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m原子力显微镜测试原理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fm原子力显微镜测试原理
AFM(原子力显微镜)测试原理是基于原子间相互作用力来检测样品表面形貌的一种技术。
其工作原理是将一个对微弱力极敏感的微悬臂一端固定,另一端有一微小的针尖,针尖与样品表面轻轻接触。
由于针尖尖端原子与样品表面原子间存在极微弱的排斥力,通过在扫描时控制这种力的恒定,带有针尖的微悬臂将对应于针尖与样品表面原子间作用力的等位面而在垂直于样品的表面方向起伏运动。
利用光学检测法检测法,可测得微悬臂对应于扫描各点的位置变化,从而可以获得样品表面形貌的信息。
AFM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力检测模块、位置检测模块和反馈系统。
当原子力显微镜探针的针尖与样品接近时,在针尖原子和样品表面原子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影响下,悬臂梁会发生偏转引起反射光的位置发生改变。
当探针在样品表面扫过时,光电检测系统会记录激光的偏转量(悬臂梁的偏转量)并将其反馈给系统,最终通过信号放大器等将其转换成样品的表面形貌特征。
AFM的主要特点是能够观察到纳米尺度的物体,甚至可看到原子。
采用原子力显微镜法在得到其粒径数据的同时可观察到纳米粒子的形貌,并通过原子力显微镜还可观察到纳米粒子的三维形貌。
然而,该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由于观察的范围有限,得到的数据不具有统计性。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更多信息,可查看AFM的相关文献或咨询专业技术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