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文言文阅读模考试题练习(共4大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语文文言文模考试题练习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
一、江西省2024届新高三第一次大联考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魏文侯过段干木之闾而轼①之,其仆曰:“君何为轼?”曰:“此非段干木之闾欤?段干木盖贤者也,吾安敢不轼?段干木光乎德,寡人光乎地②;段干木富乎义,寡人富乎财。

”其仆曰:“然则君何不相之?”于是文侯请相之,段干木不肯受。

则文侯乃致禄百万,而时往问之。

于是国人皆喜,相与诵之曰:“吾君好正,段干木之敬;吾君好忠,段干木之隆。

”居无几何,秦兴兵欲攻魏,司马唐谏秦君曰:“段干木贤者也,而魏礼之,天下莫不闻,无乃不可加兵乎?”秦君以为然,乃案兵,不攻之。

魏文侯可谓善用兵矣。

尝闻君子之用兵,莫见其形,而攻已成,其此之谓也。

野人之用兵也,鼓声则似雷,号呼则动地,尘气充天,流矢如雨,扶伤舆死,履肠涉血,无罪之民,其死者量③于泽矣,而国之存亡、主之死生,犹未可知也,其离仁义亦远矣!魏文侯见段干木,立倦而不敢息。

及见翟璜,踞于堂而与之言。

翟璜不悦。

文侯曰:“段干木,官之则不肯,禄之则不受。

今汝欲官则相至,欲禄则上卿至。

既受吾赏,又责吾礼,无乃难乎?”
(节选自《吕氏春秋》)
材料二:
段干木者,晋人也。

少贫且贱,守道不仕。

魏文侯欲见,造其门,其逾墙而避。

文侯以客礼待之,出过其同而轼。

其仆问曰:“干木布衣也,君何轼?”文侯曰:“段干木,贤者也。

不移势利,怀君子之道,隐处穷巷,声驰千里。

吾敢不轼乎?干木先乎德,寡人先乎势;干木富乎义,寡人富乎财。

势不若德贵,财不若义高。

”又请为相,不肯。

夫文侯名过齐桓公者盖能尊段干木敬卜子夏友田子方故也。

(节选自皇甫谧《高士传》)
【注】①轼:凭轼,古人乘车时表示敬意的动作。

②地:指地位、权势。

③量:满。

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圈出正确答案的序号。

夫文侯A名B过C齐桓公者D盖能尊E段干木F敬G卜子夏H友I田子方J故也。

11.下列对材料中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相,解释为“让……做相国”,和《鸿门宴》中“使子婴为相”中的“相”用法相同。

B.以为,解释为“认为”,和《过秦论》中“铸以为金人十二”中的“以为”词义不同。

C.责,解释为“要求”,和“求全责备”“责人从宽,责己从严”中的“责”词义相同。

D.布衣,指粗布做成的普通衣服,常用来代指平民百姓;文中指段干木是个平民百姓。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文侯听从车夫的建议,请段干木做国相,但段干木不肯接受。

魏文侯就送给段干木优厚的俸禄,并且时常前往看望他,此举受到国人的称赞。

B.和魏文侯用兵不同,鄙陋无知之人用兵,在战场上和敌人奋勇拼杀、一争高下,使无辜百姓尸横遍野,即便如此,也未必能挽救国家之亡、国君之死。

C.魏文侯对段干木敬重有加,而对翟璜却傲慢无礼。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段干木是个看轻官位、俸禄的贤者,而翟璜却要官得官,要俸禄得俸禄。

D.魏文侯认为,段干木虽隐处穷巷,却声名远扬,而自己虽然地位显赫,富有财富,但声名远远比不上段干木,理应对他凭轼以表敬意。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而魏礼之,天下莫不闻,无乃不可加兵乎?
(2)少贫且贱,守道不仕。

魏文侯欲见,造其门,其逾墙而避。

14.君子用兵,为什么能够做到“莫见其形,而攻已成”?请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

二、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调研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李三才,字道甫,顺天通州人,万历二年进士。

