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域防洪规划
长江流域防洪规划 (2)
长江流域防洪规划1. 引言防洪是在长江流域这样一个自然条件复杂的地区,为了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长江流域防洪规划是针对当前洪灾形势和未来发展趋势,制定的全面、科学合理的防洪措施和规划方案。
本文将从长江流域防洪规划的背景、目标、内容和实施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2. 背景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是我国重要的水系之一,自古以来在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长江流域自然条件的复杂性,洪水灾害也一直是长江流域的一大威胁。
特别是近年来的气候变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剧了洪涝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强度。
长期以来,国家相关部门和科研机构一直在进行长江流域的防洪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是,面对日益严峻的洪灾形势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要求,需要进一步加强长江流域的防洪工作,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防洪规划,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洪水灾害。
3. 目标长江流域防洪规划的目标是制定全面、科学合理的防洪措施和规划方案,以减轻洪水灾害的损失,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具体目标包括:•提高长江流域的抗洪能力,降低洪水灾害的风险;•保护重要的城市和农田不被洪水淹没;•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加强防洪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提高工程的效率和可靠性;•加强国家和地方各级部门的合作,形成统一的防洪指挥体系。
4. 内容长江流域防洪规划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4.1 洪水灾害评估和预警通过对长江流域的气象、水文和地质等数据进行分析,评估洪水灾害的发生概率和可能造成的影响。
同时,建立完善的洪水预警系统,及时向相关单位和人员发布洪水预警信息,以便采取及时有效的应对措施。
4.2 防洪工程建设和管理加大对长江流域防洪工程的投入,加强工程建设和管理。
重点对重要的河道和堤坝进行加固和改造,提高其抗洪能力和稳定性。
此外,还要加强防洪工程的日常维护和管理,确保其长期有效运行。
4.3 生态修复与保护长江流域是我国的生态核心区域之一,也是众多珍稀濒危物种的栖息地。
淮河流域防洪规划及实施情况
淮河干流行蓄洪区调度运用办法为水位控制,即沿淮控制站水位达到规定水位时即开闸或破堤行洪。
由于淮河干流行蓄洪区较多,行洪机遇相差较大,再加之支流及分洪河道对干流水位的影响,在洪水实际调度的过程中,河道行洪水位达到或超过行蓄洪区启用水位而未启用的情况较多。
淮河干流行蓄洪区调整后,行蓄洪区的数量大为减少,且均建闸控制,调度运用更加灵活可靠,经调洪演算,行蓄洪区的调度方式由原来的仅由水位控制的“单控”调整为由水位和滩槽流量控制的“双控”,解决了淮河干流水位流量相关性差,保证了行蓄洪区及时有效使用,充分发挥效益。
对照结合淮河流域生态经济带建设,沿淮行蓄洪区位于沿淮淮北平原生态区内,工程完成后,减灾效益显著,有利于行蓄洪区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4)首次采用共享理论,实现水质和水量联合配置针对淮河流域复杂的水利工程、来水、用户之间的供、用、耗、排关系,构建了全流域、全要素水资源配置体系。
首次采用水资源合理配置情景共享理论,基于“沟通”与“协商”的和谐新理念,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了全流域大尺度多目标高效模拟、全要素决策的会商平台,实现了水资源配置要素不确定性分析和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决策支持。
实现了水质和水量联合配置,并通过水源供水次序设置和断面流量控制,保障生态环境对水资源的需求。
4 结语本次综合规划坚持问题导向,适应形势变化,通过管理与工程相结合,按照“多规合一”的思路,协同与其他规划间的关系,加强治淮重大基础性问题的研究和解决。
我们应积极谋划流域层面重大水系连通工程,提升流域水资源丰枯调配能力,改善水生态环境,逐步构建布局合理、引排顺畅、丰枯调剂、多源互补的河湖水系连通格局,充分发挥现有水利工程体系的综合效益。
当前,需要流域内各省、市人民政府和国家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领导、密切合作,分解落实规划提出的各项任务措施,精心组织,切实保障规划实施■淮河流域防洪规划及实施情况王 江 杨东升 王长明(中水淮河规划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合肥 230601)淮河流域防洪规划是在历次规划的基础上,坚持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提出了淮河流域及山东半岛防洪建设的近远期目标和实施步骤,对今后20年淮河流域的防洪建设和管理进行全面、系统的部署,是21世纪初期淮河流域防洪建设和管理的基础和依据。
芜湖县南湖流域防洪规划方案
芜湖县南湖流域防洪规划方案
孙翔纪利
一 、南湖流域基 本 情 况 南湖流域位于安徽省芜湖县城 南 部 ,流 域 面 积 为 17.3km2,上 游 为 丘 陵 地 形 ,下 游 为 南 湖 水 面 ,水 面 约 为 0.7km2,地 势 东 高 西 低 ,流 域 上 游 有 湾 石 公 路 和 皖 赣 铁 路 贯 穿 ,流域来 水 汇 人 下 游 南 湖 ,经 南 湖 泵 站 (闸 )人 青 弋 江 。南 湖 至 土 地 湾 后 下 游 始 有 堤 防 ,右 岸 堤 防 从 南 湖 泵 站 )土 地 湾 全 长 约 2.5km,保 护 芜 湖 县 城 ,堤 顶 高 程 为 13.6~14.6m,左 岸 堤 防 从 南 湖 泵 站 接 高 地 ,全 长 约 1.9km,保 护 芜 湖 县 的 新 S ,堤 顶 高 程 为 13.5~14.5m。 堤 防 两 侧 圩 区 涝 水 不 人 南 湖 ,南
标 准 洪 水 的 行 蓄 洪 区 发 展 ,这 样一来
(1) 提升城市的自身滞蓄涝水能力 肃 惩治。
就受到了洪水的威胁 。故 此 ,在发展过
首 先 要 增 加 市 区 的 水 面 ,其次要
(2) 建立完善的水文自动测报系统
程 中 ,临沂 市 政 府 部 门 将 城 市 的 防 洪 增 加 市 内 绿 化 ,对 于 城 市 憩 地 ,要 采 取
合 理 运 用 现 代 通 信 技 术 、计算 机 技
