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等级考地理一轮复习一题多练(基础+能力+素养)考点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讲解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16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考点01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翻坝”运输是指来往的客船、集装箱船、汽车滚装船等船舶或运输紧急物资和鲜活食品的船舶,在候闸船舶过多的情况下,为避免花费较长时间候闸过坝,而采用的“水运→陆运→水运”或“水运→陆运”的转运方式。左图示意三峡翻坝物流系统,其中秭归三峡翻坝物流图(含茅坪港)属于货运枢纽型的港口物流园区(右图),是长江南岸三峡翻坝物流转运的空间载体和依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从航运角度来看,
三峡大坝建成后其上游物流量扩大的原因有()
①水域面积扩大,水深增加①通航里程增加,通航能力增强(航道条件改善)
①港口规模扩大,数量增加,港口腹地扩大①轮船航行速度加快,运输效率大大提升
A.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
2.与候闸过坝运输相比,三峡翻坝物流系统的优势有()
①实现了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的联运,运输方式灵活①缩短物流时间,提高运输效率
①实现对货物仓储、加工和贸易,延长物流产业链①建设难度小,工程量小,投资更省
A.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
3.三峡翻坝物流系统建设对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是()
A.推动了区域城镇化B.提供大量就业机会
C.可能导致水土流失D.导致水库库容减小
【答案】1.A 2.A 3.C
【解析】1.三峡大坝建成蓄水后,会提高坝区及上游的水位,因此航道的深度加深、宽度变宽,通航的里
程随之增加,通航的吨位加大,提高了航道的通航能力,故①①正确。由于水位的上升,原有港区的水域面积加大,停泊能力增强,航道沿线新建设的港口也随之增多,故①正确。三峡大坝修建之后会促使下游航运的发展,对上游影响不大,故①错误。故BCD项错误,本题选:A。
2.由图1图例的分析可知,翻坝物流系统可以与公路、铁路、管道多种交通运输方式联运。与传统的候间过坝相比,更加灵活便利,运输效率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提高,故①①对。由图2秭归三峡翻坝物流园分析可知,园区不仅能提供仓储区,而且可以提供综合配套产业园区、综合贸易区,因此通过秭归三峡商坝物流园,实现对货物的仓储、加工和贸易,延长物流产业链,提高了综合经济效益,故①对。三峡翻坝物流系统可以与公路、铁路、管道多种交通运输方式联运,工程复杂,难度大,投资大,故①错。故选:A
3.根据材料可知,三峡翻坝物流系统建设对于自然环境的影响不包括经济角度,故AB错误。三峡翻坝物流系统建设后会造成落差变大,冲刷作用变强,可能导致水土流失,故C正确。水库建设之后会造成库容增加,故D错误。故选:C。
贝加尔湖平均水深730m,是世界最深的湖泊,每年有5个多月的结冰期。入湖河流达300多条,其中色楞格河贡献的水量最多,仅有安加拉一条河流输出。每年2-3月,贝加尔湖会出现奇妙的冰裂景观--湖面上的冰层裂痕纵横交错、精巧别致。下图示意贝加尔湖冰裂及其地理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对贝加尔湖冰裂现象的
形成过程,解释正确的是()
A.气温上升快,湖冰融化较快B.盛行风力大,吹动浮冰运动碰撞
C.湖水流动少,局部增温破裂D.昼夜温差大,引起湖水膨胀收缩
5.与色楞格河相比,安加拉河()
A.结冰期短B.含沙量大C.水位季节变化小D.径流量小
