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实施的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
怎样统筹城乡发展
怎样统筹城乡发展城乡发展统筹是指在城市与农村发展中协调各方面利益,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在中国,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差距是日益扩大的,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日益凸显。
因此,统筹城乡发展成为了当前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从落实统筹城乡发展的总体要求、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城市管理体制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实施统筹城乡发展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科学发展。
城乡发展统筹必须坚持人民利益始终来第一位,切实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同时,要遵循科学发展理念,充分考虑城乡发展的内外部条件,平衡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利益关系,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其次,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
农村现代化建设既包括经济发展,也包括社会进步和生态文明建设。
要注重发展农村产业,提高农民收入,加强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此外,要注重改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农村卫生保健水平,加强农村文化教育事业发展。
同时,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实施农村生态修复,加强农村环境污染治理。
第三,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推动城乡发展统筹的重要途径。
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关系到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发展。
要加大农业水利建设,提高灌溉技术和设施水平,增加农田有效灌溉面积。
同时,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建设,改善交通运输条件,便利农产品流通。
加强农村电力、通信和信息技术建设,提高农村电网覆盖率和通信设施水平,推动信息化和智能化在农村的应用。
最后,城市管理体制是促进城乡发展统筹的重要保障。
当前,我国城市发展过程中存在管理体制不适应的问题,导致城市规划和建设等方面的许多问题。
因此,要加快城市管理体制,优化城市规划和土地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城市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提高城市管理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同时,要加强城市基层社区建设,提高社区自治能力,促进城乡社区文明建设和社会管理的协调发展。
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时代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任务。
通过深入研究和理论探索,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战略具有深远的影响和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对农村问题的分析和思考马克思主义是研究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对农村问题的研究和思考具有广泛的深度和高度。
马克思主义认为,农村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和城市之间的关系决定了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强调了阶级斗争的存在,并提出了无产阶级领导农民阶级的思想,为我们认识和解决农村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基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形成的,充分吸收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农村问题的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农业农村为重点,以城乡融合发展为基本路径,强调农村的特殊性,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注重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农业现代化、乡村产业振兴、乡村环境整治、农村治理现代化,实现农业农村全面进步。
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实践探索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和理论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实践探索。
我们可以看到,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对于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村人民生活水平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通过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农村产业升级、优化农村生态环境、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一系列实践探索,中国取得了显著的农村发展成就。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战略的启示与展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和启示。
我们需要深入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和理论,不断完善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村的全面发展。
2021年秋乡村建设基础理论与实践网上作业参考答案
乡村建设基础理论与实践网上作业参考答案1、城市规划理论的重要奠基者霍华德提出了()的思想。
正确答案是:田园城市2、刘易斯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概括为现代部门与传统部门并存,提出()的概念和分析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两部门经济发展模型。
正确答案是:二元经济3、美国学者()对城乡发展关系理论提出了批判,他认为发展中国家城乡关系的实质,在于城市人利用自己的政治权力,通过城市偏向理论的相关政策,使社会的资源不合理地流入自己利益所在的地区。
正确答案是:利普顿4、我国对统筹城乡发展理论的研究,始于费孝通对“城”和“乡”的研究。
费孝通以()为切入点,看中国“城”与“乡”的关系。
正确答案是:乡土性5、英国是世界上最早推进城市化的国家,在统筹城乡发展中经历了单一城市化、单一乡村建设,最终形成了以()的英国统筹城乡发展模式。
正确答案是:市场为主导6、经济和人文发展指数在世界各国中名列前茅的是(),其在统筹城乡发展中采取资源下放、扶持生产和财政补贴等措施,支持农村和落后地区发展。
正确答案是:挪威7、美国是建立在一片新大陆之上的国家,面临的问题是国土面积广袤而人口太少,因此美国的农业土地政策以促进美国农业()经营为主。
正确答案是:规模化8、20世纪70年代,韩国政府在其第三个“五年计划”开始时,推出了著名的(),这项农业改革运动以农业现代化为核心内容,使韩国政府实现了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正确答案是:新村运动9、统筹城乡发展,就是把城市和农村的发展纳入整个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全局进行通盘筹划,综合考虑,建立()的新格局。
正确答案是:城乡一体化10、我国实施的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具有战略思维、()、一体发展的特点。
正确答案是:主动布局11、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要求包括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社会进步三个方面。
