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野先生》教案(通用10篇)
藤野先生说课稿(14篇)

藤野先生说课稿(14篇)《藤野先生》说课稿篇一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藤野先生》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以“人生轨迹”为资料,讲述的是作者一段难忘的人生历程,它们会让我们体悟到人生奋斗的好处,感悟到人间的关爱与温情本课作为本单元的开篇讲读课文,在本单元的教学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藤野先生》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回忆自我早年在日本留学时期生活的文章,透过写与藤野先生的相识、相处、离别、思念,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怀念,赞扬了他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2、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的的确立《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构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用心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资料”新课标要求本单元教学,要融入自我的生活体验,感悟课文的思想内涵,进而了解社会人生;要继续了解叙事性作品的文本特征,还要注意品味含义丰富的语句根据新课标中“知识与潜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结合本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知识和潜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思路和线索;体会作者感情过程和方法目标:抓住精彩的段落,深入领会重点语句对文章的感知有整体到局部,深入作品的意境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和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学习新知识前,要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困难、心理特征及发展趋向,从而有针对性地确立学习的重难点及教学方法本文篇幅较长,涉及的人和事较多如果讲课时不分巨细,面面俱到,势必会顾此失彼,给学生零碎的感觉这就要求教师从总体上把握课文,突出重点、难点教学中始终要突出以学生为本位的思想根据这些实际状况及及本文特点和新课标的要求:教学重点是:1、正确朗读,理清思路和线索,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2、了解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并学习透过选取典型事例刻画人物的写法教学难点是:理解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思想转变过程二、说教法《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因此,我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等教学方式在课堂上尽可能多的制造语文学习的自由空间,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大力提倡自由研讨三、说学法无论采用什么教学方法,最终还得落实到学生身上,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与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学生课堂上的学法重点就在体验学习与探究上学法具体如下:1、朗读法: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课文语言的韵味和作者的思想感情2、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勤动笔墨,用心读书3、讨论法:引导学生用心思考,主动参与,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四、说教学过程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七个环节展开(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前利用多媒体播放日本古筝曲《樱花》,创设情境(恰当的教学情境的创设不仅仅是导入新课的要求,还能够使学生获得探究的乐趣、认知的乐趣、审美的乐趣、创造的乐趣,从而使教学真正成为生动活泼的自我需求活动)这节课,我设计的导语是:藤野先生是鲁迅先生在日本留学期间最敬重的老师散文《藤野先生》是鲁迅最看中的作品1935年,日本岩波文库要出版《鲁迅选集》,译者增田涉到上海征求鲁迅意见,问他选哪些文章才好鲁迅回答:“一切随意,但期望能把《藤野先生》选录进去”这天我们就跟随鲁迅去认识这位可敬的异国教师——藤野先生(让学生带着敬意走进文本,正如新课标推荐“利用阅读期盼,提高阅读质量”)(二)明确目标,任务引领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布鲁姆说过:有效的教学,始于期望到达的目标上课伊始,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一开始就明白教师期望他们做什么,那么他们便能更好地组织学习这节课我确定的学习目标是(同教学重点)(三)资料助读,检查预习新课标要求学生“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我需要的信息和资料”首先指名学生根据自我搜集的资料介绍鲁迅,其他学生进行补充,教师做总结,帮忙学生进行文学常识的积累(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新课标对学生阅读的要求是: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资料此环节力图将学生置于阅读的主体地位,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用心性为出发点,学生边读边思考,在听读中理清思路,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和概括潜力,解决教学重点)师生合作配乐朗读课文,其他学生带着问题听读课文大屏幕显示思考题:(1)文章写了那么多的事,这些事发生在哪里?分别在文章的哪些段落里?(2)文章的叙事线索是什么?(3)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学生听读完课文后,必须要给学生思考的时光,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透过讨论明确问题:(1)在东京(一三)——在仙台(中间段落)——在北京(后三个段落)由此可见文章可分三部分(2)本文的线索有明线和暗线明线是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的过程来组材,暗线主要以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来贯穿始终(3)赞扬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表达了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怀念,抒发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过渡:我们感知了课文资料,理清了文章的脉络,感悟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下方我们就随着作者的叙述,去深入的了解一下藤野先生,去找找作者深深怀念藤野先生的原因(五)合作探究,讨论交流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教师以多媒体出示问题,适时引导学生同桌合作、小组交流、全班交流,能够取得相互启迪、相互弥补、相互质疑、相互竞争的效果,从而对课文加深了理解,进而解决了教学难点这节课,主要探讨的问题如下:学生带着问题快速阅读课文“在仙台”部分1、在这一部分里,作者主要记叙了哪几件事?表现了藤野先生怎样的品质?2、� 学生很容易找到第一段对清国留学生的描述、对藤野先生的外貌描述等处佳句(七)体验反思,拓展文本鲁迅先生一生有多次重大的选取,每一次选取的支点都是民族的利益、民族的前途,这不能不令我们感动尽管我们同学的年龄不大,生活中必须也有不少选取请说出来和大家一齐交流,也和鲁迅先生比较一下,看看你选取的支点是什么?与鲁迅有什么不一样?(基于新课标推荐: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对话此环节让学生走出文本,体验反思自我的生活,实现了学生与教科书编者的对话)(八)交流感受,总结升华学生谈学习本节课的收获新知识的建构、拓展、运用,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结束,此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归纳本节课的知识,反思各自的认知转化与心中的感受此环节不仅仅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认知、思维、参与潜力,而且进一步强化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使学生的心灵受到陶冶,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升华(九)布置作业,学以致用抓住人物特征,透过三件具体事例,刻画给你帮忙最大的一位老师,600字左右。
朱则光《藤野先生》教学设计(精选10篇)

