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师范大学无机化学课件1

合集下载

《无机化学绪论》课件

《无机化学绪论》课件
更好地认识其在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中的作用和价值。
04 无机化学实验基础
实验目的与要求
掌握无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 法和技能。
了解无机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 实验方法。
培养实验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培养实验素养和科学精
神。
实验安全与防护
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确保实验安全 。
注意个人防护,佩戴必要的防护用品 ,如实验服、护目镜、手套等。
熟悉常见危险品和危险源,掌握应急 处理方法。
实验器材与试剂
熟悉实验所需的仪器、设备和试剂,了解其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掌握实验器材的清洗、保养和维修方法,确保实验器材的完好和准确。
注意试剂的储存和使用,避免试剂的浪费和污染。
05 无机化学的学习方法与建 议
学习无机化学的方法
01
02
03
04
掌握基础知识
通过分析分子结构可以预测物 质的溶解度、熔点、沸点等性 质。
酸碱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
酸碱反应是指酸和碱之间的中和反应,通过质子的转移实现。 氧化还原反应涉及电子的转移,是许多化学反应的重要类型,如燃烧和电池反应。
酸碱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是理解无机化学中许多反应机制的基础。
03 无机化学的分类与应用
单质与化合物
详细描述
根据性质,无机化合物可分为酸、碱、盐、氧化物等;根据组成,无机化合物可分为单质、二元化合物、三元或 多元化合物等;根据结构,无机化合物可分为分子晶体、原子晶体、离子晶体等。这些分类有助于理解和研究无 机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
无机化合物的应用
总结词
无机化合物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广泛。
详细描述
在生产中,无机化合物被广泛应用于农业、工业、医药、环保等领域。例如,化肥、农 药、建筑材料、冶金、电子工业、新能源等领域都离不开无机化合物的支持。在生活中 ,我们也经常接触到无机化合物,如水、食盐、氧气等。了解无机化合物的应用有助于

大学无机化学课件完整版

大学无机化学课件完整版

研究无机物的合成方法、 制备工艺以及新材料的探 索与开发。
研究无机物的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以及仪器分析方 法与技术。
02 原子结构与元素 周期律
原子结构模型
构模型,认 为原子是一个带正电的球体 ,电子像西瓜籽一样镶嵌其 中。但该模型无法解释α粒子
散射实验。
提出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认 为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 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电子围 绕原子核运动。但该模型无 法解释原子的稳定性和电子
盐类的热稳定性
分析盐类在高温下的分解反应及其产 物,探讨热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盐类的化学反应
介绍盐类与酸、碱、金属等物质的反 应及其规律。
配合物及其性质
配合物的基本概念
阐述配合物、配体、中心离子等基本概念; 介绍配合物的命名原则。
配合物的结构
分析配合物的空间构型和化学键性质,如配 位键的形成和性质。
键更稳定。
金属键及金属晶体
金属键的形成
金属原子间通过自由电子的相互作用形成的化学键称为金属键。
金属晶体的结构
金属晶体中金属原子通过金属键连接,形成紧密堆积的结构,具有 良好的导电、导热和延展性。
金属键的强度
金属键的强度与金属原子的电负性、原子半径及价电子数有关,电 负性越小、原子半径越大、价电子数越多,金属键越强。
近代无机化学
自17世纪中叶开始,随着实验方法和分析技术的发展,无机化学逐渐从炼金术中分离出 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拉瓦锡、道尔顿等科学家为近代无机化学的奠基人。
现代无机化学
20世纪以来,随着量子力学、结构化学等学科的发展,无机化学在理论和应用方面都取 得了巨大的进展。如晶体结构测定、化学键理论、配位化学等领域的研究为现代无机化学 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无机化学课件第一讲

无机化学课件第一讲

化学的分类
化学
无机化学
有机化学
物理化学
分析化学
1、无机化学 包括:元素化学、无机合成化学、无 机高分子化学、无机固体化学、配位 化学、同位素化学、生物无机化学、 金属有机化学、金属酶化学等。 无机化学,就是研究无机物的。
2、有机化学 包括:普通有机化学、有机合成化学、 金属和非金属有机化学、物理有机化 学、生物有机化学、有机分析化学。
课程学习要求
(1)课前预习 (2)作好笔记:课程内容的纲目、补充材料和问题、 自己没有理解的问题。 (3)课后复习: 整理笔记,查阅参考书,解决课堂 未理解的问题。《化工化纤基础知识》
一化学的概念
•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层次上研 究物质性质,组成,结构与变 化规律的科学。
1、化学的认识 • 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化学则是 人类用以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 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它是一门 历史悠久而又富有活力的学科, 它的成就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4、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例如: 在生活中,铁能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铁锈,铜能在潮湿的空 气中生成铜绿,煤和木材中的碳可以在空气中燃烧生成CO2 并发光、放热等。
大气压强是由于大气受到重力作用而产生的,离地面越 高的地方大气越稀薄,那里的大气压强就越小。由于大气压 强不是固定不变的,人们把101KPa的压强规定为标准大气 压强。
物资的量
• 物质的量 是一个物理量,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 符号是 n,其单位是摩尔,简称(mol)。 物质的量摩尔mol
一、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一定数目粒子 的集合体,符号为___ 1.物质的量:表示______________ n。 物质的量 的单位,符号为 mol。 2.摩尔:是_________ 离子 原子、分子、 ____ 微观粒子。 3.计量对象: _____ 或原子团等_____ 二、微粒个数与物质的量的关系 6.02×1023mol-1 ,符号为 NA。 1.阿伏加德罗常数:_________________ 2.微粒个数与物质的量的转化