规 划 纳 人 到 城 市 的 总 规 划 之 中 ,并加 生 物 绿 化 措 施 减 少 地 面 硬 化 ,最后可 术 等 ,对 流 域 内 各 项 水 文 参 数 进 行 及 时
大 资 金 投 人 力 度 。对 于 市 区 段 河 道 险 以 采 用 渗 透 式 下 水 道 ,增 加 雨 水 下 渗 。 收 集 和 处 理 ,为 决 策 者 提 供 数 据 支 持 ,更
山区小流域防洪治理规划设计指南
山区小流域防洪治理规划设计指南一、引言山区小流域是指山地地形较为复杂,流域面积相对较小的地区。
由于地势险峻,水土流失严重,山洪灾害频发,山区小流域的防洪治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山区小流域防洪治理的规划设计提供指南,旨在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山区的可持续发展。
二、山区小流域防洪治理的原则1.全面考虑:规划设计应全面考虑山区小流域的地形地貌、降雨情况、土壤类型、植被覆盖率等因素,从而制定针对性的防洪治理方案。
2.生态优先:保护生态环境是山区小流域防洪治理的重要方面,规划设计应注重生态恢复,同时加强土地利用合理性,最大限度保持和改善流域的生态系统功能。
3.灾害综合治理:规划设计要将洪水、山洪、泥石流等灾害综合考虑,建立相应的预警系统和防护工程,提高山区小流域的防洪防灾能力。
4.科学性和可行性:规划设计应基于科学数据和技术手段,确保方案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三、山区小流域防洪治理规划设计的内容1.流域调查与评估进行详细的流域调查和评估,包括地形地貌、水文气象、土壤类型、植被覆盖、人类活动等方面的数据收集和分析,为后续的规划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2.洪水模拟与预测利用数学模型和遥感技术对洪水进行模拟和预测,以确定设计洪水、洪峰流量等参数,为防洪工程的规划设计提供依据。
3.生态恢复与保护制定合理的生态保护与恢复方案,通过生态防护林、植被恢复等手段,提高山区小流域的保水保土能力,减少水土流失和洪水灾害发生。
4.防洪工程根据洪水模拟和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防洪工程方案。
包括拦洪坝、保护河流和山坡的加固、建设洪水退水区等措施,提高流域的防洪能力。
5.灾害预警与应急响应建立山区小流域的灾害预警系统,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减少灾害损失。
6.管理与监测制定流域管理与监测方案,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加强对流域防洪治理工程的监督和维护,确保规划设计方案的实施效果。
四、结语山区小流域防洪治理是一项复杂而又关乎人民安全的任务。
长江流域防洪规划
长江流域防洪规划(简本)前言长江流域地域辽阔、资源丰富,是我国经济发达的地区。
由于流域广大地区暴雨洪水很大,特别是中下游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洪涝灾害频繁而严重。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重视长江防洪减灾工作,领导、组织广大人民进行了大规模的防洪建设,提高了防洪能力。
1990年国务院批准的《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简要报告(1990年修订)》(以下简称《长流规》)和1999年批转的《水利部关于长江近期防洪建设的若干意见》,对流域的防洪减灾作了全面安排,在流域防洪建设和管理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快,尤其是1998年长江大洪水后,流域水情、灾情、工情等发生了变化,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水利部布臵了开展长江流域防洪规划编制的工作。
根据1998年10月水利部《防洪规划任务书》的安排及要求,结合长江流域的具体情况,长江委编制完成了《长江流域防洪规划工作大纲》,并组织流域内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共同开展了长江流域防洪规划编制工作。
太湖水系是长江下游重要水系之一,其流域防洪规划水利部已安排太湖流域管理局另行编制,本规划只纳入太湖流域的经济社会状况资料。
2005年1月19日〜21日,水利部组织召开了长江流域防洪规划审查会,国务院有关部委和流域内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代表及特邀专家审查通过了《长江流域防洪规划》。
本次规划是在《长流规》和其后开展的有关专题研究工作基础上进行的,主要特点:(1)通过调查、收集及测量,获取了流域最新的经济社会、水文、地形资料;(2)积极采用新技术,开展了大量的基础及专题研究工作;(3)根据防洪出现的新情况,调整了规划思路;(4)利用新资料,开发新技术,贯彻新思路,提出防洪规划新成果。
2008年7月,国务院以国函[2008]62号文正式批复本规划。
流域防洪形势流域概况长江干流全长6300多km,流域面积约180万km2。
干流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于上海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
清江流域防洪规划
清江流域防洪规划清江是一条雨洪河流,洪水基本上都由暴雨形成,暴雨集中在5~10月,约占全年雨量的70%~80%,清江流域除金沙江中上段,雅砻江、岷江上游基本无暴雨外,其余150万平方公里广大地区均有暴雨出现,因此清江流域受洪水威胁的范围很广。
在干流上游及支流的山区,有因暴雨引起的山洪及触发的滑坡和泥石流为害。
干流上游及支流的中下游沿岸,有因江河洪水上涨漫溢造成淹没两岸河谷阶地的洪水灾害,干流中下游及支流尾闾冲积平原有因江河洪水泛滥或堤防溃决造成的严重灾害,滨海河口地区除受暴雨洪水灾害外又受风暴潮的侵袭。
清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承泄了上游干支流及中下游支流的巨大来洪,虽有比较宽、深的河道宣泄洪水,但安全泄洪能力仍远小于巨大洪水来量,平原区地面高程又普遍低于洪水位几米至十几米,因而是清江流域洪水灾害最集中,最严重,最频繁的地区,是清江防洪的重点。
兹将建国40余年来清江流域防洪规划工作概述如下:一、防洪规划工作开展情况(一)清江中下游平原区1950年2月清江水利委员会(以下简称“长委会”,1956~1988年期间又改为“清江流域规划办公室”简称“长办”,1989年又改为“长委会”)成立后,在水利部直接领导下,即大力进行堵口复堤和堤防的整修加固工作,与此同时还开展了基本资料整理搜集和分析研究工作,由于认识到消除洪患是治理清江的首要任务,因而即着手进行清江中下游平原区防洪排渍规划工作。
当时根据国民党政府遗留下来的清江防洪工程极为薄弱的现状和建国初期国家人力物力财力的情况提出:(1)当前清江防洪的最高目的是“保证在1949年同等水位的情况下不发生溃决,争取1931年水位不发生溃决”。
(1949年或1931年的最高洪水位是在沿江两岸溃口后,平原区蓄纳了300~400亿立方米或500~600亿立方米的洪水后的水位)。
(2)在还没有合理解决清江河槽所不能安全承泄的300~400亿立方米洪水以前,必须按照中央“重点防护,险工加强”及“临时紧急措施”等原则去尽力减少灾情。