朱则光《藤野先生》教学设计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朱则光《藤野先生》教学设计(精选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朱则光《藤野先生》教学设计篇1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学习本文抓住主要特征刻画人物的写作方法。
2、领会各组织材料之间内在联系和文章语言的感情色彩。
(二)能力训练点1、学习本文脉络文明、记叙有序的方法。
2、学习采用白描手法,抓住特征刻画人物。
(三)智育渗透点通过学习本文,体会鲁迅先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学习鲁迅先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爱国主义精神。
(四)美育渗透点结合课文内容学习,让学生树立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二、学法引导1、指导学生查阅有关鲁迅先生资料。
2、编列课文结构提纲,找出课文中描写藤野先生语言、行动的句子,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我”与先生交往的典型事例。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1、学习精选若干片段材料多方面表现人物品质。
2、通过语言行动理解人物的思想品质,让学生找出课文中描写先生的语言、行动的语句。
四、课时安排3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1、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2、结合背景介绍,壹阅相关资料,加深学生对鲁迅先生的了解。
3、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问题的思考、讨论,解决本课的难点”、“疑点”。
七、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明确目标作了解性阅读,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的线索;进行理解性阅读,理解课文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层。
(二)整体感知课文是鲁迅先生回忆早年留学日本生活的散文。
事隔20多年,在鲁迅先生的心目中,那一段生活最值得回忆的,是自己的恩师藤野先生,足见藤野先生师德的感人。
藤野先生少年时期学过汉语,对中国怀有崇高的敬意。
尽管时值日俄战争,许多日本人深受狭隘民族主义的毒害,但是蘑野先生丝毫不受恶劣空气的影响。
藤野先生公开课教案(10篇)

藤野先生公开课教案〔10篇〕藤野先生教案篇一《藤野先生》是八年级下教材的第1课,是一篇叙事散文。
讲述的是鲁迅先生与日本人藤野先生交往的一段经历,以及作者在日本先学医,而后弃医从文的过程,文中表现了藤野先生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摒弃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表达了作者对他的真挚思念,并反映出那个时代的进步,青年所持有的忧患意识以及强烈的民族自尊心、爱国心。
讲读这篇课文要注意三点:一、脉络清楚,言之有序。
二、选取典型事例,抓住主要特征,突出人物品质。
三、语言富有浓厚的感情色彩。
在教学本课文时,我依据课文的内容,设计了通过集体讨论的方式,明确事件的内在联系,从而明确主题,进而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一、课文的线索本文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叙事的线索,围绕表现藤野先生的崇高品质这一中心组织材料。
开头写东京〔是作者往仙台见藤野先生的缘由〕,然后用设问句自然过渡。
接着写初到仙台受优待〔衬托藤野先生〕,写与藤野先生的相识、相处、离别,最后写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生的思念。
除回忆藤野先生这条明线外,本文还有一条内在的线索,就是作者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
很多材料,如写东京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写赴仙台途中对日暮里和水户的深刻印象,写仙台医专日本“爱国青年〞寻衅和看电影事件,写作者弃医从文,都围绕这条内在的线索。
因此,文章篇幅虽长却脉络清楚,材料虽多却井然有序。
二、抓住特征描绘人物的手法作者采用白描手法,写人抓特征,几笔勾勒,就甚为传神。
如写藤野先生,写他的“黑瘦〞、“八字须〞、“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衣着“模胡〞,冬天穿旧外套,活生生地画出一位生活俭朴、治学严谨的学者形象。
又如写“清国留学生〞,抓住了盘辫子这个细节,很能反映他们的思想本质。
在清末,不少仁人志士剪辫子,表示与清王朝决裂,而这些留洋学生既要学时髦,又要表示忠于腐朽的清王朝,于是只好盘起辫子。
作者用夸张的手法,揶揄的口吻,对他们的辫子进行形褒实贬的描写,揭示了这些留学生庸俗腐朽的思想本质,也反映了对他们的厌恶之情。
《藤野先生》优秀教案优秀4篇

《藤野先生》优秀教案优秀4篇鲁迅《藤野先生》教案篇一学习目标:1、领会语言的感情色彩。
品析副词对表达文意的作用。
2、研读精彩语段,体味富含感情色彩的语言。
3、体会鲁迅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教学程序设计:一、检查作业采用小组自改互查的方式,组长点评完成情况。
二、研读关键语段,深透理解文意1、指名朗读课文1、2语段,思考:(1)“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与后文哪几句话相呼应?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绪?(2)“实在标致极了”改为“实在丑极了”可以吗?学生交流后回答,教师明确:(2、集体诵渎第5语段,思考:(1)初到仙台的“我”受到优待。
究其缘由是“物以希为贵”、那么如何理解“大慨”?(2)“居然睡安稳了”句中“居然”是什么意思?对表达思想感情有什么作用?3、自读课文第24至31语段,合作探究:(1)怎样理解“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这句话?(2)“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句中“何尝”是什么意思?(3)匿名信和看电影事件促成作者弃医从文的转变,对这两件事的叙述侧重点有什么不同?学生思考、交流后发言,教师明确:4、学生自读课文38语段,教师点拨:结尾把对藤野先生的深切怀念之情与爱国主义思想统一起来,把对往事的回忆与现实政治斗争结合起来,从而深化了主题,使文章更具现实意义。
5、学生齐读课文1、5、24~31、36~38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诵读要求:第1段要读出辛辣嘲讽意味,第5段以轻松亲切语调表现友好之情,24~31段则充满愤激,36~38段应满溢感激。
三、合作研讨,体验反思鲁迅弃医从文的人生选择对你有什么启示?请联系自身思考人生的意义。
四、课堂小结欣赏一篇优秀的作品,就像品味陈年佳酿,只有用心体悟,才能获得心灵的飞跃和思想的升华。
走进散文《藤野先生》,使我们更亲近地触摸了鲁迅奋然前行的心迹,更深透理解了鲁迅感念师恩的丰富内涵。
藤野先生教案(多篇)

