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改革受挫及其策略失误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一)国情、社情与改革者需要考虑的因素 戊戌变法面临的基本矛盾与问题 另一方面的困难是,戊戌变法是在更为严峻的危机形势刺激 下引发的,这就使得变革者的政治选择,更容易受焦虑、愤 激的主观情绪所支配。 改革者的主观愿望与客观可能性之间就会出现脱节。这种脱 节,又会使官僚体制内部人数众多的支持渐进改革的温和派, 与主张更为激进改革的变法主流派之间产生分歧与矛盾,并 有可能使前者加入反对派的阵营,这就使矛盾冲突进一步加 剧,改革的难度增加。
(一)国情、社情与改革者需要考虑的因素 传统官僚政体条件下体制创新的“适度性” 传统官僚接受的是保守的价值和意识形态的训练,他们是按 照传统的成就标准从社会中选拔出来的,维护这种价值和相 应的价值观念,不但是他们维持自己信仰之所必须,而且也 是维护他们既得利益之所必须。推进变革事业的决策者,必 须正视这一事实。
4
(一)国情、社情与改革者需要考虑的因素 慈禧与光绪:最高权力资源分配的二元化格局 自光绪皇帝于1889年亲政到戊戌变法时期,慈禧太后与光绪 皇帝共同分享皇权的合法性。 首先,自同治初年以来慈禧太后取得了最高权力,形成了至 高的权威。其次,光绪皇帝本人并不是嫡传的皇位继承人, 其合法性来自慈禧。 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在个性与心理上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 这对于最高权力的运作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慈禧太后在心理上对光绪皇帝具有一种无形而又巨大的 威慑力和控制力。这种特殊的权力关系,使光绪皇帝并不具 有一个在位皇帝所应拥有的正常权力地位。
12
(四)变法派的激进心态极其策略失误
变法派认为,改革必须是急剧而迅速的,快刀斩乱麻的,认为
戊戌变法人士的求变心态
只有急剧的、快速的改革才能使中国起死回生,一切渐进的、 缓和的变革,已经是“远水不救近火”。 维新派与传统的“断裂性”。戊戌变法派人士认为,变法必 须是全面的“大变”,而不是部分的或局部 的“小变”。 他们从泛道德主义的立场出发,主张“新与旧”之间的“水 火不容”性,认为两者之间不存在妥协的可能。同时,他们把 “老臣”与“小臣”简单地归类到“保守”与“改革”的两 叉分类的框架中去。 对激进变法的简单化的乐观预期。这些改革者一方面对中国 危机的前景充满了焦虑,另一方面又对改革的前景表现出了 一种极不成熟的乐观心态
10
(二)戊戌变法的有利因素 政治共识在官绅阶层中出现 首先,相对于清末新政时期而言,戊戌变法时期的清政府仍 然具有相对充分的政治资源与政治效能来有效地实施对全国 的控制,并自上而下地推行各种政令措施。 其次,甲午战争以后,由于《马关条约》的签订和德国对胶 州湾的强占,在中国统治精英与士绅中已经产生一种前所未 有的危机感。他们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新的共识:通过更大幅 度、更为迅速的进一步的变革来拯救中华民族。 当时清政府已经拥有一位有改革倾向的青年皇帝。 有着迫使中国上下走向变革的日益严重的外部危机。 一批具有世界知识与国际视野的青年政治精英已经开始崭露 头角,并在社会上和上层政治圈中引起注意。
5
