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出版物高质量发展的出版实践与启示——以《中国科技之路·中医药卷·健康脊梁》为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播与版权
CHUANBO YU BANQUAN - 24 -2024年第8期 总第147期
主题出版物高质量发展的出版实践与启示
—以《中国科技之路·中医药卷·健康脊梁》为例
◎王秋华
[摘要]当前,主题出版成为出版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出版社纷纷在主题出版方向上发力。“中国科技之路”是由中国编辑学会组织的大型主题出版系列丛书。该丛书入选了中宣部主题出版物项目,不仅获得国家出版基金的资助,还获得第八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文章以笔者参与出版该丛书中的医药卷《中国科技之路·中医药卷·健康脊梁》为例,从其选题策划、编写、审读、出版以及营销方面探究主题出版物成功的实践路径,以期为主题出版物出版提供参考。
[关键词]主题出版物;社会效益;“中国科技之路”丛书;建党百年
自2003年起,中宣部、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每年都围绕重大事件、重大时间节点、重大理论,部署年度重点出版物选题规划[1]。特别是近年来,主题出版成为出版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出版社纷纷在主题出版方向上发力。如何实现高质量的主题出版,如何策划出版立意深、站位高、亮点多、文风实,能够围绕国家中心工作,同时深受社会大众喜爱的主题出版物,是相关出版社面临的重要课题。笔者参与的由中国编辑学会组织的主题出版系列丛书“中国科技之路”便是较为成功的主题出版物。该丛书共分15卷册,以“科技、自立、自强”为主题,聚焦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来科技发展的成就,助力科技强国建设。该丛书既反映我国科技领域的发展概况,又聚焦有重大影响力的科技亮点;既展示重大成果的科技之美,又讲述科技背后的奋斗故事,向读者展现了中国科技之路的曲折以及中国科技所取得的瞩目成就。该丛书入选了中宣部主题出版项目,不仅获得国家出版基金的资助,还获得第八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以下简称“中医药社”)承担《中国科技之路·中医药卷·健康脊梁》(以下简称“《健康脊梁》”)的出版工作。文章结合笔者参与此卷出版的实践经历,从选题策划、编写、审读、出版以及营销方面探析《健康脊梁》的成功之处,以期为主题出版物出版提供参考。
一、坚持大局观,围绕重大主题寻找选题切入点
主题出版物的出版目的及意义就是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因此,对主题出版物的选题策划,出版社应密切关注国家的重大主题,关注社会发展前沿,积极反映社会实践[2]。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战略支撑。《“十四五”国家科学技术普及发展规划》指出,要推动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协同发展,持续提升公民科学素质,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厚植土壤、夯实根基[3]。2021年正值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梳理党的百年大事、取得的成果成为一段时间相关部门的重点工作。在此背景下,中国编辑学会组织策划了反映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科技领域的代表性成果丛书“中国科技之路”。该丛书以15个分册展示14个行业百年取得的成果,展现党的百年奋斗史。虽然科技方面类似选题不少,但是整体出版呈现碎片化和分散化特征,“中国科技之路”集约化、规模化科技丛书的策划思路,凸显中国共产党领导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取得的成就,也成为本套丛书的一大亮点。“中国科技之路”丛书的成功出版也给予中国编辑学会更大
[作者简介]王秋华(1977—),女,北京人,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有限公司编辑室主任,副编审。
编辑出版
BIANJI CHUBAN
- 25 -
的信心和决心,促使其通过自身强大的组织能力和号召力,整合更多优质的出版资源,打造精品主题出版物。
二、整合优质资源,打造精品主题出版物