海河流域防洪规划概要
海河流域防洪规划概要一、流域防洪形势(一)流域概况海河流域位于东经112°~120°,北纬35°~43°之间,西以山西高原与黄河流域接界,北以蒙古高原与内陆河接界,南界黄河,东临渤海。
流域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河南、辽宁和内蒙古等八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总面积31.8万km2,占全国总面积的3.3%。
海河流域是我国政治、文化中心和经济发达地区。
2005年,海河流域人口1.32亿,占全国的10%;国内生产总值2.14万亿元,占全国的14%;人均GDP1.62万元;粮食总产量5592万t,占全国的12%。
海河流域包括海河和滦河两大水系。
海河水系的漳卫河、子牙河、大清河(称海河南系)及永定河、北三河(潮白、北运、蓟运河)(称海河北系)呈扇形分布。
徒骇马颊河位于海河水系南部平原,毗邻黄河,单独入海。
滦河水系位于流域东北部,由滦河及冀东沿海诸河组成,各河均单独入海。
(二)水文特征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539毫米,且年内分配非常集中,汛期(6~9月)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75%-85%,往往集中在一两次暴雨。
降雨量年际变化大,具有连枯连丰的特点。
流域暴雨形成的洪水,洪峰高、洪量集中,预见期短,突发性强,时空分布极不均匀,给防洪减灾和雨洪利用增加了难度。
流域山区水土流失严重,以永定河、滹沱河和漳河等尤为突出,洪水含沙量大,造成水库淤积严重。
(三)洪涝灾害海河流域洪涝灾害频繁,是灾害损失严重的地区。
据统计,1469年至1948年的480年间,流域内发生水灾194次,其中大水灾14次,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十分惨重的损失。
新中国成立后,流域内发生水灾22次,其中大水灾3次。
1963年海河南系发生特大洪水,受灾人口4079万,直接经济损失约80亿元。
1996年海河南系又发生了1963年以来的最大洪水,洪水总量虽然相当于1963年的24%,但经济损失约400亿元。
(四)防洪形势海河流域防洪体系建设直接关系到华北平原,特别是首都北京、天津和石家庄等重要城市,京广、京山、京九、津浦、石德、京原等主要铁路干线,京深、京福、京津塘、京沈等高速公路,"104"、"106"、"107"等国道,胜利、中原、华北、大港等油田以及主要通信干线的安全。
【专业知识】水利水电:江河流域防洪规划要求
【专业知识】水利水电:江河流域防洪规划要求
大于大于大于
1、流域防洪规划应在研究流域气象与洪水特性、历史洪灾及成因的基础上,分 析干支流现有防洪能力,论证选定防护对象的防洪标准,研究蓄、滞、泄的关系, 选定整体防洪方案,并阐明工程效益。
有凌汛灾害的河流,应研究冰凌特性,选定防凌方案。沿海地区应研究天文大
本文极具参考价值,如若有用请打赏支持我们!不胜感激!
厌,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坚持。希望大家坚持到底,现在需要沉淀下来, 相信打赏支持我们!不胜感激!
案,从地区之间的关系、防洪可靠性、投资、效益等方面以及方案可能带来的社 会、环境等的影响进行综合比较选择。 5、进行流域防洪规划,应核定现有河道的泄洪能力和防洪标准,分析存在的主 要问题,研究提高河道泄洪能力的措施。 人为行洪障碍严重的河道,应根据不同情况,制定清障规划,拟定清障的范围和 相应的措施。 6、堤防的防洪标准、设计洪水位或允许泄量,应根据防洪体系和防洪保护区的 要求,分析研究确定。上下游、干支流河道堤防和分洪、蓄洪、滞洪区堤防,应根 据其任务与等级确定相应的设计标准。
原则。对存在较严重泥石流、滑坡和岩崩等灾害的河流、河段,也应认真进行地质
普查,查清成因和具体分布,提出建立监测、预报的措施意见,并提出应采取的主 要工程措施。
结语:借用拿破仑的一句名言: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 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 事实表明,习惯左右 了成败,习惯改变人的一生。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的人,对学习很难做到学而不
不利的遭遇情况。
本文极具参考价值,如若有用请打赏支持我们!不胜感激!
9、防洪水库和综合利用水库承担的防洪任务,应根据整体防洪方案,结合水库 条件,经方案比较综合研究确定。防洪方案中有两个以上承担防洪任务的水库时, 应研究各自分担的防洪任务和联合运用原则。综合利用水库承担防洪任务时,应研 究防洪与兴利相结合,提高水库的综合利用效益。 10、流域防洪规划应初步研究整体防洪方案中主要工程的运用方式。对重要的防 洪水库、控制性枢纽、重要的分(蓄、滞)洪区,应初步制定调度方案与规则。 对沿岸有重要城市和洪水灾害特别严重的河流(或河段),还应研究安排超标准 洪水的运用措施与对策。 11、流域防洪规划中应针对流域特点提出加强管理、通讯、预报、预警等防洪非 工程措施的意见。 12、对流域内现有防洪标准偏低的较重要城镇,应在流域整体防洪安排及城镇建 设规划的基础上作出专门规划,使城镇的合理范围达到应有的防洪标准。必要时可 设置相对独立的防洪体系。 城镇防洪规划中应包括当地涝水排除的安排,其标准宜与有关部门协商确定。 13、对山地、丘陵区存在的严重山洪灾害,应分别情况,提出防治措施、方向、
《黄河流域防洪规划》
《黄河流域防洪规划》黄河下游标准化堤防建设黄河下游大堤历史悠久,随着河道变迁,经历代不断修建而成。
目前,下游临黄大堤总长1371.2公里。
新中国成立后,为保证黄河不决口,按照各个时期河道淤积情况,本次规划前,已对黄河下游大堤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加高培厚。
之后,随着河床的淤积抬高,"九五"期间有计划地对堤防进行了加高帮宽。
除堤防加高帮宽外,还采用放淤固堤、前后戗、锥探压力灌浆等措施对堤防进行了加固。
一、堤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继续建设的紧迫性通过三次堤防加高和"九五"期间建设,在2015年前,下游堤防高度基本达到设计要求,但堤防加固的进度较慢,致使黄河下游堤防质量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堤身质量差黄河下游堤防是在历代民埝的基础上经多次加高培修而成,受当时技术、设备和社会环境等条件的限制,普遍存在用料不当、压实度不够,填筑质量不一等问题。
地质勘探断面显示,不连续的薄层结构非常明显。
(二)堤身裂缝多,獾狐、鼠类等洞穴隐患多由于大部分堤防长期不临水,使堤防仅有的少量不均匀粘土形成大量纵横裂缝。
长期以来獾狐、鼠类等动物在堤防上打洞,造成堤防上洞穴众多,每年堤防检查都发现几十处獾洞,鼠洞更是到处可见,在堤身内还有人为挖的战壕、防空洞、藏物洞、墓坑、树坑等空洞。
洞穴及空洞较为隐蔽,威胁较大。
(三)堤基老口门多,近堤坑塘多,基础薄弱黄河下游为冲积平原,加之历史决口改道,黄河下游堤基复杂,多种堤基并存。
下游堤基多为沙性土,透水性强,易形成管涌等渗透变形,严重破坏了堤基的整体稳定性。
(四)部分堤段堤顶宽度不足,临河堤坡较陡黄河下游堤防有50%以上的堤段堤顶宽度为7~10米,严重不满足现代抢险交通需求。
