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语文课外古诗词鉴赏合集.doc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内外古诗词(共13首)阅读鉴赏题中考题汇总(背诵带答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内外古诗词(共13首)阅读鉴赏题中考题汇总(背诵带答案)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内外古诗词(共13首)阅读鉴赏题中考题汇总(背诵带答案)课内古诗词目录《唐诗五首》野望(王绩)黄鹤楼(崔颢)使至塞上(王维)渡荆门送别(李白)钱塘湖春行(白居易)《诗词五首》饮酒(其五)(陶渊明)春望(杜甫)雁门太守行(李贺)赤壁(杜牧)渔家傲(李清照)课外古诗词目录课外古诗词诵读(一)庭中有奇树《古诗十九首》龟虽寿(曹操)赠从弟(其二)(刘桢)梁甫行(曹植)课外古诗词诵读(二)《浣溪沙》晏殊《采桑子》欧阳修《相见欢》朱敦儒《如梦令》李清照一、《野望》(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这首诗写的是山野秋景。
全诗通过萧瑟静谧的景色描写和诗人面对牧者猎者虽相见而不相识的情景,流露出诗人孤独抑郁的心绪,抒发了惆怅、孤寂的情怀。
2.“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描画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答:每一棵树都顶着一抹金黄的秋色,起伏的山脉重峦叠嶂,披上了落日的余晖。
树叶黄了,落到地上,山后的太阳余晖落在山上。
举目四望,树林和山峦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
整个画面萧瑟恬静。
3.“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描画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1答:牧人驱赶着牛群回家,猎人骑马带着收货的猎物回家,好一派故乡景象。
4.本诗在写景上有什么特色?答:颔联写的是秋野静景,颈联写的是秋野动景,以动衬静,意境更显静谧。
5.“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一句援用了怎样的典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豪情?答:作者说自己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了,身边竟无相识的熟人或朋友,只好唱起《采薇》之歌,与伯夷、叔齐那样的人交朋友了。
运用典故,抒发了孤独抑郁的心情和隐逸山林的愿望。
二、《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18首古诗赏析汇总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18首古诗赏析汇总01 野望[唐]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鉴赏品析1.主题概述。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隐居之地的清幽秋景,在闲逸的情调中,带着几分彷徨、孤独和苦闷之感。
2.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联系作者的生平,说说你对诗作思想感情的理解。
这首诗中间两联主要写景,描绘了诗人薄暮时分于东皋所见的田园风光。
夕阳余晖晕染下,每一棵树,每一座山,都呈现着浓浓的秋意;放牧的人赶着牛返回,猎人骑着马带着猎获的禽鸟归来。
诗歌首联“徙倚”二字,点明作者徘徊无依的孤独心境。
颔联和颈联写的都是恬淡自然的田园景物,但因作者心绪的原因,都染上了一层忧郁、孤独和清冷的色彩。
尾联抒发感情,田园生活的静谧和安闲冲淡不了诗人的忧郁,他感觉自己并不能融入这诗一般的田园山水,只好从先贤那里寻找慰藉。
诗人的彷徨、孤独和苦闷,可能是因为仕途的不得志,感觉前途渺茫,所以他三仕三隐,寄情于诗酒。
02 黄鹤楼[唐]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鉴赏品析1.主题概述。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登上黄鹤楼时的所见所感,抒发了诗人吊古怀乡之情。
2.此诗是怎样将神话传说与眼前景物融为一体的?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黄鹤楼》前两联,均是先写神话传说,再写眼前景物,虚中有实,抚今追昔,写出诗人对世事变化难以预料的感慨。
以神话传说起笔,则增添了黄鹤楼的神异色彩,大大丰富了诗歌的内容。
首联从神话传说落笔,起笔高远,回到现实情境,又仿佛黄鹤从天而降一样,神秘莫测。
颔联先写黄鹤之杳然不见,在远望天际,寻觅黄鹤踪影之时,顺势转换为对天际白云的描绘,转换自然,毫无痕迹。
从句中两个“空”字,可以体会到诗人吊古伤今,无限怅惘的情感。
3.全诗以“愁”字收篇,有什么作用?全诗以一“愁”字作结,点出了全篇的主旨。
八年级上册语文课后十首古诗赏析
八年级上册语文课后十首古诗赏析1.《长歌行》鉴赏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题解:此诗选自汉乐府。
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朝廷音乐机构,汉武帝时得到大规模地扩建,从民间搜集了大量的诗歌小说诗歌文学作品,后人通称之为“汉乐府”。
之后,乐府也便成了一种体裁,内容丰富,题材广泛。
本诗是其中一首。
注词释义:长歌行:汉乐府曲调名。
晞:晒干。
阳春:生长茂盛。
布:散布,洒满。
德泽:恩泽。
焜黄:枯黄。
颜色衰老的样子。
华:同“花”。
衰:为了押韵,这里可以按古音读作cuī。
徒:白白地。
古诗今译:园中有碧绿的葵菜,晶莹的朝露在阳光下晒干。
春天把幸福的希望洒满了大地,所有生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生机。
只担心瑟瑟的秋天来到,树叶儿枯黄而漂落百草凋零衰亡。
千万条大河奔腾著东流入大海,什么时候才能重西流?少年时不努力,到老来只能是空空悔恨了。