正确答案是:空间布局12、统筹城乡发展的核心理念是(),发展的目的是促进城市和农村、农业和非农产业的协调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尤其要正确处理资源配置过程中的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城乡一体化与城乡统筹
一、理论基础概述自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解决三农问题以来,全国各地积极地进行着实践。
但到底什么是城乡统筹?究竟该怎样理解其内涵和基本内容?城乡统筹要达到什么目标?城乡统筹有什么要求?城乡统筹与城乡一体化之间有什么联系?等等。
这些问题是我们深入研究城乡统筹问题时,必须首先明确的基本问题。
(一)城乡统筹的内涵理解城乡统筹的内涵,首先要对“城乡”这一概念进行界定。
城乡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其范围的界定在不同的视域空间有不同的划分。
所谓“城”,是指以非农活动和非农人口为主的人类聚居区,比乡村占地规模要大,人口数量要多,人口密度高,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与“农村”相对。
“乡”统指所有城市以外的地区。
城乡一般就是指城镇和乡村。
目前,社会各界对城乡统筹内涵的理解大体可归纳为以下几类:一是从城乡整体互动关系的角度,认为城乡统筹就是要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以及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使城乡协调发展,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一体化。
二是从城乡资源配置的角度,认为当前所谓的城乡统筹,主要侧重于资源向农村、农业倾斜,即在制定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进行重大经济决策时,应优先考虑“三农”问题,而不是像过去那样重城市和工业、轻农村和农业。
三是从城乡平等关系的角度,认为城乡统筹发展即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建立城市与农村平等、统一的城乡一体化经济社会秩序,破除制约三农发展的体制和结构性矛盾,形成城乡共同发展的良性互动局面。
其实,以上几种认识并不矛盾,都是从城乡关系的不同角度解释和强调同一个问题。
综合各方面对城乡统筹内涵的认识,可对城乡统筹可作如下理解:统筹即统一筹划。
城乡统筹即是把城市和乡村放在一个系统内,统一筹划,平等发展。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就是要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统一筹划城市和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使城市和农村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或者进一步讲,城乡统筹的基本内涵就是把城市与乡村、工业与农业、城镇居民与农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各种资源和要素的双向流动和优化配置,协调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城市居民与农民的关系,逐步清除城乡之间的隔离和界限,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推进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的现代社会经济结构转变。
城乡统筹发展问题论析
(三 )劳动 力流 动 不合 理 在 经济利益 的驱动 下 ,大量 劳动力外 流 ,大 量的 劳动 力流人 城市 ,使 本来 就不发达 的农业 更加缺 乏劳 动 力 ,影 响了农 业生产 的发展 。 民工潮 的盲 目涌人 也加剧 了城市 问题 ,农 民不能 在城 镇落 户定居 ,长期奔 波于城 乡之 间。劳动力 的这 种 不彻底 的转移方 式起 不到稳定 减少农 民 、使 土地 向
一 、 城 乡统 筹 发 展 理 论 基 础 (一 )城 乡二元结构 1、二元经济结构 城乡二 元化结构 包括二 元经济结 构和二 元社会结 构 两方 面的含义 ,二元 经济结 构是指 在广大 的发展 中 国家 ,其经 济生 活的一元 是 以古 代村 落为载 体 的传统 农业 部 门 ,另一 元是 以较为先 进 的城 市为载 体 的现代 工业部 门。 二元 经 济 结 构 之 间 隔层 像 一 堵墙 ,隔断 了 中国
2、二元社会结 构 二元社 会结构是 在二元 经济结构 的基础 上产生 、 存 在并逐 步发展起 来 的 ,它 的 内容是 由教育 ,医疗 养 老保 障制度 等一 系列城 市社会 福利制 度构成 的 。中国 存 在着两个 享受社 会福 利制度 ,使用 社会 资源方 面存 在 着带有 根本性 差别 的社会 群体 。在 早期 ,公 民不能 自由迂徙 ,农 民进城经 商做 工都是严 格控 制的甚 至是 不 允许 的。 因此 ,农 民和城镇 居 民就 被完全 的划分 开 了 ,农 民无法享受 国家的物质文化 的大部分成 果 。 (二 )城 乡统筹发展理论 统筹 城 乡经 济 社 会 发展 ,是 相 对 于 城 乡分 割 的 “二元经 济社会 结构 ”而言 的 ,实 质是 给城乡居 民平 等 的发展 机会 。充分 发挥工 业对农 业 的支持和 反哺作 用 、城 市对农 村 的辐 射 和带 动作 用 ,建 立 以工促 农 、
我国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我国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之间的差距逐渐加大,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探讨我国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以期为未来经济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是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通过制定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促进城市和农村的协调发展,实现城乡经济共同繁荣。
我国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经过多年的实践,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在原则方面,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强调“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
在目标方面,旨在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包括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产业发展理论、人力资本理论等。
这些理论为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在实践中,需要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例如,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农民创业创新等。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在城市和农村之间形成合理的经济布局和社会空间格局。
重庆市在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方面做出了很多有益的尝试。
他们推行“一圈两翼”的发展战略,以城市为核心,以渝西和渝东南为两翼,推动城市和农村的协调发展。
重庆市还加强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民创业创新。
这些措施有力地促进了重庆市的城乡经济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城乡差距依然较大,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
安吉县是浙江省的一个山区县,近年来在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他们以“特色小镇”建设为抓手,依托当地资源优势,打造了一系列具有特色的产业小镇。
这些小镇既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又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然而,这种模式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对于其他地区而言,复制的难度较大。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我国统筹城乡经济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未来,我国城乡经济发展的趋势将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产业融合发展:城市和农村的产业将进一步融合,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发展格局。
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路径