部分堤段临河侧边坡不满足抗滑稳定需求。
(五)继续建设的急迫性由于存在上述问题,黄河大洪水期间,在堤防的背河侧常出现管涌、渗水、滑坡、陷坑、漏洞等险情,险象环生。
"96·8"洪水期间,堤防出现裂缝5280米,渗水40383米,较大管涌群8处,其中河南封丘荆隆宫堤段在距背河堤脚约300米处发现管涌。
水阳江、青弋江、漳河流域防洪规划综述
水阳江、青弋江、漳河流域防洪规划综述1.1流域概况1.1.1自然地理、水系及经济发展概况水阳江、青弋江、漳河流域位于长江下游南岸,由青弋江、水阳江、漳河三水系组成,地跨安徽、江苏两省21个市县,分别于当涂、芜湖和澛港汇入长江,流域面积18850km2,其中安徽省占93%,江苏省占7%。
流域西北部滨临长江,东北部以茅山山脉与太湖流域为界;北与秦淮河接壤;东南、南、西南三面以黄山、天目山及九华山为分水岭,分别与新安江、秋浦河等为邻。
流域大地构造属江南古陆与南京凹陷的过渡区,由于地壳差异性的升降运动,地貌呈南高北低态势。
流域内山地面积占54%,丘陵区面积占27%,平原圩区面积占15%,湖泊面积占4%。
水阳江和青弋江分别发源于天目山山脉和黄山山脉的北麓。
流域上游属丛山峡谷地区,岩石分布主要为花岗岩和变质岩。
流域中游为低山丘陵区,岗峦起伏,为皖南山区与沿江平原的过渡地带。
下游为滨临长江的平原圩区,主要由长江及本流域河流的冲积作用和湖泊淤积而成,河道纵横,水网交错,土壤肥沃,为著名的鱼米之乡,一般地面高程为7~8m,低于汛期洪水位3~4m。
流域水系主要有两江、一河、四湖,即水阳江、青弋江、漳河、南漪湖、固城湖、丹阳湖和石臼湖。
水阳江位于流域东部,流域面积10385km2,干流长273km。
东津河、中津河、西津河三条支流在河沥溪附近汇合,河沥溪以上为上游。
干流流经宣城后即进入圩区,经新河庄后进入下游水网区,流经水阳镇、西陡门后称运粮河,至花津后称姑溪河,在魏家渡汇青山河后由当涂金柱关入长江。
水阳江最大的支流为右岸的郎川河,流域面积2526km2,郎川河直接与南漪湖相通,经湖泊调蓄后,通过北山河在新河庄与水阳江相汇;此外,支流还有华阳河、夏渡河,流域面积分别为280km2及360km2。
长江流域防洪规划
长江流域防洪规划长江是我国最长的河流,也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河流之一。
长江流域是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但同时也面临着来自长江洪水的威胁。
为了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长江流域防洪规划应运而生。
长江流域防洪规划主要包括洪水调度、堤防治理、水库建设以及流域规划等方面。
其中,洪水调度是最为重要的一项措施。
根据长江流域的特点和水文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洪水调度方案,及时减轻洪水对下游地区的冲击。
通过对上游泄洪进行调控,可以将洪峰推迟或分流,减少下游的洪水量,降低洪灾风险。
另外,长江流域的堤防治理也是防洪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
长江沿岸堤防的完善程度直接影响着下游地区的洪水防范能力。
因此,加强堤防的监测和管理工作,修复和加固堤防,确保其完整性和稳定性,提高防洪能力,对于维护下游地区的安全至关重要。
除了洪水调度和堤防治理外,水库建设也是长江流域防洪规划的重要内容。
通过建设水库,可以调节长江的水流量,减少洪水对下游地区的冲击。
同时,水库还可以作为蓄水源,提供后备水源供应,解决旱季的用水需求。
因此,在规划长江流域防洪工程时,应适当考虑水库的布局和规模,合理利用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最后,流域规划也是长江流域防洪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
流域规划是指对整个流域的各项管理措施和政策进行统一规划和协调,达到整体效益最大化的目标。
通过流域规划,可以统一管理和利用长江流域的水资源,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同时,流域规划还可以加强各地区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共同应对洪水和其他自然灾害的威胁。
总而言之,长江流域防洪规划是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
通过合理的洪水调度、堤防治理、水库建设以及流域规划等措施,可以有效减轻洪水对下游地区的影响,提高长江流域的防洪能力,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希望长江流域的防洪规划能够得到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支持,为人民的幸福和国家的繁荣作出贡献。
最新珠江流域防洪规划
珠江流域防洪规划123第一章流域防洪形势41.1 流域概况5珠江流域由西江、北江、东江和珠江三角洲诸河组成,跨越我国云南、贵州、广6西、广东、湖南、江西6省(自治区),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及越南东北部,7总面积45.37万平方公里,我国境内面积44.21万平方公里。
流域北靠南岭,西部8为云贵高原,中部和东部为丘陵盆地,东南为三角洲冲积平原,山地、丘陵面积占994.4%,平原面积仅占5.6%。
10西江发源于云南省曲靖市乌蒙山余脉马雄山,北江发源于江西省信丰县大茅坑,11东江发源于江西省寻乌县桠髻钵。
西江、北江在广东省三水思贤滘,东江在广东省东12莞市石龙镇分别汇入珠江三角洲,经虎门、蕉门、洪奇门、横门、磨刀门、鸡啼门、13虎跳门和崖门八大口门入注南海。
142004年,珠江流域人口9935万人,耕地6652万亩,地区生产总值17736亿元,15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3%,外贸出口总值约占全国的37%,在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16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171.2 水文特征18珠江流域地处我国南部低纬度地带,南临南海,西隔印度支那与孟加拉湾相望,19受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影响,总体上属亚热带气候,具有冬无严寒、夏有酷暑、春120夏多雨、秋冬干旱的气候特点,沿海地区夏、秋季节常受热带气旋侵袭。
流域水汽21丰沛,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470毫米,多年平均径流量3360亿立方米。
降雨量年际22变化较大,年内分配非常集中,汛期(4月~9月)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80%以上。
23流域的洪水由暴雨形成,多集中在4月~10月。
前汛期(4月~7月)暴雨多为锋24面雨,形成的洪水峰高、量大、历时长,流域性洪水及洪水灾害一般发生在前汛期;25后汛期(7月底~10月)暴雨多为台风雨,形成的洪水相对集中,来势迅猛,峰高26而量相对较小。
27西江为珠江的主流,思贤滘以上的流域面积为35.31万平方公里,占珠江流域总28面积的77.8%。