科技细分领域众多,隔行如隔山,为了保证每个领域都能汇聚优质资源以打造精品主题出版物,中国编辑学会打破常规,创新性地组织15个科技行业出版社进行联合出版。专业出版社具有优质的出版资源和丰富的出版经验,为出版高质量的主题出版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高质量的精品主题出版物,不仅依赖于扎实的前期准备工作、精准的策划思路和可操作的工作方案,更离不开优质的作者团队和编辑团队的支持。基于此,中国编辑学会要求“中国科技之路”丛书每个分册主编必须由院士担任,高规格的作者团队可以保证丛书内容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使丛书拥有更高的视野和站位。院士具有丰富的行业知识储备,紧跟行业发展的前沿趋势,可以从行业发展高度上看问题,从而保证丛书内容的思想性、创新性、前瞻性。围绕《健康脊梁》的出版工作,中医药社第一时间组建以社长为总负责人,以学术编辑室为工作主体,出版部、数字出版中心等相关科室配合工作的《健康脊梁》出版工作组。同时,中医药社根据选题要求,遴选符合要求、有撰稿能力的院士作为作者人选,并进行前期的沟通,该社学术编辑室挑选多名骨干编辑负责出版进度的监督、把控以及与作者团队的沟通工作。这都为后续出版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三、扎实的顶层设计,有条不紊地落实工作
“中国科技之路”丛书作为一项跨出版社组织的大型主题出版物项目,其组织难度是可想而知的。出版工作如何做到有条不紊、按部就班、思想统一,且丛书成品既要有相对一致的体例结构,又能展示不同行业的特色,是对该项目组织者最大的考验。为了保证该丛书的策划质量,中国编辑学会邀请出版专家进行项目的总体设计,确定丛书的出版目标,保证了丛书顶层设计的整体关联性、实际可操作性,为各分册出版社策划方案的确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为了保证总体方案能够落实到位,顺利推进出版工作,中国编辑学会成立了“中国科技之路”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工委会”),负责项目统筹推进工作。工委会制订了严格的编写工作计划、要求,根据进度安排定期组织各出版社编写工作会议,检查工作落实情况,并定期以简报形式汇报各分册的编撰进度。据笔者统计,从项目启动到最终出版的两年多时间里,工委会
共召开20余次线上线下讨论会、论证会,从丛书策划方案、编写须知、编撰规范、出版计划的确定到大纲、样章的审读,再到初稿的审查,每一步都凝聚了各出版社,以及众多编辑的心血,彰显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健康脊梁》立项之初,主编仝小林院士组建了以中医药行业各学科领域相关专家的编委会。为保证《健康脊梁》符合丛书编写要求,同时又能够充分展现中医药行业的特色与优势,编辑与作者团队翻阅大量文献资料,梳理了百年来中医药行业所取得的科技成果,并站在行业发展的角度遴选对中医药行业发展具有巨大推动作用,且在社会上产生一定的影响力,具有代表性的科技成果作为撰写的主体内容。在此基础上,编写团队确定编写的体例框架并进行样稿的撰写,经过工委会审核达到要求以后,编写团队正式开始编写工作。在编写过程中,编辑经常在编写团队内部召开编写讨论会议,就一些难点问题进行商讨。据笔者统计,《健康脊梁》自编撰开始,一共召开了7次全体会议,除第一次编写启动会外,每次会议都明确讨论议题,编写团队成员围绕议题展开充分深入的讨论,从而确定工作方案,同时,会议记录人员会在每次会后将会议纪要发送给各编写人员,作为下一步工作的依据。此外,编辑随时对已经撰写完成的书稿进行审读、
反馈修改意见,并将书稿撰写进度情况定期上报工委会,接受相关指导。
四、坚持精品战略,严把图书编校质量
高规格的主编、作者团队保障了图书的内容质量和水准。高质量的编辑、校对和封面、内文设计、印制工作同样是精品图书不可缺少的成功因素。工委会对丛书各卷的出版质量进行了严格管理,不仅要求每个出版社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执行“三审三校”制度,做好记录备查、印前质检工作,而且采取了出版社质检交叉对检的方式,对编校质量进行更加严格的把关。为了能够严格把控《健康脊梁》的编校质量,中医药社加强把关,一审由中医药社编辑室主任亲自担任,二审由资历较深的正高职称编辑担任,终审由中医药社主管单位领导担任。在编辑加工环节,为保证内容表述客观、严谨,同时又能够使书面语言更加流畅、浅显易懂,编辑就书中过于学术性的内容与编写团队一一进行沟通,商讨改写方案,并进行改写工作。在质检环节,中医药社不仅与其他出版社进行交叉互检,
还进行了社内的全书质检,以保证图书差错率降至最低。在图书版式设计、封面设计环节,相关设计也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