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中历史第四分册会考知识点全整理

合集下载

上海历史第四册考点整理

上海历史第四册考点整理

7.4 联邦制度的确立:B (内容)联邦制度按照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原则 构建。参、众两院构成的国会为最高立法机构; 总统为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兼武装部队总司令, 享有行政权力;联邦高等法院为最高司法机关。 (意义)解决了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和联 邦政府各种权力分配的问题,美国政局长期稳定, 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俄国的两次改革 B
16.1 废除农奴制: 1)背景:农奴制度严重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克里米亚战争,俄国失败,暴露了农奴制度的弊 端。 2)内容: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颁布废除农奴制度 的法令。宣布农民获得自由民的权利和地位,农 民交纳赎金后,可得到一块份地。 3) 意义: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但由 于改革是自上而下进行的,仍然保留了大量的封 建残余。
3.3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B (正面)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各国和各地区之间的 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 (反面)随着新航路开辟,开始了西欧殖民活动。 它有力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同时给亚非美洲人 民带来了空前的浩劫。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4.1 文艺复兴 A 发源地:意大利 时间:14-16世纪 内容:人文主义 代表人物: 但丁、达·芬奇、米开朗琪罗、马基雅弗利。
5.2 光荣革命:B 1688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宫廷政变,迎请荷兰执 政威廉任英国国王。通过一场“不流血的革命”,由议会创 造了新国王,解决了国王与议会的“主权”之争,改变英国 政体,建立君主立宪制。
5. 3 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及意义:B (1)确立:1689年议会通过限制王权的《权 利法案》,后又通过《王位继承法》。 (2)意义:英国由此确立了“议会至上”原 则和君主立宪制,英国进入一个长期稳定的 发展时期,为英国工业革命的到来创造了条 件。

上海高中历史教材第四分册整理

上海高中历史教材第四分册整理

第5课英国革命一、议会与国王的斗争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B)a、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

鼓吹“君权神授”。

专制统治直接损害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A)1640年召开的“长期议会”,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

二、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1、光荣革命(A)1688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宫廷政变,迎请荷兰执政威廉任英国国王,废黜詹姆斯二世,即“光荣革命”。

2、《权利法案》与君主立宪制的确立(B)1689年,议会通过限制王权的《权利法案》,1701年又通过《王位继承法》,这两部法案使英国确立了“议会至上”原则和君主立宪制度。

君主立宪制度保证了英国的长期稳定发展,为工业革命的到来创造了条件。

第6课启蒙运动(17~18..).....世纪一、启蒙思想家: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A)1、17世纪的英国:霍布斯、洛克等。

18世纪的法国: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狄德罗等(a)孟德斯鸠:(分权学说)主张建立一个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权分立、相互牵制的政府,以防权力腐化和专制暴政。

(b)伏尔泰:反对君主专制,赞成开明君主。

(c)卢梭:提出天赋人权、主权在民。

二、批判君主专制:伏尔泰主张建立英国式的“开明君主制.....”;孟德斯鸠主张建立一个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权分立....、相互牵制的政府;卢梭则推崇实行直接民主..制的共和国,主张全体公民参与立法。

三、宣扬自由和平等(B)针对封建专制下人们受奴役的状况,启蒙思想家从“天赋人权”理论出发,宣扬人生来就是自由平等的,但要“受法律支配”。

四、影响:17—18世纪的欧洲启蒙思想家传播进步思想从根本上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为即将到来的美、法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依据,进行了舆论动员,也为资本主义国家提供了系统的统治构想。

第7课美国独立战争一、独立战争的进程1、独立战争开始标志:1775年列克星敦枪声,标志着北美独立战争开始。

2、《独立宣言》(A)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正式通过了由杰弗逊等人起草的《独立宣言》,宣告美国独立。

上海高中历史第四分册梳理

上海高中历史第四分册梳理

2013学年第二学期考试复习资料高中历史知识点梳理(第四分册)第一单元15-16世纪西欧社会的演变单元核心:15、16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封建制度的解体,西欧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领域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导致生产者逐步与生产资料分离,开始了资本原始积累。

手工工场是资本主义生产最初的组织形式之一。

英、法等国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君主专制取代等级君主制,有利于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

科目语文名称期中考试年级高二类型校考班级高二(3)班姓名陈俊逸日期2014.3.25内容第四分册梳理新航路的开辟和西欧海外殖民扩张,推动分散的古代世界逐渐向整体的现代世界演进,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猛力冲击中世纪西欧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天主教会,对摧残封建制度和建立资本主义制度产生了巨大的历史影响。

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删)二、民族国家的形成1.百年战争的影响:①形成四要素:确定的领土疆域、统一的国内市场和国民经济、全民族通用的语言、国民文化的认同。

②中世纪西欧封建制:经济→庄园制;政治→等级制;宗教→基督教。

③获胜方:法国。

2.英、法民族国家的形成:①含义:具有现代社会特征的国家形态,15世纪末。

②影响:促使英法两国政治制度从等级君主制向君主专制转变。

3.君主专制:①形成条件:四要素。

②形成原因:封建贵族逐渐衰落只得依附王权;新兴资产阶级需要发展希望借助王权;部分农民和城市贫民为改善生存环境而寄希望于王权。

③影响:打击封建大贵族的势力;颁布重商主义政策,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④区别:法国强调“君权神授”,王权几乎控制各方面,专制强于英国;而英国有议会制约王权。

三、开辟新航路和早期殖民活动1.15世纪东西方的交流:①传统商路:由中国或印度出发,经过中亚和南亚,由海路或陆路转往欧洲的贸易航线。

②开辟背景:经济(资本主义和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推动黄金热;《马可•波罗行纪》刺激西欧人到东方追求财富的渴望);直接(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攻占君士坦丁堡,阻断传统东西商路,交易总量锐减,商品价格飞涨);政治(各国王室为了自身利益相继支持开辟);宗教(基督教会想在全世界传播);客观条件(造船技术进步、地理知识积累、地圆说传播、指南针运用)。

上海高中历史第四分册知识点整理02

上海高中历史第四分册知识点整理02

上海高中历史第四分册知识点整理02上海高中历史第四分册知识点整理02一、洋务运动1.洋务运动的背景:鸦片战争后中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严重依赖外国,国家安危受到威胁。

