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必修五第 1 课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导学案(附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料积累案
作者简介
施耐庵(1296—1370),原名彦端,字肇瑞,号子安,别号耐庵。泰州兴 化人。祖籍山东菏泽。舟人之子,生于兴化白驹镇(今盐城大丰),13 岁入私 塾,19 岁中秀才,29 岁中举,35 岁中进士。35 岁至 40 岁之间官钱塘县尹,后 与当道不合,复归苏州。至正十六年(1356)六十岁,张士诚据苏,征聘不应; 与张士诚部将卞元亨相友善,后流寓江阴,在祝塘镇教书。71 岁或 72 岁迁兴化, 旋迁白驹场、施家桥。朱元璋屡征不应;最后居淮安卒,终年 74 岁。著作是四 大名著帮手、无依无靠、孤独无助的人。 《水浒传》:“那妇人道:‘亏杀了这个乾娘!我又是个没脚蟹,不是这
个乾娘,隣舍家谁肯来帮我!’” 贾平凹 《夏家老太》:“老人摘了星星般的喜欢,心想:这世道真好,像
咱这没脚蟹的人家,能和书记做起亲家来,这后半世也有了依靠了。 曹雪芹 《红楼梦》:“这会子被人家告我们,我又是个没脚蟹,连官场中
7
及。从南宋起,宋江的故事就在民间广泛流传。元代出现了大批的水浒戏。这 说明水浒故事是在不断发展中丰富和完善的。
林冲是《水浒》中的重要人物之一。他原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地位不 低,又有一个贤惠的妻子和美满的家庭,使他对封建统治者和自身的前途抱有 幻想。他虽然武艺高强,对“屈沉在小人之下”有满腔怨愤,却也养成逆来顺 受、忍辱妥协的性格。像他这样的人是很不容易加入农民起义队伍的,然而他 偏偏被逼上梁山。事情的起因是:他妻子往岳庙烧香还愿,遇上高太尉(高俅) 的义子高衙内。高衙内看上了他的妻子,便进行调戏。他闻讯赶来,于怒喝声 中举拳欲打时,一看是上司的儿子,“先自手软了”。不但自己不敢打,甚至阻 拦鲁智深去追高衙内,说是“自古道:不怕官,只怕管。权且让他这一次”。这 里,第一次显示出林冲屈辱忍让的性格。高俅多次调戏都遭到抗拒,但仍不死 心,于是他利用权势指使他的狗腿子陆谦(陆虞候)、富安等人设下毒计,诬陷 林冲手执利刃故入军机重地白虎节堂,图谋行刺,把他送交开封府发落。开封 府尹明知林冲冤屈,但迫于高太尉威势仍判定脊杖二十,刺配沧州。高俅又令 陆谦买通押差,要在赴沧州途中的野猪林害死林冲,幸被鲁智深救了。林冲和 鲁智深分手后路过柴进庄院,受到殷勤接待;柴进又写信给沧州官府托请照顾 林冲。林冲到了沧州牢营,由于送了银子给差拨、管营,又有柴进荐书,不仅 免了一百杀威棒,还被派去看管天王堂。此后(课文节选的内容由此开始),陆 谦、富安奉高俅之命追踪来到沧州,与差拨、管营合谋,必欲置林冲于死地。 林冲被残酷的现实步步紧逼,虽忍辱求全而不可得,终于杀死仇敌,投奔梁山, 走上反抗的道路,成为宋江起义军中著名的首领之一。
考情导分学析:目标
1.理清本文情节发展脉络,把握小说反映的“官逼民反”的主题。 2.赏析课文中的细节描写和景物描写,理解“风雪”等景物描写对情节、 人物的作用。 3.认识封建社会里被压迫者走上反抗道路的必然性。学会用历史的眼光来 看问题。认识到“和谐社会”“民生社会”的经典价值。
早读精粹案
金句银段
1.(1)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2)小不忍则乱大谋;忍小忿而就大谋。 (3)要做人,先学忍。 ----《劝忍百箴·忍经》
模样(mú) 1.模
模型(mó)
(12)道行.( ) (14)搠.倒( ) (16)央浼.( ) (18)赍.发( ) (20)拽.上( )
干事(ɡàn) 2.干
干涸(ɡān)
供销(ɡōnɡ) 3.供
供奉(ɡònɡ)
连累(lěi) 4.累 果实累累(léi)
劳累(lèi)
二、词语辨析 1.庇护·庇佑 辨析:“庇护”指袒护,保护;“庇佑”指保佑,一般指神灵的保护。 例句:(1)老师牺牲自己保全学生,父母献出生命庇护子女,更有无数彼此陌 生的人舍生忘死地钻进废墟寻找幸存者。 (2)药家鑫杀人以后,他的家人不是劝其投案伏法,而是替其掩护,托关系替 其开脱罪行,甚至乞求神灵庇佑。 2.贯注·灌注 辨析:“贯注”指集中,常用来指精神、精力;“灌注”指浇进,注入。 例句:在钻孔灌注水泥浆时,技术要求不能间停,他经常干通宵。虽然如此, 当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全神贯注地操作钻机打桩,丝毫不显疲惫之态。 3.素不相识·素昧平生 辨析:素:平素,向来。相识,相互认识。向来不认识的人或物(多用于人)。 强调的是不认识,多用于口语。 素昧平生:彼此一向不了解。指与某人从来不认识。强调的是不了解,多用于 书面语。 例句:(1)七号里的另一铺位上,是个素不相识的旅客。 (2)我与此人素昧平生,不知底细,但对于批评,无论出于何人,是否完全中 肯,理应听取。 4.纷纷扬扬 沸沸扬扬 辨析:纷纷:众多;扬扬:飘荡的样子。形容雪花飘落的样子。 沸沸:水翻滚的样子;扬扬:喧闹、翻动的样子。象沸腾的水一样喧闹。形容 人声喧闹。多形容议论纷纷。
4.“风雪”是故事发生的主要的自然环境,文章也着力在“风雪”上作景物 描写。文中能够表现风大雪猛的词语有哪些? 课文是怎样描写大风雪的? 这些 景物描写有哪些具体作用?
