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喀斯特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监测点布局规划
高三地理生态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地理生态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试题答案及解析1.(10分)环境保护坡耕地上的切沟由流水侵蚀而成,下图为切沟景观指出切沟对坡耕地的危害,并提出防止措施。
【答案】危害:切沟分割土地,损坏耕地,妨碍耕作,(严重时可阻断交通);(2分)加大土壤侵蚀量(切沟形成后,水流集中,冲刷能力增强,水土流失加剧)。
(2分)防治措施:调整耕作方式,防止水流集中(如等高耕作、间作、修地梗等);修建引水排水设施(如修建排水沟等);(在水流集中区域)设置障碍(如草地、灌丛等);在切沟中修建拦水坝(谷坊);切沟填埋。
(答对1项措施得2分。
答对其中3项即可得6分。
)【解析】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切沟会分割土地,损坏耕地,妨碍耕作,严重时可阻断交通。
切沟会加大土壤侵蚀量,切沟形成后,水流集中,冲刷能力增强,水土流失加剧。
导致耕地土壤肥力下降,作物减产。
对切沟危害的防治措施,可以调整耕作方式,防止水流集中。
如等高耕作、间作、修地梗等。
修建引水排水设施,如修建排水沟等。
在水流集中区域,可以设置障碍,如种植草地、灌丛等。
在切沟中修建拦水坝,减少水土的流失,对切沟填埋。
都是减少切沟危害的措施。
【考点】生态环境问题的分布及治理措施。
2.B【环境保护】土地退化是指土地受到人为因素或自然因素或人为、自然综合因素的干扰、破坏而失去原有综合生产潜力的演替过程。
下图为中国土地退化类型分区图。
(10分)⑴I2区最主要的土地退化类型是,其自然原因是、。
(3分)⑵我国南、北方都比较突出的土地退化类型是,对中下游地区的危害主要有。
(3分)⑶南方亚区土地污染严重,其中重要污染源之一是重金属,简述治理重金属污染的根本措施。
(2分)⑷为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区域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在土地环境管理方面应当采取措施有、。
(2分)【答案】(1)冻融侵蚀(1分)海拔高(1分)气温多在0℃上下波动(气温低)(1分)(2)水土流失(1分)河湖淤积;旱涝加剧;形成地上河(2分)(3)挖去受污染的土层,换上新土,以根除污染物(2分)(4)加强土地退化监测与预报;加强土地保护执法力度;加强环保宣传(2分)【解析】区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气温多在0℃上下波动。
喀斯特峡谷地区不同等级石漠化治理的生态效应——以贵州省花江石漠化生态综合治理示范区为例
5 6 : 卜3 ( )3 7
喀斯 特 峡 谷 地 区不 同等 级石 漠化 理 生态 效 应 治 的
以贵 州省 花 江石 漠 化 生态 综 合 治理 示 范 区为 例
陈洪 云 ,熊康 宁 ,兰 安军 ,贺祥 ,常黎
( 州 师 范 大 学 中 国 南 方 喀 斯 特 研 究 院 , 50 1 贵 阳 ) 贵 500 ,
i ain fG ih u P oic a eetd a h td ra ae n te cmp rbe a ayi o ol nHuj go uzo rvn e w ss l e s te su y ae .B sd o h o aa l n ls n si a c s
Absr c T e a mi itain a e so h c lgc litga e n g me tf rt e Kas o k e etf ain ta t h d n srt ra ft e e oo ia n e r td ma a e n o h rtrc y d sric t o i o
A a e su y o h d n sr t n a e s o h c lg c litg ae c s td n t e a mi itai r a ft e e oo ia n e r td o
maae n o ok eet ct ni uj n f i o rvn e ngmetfrrc yd srf ai nH ai go z uPoic i i o a Gu h
摘要
选 取 贵 州 省 花 江 石 漠 化 生 态 综 合 治 理 示 范 区为 研 究 区 , 比 分 析 石 漠 化 生 态 治 理 前 后 不 同等 级 石 漠 化 的 土 对
壤理化性质 、 小气 候 特 征 、 被 数 量 特 征 和 地 表 水 土 流 失 状 况 等 指 标 。结 果 表 明 : 漠 化 是 可 以治 理 的 , 度 石 漠 植 石 强 化 治 理 效 应 优 于 中度 石 漠 化 , 度石 漠 化 次 之 , 在 石 漠 化 生 态 效 应 速 度 最 慢 ; 理 措 施 有 效 地 改 善 了 土 壤 理 化 性 轻 潜 治 质 、 强 了 土壤 肥 力 , 高 了地 表 生 物 量 和 植 被 覆 盖 度 , 物 多 样 性 得 到 了 有 效 恢 复 和 保 护 , 善 了 区 域 局 部 小 增 提 生 改
贵州喀斯特地貌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贵州喀斯特地貌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摘要:贵州受到喀斯特地貌控制,喀斯特地貌研究的程度关系到当地社会和经济发展问题,意义重大。