藤野先生教案(精选多篇)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藤野先生的背景和成就。
2. 激发学生对藤野先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内容:1. 向学生介绍藤野先生的生平简介。
2. 讲述藤野先生在教育领域的贡献和影响。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观看藤野先生的照片,让学生对其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2. 教师简要介绍藤野先生的生平背景和成就。
3. 提问学生对藤野先生的了解和兴趣。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程度。
2. 记录学生的提问和回答。
第二章:藤野先生的教育理念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藤野先生的教育理念。
2.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藤野先生的教育理念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教学内容:1. 向学生介绍藤野先生的教育理念。
2. 分析藤野先生的教育理念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1. 教师介绍藤野先生的教育理念,如“教育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的发展”。
2.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藤野先生的教育理念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3.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例子。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的思考和讨论情况。
2. 记录学生的观点和例子。
第三章:藤野先生的教学方法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藤野先生的教学方法。
2.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藤野先生的教学方法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教学内容:1. 向学生介绍藤野先生的教学方法,如“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实践和体验”。
2. 分析藤野先生的教学方法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教学活动:1. 教师介绍藤野先生的教学方法,如注重学生实践和体验。
2.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藤野先生的教学方法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3.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例子。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的思考和讨论情况。
2. 记录学生的观点和例子。
第四章:藤野先生的教育贡献1. 让学生了解藤野先生的教育贡献。
2.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藤野先生的教育贡献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教学内容:1. 向学生介绍藤野先生的教育贡献,如创立了日本教育学会和编写了许多教育著作。
2. 分析藤野先生的教育贡献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藤野先生教案(多篇)

藤野先生教案(精选多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藤野先生的生平事迹及其在日本留学期间的经历。
2. 通过分析藤野先生的言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勇于拼搏、追求进步的精神。
3. 引导学生学习藤野先生的优秀品质,如勤奋、谦虚、严谨、善良等。
4. 提高学生对散文的阅读理解能力,感受作者鲁迅的写作风格。
二、教学内容1. 课文《藤野先生》的主要内容,包括藤野先生的生平事迹、在日本留学经历及其对学生的关爱和教诲。
2. 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和段落,理解藤野先生的形象特点。
3. 探讨课文中所表现出的藤野先生的优秀品质及其对学生的启示。
三、教学重点1. 掌握课文《藤野先生》的主要内容,了解藤野先生的生平事迹及其在日本留学经历。
2. 分析藤野先生的形象特点,理解其优秀品质。
四、教学难点1. 理解并体会课文中所表现出的藤野先生的优秀品质。
2. 引导学生从藤野先生的经历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从而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动力。
五、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课文内容。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藤野先生的形象特点及其对学生的启示。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讨论中相互启发、共同进步。
4. 运用情感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六、教学准备1. 教材:《藤野先生》原文及其相关解读资料。
2. 投影仪或白板,用于展示课文关键内容和讨论重点。
3. 教学卡片或贴纸,用于学生互动和小组活动。
4. 学生作业本,用于收集和反馈学生的学习成果。
七、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藤野先生的背景和成就,激发学生兴趣。
2.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藤野先生》,理解课文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3. 内容解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和段落,深入理解藤野先生的形象特点。
4. 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藤野先生的优秀品质及其对学生的启示。
5. 分享与反馈: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组成员可进行补充和评价。
八、课堂活动1.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藤野先生和学生,表演课文中的场景,增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2023最新-初中语文《藤野先生》教案(优秀5篇)

初中语文《藤野先生》教案(优秀5篇)作为一名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
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三人行,必有我师也。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如下是漂亮的编辑为大伙儿收集的初中语文《藤野先生》教案(优秀5篇),欢迎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中语文说课稿《藤野先生》篇一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藤野先生》。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进行具体的阐述。
一、教材分析我将在“以人为本,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先来谈谈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
《藤野先生》选自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篇课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写了作者留学期间与藤野先生交往的几件事,表现了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感激、怀念之情以及强烈的爱国情感。
学好这篇文章,不仅对学生学习散文有重要影响还可以激发爱国情感。
因此,在关注文学表达、思想情感的同时,更要注重德育教育在平时教学中的渗透。
二、学情分析初二学生已经具备基本的散文知识,但认识往往停留表面,在领悟藤野先生高尚品质和作者思想情感方面需要引导。
有些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有些好动,注意力易分散。
所以,在教学中,要注重个体差异,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三、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特点、初二学生的心理、智力发展水平,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速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讨论的方法,分析人物形象,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作者的爱国之情并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依据前面教材的解说和学生的学习特点,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将“分析人物形象,体会写作手法”定为教学重点,将“感受作者的爱国之情”定为教学难点。
四、教学方法根据本课的特点及新课改的要求,我将采用的教学方法是:提问对话法、引导点拨法、多媒体辅助法。
《藤野先生》教案(通用5篇)

《藤野先生》教案(通用5篇)《藤野先生》教案1【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那个时代进步青年所特有的忧患意识以及强烈的民族自尊心、爱国心;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教育学生要珍惜今日生活,并为之而奋斗。
2、知识与技能:感知部分片断,把握人物品格;学会品味语言,体会人物内心活动,进一步把握人物,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过程与方法:品读语言,揣摩心理;联系实际,理解人物。
【重难点】把握人物形象。
【设计思路】本节课是在学生已把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了思路、理解了文章主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课文的。
由于本文是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叙事线索,围绕表现藤野先生的崇高品质这一中心组织材料的,所以本节课就把重点放在把握人物的品格上,力争使学生对藤野先生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为此,设计时,通过多个角度,遵循从初步感知,到揣摩人物内心心理,到理解人物最崇高的品质的思路,全面挖掘理解人物。
【教学过程】一、回顾1、课文的主要内容。
2、把握文章脉络,理清作者思路。
3、文章的主题。
二、师生合作,研习课文本文作者深情地回忆了与藤野先生交往的一段经历,作为一名弱国的学生,身处异国他乡,倍受他人凌辱,而此时遇到了一位使自己一生都难以忘怀的先生。
先生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他具有什么品格,影响了作者一生?1、初读课文有关藤野先生的段落,谈谈自己的初步感受:部分学生朗读作者和先生相处部分,其余学生思考。
初步感知藤野先生的形象。
⑴谈谈藤野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出:认真负责严格要求生活俭朴热情诚恳正直求实⑵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先生的这种品质?教师引导,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得出:添改讲义认真负责纠正解剖图严格要求关心解剖实习热情诚恳了解女人裹脚求实精神2、从具体语言入手,再读课文,把握人物内心活动:⑴找出有感触的语言,细细品读,体会先生复杂的感情:例:“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他问。
“可以抄一点”“拿来我看”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藤野先生》优秀教学设计版