大学无机化学课件

大学无机化学课件
2023
大学无机化学课介 • 无机化学基础知识 • 无机化合物和反应 • 无机化学实验方法 • 无机化学的应用 • 无机化学的未来发展
2023
PART 01
无机化学简介
REPORTING
无机化学的定义和重要性
定义
无机化学是研究无机物质组成、结构 、性质和变化的科学。
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
在工业生产,环境保护和能源利用等领域中的应用。
2023
PART 04
无机化学实验方法
REPORTING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实验器材的正确使用
掌握各种实验器材的使用方法,如烧杯、试 管、滴定管等,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和准确 。
化学试剂的取用与配制
学习如何正确取用和配制化学试剂,了解试剂的浓 度、纯度等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重要性
无机化学是无机物质的基础学科,对 于理解物质性质、变化规律以及开发 新材料、新能源等具有重要意义。
无机化学的历史和发展
历史
无机化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炼金术和冶金学,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逐 渐形成了现代无机化学体系。
发展
现代无机化学的发展与材料科学、能源科学、环境科学等领域相互渗透,不断 涌现出新的研究领域和应用方向。
配合物和配位反应
配位反应
配位反应的原理,影响因素以及在无机合成 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配合物概述
配合物的组成,分类,命名以及结构和性质 。
配位化学键
配位化学键的形成,特点以及在配合物中的 作用。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例
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
氧化数的概念,氧化还原反应的分类和原理。
重要的氧化还原反应实例
包括金属的氧化还原,非金属的氧化还原,以 及含氧酸盐的分解等。

无机化学第一章 PPT课件

无机化学第一章 PPT课件

若溶液由溶剂 A 和难挥发非电解质 B 组成:
* * pA = p* (1 x ) = p p A B A A xB
* Δp = p* p = p A A A xB
在稀溶液中:
nB nB nB xB = = = bBM A nA + nB nA mA /M A
由以上两式得:
Δp = p MAbB = kbB
(a) 在生理盐水中
(b) 在低渗 NaCl 溶液中
(c) 在高渗 NaCl 溶液中
图 1-2
红细胞在不同浓度 NaCl 溶液中的形态示意图
将红细胞置于渗透浓度高于 320 mmol· L-1 的 高渗 NaCl 溶液中,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红细 胞逐渐皱缩,这种现象医学上称为质壁分离。
例题
2.晶体渗透压力和胶体渗透压力 由小分子和小离子所产生的渗透压力称为 晶体渗透压力。 由大分子和大离子所产生的渗透压力称为 胶体渗透压力。 血浆的渗透压力主要是晶体渗透压力,而 胶体渗透压力很小。在 37 ℃ 时,血浆的渗透压 力为 770 kPa,其中胶体渗透压力仅约为 4 kPa。
(二) 渗透压力与浓度、温度的关系
1877 年,弗菲尔发现如下两个规律: (1)在热力学温度一定时,非电解质稀溶液 的渗透压力与溶液的浓度成正比; (2)在浓度一定时,非电解质稀溶液的渗透 压力与热力学温度成正比。 1886 年,范托夫归纳出非电解质稀溶液的渗 透压力与浓度和热力学温度之间的关系:
对于电解质稀溶液,渗透压力的计算公式可 以改写为:
= cos, B RT
例题
(四)渗透压力在医学上的意义
1.等渗溶液、低渗溶液和高渗溶液 医学上的等渗溶液、低渗溶液和高渗溶液是 以血浆的渗透压力或渗透浓度为标准来衡量的, 正常人血浆的渗透浓度为 280~320 mmol· L-1。医 学上规定渗透浓度在 280~320 mmol· L-1范围内的 溶液为等渗溶液;渗透浓度小于 280 mmol· L-1的 溶液为低渗溶液;渗透浓度大于 320 mmol· L-1的 溶液为高渗溶液。 将红细胞置于渗透浓度为 280~320 mmol· L-1 的等渗 NaCl 溶液中,在显微镜下观察,红细胞 的形态没有发生变化。 将红细胞置于渗透浓度低于 280 mmol· L-1 的低渗 NaCl 溶液中,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红 细胞逐渐胀大,最后破裂,释出血红蛋白使溶液 呈浅红色,这种现象医学上称为溶血。

