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总结报告
电子技术综合课程设计实习报告
![电子技术综合课程设计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c1b0a18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d0.png)
电子技术综合课程设计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与要求本次电子技术综合课程设计实习旨在让我们更好地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我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实习要求我们设计一个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电子系统,要求系统具有稳定性、可靠性、易于操作等特点。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1. 选题与方案确定:在实习开始阶段,我们首先进行了选题。
在教师的指导下,我们选择了设计一个数字频率计作为实习项目。
接下来,我们查阅了相关资料,分析了数字频率计的工作原理,并确定了设计方案。
2. 电路设计与仿真:根据设计方案,我们开始了电路设计。
首先,我们设计了数字频率计的原理图,包括时钟电路、计数电路、显示电路等。
然后,利用Multisim软件对电路进行了仿真,验证了电路的功能和稳定性。
3. 器件选型与采购:在电路设计过程中,我们需要对所需的电子元件进行选型。
在教师的建议下,我们选择了性能稳定、成本合理的元件。
随后,我们进行了元件的采购。
4. 电路调试与优化:在元件采购回来后,我们开始了电路的搭建和调试。
在调试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如信号干扰、计数误差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进行了电路的优化,提高了系统的性能。
5. 系统测试与总结:在电路调试完成后,我们对数字频率计进行了系统测试,验证了其功能和性能指标。
最后,我们对整个实习过程进行了总结,分析了收获和不足之处。
三、实习成果与分析通过本次实习,我们成功设计并实现了一个数字频率计,该频率计具有以下特点:1. 功能完善:数字频率计能够准确测量输入信号的频率,并显示频率值。
2. 稳定性高:通过电路的优化,我们降低了信号干扰,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
3. 易于操作:数字频率计的操作界面简单直观,便于用户使用。
4. 性能指标满足要求:数字频率计的测量精度、计数范围等性能指标均满足实习要求。
通过本次实习,我们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还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查阅资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电子课程设计心得体会_心得体会
![电子课程设计心得体会_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2c512f45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59.png)
电子课程设计心得体会_心得体会电子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在进行电子课程设计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课程设计的重
要性和复杂性。
首先,我意识到了课程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
习特点和需求,因此需要对学生进行调研和分析,从而确定课程的
目标和内容。
其次,我发现电子课程设计需要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包括多媒体、互联网等,以提高课程的吸引力和实用性。
此外,我也意识到了课程设计需要不断进行评估和调整,以确保课程的有
效性和适应性。
在电子课程设计的过程中,我还学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在
团队合作中,每个成员都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专长,共同努力完成
课程设计的各个环节。
通过团队合作,我们可以相互学习、相互促进,从而提高课程设计的质量和效率。
总的来说,电子课程设计是一项复杂而又有挑战性的工作,但
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我相信我会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设计出
更加优质的电子课程,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好的帮助。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总结报告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总结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3c5503a5727a5e9856a618b.png)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总结报告课程设计的课程名称:《模拟电子技术》与《数字电子技术》班级:08电气(1),(2),含08电子专业。
共127人。
时间:08电气(1)班在第16周,第17周。
08电气(2)班(含电子专业)在第18周,第19周。
地点:1号教学楼102教室,实训楼电子实训教室。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运用已基本掌握的具有不同功能的单元电路的设计、安装和调试方法,在单元电路设计的基础上,设计出具有一定用途和一定工程意义的电子装置。