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路径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旨在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本文将从理论基础和实践路径两个方面,探讨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
一、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基础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乡村振兴战略紧密联系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目标的背景下,乡村振兴战略成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
2.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理论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基础之一,是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理论。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是国家实现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可以提升农业产业,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推动乡村现代化。
3.人民农业的本质属性在中国的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必须充分把握人民农业的本质属性。
人民农业是为人民服务的农业,其基本目标是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和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因此,乡村振兴必须始终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
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路径1.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
这需要从种植结构、养殖结构、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体系等方面入手,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效益。
2.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另一个重点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这包括土地使用权流转、承包期限延长、土地股权合作社等措施,以激发农村土地资源的巨大潜力,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3.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需要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包括交通、电力、通信、水利等方面的投资和建设,以提高农村交通便利度,改善农村电力供应,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提升农村水利设施。
4.农村产业扶贫贫困地区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对象。
通过培育特色产业、发展农村旅游、壮大乡村企业等,推动贫困地区产业的发展,带动贫困人口增收脱贫,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
5.农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需要关注农民的生活水平。
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基础与政策实施研究
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基础与政策实施研究随着中国经济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乡村地区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政府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该战略旨在改善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本文将探讨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基础和政策实施。
1. 农村经济转型的必要性农村经济一直是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传统的农业模式已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农村生活需求。
此外,农村人口的大规模外流也对乡村地区的产业和社会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因此,推动农村经济转型变得迫切。
2. 农村振兴战略的理论基础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根据这一理论体系,乡村是中国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与城市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
因此,通过推动乡村振兴,可以促进城乡发展协调。
3. 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目标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目标是实现农村经济的现代化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在政策实施方面,政府将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加强农民职业培训,推动农村企业的发展,并积极引导农村劳动力返乡创业。
4. 政策实施的具体措施为了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目标,政府将采取一系列具体措施。
首先,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农村的交通、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水平。
其次,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
此外,政府还将加强对农民的职业培训,提高其就业技能。
5.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土地问题一直是中国乡村发展的瓶颈之一。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措施,如承包地“三权分置”,实施农村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推动土地的流转和集约化利用。
6. 民众参与乡村振兴乡村振兴需要广大农民的积极参与和支持。
因此,政府应加强与农民的沟通和互动,鼓励他们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参与乡村的规划、决策和管理。
7. 金融支持和创业创新乡村振兴需要充足的金融支持和创业创新。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支持力度,为农村企业和农民提供融资便利。
党校题库 测试题(一)
党校培训测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1、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于( )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A. 2007年10月14日至20日 B. 2007年10月15日至21日 C. 2007年10月16日至22日 2、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胡锦涛同志代表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 )的报告。
A.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B. 《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C.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3、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大会的( )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A. 指导思想B. 主题C. 主要内容 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到二○二○年的( ),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
