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中世纪)政治思想史4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一、 政治和经济状况 • 1 、采邑制基础上的等级制度 • 采邑制 :日尔曼人灭亡了罗马帝国,同时也摧毁了罗马文明。中世 纪的欧洲,经济凋敝,文化衰落。日尔曼人建立了一套采邑制度,在 采邑制的基础上,形成了封建等级制度。大小领主之间,层层结成领 主与陪臣的关系,层层向上依附。处于最低层的是农奴。这种金字塔 式的封建等级制度,是中世纪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制度。 • 等级制 :由国王把土地分给大贵族,受封者必须承担为国王服兵义 务。国王有义务保护受封者,公正裁判他们的诉讼等,相互结成领主 与陪臣(附庸)关系。后来采变成了世袭领地。大贵族又依此方式 把它层层分给下面的小贵族。 农奴没有自己的土地,他们依附于贵 族领主,往往与土地一起被封给某个贵族。 国王 --> 大贵族 --> 小贵族 ...... 农奴 • 等级特权:中世纪的人,才是处于某个等级地位的人。在等级关系网 上的特定位置上的人。都有特定的权利和义务。
• •
• •
四、 关于理想政体的思想
• 阿奎那认为,为了确定什么是理想的政体,首先要考虑什么是政治的 目的。 • 阿奎那指出:一个社会的幸福和繁荣在于保全它的团结一致,或者说, 在于和平。所以,政治的首要目的在于和平与团结一致。 • 如果由许多人共同掌握政府权力,由于意见分歧,所以永远也不能产 生社会的统一。为了要实现社会的团结统一,就必须把政府权力交给 一个人来掌握,因为,“凡是本身是个统一体的事物,总能比多样体 更容易统一”,“自然的统一体比人为的统一体更容易成为统一的始 因”。 • 最接近自然的过程的办法就是最好的办法,在自然界,支配权总是操 在单一的个体的手中的。蜜蜂有一个王,人体有个心脏。而上帝则是 宇宙的唯一主宰。最好的政体也应该是由一个人来掌握政府权力。 • 在君主制下,君主一人执政;寡头制下,许多有德行的人参加政府; 民主制下,人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三种政体的适当混合就形 成最好政体。也是神法所规定的一种政体。符合上帝意志的政体。 • 这样看来,阿奎那的理想政体就是受贵族制约的选举君主制政体。
第二节 神权与俗权的二元关系
• • • 一 中世纪的政教关系 教皇革命(哈佛大学教授哈罗德・J・伯尔曼) 在11世纪以前,皇帝和国王被认为是“基督的代理人”,而教皇则只是“圣彼得的代 理人”;教皇并不如现在那样在教会中拥有最高权威,他仅是众多的平等的主教中的 第一人;主教的任命也并不由教皇决定,而是由皇帝和国王决定,宗教领域完全和世 俗的政治领域混合,相应也就导致了买卖圣职和教士结婚。教皇革命正是要改变这种 状况。作为教会革命的准备和前奏的“克吕尼改革”,正是反对买卖圣职和教士结婚。 教皇格列高利七世(希尔德布兰德)曾经领导过克吕尼改革,并且走得更远:他宣布 教皇在法律上凌驾于所有基督徒之上,所有的主教应由教皇指派,并且教皇有权废黜 皇帝。于是,教皇和皇帝的“授职权之战”在德国、英格兰等地展开,并最终以双方 妥协,教皇的权威逐渐得到确认结束。 但是,教皇革命的影响并未限制在宗教领域,它使西欧的政治、经济、文化智识等领 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变革。作者说,教皇革命导致的“宗教管辖权与世俗管辖权的 分离、并存和相互作用”,“是西方法律传统的一个主要渊源”。 对教皇改革给西欧社会带来的深远影响作了如下归纳:在政治方面,“教皇革命可以 看做是在教会内部以及在教会与世俗政治体之间的关系上权力和权威的重大转变;并 且伴随着在西欧与邻近列强的关系上的决定性政治变化。”后者包括教皇在11世纪末 和12世纪组织的三次十字军东征。“这些初期的十字军东征属于教皇革命的对外战争。 它们不仅增加了罗马教皇的权力和权威,而且开辟了向东通往外部世界的一条新的通 道,使地中海从防御外来侵略的天然屏障转变为一条西欧自己的军事扩张和商业扩张 的航线。”