与南乐魏允炎、长垣李化龙以经济相期许。

及允贞言事忤抜政,抗疏直之,坐谪东昌推官,再迁南京礼部郎中。

会允贞、化龙及邹元标并官南曹,益相与讲求经世务,名籍甚。

所部多大猾积盗,广设方略,悉擒灭之。

二十七年,以右佥都御史总督漕运,巡抚凤阳诸府。

时矿税使四出。

三才所部,榷税则徐州陈増、仪真暨禄,盐课则扬州鲁保,芦政则沿江邢隆,棋布千里间。

延引奸徒,伪锲印符,所至若捕叛亡,公行攘夺。

而增尤甚,数窘辱长吏。

独三才以气凌之,裁抑其爪牙肆恶者,且密令死囚引为党,辄捕杀之。

然奸民以矿税故,多起为盗。

三才再疏陈矿税之害,言:“陛下爱珠玉,民亦慕温饱;陛下爱子孙,民亦恋妻孥。

奈何陛下欲崇聚财贿,而不使小民享升斗之需;欲绵祚万年,而不使小民适朝夕之乐。

自古未有朝廷之政令、天下之情形一至于斯,而可幸无乱者。

今阙政猥多,而陛下病源则在溺志货财。

臣请涣发德音罢除天下矿税欲心既去然后政事可理。

”逾月未报,三才又上言:“臣为民请命,月余未得请。

闻近日章奏,凡及矿税,悉置不省。

此宗社存亡所关,一旦众畔土崩,小民皆为敌国,风驰尘驽,乱众麻起,陛下块然独处,即黄金盈箱,明珠填屋,谁为守之?”亦不报。

三十年,帝有疾,诏罢矿税,俄止之,三才极陈国势将危,请亟下前诏,不听。

三才才大而好用机权,善笼络朝士。

抚淮十三年,结交遍天下。

性不能持廉,以故为众所毀。

其后击三才者,若邵辅忠、徐兆魁辈,成以附魏忠贤名丽逆案。

而推殺三才,若顾宪成、邹元标、赵南星、刘宗周,皆表表为时名臣。

故世以三才为贤。

(节选自《明史•李三才传》)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圈出正确答案的序号,每对一处给1分,超过三处不给分。

(3分)
臣请涣发A德音B罢除C天下D矿税E欲心F既去G然H后I政事J可理。

11.下列对文中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经济,文中是经国济世的意思,指有治国才能,与现在“发展经济”的“经济”意思不同。

B.陛下,本义是指帝王宫殿的台阶之下,后引申为对帝王的尊称,如《陈情表》“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C.“而不使小民适朝夕之乐”中的“适”与《赤壁赋》中“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中的“适”意思相同。

D.“阙政”的“阙”指缺陷或弊病,与《烛之武退秦师》中“阙秦以利晋”的“阙”意思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三才与南乐的魏允贞、长垣李化龙以经世致用相互勉励。

之后不久魏允贞却因为议论朝廷违背辅臣意思,抗旨申辩,被贬为东昌推官。

B.在担任右佥都御史总管漕运,巡抚凤阳各府期间,李三才所辖范围矿税使横行各地,比如徐州陈增、仪真暨禄、扬州鲁保、沿江邢隆,征税名目繁多。

C.李三才心系百姓,治政关注民生。

他曾多次上疏陈明矿税使的利弊,皇上却迟迟没有答复,即使在皇上生病时期,李三才极力请求,皇上依然不听。

D.李三才有雄才大略,善于笼络朝廷大臣。

由于有顾宪成、邹元标、赵南星、刘宗周等当时公认的名臣的推崇,所以世人认为李三才是贤臣。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所部多大猾积盗,广设方略,悉擒灭之。

(4分)
(2)臣为民请命,月余未得请。

闻近日章奏,凡及矿税,悉置不省。

(4分)
14.李三才陈请皇帝罢除天下矿税的理由有哪些?请简要概括。

(3分)
三、浙江省嘉兴2023年高三基础测试语文试题23.09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九日庚寅,晴。