西江防洪控制断面梧州水文站历年实测最大洪峰流量为53900立方米29每秒(2005年6月),调查历史洪水最大洪峰流量为54500立方米每秒(1915年7 30月)。
河道防洪整治工程实施方案
河道防洪整治工程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
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我国各地频繁发生洪涝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损失。
为了有效应对洪涝灾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我国各级政府加大了对河道防洪整治工程的投入和实施力度。
二、工程目标。
本次河道防洪整治工程的实施旨在提高河道的排洪能力,减少洪涝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影响范围,保障周边居民和农田的安全。
三、工程范围。
本次工程将主要针对XX河流域进行整治,包括XX河的XX段至XX段。
四、工程内容。
1. 清淤疏浚,对河道进行全面清淤,疏浚河道,提高河道的输沙能力,增加河道的通水面积。
2. 建设堤防,在河道两岸建设坚固的堤防,提高河道的防洪能力,防止河水泛滥。
3. 安装排水设施,在河道附近地区安装排水管道和设施,加强排水能力,减少地表积水。
4. 植被恢复,在河道两岸进行植被的恢复和保护,增加河道的生态功能,减少水土流失。
五、工程实施步骤。
1. 前期准备,确定工程范围,编制工程设计方案,征得相关部门的批准。
2. 施工准备,采购施工所需材料和设备,组织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
3. 施工实施,按照设计方案,分段分批进行河道清淤、堤防建设、排水设施安装和植被恢复等工程。
4. 工程验收,完成工程后,组织专业机构对工程进行验收,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5. 后期维护,建立健全河道防洪整治工程的长期维护机制,定期对工程进行巡查和维护,确保工程长效运行。
六、工程预期效果。
1. 提高河道的排洪能力,减少洪涝灾害的发生频率。
2. 减少周边居民和农田的洪涝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3. 增加河道的生态功能,改善周边环境质量。
七、工程风险。
1. 施工期间可能遇到的恶劣天气影响工程进度。
2. 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和质量问题。
八、工程保障。
1. 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确保施工安全。
2. 严格按照设计方案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保证工程质量。
九、总结。
河道防洪整治工程的实施对于减少洪涝灾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改善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松花江流域防洪规划(简本)
松花江流域防洪规划(简本)前言松花江流域位于我国的东北部,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粮食生产基地,也是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地区。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松花江流域防洪除涝工作非常重视,流域防洪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建成的防洪治涝体系在历年抗御洪涝灾害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998年嫩江、松花江发生特大洪水,经广大军民奋力抗洪虽取得伟大胜利,但也暴露出一些新的问题。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的实施和流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流域水情、灾情、工情等的变化,对流域防洪除涝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998年10月,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灾后重建、整治江湖、兴修水利的若干意见》(中发[1998])15号,水利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的有关规定,布置了松花江流域防洪规划的编制工作。
水利部松辽水利委员会组织流域内各省(区)有关部门,结合多年研究成果和松花江治理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深入调查、收集及勘测等工作,并开展了大量的基础研究及专题研究工作,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中央水利工作方针,提出了《松花江流域防洪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对今后20年松花江流域的防洪建设和管理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部署,是21世纪初期松花江流域防洪建设和管理的基本依据。
对进一步完善松花江流域防洪减灾体系,提高防洪减灾能力,保障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章防洪形势一、流域概况松花江流域跨越内蒙古、黑龙江、吉林和辽宁4省(区),总面积55.68万平方公里,2005年人口5325万人,耕地1373万公顷,其中防洪区面积为11.64万平方公里,人口3427万人,耕地506.4万公顷;防洪保护区面积6.5万平方公里,人口2637万人,耕地2295万公顷。
松花江有两源,北源嫩江和南源第二松花江(以下简称二松)在三岔河汇合后称松花江(以下简称松干),于黑龙江省同江市附近流入黑龙江。
嫩江主要支流有甘河、诺敏河、雅鲁河、绰尔河、洮儿河和霍林河以及讷漠尔河、乌裕尔河等。
长江流域防洪规划
长江流域防洪规划
长江流域防洪规划是指为了预防和减轻长江流域洪水灾害所制定的
一系列措施和计划。
长江流域是中国境内最大的流域,也是洪水最
严重的区域之一。
长江流域防洪规划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建立完善的监测和预警系统。
通过安装水位、雨量、流量等监测
设备,对长江流域水文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并通过灾害预警系统及
时发布洪水预警信息,提高防洪预警能力。
2. 加强河道和堤防的修建与改造。
通过对长江干流和重要支流的河
道进行疏浚和整治,加强对堤防的维护和加固工作,提高河道和堤
防的承洪能力,减少洪水对沿岸地区的影响。
3. 调节水库和湖泊的防洪容量。