2.洋务运动的目标:通过引进外国技术和工业化来振兴国家。

3.洋务派的代表人物:邹容、左宗棠、曾国藩等。

4.洋务运动的成果:建立了一批近代工业企业和现代军队,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二、戊戌变法1.戊戌变法的背景:甲午战争后,清朝王朝陷入深重危机,濒临灭亡。

2.戊戌变法的目标:推行君主立宪制,实行政治、军事、教育等方面的,挽救国家危局。

3.戊戌变法的内容:实行君主立宪、设立议院、设立五部、科举、兴办学堂等。

4.戊戌变法的失败原因:清廷内部保守势力强大,外国列强的干涉,以及内部阻力和反对意见。

三、义和团运动1.义和团运动的背景:中国社会积贫积弱,外国列强侵略加剧,造成了强烈的民族压迫感。

2.义和团运动的目标:抵抗外国侵略势力,捍卫国家独立。

3.义和团运动的特点:以拜神仪式为基础,采取凶猛激进的手段,对外国侵略者和汉奸进行袭击。

4.义和团运动的影响:加速了晚清政权的瓦解,激发了民众抗争的意识,为中国革命运动奠定了基础。

四、辛亥革命1.辛亥革命的背景:中国社会的矛盾日益尖锐,革命形势逐渐成熟。

2.辛亥革命的发起人:孙中山等革命党人。

3.辛亥革命的目标:推翻满清王朝,实行民主共和制度。

4.辛亥革命的过程:先期准备、武装起义、辛亥革命和建立共和国等阶段。

5.辛亥革命的结果:成功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历史。

五、新文化运动1.新文化运动的背景:辛亥革命后,中国进入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阶段,社会思潮起了剧变。

2.新文化运动的目标:主张实行科学、民主、民主、实用的思想和文化,推动中国的现代化。

3.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陈独秀、胡适、鲁迅等。

4.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反对封建文化、提倡民主科学、倡导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等。

最新上海高中历史第四分册知识点整理02资料

最新上海高中历史第四分册知识点整理02资料

第四分册第二课时【教学过程】第9课英国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中期)1.英国工业革命产生的前提和条件(C)(1)政治前提:资产阶级革命后建立的君主立宪政府推行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政策,鼓励发展国内外贸易,降低原料进口税;实施《垄断法》,保护专利权,鼓励创新等,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前提;(2)劳动力:“光荣革命”后圈地运动大规模开展,破产失地的农名为工业生产提供了大量自由的劳动力;(3)市场、资本: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不断扩大的商品需求,成为工业革命强大的经济驱动力。

圈地运动、海外殖民和奴隶贸易作为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手段,在积聚资本、开辟国外市场方面起了重要作用;(4)技术:英国发达的工场手工业也为机器的发明和应用提供了劳动分工和技术条件;2.机器的发明与改进(C)(1)棉纺织机器:工业革命是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的,它首先在棉纺织业中启动。

1764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

1771年,在水力纺纱机发明的基础上,阿克莱特建立了第一个水力纺纱厂,标志着现代工厂的诞生。

(2)动力设备:瓦特于1782年研制了“万能蒸汽机”。

这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最重大的技术发明,加快了工业革命的步伐,开辟了崭新的“蒸汽时代”。

(3)新能源和新材料:煤炭和钢铁的大量生产和应用为机器制造业奠定了基础。

(4)交通运输:汽船、火车相继出现,并且出现兴建铁路的热潮,加快了工业化的进程。

3.社会结构与生活方式的变化(C)(1)“世界工厂”:19世纪中叶,英国建成以纺织、煤炭、钢铁、机械为核心的现代工业体系,工业革命基本完成。

1860年,占世界总人口2%的英国,生产了占世界总量50%的工业品,成为“世界工厂”,为英国在19世纪称霸世界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

(2)社会形态:工业革命促使英国从农业社会嬗变为工业社会,社会面貌焕然一新。

(3)产业结构: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不断缩小,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则不断扩大;(4)阶级结构:近代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逐渐形成。

上海高中历史第四分册会考知识点全整理

上海高中历史第四分册会考知识点全整理

第2课民族国家的形成一、君主专制1.条件:民族国家形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

2.地点:法国(法兰西斯一世王权强盛)、英国(伊丽莎白一世)3.背景:社会各阶层支持加强王权●封建贵族要维持自身地位●资产阶级渴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农民和城市贫民渴望改善生存环境4.时间:15世纪下半叶5.手段:打击大贵族,颁布重商主义政策(客观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第3课开辟新航路和早期殖民活动一、新航路开辟1.时间:15、16世纪之交2.原因:●经济(根本):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资本原始积累——对黄金需求(货币短缺、中西贸易逆差)●社会:《马可波罗行纪》●商业(直接):传统贸易秩序、环境被破坏(奥斯曼帝国的崛起)●政治:君主支持●宗教:天主教的传播●科技:造船、航海技术的发展3.航线:●葡萄牙:迪亚士绕过好望角达·伽马到达印度,开辟欧亚航线●西班牙:哥伦布四到美洲,开辟欧美航线麦哲伦完成人类首次环球航行4.影响:全球贸易范围扩大,商品数量品种增加;形成世界市场,各国经济文化联系日益紧密。

二、早期殖民扩张与掠夺1.国家:葡萄牙、西班牙(最早)、英国、荷兰、法国2.影响: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方式,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给亚非美人民带来空前浩劫第4课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一、意大利文艺复兴1.时间:14~16世纪2.原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3.地点:意大利(发源地和兴盛地)4.内容:“复兴古典文化”的旗帜下,以“人文主义”为武器,抨击罗马天主教会及其神学理论。

5.代表人物:但丁、达·芬奇、米开朗琪罗、马基雅弗利二、宗教改革1.时间:16世纪2.代表:德国马丁·路德3.影响:是西欧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的社会改革运动,打击了教会势力,动摇了封建统治基础,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第5课英国革命一、议会与国王的斗争1.时间:15世纪初斯图亚特王朝2.原因:国王迫害清教徒,实行专卖制,搜刮民脂。