无机化学讲义课件

无机化学讲义课件

酸碱反应的平衡与移动
总结词
详细描述
总结词
详细描述
研究酸碱反应的平衡状 态和移动方向
酸碱反应是化学中常见 的一类反应,通过研究 酸碱反应的平衡状态和 移动方向,可以深入了 解酸碱的性质和作用机 制。同时,酸碱反应在 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 也有广泛应用。
酸碱指示剂和滴定分析 法
酸碱指示剂用于指示溶 液的酸碱性,滴定分析 法则是一种测定物质浓 度的分析方法。通过这 些手段,可以精确测定 酸碱反应的程度和物质 含量。
05
无机化学实验技术
实验基本操作与安全
实验基本操作
掌握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如称量 、加热、溶解、过滤、蒸发等, 是进行无机化学实验的基础。
实验安全
了解实验室安全知识,掌握实验 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及应对措 施,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
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
实验设计
根据实验目的和要求,合理设计实验 方案,包括实验材料的选择、实验步 骤的安排等。
THANKS
感谢观看
详细描述
无机化学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为人类提 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推动了能源、环境、材料科学等 领域的进步。例如,在能源领域,通过研究太阳能、风 能等可再生能源的转化和利用,可以解决能源危机和环 境污染问题;在环境领域,无机化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 和治理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在材料科学领域,通 过研究新型无机材料的合成和性质,可以推动材料科学 的发展,为人类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
详细描述
氧化数是描述元素在化合物中氧化态的数值,氧化剂和还原剂则是参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色。通过这 些概念,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分类氧化还原反应。
04
无机化合物的分类与性质
单质与氧化物

大学无机化学第一章ppt课件

大学无机化学第一章ppt课件
解:已知 m=0.7790g,T=298.15K,P=111.46KPa,V=0.4448L
MmRT PV
M0.79g980.31J4K 6 P0a.44L48
Ar =39.95
P M 1.3 0K 2 1 5 3 P .9 9 g a 5 m 1o 1 .7 lg 8 L 1 2 RT 8 .3J 1 m 精选4 p p1 t课件K o 202 11 l2.1 7 K 5 3 15
即pV常数 T
精选ppt课件2021
5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
pV = nRT
R---- 摩尔气体常量 在STP下,p =101.325kPa, T=273.15K n=1.0 mol时, Vm=22.414L=22.414×10-3m3
精选ppt课件2021
6
R
pV nT
101P3 a2252.4 11 034m3 1.0m 2o 7.1l3K 5
nT
1.0m 2o 7.1l3K 5
62m 36 m .m 4 H m l 1 g o K l1
精选ppt课件2021
8
1.1.2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的应用
1. 计算p,V,T,n四个物理量之一。
2.气体摩尔质量的计算 3.气体密度的计算
精选ppt课件2021
9
1. 计算p,V,T,n四个物理量之一。注意!
19
分压的求解:
pB
nBRT V
p
nRT V
pB p
nB n
xB
pB
nB n
pxBp
x B B的摩尔分数
精选ppt课件2021
20
例题:某容器中含有NH3、O2 、N2等气 体的混合物。取样分析后,其中

《无机化学》课件

《无机化学》课件

酸碱反应与沉淀反应
总结词
酸碱反应和沉淀反应是无机化学中常见的反应类型,需要掌握其 基本原理和规律。
酸碱反应
理解酸碱质子理论,掌握酸碱反应的规律和特点,如强酸制备弱酸 、水解反应等。
沉淀反应
研究沉淀的形成和溶解,了解沉淀的生成、转化和溶解等基本规律 。
氧化还原反应与配位反应
总结词
01
氧化还原反应和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反应是无机化学中的重要反应类型,需要
酸碱反应与离子平衡
酸碱反应
酸和碱之间的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 。
酸碱指示剂
离子平衡
溶液中离子间的相互作用和平衡状态 ,如水的电离平衡、沉淀溶解平衡等 。
用于指示溶液酸碱度的指示剂,如酚 酞、甲基橙等。
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
氧化还原反应
电子转移的反应,包括氧化和还 原两个过程。
原电池
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由 正负极和电解质溶液组成。
存储材料,为新能源技术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撑。
无机化学在环保领域的应用
总结词
无机化学在环保领域的应用主要涉及大气、水体和土壤的污染控制与治理,以及废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等方面。
详细描述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无机化学在环保领域的应用主要涉及大气、水体和土 壤的污染控制与治理,以及废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等方面。通过研究无机物质的性质和反应机制,可以开发出高 效、低成本的污染物处理技术和资源化利用方案,为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无机化学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总结词
无机化学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主要涉及药物设计与 合成、生物成像技术和生物医用材料等方面。
详细描述
生物医学领域的发展对于人类的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具有重要意义。无机化学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主要涉 及药物设计与合成、生物成像技术和生物医用材料等方 面。通过研究无机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和反应机制,可以 开发出高效、低毒的药物和生物医用材料,为疾病诊断 和治疗提供新的手段和途径。同时,无机化学在生物成 像技术方面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如荧光探针、磁共 振成像等,为生物医学研究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

大学无机化学课件完整版[优质ppt]

大学无机化学课件完整版[优质ppt]