(一)国情、社情与改革者需要考虑的因素 慈禧与光绪:最高权力资源分配的二元化格局 必须指出的是,慈禧并非变法不可逾越的障碍,他允许一定 程度的变革。 两位最高执政者之间潜在的紧张和矛盾,是推行变革的重要 的制约因素。改革者和守旧者都可以理直气壮地认定自己的 政治效忠选择是合法化的、光明正大的。 在光绪还没有足够的实力抵制和排斥太后所拥有的最高权威 的条件下,在太后并没有构成对改革的障碍的情况下,维新 派所应采取的正确策略是:要尽可能地安抚太后,并缓和两 者之间的矛盾,在太后可能容忍的范围内从事变法,尽量防 止两极化态势的出现,至少要在初期阶段,取得使变法运动 顺利进展的必要条件。
8
(一)国情、社情与改革者需要考虑的因素
传统官僚政体条件下的体制创新的“适度性” 改革精英切忌公开地、全面地对传统价值与意识形态宣战或 与之决裂,而只能在传统规范所能容忍的限度内实施变革。 只有这样,才能防止内部政治认同上的分裂和冲突的激化, 使改革取得成功。 然而戊戌改革成功的巨大制约在于:一方面,改革精英集团 迫于外部深重的民族危机,不得不加大速度和幅度,他们必 须在相对有限的时间内以卓有成效的改革来避免外部危机的 深化;另一方面,又必须采取渐进的较为平缓的方式,必须 使这种改革的幅度不至于越出某种限度,以避免内部矛盾的 激化 。
15
(四)变法派的激进心态极其策略失误 康有为变法策略的四个方面错误 对传统中心象征的挑战 康有为通过《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来挑战传统的 中心象征。 首先, 当时的中国士大夫并非是从孔子的所谓“现代化”观 念中来取得变法必要性的认识的,而是从活生生的现实危机 的压力剌激下获得这种认识的。 其次,康有为所发起的这场意识形态的挑战,把人们的注意 力从已经取得的改革共识方面,转移到关于意识形态的“正 邪 ”之争上来,而在当时,这是根本无法形成共识的。
9
(一)国情、社情与改革者需要考虑的因素 传统官僚政体条件下的体制创新的“适度性”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传统君主政治下改革成功的条件是相当 苛刻的,改革者总是面临两难抉择。如何掌握改革的“度”, 是一门真正高超的艺术。改革者所需要的政治判断力、智慧、 技巧,也许更胜过历史对于一个成功的革命者所提出的要求。 那种仅仅根据一个改革者与传统价值观念决裂的彻底精神、 道德勇气和胆量作为判断其历史地位高低的看法和标准,显 然是浅陋的。
中国近代改革受挫及其策略失误
——以戊戌维新、清末新政、废除科举、铁路国有为例 (一)国情、社情与改革者需要考虑的因素 戊戌变法面临的基本矛盾与问题 最大困难是,它极有可能引发更大的政治认同危机与政治冲 突,其原因是: 第一,它涉及到对人们习以为常的“祖制”进行变动。 第二,由于外患日益紧迫,改革必须在相对有限的时期内取 得效果。这样,就在两个方面产生远比过去更为激烈而尖锐 的矛盾冲突: 首先是新旧意识形态与新旧价值观念的冲突。 其次是体制创新所引发的利益冲突。
6
(一)国情、社情与改革者需要考虑的因素 传统官僚政体条件下体制创新的“适度性” 传统政体本身的特点,是制定改革战略时必须考虑的更为重 要的因素。 美国学者亨廷顿认为,如果传统政体原来已经拥有了一个大 规模的官僚制度,改革官僚体制就会遇到相当大的困难。在 他看来,集权化的官僚帝国,如俄国、中国和奥斯曼帝国的改 革,要比日本那种分封制条件下的改革困难得多。在分封制 下,从事现代化变革的具有传统权威合法性的君主,可以从社 会中直接地、大批地引用新人来充实自己,另起新的政治中 心, 而无须顾忌传统贵族的意见。然而,在集权的官僚政体 条件下,君主固然可以提拔少数个人,但却不可能变更整个官 僚阶级,否则,就会引起原有官僚的剧烈反抗。 亨廷顿还指出,传统官僚体制下的改革,也只能采取缓进 的方式才可能取得成功,因为“过于激烈和过于迅速的行动 ,常常会导致潜在的反对者转变为积极的反对者。” 7