二、 中世纪政治思想的特点
由于中世纪政教二元化权力体系是政治生活中的突 出特征,也由于基督教意识形态在思想领域里的 主导作用,所以,政治思想的主题是政教关系。 • 政教之间长达数百年的斗争,产生了大量的政治 作品,文章、文告、法律文件、论战性的小册子, 直到政治学和神学的专著等。正是紧张的政教关 系推动了政治思考的发展。 • 对于国家的认识:国家的起源、职能、性质、权 力范围等,都是在这个框架下得到讨论的。
• 二 教会的神权主张 • 尼古拉一世的教权至上论:伪造的历代罗 马主教的文件《伪伊西多尔教令集》 和伪 造的教皇国的占有权来自《君士但丁赠礼》 • 格里高利七世的“日月论”;与德国皇帝 亨利四世的斗争较量 • 英诺森三世 自称“万王之王” • 卜尼法斯八世 1302年一圣通喻的“双剑论”
阿奎那( 第三节 阿奎那( Aquinas )神权政 治思想
第四章、中世纪政治思想史
• 第一节 中世纪政治经济状况及对政治思想 的影响
• 一、 政治和经济状况 • 二、 中世纪政治思想的特点
• 第二节 神权和俗权的二元关系 • 第三节 阿奎那( Aquinas ) 神权政治思想 • 第四节 市民阶级的形成与其反对神权的政 治思想
第一节 中世纪政治经济状况及对政 治思想的影响
五、教权与王权的关系
• 阿奎那指出:人类追求两种幸福生活:尘世的幸福生活和天堂的幸福 生活。阿奎那并不完全否定尘世幸福生活的意义,但视为人生的将要 目的。视为导致天堂生活的必要准备和前提。只有天堂的幸福生活才 是人生的最终目的。 • 世俗的君主的职责在于掌握世俗国家的权力,建立和维护社会的安宁, 扩大社会的福利,使他所领导的社会实现世俗的幸福生活。 • 但是,社会生活的最终目的是天堂的幸福生活。要达到这种幸福生活, 就需要教会的神甫们的精神指导。特别是罗马教皇的指导。 • 由于世俗君王只是负责实现人类生活的次要目的的的人,教皇则是负 责人类生活最高目的的人。因此,基督教世界的一切君王都需受教皇 的支配。就如同受基督本人支配一样。一般说来,在拯救灵魂的事情 方面,应首先服从宗教权力,然后服从世俗权力。在有关社会福利事 务方面,则应服从世俗权力,而不是宗教权力。但教皇集两种权力于 一身,他们权力是至高无上的。凡是不服从教会和罗马教皇的君主就 是暴君,教皇和教会有权废黜这种暴君。
• (2) 从横向上看 . 政教二元化权力体系 • 这是西欧独有的政治现象 。在世俗国家四分五裂、君权式徽的同时, 天主教会却控制了巨大的权力。 ① 经济上:信徒捐赠、什一税掌握西欧三分之一的土地和巨大财产、是 西欧最大的领主。教会财产属于任何教士 ,属教会集体,故相当集 中,没有任何一个国王可与相比。 ② 政治上:教会内部形成了一套以教皇为首的教阶制。组织严密、权力 高度集中,其触角伸展到西欧各个角落。它是分崩离析、混乱动荡的 西欧的唯一有组织的力量,代表着西欧的秩序与统一。 • 天主教会的权力自成体系,与国家权力平行存在,独立于国家之外, 并时常力图居于国家之上。它不仅集中了许多本来由国家控制的权力。 王权与教权之间展开了长达几百年的斗争。教会内部是个独立王国, 无论哪国教士,都要听命于教皇,内部有严密的组织纪律,教会有独 立的司法权,教士不受世俗国家审判,俗人犯了宗教方面的罪,却由 教会审判。 ③ 文化上:教会完全控制了西欧的教育和文化,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 教士是唯一有文化的阶层但丁以前,没有一个一流学者是世俗人士。 13世纪,有的地方,一个人只要在法庭上念一行字,就可证明自己 是教士,不受世俗法庭审判 。教会控制了一切 阿奎那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强调人是天生的社会和政治动物,注定要营社会生活。