车行四十五里。

至东御园小亭少憩,使副以下具衣冠上马。

入东京城,改曰南京。

新宋门旧曰朝阳,今曰弘仁城,城楼雄伟,橹壕堑壮且整,夹壕植柳,如引绳然。

先入瓮城,次方入大城。

下列三门,冠以大楼,由南门以入内城,相去尚远。

街南有圣仓屋甚多,望见婆台寺塔,云城破之所。

街北望,又有栾将军庙,皆大家遗址。

入旧宋门,都人列观,间有耆婆,服饰甚异。

戴白之老多叹息掩泣。

十日辛卯,阴晴。

歇泊,承应人有及见承平者,多能言旧事。

后生者亦云见父母备说有言其父嘱之曰我已矣汝辈当见快活时。

岂知担阁三四十年,犹未得见。

多是市中提瓶人言。

倡优尚有五百余,亦有旦望接送礼数。

又言:“旧日衣冠之家,陷于此者,皆毁抹旧文告,为戎酋驱役,不复有俸。

仰其子弟,就末作以自给。

”语及旧事,泫然不能已。

留守来谒接伴使副,使副南向坐厅上,过盏劝酒,翼而退。

接伴所得私觌物,尽货于此,物有定价,责付行人,尽取见钱,分附众车以北,岁岁如此。

承应人各与少香茶红果子,或跪或喏,跪者胡礼,喏者犹是中原礼数,尤使人伤。

(节选自楼钥《北行日录》)
材料二:
丁卯过东御园,即宜春苑也,颓垣荒草而已。

二里至东京,金改为南京。

入新宋门,即朝阳门也,金改曰弘仁门,弥望悉荒墟。

过大相国寺,倾檐缺吻,无复旧观。

横入东御廊门,绝穿桥北驰道。

出西御廊门,过交钞处。

入都亭驿歇泊。

旧京自城破后,创痰不复。

炀王亮徙居燕山,始以为南都,独崇饰宫阙,比旧加壮丽。

民间荒残自若。

新城内大抵皆墟,至有犁为田处;旧城内粗布肆,皆苟活而已。

四望时见楼阁峥嵘,皆旧宫观,寺宇无不颓毁。

民亦久习胡俗,态度嗜好,与之俱化,最甚者衣装之类,其制尽为胡矣。

自过淮已北皆然,而京师尤甚。

(节选自范成大《揽辔录》)
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圈出正确答案的序号,每对一处给1分,超过三处不给分。

(3分)
后生者亦云A见父母B备说C有言其父D嘱之E曰F我已矣G汝辈当见H快活时。

11.下列对材料中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间,作动词,有交杂、夹杂的意思,与“道芷阳间行”中的“间”意义和用法相同。

B.旦望,指农历每月初一和十五,其中“望”和“七月既望”中的“望”同义。

C.末作,即末业,中国古代以农为本,以工商各业为末,文中“提瓶人”是末作之民。

D.弥望,有充满视野的意思,“弥”即满,与“奉之弥繁”中的“弥”不同义。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使副以下的官员骑马进入金国南京即宋朝的东京城时都穿上正式的衣帽,说明大家对前朝有深厚的感情。

B.从耆婆奇异的衣着和承应人或跪或喏的应答方式,可知在金人统治下,百姓的穿着和礼节都发生了变化。

C.南京城城楼雄伟,瞭望台、护城河和壕沟壮观,城池防守工事十分严整,说明金国统治者非常重视城防。

D.留守贪婪成性,将南宋赠送的礼物按照市价全部卖掉,将所得的钱财交给随行人员,让他用车运往北方。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旧日衣冠之家,陷于此者,皆毁抹旧文告,为戎酋驱役,不复有俸。

(2)炀王亮徙居燕山,始以为南都,独崇饰宫阙,比旧加壮丽。

14.写同样的内容,和《北行日录》相比,《揽辔录》写景状物皆带情。

请简要分析。

(3分)
四、湖北省高中名校联盟 2024届高三语文第一次联合测评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赵简子围卫之郛郭,犀盾、犀橹,立于矢石之所不及,鼓之而士不起。

