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期末学习方式转变小议

合集下载

浅谈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

浅谈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

浅谈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愈演愈烈,使语文教学异化为应付考试的一种训练。

反映在学习方式上,观念陈旧,效果低下,遭到社会各界的反应。

这种陈旧的学习方式,最主要是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缺少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机会。

学生所习惯的学习过程便是由教材、教师把别人已知、已会、已有的东西传授给自己,跟着教师按设定的模式反复操练,逐步掌握由别人设计好的技能和方法。

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哪能有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看法的机会?哪里还谈得上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创新意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

形成充分调动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成为这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是对被动、封闭、接受性学习方式的一种补充与修正,也不是传统语文课程教学的“兴奋剂”,而是一种学习理念上的根本性转变,一种语文学习上的革命。

转变学习方式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传授知识、发展能力和培养创新精神三者水乳交融,让语文课堂教学充满创新活力。

现谈点自己的一点认识与做法。

一、学习方式的转变需要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课程发展的核心是新课程理念的落实。

教师是新课程的实施主体,新课程所倡导的一切都要通过教师的努力来实现。

对面新课程改革,我们语文教师必须对自己的角色进行重新定位。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需要的是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不再是灌输与接受的关系,而是平等的对话关系。

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是把学生引入语文天地的向导。

如在《草船借箭》一文的教学接受尾声时,一位学生突然问道:“曹操为什么不让箭带上火再射出去?这样诸葛亮的划船不变完了吗?”这一问着实让我愣住了,这似乎与教学无关啊!但我没有置之不理,没有搪塞,更没有训斥,而是接过话锋说:“这好像是个好主意,请大家再认真读读课文,好好地研究、讨论一番。

语文教学中如何转变学习方式

语文教学中如何转变学习方式

语文教学中如何转变学习方式随着新课改在我县的实行,教师角色需要转变,师生关系需要转变,教学过程需要转变,教学方式需要转变……那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如何转变学习方式,将对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起到更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笔者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愿与同行共勉。

一、转变学习方式是时代发展的要求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一场“学习的革命”正在全球兴起。

这对学校的教育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知识与信息传播的快捷性与传播方式的多样化,要求教学不但要“传道,授业”,更重要的是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反映到学生身上就意味着学习方式必须予以转变,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已有知识的识记、掌握上,而要注重知识产生的过程,获取知识的方法以及创新精神的形成。

传统的学方式以过分注重接受性学习、机械训练和死记硬背为主要特征,这种学习方式反映的是教材中心、课堂中心和教师中心的传统教学观,其终极目标是知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追求的是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的是学生自我意识与合作意识,这充分体了时代的要求。

21世纪是高扬人的主体性的时代,主体性的最突出表现是自我意识。

21世纪又是一个信息时代,这就要求人必须具有合作意识。

学生的自我意识、合作意识的培养有赖于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由此可见,新课改下,一定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二、由被动变主动以往的教学方式基本上是灌输一一接受,学生学习方式基本上是听讲一背诵一练习一再现教师传授的知识。

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教师注重的是如何把知识、结论准确地给学生讲清楚,学生只要全神贯注地听,认认真真地记,考试时准确无误地答在卷子上,就算完成了学习任务。

因此,教师对学生的要求是“注意听”,家长嘱咐学生”上课认真听”。

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学习方法机械、呆板,靠死记硬背完成学业。

当他们进入大学或参加工作后,明显地带有被动学习的特征,难以适应新的需要。

新课改下,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即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由原来的“先讲后学”变为“先学后讲”。

语文学习方式转变论文

语文学习方式转变论文

浅谈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摘要】本文探讨在新课程改革形式如何转变学生的语文学习方式。

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为了彻底改革学生被动的学习状态,改变侧重于教师分析、讲解,忽视学生自主学习的状况,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传授知识、发展能力和培养创新精神三者融为一体,让语文课堂教学充满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过程中名符其实的主人。

我们必须潜心研究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角色的正确定位,注重学习方式的有效运用,努力探索,积极实践,正确有力地推进学生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