A.历史使命B. 奋斗目标C. 重要任务 5、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过去五年我国经济实力大幅提升。
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以上,经济效益明显提高,财政收入连年显著增加,物价基本稳定。
A. 百分之八B. 百分之九C. 百分之十 6、党的十七大报告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回答了党在改革发展关键阶段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发展目标( )等重大问题。
A.努力奋斗B.继续奋斗C.继续前进 7、过去五年,是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重大进展的五年,是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和人民得到更多实惠的五年,是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显著提高的五年,是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和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更加紧密的五年。
科学发展观理论
科学发展观理论科学发展观,是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2003年7月28日的讲话中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也是中国共产党的重大战略思想。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写入党章,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之一。
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中提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指明了我们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思路和战略,明确了科学发展观是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和新的中国国情相结合达到了新的高度和阶段。
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容包括:第一,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第二,全面发展观。
第三,协调发展观。
第四,可持续发展观。
根据党的十七大部署,中央决定从2008年9月开始,用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在全党分批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党章规定的党的指导思想,是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的第四代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内涵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胡锦涛说,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城乡融合发展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城乡融合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城乡融合发展已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这一战略对于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理论内涵、实践举措和政策体系等方面,对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城乡融合发展进行详细阐述。
一、理论内涵1. 区域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是指在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各区域比较优势,推动区域间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实现区域间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距逐步缩小,人民群众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强调全国一盘棋,推动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协同发展,形成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格局。
2. 城乡融合发展城乡融合发展是指城市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相互支持,城乡间要素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城乡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一体化,实现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生活质量和社会福利的差距逐步缩小。
城乡融合发展旨在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农民市民化、农村现代化。
二、实践举措1. 区域协调发展(1)优化国土空间布局。
根据各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合理划分国土空间,确定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域,优化生产力布局。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区域间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互联互通水平,降低物流成本,促进资源要素自由流动。
(3)促进产业协同发展。
发挥各区域比较优势,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形成区域间产业合作新格局。
(4)加强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
实施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工程,加大污染防治力度,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5)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加大财政投入,完善区域间公共服务体系,推进教育、医疗、社保等公共服务均等化。
2. 城乡融合发展(1)推进农业现代化。
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
论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思想和实现途径
随 着 我 国 经 济 社 会 的 发 展 ,城 乡 之 间 的 差距 逐 步 拉 大 , 严 重 影 响 社 会 稳 定 和 我 国现 代 化 战 略 目标 的实 现 。 此 在现 因 阶段 ,统 筹 城 乡 发 展 已成 为 我 们 党 关 注 的 一 个 重 大 战 略 问 题 , 出 和 贯彻 落实 这 一 战 略 思 想 意 义重 大 。 提
体统 一规 划 , 盘考 虑 , 合研 究 并统 筹解 决城市 和农 村存 在 的 通 综
问题及相互关系。特别是要把农业、 农村和农民问题 , 放到整个
矛盾 , 中农 村发 展 问题是 矛盾 的主要 方 面 。 目前 , 国农 村 的 其 我
下 政 治 关 系 、 济 关 系 、 级 关 系 等 诸 多 要 素 的 集 中反 映 。[ 经 阶 1 1 城 乡 关 系 中 最 根 本 的 是 经 济 关 系 。在 当今 社 会 发 展 进 程 中 , 城 乡 关 系 是 最 具 有 代 表 性 、 础 性 、 泛 性 的重 要 社 会 关 系 , 基 广
利 益 关 系 ,处 理不 好 会 影 响 我 国社 会 主 义 和 谐 社 对缓 慢 , 村 发 展 落 后 , 民 农 农
居 民的 经 济 利 益 关 系 。 市 与 乡 村 构 成 了一 个 有 机 的 社 会 整 城
和 教 育 制 度 , 整 农 村 财 政 和 金 融政 策 , 进 城 乡产 业联 动 , 本建 立 现 代 化 产 业体 系。 调 推 基
【 词】 关键 统筹城 乡发展; 基本思想; 意义; 对策 【 中图分类号】 1 F2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0 2 7 0 ( 0 8 0 - 45( 1 0 - 4 8 2 0 } 700|-3 .)
