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实验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实验方案
梅州市梅县教育局教研室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去年,我国教育部印发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XX年版)》,并明确要求我们要全面加强学习培训,深入推进教学改革。各地要引导广大教师严格依据课程标准组织教学,控制好课业负担,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要围绕课程标准实施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深入的教学研究和实践探索,特别是加强农村地区学校的跟踪指导和专业支持.作为教研员,我们担负重任。
我们经常深入我县山区学校,对新课程改革的现状进行广泛调研,发现有部分教师尤其是山区年龄较大的教师(近十年来我县没招录年轻数学科教师,年老教师占的比例比较大)很难融入到学习课改的氛围中,跟不上课改的步伐,成了课改的旁观者,他们仍然采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课堂上存在:照本宣科多,创新活动少;教师讲解多,学生思考少;一问一答多,研讨交流少;记忆操练多,智慧启迪少;求同思维多,求异思维少;千人一面多,发展个性少;智商关注多,情商关注少;显性内容多,隐性内容少;实然学习多,应然学习少;提倡苦学多,创造乐学少(“十多十少")等等,与时代教育的主题旋律格格不入。
另一方面,目前我县小学教学现状,教育发展不均街,城乡学校教学质量存在一定差距(见附表数据说明),教师的教学水平参差不齐,一些教师的教学能力仍然比较低下.
近三年梅县小学抽检年级数学教学成绩分析表
基于这种现状,在全县小学范围内开展高效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尽早探索出一套适合我县教学实际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就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这也正是我们确定课题内容的
原因之所在。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1. 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的知识不是通过教师讲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情境下,以自己的背景经验和知识结构为基础,主动地探索、发现、总结、实践的反复过程,是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是充分利用学习资源、学习技术,对外部信息主动地选择、加工、处理,从而获得自己所需知识的过程。因此我们汲取建构主义精华,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平台和资源,帮助学生建构知识.
2。心理学理论.心理学原理指出,人的创造性思维只有在愉快的心理状态下才能充分发挥,创造的灵感常常在轻松愉快的情景中闪现.这一原理应用在教学上,就是落实三维目标,需要轻松愉快的教育教学环境。
3. 《数学课程标准》。《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三、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
本课题立足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以素质教育和新课标的理念为指导,探索和建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将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理念内化为日常教学行为,避免课堂无效劳动,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通过探索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从面为小学其它各学科的教学提供参考,达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一)研究目标
通过研究,我们主要实现以下几个目标:
1。通过课题研究,实现学生学习的进步和能力提高
我们希望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学模式的打造,真正实现将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课堂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探究在有效教学方式的引领下,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实践能力,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判断推理的能力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能力的方法.
2. 通过课题研究,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通过打造高效课堂的实践活动,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时间与效益的观念,教师在教学时既不能跟着感觉走,又不能简单地把“效益”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教学效益不取决于教师教多少内容,而是取决于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效果与学习过程综合考虑的结果。
3。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通过运用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改变教师低效、落后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从而达到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目标。本课题研究既有教学模式的比较研究,又有教学行为的行动研究.
通过本课题研究过程,达到提高教师教学理论水平,提高教育科研水平和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目标。
4。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教师运用课堂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进而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促进全县小学数学教学水平有明显提高。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1. 建立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学习模式;
2. 建立通过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合作交流实现高效课堂的科学评价模式;
3. 探究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五、课题研究的原则
l。以生为本的教育原则: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
2。发展性原则:课题着眼于教师的发展,特别着眼于学生的发展,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努力构建“以生为本”、有利于学生主体发展的课堂教学基本模式。
3. 全面性原则: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因此,本课题研究既面向全体学生,同时又重视学生个体差异的全面发展.
4。综合性原则:在各学科中综合开展课题的研究,强调学科间融合、课内外沟通、校内外联系,引导学生综合地运用多学科知识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5. 实践性原则:以教学实践为基础开展课题研究。在教学实践中,有目的地为儿童创建实践的最根本途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去发现、认知、理解和发展.在学习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对教科书的自我解读、自我理解,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的过程.
6。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相结合、科研与教改相结合的原则。把理论观点具体化为行动准则,同时又指导具体的操作方法。
7。整体研究与分散研究相结合。实验教师依据自己实际开展研究的项目,课题组还将根据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所需,发挥集体优势,组织成员进行课题论证,集中开展培训和交流活动,从而使整体研究与分散研究相结合。
8。反思性原则.通过反思,不断地更新观念,改善实验行为,提升实验水平;通过反思和总结,及时不断地调整实验走向,调整思路。
通过学习,深入分析反思当前我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高效课堂的主要特点、基本模块和基本环节,努力构建具有我县自身特色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提升课堂教学效益,解决当前课堂效益较低的实际问题,进而逐步实现“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
文献资料法:利用各种渠道对文献和资料进行合理的搜集与应用以获得间接理论知识.
通过这些资料信息的分析与研究,达到准确地界定课题研究的价值性、可行性及关键概念的内涵与外涵,并制定研究目标与实施方案等目的。
实验研究法:课题组依据一定的理论假说,在教育实践中运用必要而又合乎教育情理的控制方法,按阶段制定计划,变革研究对象,探索教育的因果规律,做好记录,完成总结,并及时撰写体会,总结成果。
行动研究法:以教师的常规教学为载体,以课堂教学为行动保证,把“教”和“研”
结合,采取边研究、边实验、边总结、边推广的研究方式,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边实践,边探索,边检验,边完善,把研究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边归纳,边总结,最终形成“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框架,并且在探索、验证的过程中不断修改、完善.
经验总结法:依据一定的价值取向,对教育实践所提供的事实进行回溯性研究,按照科学研究的程序,分析概括教育现象,揭示其内在联系和规律,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论的高度,促进人们由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并且及时通过论文、案例等形式将研究中的经验、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