深化所学理论知识,培养综合运用能力,增强独立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训练培养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和科学态度,为以后从事电子电气方面的工作打下初步基础。
二:课程设计的题目与内容1.《模拟电子》设计的题目有:《集成稳压直流电源》《功率放大器》《负反馈放大电路》《电压/频率转换器》,以及相关的模拟电子设计题目。
实际焊接的为《集成稳压直流电源》,在实验室完成。
2.《数字电子》设计的题目有:《数字秒发生器》,《数字电容测试仪》《数字频率计》《数字温度计》《数字电子称》以及相关的数字电子设计题目。
实际焊接的为《数字秒发生器》,在实验室完成。
3. 在机房进行EWB的培训,将自己的设计先在计算机上仿真,并出计算机仿真报告。
三:一周课程设计的具体安排1. 课程设计一周计划书周一:上午1,2节课程设计动员以及任务书的下达上午3,4节课程设计报告讲解下午5,6节方案分析,集成稳压电路的分析,计算。
周二:上午图书馆查找资料,酝酿设计报告。
下午5,6节开始EWB培训。
周三:上午画出本次课程的电路并分析,打印。
进行实际计算与仿真的结果作比较分析,最终形成一个EWB培训报告。
周四:上午1,2节焊接培训上午3,4节发元器件,讲解,学生开始焊接。
下午5,6,7,8 做稳压电源的焊接与调试,让学生学会使用示波器调试。
最终交出自己的实物,教师评分。
周五:上午未完成调试的继续调试。
完成自己的课程设计报告,打印,上交。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总结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661b04b27284b73f242507a.png)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总结篇一: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TheEngineering&TechnicalcollegeofchengduUniversityofTechnology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姓名学号年级专业系(院)指导教师电三相半波整流电路的设计1设计意义及要求1.1设计意义整流电路是出现最早的电力电子电路,将交流电变为直流电,电路形式多种多样。
当整流负载容量较大,或要求直流电压脉动较小时,应采用三相整流电路。
其交流侧由三相电源供电。
三相可控整流电路中,最基本的是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应用最为广泛的是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以及双反星形可控整流电路、十二脉波可控整流电路等,均可在三相半波的基础上进行分析。
1.2初始条件设计一三相半波整流电路,直流电动机负载,电机技术数据如下:Unom?220V,inom=308a,nnom=1000r/min,ce=0.196Vmin/r,Ra?0.18。
1.3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1)方案设计2)完成主电路的原理分析3)触发电路、保护电路的设计4)利用maTLaB仿真软件建模并仿真,获取电压电流波形,对结果进行分析5)撰写设计说明书2方案设计分析本文主要完成三相半波整流电路的设计,通过maTLaB软件的SimULinK模块建模并仿真,进而得到仿真电压电流波形。
分析采用三相半波整流电路反电动势负载电路,如图1所示。
为了得到零线,变压器二次侧必须接成星形,而一次侧接成三角形,避免3次谐波流入电网。
三个晶闸管分别接入a、b、c三相电源,它们的阴极连接在一起,称为共阴极接法,这种接法触发电路有公共端,连线方便。
图1三相半波整流电路共阴极接法反电动势负载原理图直流电(: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总结)动机负载除本身有电阻、电感外,还有一个反电动势E。
如果暂不考虑电动机的电枢电感时,则只有当晶闸管导通相的变压器二次电压瞬时值大于反电动势时才有电流输出。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fd4bd4f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1a.png)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一、引言电力电子技术是现代电力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涉及到将电能转换为不同形式以满足不同需求的技术。
本文将介绍一个基于电力电子技术的课程设计报告,旨在帮助读者了解该设计的步骤和思考过程。
二、设计目标我们的设计目标是实现一个具有高效能转换和可靠性的电力电子系统。
该系统能够将直流电能转换为交流电能,并能够在不同负载条件下提供稳定的电力输出。
三、系统设计1. 选取合适的电力电子器件为了实现电能的转换,我们需要选取合适的电力电子器件。
在这个设计中,我们选择使用开关管作为主要的电力电子器件。
开关管具有快速开关和可控的特性,适合用于电能转换。
2. 设计电力电子控制电路为了控制开关管的工作,我们需要设计一个电力电子控制电路。
这个电路主要由控制芯片、传感器和驱动电路组成。
控制芯片用于生成控制信号,传感器用于监测电流和电压等参数,驱动电路用于控制开关管的导通和关断。
3. 进行系统建模和仿真在进行实际电路设计之前,我们需要对系统进行建模和仿真。
这可以帮助我们验证设计的正确性,并且可以提前发现潜在的问题和改进的空间。
我们可以使用电路仿真软件来进行系统建模和仿真。
4. PCB设计和元器件选型在完成系统建模和仿真后,我们需要进行PCB设计和元器件选型。
PCB设计是将电路设计转化为实际电路板的过程。
在PCB设计中,我们需要考虑电路的布局和走线,以及选择适当的元器件。
5. 制作和调试电路板在完成PCB设计后,我们可以开始制作电路板。
制作电路板可以通过将电路设计转移到电路板上,并使用电路板制作设备进行制作。
制作完成后,我们需要进行电路板的调试,以确保电路的正常工作。
6. 测试和优化系统性能在完成电路板的制作和调试后,我们需要对系统进行测试和优化。
测试可以帮助我们评估系统的性能,并发现潜在的问题。
根据测试结果,我们可以进行优化,以提高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
