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论文:中学文化史教学之浅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中学文化史教学之浅见
第一篇:高中历史教学论文:中学文化史教学之浅见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中学文化史教学之浅见
一、文化史教学现状
文化史教学长期以来是中学历史教学的“软肋”,不少历史教师对文化史教学不够重视,对文化史所涉及的知识缺乏深入全面的了解,授课时由于底蕴不足,大多只能照本宣科,教学方法和手段陈旧落后。
受应试教育模式操纵,大多数教师在讲授文化史时只是采取“三点一示”式(画重点、讲难点、突出考点和典型示范),满堂灌,目的就是力求与中考或高考的方向和要求接轨,鲜活的历史教学几乎因此而窒息。
这种做法表现在文化史教学中最典型的就是图表教学法,一个历史时期的文化发展状况和成就,被浓缩在一张小小的“文化成就一览表”,学生只要机械地把图表上的知识要点记牢就行,而无需关注这些成就的文化内涵。
在应试教育模式下,鲜活的历史往往被人为地变成机械枯燥的应试能力训练,学生在历史课堂上学到的大多是一些零碎的片面的历史知识,很难有一个比较完整的概念和体系;而文化史教学也往往没有个性、灵性,没有了审美情趣和生活气息,更没有了人文精神。
首都师大的赵亚夫教授批评道:“讲屈原只知〈离骚〉名,不知〈离骚〉事……说到司马迁,只有一部书,一句话的印象。
”这样的文化史教学,不要说熏陶和陶冶情操,就是其试图追求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也难以达成。
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学生往往不太容易去死记一些不能理解的东西”,由于教育中人文精神的缺失,“他们丧失了对真理的热爱与渴求,学习变成了一种负担,而不像应该有的精神解放。
”
二、新课改背景下对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视
随着新历史课程标准的出台,历史的人文性与历史课程的人文素质教育得到了回归和前所未有的重视。
所谓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的品格。
其目的就是教育学生“如何
做人”和“如何做事”,具体来说,也就是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自身的理性、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问题。
在人文素质教育的新理念下,中学历史课程中文化史的教学基于其教学内容自身所具有的特点,无论是在学生文化修养的提升,还是在学生健康人格的养成方面都占据重要的地位。
在此背景下,中学历史教师要更加重视文化史的教学,以不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为此,中学历史教师应具备丰富的人文知识和深厚的人文精神。
三、文化史教学应对策略
首先,加强教师自身的学习和修养,使其自身的文化修为能适应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
文化史教学与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和知识结构密切相关。
要重视文化史教学,提高教师文化素养是当务之急。
长期以来,中学文化史教学之所以成为历史教学的“软肋”,除了认识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教师自身文化史素养不够,难以游刃有余地驾御教材。
在教育发展的今天,中学历史教师不仅要有比较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理论水平,还需要具备比较广博的知识才能适应现代教育。
文化史涉及科技、文学、艺术、宗教、哲学等很多领域,如果我们没有这些方面的知识储备,就很难将学生引领到这一殿堂,去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心灵的净化;这些文化内容所蕴涵的丰富、博大深远的人文精神也很难真正进入学生的精神世界从而完成教育塑造学生人格的任务。
其次,重视文化史教学还要转变教师观念,包括教学观、质量观、人才观和价值观。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切忌就知识讲知识。
人文知识如果不是与真正的人文精神联系在一起,只是死背教条,脱离实际的感性生活,就会使学生把知识的因素全部接受了,但人性的因素却越来越隐蔽了。
德国教育家普朗格说:“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知识,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
”中学历史教师在新的教学理念之下,不仅要有丰富的人文知识,而且要有深厚的人文精神。
要善于挖掘教学内容所蕴涵的尊1重生命、珍惜真情、弘扬个性、积极进取等人文价值,这既包括
教材知识本身的人文价值,也包括这种教材知识形成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人文价值。
第三,教师的人文精神表现在教学方法上,应该摒弃工具化、技术化的教学手段,构建民主、平等、开放的学习和评价环境,实现学习主题从教师到学生的真正转变。
在文化史的教学实践中,通过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平等愉悦的学习气氛、开放自主的学习内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敢想敢说敢问敢做,在知识的掌握与技能的形成过程中充分展示自我,体验探究的快乐。
师生的心灵得到完全开放,师生交往的本质就是教师的人文精神对学生的人文精神的激活、丰富、浸润的过程。
教师是人文教育的设计者、组织者,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情感交流,充分发扬民主,尊重学生个性,绝对不以教者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思维,总是以欣赏的、亲切的态度激励、夸奖学生,使课堂更具有人文精神。
这就是陶行知先生所说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
”
附:〈〈辉煌的隋唐文化
(一)〉〉文化史教学案例片段及分析反思
一、背景介绍:
1.课题:《辉煌的隋唐文化
(一)》
2.材料: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下第七课
3.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之一:
通过师生对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诗人作品的共同赏析,体会其各自不同的艺术风格,激发学生学习古典诗歌的兴趣,引导学生感受诗歌艺术的美,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4.学生情况:
我校学生历史知识基础较好,文学素养较高,课堂气氛较活跃,反应敏捷积极,且经过一学期的规范化的历史课学习,大多已掌握了较好的历史学习方法,有浓厚的历史学习氛围。
但该课是为盐城市历
史学会准备的一节历史新课程示范观摩课,教师对学生情况不熟悉,未知因素较多,故在设计教学思路与具体教学程序和内容时有针对性地斟酌修改,调整问题设计,降低活动难度,在最后的课堂实践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5.授课方法:活动教学法
6.学习方法:诗句竞猜,诵读品味,列表归纳。
二、案例:(教学片段)
…… ……
(省略部分为师生已共同探讨唐代文学中诗歌艺术繁荣的原因和表现)
(课件先后出示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肖像图片)〈学生立刻被吸引,因为该知识与学生已有认知水平相应,故他们都有较强的表现欲。
〉
师:同学们都知道他们是谁吧?