《藤野先生》优秀教学设计版《藤野先生》优秀教学设计版(通用10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店铺整理的《藤野先生》优秀教学设计版(通用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藤野先生》优秀教学设计版篇1[教学目标]1、理解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2、感受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深沉的思想感情;3、领会语言的感情色彩和风格特点。
[教学重点]1、了解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
2、理解本文依据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和事件的发生的先后顺序来记叙。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弃医从文”的思想转变过程。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藤野先生是鲁迅先生最敬重的老师;回忆性叙事散文《藤野先生》是鲁迅最看重的作品。
1935年,日本岩波文库要出版《鲁迅选集》,译者增田涉到上海征求鲁迅意见,问他选哪些文章才好。
鲁迅回答:“一切随意,但希望能把《藤野先生》选录进去。
”他的目的是借此打听藤野先生的下落,同时委托增田涉先生代为寻找。
第二年,《鲁迅选集》出版,增田涉又到上海送样书,鲁迅再次问起藤野先生的下落,增田涉说没有打听到。
鲁迅先生叹息说:“藤野先生大概不在人世了吧!”字里行间,情真意切。
1926年8月底,由于北洋军阀反动政府的迫害,鲁迅离开北京,到厦门大学任教。
《藤野先生》这篇散文就是鲁迅离别藤野先生20年后,于1926年10月12日在厦门大学写的,回忆了他1904年夏末至1906年初春在日本留学时的生活片段。
这篇回忆性散文带有较多的文学性,注意典型事例的描绘,着重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
我们学习时要特别注意。
藤野先生,姓藤野,名严,排行第九,1874年生于福井县一个医生家庭,在名古屋爱知县立医学专门学校毕业。
1904年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教学。
藤野先生课文教案(优秀10篇)

藤野先生课文教案(优秀10篇)《藤野先生》优秀教案篇一一。
教学目标:1、学习根据表达的需要选择和组织材料,学习抓住人物特征,通过具体事例来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2、体会、理解文章含义丰富的语言,掌握文章叙事线索。
3、体会作者对老师的崇敬之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与民族自尊心。
二。
教学重点、难点:1、明确文章的线索,探讨文章的主题。
2、分析藤野先生的形象,归纳其性格特征。
3、联系材料,领会作者弃医从文的情感因素,体会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与民族自尊心。
三。
教学安排:2课时四。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导入。
1、让学生说说在成长过程中,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人,并阐述理由。
(有老师、父母、朋友、还有偶尔相识的陌生人)再让学生说说在成长中,哪件事最让你难忘?由学生的回答导入文章。
鲁迅在《藤野先生》一文中,讲述了他与先生的交往。
鲁迅先生怀念藤野先生的原因与我们刚才所讲的原因是不是一样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看课文。
2、复习有关《朝花夕拾》的知识。
让学生说出已经学过的两篇课文的名称。
然后说说在《从》《阿》及《藤野先生》三者之间的先后顺序。
顺序是《阿》《从》《藤野先生》,作品是按照作者成长的经历来排列的,《朝花夕拾》是一本回忆散文集。
二。
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速读课文。
1、速读课文,思考问题:(1)文章以什么为线索?写了哪些事情?(2)文章重点写了发生在哪里的事情?此外还写了什么地方的事情?你能说出文章中的地点变化吗?2、明确:(1)文章以作者在日本仙台求学的经历为线索,写了作者在日本求学的一段经历,即写了离开东京,去仙台学医时藤野先生的关心,匿名信事件,幻灯片事件即离开仙台等一系列事情。
(2)重点写了发生在仙台的事情,此外还写到了东经等地的事情。
文章中的地点变化:东京——仙台——中国。
三。
理清文章层次结构。
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是文章的叙事线索,以次我们可以比较容易地划分文章的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1-3):在东京的所见及去仙台求医的缘由。
《藤野先生》优秀教案(优秀10篇)

《藤野先生》优秀教案(优秀10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演讲发言、策划方案、合同协议、心得体会、计划规划、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planning,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藤野先生》优秀教案(优秀10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藤野先生》课文教案

《藤野先生》课文教案《藤野先生》课文教案篇一说教学目标:《藤野先生》是部编教材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是一篇回忆性散文。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欣赏文学作品,对作品中感人的情节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要品味作品中的语言。
〞本单元教学目标中也提出:品味风格多样的语言,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本课的预习提示中也提出:看看作者笔下的藤野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鲁迅作品的语言简洁,幽默,耐人寻味,细细体味。
由这些要求,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通过品析字词法,理解作者的爱国主义情感,理解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
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我采用简单介绍鲁迅先生的老师的情况引出藤野先生。
“悠悠师生情,拳拳报国心。
今天讲什么,藤野先生。
〞前两句是对今天要学的重点内容的概括,也是对本文的理解的一种提示。
这样,先入为主,引起学生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后板书题目。
接着采用简介寿镜吾、章太炎、藤野这三位鲁迅在文章中写过的老师,引出对藤野的敬仰,尤其是课文的后两段中的话,让学生读,品味情感,引出下一个环节。
二、铭记一份感谢主要分析段落里的“伟大〞,因何而伟大,“瞥〞字所蕴含的情感。
假设将“瞥〞字改为“深深地注视〞会怎样?通过字词的赏析,教给学生一种阅读的方法。
三、感受一种深情与藤野先生相处的事件。
体会“敬重〞所表达出的一种情感。
在此环节,仍然采用本节课所教到的字词赏析方法,让学生通过品析字词,体会其中的情感。
四、体会一种境遇由文中的四个句子,抓取其中的关健词:无非、大概、当然、特别,从而体会鲁迅先生在日本的境遇,从这些字词里边所生发出的爱国之情。
这个环节主要采用学生分组讨论的方法,由学生在学习了前面的赏析方法后,探讨鲁迅先生的境遇,爱国情感。
同时,在此处我将会补充一些相关的背景知识。
说教学方法:这篇课文教学我采用抓蕴含特殊意义的词,引导学生品析的方法,组织教学。
同时,在学了方法后,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探究,获取新知。
说学法:本节课主要是理解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和作者的爱国主义情感。
《藤野先生》课文教案

