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初中语文阅读训练试题及答案带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初中语文阅读训练试题及答案带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
1.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在冬夜里歌唱的鱼
①天空是一片灰蒙蒙的苍茫,鸟儿离开了岑寂的北方。
火烧云沉到山那一边。
山岗上,风一阵冷过一阵,蒿草在风中萧瑟。
目光越过一道道山梁,一个人的影子就会在昏暗中挟裹着晚风,逐渐清晰。
我和妹妹就在这样的黄昏,在这样的山梁上等待父亲,还有父亲手中的鱼。
②父亲手中提着一尾胖头鱼,这种鱼头重尾轻,是乡村廉价的鱼,很适合我父亲的购买能力。
父亲微薄的工资,要养活一家六口,只能偶尔买这种鱼。
他很少笑,只在递给我们拴鱼的草索时“嘿嘿”几声。
在夜色中,牙齿很白,这是他留给我最深的印象。
③我飞跑着,把鱼交给母亲。
妹妹在身后摇摇晃晃地追赶。
母亲接过鱼,刮鳞、剔腮、破肚,把整条的鱼分成小块,娴熟而又忙乱。
当菜籽油的香味混合着松枝腾起的浓烟弥漫开来的时侯,厨房成了温暖的心脏,召集一家人围拢到一起,催促着母亲往炉膛添柴。
火舌从灶口舔出来,母亲的影子贴上后墙,忽大忽小,斑驳摇曳。
罡风缠绕窗棂发出呜咽,屋里的温度升起来,热量向着寒冷四散突围。
④锅中的水,沸腾起来了。
咕噜咕噜,鱼开始在水中歌唱,由一个声部转入另一个声部。
这是世间最美的音乐,传递口福的信息。
大姐在这时也不忘记做弟妹们的表率,装模作样地伏在灶台做作业;二姐用桃木梳梳她又黑又粗的长辫,眼睛随着腾起的蒸汽升高;妹妹和我,绕着灶台打架,虚张声势,有别于平日里泄愤的争斗,而是在幸福的预感中,矫揉造作,故作娇嗔。
父亲黝黑、冷峻的脸上露出慈爱和笑容,虽然沉默独坐,而他内心必然掠过一阵阵瞬间的喜悦,眼前的景象是他的成就。
⑤不知道时间过了多久,母亲撮起嘴,吹锅盖上的蒸汽。
揭开锅盖,如同揭开一个谜底。
鱼怎么样了?母亲撒下大把翠绿的葱丝,鲜红的辣椒。
锅盖合上时,她用毛巾环绕住锅与盖的缝隙,让蒸汽闷在锅里,但仍挡不住渗出异香。
⑥鱼熟了,母亲只吃鱼汤泡饭。
她拨开我们几个孩子贪婪的交叉着的筷子,挑出一块大而少刺的鱼肉,放在一只小碗中。
在我们茫然的眼神里走出异香氤氲的房间。
⑦寒冷跟随着温暖的小碗,跟随着母亲推开那间草屋的门。
温暖的鱼让瞎老爷爷的冰冷的小屋同样获得了温度。
老人边吃边有泪水涌出,不知道是不是太辣的缘故?
⑧同样是一个冬天的夜晚,这位孤寡老人孤单地走了。
临终前,他告诉在场的人,他庆幸的时刻是那个冬夜,因为他吃到了我母亲送给他的鱼。
他用手摸着胸口,说:“这里,很暖!”
⑨另一个冬天。
黄昏,我们不再去那个山岗张望。
我父亲在这年的秋天去世了。
妹妹的黄发已经扎成了小辫,我们渐渐长大成人。
但我们常常想念那样的冬夜,温暖只会在寒冷中感知,冬夜是我人生最初的一门课程。
⑩严寒来袭时,需要取暖,并且不让一个人孤单。
(1)简要概括文中“父亲”的形象特点,并举例分析。
(2)“鱼”在文章结构和表现主题上,分别有什么作用?