城乡统筹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内容分析
城乡统筹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内容分析摘要:城乡统筹规划是指在城市和农村发展中,综合考虑城乡发展的需求和利益,制定并实施一体化的规划方案,以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本文主要介绍了城乡统筹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内容,希望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城乡统筹规划;理论基础;内容引言城乡统筹规划可以引导人口合理流动,实现人才、劳动力和资金等要素的优化配置。
通过合理规划城乡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将城市和农村的优势互补起来,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流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城乡统筹规划可以推动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
通过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和服务条件,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推动农民增收致富,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城乡统筹规划的理论基础(一)可持续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强调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强调满足当前需求而不损害子孙后代的需求。
城乡统筹规划将可持续发展理念引入城乡规划领域,通过合理配置资源、优化空间布局、改善生态环境等,推动城乡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区域规划理论区域规划理论研究区域内不同地区的相互关系和空间结构。
城乡统筹规划将区域规划理念引入城乡发展,通过考虑城市和农村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规划出协调的城乡空间布局和发展策略。
(三)城乡一体化发展理论城乡一体化发展理论强调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密切连接与互动。
城乡统筹规划通过整合城市和农村的发展资源,促进产业转移和农村产业升级,提升农民收入,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明确了农村发展的目标和途径。
城乡统筹规划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纳入规划过程,通过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供公共服务、推动农村产业发展等,促进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五)空间规划理论空间规划理论探讨了城市和农村的空间布局和组织方式。
城乡统筹规划借鉴空间规划理论,通过合理规划城市和农村的空间结构,优化土地利用、交通网络和公共设施的布局,实现城乡空间的有机整合。
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与路径
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与路径摘要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和农村现代化的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已经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本文将从理论和路径两个方面来探讨如何统筹城乡发展。
在理论方面,主要涉及城乡统筹发展的概念、意义和原则。
在路径方面,将从改革创新、政府引导和社会参与等角度来探讨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路径。
通过深入探讨和研究,本文旨在为推动城乡统筹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1. 引言统筹城乡发展是指在城镇化进程中,建立一种统一的、协调的城乡发展模式,解决城乡差距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全面持续发展。
随着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逐渐瓦解和农民工返乡创业潮的兴起,统筹城乡发展已经成为一个关键的议题。
2. 统筹城乡发展的意义统筹城乡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统筹城乡发展可以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在城乡统筹发展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产业转移、创业就业和技术创新等方式,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
其次,统筹城乡发展可以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贫困地区的脱贫。
通过发展农村产业和提高农民收入,可以有效解决农民的就业问题,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进而推动农村贫困地区的脱贫工作。
再次,统筹城乡发展可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
在城乡统筹发展的过程中,可以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投入,提高农村地区的生活水平和社会福利。
最后,统筹城乡发展可以促进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
在城乡统筹发展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加强城乡合作和交流来促进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
3. 统筹城乡发展的原则在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首先,要坚持政府引导。
政府在城乡统筹发展中起着重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需要通过政策制定和资源调配等手段来引导和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其次,要注重社会参与。
