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药物经皮吸收的方法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二页,共22页
离子导入:是指在电场作用下,离子型药物通过皮肤 的过程。
离子导入给药系统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分别是电
源、药物储库系统和回流储库系统。
离子导入为促进药物经皮吸收的物理方法 优点:不仅具备经皮给药的优点,它还能程序给药,
不仅能通过恒定的给药速率消除血药浓度的峰谷现 象,而且能根据时辰药理学的需要,调节电场强度 以满足不同时间的质量要求。
第三页,共22页
理想的经皮吸收促进剂应具备的条件: 对皮肤及机体无药理作用,无毒性,无刺激性,无过
敏反应
应用后立即起作用,去除后皮肤能恢复正常的屏 障功能
不引起体内营养物质和水分通过皮肤损失
不与药物及其他附加剂产生物理化学作用。
无色无臭。
第四页,共22页
常用的经皮吸收促进剂可分如下几类: (1)有机溶剂类: (2)有机酸、脂肪醇: (3)月桂氮卓酮及其同系物 (4)表面活性剂: (5)角质保湿与软化剂: (6)萜烯类:
第八页,共22页
表面活性剂 它广泛用于各类制剂,它也是外用制剂中
的有双重作用,高浓度的表面活性剂 通常使药物透过生物膜的速率降低,低浓度时可促进药 物透过生物膜。
第九页,共22页
角质保湿剂 常用的有尿素、水杨酸、吡咯 酮等。
萜烯类 如薄荷醇 樟脑 柠檬烯等。
第二十一页,共22页
经皮渗透促进的设计
(1) 渗透促进剂的配伍设计 丙二醇属于有机溶剂,常 被用作脂溶性药物的助溶剂,可以使角蛋白溶剂化,降低 药物和组织间的作用力,其在充分水合的组织中单独使用 时促渗透效果不明显,但和其他渗透剂合用有协同效应。
(2) 渗透促进剂与其他促渗方法的联合使用 当单一的 经皮渗透方法不能满足药物的治疗需要时,可以考虑不同 渗透法之间的联合使用。
:
第十六页,共22页
电致孔 电致孔法是采用瞬间的高压脉冲电场在细胞膜 等脂双层形成暂时的可逆的亲水性孔道而增加细胞及 组织膜的 渗透性的过程。
第十七页,共22页
经皮渗透促进的方法与设计
药物的性质与药物经皮渗透促进方法的选择 (1)相对分子量小、药物熔点低。油/水分配系数比较合适、
有一定的分子/离子比的药物,药物的透皮速率比较大,适 合于制备成经皮给药。 (2)亲脂性药物一般可先选择单一组分的有机溶剂、脂肪酸 或月桂氮卓等经皮吸收促进剂。 (3)亲水性药物可选有机溶剂、脂肪酸或月桂氮卓等能增 加类脂流动性的渗透促进剂。
第十三页,共22页
第十四页,共22页
离子导入机制 在电场存在下,离子型药物进入皮 肤的主要途径是汗腺和毛孔等皮肤附属器途径。
离子导入的过程也存在电渗作用。电渗现象:皮肤在生 理PH条件下,相当于一个荷负电荷的多孔膜,离子 导入过程中,膜两侧液体产生定向移动。
第十五页,共22页
影响离子导入的因素
促进药物经皮吸收的 方法
第一页,共22页
第二节 促进药物经皮吸收的方法
目前,促进药物经皮吸收的主要途径和方法有: 化学方法 物理学方法 药剂学途方法
第二页,共22页
经皮吸收促进剂:是指能够扩散进入 皮肤、降低药物通过皮肤阻力的材料。 它们应能降低皮肤的障碍性能,而不 损坏皮肤的其他功能。
第十页,共22页
二、促进药物经皮吸收的新方法 1、 前体药物
2、离子导入(Iontophoresis)
3、 电致孔 4、 微针阵列贴片
第十一页,共22页
前提药物 为了增加药物通过皮肤的速率,可以对 药物进行化学修饰,制成前体药物。亲水性药物制 成脂溶性大的前体药物,可增加角质层内的溶解度; 强亲脂性的药物引入亲水性基团,有利于从角质层 向水性活性皮肤的组织分配。前体药物在通过皮肤 的过程被酶转化成母体药物。