上海高中历史第四册笔记整理

上海高中历史第四册笔记整理

历史第四册第七课美国独立战争原因:1、在1607—1732年的120多年间,英国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先后建立了13个殖民地,民主意识较浓厚,各殖民地的资本主义经济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逐渐形成了统一的市场。

2、1763年,英法“七年战争”结束后,英国加强了对北美殖民地的控制。

……这些措施计划了殖民地与宗主国之间的矛盾。

3、1773年12月16日晚,波士顿倾茶事件(战争导火线);1774年9月,第一节大陆会议召开。

进程:1、1775年4月9日,英军在波士顿附近的列克星敦与当地民兵组织发生武装冲突,北美独立战争由此开始。

2、同年5月,第二次大陆会议,决定将各地民兵整编为大陆军,推举华盛顿任总司令。

3、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正式通过由杰弗逊等人起草的《独立宣言》(“第一个人权宣言”—马克思),宣告美国独立。

4、1777年,大陆军取得萨拉托加大捷。

(信心的转折点)5、1781年10月,英军统帅康华里在约克镇率部投降。

6、1783年,美英代表签署《巴黎合约》,英国承认美国独立,并把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密西西比河以东土地割让给美国。

结果:赢得国家独立。

影响:(意义、性质)1、美国独立战争既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它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为美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同时也为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树立了榜样。

2、确立联邦制度:(1)根据第二届大陆会议在1777年通过的《联邦条例》,美国独立后实行联邦制度。

(2)1787年5月至9月,费城制宪会议,制定《合众国宪法》,确立了美国的联邦体制,特点为联邦体制、三权分立、相互制约。

(3)1879年1月,华盛顿当选为首任总统。

(4)意义:美国联邦制度的确立,解决了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以及联邦政府各种权力分配问题,是美国以后的政局得以长期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其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积极:最早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

不足:保留难当种植园奴隶制合法。

第八课法国大革命(1789—1794)原因:1、18世纪晚期,法国国王路易十六不理朝政,政府财政陷入崩溃状态,召开三级会议讨论增加税收。

上海高中历史会考第4册 知识点

上海高中历史会考第4册 知识点

第四分册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要点第2课民族国家的形成(15世纪)1、君主专制B15世纪下半叶英法政治制度由等级君主制逐渐演变为君主专制。

原因: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推动英法两国政治制度的转变,社会各阶层大多支持加强王权。

影响:君主专制形成初期打击贵族势力,强化王权,推行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的重商主义政策,后期则由于君主专制的极权和腐败,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3课开辟新航路和早期殖民活动(15~16世纪)1、15世纪东西方的交流B (新航路开辟的背景)西欧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西欧贸易逆差;《马可·波罗行纪》引发寻金热;奥斯曼帝国控制东西方贸易通道使西欧各国不得不开辟新的航路;科技进步创造新航路开辟的技术条件。

西欧各国君主支持开辟新航路。

23各地区经济文化联系加强,世界市场开始形成;世界形成一个整体,地域性历史演变为世界历史;加速西欧封建制度解体和资本主义发展;西欧各国走上对外殖民扩张道路,造成亚非拉地区长期贫困与落后。

第4课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14~16世纪)1、意大利文艺复兴内容:在“复兴古典文化”的旗帜下,以人文主义为武器,抨击罗马天主教会及其神学理论。

代表人物:但丁、达·芬奇、米开朗琪罗、马基雅弗利。

2、宗教改革16世纪新兴的资产阶级和社会其他阶层将矛头指向天主教会,掀起了一场社会改革运动,史称“宗教改革”。

最早发生于德国,后席卷西欧。

马丁·路德是德国宗教改革的先驱。

宗教改革是西欧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的社会改革运动。

打击了教皇和天主教会的势力,动摇了西欧封建统治的基础,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5课英国革命(1640~1688)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斯图亚特王朝统治期间,国王詹姆斯一世、查理一世宣扬“君权神授”、迫害清教徒、对手工产品和农产品实行专卖、巧立名目搜刮民众。

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直接损害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上海历史高中第三~四分册知识点总结

上海历史高中第三~四分册知识点总结

第三分册第17课宋朝的建立和制度创设1、北宋的建立: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北宋,都城开封北宋与北方的辽、西北的西夏以及东北的金等民族政权长期并立。

2、北宋的制度创设:文官体制(背景、特点、措施、影响)背景:鉴于唐末五代以来藩镇拥兵自重、禁军将领篡夺皇位的历史教训,在政治、军事制度等方面进行调整和改革。

特点:重文轻武。

措施:军事改革:(1)中央:杯酒释兵权,解除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确立枢密院主军政、三衙统兵和皇帝总揽兵权的体制;挑选强壮士兵编入中央禁军(2)地方:留老弱者充任厢军和乡兵,采取更戍法,轮流变换驻地政治改革: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完善科举制,通过科举考试来选拔官职,地方、中央要员都由文官担任,形成士大夫主体的文官政府;实行官、职、差遣分离的制度影响:消除分裂割据和军人乱政的隐患,但也带来冗官冗兵冗费和积贫积弱的消极影响。

3、北宋科举制的完善(内容、影响)改革措施:考试制度的变革-增设殿试,从此,解式、省试和殿试三级考试成为定制:;考试规则的变革-创设“弥封”、“誊录”等制度规则考试内容变化—废除“帖经”(单纯记忆背诵),增加策论,更注重对儒家典籍的理解和对社会事务的分析能力影响:不仅为宋朝选拔了大量的文官人才,也对普及教育和传播知识起到积极影响。

第19课多民族政权的并立1、辽、西夏、与北宋的和战辽――916年契丹族耶律阿保机西夏――1038年党项族元昊宋辽澶渊之盟:1005年,结束宋辽之间的战争状态,双方维持了百余年的和好关系。

宋夏合议:1043年,宋与西夏也达成和议。

形成宋辽西夏三国鼎立的局势。

2、金与南宋的对峙金――建立者:1115年女真族完颜阿骨打靖康之变:1127年,金攻入开封,俘虏徽宗钦宗二帝等数千人北撤,北宋灭亡南宋建立:1127年,赵构建立南宋,定都临安。