名句赏析:“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本诗借物言理,以园中青青的葵菜作比喻。
其实在整个春天的阳光雨露之下,万物都在争相努力地生长。
因为它们都怕秋天很快地到来,深知秋风的厉害。
大自然的生命节奏如此,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一个人少年时如果不趁著大好时光努力学习奋斗,让青春白白地浪费,等到年老之时后悔也来不及了。
这首诗由眼前青春美景想到人生易逝,鼓励青年人要珍惜时光,努力向上,牢记“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警训,催人奋进.2.野望(王绩)东皋薄暮望,徒(xi三声)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译文:在黄昏的时候,我伫立在东皋村头怅望,彷徨徘徊心中没有主张。
每一棵树都凋谢枯黄,每一座山峰都涂上落日的余晖。
放牛的儿童骑着小牛回家,猎人骑着骏马带回猎物。
我看到这些人又并不相识,心情郁闷于是长声歌唱《诗经》中“采薇采薇”的诗句。
注释:1.东皋:山西省河津县的东皋村,诗人隐居的地方。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鉴赏合集》教案
庭中有奇树《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译文庭院里一株佳美的树,满树绿叶衬托着茂密的花朵,显得格外春意盎然。
我攀着树枝,摘下了最好看的一串花朵,想把它赠送给日夜思念的亲人。
花香充满了我的衣服襟袖之间,可是天遥地远,没人能送到亲人的手中。
并不是此花有什么珍贵,只是别离太久,想借着花儿表达怀念之情罢了。
注释⑴奇树:犹“嘉木”,佳美的树木。
⑵发华(huā)滋:花开繁盛。
华,同“花”。
滋,繁盛。
⑶荣:犹“花”。
古代称草本植物的花为“华”,称木本植物的花为“荣”。
⑷遗(wèi):赠送,赠与。
⑸馨(xīn)香:香气。
盈:充盈,充积。
⑹致:送到。
X k B1.c o m⑺贵:珍贵。
⑻感:感受,感动。
别经时:离别之后所经历的时光。
赏析这诗写一个妇女对远行的丈夫的深切的怀念之情。
由树及叶,由叶及花,由花及采,由采及送,由送及思。
开头两句写庭中奇树,叶绿花发。
让人联想到时节的更替,别离的痛苦;同时奇树的欣欣向荣也与孤居无依的守望者的凄凉孤独形成对照。
从表现手法上来看,开头两句是以树起兴。
五、六句是写“奇树”的花朵是那样的美丽,那样的芬芳,无奈“路远莫致之”,相隔的路途太遥远,根本不可能送到丈夫的手里。
折花寄相思的愿望不能实现,着实令人惋惜。
这两句运用的是对比的手法。
整首诗围绕着“但感别经时”这一主题展开,把那相思之苦藏在那似乎毫不相干的奇树的花叶枝条里,收到了含蓄蕴藉的艺术效果。
1.前人在评价此诗时说有一诗句非常有“新意”,表现了诗人的创造性,你能断定是哪一句吗?简单说明一下理由。
答:“馨香盈怀袖”。
香气本来是看不到、摸不着的东西,但作者却能把它写得像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很生动形象。
2.分析最后一句“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进”在全诗结构上起的作用。
答:卒章显志,点明诗旨;升华情感(诗人在前面着重渲染之后,情感逆转,眼前物不再是那么重要,更令人伤感的是别离那么久的时间,至此全诗的情感突然得到升华)。
八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赏析
八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赏析1.长歌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曰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赏析本诗的前六句,揭示出春荣秋枯这个自然规律。
这六句诗,主要写自然界植物花草的荣枯变化,以托物起兴的方法,为过度到珍惜时光作铺垫。
七、八句用深动巧妙的比喻,来揭示时光就象流水一样不会倒转,人老了就不会再年轻这一客观规律,从而突出人应珍惜宝贵时光这一中心意思。
比喻贴切,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使诗句具有很强的逻辑力量。
最后两句则进一步指出,一个人要有所作为,有所发明创造,就应该从青年起努力学习,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否则便会虚度岁月,一事无成而空自悲叹!这两句诗是古代诗人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人生格言,对于今天的广大青少年,仍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
全诗看起来平淡,都是些当时年间的口头用语,但仔细体味,就会觉得意味深长,乃是在平浅的语句中寄寓着不平凡的内容,词浅意深,淡而多味。
读过之后,很受启发。
2.野望唐·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赏析诗的第一句交代野望的时间和地点,点出一个“望”字。
中间四句写景。
是一幅美好宁静的秋日晚归图。
“树树”、“山山”两句,是历来传颂的写景明句。
可是,看了第七句忽然一转:“相故无相识”,原来那随愿而归的牧人和猎人并没有他认识的人,他的“欲何依的心情并没有解决;于是他就只好长声歌唱,追怀伯夷、叔齐那样的人,想和类似那样的贤人交朋友。
不过,现实中还没有相识的。
这两句照应第二句,进一步写他彷徨无依、孤独忧郁的心情。
诗的语言朴素,写景自然,真实的写出了着上秋色、夕阳的田园风光。
在景物描写上,采用了远近结合与动静相结合的方法。
“树树”两句是远景,“牧人”两句是近景;“树树”两句是静景,“牧人”两句是动景。
远景、近景、动静、静景,在诗人笔下十分和谐。
3.早寒江上有怀唐·孟浩然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完整word版)八年级上册古诗词赏析
八年级上册古诗词赏析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悲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天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标题中的“乐天”是指谁?“酬乐天”的意思是什么?2、全诗表达了诗人如何的感情?3、首联写出了诗人如何的遭受?表达了诗人如何的感情?是如何描绘表达的?请联合详细内容加以剖析(或从练字角度赏析首联)。