四、总结本文介绍了一个基于电力电子技术的课程设计报告的步骤和思考过程。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数字电子钟设计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数字电子钟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7fe7d33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84.png)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数字电子钟设计一、背景介绍数字电子钟是一个实时的计时器,它可以按照设定的时刻精确地表示时间。
它使用微处理器和时钟芯片来处理时间。
因此,它可以被视为一个微处理器系统,系统中含有存储器、计数器、报警功能等。
最新的电子时钟如石英钟使用特制石英晶片来制定时钟。
由于石英可以产生完美的电振动,因此可以更准确地检测时钟改变。
二、数字电子钟的设计原理1、时钟驱动电子时钟的操作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精度,主要是依靠特殊的驱动器来实现的。
驱动器有石英、硅、力学和光学等多种。
其中石英芯片是电子时钟的核心部件并且最常用。
可以让电子时钟每秒产生32千分之一秒的精度。
2、晶振电路晶体振荡器电路是将电能转换成振荡信号和时钟信号的基础电路。
在电子时钟中,晶振电路可以将3.3V的DC电源转换成正弦波信号。
3、控制电路控制电路是接收电子时钟信号,并将其转换为可读取的数字信号的电路。
它通过检测当前的时钟值与它预设的标准值,来决定是否需要重新设定。
4、显示电路为了使时间显示准确,显示电路需要有一定的能力,它可以将控制电路经过变换后的数字转化为可视的数字或符号信号,比如LED。
我们首先使用PIC16F628A微控制器来控制数字电子钟,PIC16F628A是一款常用的单片机,在实现数字电子钟的最基本功能时天然的具有很多优势,即具有丰富的I/O口及高性能的CPU。
而在驱动这个数字电子时钟时,我们选择了普通的石英晶振,其工作电压为3.3V,频率为32.768kHz。
它的作用是将电源电压转换成正弦波信号,然后此信号可以被PIC单片机读取,从而实现全电子时钟功能。
在处理每秒钟走过的时间时,我们使用计数器根据晶振输入的时钟信号逐渐计数,而当计数器计数到一定值时,PIC单片机就知道一秒的时间已经过去,然后继续进行计算.最后,我们选用一个4位共阳极数码管来将这些数据转化为显示数字的动作,它从数据地址上读取数据,然后一次送到一位,就可以实时显示电子时钟的实时时间。
电子课程设计心得体会总结5篇
![电子课程设计心得体会总结5篇](https://img.taocdn.com/s3/m/309c65f1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11.png)
电子课程设计心得体会总结5篇电子课程设计心得体会总结2本学期实时测量技术实验以电子设计大赛的形式,老师命题,学生可以选择老师的题目也可以自己命题,并且组队操作其他的事情(包括设计总体方案、硬件电路、软件设计、焊接、调试等工作)。
趣味性强,同时也可以学到非常多东西。
我们认为,在这学期的实验中,在收获知识的同时,还收获了阅历,收获了成熟,在此过程中,我们通过查找大量资料,请教老师,以及不懈的努力,不仅培养了独立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在各种其它能力上也都有了提高。
更重要的是,在实验课上,我们学会了非常多学习的方法。
而这是日后最实用的,真的是受益匪浅。
要面对社会的挑战,只有不断的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
之所以使用avr单片机作为我们的执行核心,不仅是因为老师说avr现在是社会上应用比较多的单片机,也因为想通过使用avr锻炼自己的c语言编程能力,养成良好的c语言编程风格。
不管怎样,这些都是一种锻炼,一种知识的积累,能力的提高。
完全可以把这个当作基础东西,只有掌握了这些最基础的,才可以更进一步,取得更好的成绩。
非常少有人会一步登天吧。
永不言弃才是最重要的。
而且,这对于我们的将来也有非常大的帮助。
以后,不管有多苦,我想我们都能变苦为乐,找寻有趣的事情,发现其中珍贵的事情。
就像中国提倡的艰苦奋斗一样,我们都可以在实验结束之后变的更加成熟,会面对需要面对的事情。
与队友的合作更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只有彼此都付出,彼此都努力维护才能将作品做的更加完美。
而团队合作也是当今社会最提倡的。
曾经听过,mba之所以最近不受欢迎就是因为欠缺团队合作的精神和技巧。
电压电流测量装置虽然结束了,也留下了非常多遗憾,因为由于时间的紧缺和许多课业的繁忙,并没有做到最好,但是,最起码我们没有放弃,它是我们的骄傲!相信以后我们会以更加积极地态度对待我们的学习、对待我们的生活。
我们的激情永远不会结束,相反,我们会更加努力,努力的去弥补自己的缺点,发展自己的优点,去充实自己,只有在了解了自己的长短之后,我们会更加珍惜拥有的,更加努力的去完善它,增进它。
电子课程设计报告
![电子课程设计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424e68e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2e.png)
电子课程设计报告一、课程介绍:本课程名为“电子课程设计”,旨在通过深入浅出的教学方法,使学员掌握电子课程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课程将围绕电子元件、电路分析、电子设计自动化(EDA)工具的使用以及实际电路的设计与测试展开,以培养学员的电子设计能力和创新思维。
预期成果是学员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电子电路的设计与制作,并具备进一步学习电子工程相关领域知识的能力。
课程背景是基于当前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在各个行业的广泛应用。