通过修建、扩建和改造水库和湖泊,增加其蓄水容量,提高防洪能力,减少洪水对下游地区的冲击。
4. 加强流域管理与治理。
加强长江流域的综合水资源管理,统筹考
虑洪水防御、水资源利用、生态保护等因素,合理规划和利用水资源,实现流域的可持续发展。
5. 加强社会和公众的防洪意识。
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
对洪水灾害的认识和预防意识,增强社会力量参与防洪工作的能力。
长江流域防洪规划是一个长期的工程,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来推进。
通过科学规划和有效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减少长江流域的洪水灾害,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山区小流域防洪治理规划设计指南
山区小流域防洪治理规划设计指南一、前言山区小流域的防洪治理对于保障当地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提供一份山区小流域防洪治理规划设计指南,供相关部门和设计单位参考。
本指南将从流域特征分析、防洪需求评估、规划设计原则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能够帮助实施山区小流域防洪治理的工作。
二、流域特征分析1. 地理特征:描述山区小流域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特点、降水情况等,并结合流域土壤类型、植被分布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2. 暴雨特征:分析山区小流域的暴雨频率、强度、时空分布特点,确定暴雨径流特性及其对洪水形成的影响。
3. 水文特征:描述山区小流域的河道水文特征,包括流域面积、河道长度、流量变化等,并结合地下水位、土壤含水量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三、防洪需求评估1. 洪水风险评估:通过对历史洪水事件的回顾和分析,评估山区小流域洪水灾害的频率、强度、范围等,确定防洪的紧迫性与重要性。
2. 人口和建筑物分布评估:综合考虑山区小流域的人口密度、建筑物分布情况,评估洪水对人口和建筑物的潜在威胁,为规划设计提供依据。
3. 生态环境评估:分析防洪工程对山区小流域生态环境的影响,确保规划设计既能够有效防洪,又能够最大程度地保护生态环境。
四、规划设计原则1. 综合防洪措施:采取综合防洪措施,包括水土保持、河道整治、水库调节等,以提高山区小流域的整体抗洪能力。
2. 强化监测预警:建立完善的洪水监测预警系统,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提前掌握洪水动态,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减少洪灾损失。
3. 全民参与管理:通过广泛普及洪水知识,加强社会组织和居民自治能力,促进全民参与山区小流域防洪治理工作。
4. 生态恢复与保护:在规划设计过程中注重生态恢复与保护,保持山区小流域的生态平衡,确保防洪工程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五、规划设计内容1. 河道治理:对山区小流域内的主要河道进行适度整治,保障河道畅通,增加洪水通过能力。
2. 水库调节:对流域内可能建设的水库进行调节计算,合理利用水库蓄洪容量,减缓洪峰流量,保护下游地区安全。
[《黄河流域防洪规划》概要]黄河流经城市
[《黄河流域防洪规划》概要]黄河流经城市一、流域基本情况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海拔4500米的约古宗列盆地,流经海拔3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海拔1000~2000米之间的世界上最大、水土流失最严重的黄土高原,海拔100米以下的黄淮海平原,在山东省垦利县注入渤海,干流河道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3万平方公里。
黄河流域有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9省(区)的340个县(市、旗),2005年人口11275万人,耕地面积24362万亩,国内生产总值12150亿元,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流域战略地位重要,区域优势明显,土地、矿产资源特别是能源资源十分丰富,开发潜力巨大,在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布局中,具有承东启西的重要作用。
黄河下游堤防保护的黄淮海平原包括河南、山东、安徽、江苏和河北5省的部分地区。
从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到1938年花园口扒口的2540年中,有记载的决口泛滥年份有543年,决堤次数达1590余次,经历了五次大改道和迁徙,洪水泥沙波及范围北达天津,南抵江淮,纵横25万平方公里,造成了巨大灾难。
根据历史洪泛情况,结合现在的地形地物变化分析推断,在不发生重大改道的条件下,洪水泥沙波及范围约12万平方公里,涉及5省110个县(市),2005年区内人口9064万人,耕地11193万亩,国内生产总值10615亿元,是我国重要的粮棉基地,区内还有石油、化工、煤炭等工业基地,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黄河堤防一旦决口,除洪水淹没带来的直接损失外,洪水携带的泥沙沙化农田,压没城市、农村、道路和工矿,堵塞治淮、治海水系和灌溉渠道,巨大的间接损失难以计算,破坏的生态环境长期难以修复。
黄河下游防洪治理历来受到政府的高度关注,也是黄河防洪的重中之重。
二、洪水泥沙及河道冲淤(一)黄河洪水特点黄河洪水按其成因可分为暴雨洪水和冰凌洪水两种类型。
经对设计洪水分析计算,流域面上水土保持、水库建设(以下游防洪为主的水库调节超标准洪水除外)和水资源利用对中常洪水影响较大,对设计洪水影响不大,对中常洪水的影响使河道冲淤特性变化较大。
国务院关于黄河流域防洪规划的批复
国务院关于黄河流域防洪规划的批复
【法规类别】防汛抗旱
【发文字号】国函[2008]63号
【发布部门】国务院
【发布日期】2008.07.21
【实施日期】2008.07.21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国务院规范性文件
国务院关于黄河流域防洪规划的批复
(国函〔2008〕63号)
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山东省、河南省、四川省、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铁道部、水利部、农业部、林业局、气象局:
水利部《关于审批黄河流域防洪规划的请示》(水规计〔2008〕226号)收悉。
现批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黄河流域防洪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请你们认真组织实施。