【关键词】语文,学习方式,转变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由于应试教育愈演愈烈,使语文教学程度不同地变质为应付考试的训练。

表现在学习方式上,观念陈旧,效果低下。

这种陈旧的学习方式,最主要的问题是教师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缺少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机会。

长期以来学生所习惯的学习流程便是通过教材、教师把别人已知、已会、已有的东西传授给自己,跟着教师按设定的模式机械化地反复操练,逐步按照别人设计好的技能和方法进行学习。

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哪有发表自己理解和看法的机会?哪里还谈得上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创新意识?哪儿还称得上是学习的主人?时代的发展要求学生形成新的学习方式。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首要任务。

关于小学语文课堂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2)

关于小学语文课堂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2)
在以往的课堂里,教师处于中心地位,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出题学生做。学生围着教师转,完全处于被动应付的状态。这种情况目前虽然有所改变,但仍不如人意。如果我们稍加留心,还不时能听到课堂里老师这样的指令:“这个句子谁来读给我听听?”“这个问题谁来回答我?”“我再给你们3分钟??”看来,有些老师“主宰”或“驾驭”课堂的欲望还是十分强烈。 小学生虽然处于成长和发展时期,但他们已经具有一定程度的自主性。如果我们认识到了这一点,接下来的问题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是把学生当作动物那样来“教训”呢,还是把学生视作真正意义上的“人”,尊重学生的自由意志和独立人格,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这些命题,较之我们以往常说的“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更加强调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那么教师该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呢?使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在于掌握语文的规律和学习语文的方法。学习中教师要让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求。这就要求教师在“引导”上下工夫,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进行探求,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领悟发现,在自主学习基础上合作交流、分析讨论;在教师悉心的渗透和指导下掌握自主学习方法。
一、 导学---开辟自主的空间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过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愿望,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教学时导学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关于小学语文课堂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方式
腰市镇屈村小学 周方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如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呢?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即从被动的接受性学习转变为主动的探究性学习,以适应未来社会和个人发展的需要。为此,《语文课程标准》把“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语文课程改革的基

如何实现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

如何实现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

如何实现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实现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是这次新课改的主题,就是要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去认识世界、认识社会,去体验和积累人生的经验,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富有个性的发展,以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一、落实师生角色的转变要改变学生学习方式,首先就必须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建立一个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实现师生角色的转变。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是共同的协作关系,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与引导者,学生是学习行为的实践者。

要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尊重学生和平等对话是前提。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是谈话式的不是问答式的;是亲切的不是生硬的;师生之间应是无拘无束的平等对话,教师应用欣赏的眼光去善待每位学生,教师的眼神是最好的信号,在教师充满慈爱和欣赏的目光里,学生会树立起学习的愿望和信心。

每一节课我都采用亲切的语言和学生进行师生间的问好,孩子们整齐地站立在座位上,随着“老师,您好”一声稚气的问话,一节课就在融洽的气氛中开始了。

由于多年来教师习惯于根据自己的设计思路进行教学,学生只是教师教学的配合者,学生的学习活动都是在教师的严格控制范围内,不能有丝毫的“出”轨举动。

这样的课堂教学气氛沉闷,教学方式呆板,学生的创造能力受到很大的压抑。

在教学中我始终贯彻一个理念:把精彩留给学生,让学生参与老师的“教”,这是一个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有效做法,一改过去课堂上的沉闷,使课堂变成学习的乐园,孩子们在互相争论中学习、提高,从而成为课堂的主人。

因此,师生角色的互换、平等对话显得尤为重要。

课改后的教材容量大,知识面广,对于学困生来说压力不小,只有减轻他们的心理和学业压力,才能使他们乐学、爱学。

由于同学都是同龄人,是一起游戏的小伙伴,每个学生都愿意在小组内畅所欲言。

谈小学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

谈小学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

谈小学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传统的语文教学太重视语文课堂传道、授业、解惑功能,所以,课堂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语文课堂成了教师阅读分析的课堂,这样的课堂必须改变。