4、颔联“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运用了哪两个典故?分别表达诗人如何的思想感情(或各有什么作用)?5、颔联表达了诗人如何的思想感情?是如何表达的?请联合详细内容加以剖析(或赏析颔联)。
6、请描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显现出的画面(或颈联的原意是什么?)。
7、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揭露了如何的真理(或此刻人们给予颈联什么新意?)是如何揭露的?联合详细内容加以剖析。
8、颈联表达如何的感情?9、从修辞角度赏析“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10、尾联表达了诗人如何的思想感情?11、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尾联中的“长”字。
12、这首诗感情浓烈,前后感情基调有什么不一样?【答案】 1、标题中的“乐天”指诗人白居易,“酬乐天”的意思是以诗酬答(赠答)白居易。
2、全诗既表达了诗人被贬官以后愤懑不平之情,也表达了诗人对仕宦升沉和世事变迁的豪迈乐观的感情。
3、首联诗人经过“悲凉地”和“弃置身”这两个富裕感情色彩字句的衬着,写出了作者远离京城,身处偏僻之地,长远被贬谪,遭弃用的遭受,表达了作者无穷酸楚和愤懑不平之情。
4、①向秀闻笛:表达对受害致死友人的和人事全非的沉痛迷惘之情;②王质烂柯:表达对光阴流逝、人事变迁的悲迷惘之情。
5、诗人经过典故向秀闻笛和王质烂柯,委宛委宛地表达了对受害致死友人的和对人事全非,光阴流逝、人事变迁的无穷沉痛迷惘之情。
6、波浪滔滔的大江之上淹没的船只旁边,有不计其数的船只扬帆经过,枯死的树木前头有千千千万棵树木竞相争春,表现出一派活力勃勃、繁荣昌盛的情形。
语文八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赏析
野望
王绩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 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 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 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 长歌怀采薇。
走近作者
王绩,字无功,绛州龙门(今山西龙门) 人。生于隋末唐初,文学史家一般把他列为 最早的唐代诗人。贞观初年,因病告退,仍 回故乡,隐居于北山东皋,自号东皋子。王 绩以诗赋著名,其文集名《东皋子集》。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传说中的仙人早乘白云飞去, 这地方只留 下空荡的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飞去的黄鹤再也不能复返了, 唯有悠悠白 云徒然千载依旧。
译文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汉阳晴川阁的碧树历历在目, 鹦鹉洲的芳 草长得密密稠稠,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到张九龄的援引。《淮南子·说林训》:“临渊羡鱼, 不若归家织网。”又《汉书·董仲舒传》;“古人有言 曰,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译文
八月湖水平, 涵虚混太清。
八月洞庭湖水盛涨与岸起平,水天含混迷迷 接连天空。
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云梦二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 把岳阳城撼动。
译文
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
早寒江上有怀
孟浩然(唐)
走近作者
孟浩然(689~740) ,唐 代诗人,汉族。本名浩,字 浩然,世称“孟襄阳”。襄州 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与另 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 为“王孟”。他以写田园山 水诗为主。因他未曾入仕, 又称之为孟山人。
走近背景
孟浩然曾与唐玄宗开元十五年到长江 下游漫游过一次,开元十七年至二十一年 孟浩然再到吴越漫游。这首诗可能作与漫 游时期。因离乡日久,触景生情,便在诗 中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并抒发了心境的 迷茫之情。
八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古诗词赏析大全
八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古诗词赏析大全01 野望(王绩)【原文】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译文】黄昏的时候伫立在东皋村头怅望,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
每棵树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都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放牧的人驱赶着牛群回家,猎人骑着马带着猎物各自随愿而归。
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赏析】此诗写山野秋景,景中含情,朴素清新,流畅自然,力矫齐梁浮艳板滞之弊,是王缜的代表作之一。
首联叙事兼抒情,总摄以下六句。
首句给中间两联的“望”中景投人薄薄的暮色;次句遥呼尾句;使全诗笼罩着淡淡的哀愁。
颌联写薄暮中的秋野静景,互文见义,山山、树树,一片秋色,一抹落晖。
萧条、静谧,触发诗人彷徨无依之感。