力争到2015年,初步建成黄河防洪减淤体系,基本控制洪水,确保黄河下游防御花园口洪峰流量22000立方米/秒堤防不决口,逐步恢复主槽行洪能力,初步控制游荡性河段河
势;基本控制人为产生的水土流失,减轻河道淤积;上中游干流、主要支流重点防洪河段的河防工程基本达到设计标准,重要城市达到规定的防洪标准。
到2025年,建成比较完善的防洪减淤体系,基本控制洪水和泥沙。
海河流域防洪工程建设方案
海河流域防洪工程建设方案一、治理海河流域洪水的重要性海河流域地势平坦,土壤大部分为黏土及水质硬化土等,地表水具有大透水性,雨水难以渗透土地为主,地表径流较快。
加上全国气候变化,年降雨量趋于增多与集中,引发洪涝灾害的概率也在逐步增加。
近年来由于城市化进程日趋加速、路面及屋顶的地爬际造成的锚泄及居民区的黑色污染,导致海河流域被改造了依水情转变成了依土情加快水流速度。
这样的环境必将为洪涝灾害的产生提供无尽的助力,而城市大多毗邻水域,城市散热作用大,雨水运动速度快,一旦城市边缘的透雨面增加将使城市周边得洪灾危险性大增。
加之全国气候逐渐变暖,高温频率频发,该流域地区如果没有防范措施的话,会有洪水泛滥灾害频发的风险。
二、海河流域防洪工程的实施要点为了有效防治海河流域的洪涝灾害,必须根据其特点和实际情况,采取多种措施来进行防洪工程的建设。
1.加强海河及支流河流的整治:对海河及其主要支流进行疏浚、清淤,保持河道的通畅,减少河道淤积,提高河道的输水能力。
同时,还要加强对河道岸边的加固工程,防止河岸坍塌,保持河道的稳定。
2.建设水库和调蓄湖泊:在海河流域适宜位置建设水库和调蓄湖泊,以调节洪水的过程,减少下游河道的洪水流量。
同时,通过水库和调蓄湖泊的建设,可以为当地提供稳定的灌溉用水,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3.加强城市排水系统的建设:加强对城市排水系统的改造和升级,提高城市排水系统的排水能力,保证城市内部的雨水及时排放,减少城市内部的积水情况。
4.建立洪水预警系统:建立完善的洪水监测和预警系统,及时掌握洪水的情况,提前做好应急准备工作,减少洪水造成的灾害损失。
5.加强生态修复工作:加强海河流域的生态修复工作,保护当地湿地和水源地,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减少洪水的发生。
6.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对当地居民的防洪意识培养和防洪知识宣传,提高居民对洪水的认识和应对能力,减少洪水造成的人员伤亡情况。
三、海河流域防洪工程建设的实施步骤1.确定建设方案:根据海河流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确定防洪工程的建设方案,包括对河道的整治、水库和调蓄湖泊的建设、城市排水系统的改造和升级等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防洪规划6.1 ****洪泛地区基本情况6.1.1 自然地理特征****发源于****盐仓镇的营铜村,自西北而东南流经炉山、结里、东风、二塘、大湾,于猴场镇流入六盘水市,是长江右岸一级支流乌江最上游的水源河段,全长59.8km,流域面积812.8km2。
****属山区雨源性“U”型河谷流道,低水河道迂回曲折,两岸多为地似漫滩,滩涂以上则多为陡坡山地;大部分河段河谷很浅,只有上游赖子河段的河谷切割相对较深。
根据****流域的一般特征,以赖子河、二塘镇为界,将干流分为上、中、下游三段,河长分别为15.3km、25.9km和18.5km,相应河道坡降分别为9.7‰、3.4‰和3.1‰,控制集水面积分别为279.9km2、303.5km2和229.4 km2。
实地调查了解得知,原****流域植被较好,沿河两岸山地森林成片,河水清澈见底,随处可见河底鱼虾游动;只是上世纪50~60年代以来,由于盲目拓宽种植面积,乱砍乱伐,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水土流失加剧,一遇大雨就形成暴涨暴落的洪水和泥石流,冲毁河堤,冲刷良田;河流不断改道(向),河道逐年淤积,河床渐次抬高,行洪断面积逐渐减少,致使沿河两岸常年洪水成灾,良田好土水打沙壅,农作物减产绝收。
而与此同时,沿河大量小煤窑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特别是猴场镇河段的两岸洗煤业大发展,加上其他焦化、钢铁、铅锌、磷肥、耐火砖厂等企业未经处理的生产、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结果水质又被严重污染。
本河谷主要分布地层为强风化玄武岩沙砾和层土,一般层厚约3~5m,松散渗透性很大,对形成正常行洪河道很是不利,在不同河段或同一河段的不同断面地点,相应高、中、低水的河宽差别极为悬殊。
6.1.2 河谷社会经济概况****流域中下游毗邻工业经济迅速发达的六盘水市,因而本河谷的整体国民经济发展和产出水平,一般高于威宁全县平均值。
全河6个行政镇区(其中大湾镇属水城)现有居民19.5万人,总耕地11.4万亩,2005年的国民生产总值(GDP)近6.5亿元,人平3333元;分别为****人均2469元的135%和贵州省人均3785元的88.1%。
可见,就威宁全县来说,本流域现时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正处于不断快速发展、上升的可喜前景之中。
据不完全统计,****全流域2004年分行政镇区范围、也是本河流经常洪水泛滥成灾地区的基本情况,分别列示于表6-1。
由表列数据表明,炉山和大湾镇的国民生产水平基本相当,二者2004年的总产值占全河的51.5%,依次是二塘和猴场镇,分别为全河总产的19.6%和12.8%。
这4个镇区综合成为****防洪规划的重点区段。
6.1.3 历史洪灾损失调查****是一条典型的雨洪河流,其特点是暴雨强度大,面积广,由于流域植被差,坡度陡,集流快,洪水持续时间短。
加上河道中下游地势平坦,洪道淤塞,水流紊乱,堤防稀少且多崩塌,田土遭受洪水为患,几乎年年发生洪灾,损失严重。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每次大洪水来临,不仅工农业财产损失巨大,还导致灾区不少居民伤亡和大批人群紧急转移撤离,严重影响广大社区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
这种情况表明,面对全国要求全面建设小康与和谐社会的基本国策,是相当不适应的,必须尽早采取有力的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进行全流域的防洪整治与河道防洪建设。
由于种种原因,多年来对****流域的洪灾损失缺乏较完整的统计分析。
本次规划之初,特别组织勘测调查组,对近100年来的二次大洪水,即1991年7月和1999年6月2次记忆犹新的洪灾损失,进行了实地调研测量,绘制了自河源至河口的沿程洪水水面线,了解收集和分类统计了有关灾情总况。
现按河流所属各行政区镇分别列于表6-2,并以中游二塘镇断面和下游猴场镇断面的洪峰流量为准,求得该二次洪水的总灾情关系,展示于图6-1。
由表6-2和图6-1可知,****谷的历史洪灾十分严重,1991年、1999年二次洪水分别淹没水旱耕地11340亩和8044亩,死伤、转移人口分别为2485人和1723人,直接工农业经济损失达1396万元和1090万元,估计间接损失与社会影响当远为巨大。
