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百色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测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百色市2021年春季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测试
高二文科综合
(历史部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
2.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试卷自行保存。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近期,四川广汉三星堆考古又有重大发现,新出土的金面具残片、圆口方尊、跪坐人像等重要文物备受瞩目,学者普遍认为以三星堆文明为代表的长江流域青铜文明,与中原商文
明各具特色,相互呼应。
据此可以证明( )
A.三星堆文明是中华文明的源头
B.三星堆文明超越同时代文明
C.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已形成
D.中华文明多元- -体发展模式
25.秦汉时期在攻克南越后,实行一种与内地郡县基本- -致而又有所区别的行政区划制度,建立“郡县”、“属国”、“道”等行政机构,并且实行移民政策,以实边疆。
由此可见,这些举措( )
A.完善了郡国并行制度B.使贵族政治退出历史舞台
C.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D.标志着君主专制开始确立
26.我国古代称足球为“蹴鞠”,宋代著名画家苏汉臣绘有《宋太祖蹴鞠图》,据《宋史》记载,宫中举行重大活动都有足球表演。
陆游有诗说:“乡村年少那知此,处处喧呼蹴鞠场。
”“蹴鞠场边万人看,秋千旗下一春忙。
”
“寒食梁州十万家,蹴鞠秋千尚豪华。
”据此可知( )
A.足球运动城乡普及B.足球为寒食的民俗
C.皇帝推动足球流行D.宫廷提倡足球运动
27.有人测算,晚明从漳州月港流入中国的白银,16 世纪70年代年均约25万两,80 年代年均约89万两,到1600年以后年均达到100万两的规模。
这些白银大量流入促使中国( )
A.萌生新的生产关系B.商品经济蓬勃发展
C.政府海禁政策失效D.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28.清末“新政”期间,清廷制订颁布了《商律》,随后在各地由不同籍贯和不同行业的商人组成的新型商会出现,这类新式商人团体明显打破了传统工商业“行帮壁垒”森严的弊病。
据此推知这一现象( )
A.使清末商人国家民族意识增强B.利于民族资本主义进-步发展
C.推动了商会联动机制的政治化D.导致晚清政府的商业政策转变
29.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中写道:“ 民国期间,孙中山受到两种力量的影响:-一个是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它已经和劳工组织形成密切联系;另一个是五四运动后,年轻- -代人所怀抱的热烈的民族主义情绪和高涨的民众精神。
”这是因为孙中山与这两种力量都( )
A.代表着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B.重视民众运动的开展
C.有着反帝反封建的共同目标D.高举民族主义的旗帜
30.按照1931年颁布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地主、资本家等剥削阶级都被剥夺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1939 年颁布的《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则明确规定了没有阶级区别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导致这- -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B.最低革命纲领的制定
C.正确革命道路的形成D.“左”倾思想彻底肃清
31.下图是1978-1999 年全国农村人均收入、消费、贫困线比较,由图可知,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 )
--据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2000年)
A.彻底消灭了农村贫困B.扶贫开发战略成效显著
C.建成了市场经济体制D.完成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32.15 世纪,欧洲人踏上戈雷岛(今非洲塞内加尔境内)后,一百多年里并未大兴土木,后来岛上开始密集修建集中连片的房屋,其中有妇产医院、学校、剧院和修道院等。
戈雷岛的开发可能得益于( )
A.新航路的开辟B.西方的资本输出
C.黑奴贸易的兴盛D.物质生活的变迁
33.工业革命以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频繁发生。
20 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是其中蔓延最广、破坏力最大的两次。
美国又是危机爆发的策源地和风暴中心,下图揭示出这两次危机爆发的共同原因是( )
A.金融市场的泡沫化B.信息传导的国际化
C.社会矛盾的尖锐化D.收入分配的畸形化
34.1918- -1920年苏俄为取得国内战争的胜利,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斯大林时期,苏联的国家经济政策又发生了变化,形成了斯大林模式。
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斯大林模式( )
A.是苏联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作出的选择B.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加以国家宏观调控