简子投枹曰:“乌乎!吾之士数弊也。

”行人烛过免胄而对曰:“臣闻之:亦有君之不能士耳,士无弊者。

昔者吾先君献公①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战十有二胜,是民之用也。

献公没,惠公即位,淫衍暴乱,身好玉女,秦人恣侵,去绛十七里,亦是人之用也。

惠公没,文公授之,围卫,取邺,城濮之战,五败荆人,取尊名于天下,亦此人之用也。

亦有君不能士耳,士无弊也。

”简子乃去盾橹立矢石之所及鼓之而士乘之战大胜。

简子曰:“与吾得革车千乘,不如闻烛过之一言也。


或曰:行人未有以说也,乃道惠公以此人是败,文公以此人是霸,未见所以用人也。

简子未可以速去盾、櫓也。

严亲在围,轻犯矢石,孝子之所爱亲也。

孝子爱亲,百数之一也。

今以为身处危而人尚可战,是以百族之子于上皆若孝子之爱亲也,是行人之诬②也。

好利恶害,夫人之所
有也。

赏厚而信,人轻敌矣;刑重而必,失人不比矣③。

长行徇上④,数百不一矣;喜利畏罪,人莫不然。

将众者不出乎莫不然之数,而道乎百无一人之行,行人未知众之道也。

(节选自《韩非子·难二》)
材料二:
孔子适卫,卫将军文子问曰:“吾闻鲁公父氏不能听狱,信乎?”孔子答曰:“不知其不能也。

夫公父氏之听狱,有罪者惧,无罪者耻。

”文子曰:“有罪者惧,是听之察,刑之当也。

无罪者耻,何乎?”孔子曰:“齐之以礼,则民耻矣;刑以止刑,则民惧矣。

”文子曰:“今齐之以刑,刑犹弗胜。

何礼之齐?”孔子曰:“以礼齐民,譬之于御则辔也,以刑齐民,譬之于御则鞭也。

执辔于此而动于彼,御之良也。

无辔而用策,则马失道矣。

”文子曰:“以御言之,左手执辔,右手运策,不亦速乎?若徒辔无策,马何惧哉?”孔子曰:“吾闻古之善御者,执辔如组,两骖如舞,非策之助也。

是以先王盛于礼而薄于刑,故民从命。

今也废礼而尚刑,故民弥暴。


(节选自《孔丛子·刑论》)
[注]①献公:即晋献公。

②诬:谎言。

③失人不比矣;人们都不敢败逃了。

④长行徇上:为了君主而牺牲自己的高尚行为。

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圈出正确答案的序号,每对一处给1分,超过三处不给分。

(3分)
简子乃去A盾B櫓C立矢D石E之所及F鼓之而士G乘之H战大胜。

11.下列对材料中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行人,掌管礼仪的官职,跟辛弃疾《菩萨蛮》中的“中间多少行人泪”的“行人”意思不同。

B.弊,意为困乏、疲敝,与《过秦论》中“秦有余力而制其弊”的“弊”意思不同。

C.速,意为快、迅速,与《六国论》中“始速祸焉”的“速”意思不同。

D.何惧,意为惧怕什么,与《归去来兮辞》中“乐夫天命复奚疑”的“奚疑”结构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赵简子包围魏国国都的城郭,敲响战鼓但士兵却不进攻,烛过认为这不是战士的问题,而是赵简子不会使用战士。

B.晋献公和晋惠公善于用人,使国家领土增加;晋文公也善于用人,因而夺取邺地,打败楚军,得到霸主之名。

C.赵简子觉得烛过的话很有道理,但韩非子却不认同烛过的观点,他认为好利恶害是人的本性,烛过其实不懂统兵之道。

D.卫将军文子听人说公父氏不能“听狱”,他向孔子求证,孔子通过对“有罪者惧,无罪者耻”的分析反驳了这一说法。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与吾得革车千乘,不如闻烛过之一言也。

(2)吾闻古之善御者,执辔如组,两骖如舞,非策之助也。

14.文中韩非子和孔子对于“刑”的认识有什么不同?(3分)
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一、
【答案详解】
10.[答案]DFH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魏文侯的名声超过齐桓公,大概是他尊重段干木、敬重卜子夏、以田子方为友的缘故啊。

“者……也”表判断,应在“者”后D处断开;“尊段干木”“敬卜子夏”“友田子方”都是动宾结构,应在“木”后F处和“夏”后H处断开。

故在DFH处断句。

[评分标准] 涂黑三处及三处以下的,每对一处给 1 分,错处不扣分;超过三处不得分。

11.[答案]A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及文言一词多义的能力。

A.错误。

使动用法,让……做相国。

/名词,丞相。

句意:于是魏文侯就请段干木做国相。

/让子婴做丞相。

B.正确。

认为。

/用……做成。

句意:秦君认为司马唐说得很对。

/冶炼它们铸造成十二个铜人。

C.正确。

都是“要求”。

句意:又要求我礼遇你。

/对人对事过分挑剔,要求完美无缺。

/对别人要求要宽,对自己要求要严。

D.正确。

故选A。

12.[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声名远远比不上段干木,理应对他凭轼以表敬意”错误,魏文侯礼敬段干木是因为段干木是个贤者,富有德义,并非因为自己“声名远远比不上段干木”;而且原文也没有“声名远远比不上段干木”的意思。

