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武邑中学高三年级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温馨提示:
(1)本场语文科目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本试题共8页,共22题,共150分。

(2)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的答案规范填涂于答题卡相应位置。

(3)请用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工整写在答题卡相应区域内。

(4)交卷时,只收答题卡;考完后,保留好试卷。

第I卷(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每小题3分)
“国学”如何“新视野”陈平原
随着“国学热”的勃兴,其边界及内涵不断拓展,连我这样的门外汉,也都有机会凑热闹,贡献几句大白话。

以下五点——国学不是口号、国学并非、国学吸纳西学、国学兼及雅俗、国学活在当下——权当迟到的祝福与期许。

国学是好东西,但不该是震天响的口号。

因为,一旦成为口号,犹如漫天翻卷的大旗,必定旗下鱼龙混杂,招来很多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江湖骗子。

当下中国,“国学大师”的头衔似乎比物理学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等要好听得多。

可我对于后者基本信任,对于前者则敬畏之余,不无几分疑虑——主要是搞不清楚其研究对象、工作方式及努力方向,因而不好评价其得失成败。

国学是大学问,但不该汲汲于晋升“一级”。

几年前,若干出身经济学或自然科学的校长们联袂,振臂疾呼,希望国家将“国学”确定为一级,并授予专门学位。

理由是,现有的文学、史学、哲学、数学、化学、耢理学等分科方式,属于西方体制,无法容纳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

这里不想正面立论,单说这“一级”与“博士学位”,同样也属于西方体制。

除非恢复“六艺”、“四部”的分类方式,或干脆回到秀才、举人、进士的科举考试,否则很难摆脱这种“影响的焦虑”。

应某大报之邀,我正想参与讨论,一听说是反对设“国学博士”的,主事者当即表示,这文章可以不写了。

国学博大精深,但不该画地自牢。

时至今日,我还是相信王国维的话:“学无新旧也,无中西也,
无有用无用也。

凡立此名者,均不学之徒,即学焉而未尝知学者也。

”硬要将“国学”与“西学”做彻底切割,不说理论上不够圆融,实际效果也不佳。

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如何看待新旧与中外,有过很激烈的争论,而日后对中国文化研究及建设作出更大贡献的,是《新潮》诸子,而不是《国故》诸君。

谈论国学,其视角有广狭之分,在“固守五经”与“兼及雅俗”之间,我倾向于后者。

照理说,前者边界清晰,且渊源有自,容易做成“大学问”,只是因不接地气,很难茁壮成长。

后者则“无往而不在”,兼及精神与物质、殿堂与市井、书斋与田野,更容易为广大民众接纳。

说到底,热衷于谈“国学”的,更多动力来自政界、商界及大众媒体,而不是学院派。

国学必须活在当下。

世人所理解的国学,大都是“中国固有的或传统的学术文化”。

而晚清以降的中国文化,因其接受了西学的洗礼,很容易被剔除出去。

这也是很多大学的国学院在确定研究对象时,将边界划到辛亥革命的缘故。

这么一束,国学也就成了“博物馆文化”——很优雅,也很美丽,但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

这是我最担心的。

如何让中国文化重新“血脉贯通”,是每一个关心国学命运的读书人都必须认真考虑的。

在这个意义上,“国学”确实需要有“新视野”。

(选自《文汇报》2015年9月30日)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国学一旦成为口号,就会被一些江湖骗子利用,他们在没有搞清楚其研究对象、工作方式及努力方向之前,我们不好评价其得失成败。

B.国学是大学问,其内容极为丰富,很优雅,也很美丽,可是它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成为了一种“博物馆文化”。

C.国学博大精深,不能画地自牢,如果硬将“国学”与“西学”做彻底切割,不仅理论上不够圆融,就连实际效果也不佳。

D.谈论国学,其视角有广狭之分,“兼及雅俗”因接地气而“无往而不在”,那些热衷于谈“国学”的,其实并不能得到学院派的支持。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当下中国,“国学大师”的头衔似乎比物理学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等要好听得多,“我”对于“国学大师”的头衔则敬畏之余,不无几分疑虑。