C.影响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制定D.日后阻碍了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发展35.有学者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形成了雅尔塔体系,其影响并没有随着冷战的终结而消失,而是留下冷战后的世界以及21世纪的宝贵遗产:“ 欧洲在衰落中走向复兴:亚太地区翻天覆地;民族国家使世界力量对比发生深刻变化;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方面的作用应当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这一论述意在说明雅尔塔体系( )
A.具有大国强权政治的色彩B.应随着两极格局瓦解而否定
C.孕育了一个多极化的世界D.造成了联合国作用难以发挥
二、非选择题:共160分。
第36~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都必须作答。
第43~46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35分。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37分)
材料一:“养老” 在中国古代的礼制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据《礼记.王制》记载:“殷人养国老(告老退职的高
官)于右学,养庶(老告老退休的士人)于左学;周人养国老于东胶,养庶老于虞庠。
”汉代,统治者强调以孝道治理天下。
《王杖诏书》中规定:70 岁以上的老人,朝廷赐给手杖。
凭此杖,老人可享受600石俸禄的官吏待遇。
同时在乡里设三老,选地方年长.且德高望重者任职,负责教化地方,解决民间纠纷。
唐宋以后,保持了由皇帝宴请老人的.习俗,称为“观脯”。
如康熙六十大寿时,举办“千叟宴”,宴请天下老人。
同时在全社会旌表高寿老人,对于年过百岁者,“照例给予建坊银,赠‘升平人瑞’匾额”。
——摘编自刘松林《古代中国的养老制度》材料二:现代意义.上的国家养老保险是从德国开始的。
1889 年,德国首相俾斯麦建立了第一个养老保险制度,其对象仅仅是生活因难的伤残老工人,缴费与给付水平极低。
二战后,随着《贝弗里奇计划》的实施以及英国“福利国家”的建立,以公共年金计划为特色的养老保险制度在工业化国家纷纷建立和完善。
有些国家将养老全扩展到全体公民,同其是否就业及工资收入无关。
罗斯福实施“新政”,颁布《社会保障法案》是其重要措施之一。
美国“新政”所建立的养老保险,是一种部分积累的筹资模式,在待遇标准上实行累退式的与工资收入相关联的制度,以照顾低工资劳动者。
此后,养老保险制度成为工业化国家普遍覆盖全体公民的一项最基本的社会保障措施。
——摘编自《中国养老保险文献综述》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古代养老制度的特点及其成因。
(15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美国家近现代养老保险制度的特点及影响。
(10 分)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 分)
材料中国历史上粮食生产状况统计表
一据卜风贤《传统农业时代的灾荒风险和粮食安全》整理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
(12 分)
(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
(二)选考题:共25分。
请考生从2道地理题、2道历史题中每科任选-题作答。
如果多做,则按每科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45.[历史一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5 分)
材料:北魏初期,刑罚较重而忽视对民众的教化。
孝文帝登基后,通过亲自断刑等深入了解法制建设的缺陷,于执政期间多次创制和修改法律。
他创立“留存养亲制”,对于犯罪的人,家中如有年长的父母而又无人照顾,则可返家尽孝。
逐步缩小“缘坐刑”对亲朋的牵连范围,又在很多情况下用流刑代替死刑。
他首创婚律,规定北魏权贵的通婚对象可以是汉族名门。
孝文帝深知吏治好坏乃兴废之所由,于是修改相关条例以更加具体地约束官员的行为。
他要求执法人员要有仁爱之心、公正执法;在执法判刑中堅决引入监督机制,促进法律量刑的公平性。
孝文帝还主张权贵犯法与庶民同罪,不仅亲身遵守法律,甚至太子也因触法被处以重刑。
北魏孝文帝法制改革,成为我国古代法制改革的典范。
--摘编自于彦梅《北魏孝文帝法制改革考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魏孝文帝法制改革的特点。
(8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北魏孝文帝法制改革的意义。
(7 分)
46.[历史——选修3: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15 分)
材料:巴黎和会后,美国对日本的海军扩张和在华优势地位极为不满,对日态度开始转变。
在1921年11月12日开始的华盛顿会议上,美国坚持美、英、日三国海军军力的比例为5:5:3,即美、英、日三国主力舰的数量为22艘、18艘、10艘,吨位为604450吨、500 650吨、299 700吨,签订军备限制协定后的十年内不得再增造舰只。
日本提出对美比率不能低于70%,但被否决,无奈之下只能同意美国提案。
在对华问题上,美国重新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和机会均等主义,而日本仍欲把山东问题视为“不可变更之事项”,试图保住胶东半岛。
在美英的斡旋下,经过多轮极为艰难的交涉,1922年2月4日,中日签订了《解决山东悬案条约》及《附约》共28条,中国勉强收回了山东主权,但日本在山东仍然保留了若干权益。
美日外交几番博弈,使东亚国际政治格局逆转。
--摘编自陈太勇《一战后国际新秩序重建时期日本外交战略的转向》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战后美日外交博弈的原因。
(6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一战后美日外交博弈的结果和影响。
(9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