颈联写秋野动景,于山山、树树,秋色、落晖的背景上展现“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的画面。
这画面,在秋季薄暮时的山野闲具有典型性。
既然是“返”与“归”,其由远而近的动态,也依稀可见。
这些牧人、猎人,如果是老相识,可以与他们“言笑无厌时”(陶潜《移居》),该多好!然而井非如此,这就引出尾联:“相顾无相识”,只能长歌以抒苦闷。
王绩追慕陶潜,但他并不像陶潜那样能够从田园生活中得到慰籍,故其田园诗时露彷徨、怅惘之情。
此诗一洗南朝雕饰华靡之习,却发展了南齐永明以来逐渐律化的新形武,已经是一首比较成熟的五律,对近体诗的形式颇有影响。
【主题】全诗通过对萧瑟恬静的秋景描写,表现了作者的百无聊赖的彷徨和孤独无依的抑郁心情。
【写法】首联借“徙倚”的动作和“欲何依”的心理描写来抒情;颔联写树写山,一派安详宁静;颈联中用几个动词进行动态式的描写,以动衬静;尾联运用典故,表达了自己在现实中孤独无依的苦闷与惆怅,只好追怀古代了隐士,抒发了孤独无依的抑郁之情,同时兼有不问世事的闲适思想。
【常见考题】一、理解性默写1.点明时间地点和事件,并表现诗人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的句子:,。
八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赏析(8首)
八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赏析(8首)一、《庭中有奇树》——古诗十九首在春天的庭院里,有一株美丽的树,绿叶茂盛,开出茂密的花朵,显得生气勃勃,充满着春意。
女主人攀着树枝,折下最好看的一朵花,要送给日夜思念的亲人。
花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女主人感到无奈,因为亲人在远方,无法送到他手中。
她手执花儿,久久地站在树下,任由香气充满怀袖,表达着她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这朵花并没有什么珍贵之处,只是因为别离太久,想借花儿表达思念之情。
这首诗写了一个妇女对远行丈夫的深切怀念之情。
诗人通过树、叶、花、采、送、思的层层递进,描绘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花事的兴盛,显示了人物的孤独和痛苦,同时也隐藏着更深的象征意义。
诗的结尾“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是主人公无可奈何的自我宽慰,也点明了全诗的主题。
二、《龟虽寿》XXX(东汉)神龟虽然能够长寿,但也会有死亡的时候。
腾蛇即使能够乘雾升天,最终也会死亡,变成灰土。
老千里马虽年迈躺在马棚里,它的雄心壮志仍然是能够驰骋千里;有远大抱负的人士到了晚年,也依然保持着奋发思进的雄心。
这四句是著名的名句,表达了XXX老当益壮、锐意进取的精神面貌。
笔力遒劲,韵律沉雄,内蕴着一股自强不息的豪迈气概,深刻地表达了人类追求进步、不断超越自我的精神追求。
盈缩之期,不仅在于天命,也在于个人的身心调养。
只要我们保持身心健康,就能延年益寿。
让我们用歌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XXX的《赠从弟》(其二)中,高高耸立的松树在山谷中挺立,不畏严寒,挺拔美好。
诗人通过XXX来表现自己对高风亮节的赞美和追求,希望人们能像松柏一样坚贞自守,不因外力的压迫而改变本性。
这首咏物诗通过典型环境来刻画典型性格,使松柏的形象以胜利者的姿态傲然挺立在高山之巅,显示出一种激励人心和斗志的崇高美、悲壮美。
全诗以简练的语言写出了松树刚正坚贞、不屈不挠的鲜明形象和不向严寒低头,不向残暴弯腰的气节,诗作融入了对松树赞颂的深厚感情,其用意是以比兴手法象征诗人自己的性格与抱负,同时也是为了勉励他的从弟。
八年级(上)课外古诗赏析
一、《长歌行》1、诗歌思想感情:这首诗采用比喻,借“朝露易逝、花草枯萎和百川归海”等形象说明美好时光短暂而易逝,且一去不复返。
劝诫人们珍惜时光,及早努力,不要等老了再徒然叹息。
写作特点:1、借物言理,以园中的葵菜作喻,鼓励青年人要珍惜时光,催人奋起。
2、比喻贴切,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使诗句具有很强的逻辑力量。
名句赏析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一个人少年时如果不趁着大好时光努力学习奋斗,反而让青春白白地浪费,等到年老之时后悔也来不及了。
鼓励青年人要珍惜时光,努力向上,牢记“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警训,催人奋进。
二、《野望》1.思想感情:《野望》写的是山野秋景,全诗于萧瑟恬静的画面中流露出孤独抑郁的心情。
2.写作手法:情景交融3.名句赏析:①“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举目四望,到处是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
在这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与猎马的特写,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来。
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②“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描述画面:举目四望,树林和山峦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
整个画面萧瑟恬静。
③“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表达的思想感情:抒发孤独抑郁的心情和避世退隐的愿望。
三、《早寒江上有怀》1、诗歌思想感情:这是一首怀乡思归的抒情诗。
借鸿雁南飞,引起客居思归之情,深情地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
2、写作特点:情景交融3、名句赏析A.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面对秋末冬初的萧条景物,不禁勾起思乡情怀,“乡泪客中尽”,正面抒发了思乡,一个“尽”将诗人的思乡之情作了尽情的抒发。