《藤野先生》课文教案《藤野先生》课文教案(通用14篇)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藤野先生》课文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藤野先生》课文教案篇1一、设计思想(一)、教材分析:《藤野先生》是一篇传统课文,是鲁迅对20世纪初自己在日本留学时的一段经历的回顾,重点叙述了与藤野先生的交往,热情地歌颂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洋溢着作者一腔的爱国之情。
学习这篇文章,不仅能学到叙事性文章的写法,也能从中受到爱国主义的熏陶。
(二)、学情分析:初二的学生有主见,他们对于作品内容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概括、分析能力,但看问题往往不够客观、全面、深入。
不过,他们思维活跃,视野开阔,好胜心强。
倘若教师在班级中创设交流、探索、合作的良好氛围,在教学中“还政于民”,引导得当,学生定会从中获得感悟,得到教益的。
(三)、设计理念: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课程总目标“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设计。
在培养学生概括能力的同时,展开横向思维,读懂事件与主题的关系;在引导学生欣赏名家作品的同时,使学生受到前人高尚情操的熏陶,达到既学读书又学做人的目的。
本文篇幅较长,涉及的人和事较多。
如果讲课时不分巨细、面面俱到,势必会顾此失彼,给学生“零碎”的感觉。
授课时,应紧紧抓住文章两条线索: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这一明线,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这一暗线,采用由主到次、由整体到局部的教学思路,首先弄清文章的主要形象藤野先生,然后再领会语言的感情色彩,体会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中要始终突出以学生为本位的思想,“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与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法重点就在探究学习上,学生在整体把握课文时可采用默读法、圈点勾画法,之后,可采用讨论法、仿写法等学法。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指导学生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刻画人物,突出人物思想品质的写法。
课文《藤野先生》教学设计优秀10篇

课文《藤野先生》教学设计优秀10篇《藤野先生》优秀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正确把握文章的线索。
通过教师讲授和小组合作,学生可较为熟练地进行人物性格特征的分析。
结合创作时代背景,学生可深刻体会作者深刻的爱国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教师讲授和小组合作,学生可较为熟练地进行人物性格特征的分析。
【教学难点】正确把握本文的线索,学生可深刻体会作者深刻的爱国情感。
三、教学方法谈话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请学生说说自己遇到的最难忘的老师,并说说原因,互动两轮,顺势引题。
(二)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教师提问,学生独立思考,回顾:散文的线索是什么?(明确:是对零散的散文语言材料加以整合,加工,使之更加有序,情感或观点更加鲜明的语言组织方式。
)朗读全文,独立思考,本文详写了几件事?分别是什么?(明确:改讲义、匿名信事件、观看教学影片、送别)同桌讨论,与藤野先生相关的是哪几件?另外两件如何归类?(明确:改讲义、送别是叙述作者与藤野先生间的互动,次两件是照应了标题《藤野先生》,是文章的明线;匿名信事件、观看教学影片是与作者的爱国情感相关,属于暗线。
)(三)细读课文,深入研读通读全文,学生独立思考:关于藤野先生,本文写了几件事?几件详写?几件略写?(明确:详写的有改讲义和送别;略写的有被当做扒手、询问裹小脚、担心作者不参加解剖课。
)同桌讨论,改讲义这件事体现了藤野先生怎样的性格特征?小组合作,探讨一下其它几件事体现了藤野先生怎样的性格特征?(明确:送别——没有民族间的偏见;询问裹小脚——治学严谨,对自己专业领域里的知识盲点非常感兴趣;担心作者不参加解剖课——作为教师,认真负责;尊重他人的信仰,没有民族偏见;被当做扒手——不拘小节。
)独立思考:藤野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明确:藤野先生是一位生活中不拘小节,工作中治学严谨,认真负责,人格上非常尊重他人,没有民族偏见的教师。
藤野先生优秀教案优秀6篇

藤野先生优秀教案优秀6篇《藤野先生》优秀教案篇一一、艺海拾贝1、从原名、评价、主要著作、我们已学过的作品四个方面回顾鲁迅。
2、从写作目的、命名之意、文体三个方面介绍《朝花夕拾》:二、初读标疑温馨提示:朗读课文,边读边勾画出疑难字词,并给文章标上自然段序号。
小试牛刀:(这些字音、词义是老师希望你掌握的)1、注音:烂熳( )绯( )红匿( )名诘( )责不逊( )驿( )站畸( )形杳( )无消息解剖( )瞥( )见深恶( )痛绝2、解词:①标致:②模糊③落第:④不逊:⑤匿名:⑥诘责:⑦凄然:⑧油光可鉴:⑨抑扬顿挫:⑩杳无消息:火眼金睛:(你还有读不准音的字和不理解的词吗?查查字典吧!)二、复读感知温馨提示:填写下表就能了解课文内容,别忘了“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地点(注明起止段)简要概括事件我的发现:全文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顺序来记叙的。
三、细读探究1、哪几件事在写藤野先生?表现了他怎样的精神品质?这些材料是围绕什么线索组织的?你能看出本文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吗?2、哪几件事没写藤野先生?和藤野先生有关吗?这些材料是围绕什么线索组织的?3、你认为文章的主题是什么?四、拓展延伸:夜深人静之时,面对挂在东墙上的藤野先生的照片,想到与恩师已阔别20年了,鲁迅一定有许多话想对先生说。
把握课文主旨,展开合理想像,模仿作者口吻,给藤野先生写一封信,表露作者当时的心迹。
《藤野先生》优秀教案篇二一、导入新课,培养兴趣师:今天我们学习《藤野先生》。
藤野先生是什么人物?生:鲁迅的老师。
师:是,但准确吗?鲁迅的老师很多啊,三味书屋的寿老先生,也是他的老师。
生:是鲁迅在日本仙台医专留学时的老师,教解剖学。
师:哎,这就准确了。
学语文,就是要把语言表达到最准确、最完美。
下面老师提供两则小资料:A、藤野先生简介:藤野先生全名藤野严九郎,1874年生于日本福井县一个世代为医的家庭。
藤野先生教案(多篇)