故选D。

13.【参考译文】(1)魏君礼敬他,天下没有谁不知道,恐怕不能对魏国用兵吧?
(2)(段干木)年少时贫穷且地位低下,坚守道义而不做官。

魏文侯相见他,登门拜访。

他翻墙躲避。

[详解](1)评分标准“礼”,礼敬;“莫”,没有谁;“无乃……乎”,恐怕……吧;“加兵”,用兵。

(2)“贱”,地位低下;“仕”,做官;“造”,拜访;“逾”,翻越。

14.[答案]因为君子礼遇贤者,心怀仁义,不战而屈人之兵。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材料一中魏文侯对待段干木很尊敬,“魏文侯过段干木之间而轼之”,并且请段干木做国相,被拒绝后“文侯乃致禄百万,而时往问之”,受到国人称赞,“吾君好正,段干木之敬;吾君好忠,段干木之隆”;当秦军想要攻打魏国时,司马唐劝谏秦君说“段干木贤者也,而魏礼之,天下莫不闻,无乃不可加兵乎?”,秦君“以为然,乃案兵,不攻之”。

由此可见,君子用兵,能够做到“莫见其形,而攻已成”,是因为君子礼遇贤者,心怀仁义,不战而屈人之兵。

【挖空练习】
材料一:
魏文侯过(经过)段干木之闾(里巷)而轼(手扶车轼)之,其仆曰:“君何为(为何)轼?”曰:“此非段干木之闾欤?段干木盖(相当于则,帮助判断)贤者也,吾安(怎么)敢不轼?段干木光(显耀)乎德,寡人光乎地(地位);段干木富乎义(道义),寡人富乎财(财物)。

”其仆曰:“然则(既然这样,那么)君何不相(以……为相)之?”于是文侯请相之,段干木不肯受。

则文侯乃致(送)禄百万,而时往问(探望)之。

于是国人皆喜,相与(一同)诵(吟咏)之曰:“吾君好(喜欢)正,段干木之敬(提宾,敬重段干木);吾君好忠,段干木之隆(推崇)。

”居无几何(不多久),秦兴兵欲攻魏,司马唐谏(劝谏)秦君曰:“段干木贤者也,而魏礼(礼待)之,天下莫(没有人)不闻,无乃不可加兵乎(恐怕……吧)?”秦君以为(认为)然(正确),乃案(按)兵,不攻之。

魏文侯可谓善用兵矣。

尝闻君子之用兵,莫见其形(外形,指军队的举动),而攻已成,其(大概)此之谓(说的就是这)也。

野人(鄙陋的人)之用兵也,鼓声则似雷,号呼(呼喊)则动地,尘气充(充满)天,流矢(飞箭)如雨,扶伤舆(抬)死,履(踩踏)肠涉血,无罪之民,其死者量(满)于泽矣,而国之存亡、主之死生,犹(仍然)未可知也,其离仁义亦远矣!魏文侯见段干木,立倦(站累了)而不敢息。

及见翟璜,踞(踞傲)于堂而与之言。

翟璜不悦(高兴)。

文侯曰:“段干木,官(使做官)之则不肯,禄(给俸禄)之则不受。

今汝欲官则相至,欲禄则上卿至。

既受吾赏,又责(要求)吾礼,无乃难乎?”
材料二:
段干木者,晋人也。

少贫且贱(地位低下),守道(坚守道义)不仕。

魏文侯欲见,造(拜访)其门,其逾墙(翻墙)而避。

文侯以客礼(对待客人的礼节)待之,出过其闾而轼。

其仆问曰:“干木布衣(平民百姓)
也,君何轼?”文侯曰:“段干木,贤者也。

不移(改变)势利,怀君子之道,隐处(隐居)穷巷,声(名声)驰千里。

吾敢不轼乎?干木先(领先)乎德,寡人先乎势;干木富(富有)乎义,寡人富乎财。

势不若德贵,财不若义高。

”又请为相,不肯。

夫文侯名过齐桓公者,盖(大概因为)能尊段干木,敬卜子夏,友(结交,以……为友)田子方故也。

【参考译文】
材料一:
魏文侯从段干木居住的里巷经过,手扶车轼表示敬意,他的车夫说:“您为什么要扶轼致敬?”魏文侯说:“这不是段干木住的里巷吗?段干木是个贤者,我怎么敢不致敬呢?段干木在德行上显耀,而寡人只是在地位上显耀;段干木在道义上富有,而寡人只是在财物上富有。