B.我国应该恢复“六艺”,“四部”的分类方式,或干脆回到秀才、举人、进士的科举考试,否则很难摆脱那种“影响的焦虑”。

C.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如何看待新旧与中外,有过很激烈的争论,而日后对中国文化研究及建设作出更大贡献的,是《新潮》诸子。

D.在“固守五经”与“兼及雅俗”之间,后者则“无往而不在”,兼及精神与物质、殿堂与市井、书斋与田野,更容易为广大民众接纳。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因搞不清楚当下中国的“国学大师”的研究对象、工作方式及努力方向,因而不好评价国学的得失成败。

B.几年前,若干出身经济学或自然科学的校长们联袂疾呼,希望国家将“国学”确定为一级,作者对此不赞同。

C.世人说起国学都认为是“中国固有的或传统的学术文化”,而对晚清以降的中国文化,则很容易被剔除出去。

D.“国学”需要有“新视野”,每一个关心国学命运的读书人都必须认真考虑如何让中国文化重新“血脉贯通”。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14分)
鲁鲁(节选) 宗璞
鲁鲁原是孤身犹太老人的一只狗。

老人前天死去了,他的死和他的生一样,对人对世没有任何影响。

后事办完了,这矮脚的白狗却守住了房子悲哭,人们打他,他也不肯离去。

房东灵机一动说:“送给下江人范先生养吧。

”这小村中习惯把躲避战乱到当地的外省人一律称作下江人。

于是他给硬拉到范家,拴在大树上。

晚上,鲁鲁坐在地上,悲凉地叫着,声音更带着十分的痛苦、绝望,像一把锐利的刀,把山村的春夜剪碎了。

房门开了,两个孩子走了出来。

6岁的弟弟捧着一钵饭,对鲁鲁说:“鲁鲁,你吃饭吧,这饭肉多。

”10岁的姐姐温柔地说:“鲁鲁,你就住在我们家吧。

拉拉手吧?”这话今天姐姐已经说了好几遍,鲁鲁总是发出一阵悲号,并不伸出脚来。

姐姐伸手去摸他的头,鲁鲁一阵颤栗,连毛都微耸起来。

这只小手很轻,但却这样温柔,使鲁鲁安心。

他咻咻地喘着,向姐姐伸出了前脚。

“好鲁鲁!”姐姐高兴地和他握手。

“爸爸妈妈!鲁鲁愿意住在我们家了!”
爸妈走出房来,在姐姐介绍下和鲁鲁握手。

妈妈轻声责备姐姐说:“你怎么把肉都给了鲁鲁?我
们明天吃什么?”弟弟忙说:“明天我们什么也不吃。


过了十多天,鲁鲁情绪显然已有好转。

有一天,鲁鲁出了门,踌躇了一下,却忽然往山下城里跑去了。

他要去解开一个谜。

黄昏时他进了城,在一座旧洋房前停住了。

他坐在门外,不时发出长长的哀叫。

这里是犹太老人和鲁鲁的旧住处。

主人是回到这里来了罢?怎么还听不见鲁鲁的哭声呢?有人推开窗户,有人走出来看,但都没有那苍然的白发。

鲁鲁在门口蹲了两天两夜。

第三天早上,人们气愤起来,拿来绳索棍棒下决心要处理他。

他又饿又渴又累,看着屋门,希望在这一瞬间老人会走出来。

但是没有。

这时他想起了那温柔的小手,便跳起身,冲出重围向城外跑去了。

姐弟俩很难过,傻鲁鲁!怎么能离开爱自己的人呢!你一定会回来的吧。

他们终于等到了鲁鲁回来。

姐姐冲过去弯身抱着他的头,他舐着姐弟俩的手,又给爸爸妈妈作揖。

那晚全家都高兴极了。

从此鲁鲁正式成为这个家的一员了。

日本投降的消息传来的那天,整个小村沸腾了。

一家人紧紧抱在一起,他们终于可以回北平去了。

但路途遥远,交通不便,鲁鲁是不能去的。

最后的决定是把他送给T市爱狗的唐伯伯。

T市附近,有一个著名的大瀑布,l0里外便听到水声隆隆。

车经这里的那天,姐姐发着烧,还执意要下车去看。

