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职衔接课程结构一体化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鲁职中衔接课程结构一体化设计,优化高技能人才培养途径
一、中高职教育衔接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迅速发展,2005年全国高职招生268万人,比2000年增长了4.5倍。

随着高职院校扩招和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中职毕业生升入高职院校的人数持续增长,上海等地区中职生的升学比例甚至超过30%,中高职教育衔接已成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

而中高职衔接制的核心是课程的衔接,由于中职与高职的课程往往是各自独立、相互分离,因此课程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凸现了出来。

1.非专业对口衔接,造成知识和技能错位。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为了扩大生源,并未严
格按专业对口招收中职毕业生,有的地区只是分成文、理两大类“对口”招生。

由于非专业对口衔接,学生在中职阶段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大部分无用,几乎从零起点开始学习新专业,而文化基础又不如普通高中毕业生,严重影响高职教育质量。

2.非一体化设计的专业对口衔接,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重复。

高职院校的招生对象有
中职毕业生和普通高中毕业生,许多学校按普通高中毕业生设计教学计划,这样专业对口的中职毕业生进入高职后,许多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出现重复,有些专业重复率超过60%。

以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为例,根据2004年教育部的职业院校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分析比较三年制中职和两年制高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汽车电工专门化方向)专业课程(见表1)。

我们发现高职的三类专业课共开设15门,合计1460学时,其中有11门课程与中职出现重复,学时数超过1100学时,约占专业课总数的75%。

3.高职专业课程零起点,难以培养高技能人才。

高职与中职在人才培养的层次上理应
有明显的差异,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由于高职专业课从零起点开始,而且专业课学时数少于中职。

仍以上述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为例,高职的专业课比中职少790学时,可能出现高职毕业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反而不如中职毕业生。

如果不计最后一学期的企业实践,高职生在校专业学习仅1100学时,显然难以达到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目标。

表1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中、高职专业课比较
二、中高职一体化课程结构设计的基本思路
根据上述分析,实施中高职教育衔接,如果没有一体化设计的教学计划,无论是非对口衔接专业错位,还是对口衔接课程与内容重复,都存在很大损失,严重影响职业教育质量。

设计中高职衔接一体化课程结构,实施一体化教学计划,优化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途径,已是当务之急。

1.构建整体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设计中高职一体化课程结构的前提,是根据社会需要和职业岗位的要求,按照职业分类和职业标准,确定技能型人才从初级到高级的职业能力标准和层次结构,构建一个整体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明确中职培养技能型人才和高职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目标及其标准,避免中职、高职培养目标出现职业能力水平和教育层次的重复和错位。

2.实施中高职一体化教学计划。

要使中高职衔接达到最佳效果,关键是实现真正的专业对口衔接实施一体化教学计划。

应由教育主管部门组织高职院校、中职学校、行业专家和职业教育专家,根据企业相关职业岗位的工作分析,按照相关国家(行业)职业标准和职业鉴定考核要求,制定相应的职业能力标准,设计并实施一体化教学计划,制定中职与高职的专业教学标准。

3.制定中高职衔接的接口标准。

要确保中高职课程的高效衔接,关键是在一体化教学计划的设计中,必须统一制定相应的专业接口标准。

根据目前实际情况,接口标准可分为专业、文化基础两部分。

专业部分接口标准,可按照相关国家职业标准四级(中级工)和相应的职业鉴定考核要求制定;文化基础部分接口标准,与高职招收中职毕业生的考试要求一致。

4.构建整体性的课程结构体系。

要培养适应企业需要的人才,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必须与企业的岗位要求相结合。

应根据企业职业活动,以工作过程为主线,按照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来设置课程和教学内容,以职业能力为核心构建整体课程结构体系。

这样不仅能避免中、高职课程内容的简单重复,提高教学效果,而且能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有利于造就高技能人才。

5.采用“3+2”学制模式实现课程衔接。

目前实行中高职一体化衔接的学制主要是五年制高职,但这种模式对办学主体和专业设置等条件有特殊要求而受到一定限制。

根据教育部鼓励发展两年制高职的精神,考虑到现行的中职、高职学制,我们认为采用“3+2”学制模式较合适,适用的范围更广。

另外,借鉴德国的师傅培训模式,结合我国的情况,也可以考虑中职毕业生工作两年后通过选拔再进高职,这样更加符合高技能人才的成才规律。

三、一体化课程结构的基本框架
课程结构是课程内部各部分、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结合,具有一定功能的组织形式。

中高职衔接一体化课程体系宏观上采用“工”字形结构,分为专门化方向课程、专业核心技术课程、大类专业基础课程和公共基础课程四个层次(见图1)。

下层以大类专业为基础,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涵盖多个专业,专业基础面宽,适应性强;中间层以专业核心技术为支撑,专业稳定性好;上层以企业的职业活动为基础,每个专业对应若干职业岗位,针
对性强。

