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聊城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一模)(解析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2022学年山东省济南市、聊城市高三(上)
期末历史试卷(一模)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3分)在甲骨卜辞中,商王自称“余一人”,王以下有各级的贵族与官吏,如“尹”、“卜”、“工”等;《尚书•盘庚》中也有“邦伯师长、百执事之人”等官名的记载。

这表明商代()
A.早期国家已经出现B.甲骨文记载内容丰富
C.官僚制度趋于完备D.等级秩序较为森严
2.(3分)秦朝芝罘碑文中记载:皇帝哀众,遂发讨师。

义诛信行,烹灭强暴,振救黔首;
琅邪碑文中也有记载:端平法度……合同父子,圣智仁义,上农除末。

由此可知()A.秦朝执政严格奉行法家思想
B.百姓为秦始皇歌功颂德
C.儒家思想在秦朝有一定影响
D.秦朝短命而亡另有其因
3.(3分)中唐以来,唐政府始则禁用铜器,以谋增加钱的数量;继则维持绢帛的货币地位,以谋补助钱的不足;再则限制蓄钱,以谋钱流通于市。

这些举措旨在()
A.满足商业发展的需求
B.放松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
C.推动货币制度的改革
D.挽救日渐凋敝的社会经济
4.(3分)绍兴七年(1137年),帝曰:“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合宜,所得动以百万计,岂不胜取之于民。

”明朝永乐元年(1403年),帝以海外诸番朝贡,附带货物交易者,须有官专主之,遂于浙江福建、广东设市舶提举司。

明朝这举措()
A.适应了对外贸易的政治化
B.推动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
C.源于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
D.完善了市舶司的管理职能
5.(3分)如表是中国古代一定时期粮食产量和农民劳动生产率的统计。

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朝代耕地面积
(亿市亩)
人口
(亿人)
人均粮食种
植面积(市亩)
粮食亩产
(市斤)
每一劳动力的

品粮生产率
(市斤)
战国中晚期0.9 0.846 4.23 216 2027
西汉末 2.38 2.24 3.76 264 2151 唐 2.11 1.99 3.76 334 2396
宋 4.15 3.9 3.75 309 2179
明 4.65 4.2 3.28 346 2255 清中叶7.27 6.18 1.71 367 1260 A.经济繁荣主要表现为粮食亩产增加
B.中国古代农耕经济持续繁荣
C.粮食产量提高主要得益于土地开垦
D.人口过快增长制约生产率提高
6.(3分)鸦片战争以后,国人先后提出了建立海军抵抗侵略的海防思想、“师夷长技以制夷”和“中体西用”的思想。

这些思想的提出()
A.顺应了中国近代工业化的需要
B.推动了近代中国国家出路的探索
C.标志着近代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
D.基于国人对世界形势的深刻认识
7.(3分)1864年以后,以曾国藩为首的湘军集团有60多人做到督抚位置,慈禧在任命江南各省的巡抚布按时均会征求曾国藩的意见。

1868年,非湘军出身的马新贻代替曾国藩就任两江总督。

据此可知()
A.地方势力现尾大不掉之势
B.内忧外患导致清廷人事动荡
C.清政府中央权威相对稳固
D.洋务运动得到朝廷大力支持
8.(3分)如图是1911年时人创作的一幅政府漫画《加人一等》。

作者意在()
A.揭露列强不断侵略中国B.阐明人民大众深受压迫
C.批判清政府与洋人勾结D.强调社会变革势在必行
9.(3分)1954年10月毛泽东在其讲话中强调:“我们现在需要几十年的和平,至少几十年的和平,以便开发国内的生产,改善人民的生活。

我们不愿意打,凡是赞成这个目标的,我们都能同它合作。

”这说明当时中国()
A.积极反对霸权主义B.专注于国内经济建设
C.外交政策益趋成熟D.外交环境有明显改善
10.(3分)如表是陕甘宁边区公营贸易收入在财政岁入总额中的占比变化情况(单位:万元,1939﹣1940年为法币,1941﹣1945年为边币)。

这一变化说明()年份1939 1940 1941 1942 1945 公营贸易收入 6.03 2.72 ﹣13963.2 75999.53 财政岁入660.03 973.1 1960.51 34867.5 161007.43
百分比0.91% 0.28% ﹣42% 47.07% A.边区抗战的经济基础更加稳固
B.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确立
C.国民政府的经济封锁被突破
D.边区的币制改革成果显著
11.(3分)在古代雅典,法律不允许任何人在公民大会上出现争执时保持中立,人人必须站在某一立场上反对另一方,否则将被没收财产并予以流放;哲学家或饱学之士也无权隐居,他们有义务在公民大会上投票选举,并轮流为官。