岳飞抗金与宋金绍兴和议榷场:(定义):宋辽西夏金并立对峙时期,各政权在边境接界地区设置了互市贸易的市场。

(评价):榷场的设立,出于控制边境贸易以挟制对方的意图,但榷场的互市贸易促进了边境地区的商品交流,是各对立政权、地区间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

上海高中历史复习资料第四分册完整版

上海高中历史复习资料第四分册完整版

写在最前:本资料原始版本来自于互联网,经大幅度增加修改内容和深度优化排版后发布于互联网,版权归修改作者所有,不推荐再次修改电子版本(将严重影响排版)。

由于本资料最初编写目的仅为让修改作者更好地复习历史学科,结合上课笔记编成,故本资料并不一定适合所有同学的复习计划,敬请原谅。

2015年1月起本资料的所有权利转交给第二修改作者黄珍妮。

第四分册西欧中世纪(5C-15C)第一课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原因:生产力的提高。

前提: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

条件:资本原始积累:商业战争,贩卖奴隶,殖民掠夺。

英国圈地运动典型途径之一。

(资本的原始积累是用血与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表现:手工工场。

生产力变化:①动力技术和生产技术的改进尤为引人瞩目;②社会分工;③工商业者内部的分化更为激烈;④新兴的手工业中心。

第二课民族国家的形成百年战争及影响:百年战争:1337—1453年,英、法两国为争夺领地,进行了持续100多年的战争,史称百年战争。

影响:百年战争深刻影响了英、法两国的历史进程。

英国无力图谋向欧洲大陆扩张,专注自身事务,民族意识明晰【疆域】;法国在共同抗击入侵者的斗争中激发了各阶层的民族意识,这一切有利于英、法民族国家的形成【民族意识】。

英法民族国家形成的时间和基本要素:时间:15世纪末英法形成民族国家。

基本要素(4点):①百年战争激发了各阶层民族意识;②领土统一为经济发展创造条件,是民族国家形成的政治前提【确定的疆域、统一的政治】;③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是民族国家形成的经济动力【统一的市场经济生活】;④民族语言和文化的形成增加了民族国家的认同感【统一的语言、文化认同】。

【B】15世纪下半叶英法政治制度的变化及原因:变化:由等级君主制逐渐演变为君主专制。

原因:①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推动英法两国政治制度的转变,社会各阶层大多支持加强王权;②百年战争及玫瑰战争后,英法两国封建贵族失去昔日的权势,开始依靠王权来维持自己的地位;③新兴的资产阶级需要王权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开辟道路;④部分农民和城市贫民寄望王权,以改善生存环境;⑤在这样的背景下,15C下半叶君主专制出现了。

上海高中历史会考全整理

上海高中历史会考全整理

第一分册 1-15课基础知识整理第1课古代两河流域1、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两河”是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

位于今天的伊拉克,古代称“美索不达米亚”。

2、楔形文字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文字之一。

是古代两河流域最主要的文化成就。

3、《汉穆拉比法典》①特点:法典以神的名义颁布,以严刑峻法全面维护统治集团的根本利益,保护社会成员的私有财产,严格规定各个阶层的义务,保留神明裁决、同态复仇等习惯法内容。

②历史价值:是目前已知的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展示了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状况,是研究古巴比伦王国的第一手文献。

第2课古代埃及4、古埃及的地理位置:古代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与今天的阿拉伯埃及共和国大致相当,尼罗河流经古埃及。

5、古代埃及国家实行高度集权的法老专制统治。

6、金字塔与来世信仰:金字塔是法老为自己修筑的陵墓,是古埃及人来世信仰的体现,是古代埃及法老专制权力的象征。

7、象形文字与纸草:古代埃及人发明了象形文字,以纸草为书写材料。

第3课古代印度8、古代印度社会结构的特征:种姓制度。

分四大种姓:婆罗门(祭司)、刹帝利(王族)、吠舍(平民)、首陀罗(贱民、奴隶)9、佛教的创始、经典、传播:佛教的创始人:悉达多(释迦牟尼)。

佛教的经典:三藏经(经、律、论)佛教的传播:主要向东亚和东南亚传播,发展成为世界性宗教,第4课美洲印第安文明10、印第安文明的杰出代表:玛雅文化、阿兹特克文化、印加文化。

11、玛雅人对农业的贡献:培育了玉米、马铃薯、西红柿、可可、烟草在内的40多种农作物,丰富和改善了人类生活。

第6课古代希腊12、古代希腊的地理范围:位于今天的希腊,在爱琴海附近。

古代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

13、古代希腊城邦制度的特征:“小国寡民”。

14、“古典时代”: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前4世纪上半叶,是古代希腊城邦制度的全盛时期,经济、政治、文化高度发展的繁荣时期。

15、雅典民主政治:(1)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以成年男性公民的直接参与为核心。

上海高中历史学业考试各册知识点复习

上海高中历史学业考试各册知识点复习

考纲整理(第四册)1.从15世纪下半期,英、法两国形成民族国家,君主体制由等级君主制逐渐演变为君主专制。

他们继续打击封建贵族的势力,并继续实行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重商主义政策。

2.开辟新航路:(1)背景:经济动因是:西欧黄金产量有限,与东方贸易出现逆差,致使黄金白银外流;科技动因是: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地理天文知识;宗教背景是:为了传播基督教和天主教希望开辟海外势力;政治前提是:民族国家的形成,王室支持航海业发展;直接因素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兴起,传统东西方贸易被破坏的破坏和《马可波罗行纪》流传。

(2)过程:第一批探险者主要是西班牙和葡萄牙。

迪亚士和达伽马两位探险家在葡萄牙王室支持下探索了通往印度的新航路,开通了欧亚之间的海上航路。

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支持下,四次横渡大西洋,抵达美洲,开通了欧美航道。

麦哲伦船队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

(3)开辟新航路使世界市场逐渐形成,各国间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殖民扩张成为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有力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但亚、非、美人民却遭受了空前的浩劫。

3.14 —— 16世纪,文艺复兴运动兴起,西欧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是其发生的根本原因,中世纪西欧自身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基础,意大利是发源地和中心,这期间,学者在复兴古典文化旗帜下,以人文主义为武器,抨击罗马天主教会和神学理论,这是一场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主要在文学艺术领域和思想领域有突出成就,著名代表人物有但丁、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等。