【答案】4.D 5.C
【解析】4.根据材料可知,贝加尔湖在每年2—3月会出现冰裂景观,此时气温较冬季回升,但并不会使湖冰迅速融化,且湖冰迅速融化并不会出现图示冰裂景观,A错误;此时湖冰并未大量融化,在大风吹动
下不会发生碰撞,B错误;湖水的比热容较大且有流动性,在春季气温回升时期不会出现局部增温,C错误;2—3月气温昼夜变化幅度大,在温度变化下湖水热胀冷缩,造成冰面的下降和冰底湖水的涌动,使得贝加尔湖冰冻的湖面出现裂缝,D正确。故选D。
5.安加拉河与色楞格河经度大致相同,但是安加拉河纬度较色楞格河要高,所以结冰期更长,A错误。安加拉河受来自北冰洋的湿润气流影响较大,又位于盛行西风的迎风坡,以降水补给为主,且有贝加尔湖泊补给;而色楞格河位于西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又发源于高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所以安加拉河径流量较大,D错误。色楞格河上下游之间地势落差更大,河流流速更快,含沙量更大,安加拉河含沙量更小,B错误;安加拉河位于贝加尔湖的下游,贝加尔湖对安加拉河的水位有调节作用,因此安加拉河径流量更稳定,C正确。故选C。
根河市位于大兴安岭北段西坡,全市海拔高度多在700~1300米。它是我国出现-40①以下天气时间最多、持续时间最长的地区,由此被称为“中国冷极”。与该市同名的根河地处断裂带,存在无数不冻河段,从早到晚不断蒸发水汽,冬季常出现冰雾(空气中的水汽凝华成微小冰晶悬浮于空气中形成的雾)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冬季,根河许多河段不冻是由于这些河段()
A.落差大,流速快,河水难以冻结B.河水深,水量大,水体比热容大
C.地处断裂带,有大量地下泉水补给D.风力强劲,河面浮冰被刮走
7.冰雾景观出现时,当地()
A.气温较高B.风力较小C.相对湿度低D.空气质量好
【答案】6.C 7.B
【解析】6.结合材料:“与该市同名的根河地处断裂带,存在无数不冻河段,从早到晚不断蒸发水汽”,可知根河地处断裂带,有大量地下泉水补给,水温高,冬季许多河段不冻,C正确;不结冰与地下水水温较高有关,与落差流速关系不大,A错误;材料中无法体现河水深度的信息,B错误;“冬季常出现冰雾(空气
中的水汽凝华成微小冰晶悬浮于空气中形成的雾)景观”,多冰雾,表明大气稳定,风力小,空气中的水汽不易扩散,凝华成微小冰晶而形成冰雾,D错误;故选C。
7.结合材料:冰雾是“空气中的水汽凝华成微小冰晶悬浮于空气中形成的雾”,由于“从早到晚不断蒸发水汽”,当地空气相对湿度高,而该地出现-40①以下天气时间最多、持续时间最长,当冬季近地面气温很低时,在静风环境条件下,空气中的水汽不易扩散,凝华成微小冰晶,从而形成冰雾,AC错,B正确;根河冰雾形成与空气质量关联小,D错;故选B。
淤地坝是指在水土流失地区的各级沟道中,以土、石为原料,以拦泥淤地为目的而修建的坝工建筑物。下图示意1976〜2014年黄土高原汾河流域淤地坝逐年新建数量和新增淤积库容的变化,该时间段内汾河流域出现两次淤地坝建坝高峰期。1976〜2010年,该流域坡地开发整体增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与
第一次建坝高峰期相比,第二次高峰期新建淤地坝()
A.数量较多B.平均规模较小
C.速度较快D.平均库容较大
9.推测第二次建坝高峰期的形成是因为()
A.有效库容减少B.水土流失减轻
C.游地坝效益上升D.建坝技术进步
10.2010年以来,新建齡地坝数量增长放缓,可能是由于()
A.生态移民导致劳动力不足B.当地建设资金不足
C.淤地坝系统已基本成型D.淤地坝负面影响凸显
【答案】8.B 9.A 10.C
【解析】8.由图可知,第一次建坝高峰期在1990〜1993年,第二次建坝高峰期在2004〜2008年。第二次建坝高峰期新建淤地坝数量较少,A错误;两次高峰期时间跨度大概相同,但第二次高峰期新建淤地坝数量较少,说明第二次高峰期新建淤地坝建设速度较慢,C错误;与新建淤地坝数量相比,新增淤积库容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