语文课程新标准的出台,特别是2011年新版小学语文课程新标准,更是引发了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语文课堂有意识地凸现语文素养,把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加以融合,使学生拥有较强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作文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以及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

那么,新的课堂到底是怎样的呢?学生的学习方式应实现怎样的转变?1主要特征1.1师生地位的平等性。

新课堂必须打破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不平等的师生关系,课堂上老师再也不能固守自己的设计思路进行教学,要心中有学生,懂得是为学生而工作,要正确对待学生那些基本正确但不大规范、甚至可能是错误的观点,不能一味的按自己的要求格式化。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

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

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教学将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1.2教学目标的明确性。

教学目标的明确性是就学生而言的。

绝大多数的课堂,教师都有明确的目标,但学生不一定明确。

创新性课堂则要求,学生的学习目标(个性心理需求),包括学生对自己的未来的明确的目标定位,对自己将来的生存技能需求的自我确认,不但学生了解,教师也要了解得很清楚;教师的教学目标(社会人才需求),不但教师了解,学生也要了解得清楚,无论是道德目标、情感目标,还是认知目标、思维目标,都要这样,以增强课堂的针对性。

1.3教学过程的探究性。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力倡导在各科中,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多样化的探究式学习。

浅谈小学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

浅谈小学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

习的自由,有了自己的新发现,他们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被提 智慧,换角度、多方位去探究,去追寻与众不同但又合情合
起来,驾驭语言的能力也随之增强。
理的答案。如针对《三个小伙伴》第二自然段的理解,教师
3. 让学生在操作实践中学习。语言学习的内在规律告 可问: “如果当时你也在,你会想什么办法?”有的说: “不要
实践活动,为学生的语言实践提供实在的、生活化的语言运 活经验、知识基础、智慧力量探究到的不同结果。教师不能
用环境。如利用太阳辨别方向的练习,教学时首先让学生 一锤定音,要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独立见解,以培养学生
借助汉语拼音读儿歌,让学生在读中领悟,既识字又增长知 的求异思维能力。
识,接着让学生走出教室,根据儿歌弄清面对太阳的方向为
要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自主学习是基础。学生 会表述。在取于表达的基础上有一定的口语表达能力。④
是学习的主人、发展的主体,是“教学之本”,要保护每个学 学会交流。能虚心地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及时修改自己
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使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意识得以 的观点。
长久地保持,做到主动地学。因此,教师要给学 生 创 设 条
人、共同进步的精神。如学习《秋姑娘的信》后,让学生在小 学、想学、乐学,使语文课堂充满无限的生机和迷人的魅力。
二、互动合作
质疑探究,成为学习的主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明确提出 21 世纪的学生应当“学会
实践证明,知 之 者 不 如 好 知 者,好 之 者 不 如 乐 知 者。
合作”。合作学习不但可以相互取长补短,实现资源共享, “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
还可以培养学生尊重他人、虚心好学的品质,培养帮助他 学生的积极性,真正还学生学习语文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爱

高中学生语文学习方式转变

高中学生语文学习方式转变

浅谈高中学生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内容提要:《新课程标准》提出“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的基本理念,提倡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发展、提升的过程,让学生能够真正地做到“自主学习”,学习者不仅具备一定的学习方法,并且会不断总结学习经验.学习者有较强的学习意愿,并且能够持之以恒。

这不仅包括学生的学习方法及其关系,而且涉及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学习态度、学习品质等心理因素。

关键词:模子与法子识见力自评自改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倾听、死记是学生最重要的学习方式。

这种单一、陈旧的学习方式,已经成为影响素质教育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推进的主要瓶颈。

所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当前促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语文教学需要义不容辞地履行这些职责,完成自己应当完成的任务。

《新课程标准》提出“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的基本理念,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把课堂交给学生”,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发展、提升的过程,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能够真正地做到“自主学习”,这是语文学习观的根本改变。

现在以促成学生的议论文写作能力为例,浅谈高中学生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

其一,是要让学生知道学什么,怎么学。

在学生刚刚开始议论文的写作训练时,首先要选好练笔的范例,让学生认真地摹写。

有道是:“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而高中学生的学习能力中,模仿是其常常借助的一种能力。