机 化
n=1.0 mol时, Vm=22.414L=22.414×10-3 m3
学 基 础
R pV 101P3 a2 22 5.4 1 1 0 3m 43
nT
1.m 0 o2l7 .13K 5


8.31J4 m o 1K l1
R=8.314 kPaLK-1mol-1
人们将符合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气体,称 为理想气体。
无 机 化 学
基 无机化学
础 教 程
第一章 气体和溶液


§1.1 气体定律




§1.2 稀溶液的依数性


§1.1 气体定律
无 机
1.1.1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基 础
1.1.2 气体的分压定律


1.1.1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pV = nRT
R——摩尔气体常数
无 在STP下,p =101.325 kPa, T=273.15 Kp础源自教 程pM = RT
=m/V
1.1.2 气体的分压定律
组分气体:
理想气体混合物中每一种气体叫做组
无 分气体。

化 分压:


组分气体B在相同温度下占有与混合
础 教
气体相同体积时所产生的压力,叫做组分
程 气体B的分压。
pB

nBRT V
分压定律:
混合气体的总压等于混合气体中各组分
气体分压之和。
162mol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应用:
1. 计算p,V,T,n中的任意物理量

pV = nRT
机 化
2. 确定气体的摩尔质量

《无机化学》课件第一章

《无机化学》课件第一章

第一节 原子的组成与核外电子排布
电子云的角度分布图是通过将|Ψ|2的角度分布部分,即|Y|2随 θ、Φ的变化作图而得到的(空间)图像,它形象地显示出在原子核 不同角度与电子出现的概率密度大小的关系。图1-1(b)是电子云的 角度分布剖面图。电子云的角度分布剖面图与相应的原子轨道角 度分布剖面图基本相似,但有以下不同之处:原子轨道角度分布 图带有正、负号,而电子云的角度分布图均为正值(习惯不标出正 号);电子云的角度分布图比相应的原子轨道角度分布要“瘦”些, 这是因为Y值一般是小于1的,所以|Y|2的值就更小些。
第一节 原子的组成与核外电子排布
五、 多电子原子结构
多电子原子指原子核外电子数大于1的原子(即除H以外 的其他元素的原子)。在多电子原子结构中,核外电子是如何 分布的呢?要了解多电子中电子分布的规律,首先要知道原 子能级的相对高低。原子轨道能级的相对高低是根据光谱实 验归纳得到的。H原子轨道的能量取决于主量子数n,在多电 子原子中,轨道的能量除取决于主量子数n外,还与角量子 数l有关,总规律如下:
无机化学
第一章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原子的组成与核外电子排布 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 元素基本性质的周期性
第一节 原子的组成与核外电子排布
一、 原子的组成
在20世纪30年代,人们已经认识到原子是由处于原子中 心的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的。由于原 子核跟核外电子的电量相同,电性相反,所以原子呈电中性。 原子很小,半径约为10-10m;原子核更小,它的体积约为原 子体积的1/1012。如果把原子比喻成一座庞大的体育场,则原 子核只相当于体育场中央的一只蚂蚁。因此原子内部有相当大 的空间,电子就在这个空间内绕着原子核作高速运动。
第一节 原子的组成与核外电子排布

无机化学讲义课件

无机化学讲义课件
离子化合物的性质
易溶于水,水溶液导电,熔融状态 下也导电。
共价键及其性质
共价键的形成
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共价键。
共价键的特点
有方向性、有饱和性,键能较大,但比离子键小。
共价化合物的性质
一般难溶于水,熔融状态下不导电,但有些共价 化合物在水溶液中能导电。
分子间作用力与氢键
分子间作用力
分子间存在的相互作用力,包括范德 华力和氢键等。
特点
无机化学研究的元素和化合物种类繁多,包括金属、非金属 、氧化物、酸、碱、盐等;无机化学反应多样,包括化合、 分解、置换、复分解等;无机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如 肥料、陶瓷、玻璃、冶金等。
无机化学的发展历史
早期发展
古代人们通过炼金术、医药学等 实践活动积累了无机化学的初步
知识。
近代发展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道尔顿提 出了原子论,奠定了近代无机化 学的基础;随后门捷列夫发现了 元素周期律,揭示了元素之间的
制作笔记
制作详细的笔记,记录重要知识点、公式和反应机理等, 方便复习和查阅。
多做练习,提高解题能力
多做习题
通过大量的习题练习,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度。
分析解题思路
对解题过程进行分析和总结,掌握解题方法和技巧。
挑战难题
适当挑战一些难题和复杂问题,拓展自己的思维能力 和解题能力。
位置。
探讨金属氧化物的性质、 制备方法和应用。
阐述金属氢氧化物的性 质、稳定性及其与酸的
反应。
金属盐类
介绍金属盐类的性质、 溶解性及其在化学反应
中的作用。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非金属元素与分类
介绍非金属元素的性质、分类及其在周期表 中的位置。