本文对喀斯特地貌成因、演化、分区,及喀斯特相关研究进行了描述,得出:地表喀斯特的研究已有规模,但地下喀斯特探测需大量研究,是今后研究重点;对于贵州受构造影响,喀斯特分区应考虑小地貌、小环境的影响;喀斯特相关研究如石漠化、小流域治理、旅游研究等关系着社会经济发展,是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喀斯特地貌演化分区引言贵州地处于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中心,是我国第一级台阶向第二级台阶的延伸斜坡地带,受到新构造运动的影响,地质构造较为复杂,造就了独特、多样而又秀丽的喀斯特地貌景观。
[1]贵州喀斯特地貌分布较广,其范围北起四川盆地南缘山地和鄂西南高原,南至南盘江河谷和桂西北山地,纵跨近5个纬度(24°30’N-9°13’N),长约510km;西起滇东黔西高原,东至湘西丘陵山地,横跨6个纬度(103°31’E-109°30’E),宽约570km,总面积1.76*105km2。
[2]由于特殊的岩溶地质作用过程和岩溶环境特征,造成了脆弱的生态环境系统,严重制约了这一地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因此,对喀斯特地貌的研究直接关系到贵州社会和经济能否可持续发展及生态文明的建设等重大问题。
1.研究现状1.1成因研究袁道先先生认为应以系统科学的观点,将影响岩溶地貌发育程度和特征的因素:构造、岩性、气候、水文、土壤等,以及这些综合这些影响因素而产生的直接作用方式和强度综合起来考虑。
[3]从宏观上看,自晚震旦纪到三叠纪晚期,贵州地区沉积了上万米厚的碳酸盐岩地层,发育了四套碳酸盐沉积建造,自上而下为:上震旦统灯影组,下寒武统上部至下奥陶统中部,中泥盆统顶部至下二叠统,下、中三叠统。
[4]俞遵典对原生喀斯特地貌的成员机制作了详细的研究和分析,认为岩石地层因素、地质构造环境、水化学及水动力条件、生物化学制导四个方面缺一不可形成喀斯特。
典型喀斯特地貌类型区小流域划分——以贵州省金沙县为例
典型喀斯特地貌类型区小流域划分——以贵州省金沙县为例陈智虎;杨广斌;杨春艳;赵连友【摘要】我国水土保持和石漠化防治是以小流域为单元来开展工作的,而在喀斯特地区进行小流域划分的研究还比较少.以1∶5万地形图作为工作底图,进行数字化采集并结合空间插值的方法生成贵州省金沙县DEM数据,并以GIS的水文分析模块为基础,经过自动提取微流域,微流域归并,流域边界验证等过程,最终提取金沙县小流域338个.从提取的结果来看,小流域的面积集中分布在3~10 km2范围内,占小流域总数的79.29%;在完整型、区间型和坡面型三种小流域类型中,研究区小流域类型以完整型小流域为主;绝大部分流域的分界线能够达到要求,在峰林、峰丛、洼地分布的地方会出现分界线偏离山顶点或者鞍部,这些地方水系网络复杂,自动提取的小流域与实际不相符合,需要进行手动修改.【期刊名称】《中国岩溶》【年(卷),期】2016(035)003【总页数】7页(P262-268)【关键词】喀斯特;小流域;盲谷;峰林;峰丛洼地【作者】陈智虎;杨广斌;杨春艳;赵连友【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贵州贵阳550001;贵州省山地资源与环境遥感应用重点实验室,贵州贵阳550001;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贵州贵阳550001;贵州省山地资源与环境遥感应用重点实验室,贵州贵阳550001;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贵州贵阳550001;贵州省山地资源与环境遥感应用重点实验室,贵州贵阳550001;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贵州贵阳55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931.5在我国西南地区,特别是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恶化,人与自然矛盾以及严峻的石漠化问题已经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石漠化治理已经变成西南地区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
有研究表明:在石漠化地区开展小流域生态系统退耕还林还草及石漠化治理,使许多地方的石漠化程度有所缓解,在向好的方向发展[1-2]。
贵州省石漠化现状及治理研究
DOI:10.16661/ki.1672-3791.2104-5042-1010贵州省石漠化现状及治理研究①马云1 代稳1,2唐彬1(1.六盘水师范学院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2.六盘水文化和旅游发展研究中心 贵州六盘水 553004)摘 要:该文从石漠化的成因(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大点)出发,分析贵州省石漠化的内涵以及现状(无石漠化、轻度石漠化、中度石漠化、重度石漠化这4个方面),分析石漠化4种不同程度的具体预防措施与治理措施;在明确了贵州省各个地区石漠化程度的基础之上,结合各个地区石漠化等级的不同,分析不同等级程度石漠化综合治理状况,以期为减轻贵州省的石漠化程度一定的借鉴及意义。