17
14
(四)变法派的激进心态极其策略失误 康有为变法策略的四个方面错误 “快变、大变与全变”的一揽子解决方式。 变法派在取得皇帝信任并开始推进改革后,不是采取步步为 营、突破一点、逐步扩大战果的渐进方式,而是主张“快变、 大变与全变”的一揽子解决方式。在这种变法战略的影响下, 光绪皇帝在 103 天的时间内,发布了二三百条涉及选拔人 才、农工商业、裁汰冗员、废除科举、财政经济、法律制度、 文化教育、军事国防等,几乎所有方面的上谕。这些措施之 间彼此既不配合,又无后续准备。
11
(三)“费边式”改革战略的启示 亨廷顿把像土耳其那样具有高度政治技巧和智慧的改革方式 称之为“费边式的改革战略”,这种方式把宏观上的渐进与 微观上的激进别具匠心地结合在了一起。 基马尔所采取的改革战略:充分利用传统的权威合法性来引 导变革过程。在每项改革措施推出时,支持他的力量总是大 于反对他的力量。就是说,从整体上看 ,保守派或恪守传统 秩序的人是大多数,主张变革的人处于少数地位,而在局部 的每一个具体改革问题上,改革精英又可以运用自己已经执 掌的权力资源,使自己的变革措施得到相当人数的支持,并不 致引起危及变革的重大阻力。
另一种则是,由于变法者没有采取合理的战略与策略,使保
守派、既得利益者,甚至相当一部分改革温和派结合为反对 变法的政治同盟,从而使改革在这种强大的政治攻势下遭到 失败。
3
(一)国情、社情与改革者需要考虑的因素 改革的有利因素:政治共识在官绅阶层中出现 甲午战争以后出现了有利于变法的条件: 首先,相对于清末新政时期而言,戊戌变法时期的清政府仍 然具有相对充分的政治资源与政治效能来有效地实施对全国 的控制,并自上而下地推行各种政令措施。 其次,甲午战争以后,由于《马关条约》的签订和德国对胶 州湾的强占,在中国统治精英与士绅中已经产生一种前所未 有的危机感。他们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新的共识:通过更大幅 度、更为迅速的进一步的变革来拯救中华民族。
16
(四)变法派的激进心态极其策略失误
孤立与排斥太后的政治战略 当时,翁同龢提出了“调和两宫”的主张 ,而康有为 政治战略上最严重的失策就是拒绝采取采纳这一建议。他在 召对时就主张“尊君权之道,非去太后不可”。这种政治战 略的前提是错误的。首先,如前所述,太后在变法问题上并 非极端保守,她同意在有限的范围内进行变革。其次,太后 对光绪皇帝所具有的权威性及其在群臣中享有的权势,是不 容忽视的客观事实。变法派的这些政治推论的前提是:既然 太后已经归政于皇帝,皇帝就应拥有相应的实权。一旦他们 认为皇上并不拥有这种相应的权力,就把排斥太后作为改革 的目标。
2
(一)国情、社情与革者需要考虑的因素 变法运动存在着两种前途:
一种是,变法派精英能够积极争取温和派的支持,并在改革
初期尽量减少对官僚既得利益的明显冲击,使之保持中立, 避免保守派与既得利益者两者构成反对改革的政治同盟,在 充分利用现存体制提供的权力运作条件的情况下,逐步地实 现改革者所期望的目标。
13
(四)变法派的激进心态极其策略失误 康有为变法策略的四个方面错误 先声夺人的改革声势。 在戊戌变法一开始,就把改革的通盘计划公开于世,并把矛 头公开地明确地指向他所认为的政敌与传统的官僚体制。 向光绪皇帝建议,以“大誓群臣,以定国是”作为变法的第 一步计划。 主张设立“对策所”和“制度局”以作为改革的核心机构, 而不是对现存的军机处与总理衙门进行不动声色的渐进式改 造。