如果能找准一个好“葫芦”,他们往往可以有模有样的摹写出一个“瓢”来。

譬如文言文《师说》和《劝学》,就是很好的范例,适宜初写议论文的同学仿写。

学生在初步阅读对照的基础上,在教师的引导下,会逐渐明确:写议论文,一要有自己的观点,二要抓事实和道理跟观点扣不扣,联系紧不紧;三要抓分析和议论,归结了几点。

这样一来,既有了模子,又有了法子,学生就比较容易操作。

语文学习方式如何改革

语文学习方式如何改革

语文学习方式如何改革传统的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观性,受动性和依赖性的基础上,忽略了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

教师还没有真正的解放自己,课堂归根结底还是教师中心,学生被动接受。

这样的教学不论采用多先进的教学辅助手段,多灵活的教学方法,也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兴趣昂然的学习。

我个人认为这就是学生厌学的主要因素。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这种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提倡和发展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特别是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地得到发展,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一、变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就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的,相对的是被动、机械的学习。

被动、机械的学习的弊端有目共睹,而学生也大多有主动求知的愿望,极少数不愿意学习(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厌学)的学生,应设法端正其学习目的,培养其学习兴趣,使之能够心情愉快地主动学习。

过去有人认为:语文学习就是学习语文课本。

我不这么认为。

既然语文学习的范围如此之广,大语文教学观也已经差不多人所共知,语文学习岂是学习课本就能达到目的的?况且教材即使编得再好,又怎能适合每一个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生?因此,一样的学习内容,一样的统一要求式的教学,已不适合新课标的要求,更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为此,我们教师要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己,明确自己的学习基础,想要学习什么和获得什么?能够学习什么和获得什么?这是一项烦琐但重要的工作,因为他是自我学习的基础。

其次就是要帮助学生寻找、搜集一切可利用的学习资源,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帮助学生设计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

最后还要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评价,并促进评价内在化。

自主学习就是学生可以针对学习内容自我监控,自我指导。

自我强化。

学生参与并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浅谈小学语文自主学习的培养策略21世纪的教育强调知识学习的探索性和创新性,作为语文教学,就不能再袭用传统的以讲、问为主的课堂模式而不思革新进取。

叶圣陶先生说:“学语文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

”自主学习强调的是自由、自主创新。

课堂是学生展现自我、发展自我的舞台。

我们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这一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战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精神,从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入手,把课堂还给学生。

提倡在学生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点,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

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获取知识,形成能力,改变过去我们熟悉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及大量演练习题的模式。

因此,我们必须认真研究有助于促进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新方法。

对此,我浅谈几点看法:一、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以灵活多样的方法,讲究教学艺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能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潜在的学习欲望和能力,使更多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成为学习的主人,实现真正自主。

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需要。

语文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真、善、美的心理素质,受到美的熏陶,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自主地学习。

创设情景要根据教学内容作灵活安排。

2、巧施方法,情趣盎然。

新课标强调了不同年段,不同内容和形式,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让语文课堂充满情趣,充满乐趣、充满活力。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改变旧的公式化的教学模式,要有创新。

对于神话故事,如《盘古开天地》,由于其情节充满了幻想的色彩,可以通过“边读边想象”的方式;对于古诗词,如《望庐山瀑布》,可以采取“边读边悟”的方式;对于有大量篇幅图画的内容则可“边读边观察”的方式;还可利用电教手段演示、听录音,为学生提供形象直观的视听效果,让学生完全置身于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之中,感到轻松愉快。

小议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

小议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

小议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洪云项城市第二实验中学小议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都有所改变,但对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很多教师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其实,就教与学的关系而言,教师教育观念、教学方式的转变,最终都要落实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

学生的学习方式不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无论怎么变都将无济于事。

根据现代学习方式的特征,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六个方面入手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一、加强学生的主动学习(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托尔斯泰也说过:“成功的教学所必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兴趣是推动学生认知活动的巨大推动力。