关键词:石漠化 现状 防治 措施中图分类号:X1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21)03(a)-0253-04Study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Control of RockyDesertification in guizhou ProvinceMA Yun 1 DAI Wen 1,2TANG Bin 1(1.Liupanshui Normal University, Tourist and Historical Culture College; 2.Liupanshui Culture and Tourism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 Liupanshui, Guizhou Province, 553004 China)Abstract : Based on the causes of rocky desertif ication (including natural causes and human caus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notation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rocky desertification in Guizhou Province (no rocky desertification, mild rocky desertification, moderate rocky desertification and severe rocky desertification), and analyzes four specif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of different degrees of rocky desertification. On the basis of clarifying the degree of rocky desertification in each region of guizhou province, combining with the different grades of rocky desertification in each reg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mprehensive control status of different grades of rocky desertification, in order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and significance for reducing the degree of rocky desertification in Guizhou Province.Key Words : Rocky desertification; Stastu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①基金项目:六盘水师范学院科技创新团队(项目编号:LPSSYKJTD201701);六盘水师范学院大学生科研项目 (项目编号:LPSSYDXS18028)。
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综合治理与示范典型研究——以贵州花江喀斯特峡谷为例
t n z n n c lgc li d sr e eo me tmo e n h e hn lg y tm r sa ls e i o e,a e o o ia n u ty d v l p n d la d te tc oo s se we e e t b ih d,wi e o y h h t t c nsr cin o ig sa e l a n , d t e c tv to fe o o c fr s d g a sa d t e y r r e o tu t fbo a st i me t a ul a n o c n mi o e ta s a d b e d— o h g n h i i n r n h ig a h i tu t e n s te man sr cur .,v z t e mo lo i. h de f“P ik y s - Pi- Bi g s rc l a h g o a ”.Th e u twa a if i g,by e r s l s s t y n s whc twa o c u e h tt e r c e e i c t n ae sc ul e ma a e u c sf ly ih i sc n l d d t a h o k d s r f a i a o d b n g d s c e su l . ti o r
基于GIS的喀斯特小区域地貌分区——以贵州省贵阳市为例