藤野先生教案(精选多篇)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引导学生了解藤野先生的背景和成就。
教学重点:1. 藤野先生的生平背景。
2. 藤野先生在学术上的成就。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理解藤野先生的成就对我国的启示。
教学准备:1. PPT课件。
2. 相关藤野先生的资料。
教学过程:1. 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关注藤野先生。
2. 通过PPT课件展示藤野先生的生平背景和成就。
3. 组织学生讨论藤野先生的成就对我国的启示。
教学反思:1. 学生对藤野先生的了解程度是否足够。
2. 学生是否能理解藤野先生的成就对我国的启示。
第二章:藤野先生的生平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藤野先生的生平经历。
2. 引导学生感受藤野先生的人格魅力。
教学重点:1. 藤野先生的生平经历。
2. 藤野先生的人格魅力。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感受藤野先生的人格魅力。
教学准备:1. PPT课件。
2. 相关藤野先生的资料。
教学过程:1. 通过PPT课件展示藤野先生的生平经历。
2. 引导学生感受藤野先生的人格魅力。
教学反思:1. 学生对藤野先生的生平了解程度是否足够。
2. 学生是否能感受到藤野先生的人格魅力。
第三章:藤野先生的学术成就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藤野先生在学术上的成就。
2. 引导学生理解藤野先生的成就对我国的启示。
教学重点:1. 藤野先生在学术上的成就。
2. 藤野先生的成就对我国的启示。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理解藤野先生的成就对我国的启示。
教学准备:1. PPT课件。
2. 相关藤野先生的资料。
教学过程:1. 通过PPT课件展示藤野先生在学术上的成就。
2. 引导学生理解藤野先生的成就对我国的启示。
教学反思:1. 学生对藤野先生在学术上的成就是否了解。
2. 学生是否能理解藤野先生的成就对我国的启示。
第四章:藤野先生的教育理念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藤野先生的教育理念。
2023最新-初二上册语文第五课《藤野先生》教案优秀10篇