为 什么? 首先,因为任何个人都无法满足自己所有的生活必需品,所以人们就要过合群的生活, 分工合作;其次,自然赋予动物以生存的本能,但自然却赋予人以理智、语言的能力, 使人类比其它任何动物都更善于和他的同类相沟通。可见,自然已注定要人过合群的 生活。 既然人类注定要过合群的生活,那么,就需要有管理人群的政治权力。具体说来,理 由有下几方面: 第一、 人们需要一个指导者。人们在确定了某种目的后,需要有正确的指导才能找到 达到目的的手段和捷径。第二、 照顾公共幸福的需要。每个人都有私人利益,人们的 私利各不相同,各个人都一心一意地追求自己的私利。但人们既然过社会生活,就产 生了公共利益,它是社会团结的纽带。为了维持和过好社会生活,就必须有人照顾公 共幸福。政治权力就是为了照顾公共幸福而设立的。 第三、 社会共同体需要某种控制力量。任何统一体都需要控制力量,就如同人的身体 受大脑或心脏的支配一样。整个宇宙受上帝支配。所以,社会共同体也需要建立政治 权力。起这种支配作用。 最后,由于人是上帝创造的,人的社会性也是上帝赋予的。因此,设立政治权力归根 结底是上帝的意旨。
二、信仰与理性
• 阿奎那是经院哲学最大的代表,他的政治学说完全采用经院哲学的方 法,是他整个神学的一部分。神学的分枝,神学的婢女,需仔细将其 从神学体系中剥离出来。 • 此时,基督教神学遇到亚氏的挑战。 1260 年,亚氏《政治学》从希 腊文直接译为拉丁文,引起一场危机。 • 阿奎那所做的,是把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说进行了神学的加工改造, 纳入其神学体系。在此基础上,改造了基督教的政治哲学。给亚氏进 行基督教的洗礼,也给基督教政治哲学注入新的因素,即体现希腊城 邦文化的开明因素。 • 他是“亚里士多德革命“的主要完成者。” • 同时,他在论证时注意调和信仰和理性、神学和科学的矛盾。给理性 和经验以一定地位。 • 阿奎那一般采用三重根据:神学、理性、经验。三者相互协调,信仰 的,理性能够理解,经验也能证明。这使其理论具有更大的弹性,包 容性。更能适应后来的变化。所以有更长久的生命力。
• • • • • • • • • • • 一、 阿奎那的生平 中世纪神学在中世纪初期,采取“教父学”的形式,到了后期,采取“经院哲学”的形式,它直接 从教父学基础上发展而来,对基督教教义进行哲学上的论证。比教父我系统化、理论化、哲学化。 经院,从希腊文而来,原意为学院。 8 世纪末,查理曼创立他的宫廷学院,网罗一批知识分子,用 脱离实际空洞繁琐的哲学推理(特别是惯用亚里士多德的三段式法)来论证正统的基督教神学信条, 并使它系统化,这批人被称为经院学者,由他们发展起来的学说,被总称为经院哲学。 经院哲学从九世纪出现,十三世纪达到全盛。以后随封建社会教会的衰落而逐步瓦解。 托马斯.阿奎那(1225-1264)出身于意大利贵族家庭。十四岁入拿波里大学。粗壮、寡 言,有“哑牛”之称。 二十岁(十九岁)时参加多米尼克僧团,这个僧团由多米尼克•胡斯曼创立,为“托钵僧团”的一 派(另一派为法兰斯斯派,也叫圣芳济派)三十二岁时,被教皇提升为神学教授。后来,又被教皇 召入罗马教廷,在先后三个教皇手下,充当教廷官方神学家。又是法国路易九世的顾问。 据说他收集了上万条对基督教神学的批评、疑问,逐条予以回答。 他死后,他的一些观点还受到教会的谴责。但由于他的学说符合运动会的发展趋向,因此不久就被 教会所接受。并逐渐占据统治地位。 1323年教皇约翰二十二世封他为“圣徒”(所以基督教人士称呼他都加圣字)。1567年被 教会命为“天使博士” 187 9 年,天主教发起现代化改革,教皇利奥十三把他的哲学定为唯一真实的哲学。其著作被奉 为基督经典。托马斯主义一直到今天,都是天主教会的占统治地位的理论。本世纪有“新托马斯主 义”,影响也很大。 60 年代后影响下降。 主要著作《论君主政治》,《神学大全》。