这样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不仅能够符合企业要求,也有利于学生的就业和未来发展。

图1 课程结构基本框架
1.专门化方向课程。

即按照专业相关职业岗位的工作要求,根据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设置的课程。

通常一个专业对应若干个职业岗位,针对每个职业岗位要求设置专门化课程。

课程教学内容注重与企业实践相结合,并涵盖相应的国家(行业)职业标准和职业技能鉴定考核的要求,与职业资格证书接轨。

课程开发应以企业的职业岗位工作分析为基础,采用“项目任务分析”法,以工作过程为主线,按照工作规范、工作内容和性质确定工作项目、任务;然后分析完成每项任务所需的职业能力;根据工作任务、职业能力,按照工作性质、逻辑关系和相关性,遵循教学规律,设置课程和确定教学内容。

专门化方向课程作为限选课程,学生可以根据市场需要,结合自己特点选择其中1-2门。

此类课程可采用项目教学,根据企业的工作项目和职业技能鉴定考核要求设计项目,每个项目作为相对独立的单元,具有特定的教学目标和功能。

2.专业核心技术课程。

根据各专门化方向之间具有共同的职业能力,提炼能反映专业特性的技术,以此为基础构建专业核心技术课程。

学校职业教育与岗位培训的不同,在于不仅要考虑当前企业的需求和学生的就业问题,也要考虑学生和专业未来的发展。

根据技术发展的生命周期理论研究,一般技术的生命周期较长,可达几十年,而产品的生命周期较短,因此以技术为基础构建专业课程,专业的生命周期就比较长。

而按照企业的工作任务设置的任务引领型课程,由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企业实践,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但若
所有专业课程都按照工作任务设置也会存在弊端:一是有些专业覆盖面广,涉及的职业岗位多,相应的工作任务难以穷尽;二是由于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等,岗位变化大,毕业生实际就业岗位可能与所学不一致;三是各项工作任务分散独立,难以形成有机的整体,不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职业能力。

因此,有必要设置专业核心技术课程,培养学生掌握本专业的基本技术和方法,提高综合职业能力。

3.大类专业基础课程。

大类专业是根据专业分类将相关的若干专业按照技术内涵划分的专业群。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专业目录,总体上可归纳为建筑、制造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信息技术、商贸、财经、医药卫生、外语、美术、管理等各大类,比如将机电应用技术、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电气设备安装、船舶机械装置等专业归为机电技术大类。

大类专业基础课程也可称为职业基础课,是以大类专业共同的知识和技能为基础构建的课程。

大类专业基础课与学科性专业基础课不同,主要教学内容是相关职业领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注重实用性,如企业生产或服务的工作流程、基本的技术和方法等。

像机械制造技术就可以压缩机、汽车等典型的机械为例,阐述机器的组成结构,包括驱动部分、传动部分、工作部分、控制部分、辅助部分等,以及各部分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典型零部件的制造工艺和材料选择,包括铸造、压力加工、焊接、机加工、热处理等;设备的装配、调试、维修的技术。

教学中可通过教学录象,安排基本技能实训,将相关知识和技能整合为综合课程。

设置大类专业基础课程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适应能力,有利于学生正确选择专业和个性发展。

由于中高职衔接学习周期长达5年,而学生入学时年龄较小且对专业知之甚少,选择专业存在一定盲目性。

故第一阶段学习可不分专业,待学完大类专业基础课后再分流,有助于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学习。

此外,根据现代心理学理论研究,学生原有认知结构对新的学习会产生影响,通过大类专业基础课程学习,可拓宽学生掌握的知识、技能覆盖面,增强适应能力,有利于将来就业、转岗学习新技术和终身学习。

4.公共基础课程。

按照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要求,各专业一般都应设置包括德育、体育、文化基础课等在内的公共基础课。

但目前关于中职文化基础课的设置存在较大争议:是否一定要作为必修课?是否要制定统一课程标准?如何确定标准?等等。

我们认为,为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学习能力,并为专业学习打下基础,有必要制定统一的文化基础课程标准。

具体可供采用的方案,一是由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统一课程标准,分为两个层次,“标准1”作为中职各专业必须达到的最低标准,“标准2”作为中职升高职的接口标准,各专业在最低标准的基础上,根据专业要求制定相应的文化基础课程标准;二是考虑到目前的实际情况,中职生源的文化基础普遍较差,因此可以只制定中职升高职的接口标准,而不制定统一的最低标准,具体教学内容和要求根据各专业需要而定;三是对于文化基础较差而不能通过最低标准的学生,允许其选修专业课来补偿文化基础课的学分。