(一)国情、社情与改革者需要考虑的因素 戊戌变法面临的基本矛盾与问题 另一方面的困难是,戊戌变法是在更为严峻的危机形势刺激 下引发的,这就使得变革者的政治选择,更容易受焦虑、愤 激的主观情绪所支配。 改革者的主观愿望与客观可能性之间就会出现脱节。这种脱 节,又会使官僚体制内部人数众多的支持渐进改革的温和派, 与主张更为激进改革的变法主流派之间产生分歧与矛盾,并 有可能使前者加入反对派的阵营,这就使矛盾冲突进一步加 剧,改革的难度增加。
(一)国情、社情与改革者需要考虑的因素 传统官僚政体条件下体制创新的“适度性” 传统官僚接受的是保守的价值和意识形态的训练,他们是按 照传统的成就标准从社会中选拔出来的,维护这种价值和相 应的价值观念,不但是他们维持自己信仰之所必须,而且也 是维护他们既得利益之所必须。推进变革事业的决策者,必 须正视这一事实。
4
(一)国情、社情与改革者需要考虑的因素 慈禧与光绪:最高权力资源分配的二元化格局 自光绪皇帝于1889年亲政到戊戌变法时期,慈禧太后与光绪 皇帝共同分享皇权的合法性。 首先,自同治初年以来慈禧太后取得了最高权力,形成了至 高的权威。其次,光绪皇帝本人并不是嫡传的皇位继承人, 其合法性来自慈禧。 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在个性与心理上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 这对于最高权力的运作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慈禧太后在心理上对光绪皇帝具有一种无形而又巨大的 威慑力和控制力。这种特殊的权力关系,使光绪皇帝并不具 有一个在位皇帝所应拥有的正常权力地位。
12
(四)变法派的激进心态极其策略失误
变法派认为,改革必须是急剧而迅速的,快刀斩乱麻的,认为
戊戌变法人士的求变心态
只有急剧的、快速的改革才能使中国起死回生,一切渐进的、 缓和的变革,已经是“远水不救近火”。 维新派与传统的“断裂性”。戊戌变法派人士认为,变法必 须是全面的“大变”,而不是部分的或局部 的“小变”。 他们从泛道德主义的立场出发,主张“新与旧”之间的“水 火不容”性,认为两者之间不存在妥协的可能。同时,他们把 “老臣”与“小臣”简单地归类到“保守”与“改革”的两 叉分类的框架中去。 对激进变法的简单化的乐观预期。这些改革者一方面对中国 危机的前景充满了焦虑,另一方面又对改革的前景表现出了 一种极不成熟的乐观心态
10
(二)戊戌变法的有利因素 政治共识在官绅阶层中出现 首先,相对于清末新政时期而言,戊戌变法时期的清政府仍 然具有相对充分的政治资源与政治效能来有效地实施对全国 的控制,并自上而下地推行各种政令措施。 其次,甲午战争以后,由于《马关条约》的签订和德国对胶 州湾的强占,在中国统治精英与士绅中已经产生一种前所未 有的危机感。他们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新的共识:通过更大幅 度、更为迅速的进一步的变革来拯救中华民族。 当时清政府已经拥有一位有改革倾向的青年皇帝。 有着迫使中国上下走向变革的日益严重的外部危机。 一批具有世界知识与国际视野的青年政治精英已经开始崭露 头角,并在社会上和上层政治圈中引起注意。
5