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活动对他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会越学越想学,有兴趣的学习事半功倍。

“书山无路勤为径,学海有涯乐作舟”。

当然,培养兴趣是一见很复杂的工作,它需要我们老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从学习内容的调整,教学方式的改变,考核形式的转变,评价体系的变化等多方面去思考,去努力。

(二)要明确学生学习的目标内因是改变的根本。

光有兴趣还不够,教师还必须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他才会自觉的担负起学习的责任,那时学生的学习才是一种真正有意义的学习。

所以,教师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还要适时地给学生讲明学习的道理,让学生真正明确“为什么要学习”,让学生把自己现在的学习同以后的发展联系起来,同社会的进步联系起来,增强责任感,让这种责任感成为学习的动力。

(三)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良好的语文习惯,先要教给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再加以强化训练。

例如,培养预习的习惯、要指导预习的步骤和方法,让学生照这个步骤方法去练习,逐步形成一定的思维定式,达到自动化的程度。

这样,预习的习惯就养成了。

又如,阅读的习惯。

阅读也是由一系列过程和行为构成的总和,学习阅读,就是学习一系列规则。

默读、朗读、精读、略读、浏览、跳读,其心理的和行为的过程、方法皆不相同。

浅谈小学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

浅谈小学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

浅谈小学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积极运用现代教育手段,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观念与模式,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让学生在自主活动和探索发现中全面发展,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语文课以其丰富的信息、文字书写量大且费时的特点,期待着更先进的教学手段。

同时,语文课中朗读也是一个重要的部分。

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解决了我们多年来在教学中遇到的难题,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创建了理想的教学环境。

在网络环境中,学生随时可以获得学习资源,互联网上有非常丰富的学习资源。

这些都对理解课文内容方面有很大帮助。

由于学生的学习基础、家庭教育方面都各有不同。

哪些是自己不懂的问题,哪些是自己需要学习的内容,学生可以自己确定。

教师提供学习任务,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进行有选择的学习。

因为语文学科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学生学习起点不同,对语言材料的反应是多元的。

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

对培养学习语文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最终目的是追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能力。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与日常生活联系非常密切,涉及范围广,实践性很强。

语文课程更是强调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并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按新课程语文教学理念,语文课程重在实践,要适应现实生活和学生自我发展的要求。

传统的教法老师讲、学生听,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和自主性,学习学得被动,对语文学习缺乏创新精神。

新的教学策略、教学法是让学生自已学、主动学,老师主要是“导”,以体现语文课程教学的灵活性,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实现素质教育。

信息技术作为最广泛最先进的科技,它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是必选无疑的。

所以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是势在必行。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接触的大多是课本和参考资料,在电化教学出现以后又出现了如录音,投影片等等。

初中语文语文论文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几点思考

初中语文语文论文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几点思考

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几点思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任务之一,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学习、富有个性地学习,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和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在这里我就对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问题谈几点思考。

一、认清原有学习方式的弊利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一是靠书本,二是靠实践。

书本知识是人类的间接经验,实践可以获取直接经验。

长期以来我们的学生为了“应试”,学习的方式就是以书本为主,一提起“学习”,就是“读书”、“练习”、“做习题”和“考试”。

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更是以被动接受学习为主要特征,以教师讲授为主,很少有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来获得知识、得到发展。

依靠学生查阅资料、集体讨论为主的活动几乎没有。

教师布置的作业多是书面习题与阅读教材,很少布置如观察、制作、实验、读课外书、社会调查等实践性作业。

学生很少有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看法与意见的机会,课堂上忽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没法获得直接体验。

原有的接受式学习是不是全不对呢,也不能机械的一概否定,其优点也应继承与发扬。

如讲授法、讲述法、讲解法,教师可以将科学知识系统连贯地传授给学生,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多的知识,在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和思想觉悟。