基于GIS的喀斯特小区域地貌分区——以贵州省贵阳市为例孙兰;周德全【摘要】本研究以喀斯特发育良好的贵阳为例,基于Arcgis10.1平台,利用1∶5万等高线矢量图为原始数据,构建DEM模型,提取五个地形因子作为地形分析指标,进行空间数字化定量分析,结合形态-成因和空间连续性原则,建立对应分级分类体系,对上述地形因子进行空间叠加分析,将贵阳市划分为Ⅰ西南部-溶蚀-中丘区,Ⅱ南部-溶蚀-中盆区,Ⅲ东南部-溶蚀构造-台地区,Ⅳ西部、东部、东北部-溶蚀侵蚀-中山和溶蚀中丘相间区,V北部、东北部-溶蚀-中山、中丘、盆地相间区,Ⅵ中部-溶蚀侵蚀-中丘区共六大区域.【期刊名称】《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8(013)003【总页数】8页(P56-63)【关键词】DEM;喀斯特区域;地貌分区;贵州贵阳【作者】孙兰;周德全【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贵州贵阳550025;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贵州贵阳55002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208;P93.51 引言地貌作为地球表层系统中自然地理环境最基本的组成要素之一,是人类合理的利用自然环境和科学的保护自然资源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区域作为地貌学与生产实践结合的通路,地貌学的任何应用研究都不能脱离具体的区域[1]。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空间数据信息处理分析层面上的迅速发展,DEM成为GIS地理数据集合中最为重要的空间信息资料,而多种尺度的DEM数据则为地貌学定量化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持[2]。
在我国区域地貌研究愈加深入的现实条件下,对DEM的应用普遍集中在地形指标的提取、全国大尺度的地貌基本形态类型的划分[3]和小区域流域单元为主的地貌特征提取与分类这三个方面,对中尺度下特定地貌类型单元自动划分及在此基础上对其成因机制的研究尚还在少数。
贵州省是我国岩溶地貌极其发育的地区之一,贵阳市作为典型的城市岩溶区域,对其进行喀斯特地貌的分区,对该研究区生产布局、资源开发和管理以及环境保护等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贵州省石漠化治理植被恢复效益监测点布局研究——以晴隆县为例
孟 寨 小流 域 位 于岩 溶 峡谷 石漠 化 综合 治 理 区 中 的黔 西 南 州晴 隆 县 , 时 晴隆 县 也 是 贵 州 省石 漠 化 综 合 治 理 试 点 同 工 程 示 范 县 之 一 。 流 域 地 处 晴 隆 县东 部 的光照 镇 和 莲 城 该 镇 境 内 , 县 城 约 1 m。 流 域 面 积 4 3 31 m , 拔 距 0k 小 3 .1h 海 6 0 1 0 , 对 高 差 9 0m。 中 山河 谷 地 貌 类 型 区 , 5 ~ 0i 相 6 n 5 属 地 质 结 构复 杂 , 黔桂 台斜 “ 属 晴隆 弧 ” 形 构造 孟 寨 向斜 区 。 弧 出
1 贵 州 省 石 漠 化 及 治 理 概 况
1 1 2亿 元 , 总 投 资 的 2 . % ; 9。 0 占 51 2 中期 ( 0 1 0 O年 ) 2 1 —2 3 投 资 3 81 0. 3亿 元 , 占总 投 资 的 4 .3 ; 期 (0 1 2 5 05 % 远 2 3 - 0 0年 ) 投 资 2 11 6. 4亿 元 , 占总 投 资 的 3 . %。 金 筹措 方 案 采取 43 5 资 中央 投 入 8 %, 方 配套 2 %, 中 央投 入 6 82 0 地 0 即 0. 3亿 元 、 地
漠 化 分布情 况 的调 查 。 过 G S野 外实 地 建标 , 用遥 感 影 通 P 采
像 的 光谱 特 征 自动 提 取 和 人机 交互 解 译 相 结 合 的方 法 , 同
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
制ꎬ本文立足于西秀区自然地理环境、水土流失现状
及特点ꎬ在总结分析现有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ꎬ科学、
合理地构建划分指标体系和划分标准ꎮ 以行政村为
基本划分单元ꎬ通过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自上而下与
土地 面 积 的 92 11% ꎬ 石 漠 化 面 积 占 土 地 面 积 的
80 45% ꎬ区域水土流失分布较为集中ꎬ但强度不高ꎮ
西秀区地处长江和珠江流域分水岭上ꎬ属于贵州西部
了大量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研究工作ꎬ贵州省省
高原山区的黔中丘原盆地ꎬ是典型的喀斯特山区地
级“ 两区” 划分和安顺市市级“ 两区” 划分工作也相继
貌ꎬ地貌形态以山地、丘陵、盆地居多ꎬ喀斯特面积占
完成并公告ꎮ 为了尽快落实西秀区因地制宜的水土
标体系和标准ꎬ包括定量指标和定性因素(见表 1、2)ꎮ
表 1 西秀区重点预防区定量指标
森林覆盖率( % )
区类
微度侵蚀率( % )
≥50
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
≥85
表 2 西秀区重点预防区定性因素
区类
保持监测ꎮ
41
第 32 卷
亚热带水土保持
元ꎬ水土流失数据采用全国第一次水利普查水土保持
叠置分析方法ꎬ将行政村矢量数据图层与各专题图层
情况普查成果数据ꎬ石漠化数据采用«贵州省水利建设
进行叠加ꎬ通过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水土流
项规划(2011 ~ 2020)»中的数据ꎬ林地变更数据由区林