在智能制造、物联网、可穿戴设备等领域,电子技术都扮演着核心角色。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员不仅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而且能够紧跟科技发展的步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二、学习者分析:目标受众为大学本科电子信息工程及相关专业的学生,他们通常对电子技术和电路设计有一定的兴趣和好奇心,年龄在18-22岁之间,已经完成了基础的物理和数学课程,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
先备知识方面,学员应已掌握基本的电路理论、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知识,对微电子学有一定的了解,同时熟悉计算机操作和编程,能够使用常见的电子设计软件。
三、学习目标:1.认知目标:学员应掌握电子元件的工作原理、电路分析方法、常见的电子电路设计流程,以及电子设计自动化工具的使用。
2.技能目标:学员应能够使用EDA工具进行电路图设计、PCB布局,并能够进行电路仿真。
此外,学员还应具备实际操作能力,能够进行电路焊接、调试和故障排查。
3.情感目标:通过课程学习,学员应培养对电子技术的兴趣和热情,形成创新设计的思维习惯,增强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信心和责任感。
四、课程内容:1.模块/单元划分:本课程分为五个主要模块,分别是电子元件基础、电路分析原理、EDA工具使用、电路设计实践以及项目实战。
2.内容描述:每个模块下细分为多个子主题,如在电子元件基础模块中,将涵盖电阻、电容、电感以及二极管、晶体管等的基本特性及应用。
电路分析原理模块将深入讲解交流/直流电路分析、信号传输等内容。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a55d687daef5ef7ba0d3cbf.png)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专业:电子类年级:电子类1302学号:20132213697姓名:王冲冲成绩:指导教师:陈勇题目数字时钟设计1 内容概述一、设计的目的、任务和要求(一)设计目的电子技术(数字)课程设计是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该教学环节,要求达到以下目的: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数字电子技术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工程设计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使学生基本掌握常用电子电路的一般设计方法,提高电子电路的设计和实验能力;3.熟悉并学会选用电子元器件,为以后从事生产和科研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设计任务1.显示时、分、秒。
2,可以24小时制或12小时制。
3.具有校时功能,分别对小时和分钟单独校时,对分钟校时的时候,最大分钟不向小时进位。
校时时钟源可以手动输入或借用电路中的时钟。
4.为了保证计时准确、稳定,由晶体振荡器提供标准时间的基准信号。
(三)设计要求1.设计时综合考虑实用、经济并满足性能指标要求;2.必须独立完成设计课题;3.合理选用原件;4.按时完成设计任务并提交设计报告。
二、设计的方案的选择与论证考虑到实用、经济和性能指标的满足,运用CB555,74LS160, CC4011,电阻,电容等器件经行电子时钟电路的计数及校准功能的设计。
运用CB555与电阻电容组合连接成一个周期为一秒的多谐振荡器,用与非门的组合连接成校准电路对电子时钟进行校对。
数字电子钟是由振荡电路、时间计数电路、数码显示电路和校时电路组成。
三、电路的设计(a)设计内容运用CB555定时器,电阻,电容设计一个多谢振荡器,用多片74LS160、多片显示译码器、与非门的组合设计时、分、秒计数器,用于非门的组合连接校准电路。
用两片74LS160级联构成60进制计数器,用来计“秒”,其CP输入信号为秒脉冲;另两片74LS160级联构成60进制计数器,用来计“分”,其CP输入为“秒”变为0时产生的一个下降沿信号;还有两片74LS90级联构成24进制计数器,用来计“时”,其CP输入为“分”变0时产生的一个下降沿信号。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81cacfdc79563c1ec4da7142.png)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心得体会电工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心得体会【一】通过上个学期的学习,使我懂了许多许多的道理,真可谓是“受益非浅”啦,按图安装一些简单的照明电路。
原理谈不上很复杂,但是真正要安装起来那得费一把劲,通过学习中我更了解到,最重要的是双方协作精神,这一点我体会最深。
整个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着,这项工作需要特别的细心,弄不好的话很容易让自己做的一切从头再来。
首先,必须把安装的器材清好检查是否完好,再次就是要运用巧劲把每副夹子上好,牢固,一下午下来人累得是筋疲力尽,但看到自己安装的效果,还是感到很欣慰的,再过一年半我们就要步入社会,踏上自己的工作岗位,但我感觉到一周的学习期就是以后生活的写照,我会运用自己的书本知识和实践能力去撑稳,那在江中的风帆。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特别是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产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根本性的变化,如果说微型计算机的出现使现代的科学研究得到了质的飞跃,那么可编程控制器的出现则是给现代工业控制测控领域带来了一次新的革命。
在现代社会中,温度控制不仅应用在工厂生产方面,其作用也体现到了各个方面。
本学期我们课后还学习了单片机这门课程,感觉是有点难呢。
也不知道整个学习过程是怎么过来得,可是时间不等人。