• 2 、 多元权力体系 • (1) 纵向上看:君主以下,层层结成领主与陪臣的关系 纵向上看:君主以下, • ① 国王是许多大贵族中的第一个,是大哥而非父亲。有 时其直属领地还不如其他贵族,他与共陪臣间的关系是以 契约为基础的相互的权利义务关系。并没有对陪臣绝对 的控制支配权。大贵族对他们的陪臣也是如此。“我的陪 臣的陪臣不是我的陪臣”基于这个原则,国王对隔一层的 陪臣没有任何权力。 每个领主在自己的领地上,才是近 乎独立的小国王。 • ② 中世纪欧洲的政治版图是十分破碎的。(中国整齐划 一的郡县制)各封地之间犬牙交错。(如英法之间纠缠不 清的关系),这使封建制度变得杂乱无章:教会领地、修 道院的独立性。城市的相对独立性。
• •
• •
四、 关于理想政体的思想
• 阿奎那认为,为了确定什么是理想的政体,首先要考虑什么是政治的 目的。 • 阿奎那指出:一个社会的幸福和繁荣在于保全它的团结一致,或者说, 在于和平。所以,政治的首要目的在于和平与团结一致。 • 如果由许多人共同掌握政府权力,由于意见分歧,所以永远也不能产 生社会的统一。为了要实现社会的团结统一,就必须把政府权力交给 一个人来掌握,因为,“凡是本身是个统一体的事物,总能比多样体 更容易统一”,“自然的统一体比人为的统一体更容易成为统一的始 因”。 • 最接近自然的过程的办法就是最好的办法,在自然界,支配权总是操 在单一的个体的手中的。蜜蜂有一个王,人体有个心脏。而上帝则是 宇宙的唯一主宰。最好的政体也应该是由一个人来掌握政府权力。 • 在君主制下,君主一人执政;寡头制下,许多有德行的人参加政府; 民主制下,人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三种政体的适当混合就形 成最好政体。也是神法所规定的一种政体。符合上帝意志的政体。 • 这样看来,阿奎那的理想政体就是受贵族制约的选举君主制政体。
第二节 神权与俗权的二元关系
• • • 一 中世纪的政教关系 教皇革命(哈佛大学教授哈罗德・J・伯尔曼) 在11世纪以前,皇帝和国王被认为是“基督的代理人”,而教皇则只是“圣彼得的代 理人”;教皇并不如现在那样在教会中拥有最高权威,他仅是众多的平等的主教中的 第一人;主教的任命也并不由教皇决定,而是由皇帝和国王决定,宗教领域完全和世 俗的政治领域混合,相应也就导致了买卖圣职和教士结婚。教皇革命正是要改变这种 状况。作为教会革命的准备和前奏的“克吕尼改革”,正是反对买卖圣职和教士结婚。 教皇格列高利七世(希尔德布兰德)曾经领导过克吕尼改革,并且走得更远:他宣布 教皇在法律上凌驾于所有基督徒之上,所有的主教应由教皇指派,并且教皇有权废黜 皇帝。于是,教皇和皇帝的“授职权之战”在德国、英格兰等地展开,并最终以双方 妥协,教皇的权威逐渐得到确认结束。 但是,教皇革命的影响并未限制在宗教领域,它使西欧的政治、经济、文化智识等领 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变革。作者说,教皇革命导致的“宗教管辖权与世俗管辖权的 分离、并存和相互作用”,“是西方法律传统的一个主要渊源”。 对教皇改革给西欧社会带来的深远影响作了如下归纳:在政治方面,“教皇革命可以 看做是在教会内部以及在教会与世俗政治体之间的关系上权力和权威的重大转变;并 且伴随着在西欧与邻近列强的关系上的决定性政治变化。”后者包括教皇在11世纪末 和12世纪组织的三次十字军东征。“这些初期的十字军东征属于教皇革命的对外战争。 它们不仅增加了罗马教皇的权力和权威,而且开辟了向东通往外部世界的一条新的通 道,使地中海从防御外来侵略的天然屏障转变为一条西欧自己的军事扩张和商业扩张 的航线。”
二、 中世纪政治思想的特点
由于中世纪政教二元化权力体系是政治生活中的突 出特征,也由于基督教意识形态在思想领域里的 主导作用,所以,政治思想的主题是政教关系。 • 政教之间长达数百年的斗争,产生了大量的政治 作品,文章、文告、法律文件、论战性的小册子, 直到政治学和神学的专著等。正是紧张的政教关 系推动了政治思考的发展。 • 对于国家的认识:国家的起源、职能、性质、权 力范围等,都是在这个框架下得到讨论的。