2 划分指标与标准
流失重点治理区的主要区域ꎬ按照等级从高、自上而
下的划分原则ꎬ西秀区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以行
被覆盖较好ꎻ人为扰动和破坏植被ꎬ造成水土流失危害
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模式构建与技术支撑研究
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模式构建与技术支撑研究作者:韦清章高守荣焦丽来源:《安徽农业科学》2014年第22期摘要贵州省毕节市喀斯特由于脆弱的生态环境和复杂的人地系统,加上历史上不合理的人为活动,使全市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严重恶化,出现了一系列重大的生态环境问题和社会经济问题,其中最显著的是生态环境遭破坏后形成的喀斯特石漠化。
选取喀斯特发育和石漠化都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毕节市朝营小流域为例,根据小流域喀斯特石漠化程度和所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研究了朝营小流域石漠化综合治理的发展模式和技术支撑体系,提出了适宜毕节市乃至贵州省和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的石漠化综合治理发展模式与技术集成。
关键词石漠化;综合治理;发展模式;技术集成;毕节市;朝营小流域中图分类号S18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4)22-07579-06中国南方喀斯特是世界上喀斯特发育最典型的地区,贵州是中国南方喀斯特的中心区,毕节市又是贵州喀斯特发育最典型的地区之一。
毕节市喀斯特分布面积为19 693.09 km2,占全市国土面积的73.34%,是名副其实的“喀斯特博物馆”。
毕节市喀斯特具有山地明显,高原、峡谷地貌突出,喀斯特发育典型,分布广泛,大部分石灰岩地带成土条件差,成土过程缓慢,加之植被遭受破坏,土壤侵蚀严重,岩石裸露率高,因而难利用地比重大,限制了土地的利用;又因土层薄、坡度大等自然地理特征,造成环境容量低,生态环境变异敏感度高,极易产生水土流失和石漠化[1]。
因而,治理毕节市石漠化和水土流失,在全市生态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朝营小流域概况朝营小流域属六冲河流域,地处毕节市西南部,平均海拔1 600 m,流域切割较深,是相对高差较悬殊的区域,毕节-威宁高速和326国道横穿小流域内。
主要涉及七星关区撒拉溪镇朝营村、永丰村、钟山村、冲锋村、沙乐村、龙凤村和野角乡的茅坪村、北山村、天星村9个行政村,48个村民组,土地总面积54.78 km2。
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研究
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研究
崔静;温庆忠;黄佳健
【期刊名称】《中国水土保持》
【年(卷),期】2024()4
【摘要】石漠化是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最突出的问题,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威胁着人类生存空间。
近年来,通过一系列工程项目的实施,我国石漠化面积持续减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通过阐明人为干扰下喀斯特地区生态系统退化及恢复机制,梳理总结现有石漠化治理技术和模式,聚焦石漠化治理面临的治理成效巩固难、可持续性差、治理技术与模式缺乏区域针对性、植被群落稳定性欠佳等问题,提出未来喀斯特地区石漠化治理应转变观念、推进标准研究制定、探索多元化投融资机制等建议。
【总页数】4页(P49-52)
【作者】崔静;温庆忠;黄佳健
【作者单位】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云南今禹生态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157.2
【相关文献】
1.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开展林业碳汇项目的潜力分析——以贵州喀斯特石漠化综合防治工程为例
2.参与式社区发展在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的实践与思考--以贵州花江石漠化综合治理示范区为例
3.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的经验与启示——以贵州省