5.找出文中的三处细节描写,然后分析其作用。
5
6.林冲杀差拨和富安,用的是花枪,为什么杀陆谦用的是尖刀?而且如何 认识其手段的残忍?
3
例句:(1)朔风劲吹,不一会儿,纷纷扬扬,下起了漫天大雪。 (2)在某些新闻事件闹得沸沸扬扬的时候,我们应当保持冷静与理智,以免道 听途说,人云亦云,成为网络狂欢中助纣为虐的“罪人”。 三、重要词语解释 (1)交头接耳:彼此在耳朵边低声说话。 (2)天理昭然:旧称天能主持公道,善恶报应分明。昭然:明显。 (3)逆来顺受:对别人的欺负或无礼的待遇采取忍受的态度。 (4)逼上梁山:比喻被迫进行反抗或不得不做某种事。 (5)纷纷扬扬:(雪、花、叶等)飘洒得多而杂乱。 (6)素不相能:指一向不和睦。 四、脉络梳理 请从林冲的角度用四个字分别概括故事情节。
互动探究案
1.从语言、动作、神态、心理、肖像等细节描写总结林冲的人物形象。
2.“忍”是林冲人生哲学的核心,他上梁山之前有几次“忍”?思考并讨论
4
为什么林冲就不能像拳打镇关西的鲁达那样直接走上反抗道路?
3.林冲既忍又仁。自古中国就有不少劝人忍耐的话:打落牙齿往肚里咽,和 为贵,忍为高,忍字头上一把刀,小不忍则乱大谋。学生讨论:忍是否就等于窝 囊?他的这种既忍又仁的性格反映了什么样的小说主题?
知识链接
1.生活中关于《水浒》的成语、歇后语、熟语 歇后语:梁山军师——无(吴)用;李逵上阵——身先士卒;史进认师父— —甘拜下风;林冲上山——官逼民反;孙二娘开店——谋财害命;武松看鸭子 ——英雄无用武之地。 熟语:捋虎须、没脚蟹、鹅行鸭步、露马脚、人急智生、辱门败户、长嫂 为母、恋土难移、不怕官只怕管、三魂荡荡七魄悠悠、闲时不烧香,急来抱佛 脚。 捋虎须:捋:顺着长条形东西抚摸。比喻触犯有权势的人或冒着很大的风 险。比喻冒犯厉害的人。 没脚蟹::(1).没有脚的螃蟹。比喻无活动能力者。(2).比喻不见踪迹,行
2.有关忍的另一面 (1)韩信忍胯下之辱而终以封王拜将 (2)勾践卧薪尝胆而以三千越甲吞吴 (3)娄师德唾面自干 娄师德,字宗仁,唐代人,他官至同平章事,一生为将相 30 多年,稳而不 倒。其诀窍是能忍受任何侮辱而不动声色。 有一次,他弟弟被派去做代州刺史,临行时来向娄师德辞行。他便问弟弟: “你我受国家的恩宠太多,显荣太过,很容易招惹别人的妒忌,你有什么方法 可以避免呢?”他的弟弟说:“往后即使有人唾口水在我面上,我也只把它揩干 而已。”娄师德说:“这还不行。人家唾你的脸,就因为他对你生气了,如果你 把唾沫揩去的话,他便更恨你了。所以,你不要去揩,而要让它自己干,并且 要面带笑容承受,这才对呢!” (4)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忍是一种气度,是胸怀广大。正 是由于勾践知道忍,臣服于吴,卧薪尝胆,才有了后来三千越甲可吞吴之佳话; 正是由于宰相娄师德知道忍,有胸怀广阔,唾面自干的气度,更为我们诠释了 “宰相肚里能撑船”的真谛;正是由于张良知道忍,放下身段,为老人拾履, 得以磨练,才成就了“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美誉。忍,是成 大事者之广阔胸怀,是成大事者的一门必修课。
3.有限度的忍是一种修养,一种气度,是一种胸怀高远,旨在将来的谋略。 无限度的忍是一种怯懦,是一种软弱,是目光短浅、毫无原则的退让。
写作金库
1.有关林冲的忍
1
毫无节制的忍,会形成一种胆小怕事、忍气吞声、没有血性,独善其身的 国民性格。“忍”字头上一把刀,自我保护能力的缺失,一只猛虎变兔子,助长 了恶势力的毫无顾忌与官府的肆无忌惮,如此,进一步强化了人的渺小、卑微 意识,进一步强化了人的冷漠、懦弱的性格。
《林教徒风雪山神庙》节选自《水浒》第七回,是最精彩的章回之一。它 具体地向我们展示了在封建统治者一逼再逼,逼得无路可走的情况下,林冲终 于从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到拔刀而起怒杀仇敌,走上了反抗的道路。