这反映了当时雅典()A.民主决策,实行公民轮番而治
B.依法治国,有效防范以权谋私
C.崇尚理性,人文精神充分弘扬
D.国家至上,个人自由受到限制
12.(3分)在意大利14世纪以来的二百年间,除了那种受天主教会影响认为时间只是人们忍受苦难的过程、毫无创造价值的传统观念之外,一种将时间作为人类的宝贵财富,视珍惜时间、勤奋奋斗为高贵品质的新观念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座右铭。

这说明当时()A.天主教会宗教特权被推翻
B.尊重现世渐成社会主流思潮
C.人文主义的宗教观念盛行
D.公众时间观念出现阶级分化
13.(3分)如表是19世纪英国工业品出口和境外投资的地理分布情况表(注:以百分比计)。

这反映出这一时期()
时期欧洲美洲亚洲非洲其他
工业品出口1816﹣1822

59.6 33.3 6.1 1 ﹣
欧洲美国拉丁美洲大英帝国殖
民地
其他1865年48 11 8 24 9
境外投资欧洲美国拉丁美洲大英帝国殖
民地
其他1830年66 23 2 ﹣
1854年55 25 15 5 ﹣
1870年25 27 11 (印度)22
(自治领)
12
3
A.英国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日益衰落
B.资本主义国家殖民争夺加剧
C.工业化浪潮在欧美大陆迅速扩展
D.世界商贸中心逐渐发生转移
14.(3分)英国将甘地称为“圣雄”,将曼德拉称为“和平斗士”,宣称他们的思想为“普
世主义”价值观。

英国此举意在()
A.强化殖民地的依附意识
B.有条件地支持印度独立
C.塑造人类合作共赢的局面
D.尊重文化价值观的多样性
15.(3分)据统计,从六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末,苏联的工业总产值增长从8.5%下降到5.9%,农业总产值从4.3%下降到1.1%,劳动生产率年增长从6.8%下降到3.2%。

这一局面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苏联整体国力不断衰退B.军备竞赛拖累经济建设
C.传统发展模式不可持续D.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唐至宋诗人的现代地域分布情况
省份初唐盛唐中唐晚唐五代北宋南宋北方河南52 68 76 46 21 306 55 陕西46 61 76 49 14 50 5
河北47 32 52 26 28 83 6
山西31 29 44 30 6 64 8
山东16 12 11 19 8 156 25
甘肃7 8 11 13 3 16 3
北京0 0 0 0 3 0 0
辽宁 1 1 1 0 0 0 0
天津0 0 0 0 0 4 0
新疆0 3 0 0 0 0 0
宁夏0 0 1 0 0 2 0
小计200 214 272 183 80 684 102 南方江苏24 37 42 32 32 329 206
浙江19 15 41 54 34 514 923
福建0 4 12 40 35 529 538
江西 2 3 13 30 28 330 473
四川 4 6 17 16 23 261 183
安徽 6 8 8 18 16 139 122
湖北9 12 8 13 1 57 22
湖南 1 1 4 12 17 67 62
广东 3 4 3 9 11 54 51
广西0 0 0 4 4 17 5
上海0 0 0 0 0 7 11
云南0 0 0 1 1 0 0
贵州0 0 0 0 0 0 1
海南0 0 0 0 0 1 1
重庆0 0 0 0 0 3 2
小计68 90 148 229 202 2308 2600
——据王兆鹏《唐宋诗歌版图的空间分布与位移》整理综合如表中的信息,概括唐至宋诗人的空间分布变化并进行合理的历史解释。

17.(13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海外华侨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

抗日战争时期广大华侨掀起回国投资建厂的热潮,为支援祖国取得抗战的胜利提供了坚强后盾。

1929年至1932年底,南洋华侨归国者就超过二十八万人。

而由于国际、国内各种历史因素的影响,在中国抗战的不同时期,华侨在国内集中投资区域的选择上呈现出显著的区域变化。

——据昊元、童莹(战时华侨投资国内空间分布:基于政策视角的解读》
注:1932年,受日军侵华形势影响南京国民政府决定成立西京筹备委员会,以长安为陪都进行建设。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在答题卡所给地图中画出中国抗战不同时期内海外华侨在国内集中投资的主要区域及其方向变化,并任选其中两大区域说明理由。