西欧宗教改革首先爆发在德国,马丁路德是先驱,这是西欧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的社会改革运动,直接打击了教会和天主教会的势力,动摇了西欧封建统治的基础,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4.1603年,詹姆士一世继任英格兰国王,开始了斯图亚特王朝在英国的统治,后来继任者是查理一世,他们都鼓吹君权神授,迫害清教徒,对手工产品和农产品实行专卖制,直接损害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这些人渴望废除君主专制,发展自由资本主义,以议会为舞台,向专制王权发起挑战,1640年召开长期议会,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

上海市高中历史会考知识点整理

上海市高中历史会考知识点整理

上海市高中历史会考知识点整理一、古代中国史知识点:1.大约在公元前21世纪,中国出现了最早的王朝,夏朝。

2.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各国相争,文化繁荣。

3.秦朝统一中国,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4.秦朝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度,实行郡县制,推行法家思想。

5.西汉时期,经历过楚汉战争、韩信导致刘邦夺取帝位等重大事件。

6.东汉时期,由于外戚干政、宦官专权等原因导致政权衰退。

7.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分裂最严重的时期,曹操、刘备、孙权三国割据中原地区。

8.北魏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南北朝时期开始的标志,佛教在北方得到广泛传播。

9.隋朝和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两个短暂但辉煌的统一帝国,经济繁荣,文化繁盛。

10.唐朝时期的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推行了明、进士两种科举制度。

二、现代中国史知识点:1.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君主制度,建立了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

2.国共两党的合作与斗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都是中国现代史上重要的事件。

3.中华民国时期的蒋介石政府推行了三民主义,但存在着腐败、反动等问题。

4.中共建立了人民的共和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推行计划经济。

5.二战后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出现了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重大事件。

6.开放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折,中国开始走上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道路。

7.开放后,中国实行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行对外开放政策,经济迅速发展。

8.香港、澳门回归,台湾问题始终是中国现代史上的重要问题。

三、中国文化的发展知识点:1.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

2.中国古代文化的代表有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

3.中国古代文化注重礼仪、孝道、忠诚等价值观念的传承。

4.中国古代文学是世界文学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四大名著等众多经典作品。

5.中国古代绘画、雕塑、建筑等艺术形式也有着独特的表现方式。

6.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春节、清明节等。

上海高中历史第四分册知识点整理02

上海高中历史第四分册知识点整理02

第四分册第二课时【教学过程】第9 课英国工业革命(18 世纪60年代至19 世纪中期)1. 英国工业革命产生的前提和条件(C)(1)政治前提:资产阶级革命后建立的君主立宪政府推行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政策,鼓励发展国内外贸易,降低原料进口税;实施《垄断法》,保护专利权,鼓励创新等,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前提;(2)劳动力:“光荣革命”后圈地运动大规模开展,破产失地的农名为工业生产提供了大量自由的劳动力;(3)市场、资本: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不断扩大的商品需求,成为工业革命强大的经济驱动力。

圈地运动、海外殖民和奴隶贸易作为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手段,在积聚资本、开辟国外市场方面起了重要作用;(4)技术:英国发达的工场手工业也为机器的发明和应用提供了劳动分工和技术条件;2. 机器的发明与改进(C)(1)棉纺织机器:工业革命是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的,它首先在棉纺织业中启动。

1764 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

1771年,在水力纺纱机发明的基础上,阿克莱特建立了第一个水力纺纱厂,标志着现代工厂的诞生。

(2)动力设备:瓦特于1782年研制了“万能蒸汽机”。

这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最重大的技术发明,加快了工业革命的步伐,开辟了崭新的“蒸汽时代”。

(3)新能源和新材料:煤炭和钢铁的大量生产和应用为机器制造业奠定了基础。

(4)交通运输:汽船、火车相继出现,并且出现兴建铁路的热潮,加快了工业化的进程。

3. 社会结构与生活方式的变化(C)(1)“世界工厂”:19世纪中叶,英国建成以纺织、煤炭、钢铁、机械为核心的现代工业体系,工业革命基本完成。

1860年,占世界总人口2%的英国,生产了占世界总量50%的工业品,成为“世界工厂”,为英国在19世纪称霸世界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

(2)社会形态:工业革命促使英国从农业社会嬗变为工业社会,社会面貌焕然一新。

(3)产业结构: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不断缩小,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则不断扩大;(4)阶级结构:近代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逐渐形成。

2023年上海高中历史会考考纲知识点含答案

2023年上海高中历史会考考纲知识点含答案

第一分册考纲知识点1、古代东方是最先跨入文明社会旳地区。

这些地区旳古代居民得益于大河流域旳水利之便,发展了以农业为基础旳社会经济。

2、四大文明古国: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中国。

3、两河流域基本上位于今天旳亚洲伊拉克共和国境内,古希腊人称之为“美索不达米亚”。

4、楔形文字是迄今为止被发现旳最古老旳文字之一,由苏美尔人发明。

5、汉穆拉比在位期间,古巴比伦王国势力臻于极盛,是古代两河流域历史上最辉煌旳时期。

6、《汉穆拉比法典》旳作用、历史价值和特点。

作用:更有效地规范王国旳社会秩序,深入巩固王国旳统治。

历史价值:(1)是目前已知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旳成文法典;(2)是理解和研究古巴比伦王国历史旳第一手文献。

特点:(1)全面维护统治集团旳主线利益;(2)保留了原始习惯法法旳部分内容;(3)否认了血亲复仇等原始风俗,有一定进步意义。

7、古代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其地理范围与今天旳阿拉伯埃及共和国大体相称。

尼罗河旳定期泛滥带来了充沛水量,使这一地区成为古代文明旳发祥地。

8、古埃及国家实行高度集权旳专制统治。

法老是拥有绝对权威旳专制君主。

9、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为自己修筑旳陵墓。

其中,最负盛名旳就是胡夫金字塔和哈夫拉金字塔。

10、金字塔旳象征意义。

(1)是法老专制权力旳象征;(2)也是古埃及人来世信奉旳详细体现。

11、古埃及人发明了象形文字。

书写材料中,纸草旳使用最为普遍。

12、古印度文明来源于印度河流域文明,土著达罗毗荼人发明了这一文明。

13、约公元前14 世纪,雅利安人旳部落出目前了印度河地区,征服了土著部落,后扩展到恒河流域。

14、当雅利安人旳氏族制度走向解体时,社会分裂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大种姓集团,被称为种姓制度。