初二上册语文第五课《藤野先生》教案优秀10篇藤野先生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在教材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是初中语文必须重点学习的文章,记叙了作者鲁迅1902年夏末至1906年初春在日本留学的生活片断。
如下是小编帮家人们收集的初二上册语文第五课《藤野先生》教案优秀10篇。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篇一知识与能力:1、理清文章结构层次2、围绕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来分析文章。
过程与方法:1、联系社会背景,来领会作品深刻的思想内涵的方法。
2、通过反复朗读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的方法。
3、赏析课文重点语句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教学难点:理清文章结构层次教学方法: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答疑解难为辅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介绍背景出示鲁迅的《自题小像》“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由这首诗中表现出来的爱国精神引出本课。
出示自学目标1、朗读课文,自行解决生字生词。
2、理清结构层次(根据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
3、了解作者与藤野先生之间发生的事件,体会藤野先生的性格特点。
4、揣摩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感情。
5、借鉴写作特色。
二、分小组自学教师巡视、指导、点拨检查自学,合作探究1、给加点字注音瞥见畸形匿名诘责(1)实在是标致极了。
(2)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
3、探究文章内容按小组回答自学题目,教师评价分三部分:去仙台前、在仙台、离开仙台四件事:添改讲义、纠正解剖图、关心解剖实习、了解中国女人裹脚工作一丝不苟、治学严谨、实事求是、热情、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对藤野先生的怀念,强烈的爱国精神。
a用典型事件突出人物性格特点。
B双线并行,结构严谨。
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明线,作者的爱国情感为暗线。
C使用反语,增强表达效果。
三、质疑问难,深层探究学生提出疑难问题,师生共同探究如:开头写中国留学生的生活有什么作用?如何理解“物以稀为贵”?作者去日本留学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学医?为什么要弃医从文?四、情感共鸣生谈谈学习本文后的感想五、课堂小结六、作业1、抄写课后词语3遍。
课文《藤野先生》教案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藤野先生》的主要内容,把握作者鲁迅的思想感情。
(2)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型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和思考能力。
(2)通过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培养学生解读文本的能力。
(3)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勇于批判、敢于创新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藤野先生》的主要内容,把握作者鲁迅的思想感情。
2.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型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生僻词语和句型的理解与运用。
2. 课文中所蕴含的深刻思想感情的把握。
3. 写作练习中创意的发挥和文字的组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简介作者鲁迅及其作品《藤野先生》。
2. 阅读理解: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回答相关问题。
3. 内容分析:讨论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修辞手法。
4. 情感教育: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敬仰之情。
5. 写作练习:以“我心中的藤野先生”为题,进行写作练习。
五、课后作业:1. 复习课文,整理课堂笔记。
2. 完成课后练习题。
3. 阅读其他鲁迅的作品,了解其文学风格和思想内容。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讨。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实例理解课文内容。
3. 采用情感教学法,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
七、教学准备:1. 课文《藤野先生》文本。
2. 作者鲁迅的简介资料。
3. 相关的历史背景资料。
4. 写作练习的参考范文。
八、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
2.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课后练习题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专题范文]藤野先生教案(8则)
![[专题范文]藤野先生教案(8则)](https://img.taocdn.com/s3/m/11f9d9f658f5f61fb7366641.png)
[专题范文]藤野先生教案(8则)藤野先生教案藤野先生教案(一):1、学习抓住人物的典型事例和特征来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写作方法。
2、习藤野先生正直、热情、治学严谨的高尚品质和重视中日友情、毫无民族偏见的精神;学习鲁迅先生的尊师好学的高尚品德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1、讲清课文以时间为顺序和“我”的思想变化为线索,围绕表现人物崇高品质的需要来精心组织典型材料的写作特点,以及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藤野先生的高尚风格在文中的具体表现。
2、弄懂有关的时代背景以及一些含义深刻难懂的句子。
三课时第一课时通读课文,理清脉落、记叙顺序,分清课文中变换的几个地点,了解全文记叙的几件主要事情,给划分段落层次,研习课文第一部分(1—3段)。
一、导入新课。
1、鲁迅是大家熟悉的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进入初中以来我们学过了写鲁迅的和鲁迅先生写的有哪些?2、指名一学生读有关注释,要求学生思考,注释告诉我们哪几层意思。
交代了的,选自《朝花夕拾》。
说明这个集子的都是回忆性的。
我们学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也是这个集子的。
说明了的体裁——散文。
介绍了的写作年代、作者生活的背景和所写的对象——藤野先生的全名和籍贯。
3、介绍时代背景。
这篇散文记叙了作者1902年夏末至1906年初春在日本留学的生活片断。
写作年代则是在鲁迅离别了藤野先生二十余年后的1926年10月12日。
鲁迅到日本学,本想以学医来救国救民,可在仙台医学专科学校学习时,有一次观看反映日俄战争的影片,片中中国人看日本枪毙给俄国人做侦探的中国人的麻木神情给鲁迅以很大的刺激。
从此,他弃医学文,决心用文艺作为武器进行战斗,从而唤起国民的觉醒。
鲁迅写此文时,正当“三·一八”惨案发生之后,鲁迅用心支持爱国学生的正义行动,与反动军阀以及反动文人进行英勇斗争,用战斗的来抨击“正人君子”的迫害,抒发自己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歌颂没有民族偏见、正直、热情的藤野先生所代表的日本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藤野先生》教案《藤野先生》教案(通用10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藤野先生》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藤野先生》教案篇1教学重点:理解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教学内容:1、理清文章结构层次2、围绕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来分析文章教学要求:1、掌握本文通过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2、当堂练习作文片段教学步骤:一、引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已学过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散文,从中了解到三味书屋中的老先生虽然施行的是封建书塾教育,但思想还算开明,因此,鲁迅对他很恭敬。
虽是很恭敬,但并不是很有感情。
藤野先生是鲁迅在日本仙台学医时的一位日本医专的教授,他是一位怎样的老师呢?鲁迅对他的感情又是如何的呢?让我们来一起学习鲁迅的这篇散文《藤野先生》弄个明白。
明确本文出处、教学重点、写作背景以及与《回忆我的母亲》写法上的不同。
二、简介作者留学目的:鲁迅是抱着寻求救国道路的心愿到日本学医的。
19041906年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他原准备毕业回来救治像他父亲一样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来实现治病救人,救人救国的人生梦想。