赫章县石漠化治理工程为例4.学习以色列先进理念和技术,探索石漠化综合治理新思路——贵州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与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的阶段性研究工作回顾5.喀斯特峡谷地区不同等级石漠化治理的生态效应——以贵州省花江石漠化生态综合治理示范区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贵州省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贵州省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6.05.30•【字号】黔府发〔2016〕15号•【施行日期】2016.05.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贵州省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各县(市、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现将《贵州省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规划》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省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综合性、战略性、引导性规划,是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的具体落实,是统筹推进全省新型城镇化发展及示范区建设的指导依据。
制定实施《规划》,有利于推动形成山水城市、绿色小镇、美丽乡村、和谐社区的多彩贵州格局,建成贵州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示范区,走出一条有特色、集约型、多样化、可持续的贵州城镇化发展新路,对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我省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的认识,全面把握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和目标原则,深刻领会我省城镇化建设的“新”与“特”,切实加强对新型城镇化工作的领导。
省有关单位要结合职能职责,制定《规划》配套政策与措施,形成支撑《规划》实施的政策保障。
各市(州)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要根据《规划》制定行动计划,充分发挥地方和基层首创精神,坚持因地制宜,推进试点示范,加快城镇化重点领域率先突破。
省新型城镇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要建立监督检查和评估机制,实时对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配套政策制定情况和各地推进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督导,加强工作考核,定期组织评估,推动《规划》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贵州石漠化治理方案
岩溶石漠化治理问题研究————以贵州省为例王明章(贵州省地质调查院,贵州贵阳550004)[摘要] 石漠化的形成与地质背景密切相关,石漠化的治理也必须在查明石漠化区地质背景的基础上,针对岩性、地球化学背景、水资源特征以及石漠化程度,并结合当地经济发展合理地制定和实施防治工程,采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本文以贵州省为例,分析了石漠化现状、近10年来的治理效果,指出了治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地学的角度提出了岩溶石漠化防治的建议。
[关键词] 岩溶石漠化治理问题研究1.石漠化分布特征1.1地域分布特征贵州省岩溶区面积12.96万km2, 石漠化面积3.25万km2,占贵州省岩溶区总面积的25.08%。
其中重度石漠化面积为5249.58 km2,中度石漠化面积11895.93km2,轻度石漠化分布面积15331.22 km2。
石漠化区在地域上的分布以贵州省西部为主,珠江水系的洪水河流域和长江水系乌江流域上游三岔河及六冲河河谷斜坡地带,其平面分布见图1。
石漠化分布面积列前十位的县见表1,其石漠化面积之和为11941.30 km2,占贵州省石漠化面积的36.77%,多为贵州省贫困县。
图1 贵州省石漠化分布图表1 石漠化面积前十位县统计表威宁六盘水大方黔西盘县独山安顺兴义织金长顺面积1806 1659 1612 1505 1073 997 908 845 770 766 (km2)1.2在碳酸盐岩中的分布特征贵州省的石漠化均分布在碳酸盐地层中,并且在各类型碳酸盐岩中的分布比例不尽相同,纯灰岩中的石漠化面积最多,为12569.15km2,占贵州省石漠化的39%;其次是石灰岩岩夹碎屑岩,为8582.63km2,占26%;其他岩类分布相对较少(表2)。
表2 贵州省各碳酸盐岩类型中的石漠化面积一览表(单位:km2)从上表中也可以看出,轻度石漠化的所占比重最大,其次是中度石漠化的比重,重度石漠化的比重最小。
在重度石漠化中,石灰岩分布区占重度石漠化总数的67.34%,碳酸盐岩夹碎屑岩的重度石漠化占为12%,白云岩的重度石漠化为10%,碳酸盐岩与碎屑岩互层和碎屑岩夹碳酸盐岩中的重度石漠化最少,分别占8%和7%。
贵州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态修复现状及治理措施