(要求:按图例要求圈画出大致的地域分布及其变化方向;说明充分,表述清晰。


18.(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部内容“互相矛盾”的宪法
有学者认为,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宪法1954年宪法在具体内容上出现了一些“互相矛盾”
的规定,这突出体现在宪法总纲第八、九、十条的内容上。

对此,我们应如何认识?
材料第八条国家依照法律保护农民的土地所有权和其他生产资料所有权。

国家指导和帮助个体农民增加生产,并且鼓励他们根据自愿的原则组织生产合作、供销合作和信用合作。

国家对富农经济采取限制和逐步消灭的政策。

第九条国家依照法律保护手工业者和其他非农业的个体劳动者的生产资料所有权。

国家指导和帮助个体手工业者和其他非农业的个体劳动者改善经营,并且鼓励他们根据自愿的原则组织生产合作和供销合作。

第十条国家依照法律保护资本家的生产资料所有权和其他资本所有权。

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利用、限制和改造的政策。

国家通过国家行政机关的管理、
国营经济的领导和工人群众的监督,利用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积极作用,限制它们的不利于国计民生的消极作用,鼓励和指导它们转变为各种不同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逐步以全民所有制代替资本家所有制。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
议通过)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1954年宪法中“互相矛盾”的规定进行评述。

19.(13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英国何以崛起?
英国的崛起是16世纪以来世界历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

为研究英国何以崛起这一问题,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搜集到以下两则史料。

材料一对食品的渴求是英国发展的驱动力。

17世纪以来,产自纽芬兰岛(位于北美大陆东海岸)海域的鳕鱼深受民众喜爱,为此英国成为纽芬兰捕鱼业的主角,该岛最终也成为其殖民地。

英国商人又靠把大量的腌鳕鱼卖到欧洲各国而发大财,再用这些利润去资助海上探险家和商船海员的航行。

1570﹣1689年间,英国舰船吨位增加了7倍,英国成为欧洲主要海上强国。

对于甜味的渴求在英国也势不可当。

到1775年,英国所有进口商品中糖取代亚麻跃居第一,这使其在拉美地区的甘蔗种植园对工人有持续需求,进而又刺激了黑奴贸易的发展,仅1688年英国的焦糖岛就需要2万名奴隶。

蔗糖贸易不仅给英国带来巨大财富,还有成长起来的商业和工业。

——据〖英〗莉齐•克林汉姆《饥饿帝国》材料二 14世纪黑死病横扫欧洲各地,英国也未能幸免于难,一直到16世纪中叶人口规模才有所恢复。

由于人口供给不足,在英国城市工商业发展迅速的情况下,雇主们不得不支付高工资来满足对劳动力的需求,当时英国工人工资的平均水平要远高于同时期欧洲其他国家。

这就使得英国工人有实力花更多的钱去品尝美味佳肴,穿着高档服饰,也为未来的技术革命提供了条件。

——据〖英〗罗伯特•艾伦《近代英国工业革命解密:放眼全球的深度透视》等(1)材料一、二对于该小组研究的问题有价值吗?分别说明你的理由。

(2)材料一、二都展现了怎样的历史研究视角?利用该视角研究问题需要注意什么?
(3)对于该小组的研究,你认为还可以搜集哪些方面的史料?举两例予以说明。

2021-2022学年山东省济南市、聊城市高三(上)期末历史试卷(一模)
▁▃▅▇█参 *考 *答 *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考生可根据材料“尹”、“卜”、“工”
“邦伯师长、百执事之人”分析。

〖解答〗根据材料“尹”、“卜”、“工”“邦伯师长、百执事之人”并结合所学可知,商朝在王以下设置各级的贵族与官吏,反映了商代国家官僚体系的建立,说明商朝早期国家已经出现,故A项正确;
材料只反映了甲骨文中关于商朝官名的记载,无法体现记载内容丰富,排除B项;
材料反映商朝已经建立官僚制度,但“完备”表述言过其实,材料也不足以说明,排除C 项;
材料无法体现商代等级秩序森严,排除D项。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侧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