(一)国情、社情与改革者需要考虑的因素 慈禧与光绪:最高权力资源分配的二元化格局 必须指出的是,慈禧并非变法不可逾越的障碍,他允许一定 程度的变革。 两位最高执政者之间潜在的紧张和矛盾,是推行变革的重要 的制约因素。改革者和守旧者都可以理直气壮地认定自己的 政治效忠选择是合法化的、光明正大的。 在光绪还没有足够的实力抵制和排斥太后所拥有的最高权威 的条件下,在太后并没有构成对改革的障碍的情况下,维新 派所应采取的正确策略是:要尽可能地安抚太后,并缓和两 者之间的矛盾,在太后可能容忍的范围内从事变法,尽量防 止两极化态势的出现,至少要在初期阶段,取得使变法运动 顺利进展的必要条件。
8
(一)国情、社情与改革者需要考虑的因素
传统官僚政体条件下的体制创新的“适度性” 改革精英切忌公开地、全面地对传统价值与意识形态宣战或 与之决裂,而只能在传统规范所能容忍的限度内实施变革。 只有这样,才能防止内部政治认同上的分裂和冲突的激化, 使改革取得成功。 然而戊戌改革成功的巨大制约在于:一方面,改革精英集团 迫于外部深重的民族危机,不得不加大速度和幅度,他们必 须在相对有限的时间内以卓有成效的改革来避免外部危机的 深化;另一方面,又必须采取渐进的较为平缓的方式,必须 使这种改革的幅度不至于越出某种限度,以避免内部矛盾的 激化 。
15
(四)变法派的激进心态极其策略失误 康有为变法策略的四个方面错误 对传统中心象征的挑战 康有为通过《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来挑战传统的 中心象征。 首先, 当时的中国士大夫并非是从孔子的所谓“现代化”观 念中来取得变法必要性的认识的,而是从活生生的现实危机 的压力剌激下获得这种认识的。 其次,康有为所发起的这场意识形态的挑战,把人们的注意 力从已经取得的改革共识方面,转移到关于意识形态的“正 邪 ”之争上来,而在当时,这是根本无法形成共识的。
9
(一)国情、社情与改革者需要考虑的因素 传统官僚政体条件下的体制创新的“适度性”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传统君主政治下改革成功的条件是相当 苛刻的,改革者总是面临两难抉择。如何掌握改革的“度”, 是一门真正高超的艺术。改革者所需要的政治判断力、智慧、 技巧,也许更胜过历史对于一个成功的革命者所提出的要求。 那种仅仅根据一个改革者与传统价值观念决裂的彻底精神、 道德勇气和胆量作为判断其历史地位高低的看法和标准,显 然是浅陋的。
中国近代改革受挫及其策略失误
——以戊戌维新、清末新政、废除科举、铁路国有为例 (一)国情、社情与改革者需要考虑的因素 戊戌变法面临的基本矛盾与问题 最大困难是,它极有可能引发更大的政治认同危机与政治冲 突,其原因是: 第一,它涉及到对人们习以为常的“祖制”进行变动。 第二,由于外患日益紧迫,改革必须在相对有限的时期内取 得效果。这样,就在两个方面产生远比过去更为激烈而尖锐 的矛盾冲突: 首先是新旧意识形态与新旧价值观念的冲突。 其次是体制创新所引发的利益冲突。
6
(一)国情、社情与改革者需要考虑的因素 传统官僚政体条件下体制创新的“适度性” 传统政体本身的特点,是制定改革战略时必须考虑的更为重 要的因素。 美国学者亨廷顿认为,如果传统政体原来已经拥有了一个大 规模的官僚制度,改革官僚体制就会遇到相当大的困难。在 他看来,集权化的官僚帝国,如俄国、中国和奥斯曼帝国的改 革,要比日本那种分封制条件下的改革困难得多。在分封制 下,从事现代化变革的具有传统权威合法性的君主,可以从社 会中直接地、大批地引用新人来充实自己,另起新的政治中 心, 而无须顾忌传统贵族的意见。然而,在集权的官僚政体 条件下,君主固然可以提拔少数个人,但却不可能变更整个官 僚阶级,否则,就会引起原有官僚的剧烈反抗。 亨廷顿还指出,传统官僚体制下的改革,也只能采取缓进 的方式才可能取得成功,因为“过于激烈和过于迅速的行动 ,常常会导致潜在的反对者转变为积极的反对者。” 7