贵州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态修复现状及治理措施刘建忠;郭颖;王六平;韩德军【摘要】生态修复一直是脆弱的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治理的重点和难点.贵州省作为我国西南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的典型代表,分析了贵州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态修复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治理措施,为中国西南喀斯特石漠化其他地区的生态修复提供了科学参考.%Ecological restoration is always the key and difficult control measure in frail Karst rocky desertification areas. Guizhou Province is the typical representative of Karst rocky desertification areas in Southwest China, so the current status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ecological restoration in the Karst rocky Desertification Areas of Guizhou were studied, and control 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according to existing problems,meanwhile, the study could provide scientific references for th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in other Karst rocky desertification areas in Southwest China.【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1(039)019【总页数】3页(P11684-11686)【关键词】喀斯特;石漠化;生态修复;治理措施【作者】刘建忠;郭颖;王六平;韩德军【作者单位】贵州省林业调查规划院,贵州,贵阳,550003;贵州省林业调查规划院,贵州,贵阳,550003;贵州省林业调查规划院,贵州,贵阳,550003;贵州财经学院资源环境学院,贵州,贵阳,550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171.4环境与发展是当今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而占全球陆地面积15%和居住着10亿人口的特殊地域—喀斯特地区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无疑占据全球性的战略地位[1]。
贵州省石漠化监测省级质量检查验收办法
贵州省第二次石漠化监测质量检查验收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岩溶地区第二次石漠化监测的质量管理,规范质量检查验收标准,建立健全监测质量监管制度,强化质量检查与监督,确保监测成果质量,根据国家局制定的检查验收办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检查验收制度岩溶地区第二次石漠化监测实行“三查一验”的质量检查验收制度,即在调查工组自查、省级质量检查和国家级质量检查的基础上,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监测成果验收。
省级质量检查与成果验收工作由贵州省林业调查规划院负责;调查工组自查由县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第三条检查内容1、外业调查质量主要包括图斑区划、因子调查的准确性与完整性,图斑GPS特征点设置的可靠性。
2、内业成果质量主要包括资料收集、图斑区划与解译、图斑空间与属性数据、调查卡片填写、调查数据录入与修正、统计汇总、监测成果报告、质量检查报告、地理信息数据、统计表、专题图、工作报告、图斑GPS特征点等的准确性与合理性。
第二章质量检查标准第四条外业检查合格标准1、图斑合格标准(1)图斑区划条件与要求符合《贵州省岩溶地区第二次石漠化监测实施细则》,图斑界线与现地相符,因图斑划分引起的面积误差不超过5%;(2)基岩裸露度、植被综合盖度、植被类型、土层厚度与实际相差不超过一个评分级距;(3)主要因子(土地利用类型、岩溶土地石漠化状况、石漠化程度、石漠化演变类型)判断无差错;(4)其它调查因子错误项次不超过5项。
2、图斑GPS特征点合格标准(1)图斑GPS特征点设置位置能代表图斑基本特征、照片真实清晰,且照片信息与图斑GPS特征点实际相互吻合;(2)其它因子出错项不超过3项。
3、被抽查单位的图斑个数合格率和面积合格率以及GPS特征点个数和准确率均大于或等于85%时,则所检查单位的外业质量为合格。