B.首联“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落木萧萧,鸿雁南翔,北风呼啸,天气寒冷,作者活画出一幅深秋萧瑟凄清的景象。
C.尾联情景交融,请分析。
这句采用情景交融的手法,滔滔江水,与海相平,漫漫无边,加以天色阴暗,已至黄昏。
八年级上语文课外古诗词鉴赏合集
庭中有奇树《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译文庭院里一株佳美的树,满树绿叶衬托着茂盛的花朵,显得分外春意盎然。
我攀着树枝,摘下了最漂亮的一串花朵,想把它赠予给昼夜想念的亲人。
花香充满了我的衣服襟袖之间,但是天遥地远,没人能送到亲人的手中。
其实不是此花有什么宝贵,不过分离太久,想借着花儿表达之情罢了。
说明⑴奇树:犹“嘉木”,佳美的树木。
⑵发华( hu ā)滋:花开茂盛。
华,同“花”。
滋,茂盛。
⑶荣:犹“花”。
古代称草本植物的花为“华”,称木本植物的花为“荣”。
⑷遗( wèi):赠予,赠与。
⑸馨( x īn)香:香气。
盈:充盈,充积。
⑹致:送到。
⑺贵:宝贵。
⑻感:感觉,感人。
别经时:分别以后所经历的光阴。
赏析这诗写一个妇女对远行的丈夫的深切的之情。
由树及叶,由叶及花,由花及采,由采及送,由送及思。
开头两句写庭中奇树,叶绿花发。
让人联想到节气的更替,分离的难过;同时奇树的繁荣昌盛也与孤居无依的守望者的悲凉孤单形成比较。
从表现手法上来看,开头两句是以树起兴。
五、六句是写“奇树”的花朵是那样的漂亮,那样的芳香,无奈“路远莫致之”,相隔的路程太遥远,根本不行能送到丈夫的手里。
折花寄相思的梦想不可以实现,实在令人痛惜。
这两句运用的是对照的手法。
整首诗环绕着“但感别经时”这一主题睁开,把那相思之苦藏在那仿佛绝不相关的奇树的花叶枝条里,收到了委婉蕴藉的艺术成效。
1. 古人在评论此诗时说有一诗句特别有“新意”,表现了诗人的创建性,你能判定是哪一句吗简单说明一下原由。
答:“馨香盈怀袖”。
香气原来是看不到、摸不着的东西,但作者却能把它写得像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很生动形象。
2.剖析最后一句“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进”在全诗构造上起的作用。
答:卒章显志,点明诗旨;升华感情(诗人在前面侧重衬着以后,感情逆转,眼前物不再是那么重要,更令人伤感的是分离那么久的时间,至此全诗的感情忽然获得升华)。
八年级语文上课外古诗词赏析
八上10首课外古诗词赏析1、长歌行汉乐府一、理解意思: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早晨,园中有碧绿的葵菜,晶莹的朝露等待在阳光下晒干。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春天的太阳散布恩惠,所有生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生机。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常常担心萧瑟的秋天来到,花和叶都变黄衰败。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千万条大河奔腾着向东流入大海,什么时候才能再向西流回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青年时代不发奋努力,到老只能悲伤叹息悔恨了。
)二、表达的思想感情:本诗以朝露日晞、花叶秋落、流水东去不归等意象,表现了诗人对时光易逝、生命短暂的感叹,鼓励人们珍惜时光,奋发有为。
三、思考题:1、如何理解“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这句话?诗句的意思是……,这里以江河东流入海不复西归来比喻光阴一去不复返,劝勉人们珍惜时光、奋发有为。
2、这首诗在说理方面有什么特点?用联想和一连串的比喻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浅显化。
3、炼字:说说“常恐秋节至”中的“恐”的表达作用。
恐:意思是担心、害怕,写出了对时间流逝之快而人又无能为力的感慨,含蓄地表达了对人们的劝勉之意。
2、野望王绩(唐朝诗人)一、理解意思: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眺,徘徊不定不知归依何处。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层层树林已染上了秋天的色彩,起伏的山脉重峦叠嶂,披上了落日的余晖。
)牧人驱犊返,猎人带禽归。
(牧人驱赶着牛群回家,猎人满载着猎物而回。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我看到这些人又并不相识,心情郁闷,于是长声歌唱《诗经》中“采薇采薇”的诗句。
)二、表达的思想感情:表现了诗人抑郁、孤独、惆怅的心情。
三、思考题:1、展现“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的画面。
2、展现“牧人驱犊返,猎人带禽归”的画面。
3、“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一句引用了怎样的典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典故:相传周武王灭商后,伯夷、叔齐不愿作周的臣子,在首阳山上采薇而食,最后饿死。
八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赏析
八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赏析1.长歌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曰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赏析本诗的前六句,揭示出春荣秋枯这个自然规律。
这六句诗,主要写自然界植物花草的荣枯变化,以托物起兴的方法,为过度到珍惜时光作铺垫。
七、八句用深动巧妙的比喻,来揭示时光就象流水一样不会倒转,人老了就不会再年轻这一客观规律,从而突出人应珍惜宝贵时光这一中心意思。
比喻贴切,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使诗句具有很强的逻辑力量。