(3)结合上下文品析语言。
①咕噜咕噜,鱼开始在水中歌唱,由一个声部转入另一个声部。
(这句话在用词、修辞上都很有特点,请简要赏析。
)
②眼前的景象是他的成就。
(“成就”的含义是什么?)
(4)“冬夜是我人生最初的一门课程”,“这门课程”教会了作者什么?对此你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
【答案】(1)父亲的形象:清贫、沉默寡言(不苟言笑)、慈爱(疼爱子女)、有家庭责任感。
(2)结构作用:“鱼”是文章的结构线索,把等鱼、剖鱼、煮鱼、吃鱼、送鱼等材料组织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表现主旨的作用。
示例1:文章写了作者儿时,全家人在家境清贫的情况下享受一次烹鱼的过程,表达了作者对父母的深情怀念和对幸福的理解。
示例2:文章运用了象征的手法,“冬夜”象征清贫和苦难,而“鱼”象征温暖和幸福。
(3)①咕噜咕噜“拟声词,使读者如闻其声,同时写出了孩子的期待、喜悦之情。
“歌唱”使用了拟人手法,“声部”使用了比喻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等待鱼儿被煮熟时的幸福喜悦之情。
②成就指父亲买鱼后,给全家带来的欢乐和幸福。
(4)这门课程教会了作者,在困境中更能感受到温暖和幸福,这种温暖和幸福因传递给其他处于困境中的人们而得以扩大。
感悟与思考:示例1:幸福不一定要富有,幸福在于人与人之间心灵的靠近。
示例2:幸福往往不在于占有,而在于付出。
示例3:家的温暖在于亲情的凝聚。
【解析】【分析】(1)“父亲微薄的工资,要养活一家六口,只能偶尔买这种鱼。
他很少笑,只在递给我们拴鱼的草索时嘿嘿几声”,体现了父亲清贫、不苟言笑的形象特点;“父亲黝黑、冷峻的脸上露出慈爱和笑容,虽然沉默独坐,而他内心必然掠过一阵阵瞬间的喜悦,眼前的景象是他的成就”,体现了父亲疼爱子女、有家庭责任感的形象特点。
综合上述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2)“鱼”贯穿全文,在结构上起到了线索作用,文章描写了等鱼、剖鱼、煮鱼、吃鱼、送鱼等过程,把这些材料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把整个故事串联起来。
在表达文章主旨上,通过叙述等鱼、剖鱼、煮鱼、吃鱼、送鱼一系列故事,表达了在清贫和苦难中,亲人之间的浓浓的深情,以及在寒冷严冬中,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和幸福。
综合上述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3)①“咕噜咕噜”是拟声词,把水沸腾的声音描写的生动欢快,表现了孩子的期待、喜悦之情。
“鱼开始在水中歌唱”使用了拟人手法,把鱼人格化,“声部”使用了比喻手法,把水声比作声部,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作者在等待鱼被煮熟时的欢乐的气氛和幸福的心情。
②“眼前的景象是他的成就”出现在文中第④自然段,“眼前的景象”指的是父亲买鱼回来这件事带给全家的幸福和喜悦,正是这份幸福和喜悦让父亲感到很有成就。
综合上述分析,整理得出答案。
(4)原文中说“但我们常常想念那样的冬夜,温暖只会在寒冷中感知,冬夜是我人生最初的一门课程”,而这门课程是指那样的冬夜发生的事情,在寒冷的冬夜,父亲买鱼回来让全家在清贫和苦难中感受到了家的凝聚力和家人间深切的感情,也感受到了由此带来的幸福
和喜悦,母亲把鱼送给瞎老爷爷,将这份温暖也传递给了这位孤单的老人,因此作者结尾说“严寒来袭时,需要取暖,并且不让一个人孤单”,在清贫中体会浓浓亲情的珍贵,在严寒中对他人伸出温暖的援助之手,就是“这门课程”教会作者的道理。
从此人生哲理出发,结合自身体会和对社会的观察,从“亲情”“乐于助人”等角度阐述个人感悟。
综合上述分析,言之成理即可。
故答案为:(1)父亲的形象:清贫、沉默寡言(不苟言笑)、慈爱(疼爱子女)、有家庭责任感