城乡统筹发展需要广泛的社会参与,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各方面共同参与的格局。
再次,要坚持科学规划。
城乡统筹发展需要有科学的规划,要结合实际情况,做好城乡统筹发展的长远规划,确保城乡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我国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我国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我国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近年来,随着我国城乡经济发展的不断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也成为了我国经济领域关注的重点。
在推动城乡经济均衡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积极借鉴国内外的经验与理论,通过产业扶贫、农村经济转型升级、乡村振兴等一系列举措,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本文将对我国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进行探讨。
首先,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体系逐渐完善。
我国的城乡经济发展理论主要包括城市化理论、农村发展理论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理论。
城市化理论指出城市化是城乡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历史任务,强调城市规模扩张对农村发展的带动作用;农村发展理论则强调农村发展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和优势,注重解决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而城乡一体化发展理论则强调城乡经济要实现互补共赢,突破城乡二元结构的格局。
这些理论构成了我国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基础理论框架,为实践提供了指导。
其次,我国在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实践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首先是产业扶贫。
通过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农村就业、提高农民收入,我国有效推动了贫困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
例如,云南省采取了旅游扶贫、茶叶产业和农产品加工等方式,帮助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
其次是农村经济转型升级。
通过推动农村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我国成功推动了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例如,江苏省通过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农村旅游和农村金融等发展模式,实现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增长。
最后是乡村振兴。
我国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注重解决农村产业发展和农民生活问题,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
例如,广东省通过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乡镇产业升级等举措,实现了农村经济的全面振兴。
同时,我国在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实践中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是城乡收入差距。
虽然我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依然存在,这不利于促进城乡经济均衡发展。
其次是农村土地利用问题。
由于土地资源有限,农村土地利用方式和效率亟待提高。
2024村居后备干部考试题库及答案
2024村居后备干部考试题库及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25题)1.甲、乙二人共有房屋一栋,甲长期在外地,由乙实际居住,并付给甲若干补偿。
房屋因地基不牢倒塌,对邻房造成一定损害。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应由甲承担赔偿责任B.应由乙承担赔偿责任C.应由甲、乙承担连带责任D.应由甲、乙分担责任,并由乙适当多负担2.引起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最基本的因素是()。
A.单位产品生产成本的变化B.货币供应量与货币需求量的对比关系C.经济结构和产品结构的失衡D.国际市场价格的影响3.政策制定过程的起点是()A.政策方案的认定B.社会问题的认定C.政策问题的认定D.政策目标的认定4.大气层中的臭氧层能够保护地球上的生物,这是因为臭氧层可以()。
A.释放出大量氧气B.滤除大量的紫外线C.屏蔽太阳的辐射D.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5.根据汇率理论中的购买力平价理论,两国通货的名义汇率反映两国的()。
A.财富增长差别B.物价差别C.居民收入差别D.利率差别6.村民委员会的选举,由()主持。
A.村党组织B.乡镇人民政府C.乡镇党委D.村民选举委员会7.我国《刑法》规定的完全负刑事责任的年龄是()。
A.已满18周岁B.已满20周岁C.已满14周岁D.已满16周岁8.依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国家对私营经济实行的方针是()A.指导、帮助和监督B.激励、指导和帮助C.引导、监督和管理D.指导、限制和监督9.社会发展规律也就是人们活动的规律。
这是因为()A.人与社会分不开B.社会由人组成,以人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C.人同社会听从同一规律D.社会同自然无关而同人有关10.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是:()、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A.民主法治B.国家富强C.以人为本D.以德治国11.低碳技术研发投入具有时滞效应,也具有不确定性。
2024年度村居后备干部选拔考试题及答案