10020030040060070080090011001200130014001600170018001900图6-1淹没旱(菜)地(亩)二塘河谷历史总洪灾与二塘、猴场镇洪峰流量关系曲线图3000100501020304060708090伤亡人口(人)转移人口(人)经济损失(万元)淹没水田(亩)1000流 量5001000150020002500300050015002000(m/s )表6-1 ****流域洪泛地区基本情况表表6-2 ****流域历史大洪水灾情测调统计表6.2 防洪规划方针与任务6.2.1 规划方针与原则(1)主导方针****流域防洪规划必需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建设方针和政策,以《水法》和《防洪法》为指导,面向21新世纪,贯彻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体现和反映社会经济发展以人为本和构建和谐社会对防洪的新要求;从国土整治、维护人群和自然生态、环境的高度,坚持综合利用原则,保护河流水资源,改善和加强流域防洪体系总体布局,为全面开发****的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根据“蓄泄兼筹,以泄为主”的方针,****中下游地区应继续加高培修加固堤防,整治洪道,充分发挥洪道的泄洪能力;搞好行洪安全建设,用以分泄大洪水年的超额洪水;结合水资源综合利用,修建干流水库,控制洪水,从而形成较完整的防洪工程体系。
(2)基本原则****流域防洪规划将根据本流域的特点,贯彻“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
通过各种有利防洪措施,充分挖掘现有防洪设施的潜力,正确处理好蓄、泄、分洪之间的合理关系,突出防洪体系的整体作用。
遵循确保重点,兼顾一般,以及防洪与综合利用相结合,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原则,充分考虑洪患规律和上下游的关系以及国民经济对防洪的要求,并与国土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相协调。
****流域跨****4个城镇和水城大湾等5座县级城镇区,沿岸还有六盘水至昭通的铁路和公路交通。
规划中要正确解决近期与远景、干流与支流,局部与整体,防洪与发电、受益区与受影响区,水土保持、河道整治,灌溉、供水的关系,以期能做到经济、社会、生态、环保等效益的良好结合。
6.2.2 规划任务(1)规划水平年根据流域经济发展及威宁全县小康社会建设的进程划分规划水平年。
其中基准年为2006年,近期水平年2010年,中长期为2020年,并重点研究近期水平年即2010年的防洪问题。
(2)防洪标准根据防护对象的重要性,历次洪水灾害情况及政治经济影响,结合防护对象和防洪工程的具体条件,按国家标准《防洪标准》(GB50201-94),拟定防洪标准为:①****谷炉山镇以下的结里、大湾、二塘和猴场等区镇的人口均少于20万人,属于Ⅳ等防护城镇,相应洪水重现期为20年一遇,即近期按20年一遇设防,铁路桥梁等按50年一遇标准规划。
②沿河低岸成片农田防洪标准:近期10年一遇,远景20年一遇。
③综合治理区内有小型工矿企业数十家,其规模均属Ⅳ等防护对象,相应防洪标准规定为:近期10年一遇,远景按20年一遇设防。
(3)规划任务根据本次规划实地调研了解,****流域洪灾频繁,给沿岸,特别是东风和猴场镇河段的人民生命和财产都造成了严重损失。
本河流又是乌江中上游洪水主要来源之一,因此,防御洪水灾害已成为发展两岸工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日益迫切的需要。
干流沿河两岸农耕地地面高程很低,几乎洪水一出河槽,就会形成不同程度的灾害;而分布较为分散的城镇主要街道位臵一般较高,相应洪水成灾机会相对较少。
因此,需采取防洪措施,首先把现有抗洪能力不到2年一遇的低矮水旱农耕地的防洪标准,提高到国家规定的应有水平。
****沿岸地区总面积122.1万亩,保护耕地11.4万亩,人口19.5万人,是****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其中还有炉山、大湾、二塘3城镇,经济地位比较重要。
各该河段中泓水线沿边地势低洼,1991年和1999年二次大水,河道洪水位高出枯水河床地面3.5m~9.6m,下游洪枯水位差比中上游更甚。
本次防洪设计的任务是:在目前基本无系统防洪设施的情况上,根据变化了的洪道沿程各种挤、占、阻、冲和新垦等现实情况,复核河道安全泄量,补充收集最近几年的洪水资料,研究上游修建拦洪水库,中、下游河段分别采取清障、扩卡、筑堤等工程措施,进行全河防洪工程体系的蓄泄联合调度,优选有效的联调运用方案,挖掘各方面的潜力,尽可能提高下游抗洪能力,使之到规划水平年的防洪标准提高到农业10~20年一遇,城镇20~50年一遇;远景通过改善水库运用方式,加高加固堤防,进一步整治河道等措施,使干流沿河城镇和两岸农田以及尾闾地区能够有效控制常遇洪水和设计洪水;遇到超标准特大洪水时,也有一定的应急措施。
6.3 防洪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6.3.1 流域防洪现状目前****流域的防洪状况,基本处于分散自制和无序待治的态势。
全河上中下游中泓水道迂回曲折,或冲或淤,经常随河势、地势与洪水大小而连年变异;枯水河床很浅,中高水来临,随即出槽漫溢。
因全河谷上下游地势极为复杂多变,滩涂较多,又淤积严重,以致同一流量条件下,卡口、漫滩河段的洪水水面宽可以相差几倍甚至十数倍;上游河段早年曾经修筑过的30~40km标准不一的不连续防洪堤或挡水墙,至今大都断石残垣,所存不到三分之一。
不少河段,如图6-2至图6-7等图片所示,原有洪道或被垃圾挤占,或临建工程浸蚀,或大水紊流冲毁,并在不断演变、恶化过程中,大大降低了河道自身的防洪能力,荒芜丢弃了良田好土等物力和地力资源。
现时****沿河两岸农耕经济作物的地面高程很低。
如上游东风镇河段的二年一遇洪水流量为114m3/s,实际当地农田的防护安全泄量只有约30m3/s;中游二塘镇附近的二年一遇洪峰流量为122m3/s,要防护耕地的安全泄量估计仅约35m3/s;下游猴场镇河段的二年一遇洪峰为152m3/s,而保护耕地的安全泄量只有105m3/s。
由此可见,****谷的防洪现状非常严竣,必须通过流域综合整治规划予以全面改造、加强,才可能适应地区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6.3.2 防洪存在的主要问题当前****防洪存在的主要问题,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由于上世纪大炼钢铁、土地改革等一系列非科学运动和活动,流域内大量树木丛林被砍伐,原有较好的植被条件被严重破坏,以致现时全流域植被覆盖率很低,暴雨坡面汇流中的植物截流过程缺失,从而导致洪水起涨迅猛异常,一旦发生大洪水时极易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也大大增加了采取防洪措施的难度和各种不利影响。
(2)正因为流域植被的破坏,使得****谷和河道的泥沙淤积特别严重。
如在上游炉山镇以上河段,因河道坡降较大,淤积厚度相对较薄,一般约1.0m不等;以下至东风镇河段坡度趋缓,淤厚增加到2.0m左右;往下行至东风和****段,这是全河泥沙淤积最为严重的一段,一般淤积厚度约达3.0m;待至下游猴场河段,这种淤积层厚才有所减少,估计在1.0m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