17
14
(四)变法派的激进心态极其策略失误 康有为变法策略的四个方面错误 “快变、大变与全变”的一揽子解决方式。 变法派在取得皇帝信任并开始推进改革后,不是采取步步为 营、突破一点、逐步扩大战果的渐进方式,而是主张“快变、 大变与全变”的一揽子解决方式。在这种变法战略的影响下, 光绪皇帝在 103 天的时间内,发布了二三百条涉及选拔人 才、农工商业、裁汰冗员、废除科举、财政经济、法律制度、 文化教育、军事国防等,几乎所有方面的上谕。这些措施之 间彼此既不配合,又无后续准备。
11
(三)“费边式”改革战略的启示 亨廷顿把像土耳其那样具有高度政治技巧和智慧的改革方式 称之为“费边式的改革战略”,这种方式把宏观上的渐进与 微观上的激进别具匠心地结合在了一起。 基马尔所采取的改革战略:充分利用传统的权威合法性来引 导变革过程。在每项改革措施推出时,支持他的力量总是大 于反对他的力量。就是说,从整体上看 ,保守派或恪守传统 秩序的人是大多数,主张变革的人处于少数地位,而在局部 的每一个具体改革问题上,改革精英又可以运用自己已经执 掌的权力资源,使自己的变革措施得到相当人数的支持,并不 致引起危及变革的重大阻力。
另一种则是,由于变法者没有采取合理的战略与策略,使保
守派、既得利益者,甚至相当一部分改革温和派结合为反对 变法的政治同盟,从而使改革在这种强大的政治攻势下遭到 失败。
3
(一)国情、社情与改革者需要考虑的因素 改革的有利因素:政治共识在官绅阶层中出现 甲午战争以后出现了有利于变法的条件: 首先,相对于清末新政时期而言,戊戌变法时期的清政府仍 然具有相对充分的政治资源与政治效能来有效地实施对全国 的控制,并自上而下地推行各种政令措施。 其次,甲午战争以后,由于《马关条约》的签订和德国对胶 州湾的强占,在中国统治精英与士绅中已经产生一种前所未 有的危机感。他们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新的共识:通过更大幅 度、更为迅速的进一步的变革来拯救中华民族。
16
(四)变法派的激进心态极其策略失误
孤立与排斥太后的政治战略 当时,翁同龢提出了“调和两宫”的主张 ,而康有为 政治战略上最严重的失策就是拒绝采取采纳这一建议。他在 召对时就主张“尊君权之道,非去太后不可”。这种政治战 略的前提是错误的。首先,如前所述,太后在变法问题上并 非极端保守,她同意在有限的范围内进行变革。其次,太后 对光绪皇帝所具有的权威性及其在群臣中享有的权势,是不 容忽视的客观事实。变法派的这些政治推论的前提是:既然 太后已经归政于皇帝,皇帝就应拥有相应的实权。一旦他们 认为皇上并不拥有这种相应的权力,就把排斥太后作为改革 的目标。
2
(一)国情、社情与革者需要考虑的因素 变法运动存在着两种前途:
一种是,变法派精英能够积极争取温和派的支持,并在改革
初期尽量减少对官僚既得利益的明显冲击,使之保持中立, 避免保守派与既得利益者两者构成反对改革的政治同盟,在 充分利用现存体制提供的权力运作条件的情况下,逐步地实 现改革者所期望的目标。
13
(四)变法派的激进心态极其策略失误 康有为变法策略的四个方面错误 先声夺人的改革声势。 在戊戌变法一开始,就把改革的通盘计划公开于世,并把矛 头公开地明确地指向他所认为的政敌与传统的官僚体制。 向光绪皇帝建议,以“大誓群臣,以定国是”作为变法的第 一步计划。 主张设立“对策所”和“制度局”以作为改革的核心机构, 而不是对现存的军机处与总理衙门进行不动声色的渐进式改 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