第五页,共22页
醇类 低级醇类在经皮给药制剂中常用作溶剂,它 们即可增加药物的溶解度,又能促进药物的经皮吸 收。
酯类 醋酸乙酯对某些药物具有良好的透皮促进作 用。当醋酸乙酯与乙醇混合使用时,可得到较强的 促渗透效果。
二甲亚砜及其同系物 二甲亚砜为无色透明的油状液体,
有强吸水性。高浓度对皮肤有刺激性,高浓度大面积使 用能产生全身毒性。为了克服缺点,甲基被取代为其他 烷基。
第六页,共22页
脂肪酸与脂肪醇 一些脂肪酸脂肪醇在适合的溶剂 中,能对很多药物的经皮吸收有促进作用。长链脂 肪醇与脂肪酸能作用于角质层细胞间类脂,增加脂 质的流动性,使药物的透皮速率增加。常用的有油 酸、亚油酸和月桂醇。
第七页,共22页
月桂氮卓酮 实验表明它作用机制是它对脂类特异
性的溶解作用,可破坏类脂所形成的膜,使毛囊口拓 宽,药物容易通过到达真皮;用差示扫描热量法和傅 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研究认为是它主要作用于细胞质双 层,增加脂双层的流动性,促进药物在细胞间的扩散。 它对各种类型的药物都有促透作用,其中对亲水性药物 的作用较强。
第二十页,共22页
药物渗透促进剂的筛选方法
1 预处理方法 是将选择的促进剂吸附在吸水纸或纱 布上,保持湿润状态并与皮肤角质紧密接触12h以上, 筛选试验前,用生理盐水洗涤促进剂。
2 溶液法 是将促进剂直接加到药液中进行实验,这
种方法适用于浓度的选择,得到的渗透曲线在开始阶 段缓慢上升,然后逐渐达到稳态,
第二十二页,共22页
第十八页,共22页
微针阵列贴片 它的表面是一片微针陈列,能够穿透角 质层但不触及神经,没有疼痛感,使大分子药物能 够透过皮肤。
第十九页,共22页
(4) 离子型药物可考虑选择油酸与有机溶剂的联合使 用,也可考虑采用离子导入的方法。
(5)水溶性大分子药物的经皮吸收,一般选用离子导入、 超声波和电致孔等物理学方法,微针陈列技术也是一种 比较好的选择。
离子导入:是指在电场作用下,离子型药物通过皮肤 的过程。
离子导入给药系统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分别是电
源、药物储库系统和回流储库系统。
离子导入为促进药物经皮吸收的物理方法 优点:不仅具备经皮给药的优点,它还能程序给药,
不仅能通过恒定的给药速率消除血药浓度的峰谷现 象,而且能根据时辰药理学的需要,调节电场强度 以满足不同时间的质量要求。
第三页,共22页
理想的经皮吸收促进剂应具备的条件: 对皮肤及机体无药理作用,无毒性,无刺激性,无过
敏反应
应用后立即起作用,去除后皮肤能恢复正常的屏 障功能
不引起体内营养物质和水分通过皮肤损失
不与药物及其他附加剂产生物理化学作用。
无色无臭。
第四页,共22页
常用的经皮吸收促进剂可分如下几类: (1)有机溶剂类: (2)有机酸、脂肪醇: (3)月桂氮卓酮及其同系物 (4)表面活性剂: (5)角质保湿与软化剂: (6)萜烯类:
第八页,共22页
表面活性剂 它广泛用于各类制剂,它也是外用制剂中
的有双重作用,高浓度的表面活性剂 通常使药物透过生物膜的速率降低,低浓度时可促进药 物透过生物膜。
第九页,共22页
角质保湿剂 常用的有尿素、水杨酸、吡咯 酮等。
萜烯类 如薄荷醇 樟脑 柠檬烯等。
第二十一页,共22页
经皮渗透促进的设计
(1) 渗透促进剂的配伍设计 丙二醇属于有机溶剂,常 被用作脂溶性药物的助溶剂,可以使角蛋白溶剂化,降低 药物和组织间的作用力,其在充分水合的组织中单独使用 时促渗透效果不明显,但和其他渗透剂合用有协同效应。
(2) 渗透促进剂与其他促渗方法的联合使用 当单一的 经皮渗透方法不能满足药物的治疗需要时,可以考虑不同 渗透法之间的联合使用。
:
第十六页,共22页