第五条内业检查合格标准1、前期数据整理规范、准确,对备注的前期字段属性值没有修改,新增因子填写完整;2、调查统计表填写完整、规范,数据来源可靠、准确;3、解译标志卡片与图斑GPS特征点数据格式与要求一致,数量与质量达到规定要求,具有代表性与典型性;4、图斑区划界线与遥感影像相吻合,偏移量图面误差小于0.5毫米,按照图斑区划条件要求对图斑进行了区划;5、调查因子填写不完整的图斑数量不超过抽查图斑总数的1%;6、调查因子出现逻辑错误的图斑数量不超过抽查图斑总数的1%;7、被抽查单位内业质量评分值大于或等于85分时,则所检查单位内业质量为合格。
2-2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教学设计)—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
第2章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第2节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一、学习目标1.了解生态脆弱区的含义,认识其主要的分布特征。
2.掌握分析生态脆弱区土地退化的主要原因。
3.理解不同的生态脆弱区土地退化的综合治理措施。
二、必备知识(一)生态脆弱区1.概念:生态系统抗干扰能力弱、易于退化且难以恢复的地区。
2.主要分布:干湿交替、农牧交错、水陆交界、森林边缘、沙漠边缘等地区。
3.面临的主要问题:生态系统稳定性较差,土地易退化。
主要表现为土地沙化、石漠化、土壤侵蚀、土壤盐碱化、土壤肥力下降等。
4.我国的生态脆弱区(1)特点:面积大,类型多,分布广。
(2)典型地区①我国南方喀斯特分布地区②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21世纪初,80%以上的草场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的沙尘源区。
5.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生态脆弱区主要分布在生态交错区。
(√)(2)生态脆弱区的自然资源缺乏。
(×) (3)荒漠化就是沙漠化严重的地区。
(×)(4)土壤盐碱化属于土地退化。
(√)[特别提醒] 我国南方喀斯特山区石漠化形成的重要外力作用是流水侵蚀,是一个自然过程,但人类的过度开垦,破坏了地表植被,加速了石漠化进程。
(二)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土地退化及原因 1.概况(1)位置特征:位于农区与牧区的过渡地带,也是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过渡地带。
(2)现象变化:气候出现冷暖、干湿变化时,就会出现农进牧退或牧进农退的现象。
2.土地退化的自然原因(1)降水量具有临界性且变率大——年平均降水量大多在300~400毫米,夏季暴雨集中。
(2)多大风——大风集中于冬春季节,地表极易遭受大风侵蚀。
3.土地退化的人为原因{过度开垦过度放牧不合理的开矿、樵采、道路建设等4. 我国的北方农牧交错带主要涉及哪些省级行政区?提示:涉及内蒙古、黑、吉、辽、冀、晋、陕、宁、甘9个省级行政区。
(三)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退化的综合治理 1.治理原则(1)树立生态脆弱区要以保护、恢复自然环境为第一要务的观念。
初步设计编制大纲
初步设计编制大纲贵州省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年度初步设计编制大纲贵州省石漠化综合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一、基本情况1.1 全县石漠化概况简述全县国土面积、岩溶面积,石漠化面积分布及强度1.2 石漠化综合治理年度项目设计方案概况简述建设目标与任务,工程总体布局与小流域布置、建设内容与工程布局等1.3 年度工程特性(表格样式附后)二、项目区的基本情况2.1 项目区基本情况简述项目区社会经济情况、自然条件、石漠化现状(面积和强度等级)和特点2.2小流域概况(要求每条小流域分别描述)2.2.1 自然条件和资源简述小流域所在位置、土地总面积,海拔高程和相对高差,地质地貌;主要土壤类型(地面物质组成)及其分布状况;主要植被的森林覆盖率、林草覆盖率,可供开发利用的植物种类及特色品种;降雨和光热资源等气候特征;河流、水文情况。
2.2.2社会经济情况简述小流域所属乡镇、村和自然村的情况,人口与劳动力,小流域内农村产业结构及农业生产情况。
2.2.3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及其评价简述小流域土地利用现状,说明各业用地数量及所占比例、耕地的坡度组成(此部分用表格和文字结合表述)2.2.4石漠化特征、成因与主导因子简述小流域面积、岩溶面积、石漠化现状与特点、导致石漠化形成的主要原因。
三、设计的原则和依据3.1 设计编制依据含国家和省有关文件、县石漠化规划、实施方案批复文件及各行业规程规范3.2 项目区设计的基本原则简述选择项目区的原则,可含生态优先、先易后难、突出重点、典型示范、生态治理与农村经济发展结合、因地制宜等原则,同时确保实施一条,完成一条。
(原则上按实施方案确定的实施进度作2008年作业设计)四、工程建设任务及主要建设内容4.1 年度建设目标和任务4.1.1 全县石漠化治理的建设目标和任务(整合)简述年度全县有资金来源渠道的,涉及到石漠化综合治理面上工程(含林草植被恢复、草食畜牧业、坡改梯等)的建设内容和目标(此部分用表格和文字结合表述,表格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