《无机化学绪论》课件

《无机化学绪论》课件

分子结构与化学键
分子轨道理论
分子中的电子在分子轨 道上运动,形成化学键

共价键
原子间通过共享电子形 成的化学键,决定分子
的稳定性。
离子键
正负离子间的静电作用 形成的化学键,决定分 子的晶体结构和性质。
配位键
一个原子提供空轨道, 另一个原子提供孤对电
子形成的化学键。
酸碱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
酸碱反应
酸碱物质在水溶液中发生的电离反应,生成 水和盐。
有物质的电子分布状态。
配位数的概念
在配位反应中,配位数表示一个中 心原子或离子与配位体的结合方式 。配位数的大小直接影响到配合物 的稳定性和性质。
配位反应的动力学
配位反应速率主要受配位体浓度、 温度和催化剂的影响。研究配位反 应的动力学有助于深入了解配合物 的形成过程和稳定性。
06 无机化学的未来发展
氮和氧是空气中含量最丰富的元素, 它们在无机化学中主要以氧化物的形 式存在,如氮气、一氧化氮、二氧化 氮、硝酸、硝酸盐等。
碳元素
碳是生命的基础元素,可以形成复杂 的有机分子和长链高分子。无机化学 中,碳可以形成多种碳氢化合物、碳 酸、碳酸盐等。
金属元素
钠元素和钾元素
钠和钾是碱金属家族中的成员,具有很强的还原性。在无 机化学中,它们主要存在于碱金属卤化物中,如氯化钠、 氯化钾等。
氧化数的概念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物质所具有的氧化数反映了其电子转移的状态 。了解氧化数的变化有助于理解反应机理和预测产物。
氧化还原反应的分类
根据电子转移的方式,氧化还原反应可以分为单电子转移和多电子 转移。不同的转移方式对反应机理和产物有重要影响。
配位反应机理
配位反应机理概述

《无机化学》教学课件—01物质结构

《无机化学》教学课件—01物质结构

实验
取铝片和 镁带,擦去氧 化膜,分别和 2mL 1mol/L 盐酸反应。
现象:镁与铝均能与盐 酸反应产生气泡。但镁 反应更剧烈。
反应:
Mg + 2HCl = MgCl2 + H2 2Al + 6HCl = 2AlCl3+ 3H2
结论: 镁元素的金属性比铝强
小结
钠与冷水反应,镁与沸水反应,铝不 与水反应。
◇ 2.要点: 成键微粒 ——阴阳离子 键的实质 ——静电作用 成键范围 ——活泼金属(IA IIA)
与非金属(VIA VIIA)
常见阳离子 常见阴离子
金属离子:Na+、Mg2+、Ca2 + 铵根离子:NH4 + Cl-、S2- 、 OHCO32- 、 SO42- 、 NO3-
离子化合物:阴、阳离子通过离子键结 合而形成的化合物。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 一、 元素周期律 • 二、 元素周期表
一、 元素周期律
◇1.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排 布和主要化合价都呈现周期性变化。
◇2.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
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元素的 金属性
◇ 1.原子结构示意图
氢原子 氧原子 钠原子 钙原子
(二)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
◇ 2.电子式
Na. .Mg. .A.l.
钠原子 镁原子 铝原子
.S..i.
硅原子
..P...
磷原子
...S...
硫原子
..C....l .
氯原子
..A....r ..
氩原子
◇ 3.电子排布式

江苏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学PPT第十八章 f区元素

江苏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学PPT第十八章 f区元素
正是由于镧系离子的电子结构 ,凡是与 Ln3+ 离子密切联系的性质,也常呈现单向变化的规律. 而且,在镧系元素化合物的有些性质中,也常常会 出现 “钆断效应”,即所谓的 “两分组现象”.
18.1.3 镧系元素的单质
1. 镧系金属单质的化学性质
• 都是活泼金属,活泼性随原子序数增加而 增大。金属都是强还原剂,还原性仅次于 碱金属,与镁相近,比铝和锌强。
⑵ H2SO4分解法:在浓H2SO4中加热矿物,使 之转化为硫酸盐沉淀,用水浸出后,加草酸 生成草酸盐沉淀,最后灼烧成氧化物。
⑶ 氯-碳分解法:将矿物与碳混合加热并通入 氯气,使之转变为氯化物。然后根据它们的 沸点不同将它们与杂质分离。
3. 稀土元素的分离
稀土元素分离方法的原理和特点

法 基本原理
步 骤:
● 转化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以 NH4Cl 溶液)
R-SO3H + NH4+ + H2O → RSO3NH4 + H3O+ ● 吸附: Ln3+ (aq)+3NH4+(res) = Ln3+(res)+3NH4+ (aq) ● 淋洗: Ln3+ (res) + 3RCOO- + 3 NH4+(aq)




分级结晶法 化
学 分
分步沉淀法
离 法
氧化还原法
溶解度不同 原理、设备简单 操作复杂、分离效果 差
溶度积不同 原理、设备简单 操作复杂、分离效果 差
价态稳定性不同 原理、操作简单、 无非三价稳定态者不 可
效果满意
离子交换法 溶剂萃取法
与树脂、淋洗 剂结合不同 萃合物稳定性 不同度