时光飞逝,一转眼,一个学期又进尾声了,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课后,我们要对所用单片机的内部结构有一个系统的了解,知道该单片机内有哪些资源;要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和一个完整的的软件流程图;在设计程序时,不能妄想一次就将整个程序设计好,反复修改、不断改进是程序设计的必经之路;要养成注释程序的好习惯,一个程序的完美与否不仅仅是实现功能,而应该让人一看就能明白你的思路,这样也为资料的保存和交流提供了方便;在实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是很正常的,但我们应该将每次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并分析清楚,以免下次再碰到同样的问题。
但是从中学到的知识会让我受益终身。
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和实践能力提高都会受益于我在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通过合作,我们的合作意识得到加强。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bc01795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e8.png)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报告旨在介绍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实验的过程、方法和结果。
通过课程设计实验,学生将能够深入理解电子技术的相关概念和原理,并通过实际操作实现电子电路的设计与调试。
本实验报告将分为以下几个部分进行论述:引言、实验设计、实验步骤、实验结果与分析以及实验总结。
1. 引言电子技术是现代通讯、电力等领域的基础,通过开展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电子电路的工作原理,培养我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本次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实验的目标是设计并实现一个特定功能的电子电路,通过实验过程和结果来验证和分析设计的合理性。
2. 实验设计我们选择了一个简单的电子电路设计任务:设计一个LED流水灯电路。
该电路由多个LED按照一定的顺序依次亮起和熄灭,形成流水灯效果。
为了实现这一功能,我们将使用以下组件和元件:Arduino开发板、蜂鸣器、电阻、电容、开关等。
3. 实验步骤3.1 准备工作首先,我们需要准备所需的实验材料和设备。
包括Arduino开发板、LED灯、蜂鸣器等电子元件,以及杜邦线、面包板等实验工具。
3.2 电路连接将所需的元件根据电路图连接在面包板上。
确保电路连接正确,无误。
3.3 编程使用Arduino开发板的编程软件,编写相应的代码,控制LED灯的亮灭顺序,实现流水灯效果。
3.4 调试将编写好的代码上传到Arduino开发板上,并通过调试检查电路连接是否正常,灯的亮灭效果是否符合要求。
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
4. 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实验,我们成功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功能完备的LED流水灯电路。
该电路可以使多个LED灯按照一定的顺序依次亮起和熄灭,形成流水灯效果。
通过实验结果的观察和分析,我们发现实验电路的亮灭顺序与我们预期的设计一致,符合设计要求。
5. 实验总结本次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实验使我们对电子电路的设计与调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们通过实践巩固了电子技术的相关知识和理论,并培养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电子技术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电子技术系统课程设计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8496d1655270722192ef74b.png)
模拟电子技术 课程设计报告设计题目: 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与仿真1 课程设计的目的和任务1.1设计目的①学习基本理论在实践中综合运用的初步经验,掌握模拟电路设计的基本方法、设计步骤,培养综合设计与调试能力。
②通过集成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安装和调试,学会选择变压器、整流二极管、滤波电容、集成稳压器及相关元器件设计直流稳压电源;③掌握直流稳压电路的调试及技术指标的测试方法。
1.2设计任务设计集成直流稳压电源,满足:① 当输入电压在220V 交流电时,输出直流电压为5V ; ② 输出纹波电压小于5mv,稳压系数小于等于0.01; ③ 具有短路保护功能; ④ 最大输出电流为Imax=1.0A 。
2 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和技术指标2.1设计要求① 设计一个能输出正负5V 直流稳压电源; ② 拟定设计方案和设计步骤;③ 根据设计要求与技术指标设计好电路,选好元件及参数;④ 绘制原理图;得到仿真结果,运用saber 软件模拟测试有关技术指标。
班级:应用物理081学号:08411200125姓名:张丽佳指导教师:陈玮成绩:⑤撰写设计性报告。
2.2技术指标①电源输出电压为正负5V;②输入电压为220V/50HZ ;③最大输出电流为Imax=1.0A;④纹波电压小于等于5mv;⑤稳压系数小于等于0.01。
3基本原理3.1集成直流稳压电源概述在电子电路及电子设备中,通常都需要电压稳定的直流电源供电,作为电子电路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的作用之一是为各级电路中的三极管提供合适的偏置,其次是作为整个电子电路能量来源。
常见的供电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采用干电池、蓄电池或其他形式如光电池等向电路供电,这种供电方式是用化学能或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电能之后,向电路提供能量,其缺陷在于能量的使用要受实际条件的限制;另一种是利用电网向电路提供能量,其优势在于电网所提供的能量是源源不断的。