(2)结构作用:“鱼”是文章的结构线索,把等鱼、剖鱼、煮鱼、吃鱼、送鱼等材料组织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表现主旨的作用:
示例1:文章写了作者儿时,全家人在家道清贫的境况下享受一次烹鱼的过程,表达了作者对父母的深情怀念和对幸福的理解。
示例2:文章运用了象征的手法,“冬夜”象征清贫和苦难,而“鱼”象征温暖和幸福。
(3)①“咕噜咕噜”拟声词,使读者如闻其声,同时写出了孩子的期待、喜悦之情。
“歌唱”使用了拟人手法,“声部”使用了比喻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等待鱼儿被煮熟时的幸福喜悦之情。
②成就”指父亲买鱼后,给全家带来的欢乐和幸福。
(4)“这门课程”教会了作者:在困境中更能感受到温暖和幸福,这种温暖与幸福因传递给其他处于困境中的人们而得以扩大。
感悟与思考:
示例1:幸福不一定要富有,幸福在于人与人之间心灵的靠近。
示例2:幸福往往不在于占有,而在于付出。
示例3:家的温暖在于亲情的凝聚。
【点评】⑴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分析能力。
解答时,找到与人物相关的文章原句,从语言、动作及神态等描写中把握人物,分析人物形象要客观全面,并且要言之有据。
⑵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和架构的理解分析能力。
解答时,在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注意从两个方面出发去分析“鱼”这个文章的关键事物在全文的作用:一是结构上与文章的关系,二是内容和主旨上与文章的关系。
⑶本题考查对重要句子的鉴赏能力。
解答时,联系上下文,结合关键词语分析句子的含义和表达效果。
⑷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主旨的理解和拓展能力。
解答时,立足于对文意的理解,结合题干找到原文相关语句并给出自己的感悟即可。
2.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刀之爱
①明媚的三月三如期来临。
然而,三月三留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野外风筝飘飞的轻盈和艳丽,而是奶奶用刀砍树的声音。
②“三月三,砍枣儿干……”每到这个时候,奶奶都会这么低唱着,在清凉的阳光中,手拿一把银亮的刀,节奏分明地向院子里的枣树砍去。
那棵粗壮的枣树就静静地站在那里,用
饱含沧桑的容颜,默默地迎接着刀的洗礼。
③“奶奶,您为什么要砍树?树不疼吗?”我问。
在我的心里,这丑陋的树皮就像穷人的棉袄一样,虽然不好看,却是它们执御冰雪严寒的珍贵铠甲。
尽管冬天已经过去,可现在还有料峭的春寒啊。
奶奶这么砍下去,不是会深深地伤害它们吗?难道奶奶不知道“人活一口气,树活一张皮”吗?我甚至偷偷地想,是不是这枣树和奶奶结下了什么仇呢?
④“小孩子不许多嘴!”奶奶严厉地呵斥着我,把我赶到一边,继续自顾自地砍下去,一刀又一刀……
⑤那时候,每到秋季,当我吃着甘甜香脆的枣时,我都会想起奶奶手里凛凛的刀光,心里就会暗暗为这大难不死的枣树侥幸。
惊悸和疑惑当然也有,但是却再也不肯多问一句。
⑥多年之后,我长大了。
当这件事情几乎已经被我淡忘的时候,在一个远近闻名的梨乡,我又重温了童年的一幕。
⑦也是初春,也是三月三,漫山遍野的梨树刚刚透出一丝清新的绿意。
也是雪亮的刀,不过却不是一把,而是成百上千把。
这些刀在梨树千上跳跃飞舞,像一个个微缩的芭蕾女郎。
梨农们砍得也是那样细敢,那样用心,其认真的程度绝不亚于我的奶奶。
他们虔诚地砍着,仿佛在精雕细刻着一幅幅令人沉醉的作品。
梨树的皮屑一层层地洒落下来,仿佛是它们伤痛的记忆,又仿佛是它们陈旧的冬衣。
⑧“老伯,这树为什么要这样砍呢?”我问一个正在挥刀的老人。
我隐隐约约地感到,他们和奶奶如此一致的行为背后,一定有一个共同的理由。
这个理由,就是我童年里没有知晓的那个谜底。
⑨“你们读书人应该知道,树干是用来输送养料的。
这些树睡了一冬,如果不砍砍,就长得太快了。
”老人笑道。
⑩“那有什么不好呢?”