可鲁迅最终并没有成为一名医生,他后来放弃了医学,从事了文学,成了一位著名的文学家,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三、理清全文结构层次提示:根据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将全文分成三个部分。
投影显示文章结构层次图如下:相识前相识相处时相别后东京(离往、初到、在)仙台(回)北京见闻感受;相识肖像;声调深切;怀念相处四件事例:珍藏讲义;悬挂照片;相别神情话语;多写文章。
明确:从结构表中可知全文是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叙事线索的,这是全文的一条明线。
那全文的暗线是什么呢?分析讲解直接写藤野先生的文字:1、学生浏览610段,找出有关描写人物外貌、语言等方面的语句。
明确这些语句体现了人物什么特点。
(投影显示如下)(1)外貌描写的句子符合人物身份(2)动作体现人物特点(3)说话声调治学严谨(4)介绍解剖学历史生活俭朴(5)忘带领结,穿旧外套读到此,一个生活俭朴、治学严谨的学者形象已展现在我们的目前了,这是作者,也是我们读者对藤野先生的初步了解。
让我们继续读下去,看作者为我们叙述了藤野先生的哪些事情,透过这些事情,我们将更深入地了解藤野先生的内在品质。
2、学生默读1123段,要求学生给每件事情拟一个小标题。
明确每件事情分别体现了藤野先生什么思想品质。
添改讲义提问:我很吃了一惊的原因是什么?我为何感到不安?(2)纠正解剖图藤野先生对学生要求严格,工作一丝不苟,循循善诱,平易近人,和蔼地指出鲁迅图中的错,可当时的鲁迅有点任性,口头答应着,心里却不服气。
哪个成语可恰当地概括这中情形?试着找出与此成语相反的词语。
(3)关心解剖实习由很担心到总算放心了,从中我们了解到藤野先生对鲁迅真诚的关心,为人是多么热情诚恳。
(4)了解女人裹脚投影显示如下:事情思想品质添改讲义工作认真负责纠正解剖图对学生要求严格关心解剖实习为人热情诚恳了解女人裹脚可贵的求实精神提问:学了623段文字,我们懂得了学写类似作文要注意哪几点?投影显示如下:明确:①学会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②叙事应该有详略③上下文注意过渡④叙事时要注意刻画人物的神态。
读到此,我们更深地了解到藤野先生为人正直,他真诚地关心着鲁迅,热情地帮助鲁迅,对待鲁迅没有丝毫的民族偏见。
读到此,我们会想:在这样一位老师的真诚帮助下,鲁迅定然能实现自己做医生的梦想,学成回国后去治病救人,救人救国。
可鲁迅最终却作出了弃医从文的决定,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原因有二:一是因为日本学生怀疑鲁迅考试得了60分是先生泄露了题目,他们根本看不起中国人,因为当时中国是弱国。
二是因为看电影时,鲁迅看到中国人为俄国人作侦探被日本人抓获要枪毙时,日本学生拍掌欢呼,对中国人民大肆污蔑。
鲁迅的民族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同时感到中国人思想的麻木。
这时鲁迅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要唤醒人们麻木的思想,当首推文艺。
为此,他决定弃医从文。
从上述两件事情,我们可知像藤野先生一样关心鲁迅的人非常少,这就使得藤野先生的真诚帮助、热情关心在鲁迅心中显得犹为珍贵。
因此,鲁迅对他特别感激,感情也特别深挚。
3、请一个学生朗读3235段,要求学生找出师生惜别时两人的神情言行的语句,并仔细揣摩,体会出师生间的真挚情感。
他的脸色仿佛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
凄然、说了一个慰安他的谎话、叹息、赠照片、题字、叮嘱寄照片和写信。
4、齐读3638段,明确这一部分主要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鲁迅后来给藤野先生寄过照片了吗?写过信了吗?他把老师忘了吗?鲁迅时时记起藤野先生,怀念他,感激他,赞美他,鲁迅对先生的怀念之情具体表现在哪里呢?①珍藏讲义②悬挂照片③多写文章有关直接写藤野先生的文字,我们今天都讲了,余下的内容没有直接写藤野先生,这些事情与藤野先生有何联系?作者是用什么中心意思来统摄全文的?这也就是全文的一条暗线。
小结(投影显示如下):1、把握全文的结构层次。
2、明确本文的叙事线索。
3、了解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
4、掌握本文通过典型事例突出人物思想品质的写法。
作文片段练习:通过写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
提示:先确定写谁,然后确定要表现人物什么思想品质,最后围绕中心选择事例,组织成文。
布置作业:1.抄写词语(投影显示)绯红fēi宛如wǎn驿站y解剖pōu油光可鉴jin毫不介意落第畸形jī 不逊xn匿名n杳无消息yǎo 美其名曰诘责ji凄然qī教诲hu瞥见piē抑扬顿挫cu 深恶痛疾w2、完成课后练习一《藤野先生》教案篇2教学目标:(1)理解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2)领会语言的感情色彩。
教学重点:课文阅读。
教学难点:课文思想的理解和主题的确定。
教学时数:1课时。
预习质疑一、导入新课,培养兴趣,强化动机。
1.打开自制教学软件《藤野先生》封面,在日本古筝曲《樱花》的伴奏下介绍:藤野先生是鲁迅先生最尊重的老师;叙事散文《藤野先生》是鲁迅最看重的作品。
1935年,日本岩波文库要出版《鲁迅选集》,译者增田涉到上海征求鲁迅意见,问他选哪些文章才好。
鲁迅回答:“一切随意,但希望能把《藤野先生》选录进去。
”他的目的是借此打听藤野先生的下落,同时委托增田涉先生代为寻找。
第二年,《鲁迅选集》出版,增田涉又到上海送样书,鲁迅再次问起藤野先生的下落,增田涉说没有打听到。
鲁迅先生叹息说:“藤野先生大概不在人世了吧!”2.半个多世纪以来,人们对《藤野先生》的主题的理解是浅陋的,甚至是错误的,包括各种教辅资料和教师用书,今天我们学习这篇文章,要把半个多世纪的错误纠正过来。
借此,还可培养同学们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
二、预习课文。
1.听课文录音,标出生字词和不懂的地方。
2.给生字注音:驿站教诲瞥见畸形不逊诘责匿名杳无消息油光可鉴烂熳芦荟挟着芋梗宛若绯红深恶痛疾系住菜根3.整体理解课文,填空:《藤野先生》选自《朝花夕拾》,体裁是。
4.按照时间和地点的转移,本文可分为以下三部分:(1)在,表达对的厌恶;(2)在,回忆与的交往;(3)在,表达对藤野先生的和。
5.提出自己的疑问,特别是“无疑之疑”。
阅读课文一、阅读课文第一部分——在东京。
1.指名朗读,正音。
欣赏樱花盛开的上野公园及富士山的图片。
2.“无非”是什么意思?表现作者什么感情?——只不过,表达作者对东京的失望情绪。
3.理解作者描写“清国留学生”外貌的艺术匠心提问:写“清国留学生”的外貌,作者抓住了什么特点?——抓住了“盘着大辫子”的特点。
为什么抓这个特点?——因为在当时,有无辫子,可以区分对清王朝的态度。
教师介绍当时关于辫子的知识:在清朝以前,我国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投影以上文字),所以,头发终身不剪(和尚、尼姑除外)。
20岁举行冠礼之后,把头发束在头顶,上面加“冠”。
清人入主中原之后,强制推行清朝法式:将前额头发剃掉,后面留起辫子,当时有“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投影以上文字)之说。
清朝末年,有反清思想的知识分子,例如鲁迅,率先把辫子剪去。
所以当时仅凭辫子就可以辨别对清王朝的态度。
也有的辫子剪掉后又后悔了,就续一条假辫子。
鲁迅小说《阿Q正传》中的“假洋鬼子”就是这样。
还有一种是革命来了,就把辫子盘在头顶,用一根筷子别住;革命失败了,就放下来。
阿Q就是这样。
为此,鲁迅还写过一篇《头发的故事》(后附)。
“清国留学生”辫子盘在头顶,说明什么?——留着辫子,不肯剪掉,说明他们效忠清王朝,是思想腐朽的保皇党;而辫子盘在头顶,又说明他们追求时髦,显示自己赞成“维新”。
一旦维新失败,还可以把辫子放下来,表示自己是保皇派。
总之,不伦不类,不土不洋,是首鼠两端的两面派。
教师评:鲁迅抓住“盘辫子”的特点写清国留学生的外貌,实际上是在画他们的灵魂。
他以极简练的语言表现了极深刻、极丰富的内容,真是大师,大手笔!4.理解作者语言修辞的艺术“形成一座富士山”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比喻。
有嘲讽意味。
如果有学生认为是夸张,则作如下说明:用此比喻,既表现了它的高,又表现出它的形状。
若说是夸张,则夸张过分,夸张不当。
因为夸张的修辞方法要求既要明显地说大话,又不能夸大得不着边际。
鲁迅先生就举过一个例子:说“燕山雪花大如席”是好的夸张;说“广州雪花大如席”,则夸张不当。
“油光可鉴”是什么意思?答案:“油光可鉴”是说头发上擦了油,梳得很光亮,可当镜子照。
“鉴”是什么意思?什么词性?鉴,原意是镜子,这里用作动词,意思是照镜子。
小知识《“鉴”和“监”》(用电脑投影,也可作为“语文环境”写在黑板报上):“监”,甲骨文和金文写法(字例见右表),像一个人在盛水的“皿”中照自己的影子,意思是“照镜子”,引申为“镜子”。
后来有了铜镜,“监”又写成了“鉴”。
“标致”是什么意思?在这里是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什么感情?——原意是漂亮,这里是反语,用于讽刺,表示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厌恶。
将“成群结队”和“实在”删去好不好?为什么?——不好,因为“成群结队”表示“清国留学生”逛公园、赏樱花的人很多;“实在”对“标致”起强调作用。
删去后削弱了讽刺的力量。
“精通时事”在这里是什么意思?答案:指了解许多无聊的事,也是讽刺说法。
5.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鲁迅为什么厌恶和嘲讽“清国留学生”?——鲁迅是抱着“科学救国”的目的去日本留学的,但是,这些“清国留学生”置国破家亡于不顾,白天逛公园,晚上学跳舞,打着“维新”的旗号,却又忠君保皇,不学无术,所以鲁迅厌恶他们。
提供参读材料《自题小像》(见课本26页),印证以上观点: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