特点:四大种姓在理论上皆为职业世袭、内部联姻和排斥外人旳社会集团。

15、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创始人为希达多。

佛教经典总称为三藏经或大藏经。

之后,佛教重要向东亚和东南亚传播,逐渐发展为世界性宗教。

上海中学高中历史第四五分册复习提纲

上海中学高中历史第四五分册复习提纲

上海中学高中历史第四五分册复习提纲1.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与中国的危机a.19世纪中后期,西方国家开始大规模扩张殖民地。

b.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危机,各种条约割地求和。

c.辛亥革命后,中国逐渐摆脱外国的控制。

2.中国的政治变革a.清朝末期,中国出现了一系列的政治运动,如戊戌变法、百日维新。

b.辛亥革命后,中国建立了共和国,但政治局势依然不稳定。

3.中国的社会变革a.中国的封建社会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农民起义、民族斗争等。

b.中国传统文化面临西方文化的冲击,产生了一系列的文化变革。

4.中国的思想变革a.中国知识分子开始思考中国的未来,出现了一系列的思想变革,如科学思想的兴起、社会主义思想的传入等。

5.近代中国的对外关系a.中国就此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四分五裂。

b.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争取民族独立与发展。

1.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中国的抗战a.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中国积极参与抗战,寻求国际地位的提升。

b.五四运动后,中国开始注重民族独立与民主革命。

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革命a.1921年,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开始了中国革命的新阶段。

b.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如土地革命、抗日战争等。

3.抗日战争与中国的国家发展a.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中国全面抗击日本侵略。

b.抗日战争结束后,中国逐渐恢复国家的稳定与发展。

4.中国的思想启蒙a.新文化运动催生了一批新的思想家,如陈独秀、胡适等。

b.鲁迅对中国的思想启蒙作出了重要贡献。

5.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变革a.中国开始工业化进程,加速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b.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民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以上是高中历史第四、五分册的复习提纲,通过复习这些内容,可以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为高中历史的考试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上海历史会考学业水平考试第-四-分册

上海历史会考学业水平考试第-四-分册

四第一单元15—16世纪西欧社会的演变第1课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一、生产力的提高和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历史背景1、西欧社会生产力有所足进步,动力技术和生产技术有重大改进2、手工业和农业进一步分离,商品生产和流通迅速发展3、手工业和农业的商品化程度日益提高二、资本原始积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起点1、含义:当商品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时,生产者逐渐与生产资料分离的过程2、方式——往往通过暴力手段(1)国内:强夺农民土地,并用国家立法迫使失地农民变为雇佣劳动者,典型代表是英国的圈地运动(2)国外:商业战争、贩卖奴隶和殖民掠夺等三、手工工场——资本主义生产的最初形式之一1、特点:手工劳动和分工协作2、典型代表:英国的手工工场第2课民族国家的形成一、英、法民族国家的形成1、历史背景(1)百年战争的影响——激发了英法两国的民族意识——领土的统一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2)英法两国全力消灭封建割据势力,加强王权,实现国内政治统一2、中央集权的加强(1)英国:“玫瑰战争”后,王权得到加强,完成政治统一(2)法国:消灭封建割据势力,加强中央集权,实现政治统一3、统一市场的形成——以伦敦和巴黎为中心的英法两国统一市场分别形成3、共同语言的出现(1)英国:以伦敦方言为基础的英语成为全国通用语言(2)法国:以巴黎方言为基础的法语成为全国通用语言二、英、法政治制度的演变1、变化:等级君主制演变为君主专制2、影响:当时重商主义的推行客观上有利于两国资本主义发展☆第3课开辟新航路和早期殖民活动一、新航路的开辟(一)路线(二)背景1、主观需要——天翼(意)3G:宗教热情、黄金GOLD、商品GOODS、荣誉GLORY2、客观条件(在教科书上有几项是作为主观原因)(1)奥斯曼帝国破坏了传统的东西方贸易秩序和环境(2)《马可·波罗游记》对东方国家财富的夸大(3)航海、造船技术的改进,如指南针的使用(4)西班牙、葡萄牙民族国家形成,支持海洋探险*(5)以人文主义为核心的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和传播3、影响(1)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加强了各地区的联系(2)地域性历史逐渐演变成统一的世界历史(3)既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客观上也冲击了亚非拉地区的落后制度,传播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量观念(4)西欧各国展开了对亚非拉的殖民掠夺,给这些地区的各个民族带来灾难,造成他们的长期贫困与落后二、早期殖民活动1、发起者:西班牙、葡萄牙2、影响(1)是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有力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2)给亚非拉人民带来灾难和长期落后☆第4课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一、文艺复兴(一)含义是14-16世纪在“复兴古典文化”旗帜下,以“人文主义”为武器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二)历史背景1、罗马天主教会——西欧最有势力的封建主集团和思想统治者2、意大利——西欧文艺复兴的发源地和中心(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是根本原因(2)统一的民族国家的意识渐趋强烈(3)拜占庭学者移居意大利,带来大量古希腊、罗马典籍和艺术品(三)代表人物及核心思想1、代表人物:文坛三杰(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艺术三杰(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2、核心思想——人文主义,即以人为中心,自由表达情感、追求幸福生活,否定以神为中心的禁欲主义二、宗教改革——教会内部人士对文艺复兴的回应1、最先爆发于德国的原因(1)德国处于分裂之中,王权比较软弱(2)德国三分之一的土地处于教会控制之下(3)德国受教皇剥削最重,被称为“教皇的乳牛”2、先驱:马丁·路德3、影响(1)是西欧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的社会变革运动(2)打击了教皇和天主教会的势力,动摇了西欧封建统治的基础,促进了资本制度发展★第二单元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第5课英国革命1、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以以议会为舞台,向专制王权发起挑战2、领导阶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3、领导人:克伦威尔开始标志:1640年“长期议会”的召开1644年马其顿草原战役内战——内战首次大捷第一次内战两次内战1645年纳西比战役——主力击溃王军4、革命进程第二次内战——普雷斯顿战役:击溃叛军建立共和国:1649年王朝复辟:1660年光荣革命:1688年16895、革命成果——确立君主立宪制政体1701年又通过《王位继承法》☆第6课启蒙运动1、兴起背景(1)为了适应资本主义的经济的发展,一批先进的思想家批判封建专制和中世纪宗教神学,要求建立合乎理性的社会和国家(2)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为人们提供新的思想武器2、兴起与发展3、历史影响:从根本上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为到即将到来的美、法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根据,进行了舆论宣传,也为资本主义国家提供了系统的政治构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民族国家的形成一、君主专制1.条件:民族国家形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