• 二 教会的神权主张 • 尼古拉一世的教权至上论:伪造的历代罗 马主教的文件《伪伊西多尔教令集》 和伪 造的教皇国的占有权来自《君士但丁赠礼》 • 格里高利七世的“日月论”;与德国皇帝 亨利四世的斗争较量 • 英诺森三世 自称“万王之王” • 卜尼法斯八世 1302年一圣通喻的“双剑论”
阿奎那( 第三节 阿奎那( Aquinas )神权政 治思想
第四章、中世纪政治思想史
• 第一节 中世纪政治经济状况及对政治思想 的影响
• 一、 政治和经济状况 • 二、 中世纪政治思想的特点
• 第二节 神权和俗权的二元关系 • 第三节 阿奎那( Aquinas ) 神权政治思想 • 第四节 市民阶级的形成与其反对神权的政 治思想
第一节 中世纪政治经济状况及对政 治思想的影响
五、教权与王权的关系
• 阿奎那指出:人类追求两种幸福生活:尘世的幸福生活和天堂的幸福 生活。阿奎那并不完全否定尘世幸福生活的意义,但视为人生的将要 目的。视为导致天堂生活的必要准备和前提。只有天堂的幸福生活才 是人生的最终目的。 • 世俗的君主的职责在于掌握世俗国家的权力,建立和维护社会的安宁, 扩大社会的福利,使他所领导的社会实现世俗的幸福生活。 • 但是,社会生活的最终目的是天堂的幸福生活。要达到这种幸福生活, 就需要教会的神甫们的精神指导。特别是罗马教皇的指导。 • 由于世俗君王只是负责实现人类生活的次要目的的的人,教皇则是负 责人类生活最高目的的人。因此,基督教世界的一切君王都需受教皇 的支配。就如同受基督本人支配一样。一般说来,在拯救灵魂的事情 方面,应首先服从宗教权力,然后服从世俗权力。在有关社会福利事 务方面,则应服从世俗权力,而不是宗教权力。但教皇集两种权力于 一身,他们权力是至高无上的。凡是不服从教会和罗马教皇的君主就 是暴君,教皇和教会有权废黜这种暴君。
• (2) 从横向上看 . 政教二元化权力体系 • 这是西欧独有的政治现象 。在世俗国家四分五裂、君权式徽的同时, 天主教会却控制了巨大的权力。 ① 经济上:信徒捐赠、什一税掌握西欧三分之一的土地和巨大财产、是 西欧最大的领主。教会财产属于任何教士 ,属教会集体,故相当集 中,没有任何一个国王可与相比。 ② 政治上:教会内部形成了一套以教皇为首的教阶制。组织严密、权力 高度集中,其触角伸展到西欧各个角落。它是分崩离析、混乱动荡的 西欧的唯一有组织的力量,代表着西欧的秩序与统一。 • 天主教会的权力自成体系,与国家权力平行存在,独立于国家之外, 并时常力图居于国家之上。它不仅集中了许多本来由国家控制的权力。 王权与教权之间展开了长达几百年的斗争。教会内部是个独立王国, 无论哪国教士,都要听命于教皇,内部有严密的组织纪律,教会有独 立的司法权,教士不受世俗国家审判,俗人犯了宗教方面的罪,却由 教会审判。 ③ 文化上:教会完全控制了西欧的教育和文化,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 教士是唯一有文化的阶层但丁以前,没有一个一流学者是世俗人士。 13世纪,有的地方,一个人只要在法庭上念一行字,就可证明自己 是教士,不受世俗法庭审判 。教会控制了一切 阿奎那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强调人是天生的社会和政治动物,注定要营社会生活。为 什么? 首先,因为任何个人都无法满足自己所有的生活必需品,所以人们就要过合群的生活, 分工合作;其次,自然赋予动物以生存的本能,但自然却赋予人以理智、语言的能力, 使人类比其它任何动物都更善于和他的同类相沟通。可见,自然已注定要人过合群的 生活。 既然人类注定要过合群的生活,那么,就需要有管理人群的政治权力。具体说来,理 由有下几方面: 第一、 人们需要一个指导者。人们在确定了某种目的后,需要有正确的指导才能找到 达到目的的手段和捷径。第二、 照顾公共幸福的需要。每个人都有私人利益,人们的 私利各不相同,各个人都一心一意地追求自己的私利。但人们既然过社会生活,就产 生了公共利益,它是社会团结的纽带。为了维持和过好社会生活,就必须有人照顾公 共幸福。政治权力就是为了照顾公共幸福而设立的。 第三、 社会共同体需要某种控制力量。任何统一体都需要控制力量,就如同人的身体 受大脑或心脏的支配一样。整个宇宙受上帝支配。所以,社会共同体也需要建立政治 权力。起这种支配作用。 最后,由于人是上帝创造的,人的社会性也是上帝赋予的。因此,设立政治权力归根 结底是上帝的意旨。