最后两句则进一步指出,一个人要有所作为,有所发明创造,就应该从青年起努力学习,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否则便会虚度岁月,一事无成而空自悲叹!这两句诗是古代诗人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人生格言,对于今天的广大青少年,仍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
全诗看起来平淡,都是些当时年间的口头用语,但仔细体味,就会觉得意味深长,乃是在平浅的语句中寄寓着不平凡的内容,词浅意深,淡而多味。
读过之后,很受启发。
2.野望唐·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赏析诗的第一句交代野望的时间和地点,点出一个“望”字。
中间四句写景。
是一幅美好宁静的秋日晚归图。
“树树”、“山山”两句,是历来传颂的写景明句。
可是,看了第七句忽然一转:“相故无相识”,原来那随愿而归的牧人和猎人并没有他认识的人,他的“欲何依的心情并没有解决;于是他就只好长声歌唱,追怀伯夷、叔齐那样的人,想和类似那样的贤人交朋友。
不过,现实中还没有相识的。
这两句照应第二句,进一步写他彷徨无依、孤独忧郁的心情。
诗的语言朴素,写景自然,真实的写出了着上秋色、夕阳的田园风光。
在景物描写上,采用了远近结合与动静相结合的方法。
“树树”两句是远景,“牧人”两句是近景;“树树”两句是静景,“牧人”两句是动景。
远景、近景、动静、静景,在诗人笔下十分和谐。
3.早寒江上有怀唐·孟浩然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人教版八年级上课外诗词赏析
人教版八年级上《课外古诗词背诵》诗词赏析《长歌行》园中有碧绿的葵菜,露水将要被早晨的阳光晒干。
春天把幸福的希望洒满了大地,所有生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生机。
只担心瑟瑟的秋天来到,树叶儿枯黄而漂落百草凋零衰亡。
千万条大河奔腾着东流入大海,什么时候才能重西流?人也一样少年时不努力,到老来只能是空空悔恨了。
【简析】这是一首咏叹人生的歌。
唱人生而从园中葵起调,这在写法上被称作“托物起兴”,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
园中葵在春天的早晨亭亭玉立,青青的叶片上滚动着露珠,在朝阳下闪着亮光,像一位充满青春活力的少年。
诗人由园中葵的蓬勃生长推而广之,写到整个自然界,由于有春天的阳光、雨露,万物都在闪耀着生命的光辉,到处是生机盎然、欣欣向荣的景象。
这四句,字面上是对春天的礼赞,实际上是借物比人,是对人生最宝贵的东西──青春的赞歌。
人生充满青春活力的时代,正如一年四季中的春天一样美好。
这样,在写法上它同时又有比喻的意义,即所谓“兴而比”。
自然界的时序不停交换,转眼春去秋来,园中葵及万物经历了春生、夏长,到了秋天,它们成熟了,昔日奕奕生辉的叶子变得焦黄枯萎,丧失了活力。
人生也是如此,由青春勃发而长大,而老死,也要经历一个新陈代谢的过程。
这是一个不可移易的自然法则。
诗人用“常恐秋节至”表达对“青春”稍纵即逝的珍惜,其中一个“恐”字,表现出人们对自然法则的无能为力,青春凋谢的不可避免。
接着又从时序的更替联想到宇宙的无尽时间和无垠空间,时光像东逝的江河,一去不复返。
由时间尺度来衡量人的生命也是老死以后不能复生。
在这永恒的自然面前,人生岂不就像叶上的朝露一见太阳就被晒干了吗?岂不就像青青葵叶,一语秋风就枯黄凋谢了吗?诗歌由对宇宙的探寻转入对人生价值的思考,终于推出“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一发聋振聩的结论,结束全诗。
这个推理的过程,字面上没有写出来,但读者可循着诗人思维的轨迹,用自己的人生体验来补足:自然界的万物有一个春华秋实的过程,人生也有一个少年努力、老有所成的过程;自然界的万物只要有阳光雨露,秋天自能结实,人却不同,没有自身努力是不能成功的;万物经秋变衰,但却实现了生命的价值,因而不足伤悲;人则不然,因“少壮不努力”而老无所成,岂不等于空走世间一趟。
八年级上课外古诗词赏析
八年级上课外古诗词赏析人教版八年级上课外古诗词赏析《长歌行》(汉乐府)乐府诗是最能代表汉代诗歌成就的一种体裁。
它常采用赋、比、兴、互文、反复歌咏的修饰手法及铺陈、对比、烘托等技巧状物抒情,这首《长歌行》便代表了这种特色。
“青上园中葵”四句描述了春天的景象。
清晨、朝露、青葵、阳光,这是一副多么生机盎然的图画。
春回大地,万物生长,大自然赐与人间春光和恩泽。
诗人的欣喜,感激之情力透纸背,随即又抒发了悲壮的情绪。
“哀”字既是对萧瑟景象的描述,又是对惋惜心情的表达。
接着联想到百川归海、一去不回,并以此来比喻韶光之匆匆易逝。
最后感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劝勉世人要珍惜光阴,有所作为。
全诗从青葵起兴,联想到四季变化;又以江河作比,得出应当抓紧时间、奋发努力的结论,其比、兴手法是很明显的。
《长歌行》属汉乐府《相和歌、平调》两首中的第一首。
“长歌”适宜表达深沉的感情,这一首娓娓道来,有描述,有抒情,有叹惋,也有劝勉,使整首诗含蕴细腻,余意无穷。
既继承了“歌以咏志”的传统,又极富形式上的美感,便于反复吟诵。
《野望》(王绩)这首诗在艺术上以质朴自然见长。
全诗写的是秋色中的山野,在闲适的情趣中,也透露出诗人彷徨无依的莫名苦闷,是王绩的代表作。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皋是水边地。
东皋,指他家乡绛州龙门的一个地方。
他归隐后常游北山、东皋,自号「东皋子」。
「徙倚」是徘徊的意思。
「欲何依」,化用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意思,表现了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
下面四句写薄暮中所见景物:「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举目四望,到处是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
在这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与猎马的特写,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来。