2.地点:法国(法兰西斯一世王权强盛)、英国(伊丽莎白一世)3.背景:社会各阶层支持加强王权封建贵族要维持自身地位资产阶级渴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农民和城市贫民渴望改善生存环境4.时间:15世纪下半叶5.手段:打击大贵族,颁布重商主义政策(客观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第3课开辟新航路和早期殖民活动一、新航路开辟1.时间:15、16世纪之交2.原因:经济(根本):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资本原始积累——对黄金需求(货币短缺、中西贸易逆差)社会:《马可波罗行纪》商业(直接):传统贸易秩序、环境被破坏(奥斯曼帝国的崛起)政治:君主支持宗教:天主教的传播科技:造船、航海技术的发展3.航线:葡萄牙:迪亚士绕过好望角(非洲最南端)达·伽马到达印度西班牙:哥伦布到达美洲,开辟欧美航线麦哲伦完成人类首次环球航行4.影响:全球贸易范围扩大,商品数量品种增加;形成世界市场,各国经济文化联系日益紧密。

二、早期殖民扩张与掠夺1.国家:葡萄牙、西班牙(最早)、英国、荷兰、法国2.影响: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方式,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给亚非美人民带来空前浩劫第4课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一、意大利文艺复兴1.时间:14~16世纪2.原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3.地点:意大利(发源地和兴盛地)4.内容:“复兴古典文化”的旗帜下,以“人文主义”为武器,抨击罗马天主教会及其神学理论。

5.代表人物:但丁、达·芬奇、米开朗琪罗、马基雅弗利二、宗教改革1.时间:16世纪2.代表:德国马丁·路德3.影响:是西欧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的社会改革运动,打击了教会势力,动摇了封建统治基础,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第5课英国革命一、议会与国王的斗争1.时间:15世纪初斯图亚特王朝2.原因:国王迫害清教徒,实行专卖制,搜刮民脂。

——根本原因:损害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政治经济利益趋同渴望废除君主专制发展自由资本主义3.标志:1640年长期议会召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二、君主立宪制确立1.光荣革命:1688年,拥立荷兰威廉一世,废黜詹姆士二世。

2.两部法案:1689年,《权利法案》——议员言论自由、法律、税收1701年,《王位继承法》4.影响:确立“议会至上、君主立宪”制度,为英国长期平稳发展,进入工业革命提供条件。

第6课启蒙运动一、启蒙思想家1.性质:文艺复兴后欧洲新一轮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2.时间:17~18世纪3.内容:先进思想家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需要,以科技进步为武器,高举理性大旗,批判封建专制和中世界宗教神学,主张建立合乎理性的社会与国家。

4.过程:17世纪英国:霍布斯、洛克(发源地)18世纪法国:卢梭、伏尔泰、孟德斯鸠、狄德罗(兴盛地)二、批判君主专制批判:1.工具:自然法、社会契约论2.理论:否定封建专制、主张天赋人权、自然权力学说3.观点:人人有追求生存、自由、幸福的权利,专制统治侵犯了这些权利。

构想:伏尔泰:开明君主制孟德斯鸠:三权分立(立法、司法、行政互相制衡)卢梭:共和国、全体公民参与立法三、宣扬自由和平等1.工具:天赋人权2.理论:人生来自由平等——经济活动、思想言论、出版自由,但要法律支配平等与自由有机联系不可分割——社会状态下,人在法律规定上平等,现实社会中的不平等来自国家权力和私有财产。

3.意义:向封建势力猛烈冲击,从根本上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

为之后法国、美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依据,进行了舆论动员。

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建设提供了系统的政治构想。

第7课美国独立战争一、背景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了杰弗逊等人起草的《独立宣言》。

美国宣布独立。

二、美国联邦制度的确立1.背景:费城召开制宪会议,制定《合众国宪法》,确立联邦体制。

2.内容:中央与地方分权,中央有统一发行货币、征兵、征税、管理对外贸易的权利中央采取三权分立:——立法:参众两院组成的国会——行政:民选总统作为国家首脑、武装部队总司令——司法:联邦高等法院。

大法官任期终生。

3.意义:解决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解决联邦政府分权问题,使政局稳定,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第8课法国大革命一、革命进程1.背景: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象征封建专制的巴士底狱。

君主立宪派掌权。

2.内容:颁布:1791年宪法、《人权宣言》废除:农奴人身依附、徭役、贵族特权实施君主立宪政体,革命获得阶段性胜利二、拿破仑帝国1.1798年,拿破仑发动政变。

法国进入拿破仑时代。

2.1803年,建立拿破仑帝国。

政治:中央集权制,直接任命各省省长。

经济:鼓励竞争和机器生产。

创办法兰西银行。

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社会:《法国民法典》——法律上巩固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秩序。

3.影响:积极:在占领地区推行《民法典》,取消贵族特权,动摇欧洲封建统治,扩大法国大革命影响。

消极:侵略扩张、建立霸权第9课英国工业革命一、工业革命1.含义:由机器生产代替手工操作、由机器大工业代替工场手工业的过程。

2.前提:资产阶级革命后所建立的君主立宪政府积极推行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政策,推行重商主义政策,鼓励发展国内外贸易,通过实施《垄断法》,保护专利权,积极创新,最早形成资本主义私人企业制度,为工业革命到来创造政治前提。

3.市场:新航路开辟后,英国利用海上优势和海外殖民控制了欧洲、美洲、亚洲的广大市场,手工业生产已无法满足日益扩大的市场需求。

4.劳动力:“光荣革命”后圈地运动大规模发展,破产失地农民为工业生产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