⑪“那有什么好呢?”老人反问道,“长得快的都是没用的枝条,根储存的养料可是有限的。
如果在前期生长的时候把养料都用完了,到了后期还拿什么去结果呢?就是结了果,也只能让你吃一嘴渣子。
”
⑫我怔在了那里,没有说话。
⑬我被深深地震撼了:树是这样,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一个人如果年轻时过于顺利,就会在不知不觉间疯长出许多骄狂傲慢的枝条。
这些枝条,往往是徒有其表,却无其质,白白浪费了生活赐予的珍贵养料。
等到结果的时候,他们却没有什么可以拿出来奉献给收获的季节。
而另外一类人,在生命的初期,就被一把把看似残酷的刀,斩断了圆润而酣畅的歌喉,却因此把养料酝酿了又酝酿,等到果实成熟的时候,他们的气息就芬芳成了一壶绝世的好酒。
⑭从这个意义上讲,刀之伤又何尝不是刀之爱呢?而且,伤短爱长。
⑮当然,人和树毕竟还有不同:树可以等待人的刀,人却不可以等待生活的刀。
我们所能做的,也许就是在有刀的时候,去承受,去积蓄;在没有刀的时候,去寻找,去打造。
让我们铭记刀爱,用生活的砥砺,去迎接累累的硕果和甜美的微笑。
(1)根据文章内容和“我”的心里变化来梳理情节。
________;→长大后看到梨农砍梨树,明白真相→________。
(2)结合语境,赏析句子。
这些刀在梨树千上跳跃飞舞,像一个个微缩的芭蕾女郎。
(3)第⑧段中有“谜底”一词,联系上下文,说一说“谜”指的是什么?“底”指的是什么?(每句话不超过10个字)
(4)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画横线句“从这个意义上讲,刀之伤又何尝不是刀之爱呢?而且,伤短爱长”的理解。
【答案】(1)小时候看奶奶砍枣树,惊悸疑惑;由树及人,内心震撼,懂得人生也需要磨砺
(2)比喻,形象生动地描写出梨农们砍树技艺的娴熟和姿势的优美。
(3)迷:三月三奶奶砍枣。
底:储存养料,以利结果。
(4)奶奶、梨农们砍果树,看似在伤害果树,实则是为了让果树结出更多更甜的果实,是对果树的爱。
生活中,爱的表达方式各有不同。
例如,父母的责骂痛斥,老师的批评教育,也许在当时会让你感觉难受,但这何尝不是一种更深层次的爱呢?