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然而,王绩还不能象陶渊明那样从田园中找到慰藉,所以最后说:「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庭中有奇树《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译文庭院里一株佳美的树,满树绿叶衬托着茂密的花朵,显得格外春意盎然。
我攀着树枝,摘下了最好看的一串花朵,想把它赠送给日夜思念的亲人。
花香充满了我的衣服襟袖之间,可是天遥地远,没人能送到亲人的手中。
并不是此花有什么珍贵,只是别离太久,想借着花儿表达怀念之情罢了。
注释⑴奇树:犹“嘉木”,佳美的树木。
⑵发华(huā)滋:花开繁盛。
华,同“花”。
滋,繁盛。
⑶荣:犹“花”。
古代称草本植物的花为“华”,称木本植物的花为“荣”。
⑷遗(wèi):赠送,赠与。
⑸馨(xīn)香:香气。
盈:充盈,充积。
⑹致:送到。
⑺贵:珍贵。
⑻感:感受,感动。
别经时:离别之后所经历的时光。
赏析这诗写一个妇女对远行的丈夫的深切的怀念之情。
由树及叶,由叶及花,由花及采,由采及送,由送及思。
开头两句写庭中奇树,叶绿花发。
让人联想到时节的更替,别离的痛苦;同时奇树的欣欣向荣也与孤居无依的守望者的凄凉孤独形成对照。
从表现手法上来看,开头两句是以树起兴。
五、六句是写“奇树”的花朵是那样的美丽,那样的芬芳,无奈“路远莫致之”,相隔的路途太遥远,根本不可能送到丈夫的手里。
折花寄相思的愿望不能实现,着实令人惋惜。
这两句运用的是对比的手法。
整首诗围绕着“但感别经时”这一主题展开,把那相思之苦藏在那似乎毫不相干的奇树的花叶枝条里,收到了含蓄蕴藉的艺术效果。
1.前人在评价此诗时说有一诗句非常有“新意”,表现了诗人的创造性,你能断定是哪一句吗?简单说明一下理由。
答:“馨香盈怀袖”。
香气本来是看不到、摸不着的东西,但作者却能把它写得像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很生动形象。
2.分析最后一句“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进”在全诗结构上起的作用。
答:卒章显志,点明诗旨;升华情感(诗人在前面着重渲染之后,情感逆转,眼前物不再是那么重要,更令人伤感的是别离那么久的时间,至此全诗的情感突然得到升华)。
3.分析本诗写景抒情的艺术特色。
答案:①在写景上层层推进,由树到叶,由叶到花(荣),由花到香,而情感也在写景过程中不断酝酿升华;②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眼前的树、眼前的花,谁来欣赏谁来赞?一个独守闺房幽怨憔悴的思妇形象跃然纸上;③以乐景写哀情,通过“奇树”“绿叶”“荣”“馨香”等一组繁荣旺盛的意象,来突出自己的孤单寂寞,抒写心中的哀怨伤感。
龟虽寿东汉:曹操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译文神龟虽然十分长寿,但生命终究会有结束的一天。
腾蛇尽管能腾云乘雾飞行,但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
年老的千里马虽然伏在马槽旁,雄心壮志仍是驰骋千里。
壮志凌云的人士即便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心也永不止息。
人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决定。
调养好身心,就定可以益寿延年。
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注释⑴龟虽寿:曹操所作乐府组诗《步出夏门行》中的第四章。
⑵神龟:传说中的通灵之龟,能活几千岁。
寿,长寿。
⑶竟:终结,这里指死亡。
⑷腾蛇:传说中龙的一种,能乘云雾升天。
⑸骥:良马,千里马。
伏:趴,卧。
枥:马槽。
⑹烈士:操有远大抱负的男子。
暮年:晚年。
⑺已:停止。
⑻盈缩:原指岁星的长短变化,这里指人的寿命长短。
盈,增长。
缩,亏,引申为短。
⑼但:仅,只。
⑽养怡:指调养身心,保持身心健康。
怡,愉快、和乐。
⑾永:长久。
永年:长寿,活得长。
⑿幸甚至哉:庆幸得很,好极了。
幸,庆幸。
至,极点。
最后两句每章都有,应为合乐时的套语,与正文内容没有直接关系。
赏析《龟虽寿》为东汉时期曹操创作的一首四言乐府诗,是曹操的《步出夏门行》四章中的最后一章。
这首诗是抒发人生的咏志诗。
曹操以神龟,腾蛇,老骥作为比喻,表明宇宙万物生必有死,是自然的规律,人应该利用有限之年,建功立业,始终保持昂扬乐观的积极进取的精神。
1.赏析“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答:这句诗用比喻修辞写出曹操虽然到了晚年,但有志干一番事业,一种对宏伟理想的追求的豪情壮志。
2.人们常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诗人是如何看待暮年的?答:一个人精神状态是最重要的,不应因年暮而消沉,而要“壮心不已”————要有永不停止的理想追求和积极进取精神,永远乐观奋发,自强不息,保持思想上的青春。
3. 《龟虽寿》表达了诗人何种思想感情?答:体观作者达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4.曹操所说的“养怡之福”指什么?答:一个人的精神状态最重要,不应因年高而消沉,而要有永不停止的理想追求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5.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这几句,以“神龟”和“螣蛇”为喻,主要想说明什么道理?答:衰老和死亡也是人们无法抗拒的自然规律,世间万物都不是永恒存在的。
6.表现作者对待生命的自然规律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积极态度的句子是哪几句?答: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7.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表达了曹操永不停止的理想追求和积极进取的精神,体现出一种老当益壮、乐观奋发、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
8.这首诗表现出一种怎样的风格?答:慷慨,豪迈,激昂。
赠从弟魏晋:刘桢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译文高山上挺拔耸立的松树,顶着山谷间瑟瑟呼啸的狂风。