在一定条件下,言语接受学习是学生获取科学文化知识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途径。

关键是看教师能否善于抓住主客观条件,把接受式学习变为有意义的学习。

课堂上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不能追求外表形式的变化。

忽视学习方式的本质,放弃传统的有效的学习方式,课堂上把“满堂灌”变成表面标签式的合作、探究活动化教学后,反而成了“满堂乱”,把旧有的比较“扎实”的教学,被大“杂烩”的虚假合作、讨论活动所替代,转变学习方式成了空话,不会踩到点子上。

浅谈小学生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

浅谈小学生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

2013-08治教之法二、重视课堂常规教学,增强学生的纪律意识课堂常规是保证教学顺利进行,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途径,课堂常规是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必须遵守的规范,是课堂教学的法规之一。

通过课堂常规的贯彻落实,如:严格考勤、考核制度,加强组织纪律性,可使学生养成听从指挥、服从领导的良好习惯,所以,每个体育教师都应把贯彻落实课堂常规作为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并认真落实好。

三、采用激励竞争机制,增强学生的法纪观念体育教学中教师经常采用激励竞争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一般多用语言刺激、体态暗示、榜样示范等手段,激励先进,鞭策后进,调动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创造性。

教师在运用激励竞争法时,首先,要教育学生正确对待暂时的胜负,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既能享受成功的喜悦,更能经得起失败的考验,做到胜不骄、败不馁。

其次,要对学生进行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因为任何竞争都是有条件的,都必须在规定的范围内进行,否则将受到惩罚,从而增强学生的法纪观念。

四、抓住恰当时机,培养学生的拼搏进取精神教师要善于捕捉他们心灵深处的闪光点,适时地加以启发诱导,以促进其转化。

例如,在篮球比赛中,有学生摔倒后立即爬起来继续参加比赛的生动事例,应及时给该学生以恰当的鼓励和表扬,这对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拼搏进取、为集体争光的精神是有很大作用的。

面对偶发的不良事件则指出要害,给予适当的批评,能提高学生对是非的判别能力。

五、抓住细小环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课前整理场地、领取器材和课后收拾器材,是引导学生热爱劳动、爱护公物的重要契机。

例如,在上课前,老师叫学生们搬运器械(如垫子)时,要求学生不许拖、拉。

领取的器材(如篮球、排球、羽毛球拍等)不许用脚踢、不能扔等等,发现有不爱护公物的现象应及时教育制止,对于那些热心协助老师劳动和爱护公物的学生应当众表扬。

这样不仅对保护学校的体育器材有好处,而且使学生养成了热爱劳动和爱护公物的良好习惯。

浅谈小学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

浅谈小学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

浅谈小学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摘要: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语文课堂更是一门师生互动、心灵对话、孩子们快乐成长的大舞台,因此,《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即要让孩子们在乐中学、学中乐的学习氛围,又要积极倡导新课程标下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落实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呢?关键词:小学语文学习方式转变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语文课堂更是一门师生互动、心灵对话、孩子们快乐成长的大舞台,因此,《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即要让孩子们在乐中学、学中乐的学习氛围,又要积极倡导新课程标下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落实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呢?一、教师角色的定位。

传统的教育观点强调了教师的奉献精神与无私地给予,将教师抽象为一种“圣人”;强调教师关注学生心灵的发展,像工厂里的工程师一样,按照自己既定方案塑造学生,使学生成为被批量生产的规格统一的产品。

这就忽略了学生是具有灵性的人,其灵魂所需要的不是“塑造”,而是被“唤醒”、“激发和升华”;忽略了教师和学生的合作关系,教和学的创造性和“教学相长”的意识。

在课程和教材的设置上,带有统一性特点和家长制作风,全国采用统一的教材、统一的评价。

在实施传统教材时,教师的地位处于绝对权威之中,教师对学生实行控制,学生被迫服从。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教育观念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对教育的要求也随着改变。

传统的教师角色已不能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呼唤着教师新角色的到来。

那么,新角色又是如何呢?《小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不仅为我们指明了课改的方向,而且指出了教师角色的新定位:教师不仅是传授者、指导者、促进者,还是激励学生前进的伙伴和朋友。