直流稳压电源一般由电源变压器,整流滤波电路及稳压电路所组成。
电力电子课程设计报告结论
![电力电子课程设计报告结论](https://img.taocdn.com/s3/m/526d3951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b1.png)
电力电子课程设计报告结论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电力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理解电力电子器件的工作特性和应用场合。
2. 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简单的电力电子电路,并解释电路的工作过程。
3. 引导学生了解电力电子技术在我国电力系统和工业控制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具备电力电子电路的设计和调试能力,能够使用相关软件工具进行电路仿真。
2. 提高学生运用电力电子器件和电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力电子技术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学习积极性,形成自主学习习惯。
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在团队中积极沟通、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认识到电力电子技术在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树立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为电力电子技术相关课程设计,旨在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考虑到学生所在年级的特点,课程目标以巩固基础知识、提升实践能力为主。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电力电子器件原理及特性:包括晶闸管、IGBT、MOSFET等器件的工作原理、主要参数和选型依据。
- 教材章节:第二章“电力电子器件”2. 电力电子电路分析与设计:介绍单相整流电路、逆变电路、斩波电路等基本电路拓扑及其工作原理。
- 教材章节:第三章“电力电子电路分析与设计”3. 电力电子电路仿真:运用相关软件(如PSPICE、MATLAB等)进行电力电子电路的仿真分析。
- 教材章节:第四章“电力电子电路的计算机仿真”4. 电力电子技术应用实例:分析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工业控制、新能源等领域的应用案例。
- 教材章节:第五章“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5. 课程设计实践:分组进行课程设计,完成一个小型电力电子装置的设计、制作和调试。
- 教材章节:第六章“电力电子课程设计”教学进度安排:第一周:电力电子器件原理及特性第二周:电力电子电路分析与设计第三周:电力电子电路仿真第四周:电力电子技术应用实例第五周:课程设计实践(分组讨论、设计方案)第六周:课程设计实践(制作、调试)第七周:课程总结与评价教学内容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课程目标,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电力电子课程设计心得总结
![电力电子课程设计心得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9e78c40a45177232f60a2f3.png)
电力电子课程设计心得总结篇一: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心得体会电子电路课程设计心得体会在这次电子电路课程设计实验中,我们选的课题都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把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现象模拟到实验室中,体现了学习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理念。
霓虹灯是我们生活中十分常见的,五颜六色的彩灯遍及在我们的生活中,而我们设计的这个彩灯控制器,使我们觉得这个课程设计十分有意义。
接到题目后我们小组的人去图书馆借了一些书籍、参照网络上的一些资料,再加上老师的悉心指导,设计出了一个与生活中密切相关的彩灯,通过了本学期对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的学习,我们感到现在设计这样的一个节拍速度渐变彩灯控制器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这能够考察我们对书本上的知识是否已掌握好,并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加深。
但是第一次做实物,所以觉得还有有不小的压力。
做实物比在软件里面仿真难度大了不少,因为,稍不细心就可能会使哪个芯片烧坏或者哪条线路没有接牢固,这都会使得在实验中没法得到正确的结果,因而会有一些挑战与难度。
这次设计用到了一些在实验中比较常用的电子器件,从设计总体上来说,与我们来说,只要认真的去做的话,我们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出来。
但是还是需要我们组里几位成员互相合作,相互帮助,才能更好的完成任务的,这样极大的培养了我们的团队合作的精神。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的锻炼,我学到了很多有关节拍速度渐变的彩灯控制器的设计方法与工作原理。
期间也碰到不少问题,但只要仔细的揣摩也能找到解决的方法。
慢工出细活,过程是很重要的,只有认真努力细心坚持的去做,才能取得满意的结果。
虽然实验之前的仿真我们做得很好,并且设计了好几种实验方案,也都具体地画出了电路图,但是在具体地实验过程中还是遇到了不小的困难。