2.〖分析〗本题考查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义诛信行”“合同父子,圣智仁义”。

〖解答〗从材料中的“义诛信行”“合同父子,圣智仁义”可以得出,秦朝虽然以法家思想来治理国家,但在某些领域仍使用儒家的话语,这表明儒家思想在秦朝仍有一定影响,故C正确;
A项说法虽符合史实,但与材料内容主旨不符,故排除;
B项说法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
材料没有涉及秦朝短命而亡的原因,故排除D。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通过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来考查考生阅读史料、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与运用知识等能力和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素养。

3.〖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隋唐时期的商业发展,考生可根据材料“中唐以来,唐政府始则禁用铜器,以谋增加钱的数量;继则维持绢帛的货币地位,以谋补助钱的不足;再则限制蓄钱,以谋钱流通于市”分析。

〖解答〗据材料“中唐以来,唐政府始则禁用铜器,以谋增加钱的数量;继则维持绢帛的货币地位,以谋补助钱的不足;再则限制蓄钱,以谋钱流通于市”可知,唐政府的一系列规定都是要保证货币的充足数量,促进货币的顺利流通,以满足商业发展的需求,A 项正确;
材料未涉及重农抑商,相反其目的是促进商业的发展,排除B项;
材料没有涉及推动货币制度的改革,排除C项;
材料主旨是保证货币流通,促进商业发展,未涉及当时经济的凋敝,排除D项。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隋唐时期的商业发展,侧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

4.〖分析〗本题考查明朝对外贸易,关键信息是“须有官专主之”。

〖解答〗材料“须有官专主之”体现了明朝加强对海外贸易的管控,对外贸易从属于封建统治,故A项正确;
题干只反映对外贸易政策的内容,没有反映贸易情况,排除B项;
根源是维护封建统治和小农经济,C项说法错误;
D项没有体现。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明朝对外贸易,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5.〖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农业经济,解题的关键是解读表格信息,结合战国到清朝中叶农业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的关系分析。

〖解答〗依据表格信息可知,清中叶人口激增,人均粮食种植面积下降,粮食亩产得不到较大增长,成品粮生产率下降,结合所学可知,这反映了人口过快增长制约生产率提高,故D项正确;
依据表格信息可知,宋朝粮食亩产低于唐朝,结合所学可知,其原因是宋朝经济繁荣,故A项错误;
B项中“持续”表述太绝对,故B项错误;
土地开垦是粮食产量提高的原因之一,而生产技术是粮食产量提高的主要原因,故C项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中国古代人口增长对农业发展的影响,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6.〖分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结合题干“鸦片战争以后,国人先后提出了建立海军抵抗侵略的海防思想、’师夷长技以制夷‘和‘中体西用’的思想”进行分析。

〖解答〗根据题干“鸦片战争以后,国人先后提出了建立海军抵抗侵略的海防思想、’师夷长技以制夷‘和‘中体西用’的思想”并结合所学可知,鸦片战争后,面对外来侵略,为了挽救统治危机,清朝士大夫阶层掀起向西方学习的思潮,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故B项正确;
地主阶级向西方学习仅限于器物层面,未从上层建筑进行改革,并不能完全顺应工业化需要,排除A项;
上述思想未反映民族意识的觉醒,排除C项;
上述思想仅限于器物层面,对西方认识并未深入,排除D项。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考查学生掌握并熟悉教材基础知识的能力。

7.〖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国近代史综合,考生可根据材料“非湘军出身的马新贻代替曾国藩就任两江总督”分析。

〖解答〗根据所学可知,太平天国运动引起清王朝政治权力结构的变化,湘淮系官僚集团崛起,中央权力下移,但从“非湘军出身的马新贻代替曾国藩就任两江总督”可以看出,清政府中央权威相对稳固,还能制约地方势力,故C项正确,排除A项;
仅从“非湘军出身的马新贻代替曾国藩就任两江总督”不足以说明清廷人事动荡,排除B 项;
材料信息与洋务运动无关,排除D项。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国近代史综合,侧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

8.〖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在20世纪初的社会状况,根据题干时间和漫画形象分析作答。

〖解答〗图左为洋人,图右为清朝官员,落入盆中的为铜钱,漫画形象地揭露了清王朝不顾人民死活,勾结洋人拼命压榨百姓的卖国外交,旨在警示人们认清中外反动势力的本质,呼唤社会变革的发生,故D项正确;
A项只提高列强,解读片面,排除A项;
BC指出了材料的现象,没有指出“作者意在”,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中国在20世纪初的社会状况,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分析〗本题考查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关键信息是“我们不愿意打,凡是赞成这个目标的,我们都能同它合作”。