【解析】【分析】(1)本文是叙述类文体,概括情节内容首先要通读全文,理清故事线索,梳理情节,按着题干中的提示,先找出所示情节,然后再根据情节要素(地点、时间)和情节之间的关联性了解情节的变化,抓住主要人物的主要活动,依照所示情节的概括方式概括出其它情节。
如2—5段写小时候看奶奶砍枣树,惊悸疑惑。
12—15段由树及人,写内心震撼,懂得人生也需要磨砺。
(2)“这些刀在梨树千上跳跃飞舞,像一个个微缩的芭蕾女郎”使用了典型的比喻修辞手法。
用“一个个微缩的芭蕾女郎”比喻成百上千把跳跃飞舞的刀。
其作用是形象生动地描写出梨农们砍树技艺的娴熟和姿势的优美。
答此题,要了解好作者描写的对象,从句子的描写中找到本体,说明其表现梨农砍树的姿态,使用评价语“形象”“生动”。
(3)“谜”指的是三月三奶奶砍枣树;“底”指的是储存养料,以利结果。
9,11段都有对“底”的交代。
(4)阅读最后一段文字,抓住“承受”“积蓄”“打造”等词语,从人在生活应该有准备迎接困难的挑战这方面来理解句子的含意。
如:在人生旅途上,人们应当有遇到困难和伤害的思想准备。
同时要理解父母的责骂痛斥、老师的批评教育,都是对自己更深层次的爱。
故答案为:⑴小时候看奶奶砍枣树,惊悸疑惑;由树及人,内心震撼,懂得人生也需要磨砺;
⑵比喻,形象生动地描写出梨农们砍树技艺的娴熟和姿势的优美
⑶迷:三月三奶奶砍枣。
底:储存养料,以利结果。
⑷奶奶、梨农们砍果树,看似在伤害果树,实则是为了让果树结出更多更甜的果实,是对果树的爱。
生活中,爱的表达方式各有不同。
例如,父母的责骂痛斥,老师的批评教育,也许在当时会让你感觉难受,但这何尝不是一种更深层次的爱呢?
【点评】⑴本题考查情节梳理。
解答本题,需要对文章划分段落,再结合具体的段落概括大意即可。
⑵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能力。
语句赏析的角度一定要知道,有修辞(比喻、拟人、夸张、反问、设问、排比等)、词语(动词、形容词、副词、叠词等)、描写方法(语言、动作、心理、神态)句式、手法、内容、情感等。
对于修辞,不仅能判断,而且要会结合语境作正确的赏析。
从两个画线句子的内容来看,可以分别从人物描写与修辞手法两方面进
行赏析。
⑶本题考查筛选、整合文中信息。
解答此题要在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的基础上理清思路,根据已给出的事件,找到相应的段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⑷此题考查理解重要句子作用的能力。
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应从结构、内容、主题上分析,从结构上考虑,涉及到开头、结尾、倒叙、插叙、顺序、过渡、照应等文学概念,就从其管辖的区域,应联系上下文,结合文学概念进行解答。
3.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大地的馨香
朱宜尧
①我仿佛看到了那片绿海,微风拂过,摇曳着沙沙声响,阳光温暖,伴着书香。
②父亲说,读书和种地是一码事儿。
那时,我的脑袋摇成了拨浪鼓。
③春寒料峭的二月,春风犹如一把剪刀,一夜间裁剪出了千树万树繁花开的气势,藏在树干里的嫩芽,偷偷地窥视着即将郁郁葱葱的春天。
温柔的阳光夹杂在春风里,走到哪里,哪里一片勃勃生机。
④春天是播种的季节。
空旷的田野,劳作的人们撒粪、育肥、播种,趁着春天的到来,把希望悄悄地植入大地。
⑤早晨,刚刚起床,昨夜还睡在身旁的父亲没了踪影。
父亲年事已高,已经过了退休的年龄,还是一刻也不闲地从事着农事,近乎于乐此不疲。
每天看着红彤彤的太阳从东方升起,又眼望日头在晚霞中隐没,父亲特喜爱这种“春风花草香”的农田生活。
身子虽有劳累,却神采奕奕。
我知道,父亲有自己的规划,劳作等同于健身,既不能太累,又得出点小汗,身子微微受热,即可。
所以我不担心父亲。
⑥中午父亲回来,肩膀上搭着一块泛黄的毛巾,看上去气色红润,好像刚刚晨练结束。
我早已备好了父亲最爱的龙井茶。
父亲坐在我身旁,望着长势大好的玉米,脸上挂着粲然的微笑,喝一小口龙井,动作不急不缓地擦拭着额上细密的汗珠。
⑦父亲七十有三了,寸发雪白,好像一根也不缺,板板正正齐刷刷的样子,那古铜色的皮肤,经过阳光的沐浴,显得十分的硬朗与矍铄。
⑧我在初中读书时,不论学习有多紧张,父亲总是“不管不顾”,甚至“不近人情”地叫我一同下地。
即便是我手掌扎满了黄豆荚的刺儿,痒胀得钻心,也得照样劳作。
春寒料峭也罢,烈日炎炎也好,我成了父亲的小跟班。
那时的我,睡不醒,又极不情愿。
⑨劳作中,我经常回想,读书和种地怎么会是一码事呢?