于是爸爸在左,妈妈在右,鲁鲁在前,弟弟在后,向观瀑亭上走去。

急遽的水流从几十丈的绝壁跌落下来,在青山翠峦中形成一个小湖,水气迷蒙,一直飘到亭上。

姐姐觉得那白花花的厚重的半透明的水幔和雷鸣般的轰响仿佛离她很远。

她努力想走近些看,但它们越来越远,什么也看不见了,倚在爸爸肩上晕了过去。

姐姐因病住进了医院,从此鲁鲁再也没有看见姐姐。

没有几天,他就显得憔悴,白毛失去了光泽。

唐家的狗饭一律有牛肉,他却嗅嗅便走开,不管弟弟怎样哄劝。

范家人走时,唐伯伯叫人把鲁鲁关在花园里。

在飞机上,姐姐和弟弟为了不能再见鲁鲁,一起哭了一场。

他们听不见鲁鲁在花园里发出的撕裂了的嗥叫,看不见鲁鲁因为一次又一次想挣脱绳索,磨掉了毛的脖子。

他们飞得高高的,遗落了儿时的伙伴。

鲁鲁发疯似地寻找主人。

唐伯伯总是试着和他握手,同情地、客气地说:“请你住在我家,这不是已经说好了么,鲁鲁。


有一天,鲁鲁又不见了。

过了半年,大家早以为他已离开这世界,他竟又回到唐家。

他瘦多了,身上好几处没有了毛。

他又一次去寻找谜底后,又历尽辛苦回来,只是为了不违反主人的安排。

但后来他却有了观赏瀑布的癖好。

他常常跑出城去,坐在大瀑布前,久久地望着那跌宕跳荡、白帐幔似的落水,发出悲凉的、撞人心弦的哀号。

4.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本文运用了拟人手法,赋予小狗以人的心理,细腻地描摹小狗鲁鲁的内心活动,使读者能真切地感受到小狗内心复杂的情感。

B.鲁鲁去城里的旧住处守候旧主人,最后又回到范家,只是因为他遭到了人们的驱赶,再加上饥渴疲累,这让读者看到了他的痛苦和无奈。

C.去到唐家后,鲁鲁得到了很好的优待,但他并不吃那一律有牛肉的饭,这反映了鲁鲁对新主人的不满,以及对旧主人的忠诚。

D.文章以鲁鲁第一次丧家的哀号开篇,又以它第二次丧家的哀号结束,首尾呼应,对小狗被无情抛弃的悲剧命运寄予了无限的同情。

5.文中两次写到了瀑布,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5分)
6.著名作家孙犁评价《鲁鲁》:“表面是动物的悲鸣
........。

”请结合文本谈谈对这句
........,内含是人性的呼喊
话的理解。

(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9题。

(12分)
“稻香世家”的读书哲学
孟宪实
冯先生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家庭出身,后来他自己称之为“稻香世家”。

因为家贫,总是要借债交学费,经常面临辍学危机。

为了抵御贫穷,即使年龄小,他也知道拼命劳动。

1937年,冯先生小学毕业,学校因为日本入侵,停办了。

此后四年的辍学时间,他一边劳动,一边自由阅读,读书成了他生活最重要的内容。

一本《三国演义》读了好多遍,因为没有别的书可读,于是故事读完读诗词,诗词读完读点评。

少年劳动者,被书中的字句所吸引,思想进入另外一个世界。

身边的现实世界是苦难的叠加,满是劳累、辛苦和亡国奴的滋味,身上担子沉重,但书中的世界是美好的、诗意的,令人心生向往。

读书成了慰藉,成了享受,读书在生活之上搭起精神瞭望台。

就这样,冯先生在劳动之余拼命读书,割草、挖泥、种地、放羊,他竟然都带着书,有空就读。

特别是夜晚,那是冯先生完整的阅读时间。

《水浒传》《西厢记》《古文观止》《史记菁华录》《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古诗源》《陶庵梦忆》等等都是在这个时期阅读的。

