号– B. 北京协议– C. 中共一大– D. 解放战争第二部分:主观题请分别回答以下问题:1.为什么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能够得到应用,对中国有何影响?2.二战对世界历史的影响是什么?3.请简要描述五四运动的原因和影响。
4.请简要描述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中的作用。
5.请简要描述中国共产党在建国初期的发展历程。
参考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 A2. A3. B4. B5. D第二部分:主观题1.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应用的原因有多方面,首先是中国社会的不平等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马克思主义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并强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这与中国社会的深层次矛盾相吻合,因此,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进程中,马克思主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的影响是深远的,它直接导致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使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生了巨大变革。
2.二战对世界历史的影响是巨大的。
它导致了全球范围的战争,造成了巨大的伤亡和破坏。
二战结束后,国际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欧洲的几个大国地位下降,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开始了冷战。
此外,二战导致了联合国的成立,推动了国际合作和科技发展。
二战也直接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新世界秩序的建立,为后来的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体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五四运动是中国爱国主义和民主革命运动的高峰,也是现代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历史模拟考试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汉宣帝曾教训自己的太子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受,何足委任!”由此可以推知当时A.秦朝部分统治思想得以继承B.黄老之学仍然占据统治地位C.皇帝背离“独尊儒术”的初衷D.儒学不能顺应汉朝政治需求2.北宋名臣李沆曾当着使者的面把真宗皇帝的手诏烧掉,并让使者回话“但道臣沆以为不可”;另一名臣韩琦曾对神宗皇帝说:“先帝,臣所立;陛下,先帝儿子,做得好,臣便面阔;做得不好,臣亦负惭愧。
”上述现象说明宋代A.君主权力受到了威胁B.士大夫有强烈的政治责任感C.士大夫参与政治决策D.重文轻武的国策被严格执行3.下列宋元时期三部重要的农业典籍在对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技术的记述上带有各自鲜明的B.经济重心南移完成C.统一局面渐趋形成D.民族交融不断发展4.明代以每纳粮一万石的地区为一粮区,选派当地大户担任“粮长”,负责催征税粮,参与编制赋役黄册和鱼鳞图册,有的还包揽地方事物。
政府还以“税户人才”的名义,选拨优秀粮长为基层官吏。
由此可知“粮长制”的推行A.违背了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B.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C.推动了明代赋役制度的完善D.适应了强化君权的需要5.据不完全统计,1850年的中国总人口量约为4.1亿,1873年下降至约3.5亿,锐减6000余万。
导致这一数据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日趋加剧的民族矛盾B.持续不断的海外移民C.愈加沉重的封建剥削D.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6.下图是刊登在1910年《神州日报》上的一-幅风俗画,画中男子正在张贴的布告上写有“奉旨不缠足”字样。
此画旨在说明A.清末新政有利于女性摆脱封建桎梏B.自由平等观念逐渐为大众普遍接受C.维新变法推动了女性社会地位提高D.大众传媒改变了人们传统审美标准B.华北地区C.华南地区D.东北地区8.下列文字是出自《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的是A.“军阀、地主、资本家、富农等.....是没有选派代表参加政权和政治自由的权利的。
”B.“扶助农民,减轻地主的封建剥削,保证农民的人权、政权.....借以改善农民生活。
”C.“汉奸、卖国贼及内战罪犯...其家庭未参与犯罪者分给与农民同样的土地及财产。
”D.“联合苏联、各人民民主国.....站在国际和平民主阵营方面,共同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9. 1943年11月,陕甘宁边区召开第一次劳模大会,表扬奖励了185名劳动英模,给予各位英模人物丰厚的物质奖励。
之后这一做法迅速被各抗日根据地所仿效。
这一举措旨在A.应对日本对华适地适产主义B.打击国民党的消极抗战情绪C.坚持自力更生摆脱抗战困局D.通过劳动教育鼓舞抗战斗志10. 1987年5月,深圳发展银行向社会发行首批1000万元的股票,不料遭到“冷遇”。
政府动员党政干部带头购买,仍然只完成发售计划的79% ,其余的只好动员几家国有企业认购。
这主要是因为A.国有企业普遍经营不善B.对社会主义的僵化认识C.对外开放程度比较有限D.人民收人水平普遍较低11.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描绘了一幅理想的乌托邦的画面:国家公民划分为治国者、士兵和普通人民三个阶级;国家应当由哲学家来统治,只有哲学家才具有完美的德行和高超的智慧;每一个人在社会上都有其特殊功能,以满足社会的整体需要。
这一构想A强调了人的价值和作用B.认为雅典政治需分权制衡C.基于对现实政治的不满D.强调对知识和理性的追求12.十三世纪前后,西欧活跃着一批异端教派,他们都在讨论人与上帝的关系。
阿诺德教派,猛烈攻击教会腐化和神父、修士的恶行,卡塔尔派提倡“保持基督纯洁”,韦尔多派则主张“回归贫穷教会”。
这说明当时A.天主教会权力走向衰落B.人们自我意识增强C.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D.新教理论初步形成13.围绕一战责任问题,德国史学界一直存在争议。
20 世纪20年代,德国史学家普遍认为战争的责任并不全在德国,协约国也应负其责。
到60年代,德国史学家费合尔等则认为德国的战争计划早就做出,一战就是一场阴谋,德意志帝国要承担完全的历史责任。
上述争议A均未准确揭示一战的根源B使德国战争责任愈加明确C.说明史学研究结论取决于时代需求D.说明综合多种观点可还原历史事实14.下图是1941年8月15日英国《每日邮报》上发表的一幅漫画《缔造者的会议》。