⑩如今,我却能体谅到父亲的良苦用心,也会有一些好的事物与父亲分享了,父亲却一改他年轻时的做法,他起早做农事,从来不叫我,这倒让我有些愧疚。
⑪过了不惑之年,明晓了父亲所言。
一年之际在于春,谚语说谷雨种大田,春天是播种的季节,万物皆如此。
要抓住播种的最好时机,才更有利于一年的好收成;青春是用来读书的大好时光,要不辞辛苦读万卷书,要不负青春不负我,要有“双鬓多年作雪,寸心至死如丹”之恒心。
一旦错过了,就不再来过。
⑫我和父亲一同劳作,让年少并无多少体力的我去体会劳作的艰辛与不易,感悟生命的本真,让我更加珍惜青春读书的好时光,这是多么幸福的事情。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
悲。
”感恩父亲,他不仅以种地的方式养育了我,还让我在最平常的劳作中,体会到了生命的美好。
⑬父亲就是养育我的“大地”,那里有“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的喜乐福景;又有“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的诗情画意;更有“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的殷切希望、谆谆教诲和良苦用心。
⑭春天来了,阳光明媚而温暖,微风拂过的绿海,摇曳着沙沙声响,我似乎嗅到了大地的馨香,仿佛看到了寸发雪白的老父亲。
(选自《新青年》2017年第4期,有删减)(1)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春寒料峭的二月,春风犹如一把剪刀,一夜间裁剪出了千树万树繁花开的气势,藏在树干里的嫩芽,偷偷地窥视着即将郁郁葱葱的春天。
(2)“父亲说,读书和种地是一码事儿。
”你赞同文中父亲的观点吗?请说说你的理由。
(3)结合文章的内容,说说你对标题“大地的馨香”的理解。
(4)朱宜尧在文中写道:“这倒让我有些愧疚。
”杨绛在《老王》中也写到了“愧”。
谁的“愧”打动了你?为什么?
【附】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
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
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杨绛《老王》)
【答案】(1)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春风比喻成一把剪刀(将嫩芽拟人化),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
(2)示例一:我赞同文中父亲的观点。
种地是春种秋收,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才能有收获。
读书也是如此,只有努力学习,不断付出,才能掌握知识,提升本领,取得成绩。
示例二:我赞同文中父亲的观点。
读书就像种地一样,春天是播种的季节,抓住播种的最好时机才更有利于一年的好收成;而青春正是读书的大好时光,把握好读书的最好时光才更有利于我们未来的发展。
(3)①春天的大地生机勃勃,充满活力,散发出花草的馨香。
②父亲就像大地,他对我的殷切希望和谆谆教诲让我嗅到了馨香,体会到生命的美好。
(4)示例一:杨绛的“愧”打动了我。
杨绛在和老王相当长时间的交往中并没有将这个善良不幸的老人当作自己的朋友,这和老王对她的态度并不对等。
当杨绛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她深深自责,不留情地剖析自己,在文章中毫不掩饰地表现自己的真实感受,她的愧怍和反省让人敬佩。
示例二:朱宜尧的“愧”打动了我。
年少时,父亲催他下地,他因不理解父亲的用意,极不情愿;年龄渐长,当他终于领会父亲话语深意的时候,却已错过年少的时光。
作者在“愧”中寄寓了对父亲深挚的爱,这种质朴无华的情愫让我感同身受,更能引起我的情感共鸣。
示例三:两人的“愧”都打动了我。
杨绛对老王给予善意却保持距离,一朝醒觉即深刻反省,这种可贵的自省精神正源于她坦诚的内心与真诚的态度。
朱宜尧由不解父亲深意到体谅父亲的良苦用心,愧疚油然而生,彰显出了他对亲情的无比珍视。