2024年度村居后备干部选拔考试题及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25题)1.如果一个城市的经济低于其充分就业水平,在价格水平固定的条件下,下列哪项能使经济更接近于充分就业水平()A.政府支出的增加或税收的削减B.政府支出的削减或税收的增加C.政府支出或税收的削减D.政府支出或税收的增加2.我国现行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A.家庭承包经营B.包产到户、联产计酬C.集体统一经营D.家庭联产承包经营3.李商隐无题诗的特色是()A.借托史事,寄寓吊古伤今之意B.政治上的讽谕与抒情相联系C.以华美辞藻取胜,抒写艳情D.善于描写隐秘难言的爱情心理4.在实际工作中坚持唯物主义就是()。
A.一切从理论出发B.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C.使主观意志得到发现D.调和主观思想和客观实际5.关于墨子的思想正确的是()。
A.战国时期成为显学,之后一直很受统治者重视B.主张非攻,提倡节约等,反映了下层人民的要求C.否认上天和鬼神的存在D.主张兼爱,并把其称为“仁”,与孔子的“仁”完全一致6.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是()A.通过政府的支配或其他手段进行配置B.实行支配调整和市场调整相结合C.以市场为基础,通过市场机制进行配置D.以市场调整为主,支配调整为辅7.2020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第一季度中国经济数据表示,第三产业增加值122680亿元,下降。
下列选项属于第三产业的是()。
A.煤矿业B.建材业C.畜牧业D.旅游业8.在发文办理过程中,使公文生效的关键环节是()。
A.用印B.拟稿C.签发D.审核9.对已经或者依法应当通过诉讼、仲裁、行政复议等法定途径解决的信访问题,信访工作机构应当()。
A.受理B.可受理可不受理C.不予理睬D.不予受理,但应当告知信访人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程序向有关机关提出10.“六畜兴旺”“五谷丰登”是我国农业传统文化中的美好场景。
2024年度最新村居后备干部考试必备题库及答案
2024年度最新村居后备干部考试必备题库及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25题)1.矿、煤炭、石油等资源开发业,多年来一直是我国重点扶植的产业,这对于一定时期内振兴国民经济和实现经济资助是有积极意义的。
但是,由于资源开发缺乏中长期整体规划,采矿、煤.炭、石油等部门只知道单纯地增加年度产量,忽略了资源的合理利用,从而导致资源枯竭已见端倪。
同时,由于地方利益动机的支配,各地小铁矿、小煤矿、小金矿、小冶炼炉的滥采滥用,不仅得不到限制,反而受到不同程度的鼓励和保护,导致资源严重流失和浪费。
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是()。
A.我国多年来扶植一些资源开发业,对于一定时期内振兴国民经济和实现经济资助是有积极意义的。
B.资源的无计划使用和浪费,是现代市场经济对生产力的最严重的破坏。
C.资源开发业应重视资源的合理利用。
D.地方保护主义受利益驱动,滥采滥用资源,导致资源严重流失和浪费。
2.下列有关“通告”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告知的范围比公告宽泛B.通告的文字具有强制力和严肃性C.通告发布机关的级别比公告发布者低D.发布一定范围内应遵守或周知的事项3.证明时间、空间和物质运动不可分割的理论是()。
A.爱因斯坦相对论B.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C.牛顿力学理论D.达尔文进化论4.我国的政治制度确定了行政组织的根本属性是()A.政治性B.服务性C.权威性D.法制性5.我国“基本农田”的底线是()。
A.20亿亩B.22亿亩C.16亿亩D.18亿亩6.国家在()全面取消了农业税。
A.2004年B.2005年C.2006年D.2007年7.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是:()。
A.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B.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C.社会公德教育D.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8.领导者把决策权力交给下级,对下级的工作不闻不问。
这种领导方式称作()A.民主型领导方式B.参与型领导方式C.放任型领导方式D.自决型领导方式9.某村村民小组组长甲将代收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农村小额人身保险、政策性农业保险款等共计1万元据为己有,然后称这些款项被盗,甲的行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实施的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
其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马克思主义的统筹发展思想。
马克思主义认为,城乡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城乡一体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新时期,我们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明确提出了“两个基本点”和“两个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充分体现了对城乡统筹发展的高度重视。
在这一发展战略中,城乡一体化是实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人民群众共同富裕的重要保障。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农民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中,尊重农民、关注农村是一个重要的价值观念。
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充分体现了这种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强调保障农民利益和发展农村经济,可以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
同时,我国在城乡统筹发展的实践中,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这些经验包括,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加强对农村的投入,
推进城乡一体化,建立健全城乡统筹发展的体制机制等。
这些经验的积累和总结,为中国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更加坚实的实践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