这个时期,冯先生还开始了绘画,照着《芥子园画谱》描就是他最初的功课。

冯先生17岁的时候,才有机会读初中,初中毕业的时候,冯先生已经开始在无锡的报纸上发表作品,有诗词有散文,这对当时那个“文艺青年”无疑是巨大鼓舞。

1945年抗战胜利后,冯先生还有过一年的苏州美专的学习经历,后来因为美专搬回苏州而再次失学。

这个时期的冯先生,已经能够依靠教书生存,苦学正在给他的人生带来改变。

读书作文,让冯先生迈向新的人生高度。

冯先生真正进入做学问的状态,是步入无锡国专之后。

导师的学术引领,也是发生在这个时期。

他至今记得国专的很多课程,比如朱东润先生开设的《史记》和《杜甫》课,声情并茂的朗诵之外,就是各家观点的详细征引,自己的结论一定是在比较各种资料之后才能得出。

王蘧常先生讲《庄子》,一个学期没有完成《逍遥游》一篇,但感觉却是惊人的,因为学生们真正体会到学问的深刻和博大。

还有童书业讲《秦汉史》,所有的史料几乎都能背出来,让人看到了学问的境界,真是山外青山。

没有证据,就没有结论,不穷尽资料,就没有发言权——这个学术真理,就是在无锡国专的时期深入冯先生的心底。

也就是在这个时期,对于中国文化,他有了全面深刻的认识。

很多年以后,在为刘桂秋《无锡国专编年事辑》作序时,冯先生总结国专对自己的影响,深情地写道:“生我者父母,长我者母校也。


冯先生至今听不得任何人的抽泣之声,因为早年他常常在母亲的抽泣中醒来。

明天的粮食又没有着落,母亲躲在厨房里,独自一人难过。

年幼的冯先生,心中不免一阵阵彻骨的疼痛。

冯先生记得很多恩人的名字,在家里无米下锅的时候,他们送来了宝贵的南瓜。

冯先生一直喜欢南瓜,旅行所到之处,如果遇到南瓜,他常常流连不已。

在他的书桌上,常年摆放着南瓜,读书间歇,抬头就能看到。

他的书斋号为“瓜饭楼”,是刘海粟为他撰写的,为的就是纪念“以瓜当饭”的岁月。

冯先生从苦难岁月走来,他不愿意忘记那些苦难,甚至有点“感恩”的念头。

其实,让冯先生获得个人解放的是苦学,因此冯先生一直提倡自学,对于那些出身寒门的学子,总是充满同情理解
并全力支持。

苦难不是动力,克服苦难的精神才是动力,人生难免遇风雨,怕的是缺乏抗击风雨的精神。

(选自2017年1月22日《人民日报》)相关链接:
我又穿越米兰、罗布泊、三陇沙入玉门关,查实了玄奘自于阗回归长安的最后路段。

我还经历了前后二十年的时间,查证了项羽不死于乌江的历史真相。

我的学术道路,是重视文献记载,重视地面遗迹的调查,重视地下发掘的新资料。

三者互相印证,才作定论。

——冯其庸九十又三于瓜饭楼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冯先生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年龄还小的时候,就知道拼命劳动,花费了不少苦力,读书要靠借债交学费,还面临辍学危机。

B.冯先生年轻时,还一度对文学创作产生了兴趣,初中毕业的时候他创作的诗词、散文等作品已经在无锡的报纸上发表了。

C.抗战胜利后,冯先生到苏州求学又再次失学,然而这时它的苦读与写作对人生的积极作用开始显现,生活境遇得到改善,人生境界得到提升。

D.冯先生进入无锡国专后,才开始做学问,导师的引领最关键,正是朱东润、王蘧常、童书业等国学大师把冯先生引入了学术的殿堂。

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A.1937年,冯先生小学毕业,学校因为日本入侵,停办了。