他们两人的“愧”都承载着人与人之间至真至诚的情感。
【解析】【分析】(1)语句“春寒料峭的二月,春风犹如一把剪刀,一夜间裁剪出了千树
万树繁花开的气势,藏在树干里的嫩芽,偷偷地窥视着即将郁郁葱葱的春天”,将“春风”比喻成“一把剪刀”,将“嫩芽”赋予人的情态,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二月的春天里生机勃勃的景象。
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赞美之情。
(2)“种地”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才能有收获;“读书”也只有努力学习,不断付出,才能掌握知识,取得成绩。
从道理上讲,“读书”和“种地”是一码事。
作答时,结合生活实际,阐述自己的观点,言之成理即可。
(3)标题“大地的馨香”,从字面理解,标题指的就是春天大地散发出的迷人馨香;从文章内容来看,父亲将读书与种地联系起来的说法,文章将父亲比作大地,教育我珍惜青春年华好好读书,他给我的教诲发出“馨香”——体会到生命的美好。
(4)从本文第8,9段的内容可知:小时候,父亲总是喊我早起,并催我与他一起下地,那时我对父亲的作法是极不理解,“又极不情愿”;可是等到现在我明白了父亲话的内涵与作法的用意,但他却不再叫我早起种地,而我也早已错过了最美的年少时光,所以心生愧疚。
杨绛在《老王》的“愧”是:杨绛在和老王相当长时间的交往中并没有将这个善良不幸的老人当作自己的朋友,这与老王对她的态度并不对等。
从“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可知,这种“愧”是杨绛自我剖析,是深深自责。
所以说,这两种“愧疚”都能够打动人心。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表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⑴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春风比喻成一把剪刀(将嫩芽拟人化),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
⑵示例一:我赞同文中父亲的观点。
种地是春种秋收,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才能有收获。
读书也是如此,只有努力学习,不断付出,才能掌握知识,提升本领,取得成绩。
示例二:我赞同文中父亲的观点。
读书就像种地一样,春天是播种的季节,抓住播种的最好时机才更有利于一年的好收成;而青春正是读书的大好时光,把握好读书的最好时光才更有利于我们未来的发展。
⑶①春天的大地生机勃勃,充满活力,散发出花草的馨香。
②父亲就像大地,他对我的殷切希望和谆谆教诲让我嗅到了馨香,体会到生命的美好。
⑷示例一:杨绛的“愧”打动了我。
杨绛在和老王相当长时间的交往中并没有将这个善良不幸的老人当作自己的朋友,这和老王对她的态度并不对等。
当杨绛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她深深自责,不留情地剖析自己,在文章中毫不掩饰地表现自己的真实感受,她的愧怍和反省让人敬佩。
示例二:朱宜尧的“愧”打动了我。
年少时,父亲催他下地,他因不理解父亲的用意,极不情愿;年龄渐长,当他终于领会父亲话语深意的时候,却已错过年少的时光。
作者在“愧”中寄寓了对父亲深挚的爱,这种质朴无华的情愫让我感同身受,更能引起我的情感共鸣。
示例三:两人的“愧”都打动了我。
杨绛对老王给予善意却保持距离,一朝醒觉即深刻反省,这种可贵的自省精神正源于她坦诚的内心与真诚的态度。
朱宜尧由不解父亲深意到体谅父亲的良苦用心,愧疚油然而生,彰显出了他对亲情的无比珍视。
他们两人的“愧”都承载着人与人之间至真至诚的情感。
【点评】⑴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类型及其表达效果。
答题时应注意,牢记常用和特殊修辞方法的形式和作用,根据用词、句式特点、语气等要素判断。
本题从分析比喻(拟人)的表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