当那妇人被捉后,几个被赶散的军卒没命地跑回去报告知寨刘高。刘高听 了大发雷霆,怒骂那些军卒,并用大棍狠打那些军卒,还声嘶力竭地吼道:“如 果不把夫人夺回来,通统下牢问罪。”那几个军卒无可奈何,只得央求本寨军 兵七八十人,各执枪棒,尽力去夺。不想来到半路,正撞着两个轿夫抬着知寨 夫人飞快地来了。众军卒接着了夫人,问道:“你们怎地能够下山?”那妇人撒 谎道:“他们见我说出是刘知寨夫人,吓得慌忙下拜,赶快叫轿夫送我下山。” 众军卒簇拥着轿子便回。军卒见轿夫走得快,便说道:“你两个闲常在镇上抬 轿时,只是鹅行鸭步,如今却怎地这等走的快?”那两个轿夫说:“本是走不动, 背后好象有人在打我们一样,所以就跑得快了。 真相是宋江救了刘知寨夫人。
它艺术的再现了梁山泊农民起义的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过程通过各个英雄被逼上梁山的不同经历描写出他们由个体觉醒到走上小规模联合反抗到发展为盛大的农民起义的全过程歌颂了以宋江为首的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精神表现了官逼民反这一封建时代农民起义的必然规律深刻反映出北宋末年的政治状况和社会矛盾
第 1 课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自主研习案
一、读准字音 (一)单音字 (1)迤.逦.( ) (3)勾.当.( ) (5)沽.酒( ) (7)忒.好( ) (9)朴.刀( )
2
(2)酒馔.( ) (4)朔.风( ) (6)彤.云( ) (8)嗔.怒( ) (10)聒.噪( )
(11)髭.须( ) (13)剜.肉( ) (15)行.货( ) (17)尴.尬.( ) (19)仓廒.( ) (二)多音字
2.作品简介 《水浒》也称《水浒传》、《忠义水浒传》,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水浒 传》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章回小说。它艺术的再 现了梁山泊农民起义的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过程,通过各个英雄被逼上梁山 的不同经历,描写出他们由个体觉醒到走上小规模联合反抗,到发展为盛大的 农民起义的全过程,歌颂了以宋江为首的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精神,表现了“官 逼民反”这一封建时代农民起义的必然规律,深刻反映出北宋末年的政治状况 和社会矛盾。《水浒》不是作者独立创作的作品,而是在民间故事、话本、杂剧 等集体创作的基础上再创作而成的。它所写宋江起义的故事源于历史真实。在 《宋史》中的《徽宗本纪》、《侯蒙传》、《张叔夜传》及其他一些史料中都曾提
都知道我利害吃醋,如今指名提我,要休我。” 鹅行鸭步:步:走。像鹅和鸭子那样的走路。比喻步行缓慢。 《水浒传》:腊月初,山东清风寨知寨刘高的夫人坐着一乘大轿,身边带
着七八名军卒,前去化纸上坟。一行人路过清风山时,被占山的王矮虎赶散军 卒,将那知寨夫人捉上山去。此时,宋江正在清风山上,得知此事便来说情, 要王矮虎放走刘高夫人。清风山头领燕顺、郑天寿碍于宋江的情面,不管王矮 虎愿意不愿意,喝令轿夫抬下山去。那妇人听了这话,插烛也似地拜谢宋江, 一口一声叫道:“谢大王!”两个轿夫心内害怕,抬着那妇人飞也似地奔下山去。
2.忍,是生活的大智慧。就像塑造万物的水,能忍之人,在苦难和挣扎面 前懂得忍耐,必定心若止水,处事波澜不惊,深藏着伟岸的节操却能在“无故 加之而不怒”时游刃有余。面对贬谪,苏轼能忍,于是吐纳珠矶的绣口在蛮夷 之地依旧泼墨风流;遭遇劲敌压迫,刘备能忍,煮酒论英雄处变不惊,于是吞 吐宇宙包纳四海的枭雄之志在韬光养晦间依旧不改;年少失意时,韩信能忍, 胯下之辱的洗礼最终成就了一代驰骋沙场的楚汉风流。这些人心中都拥有忍的 智慧,能进退,善变化,风雨袭来临危不乱。他们都懂得,有时,弯腰不是妥 协和示弱,而是一飞冲天、东山再起的跳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