此后四年,他虽然也没有中断自由阅读,但是劳动是他的主要任务。

B.冯先生酷爱读书,读书使他置身于一个美好的精神世界。

劳动之余,他还是拼命读书,割草、挖泥、种地、放羊,他竟然都带着书,一有空就读书。

C.初中时期,冯先生阅读了许多书籍。

如《水浒传》《西厢记》《古文观止》《史记菁华录》等,这为之后的写作与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D.冯先生对无锡国专有着深厚的情感,在那里他见识了学问的博大精深,懂得了资料证据的重要性,对中国文化有了全面深刻的认识。

E.冯先生的学术研究,重视地面遗迹的调查,如玄奘回归长安后的路段、项羽不死于乌江等重大事
件,他都是根据实地调查结果做定论。

9.结尾处“冯先生从苦难岁月走来,他不愿意忘记那些苦难,甚至有点‘感恩’的念头”怎样理解?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5分)
二、古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陈庆之字子云,义兴国山人也。

幼随从梁武帝。

帝性好棋,每从夜至旦不辍,等辈皆寐,唯庆之不寝,闻呼即至,甚见亲赏。

从平建邺,稍为主书,散财聚士,恒思立效。

除奉朝请。

普通七年,安西将军元树出征寿春,除庆之假节、总知军事。

魏豫州刺史
..李宪遣其子长钧别筑两城相拒,庆之攻拔之,宪力屈遂降,庆之入据其城。

大通元年,隶领军曹仲宗伐涡阳,魏遣常山王元昭等来援,前军至驼涧,去涡阳四十里。

韦放曰:“贼锋必是轻锐,战捷不足为功;如不利,沮我军势,不如勿击。

”庆之曰:“魏人远来,皆
已疲倦,须挫其气,必无不败之理。

”于是与麾下
..五百骑奔击,破其前军,魏人震恐。

庆之还共诸将连营西进,据涡阳城,与魏相持,自春至下冬,各数十百战。

师老气衰,魏之援兵复欲筑垒于军后。

仲宗等恐腹背受敌谋退庆之杖节军门曰须虏围合然后与战若欲班师庆之别有密敕。

仲宗壮其计,乃从之。

魏人掎角作十三城,庆之陷其四垒。

九城兵甲犹盛,乃陈其俘馘,鼓噪攻之,遂奔溃,斩获略尽,涡水咽流。

诏以涡阳之地置西徐州。

众军乘胜前顿城父。

武帝嘉焉,手诏慰勉之。

中大通二年,除南北司二州刺史,加都督
..。

庆之至镇,遂围县瓠,破魏颍州刺史娄起、扬州刺史是云宝于溱水。

又破行台孙腾、豫州刺史尧雄、梁州刺史司马恭于楚城。

罢义阳镇兵,停水陆转
运,江湘诸州并得休息。

开田六千顷,二年之后,仓廪
..充实。

又表省南司州,复安陆郡,置上明郡。

大同二年,魏遣将侯景攻下楚州,执刺史桓和。

景仍进军淮上,庆之破之。

时大寒雪,景弃辎重走。

是岁豫州饥,庆之开仓振给,多所全济。

州人李异等八百人表求树碑颂德,诏许焉。

五年卒,谥曰武。

(选自《南史》,有删节)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仲宗等恐腹背受敌/谋退庆之/杖节军门/曰/须虏围合/然后与战/若欲班师/庆之别有密敕
B.仲宗等恐腹背受敌/谋退/庆之杖节军门/曰/须虏围合/然后与战/若欲班师/庆之别/有密敕
C.仲宗等恐腹背受敌/谋退/庆之杖节军门/曰/须虏围合/然后与战/若欲班师/庆之别有密敕
D.仲宗等恐腹背受敌/谋退庆之/杖节军门/曰/须虏围合/然后与战/若欲班师/庆之别/有密敕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麾,指将帅用以指挥的旗帜,“麾下”原意指部下,或是将帅的谦称,现意为将帅的旗帜之下。