此外,建议初中毕业生实行学业水平考试,达不到初中毕业要求的学生应补习文化或直接进入劳动预备制培训。

四、一体化课程结构的技术设计
1.衔接层次结构。

根据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衔接,基本上可分为三种模式:一是纵
向延伸,即学生在职业教育各阶段都能获得相同或相近工作领域的职业资格,高职获得职业资格的层次高于中职;二是横向扩展,即学生在各阶段获得不同工作领域的职业资格,但高职获得职业资格的层次并不一定高于中职,主要适用培养复合型人才;三是纵横拓展,即学生在各阶段获得层次和工作领域不同的职业资格,如机电一体化技术人才培养。

我们认为根据我国目前情况,比较适合采用纵向延伸和纵横延伸扩展模式。

而依据职业标准确定专业课程衔接的接口标准,是解决中高职衔接最有效的方法。

因为职业标准是国家对行业从业人员工作能力水平的规范性要求,是用人单位招聘录用人员的重要依据。

我国职业教育要大力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就应以职业标准为人才培养的重要依据。

比如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中职的培养目标为中级工(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职的培养目标为高级工(国家职业资格三级),这样中级工要求的相应技能和知识,就可以定为中高职专业课程衔接的接口标准。

2.各类课程的比例结构。

不同的专业具体要求不同,专业技能训练的时间也可能有所
不同。

一般在“3+2”模式的课程衔接中(见图2),“公共基础课1”约800-1000学时,“公共基础课2”约400-600学时,“公共基础课3”约400-500学时;“大类专业基础课”约200-400学时,“专业核心技术课1”约300-400学时,“专业核心技术课2”约400-500学时;“专门化方向课1”约400-700学时,“专门化方向课2”约400-600学时;企业实习为18-20周。

中高职的接口标准为学生学完公共基础课1-2、大类专业基础课、专门化方向课1,达到规定的要求,合计约2600-3000学时左右。

高职
中职
图2 中高职课程衔接层次结构
3.分层递进、分层教学。

分层有两层含义。

在宏观课程结构上,按专业的进程分为大
类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门化方向课程三层次,分层递进,专业知识和技能逐步深化,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在微观课程结构上,有些课程根据教学目标和要求,也可分为基础、提高两个不同的层次,适用于不同基础和有不同需求的学生。

至于层次的划分标准,专门化方向课、专业核心技术课、大类专业基础课可参照国家职业标准和职业技能鉴定规范考核要求中相应的要求确定,例如初级要求对应基础层次,中级要求对应提高层次等;公共基础课则可由各省市教育部门根据实际情况规定基础层次,即适用于所有专业学生的最低要求,提高层次的教学内容则应达到升学考试的要求。

需要说明的是,分层主要是从课程结构上分析,具体各阶段的课程安排在时间上是可以相互交叉的。

4.课程综合化、模块化、学分制。

根据教学内容的有机融合,实现课程的综合化,不
仅可以避免教学内容重叠,提高教学效益,而且有利于学生提高综合能力。

而课程的模块化和学分制的实行,则使学生能够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模块组合课程,实现不同的教学目标。

比如,若以中职毕业就业为目标,就可选择文化基础课的基础模块,以及专业核心技术课程、专门化方向课程的提高模块,从而达到中级工考核要求;若以升学为目标,则可选择专业核心课程的基础模块以达到初级工要求,同时选择文化基础课的提高模块以达到高职的入学要求;若要获得两个职业资格证书,也可以在专门化方向课程、专业拓展课程中选择两个不同职业标准的相关课程。

五、适用条件
1.适用于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专业。

由于中高职衔接一体化,学习时间长达5年,一般
不适用于如文秘、市场营销之类的专业,而适用于培养技术含量高、专业技能要求高且训练时间长,社会需求量较大的专业人才,如从事模具设计制造高级工,编制工艺的工艺员,汽车、高级自动化设备的总装、调试与维修人员,计算机软件开发、编程人员,艺术类、外语类专业人才等。

2.适用于文化素质较好的生源。

高技能人才需要具有熟练的专业技能和丰富扎实的专
业知识,所学的知识深度、难度要比中职高一层次,如建筑、机电类等专业学生要学习高等数学、专业技术,因此学生必须具有良好的文化基础和学习能力。

目前上海等地中职生源普遍素质较差,如要实施“3+2”模式,建议扩大外省市招生名额,吸引优秀的初中毕业生。

3.适用于办学水平较高的中、高职学校。

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技术要求高,难度较大,
学校必须具备良好的师资和教学设备,具有较高的教学管理水平,需要一套较完善的管理方法和管理制度。

试行的中职学校应为国家级重点学校,高职的条件必须符合教育部有关规定,教学质量良好。

4.必须形成一体化的教学管理机制。

根据上海前几年试行的“3+3”模式的经验,由
于许多联办的中、高职学校是分别独立设置的,没有实施一体化的教学计划;只有少数属于同一行业系统的中、高职学校比较重视一体化课程设计,取得较好的效果。

因此我们建议由省市一级教育主管部门组建专门的中高职衔接指导委员会,联办的中、高职学校组成统一的教学管理委员会,为实施“3+2”模式提供必要的机制保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