〖解答〗毛泽东的讲话强调了和平的国际环境的重要性,由所学可知,1953年中国开始实行一五计划,国内的社会主义建设迫切需要稳定安全的国际环境,材料“我们不愿意打,凡是赞成这个目标的,我们都能同它合作”,反映了中国主要以国家利益作为对外政策的判断依据,淡化了新中国成立之初强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抗色彩,体现了外交政策的成熟,故C项正确;
A项材料没体现,排除A项;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排除B项;
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抗日战争,解答本题需根据表格数据及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巩固措施进行分析。

〖解答〗表中数据显示,陕甘宁边区公营贸易收入在财政岁入总额中的占比不断增长,1945年达到47.07%,公营贸易收入的增加增强了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实力,为边区抗战奠定经济基础,故A项正确;
根据表格数据可知,陕甘宁边区公营贸易收入在财政岁入总额中的占比在最高时达到
47.07%,公有制经济并没有占主体地位,排除B项;
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9一1945年时抗战时期,国共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国民政府没有对陕甘宁边区进行经济封锁,排除C项;
根据表格数据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营贸易收入在财政岁入总额中的占比增加,反映了公营贸易的发展,边区的币制改革并非最主要原因,排除D项。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抗日战争,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及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
难度中等。

11.〖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和实质,解答本题需根据材料信息及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进行分析。

〖解答〗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在公民大会出现意见分歧时,公民没有“保持中立”的权利,必须立场鲜明;“哲学家或饱学之士也无权隐居,他们有义务在公民会上投票选举,并轮流为官”,这一方面体现了个人自由受限制,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公民大会至上,国家利益至上,故D项正确;
题干所给材料强调的是“在公民大会出现意见分歧时”的公民应该怎样做,以及对哲学家或饱学之士的要求,未涉及决策的方式,故A项错误;
题干所给材料信息未涉及“防范以权谋私”,故B项错误;
题干所给材料中法律的规定,冲击了公民的理性,而不是崇尚理性,故C项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和实质,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及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中等。

12.〖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艺复兴,解答本题需根据材料信息及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历史影响进行分析。

〖解答〗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14世纪意大利首先开始文艺复兴运动,越来越多人对时间的认识由“人们忍受苦难的过程、毫无创造价值”到“人类的宝贵财富,视珍惜时间、勤奋奋斗为高贵品质”,说明人们反对天主教会思想的束缚,重视通过努力奋斗创造在现世社会生活的幸福,尊重现世渐成社会主流思潮,故B项正确;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天主教会仍然具有宗教特权,排除A项;
题干所给材料反映的是文艺复兴重视现世生活幸福的人文主义观念,不是宗教观念,排除C项;
题干所给材料信息无法体现阶级分化,排除D项。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文艺复兴,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及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中等。

13.〖分析〗本题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结合19世纪英国工业品出口和境外投资的地理分布情况进行分析。

〖解答〗根据19世纪英国工业品出口和境外投资情况度结合所学可知,随着工业革命在
英国的开展及在欧美大陆的拓展,英国机器产品及其他商品输出范围从欧美扩展到其他殖民地地区,为获取更多利润,英国的投资区域变得更为广阔,故C项正确;
材料反映了英国在国际中的经济霸主地位,排除A项;
材料不能直接体现资本主义国家间的殖民争夺,排除B项;
材料不能反映世界商贸中心的变化,排除D项。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考查学生根据材料进行分析解答的能力。

14.〖分析〗本题考查世界殖民体系演变情况,关键词是“普世主义”。

〖解答〗普世主义最早出现于宗教、神学和哲学概念上的普世,英国宣称他们的思想为“普世主义”价值观,是在强调西方宗教的正统地位,故A正确;
B不符合题干主旨,排除;
C明显不符合史实,排除;
D不符合题干主旨,排除。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英国殖民思想演变情况,旨在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

15.〖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苏联模式的探索过程,解答本题需根据材料信息及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历史背景进行分析。

〖解答〗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从六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末,苏联的工业总产值、农业总产值、劳动生产率均处于下降趋势,究其原因是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影响了人民生产的积极性,C项正确;
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苏联的军事实力不断上升,尤其是核弹头的数量超过美国,故A项表述错误;
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军备竞赛拖累经济建设是其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故B项错误;
题干所给材料信息未涉及国民经济的比例关系,故D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苏联模式的探索过程,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及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中等。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