电致孔 电致孔法是采用瞬间的高压脉冲电场在细胞膜 等脂双层形成暂时的可逆的亲水性孔道而增加细胞及 组织膜的 渗透性的过程。
第十七页,共22页
经皮渗透促进的方法与设计
药物的性质与药物经皮渗透促进方法的选择 (1)相对分子量小、药物熔点低。油/水分配系数比较合适、
有一定的分子/离子比的药物,药物的透皮速率比较大,适 合于制备成经皮给药。 (2)亲脂性药物一般可先选择单一组分的有机溶剂、脂肪酸 或月桂氮卓等经皮吸收促进剂。 (3)亲水性药物可选有机溶剂、脂肪酸或月桂氮卓等能增 加类脂流动性的渗透促进剂。
第十三页,共22页
第十四页,共22页
离子导入机制 在电场存在下,离子型药物进入皮 肤的主要途径是汗腺和毛孔等皮肤附属器途径。
离子导入的过程也存在电渗作用。电渗现象:皮肤在生 理PH条件下,相当于一个荷负电荷的多孔膜,离子 导入过程中,膜两侧液体产生定向移动。
第十五页,共22页
影响离子导入的因素
促进药物经皮吸收的 方法
第一页,共22页
第二节 促进药物经皮吸收的方法
目前,促进药物经皮吸收的主要途径和方法有: 化学方法 物理学方法 药剂学途方法
第二页,共22页
经皮吸收促进剂:是指能够扩散进入 皮肤、降低药物通过皮肤阻力的材料。 它们应能降低皮肤的障碍性能,而不 损坏皮肤的其他功能。
第十页,共22页
二、促进药物经皮吸收的新方法 1、 前体药物
2、离子导入(Iontophoresis)
3、 电致孔 4、 微针阵列贴片
第十一页,共22页
前提药物 为了增加药物通过皮肤的速率,可以对 药物进行化学修饰,制成前体药物。亲水性药物制 成脂溶性大的前体药物,可增加角质层内的溶解度; 强亲脂性的药物引入亲水性基团,有利于从角质层 向水性活性皮肤的组织分配。前体药物在通过皮肤 的过程被酶转化成母体药物。
第五页,共22页
醇类 低级醇类在经皮给药制剂中常用作溶剂,它 们即可增加药物的溶解度,又能促进药物的经皮吸 收。
酯类 醋酸乙酯对某些药物具有良好的透皮促进作 用。当醋酸乙酯与乙醇混合使用时,可得到较强的 促渗透效果。
二甲亚砜及其同系物 二甲亚砜为无色透明的油状液体,
有强吸水性。高浓度对皮肤有刺激性,高浓度大面积使 用能产生全身毒性。为了克服缺点,甲基被取代为其他 烷基。
第六页,共22页
脂肪酸与脂肪醇 一些脂肪酸脂肪醇在适合的溶剂 中,能对很多药物的经皮吸收有促进作用。长链脂 肪醇与脂肪酸能作用于角质层细胞间类脂,增加脂 质的流动性,使药物的透皮速率增加。常用的有油 酸、亚油酸和月桂醇。
第七页,共22页
月桂氮卓酮 实验表明它作用机制是它对脂类特异
性的溶解作用,可破坏类脂所形成的膜,使毛囊口拓 宽,药物容易通过到达真皮;用差示扫描热量法和傅 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研究认为是它主要作用于细胞质双 层,增加脂双层的流动性,促进药物在细胞间的扩散。 它对各种类型的药物都有促透作用,其中对亲水性药物 的作用较强。
第二十页,共22页
药物渗透促进剂的筛选方法
1 预处理方法 是将选择的促进剂吸附在吸水纸或纱 布上,保持湿润状态并与皮肤角质紧密接触12h以上, 筛选试验前,用生理盐水洗涤促进剂。
2 溶液法 是将促进剂直接加到药液中进行实验,这
种方法适用于浓度的选择,得到的渗透曲线在开始阶 段缓慢上升,然后逐渐达到稳态,
第二十二页,共22页
第十八页,共22页
微针阵列贴片 它的表面是一片微针陈列,能够穿透角 质层但不触及神经,没有疼痛感,使大分子药物能 够透过皮肤。
第十九页,共22页
(4) 离子型药物可考虑选择油酸与有机溶剂的联合使 用,也可考虑采用离子导入的方法。
(5)水溶性大分子药物的经皮吸收,一般选用离子导入、 超声波和电致孔等物理学方法,微针陈列技术也是一种 比较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