在仿真中,我们所有的的元件都是知道其参数的,在实验中,我们知道的只是元件的理论上的参数,实际上因为元件经过多次使用,其性能会有所变化,与理论值有点出入,但我们在仿真时又是要求十分精确的,这就导致了实验中的结果出现差错时,我们需要改动的地方就很多。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fdfab2a910ef12d2bf9e737.png)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电子测温计)姓名: 学号: 专业年级:指导教师: 设计时间:第一章设计任务与要求 ..................第二章设计方案 ........................2.1温度传感器的选择2.2AD 转换器TC71072.3数码管的连线第三章设计原理与电路 ..................3.1设计原理3.2使用原件芯片引脚图及功能介绍3.3分支电路的设计3.4元件参数的选取和计算第四章电路的组装与调试 ................第五章设计总结 ........................附录 ..................................参考文献 ..............................第一章设计任务与要求要求利用温度传感器制作一个电子测温计第二章设计方案多数的数字温度计采用温度敏感元件也就是温度传感器(如铂电阻,热电偶,半导体,热敏电阻等),将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物理参数,如膨胀、电阻、电容、热电动势、磁性、频率、光学特性等通过温度传感器转变成电信号的变化,如电压和电流的变化,温度变化和电信号的变化有一定的关系,如线性关系,曲线关系等,将电信号经过放大电路放大后使之产生适合模数转换器转换的电信号,再经过模数转换电路即用A/D转换器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数字信号送给驱动电路输出,然后通过显示单元,如数码管或者LCD等显示出来,这样就完成了数字温度计的基本测温功能。
测温电路主要是由温度传感器和与传感器有关的电阻等组成,将温度的变化转换成电流或电压的变化,输出给下一级放大电路;放大电路主要由集成运放及其外接电容、电阻等组成,用以放大由测温电路产生的微弱电信号,使之满足模数转换电路工作需要的电压或电流;模数转换电路由A/D转换器构成,将放大电路输出的模拟电信号转换成能够使驱动电路工作的数字信号;驱动电路由译码器及其外围电路组成,用来驱动数码管或LCD液晶屏等显示器;显示电路由七段数码管或LCD液晶屏构成,用来显示当前所测环境的摄氏温度值。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973ceb2d0d233d4b04e6924.png)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专业班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完成时间:20XX年12月23日成绩:学院:电气及电子工程学院评阅意见:评阅教师日期彩灯控制电路设计报告一. 设计要求.利用所学的电子技术知识搭建彩灯控制电路,实现16个彩灯依次循环闪烁。
.在搭建电路之前要先用Multisim画好电路原理图,因此要对Multisim软件熟悉,了解他的用途,能够独立完成电路的设计,学会分析电路故障,对元器件认识透彻,清楚各个芯片的结构及用途。
.电路仿真后,能够根据自己设计的原理图搭建电路,并且调试成功。
二. 设计的作用、目的1.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加强对电子技术电路的理解。
2. 掌握电子线路设计的基础方法和一般过程,能灵活的应用已学过的集成模块构成电路实现要求的功能。
3. 学会查询资料、方案比较,以及设计计算及制作调试环节。
4. 学会利用面包板搭接电路,合理安排线路。
5. 将软件仿真结果与实际电路结果进行对比6. 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
7. 培养自己实践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现有知识基础上的创新。
8. 掌握电子电路安装和调试的方法及其故障排除方法,学会用面包板对电路进行仿真。
9. 通过查阅手册和文献资料,培养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0.通过电子技术的课程设计使学生能够对电子技术及应用有进一步的理解,同时也巩固了所学的模电与数电知识,使所学的电子技术应用于实际,贴近生活,走向社会,增加学习的动力。
11.此外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手动实践,搭建电路的能力,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主要体现,使学生能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对电子元器件及电子技术这门技术有更深入的认识,随着电子技术应用的推广,本次设计也是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必要途径。
三. 设计的具体实现1.系统概述根据设计要求,要实现彩灯循环功能,必备的模块就是74161N和74LS138N,通过这些元件和计数器的真值表,利用相关的电路实现彩灯循环闪烁功能。
2024年电子技术实训小结
![2024年电子技术实训小结](https://img.taocdn.com/s3/m/bc35d781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d0.png)
2024年电子技术实训小结
在2024年的电子技术实训中,我学到了许多关于电子器件和电路设计的知识和技能。
在实训课程中,我学习了如何使用基本的电子仪器,例如示波器、信号发生器和多用途表。
这些仪器帮助我观察和测量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和频率等参数。
我还学习了电子电路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包括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