”他的车夫说:“既然如此,那么您为什么不让他做国相呢?”于是魏文侯就请段干木做国相,段干木不肯接受。

文侯就送给他丰厚的俸禄,并且时常到他家里去探望他。

于是国人都很高兴,共同吟咏道:“我们的国君喜欢正道,于是敬重段干木;我们的国君喜欢忠诚,于是推崇段干木。

”过了没多久,秦国想出兵攻打魏国,司马唐劝谏秦君说:“段干木是个贤者,魏君礼敬他,天下没有谁不知道,怕不能对魏国用兵吧?”秦君认为司马唐说得很对,于是让军队停下,不再攻魏。

魏文侯可以说是善于用兵了。

曾听说君子用兵,没有看见军队的举动,而大功却已告成,说的大概就是这种情况啊。

鄙陋无知的人用兵,则是鼓声如雷,喊声动地,烟尘满天,飞箭如雨,扶救伤兵,抬运死尸,踩着尸体,踏着血泊,无事百姓尸横遍野,而国家的存亡、君主的生死仍然不可预料,这种做法离仁义实在是太远了!魏文侯见段干木,站得很疲倦了也不敢休息。

等到见翟璜的时候,就蹲在朝堂和他交谈。

翟璜不高兴。

魏文侯说:“段干木,我给他官住他不接受,我给他俸禄他不接受。

现在你想做官就让你做了国相,想要俸禄就给了你上卿的俸禄。

已经接受了我的赏赐,又要求我礼遇你,恐怕太难了吧?”
材料二:
段干木,是晋国人。

(段干木)年少时贫穿且地位低下,坚守道义而不做官。

魏文侯想见他,登门拜访。

他翻墙躲避。

魏文侯以对待客人的礼节对待他,外出经过他的住处,抚轼而立表示敬意。

他的车夫问:“段干木是一介平民,您为什么对他扶轼致敬呢?”魏文侯说:“段干木,是个贤者,他不因为权势、利益而改变节操,心怀君子之道,虽隐居在偏僻的里巷,声名却远驰千里。

我怎么敢不表示敬意呢?段干木以德行为先,而寡人以权势为先;段干木在德义上富有,而寡人在财富上富有。

权势不如德行高尚,财富不如道义贵重。

”文侯又请求段干木做国相,段干木不肯。

魏文侯的名声超过齐桓公,大概是他尊重段干木、敬重卜子夏、以田子方为友的缘故啊。

二、
【答案详解】
10.[答案]BEG
[详解]正确断句: 臣请涣发德音,罢除天下矿税。

欲心既去,然后政事可理。

[评分标准] 涂黑三处及三处以下的,每对一处给 1 分,错处不扣分;超过三处不得分。

11.[答案]D
[详解]《烛之武退秦师》中的“阙”是削弱的意思。

与“阙政”的“阙”意思不同。

12.[答案]A
[详解] 不是魏允贞抗旨申辩,被贬为东昌推官,而是李三才抗旨为他申辩,被贬为东昌推官。

13.【参考译文】(1)李三才管辖的地方有很多非常狡猾、横行多年的盗匪,他多方设计谋划,将他们全部捉拿剿灭。

(2)我为百姓请命,一个多月没有得到回答。

听说近日的奏章,凡涉及矿税,都放在一边不看。

[详解](1)评分标准:语句通顺 1 分,“所部”“积”“方略”各 1 分。

(2)语句通顺 1 分,第二个“请”“置”“省”各 1 分。

14.[答案] ①国家想要绵延万年,就应先满足百姓生活的基本需要。

②只有皇帝去除贪欲之心,朝政才可以治理好。

③矿税事关社稷安危,如果朝廷不罢除,就极可能引发叛乱。

[详解]每点 1 分,意思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挖空练习】
李三才,字道甫,顺天通州人,万历二年进士。

与南乐魏允炎、长垣李化龙以经济(经世济国)相期许(相互勉励)。

及(等到)允贞言事忤(忤逆,违背)抜政(指辅政大臣),(主语应是李三才)抗疏(即向皇帝上书直言)直之,坐(连坐,牵连)谪(被贬)东昌推官,再迁(两次提升)南京礼部郎中。

会允贞、化龙及邹元标并(一同)官南曹,益(更加)相与(一起)讲求经世务,名籍甚(有所凭藉而更强大)。

所部(指管辖区域)多大猾积盗,广设(设计)方略(方案),悉擒灭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