江苏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学PPT第2章热化学

江苏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学PPT第2章热化学

例:已知298.15K下,反应:
(1) C(s) O2(g) CO2(g)
△ rHm(1) = -393.5kJ·mol-1
(2)
CO(g)
1 2
O2
(g)
CO2 (g)
△ rHm(2) = -282.98kJ·mol-1
计算298.15K下,CO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解:利用Hess定律
C(s) O2(g) △ rHm(3)
3.掌握焓、焓变、标准态的概念,学会用 标准摩尔生成焓、燃烧焓和键焓进行反 应热的计算;
4.学会运用盖斯定律进行反应热的计算 。
§2.1 热力学术语和基本概念
2.1.1 系统和环境 2.1.2 状态和状态函数 2.1.3 过程 2.1.4 相 2.1.5 化学反应计量式和反应进度
将热力学原理和方法用于研究化学现 象以及与化学现象有关的物理现象的分 支叫做化学热力学。
在温度T下, 物质B (νB= -1)完全氧化成指
定产物时的标准摩尔焓变,称为物质B的标
准摩尔燃烧焓。
△ cHm(B,相态,T) ,单位是kJ·mol-1
C CO2(g)
H H2O(l)
CH3OH(l)
3 2
O2
(g)
CO2(g) 2H2O(l)
△ cHm(CH3OH ,l,298.15K) = -440.68kJ·mol-1
N2g 3H2g 2NH3g
t0时 nB/mol 3.0 10.0
0
0
t1时 nB/mol 2.0 7.0
2.0
1
t2时 nB/mol 1.5 5.5
3.021源自n1N2 N2 (2.0
3.0)mol 1
1.0mol

大学无机化学课件1---16

大学无机化学课件1---16

大学无机化学课件1---16第九章§9.1 §9.2 §9.3 §9.4分子结构§9.1价键理论价键理论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分子轨道理论键参数9.1.1 共价键的本质与特点 9.1.2 共价键的键型 9.1.3 杂化轨道9.1.1 共价键的本质与特点化学键:分子或晶体中相邻原子(或离子)之间强烈的吸引作用。

化学键理论:离子键理论共价键理论金属键理论价键理论分子轨道理论1.量子力学处理H2分子的结果两个氢原子电子自旋方式相反,靠近、重叠,核间形成一个电子概率密度较大的区域。

系统能量降低,形成氢分子。

核间距 R0为74 pm。

共价键的本质——原子轨道重叠,核间电子概率密度大吸引原子核而成健。

1用FinePrint打印-可在www.fineprint.com.cn订购2.价键理论基本要点与共价键的特点价键理论基本要点:未成对价电子自旋方式相反;原子轨道最大程度地重叠。

共价键的特点:饱和性 H Cl H O H N N 方向性9.1.2 共价键的键型1.σ键:原子轨道沿核间联线方向进行同号重叠(头碰头)。

2.π键:两原子轨道垂直核间联线并相互平行进行同号重叠(肩并肩)。

3.配位键形成条件:成键原子一方有孤对电子,另一方有空轨道。

例:NH + 4H[BF4 ]F F BFCOπCHFπO 2s 2 2p42s 2 2p22用FinePrint打印-可在www.fineprint.com.cn订购9.1.3 杂化轨道基本要点:成键时能级相近的价电子轨道混合杂化,形成新的价电子轨道——杂化轨道。

杂化前后轨道数目不变。

杂化后轨道伸展方向,形状发生改变。

1.sp3杂化CH4的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2pC:2s22p22s2p2s激发2p2s3四个sp3杂化轨道sp3CH 4的形成3用FinePrint打印-可在www.fineprint.com.cn订购2.sp2杂化2p 2s FB激发2p 2s2BF3的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sp 杂化sp2FF2pBF 3 的形成B:2s22p12s3.sp杂化三个sp 杂化轨道22s2pBe:2s 2 BH2的空间构型为直线形 H Be H2p2p激发2s2ssp sp杂化 Be采用sp杂化生成BeH24用FinePrint打印-可在www.fineprint.com.cn订购4.不等性sp3杂化两个sp杂化轨道NH3 ∠HNH = 107? 18'2psp3杂化2sH2 O∠ HOH = 104? 30 'sp 杂化3sp3d杂化sp32p 2s5用FinePrint打印-可在www.fineprint.com.cn订购sp3d2杂化小结:杂化轨道的类型与分子的空间构型杂化轨道类型不等性s+(3)p 参加杂化的轨道 s+p s+( 2)p s+(3) p 杂化轨道数 2 3 4 4 ' ' 成键轨道夹角180 ° 120 ° 109 °28 90 ° < θ < 109 °28分子空间构型直线形三角形四面体三角锥 V型实例中心原子BeCl2 BF3 CH 4 HgCl 2 BCl3 SiCl 4NH 3PH3N,PBe (ⅡA) B(ⅢA) C,Si Hg (ⅡB) (ⅣA)H2O H2S O,S(ⅤA) (ⅥA)思考题:解释CH4,C2H2,CO2的分子构型。