B.刺史,又称刺使,职官。

汉武帝始置,“刺”有检核问事之意,刺史巡行郡县。

C.都督,是中国古代军事长官的一种,兴于三国,其后发展成为地方军事长官,明以后成为中央军事长官。

民国初年各省也设有都督,兼管民政。

D.仓廪,指贮藏米谷的仓库,如《史记》中就有记载:“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陈庆之深谙用兵之道,北魏来犯,韦放认为不宜出战,陈庆之则认为北魏军远道而来早已疲惫不堪,这正是挫伤他们锐气的好时机。

B.陈庆之擅长心理战术,他把被杀的北魏军俘虏的左耳陈列在城前,并鸣鼓呐喊,敌军溃败。

C.陈庆之体恤百姓,他担任南北司二州刺史时,解散镇守义阳的士兵,停止水陆运输,使江湘地区各州郡得以休养生息。

D.因为陈庆之善于用兵,屡打胜仗,所以豫州百姓上表要求为陈庆之树碑来称颂其功德,朝廷下令同意了。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帝性好棋,每从夜至旦不辍,等辈皆寐,唯庆之不寝,闻呼即至,甚见亲赏。

(2)时大寒雪,景弃辎重走。

是岁豫州饥,庆之开仓振给,多所全济。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4~15题。

(11分)
临江仙苏轼
夜饮东坡①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夜阑风静毂纹②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注]①东坡:地名,在湖北黄冈,这首词是苏轼谪居黄冈时所写。

②毂纹:水中细小的波纹。

14.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上片首句直接点明了夜饮的地点和结果,着意展现了醉而醒、醒而复醉的求醉之举,表现出诗人非饮酒无以寄情的心境。

B.“归来仿佛三更”句中的“三更”说明作者回寓所的时间之晚,“仿佛”则形象表现出诗人醉意朦胧、恍恍惚惚的情态。

C.上片后三句以夜为背景,通过鼻息声、敲门声和江声三种声音的巧妙对比,突出了夜的静谧和诗人渐复平静后的超然了悟。

D.下片前两句写出了作者的叹息:遗憾自己总是身不由己,总免不了劳苦奔波,从而达不到真正的物我两忘的境界,传达出一种深沉的感伤。

E.“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两句写诗人希望自己在余生里能像眼前江面上飘逝的小舟一般,不被世事萦怀,而在自然之中获得精神解脱。

15.清代王夫之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
...均有这样的词句,请指出来并作简...........。

”这首词上下片
要分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5分)
(1)张中行先生为一幅国画题联,上联是“何处少墨同多墨”,下联如从《琵琶行》中,选句应对,应是“”。

(2)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描写了一场激战,战斗中只听得“”,收兵后,呈现在眼中的则是“”的悲壮场面。

(3)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的下阕写了“”这样一个生活细节,烘托出了周瑜“”的年轻将领形象。

第II卷(表达题共8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二项是(3分)()()
A.母亲生病的那几年,我不即不离
....地守在她的床边,希望用自己放弃事业而换来的精心的照顾,让她早日从疾病的苦痛中走出来。

B.农村文明建设要从细节做起,一些地方的“调停会”制度就很好,由于他们的调解,积不相能
....的邻居能够和睦相处。

C.在我们周遭复杂的人际交往中,有些看似聪明、真诚的沟通,很大程度上等于在给自己埋地雷,
要小心陷入交浅言深
....的误区。

D.拓展人际关系的一大法宝就是去帮助和关怀别人,因为我们的帮助,不仅能假力于人
....,能给对方带来力量和信心,也能使自己从中收获一份友谊。

E.连续一个小时的体能训练后,篮球队员们累得如吴牛喘月
....,但为了能在高中篮球联赛上取得好成绩,大家都毫无怨言。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
....的一句是(3 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