风声是如此的猛烈,而松枝是如此的刚劲!任它满天冰霜惨惨凄凄,松树的腰杆终年端端正正。
难道是松树没有遭遇凝重的寒意?不,是松柏天生有着耐寒的本性!注释①亭亭:高耸的样子。
②瑟瑟:形容寒风的声音。
③一何:多么。
④惨凄:凛冽、严酷。
⑤罹(lí)凝寒:遭受严寒。
罹,遭受。
⑥"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二句是说,难道松柏没有遭到严寒的侵凌吗?(但是它依然青翠如故,)这是它的本性决定的。
赏析:本文选自《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魏诗》卷三。
刘桢(?--217),东汉末诗人,建安七子之一,以五言诗著称。
有《赠从弟》诗三首,都用比兴的修辞手法。
这是第二首。
全诗以简练的语言写出了松柏树刚正坚贞、不屈不挠的鲜明形象和不向严寒低头,不向残暴弯腰的高贵气节,诗作融入了对松树赞颂的深厚感情,其用意是以比兴手法象征诗人自己的性格与抱负,同时也是为了勉励他的从弟.1.诗中描写“风声”“冰霜”有什么作用?答:这是环境描写。
渲染了风之凛冽和冬之严寒,烘托了松柏的坚韧不拔。
2.“松柏有本性”的“本性”是什么?诗人希望堂弟做一个什么样的人?答:挺立风中不倒,历经严寒不凋(或刚正坚贞、不屈不挠)。
诗人希望堂弟要像松柏一样坚强不屈,不要因环境的压迫而改变操守。
3.“一何”是什么意思?两个“一何”各突出了风声和松枝的什么特点?答:多么。
第一个突谷中风的迅疾凶猛,第二个突出青松的雄健挺拔。
4.这是一首咏物诗,标题是《赠从弟》,内容却写“松”,请简要分析作者的用意。
答:本诗以松柏为喻,赞扬松柏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不凋的顽强生命力,表现作者坚贞自守的品格,也有对从弟的劝勉之意。
5.全诗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3分)答:象征手法。
全诗借松柏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不凋,自喻高洁、坚贞的情怀,在自勉中也勉励堂弟做一个坚强不屈的人。
6.作者在本诗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作者笔下的松柏是一种立寒风而不倒,经严寒而不凋的强者形象。
7.作者写诗的目的是想勉励堂弟,但全诗没有一句勉励的话,却描写了风霜中的松柏。
这里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好处?答:运用了比喻(或象征)的手法。
作者用高山劲松的不畏狂风霜雪比喻人也要像它一样不怕困难,勇敢地面对艰难险阻,劝勉堂弟做一个坚强的人。
这样写使得人生道理的阐述形象生动而富有震撼力,丝毫不显生硬呆板。
8.这首诗运用哪些技巧来写松树?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对比、反衬,把青松与寒风放在一起对比,以寒风的凛冽反衬出青松的坚韧不拔。
梁甫行魏/曹植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墅。
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译文】八方的气候各不相同,千里内这里有雨那里刮风.艰苦啊海边的人民,他们寄身在荒野之中。
妻子孩儿象禽兽一样,奔走止息在山林险境。
柴门内外多么萧条,狐免在我屋里游行。
或千里内有的刮风有的下雨。
艰苦啊,海边的贫民,寄居栖身在荒郊野地。
妻儿老小像禽兽一样,在深山老林奔波不息。
破陋的房子多么荒凉冷落,狐狸野兔在屋里窜来窜去。
【注释】①八方:东、西、南、北与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合称八方。
异气:气候不同。
②剧:艰苦。
③行止:行动止息,这里泛指生活。
林阻:山林险阻之地。
④柴门:用柴草编成的门,形容房屋极其简陋。
⑤翔:这里指自由自在地窜来窜去。
⑥我:代“海边民”自称。
1.“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这两句是什么意思?在诗歌中有什么作用?答:柴门简陋凄清,在海风中摇荡,狐狸、兔子在屋檐下飞来窜去。
这些环境描写衬托出边海人们生活环境的荒蛮以及边海人们的恐惧与凄楚。
2.本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答:本诗主要运用了白描的手法,全方位描写了边海人们的贫困生活,反映了边海农村的残破荒凉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
野望唐代: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译文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望,我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牧人驱赶着那牛群返还家园,猎人带着猎物驰过我的身旁。
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注释⑴东皋(gāo):诗人隐居的地方。
薄暮:傍晚。
薄,迫近。
⑵徙倚(xǐyǐ):徘徊,来回地走。
依:归依。
⑶秋色:一作“春色”。
⑷落晖:落日。
⑸犊(dú):小牛,这里指牛群。
⑹禽:鸟兽,这里指猎物。
⑺采薇:薇,是一种植物。
相传周武王灭商后,伯夷、叔齐不愿做周的臣子,在首阳山上采薇而食,最后饿死。
古时“采薇”代指隐居生活。
赏析这首诗写的是山野秋景。
全诗于萧瑟怡静的景色描写中流露出孤独抑郁的心情,抒发了惆怅、孤寂的情怀。
本诗首尾两联抒情言事。
中间两联写景,经过以情写景、借景言情的层层深化描写,把诗人的孤寂彷徨之情与笼罩四野的秋色暮景巧妙的联结起来,给读者带来直觉的艺术观感和美的愉悦。
诗中所蕴含的不尽之意,更使人们长久地咀嚼、回味。
全诗语言质直清新,自然流畅,言浅味深,句句有力,为唐诗及后代诗歌语言的创新开辟先路。
1.试分析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
答;①第一句的“东皋”点明地点,“薄暮”点明时间,“望”字领起中间两联的写景。
第二句呼应起尾联,表现出哀伤的情感,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