江苏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学PPT第五章 酸碱平衡

江苏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学PPT第五章 酸碱平衡

Ka
(HA)=
[c(H3O+ )][c(A- )] [c(HA)]
解离常数Ka :附表三,P654. ⑴ Ka 为解离平衡常数,与弱酸的本性有关, 与平衡时的温度有关,与弱酸的起始浓度无
关;
⑵ Ka 越大,酸性越强,10-210-7弱酸,<10-7 极弱酸;
⑶ Ka 与温度有关,T升高,Ka 增大(解离为 吸热反应)。但室温时可忽略其影响; ⑷p Ka =-lg Ka , pKa 越大,酸越弱。
H + + [Fe(OH) 2 (H 2O) 4]+

H+ + 碱
例:HAc的共轭碱是Ac- ,
Ac-的共轭酸HAc,
HAc和Ac-为一对共轭酸碱。 两性物质:
既能给出质子,又能接受质子的物质。
如:HSO
4
,
[Fe(OH)(H
2O)5
]2+
,
HCO
3
,
H
2
O,
HS
-等。
① 酸碱解离反应是质子转移反应,如 HF在水溶液中的解离反应是由给出质子的 半反应和接受质子的半反应组成的。
素。 • 1810年,英国Davy提出酸中共同的元素
是氢,不是氧。 • 酸碱电离理论
1884年, 瑞典化学家 S. Arrhenius提出:
阿累尼乌斯(1859-1927),瑞 典籍化学家,1903年获Nobel 奖
•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H+是酸的特 征,能电离出OH-为碱的特征。
优点:
⑴明确了H+是酸的特征,OH-为碱的特征。 ⑵揭示了中和反应的实质:H++ OH-=H2O ⑶找到了酸碱强度的定量标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mol 8.314J K mol 303K 189kPa 20.0L
nRT p1 V
1
1
nRT an p2 2 V nb V
2
1.50mol 8.314J K 1 mol 1 303K 20.0L 0.05636L mol 1 1.50mol (1.5mol) 2 0.6803 10 3 kPa L (20.0L) 2 189.7kPa 3.8kPa 186kPa
p1 p2 189 186 100 % 1.61% p2 186 ’ V 2.00 L p1 1.89 10 3 kPa p’ 1.59 10 3 kPa 2
解: T =(273+19)K = 292K p=97.8kPa V=4.16L
292K 时,p(H2O)=2.20kPa Mr (NH4NO2)=64.04
(97.8 2.20)kPa 4.16L n(N2) = -1 -1 8.314J K mol 292K
=0.164mol
1 28.3 8.314 298 V (N2 ) 140 ( L) 5 100
2. 确定气体的密度和摩尔质量
pV nRT
m n M
m pV RT M
M = Mr gmol-1
mRT M pV
mRT M pV
=m/V
M
RT
p
pM = RT
例1-2 P5 解: 已知: m(Ar)=0.7990g, T=298.15K,
p(N2)= p- p(NH3) - p(O2)
=(133.0-35.5-20.0)kPa
=77.5kPa
分压定律的应用
例题: 可以用亚硝酸铵受热分解的方法 制取纯氮气。反应如下: NH4NO2(s) 2H2O(g) + N2(g) 如果在19℃、97.8kPa下,以排水集气法在 水面上收集到的氮气体积为4.16L,计算消 耗掉的亚硝酸铵的质量。
例题:分别按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和van der Waals方程式计算1.50mol SO2在30摄氏度占有 20.0L体积时的压力,并比较两者的相对误差。 如果体积减少为2.00L,其相对误差又如何?
解:已知:T =303K,V=20.0L,n=1.50mol, a=0.6803Pa · 6 · -2, m mol b=0.563610-4m3 · -1 mol
101 .325 39.95 ( Ar ) 1.782 ( g L1 ) 8.314 273 .15
§1.2 气体混合物
1.2.1 分压定律
*1.2.2
分体积定律
1.2.1 分压定律
组分气体: 理想气体混合物中每一种气体叫做组 分气体。 分压: 组分气体B在相同温度下占有与混合 气体相同体积时所产生的压力,叫做组分 气体B的分压。 nB RT pB V
1.1.2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的应用
1. 计算p,V,T,n四个物理量之一。 pV = nRT 用于温度不太低,压力不太高的真实气体。
例1-1 P4 解: ⑴已知: V=50.0L, T=298K, p1=15.2MPa; 设: 钢瓶中氮气为n1;质量为m(N2)
p1V 15.2 10 50.0 n1 307 (mol ) RT 8.314 298
1. 理想气体:
人们将符合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的气 体,称为理想气体。 ⑴分子本身没有体积,有位置,无体积;
⑵分子间没有作用。
真实气体:在低压高温时,可近似地看成 为理想气体。 理想气体分子之间没有相互吸引和 排斥;分子本身的体积相对于气体所占 有体积完全可以忽略。
2. 气体的状态:
通常可用四个物理量来描述。
1.4.2
Van der Waals 方程
2
n ( p a 2 )(V nb) nRT V
a,b分别称为van der waals常量。 (V-nb)=Videal等于气体分子运动的自由空间
b为1mol气体分子自身体积的影响。 分子间吸引力正比于(n/V)2 内压力 p′=a(n/V)2 pideal=preal+a(n/V)2
p nRT V
分压的求解:
nB RT nRT pB p V V pB nB xB p n
nB pB p xB p n
x B B的摩尔分数
例题:某容器中含有NH3、O2 、N2等气 体 的 混 合 物 。 取 样 分 析 后 , 其 中 n(NH3)=0.320mol,n(O2)=0.180mol,n(N2) = 0.700mol。混合气体的总压p=133.0kPa。试 计算各组分气体的分压。
nB RT VB p
nB RT VB p
V = V1 + V2 +