二、信仰与理性
• 阿奎那是经院哲学最大的代表,他的政治学说完全采用经院哲学的方 法,是他整个神学的一部分。神学的分枝,神学的婢女,需仔细将其 从神学体系中剥离出来。 • 此时,基督教神学遇到亚氏的挑战。 1260 年,亚氏《政治学》从希 腊文直接译为拉丁文,引起一场危机。 • 阿奎那所做的,是把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说进行了神学的加工改造, 纳入其神学体系。在此基础上,改造了基督教的政治哲学。给亚氏进 行基督教的洗礼,也给基督教政治哲学注入新的因素,即体现希腊城 邦文化的开明因素。 • 他是“亚里士多德革命“的主要完成者。” • 同时,他在论证时注意调和信仰和理性、神学和科学的矛盾。给理性 和经验以一定地位。 • 阿奎那一般采用三重根据:神学、理性、经验。三者相互协调,信仰 的,理性能够理解,经验也能证明。这使其理论具有更大的弹性,包 容性。更能适应后来的变化。所以有更长久的生命力。
• • • • • • • • • • • 一、 阿奎那的生平 中世纪神学在中世纪初期,采取“教父学”的形式,到了后期,采取“经院哲学”的形式,它直接 从教父学基础上发展而来,对基督教教义进行哲学上的论证。比教父我系统化、理论化、哲学化。 经院,从希腊文而来,原意为学院。 8 世纪末,查理曼创立他的宫廷学院,网罗一批知识分子,用 脱离实际空洞繁琐的哲学推理(特别是惯用亚里士多德的三段式法)来论证正统的基督教神学信条, 并使它系统化,这批人被称为经院学者,由他们发展起来的学说,被总称为经院哲学。 经院哲学从九世纪出现,十三世纪达到全盛。以后随封建社会教会的衰落而逐步瓦解。 托马斯.阿奎那(1225-1264)出身于意大利贵族家庭。十四岁入拿波里大学。粗壮、寡 言,有“哑牛”之称。 二十岁(十九岁)时参加多米尼克僧团,这个僧团由多米尼克•胡斯曼创立,为“托钵僧团”的一 派(另一派为法兰斯斯派,也叫圣芳济派)三十二岁时,被教皇提升为神学教授。后来,又被教皇 召入罗马教廷,在先后三个教皇手下,充当教廷官方神学家。又是法国路易九世的顾问。 据说他收集了上万条对基督教神学的批评、疑问,逐条予以回答。 他死后,他的一些观点还受到教会的谴责。但由于他的学说符合运动会的发展趋向,因此不久就被 教会所接受。并逐渐占据统治地位。 1323年教皇约翰二十二世封他为“圣徒”(所以基督教人士称呼他都加圣字)。1567年被 教会命为“天使博士” 187 9 年,天主教发起现代化改革,教皇利奥十三把他的哲学定为唯一真实的哲学。其著作被奉 为基督经典。托马斯主义一直到今天,都是天主教会的占统治地位的理论。本世纪有“新托马斯主 义”,影响也很大。 60 年代后影响下降。 主要著作《论君主政治》,《神学大全》。
• 2 、 多元权力体系 • (1) 纵向上看:君主以下,层层结成领主与陪臣的关系 纵向上看:君主以下, • ① 国王是许多大贵族中的第一个,是大哥而非父亲。有 时其直属领地还不如其他贵族,他与共陪臣间的关系是以 契约为基础的相互的权利义务关系。并没有对陪臣绝对 的控制支配权。大贵族对他们的陪臣也是如此。“我的陪 臣的陪臣不是我的陪臣”基于这个原则,国王对隔一层的 陪臣没有任何权力。 每个领主在自己的领地上,才是近 乎独立的小国王。 • ② 中世纪欧洲的政治版图是十分破碎的。(中国整齐划 一的郡县制)各封地之间犬牙交错。(如英法之间纠缠不 清的关系),这使封建制度变得杂乱无章:教会领地、修 道院的独立性。城市的相对独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