在模拟电路方面,我学习了放大器、滤波器和功率放大器等电路的设计和调试。
在数字电路方面,我学习了逻辑门、时序电路和存储器等组合逻辑和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和实现。
在实训课程中,我还完成了一些实践项目,例如设计和制作简单的放大器电路和数字计数器电路。
通过这些项目,我进一步加深了对电子电路的理解,并锻炼了动手操作电子器件的能力。
在实训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
例如,有时候电路中的某些元件无法正常工作,需要仔细检查和排除故障。
此外,在进行复杂的电路设计和调试时,我需要耐心和细心进行每一步操作,以避免错误和失误。
通过参加这个电子技术实训,我对电子技术和电路设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实践技能。
这些知识和技能对我今后从事电子工程方面的学习和工作会有很大帮助。
我希望能将实训中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的电子项目中,并不断提升自己的电子技术水平。
第 1 页共 1 页。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实践综合报告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实践综合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aa70d3d52d380eb62946df9.png)
温州大学WENZHOU UNIVERSITY机械电子专业实习报告(电子技术实践)项目名称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姓名吴亮辉学号班级机自04201指导师日期年月日温州大学教务处制二OO八年二月LM386集成功放电路设计、安装及测试[实践任务和要求]1.了解LM386集成功放电路工作原理及特点。
2.了解集成功放电路设计的方法。
3.进一步了解掌握集成功放电路性能的测试方法。
4.熟练掌握电子电路安装技巧。
[需要仪器设备]1.安装工具一套。
2.双踪示波器一台。
3.函数信号发生器一台。
4.双路直流稳压电源一台。
5.数字万用表一块。
6.LM386集成功放、电阻及电容若干,假负载一个。
[芯片介绍及工作原理]LM386集成功放内部电路方框图LM386引脚图性能介绍:LM386是专为低损耗电源设计的功率放大器。
它的内建增益是20,通过在1脚和8脚间加电阻、电容的搭配,最高增益可达200。
LM386可使用电池为供应电源,输入电压范围可为5V~18V,当Vcc=6V时,静态工作电流为4mA,当Vcc=15V,R L=32Ω时输出功率为1W,1脚和8脚开路时带宽为300kHZ,总谐波失真为0.2%,输入阻抗为50KΩ。
1、8为增益端,2为反向输入端,3为同向输入端,4为地端,5为输出端,6为电源端,7为旁路。
实验步骤:搭建硬件,如下图:注意:电源及公共端接入的方法,地端应该接在靠近大电流端。
焊接、元件排列及安装的技巧。
性能测试及数据处理:电源输入V cc=9.0V 电流为0.1A P=0.9W负载为R L=8.3Ω输入信号Vi=0.3V 1KMZ 15.8mA=0.336W输出电压V=1.67V P=U2R当外接电阻为9.7Ω时,电阻两端电压为2.0V。
×R=33.95Ω输出阻抗R x=U1U2效率η=37.3%通频带为93HZ~41KHZ0℃−150℃温控仪的设计、安装及测试[实践的任务和要求]1.了解模拟型温控仪电路工作原理及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总结报告
尊敬的评审专家:
在这门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中,我们的设计目标是设计一个基于Arduino的温度和湿度监测系统。
这个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和显示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并根据预设的阈值进行报警。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首先进行了系统需求分析。
根据要求,我们需要一个能够准确测量温度和湿度的传感器,并且能够将测量结果转换成数字信号,便于处理和显示。
我们选择了
DHT11传感器,它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并且配备了Arduino 库,方便我们与Arduino板进行通信。
接下来,我们设计了系统的硬件部分。
我们选用Arduino UNO 作为主控制器,并通过数字信号引脚将DHT11传感器连接到Arduino板上。
我们还添加了一个LCD1602液晶显示屏,用于显示温度和湿度的数值。
为了提高系统的安全性,我们将添加一个蜂鸣器作为警报装置,并通过继电器控制警报的开关。
此外,我们还添加了一个按键,用于设置温度和湿度的阈值。
在软件设计方面,我们使用了Arduino IDE进行编程。
我们编写了一个主程序,用于实时读取DHT11传感器的数据,并将其显示在LCD屏幕上。
我们还编写了一个警报程序,当温度或湿度超过预设的阈值时,蜂鸣器会发出警报声音。
我们还编写了一个按键程序,用于设置温度和湿度的阈值,并将其存储在Arduino的EEPROM中,以便下次启动时恢复。
在实际测试中,我们发现系统的温度和湿度测量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并且显示效果良好。
警报系统也能够准确地根据预设的阈值进行报警。
此外,按键功能也能够正确地设置温度和湿度的阈值,并且能够持久保存在EEPROM中。
这门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为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实践机会,让我掌握了Arduino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
通过这次设计,我对
电子电路的设计和软硬件的配合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电子技术水平。
谢谢您对我们设计的评审和指导,希望能够得到您的认可和肯定。
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