V VB
B
n1 RT n2 RT V p p
RT nRT n1 n2 p p VB nB B—称为B的体积分数 V n pB VB xB B , pB B p p V
例题:某潜水员潜至海水30m下作业, 海水的密度为1.03gcm-3 ,温度为20℃。在 这 种 条 件 下 , 若 维 持 O2 、 He 混 合 气 中 p(O2)=21kPa 氧 气 的 体 积 分 数 为 多 少 ? 以 1.000L混合气体为基准,计算氧气的分体积 和氦的质量。(重力加速度取9.807ms-2) 解:T=(273+20)K=293K 海水深30m处的压力是由30m高的海水和海 面的大气共同产生。海面上的空气压力为 760mmHg,则:
3
m ∵ n M
M(N2)=28.0gmol-1
∴ m(N2)=n1(N2) M(N2)=30728.0=8.60103(g) ⑵已知: p2=13.8MPa, V=50.0L, T=298K,
设:消耗的氮为n2; 每次耗氮的体积V(N2)
( p1 p 2 )V (15.2 13.8) 10 3 50.0 n2 28.3(mol) RT 8.314 298
⑴物质的量,n,mol;
⑵体积,V,m3(L);
⑶压力,p, Pa(kPa)
⑷热力学温度, T, K(℃)
3. 气体状态之间的关系:
气体状态的四个物理量并不需要同时都确 定,相互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历史上科学 家们通过实验提出了许多定律: ⑴Boyle定律:n, T一定 p1V1= p2V2 V1 V2 = ⑵Charles定律:n, p一定 T1 T2 n1 V1 = ⑶Avogadro定律:T, p一定 n 2 V2 结合这三个定律,n一定
0.63g
气体扩散定律: 1831年英国G. Thomas提出 • 同温同压下,气体的扩散速度与它的分子 量的平方根成反比。
3 RT MA 3 RT MB
vA vB
=
=
MB = MA
B A
§1.4
真实气体
理想气体状 态方程式仅在足 够低的压力下适 合于真实气体。 产生偏差的主要 原因是: ①气体分子本身的体 积的影响; ②分子间作用力的影 响。
无机化学
第五版 大连理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 编
路再生 徐州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
第一篇
化学反应原理
第一章


§1.1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
§1.2 气体混合物
§1.4 真实气体
本章教学要求
1.掌握气体的特点、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及其应用; 2.掌握混合气体的分压定律和分体积定律,并能熟练进行有关计算;
p=111.46kPa=15.2kPa, V=0.4448L;
设: 氩的摩尔质量为M(Ar),相对原子量 Ar(Ar)和密度.
0.7990 8.314 298 .15 M ( Ar ) 39.95( g mol 1 ) 111 .46 0.4448
Ar(Ar)=9.95
NH4NO2(s) 2H2O(g) + N2(g) 64.04g 1mol m(NH4NO2)=? 0.164mol
64.04g 0.164mol m(NH4NO2) = 1mol
=10.5g
*1.2.2
分体积定律
分体积: 混合气体中某一组分B的分体积VB是 该组份单独存在并具有与混合气体相同 温度和压力时所占有的体积。
8.314 J mol K
1 1
• 注意: ⑴R的单位和数值,不同单位有不同数值。 • 8.314 Pam3mol-1K-1= Jmol-1K-1 (kPaLmol-1K-1) • 8314 PaLmol-1K-1 • 0.08206 atmLmol-1K-1 • 62363 mmHgmLmol-1K-1 ⑵各单位之间的换算:附录5,P673 • 1J=9.869cm3atm, 1cm3atm=0.1013J
分压定律: 混合气体的总压等于混合气体中各组分 气体分压之和。 p = p1 + p2 + 或 p = pB
n1 RT n2 RT p1 , p2 , V V n1RT n2 RT RT p n1 n2 V V V n =n1+ n2+
解:n= n(NH3)+n(O2)+n(N2) =0.320mol+0.180mol+0.700mol =1.200mol n( NH 3 ) p p(NH3)= n 0.320 133 .0kPa 35.5kPa 1.200
n(O 2 ) p (O 2 ) p n
0.180 133 .0kPa 20.0kPa 1.200
3.了解真实气体与理想气体的区别、van der Waals方程式及其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