因此,教师作为课程改革的主角,只有从传统知识传授者走向新课程知识传授者,才能给课程改革,乃至整个素质教育,注入生机和活力,从而推动人才培养的根本性改革。

二、语文教学中需要学生自主新课程理念提出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对传统语文教学重接受轻探究,重认识轻体验的接受性学习方式的扬弃,这一理念强调了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在课堂与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了真正的确认和尊重,调动了每个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积极性,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期末学习方式转变小议
作者:徐培书
来源:《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校长》2008年第04期
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到期末复习时,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老师频繁地让学生购买各类名卷、考前冲刺等资料进行练习,使学生陷入了题海战,老师则夜以继日地埋头批改,师生都苦不堪言。

虽然是辛苦了点,但是众所周知,题海战确实能提高些语文成绩。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新的教育理念也逐步扎根在老师的头脑,老师会根据平时的课堂教学情况按知识板块整理好练习题,提供给学生练习。

相对于题海战,这种方法大大减轻了学生的负荷,但也存在着不足:习题虽然是老师精心编制的,但老师不可能顾及到每个学生的认知水平。

不论你的学习水平如何,每个学生的习题是一样的,学生也只是被动的进行练习。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如何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期末语文复习整理呢?我思索着、尝试着转变期末阶段的语文学习方式,以下是我的操作方式,与同仁们共享:
一、选编习题
语文期末复习的目的在于查漏补缺,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选编习题是查漏补缺的有效方法。

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板块的整理,出读拼音写词语、多音字组词、近义词反义词、形近字组词、按课文内容填空等专题练习题。

选编习题的时候,我引导学生回忆、思考:你认为本册当中哪些词语是比较难掌握的,该提醒同学们注意的,你就把它们选编进去?本册学习了哪些多音字?你掌握了哪些近义词反义词?本册当中哪些形近字你认为是比较容易混淆的,你可以选编进练习题?通过这学期的学习,你从课文里积累了哪些好词好句,你也可以选编进习题与大家共享……
按知识板块整理好知识后,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运用各自独特的思维,取各知识板块的精华部分,有机融合,创造出较完整的试题,并以出题的学生名字命名,称其为“××试卷”。

实践证明:这种发生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通过选编习题,唤起了学生对语文学习过程的回忆、思考。

这种回忆、思考,是学生主动参与语文复习的过程,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是学生根据自身的认知情况、学习水平进行信息收集、整理的过程,也是一个创新的过程。

二、考考大家
教学要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变革学习方式,保证学生充分自主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习题出好了,请谁去做呢?本着尊重学生的学习水平、认知水平,又力争提高的原则,我一般采用以下几种方式进行:与同桌交换习题做,叫“考考同桌”;与好朋友交换习题,
叫“考考好朋友”;与学习水平差不多的同学交换习题,叫“一比高下”;自己出的习题说不定连自己也做不出来哦,就“考考自己”吧。

三、相互批改
习题做好了,请谁去改呢?“考考同桌”、“考考好朋友”、“一比高下”这三种方式进行练习的,习题做好后交还给出题的同学批改。

“考考自己”的方式进行的,做好后拿给自己最信任的同学批改。

批改后进行订正,订正好后仍然由出题的同学检查,不会订正的题目由出题的同学进行指导。

批改、指正,都由学生去完成,不仅充分保护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激发了他们的积极性,而且大大减轻了老师的工作量。

同时这个批改、订正、指导的过程,也是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的过程,学生自然而然地当上了学习的主人。

四、师生评价
当学生完成上面的进程后要把习题上交,老师和同学共同进行评价。

评价可以从几方面入手:出题的质量,包括字迹、数量、涉及的知识面等;做题的正确率;批改、订正、指导是否到位等。

评价时多让学生发言,允许各抒己见,老师只在适当的时候进行点拨。

学生对这种复习方式已经很习惯了,而且很喜欢这样的复习方式。

当有些班级的学生被期末复习搞得焦头烂额的时候,我们班的学生在进行愉快、轻松地学习。

这几个学期的考试,我们班都取得了好成绩。

我想也可以由此证明,这个办法是可行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