5.资金:圈地运动、海外殖民和奴隶贸易作为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手段,在积聚资本、开辟国外市场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6.技术:英国发达的工场手工业为机器发明和应用提供了劳动分工和技术条件。

7.能源和原料:煤炭资源的开发,圈地运动使农业生产率与农作物产量大幅度提高,为工业发展提供原料。

二、机器的发明与改进(工业革命的过程)1、时间: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叶2、发明:1764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标志工业革命开始。

1771年阿克莱特建立第一个纺纱厂,标志现代工厂诞生。

1782年瓦特研制“万能蒸汽机”,解决动力问题,开辟“蒸汽时代”煤炭和钢铁的生产和应用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成就,它解决了新能源和新材料问题,为机器制造业奠定基础。

19世纪以后,出现兴建铁路热潮,加快工业化进程。

到19世纪中叶,英国建成现代工业体系,工业革命基本完成,成为“世界工厂”,这为英国在19世纪称霸世界提供了强大物质基础。

三、工业革命影响1、促使英国从农业社会演变为工业社会,社会面貌焕然一新。

2、产业结构:农业比重不断缩小,第二、三产业比重不断扩大。

3、阶级结构:近代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逐渐形成。

资本与劳动的关系成为最主要社会关系。

4、生活方式:加速城市化进程,城市人口急剧增加。

生活节奏加快,家庭规模日渐缩小,教育逐渐普及,生活质量总体得到提高。

但也造成贫富分化、交通、住房、环境污染、犯罪等新的社会问题。

5、促使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确立和新法规的产生。

6、使资本主义制度得到巩固和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扩大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

第10课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确立一、现代工厂制度1.产生条件:工业革命。

机器大工业发展,英国的生产组织和经营管理形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2.时间:19世纪上半叶在英国工业中占主导地位。

3.内容:最早出现在纺织行业。

资本家将雇佣劳动者集中在一定规模的工厂里,按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分工,有条不紊的使用机器进行生产。

4.意义:工厂制有利于运用科学的管理方式,根据生产流程,制定各项技术操作规范及其他经营管理的规章。

两发挥一提高:机器设备发挥最大生产效能,工人发挥最大劳动潜能,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有力促进了英国经济高速发展。

第11课工业时代初期的社会矛盾一、血汗工厂1.原因: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飞速发展、社会财富空前增长、社会生活水平提高。

2.时间:工业时代初期。

3.内容:工人从事高强度机械化劳动,工作环境恶劣,劳动时间长,工资低,无教育。

二、城市贫困问题1.原因:工业革命推进,欧洲城市数量、规模快速增长,工作居住条件却滞后。

2.时间:19世纪上半叶,成为影响欧洲社会发展的重要阶层3.内容:城市低收入工人贫困涌向城市的农村人口,沦为游民失业工人破产企业主和手工业者4.地位:显示了工业化初期资本主义社会结构和阶级关系的重要特征,反映了严重的贫富两极分化。

三、社会立法1.背景:工人争取生存而斗争。

政府为了维护资本主义经济持续发展,缓和阶级矛盾,制定法律。

2.内容:首先从工厂法开始,逐渐扩展到劳动、报酬、教育、卫生、社会救济等其他社会领域。

3.地位:虽然从法律上一定程度保障了社会底层民众的一些基本利益,改善了工人生活条件,缓和了矛盾,化解了冲突,但没有从根本上实现社会公正、公平,也没有消弭工人与资本家的矛盾冲突。

第12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一、空想社会主义1.背景: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展现2.代表人物:法国的圣西门、傅里叶、英国的欧文3.评价:进步性:揭露、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病,初步启发了工人阶级的觉悟局限性:把社会主义看成理性的产物,而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回避政治斗争,诉诸经济和社会改良,把实现社会主义的希望寄托于人们的道德觉悟。

4.历史地位:为人类留下宝贵的思想遗产,为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科学社会主义1.历史条件: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社会矛盾逐渐展现;欧洲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2.理论基础:马、恩总结工人运动经验,吸收人类优秀的思想成果,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3.诞生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在伦敦发表4.历史地位:对世界无产阶级斗争和人类社会进步产生重大影响。

第14课美国独立战争一、美国的扩张和强盛1、时间:19世纪上半叶2、手段:强占、购买、侵占、拓荒3、结果:两洋国家二、美国工业革命1、时间:18世纪末19世纪初2、地点:美国东北部3、部门:棉纺织等轻工业三、南北战争1、根本原因:北部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与南部种植园奴隶制的矛盾日益尖锐2、时间:1861——1865年3、过程:A、导火线:1860年,共和党人林肯当选总统B、爆发:1861年南部挑起内战C、初期:北方失利D、扭转局势:1862年,林肯颁布《宅地法》、《解放宣言》1863年,联邦军队取得葛底斯堡战役胜利(转折点)E、战争结果:联邦军队获胜4、性质: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5、意义:消除国家分裂的危险,维护联邦统一以民主方式基本解决农民土地,废除黑奴制,为美国的壮大和发展奠定基础第15课德国的统一和崛起一、德意志统一的背景1、德意志地区资本主义的发展,客观上要求民族统一2、普鲁士综合实力强大,成为领导统一的核心3、俾斯麦力主强硬的“铁血政策”二、德意志统一的过程1、方式:王朝战争2、时间:1864——1870年3、过程:对丹麦战争、普奥战争、普法战争4、结果:积极:德国结束分裂状态,为经济发展铺平道路消极:保留了君主政体,强化了军国主义传统三、德国的崛起1、历程:19世纪七八十年代,资本主义工业发展比较迅速19世纪90年代,德国经济起飞20世纪初,成为世界第二、欧洲第一的工业强国第16课俄国的改革和资本主义发展一、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1、背景:农奴制度严重阻碍俄国社会发展内因:农奴起义不断——农奴受到残酷剥削、压迫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缓慢——农奴制度下,缺少自由劳动力、工业投资积累、市场狭小(根本原因)外因:1856年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失败,充分暴露农奴制的腐朽和弊端(直接原因)2、内容:农民获得自由民的权利和地位;农民缴纳赎金,可得到一块份地3、性质:封建统治者实行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4、影响:废除农奴制,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国内市场和大量资金,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