该漫B.美国彻底放弃了孤立主义外交政策C.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政治基础的奠定D.世界反法西斯统- -战线的正式形成15.20世纪50年代,美国政府推出国防高速公路建设计划,把公路作为躲避洲际导弹袭击时城市疏散的通道。
在此背景下,美国文学领域出现了公路叙事文体,它们以自由驰骋和漂泊流浪表达对传统的挣脱,对主流价值观的逆反。
这一文学现象A.具有典型的批判现实主义特征B.突出了战后美国民众的理性思维C.说明民众对美国于预政策不满D.反映了冷战导致美国社会的焦虑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题,共55分。
16. (11分)自古以来,“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广为流传,但相关历史记载多有不同。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综合甲乙丙三则史料,简述从中我们可以认定的历史事实与历史结论。
(5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在中国古代广为流传的原因。
(6分)17. (12分)华夏认同观念在中国历史发展中影响深远。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少数民族政权华夏认同的历史作用。
(6 分)18. (10分)在近代史上,中国铁路建设经历过- -个特殊的历史时期。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晚清具有代表性的铁路建设一览表铁路起始点建设日期(年) 建成日期(年)所用轨距(毫米)建设国中东铁路满洲里—绥芬河1898 1902 1524 俄国安奉铁路丹东一沈阳1904 1905 762 日本京奉铁路北京—沈阳1881 1912 1435 清政府正太铁路石家庄一太原1904 1907 1000 清政府胶济铁路青岛—济南1899 1904 1435 德国道清铁路道口—焦作1902 1907 1435 美国汴洛铁路开封一洛阳1903 1909 1435 清政府京绥铁路北京一包头1905 1923 1435 清政府津浦铁路天津一南京1908 1912 1485 英德卢汉铁路北京—汉口1898 1906 1435 清政府粤汉铁路汉口一广州1900 1936 1435 清政府沪宁铁路上海—南京1905 1908 1435 美国滇越铁路海防(越)一昆明1901 1910 1000 法国——据崔卫华、杨成林《中国近代铁路遗产的时空分布与遗产价值研究》从材料中提炼-一个有关晚清铁路建设的信息|并加以简要分析。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19. (11分)改革开放前后,农业农村的发展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 1949-1978年我国农民人均收入增长情况示意图——据蔡继明、刘澜飙《中国三大阶层的收入分配》年份农民收入家庭经营收入工资性收入其他收入数额(元) 比重(%) 数额(元) 比重(%) 数额(元) 比重(%) 1983 310 228 73.5 58 18.7 24 7.7 1988 545 403 73.9 118 21.7 24 7.7 1993 921 678 73.6 195 21.2 48 5.2 1998 2160 1466 67.9 574 26. 6 120 5.6 2003 2622 1541 58.8 918 35 163 6.2(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前我国农民收人增长的特点并分析其基本原因。
(5分)(2)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二中的历史现象作出合理的历史解释。
(6 分)20. (11分)人类防治疫病的历史为当今各国的健康卫生事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罗马伴随着对外征战和城市的扩大,曾发生过多次瘟疫。
但当时罗马人把瘟疫的发生与神罚联系起来,于是大量修建神庙,定期向神献祭,而医疗和医生都得不到重视。
医疗条件的限制使罗马人相信对疫病的预防胜于治疗,他们认为最佳的预防方式是卫生清洁,于是在罗马城修建大量的公共浴场和公共厕所,修建了许多输水和排污管道,成立了水务委员会作为维护城市用水的机构,并催生出与之配套的公共卫生法。
——摘编自刘琳琳《古罗马城输水道、排水道的建设及其对公共卫生的意义》材料二 1831 和1848年英国曾爆发了两次霍乱,当时正值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拥挤的住房、恶劣的卫生环境加剧了霍乱的流行,导致大量人口的死亡。
以查德威克为代表的医疗卫生改革者们认为,预防疾病要比遭受这些疾病带来的后果更划算,他们推动议会在1848年通过了《公共卫生法案》,组建了由中央到地方的公共卫生机构,建立起了城市的供水和排污系统,推动了公共卫生基础设施的建设,英国的公共卫生运动就此展开。
——摘编自毛利霞《19世纪中叶英国霍乱与公共卫生运动的兴起》(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古罗马和英国在疫病防治方式上的共同特点。
(4 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世纪中叶英国公共卫生运动兴起的原因及其历史意义。
(7分)参考答案16.(11分)(1)事实:周幽王宠溺褒姒;西周末年,王室衰微,宗法分封制受到冲击;西周灭亡与少数民族进攻有密切关系(或:西周亡于犬戎);西周亡于幽王时期,平王东迁洛邑,开创东周。
(每答出一点得1分,任答出其中两点即可,共2分)结论:“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在距当时最近的史料中未见记载,战国晚期始有“击鼓戏诸侯”之说,汉代才出现“烽火戏诸侯”的故事,(1分)由此可见“烽火戏诸侯”的故事未必真实。
(2分)(体现史料互证、时空对比的逻辑分析,得1分;得出适当的结论,得2分,共3分)(2)《史记》等历史典籍的记载与传播;轻视女子的儒家伦理观念的影响;对后世人尤其是历代统治者具有一定的启迪警示意义。
(每答出一点得2分,共6分。
其他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17.(12分)(1)血缘认同;文化认同;制度认同。
(每答出一点得2分,共6分)(2)为其合法地位寻找历史依据,有利于巩固政权,稳定对中原地区的统治;有利于学习借鉴汉文化,促进本民族的发展;有利于民族交融,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每答出一点得2分,共6分)18.(10分)评分要求:所提取信息明确清晰,必须源自材料;(2分)论据准确,史实引用合理,围绕所提取的信息;(6分)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2分)示例:信息: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把控中国铁路修筑权。
(2分)分析:甲午战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各国纷纷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修建铁路成为其拓展势力范围的主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