生:(生齐答):李白、杜甫、白居易!
师:很好!同学们都知道李白、杜甫、白居易是唐代诗歌的三座高峰,“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李白人称其为?(生:“诗仙”)杜甫人称?(生:“诗圣”)。
这是因为他们的诗歌各有其迥异的内容和风格。
我知道大家从小就诵读过他们的很多诗篇,每个同学都可以信口捻来他们的诗句,下面我们进行一项“诗句竞猜”游戏,我出示诗句,你们猜出是谁的,并要说出其诗名并说明判断的理由)(课件逐一出示诗句:)
1.“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生:迅捷齐声:”李白!“
2.“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
3.“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这两句稍有难度,学生有点迟疑不决,教师点学生回答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4.“?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生:“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
6.“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
生:“杜甫!〈蜀相〉”
7.“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
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8.“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
生中有人答:“白居易的〈琵琶女〉!”
师:“从刚才的竞猜中我们可以看出同学们还是有很多的诗词积累的,似乎这些题没有难住你们,不少同学意犹未尽。
所以接下来我们进行分组唐诗诵读比赛,看哪一小组的同学背的诗多,朗诵水平高。
”
…………
(学生表现踊跃,参与面广,活动效果好,基本把三位诗人的脍炙人口的代表作品都集中表达出来了)
师:“从前面老师所选的竞猜诗句以及大家刚才背诵的诗歌当中,同学们能不能说说你所感受或认识到的这三位诗人的诗歌表达的内容和情感有着怎样的不同?又各有怎样的特点或艺术风格?”
(生:分组讨论交流,基本能准确理解三位诗人各自的内容和风格特点。
)
师:我们可以学着设计一张表格,试着归纳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歌代表作以及各自的风格特点。
(先让学生自己设计,后教师出示课件表格,示范表格设计样式和内容,使学生掌握列表归纳的历史学习方法。
并引导学生填表,以巩固知识)
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形成诗人各自艺术风格形成的原因)我们学过或看过不少文学作品,大家都知道一个作家的作品的内容与风格往往有其社会的和自身的诸多因素的影响,同学们能不能试从这三位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各自的人生遭际乃至个性特点等方面谈谈他们的诗歌风格形成的原因呢?
…… ……
(讨论踊跃而深入,因为学生对三位诗人的生平经历及所处时代的历史背景比较熟悉,故该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
(课件播放唐诗诵读欣赏:李白的〈将进酒〉,学生轻声跟读,领会感受李白诗歌洒脱飘逸,热情奔放,豪迈不羁的艺术魅力)
三、教后反思:
文化课不少老师认为不好上,内容单调枯燥乏味,其实不然。
关键在于备课和设计教学时如何挖掘教材,充分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以及他们的兴趣点,整合各种教学资源,精心设计教学流程,使历史课堂丰富生动多彩,意趣盎然!同时还需要教师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如本课学习有关唐诗的历史,教者就得对唐诗这一文学样式从它的形成到代表人物、典型作品、风格流派以及与其他文学样式的区别特点等诸方面有深入透彻的了解与研究,教学才能得心应手,挥洒自如。
本子目的知识教学目标意在了解三位诗人的代表作及其风格特点,能力教学目标是感受诗歌的艺术美,提高学生的古典诗歌欣赏水平,并使学生学会列表归纳的历史学习方法。
围绕这些目标,为了避免平铺直叙的教学形式使课堂沉闷乏味,我设计了“名句竞猜”、“诵读比赛”、“列表归纳”、“唐诗欣赏”等几个符合初中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的教学形式与环节。
在“名句竞猜”中我所选的都是从易到难、又能够代表每个诗人的典型风格的诗句,因此在学生思考竞猜的过程中其实已在感受或思考诗人的风格特点,这就为下面要探讨的难点问题做了铺垫和材料准备:“唐诗诵读比赛”给了许多同学表现自己文学素养和朗诵才华的机会,因此每个学生都投入了极大的热情,而当学生在全身心投入其中的诵读中自然能够自觉地咀嚼品味领略古典诗歌艺术的魅力所在;在浸淫诗美之后,再引导学生加以理性分析,并学习列表归纳知识要点的历史学习方法,就显得水到渠成;最后本子目的学习以师生共同欣赏名家朗诵唐诗而达到又一个高潮。
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融洽,在平等和谐的交流中师生共同深入探讨问题,高潮迭起,余味久长,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探究热情,启发了学生的历史思维,而这节文化史的教学的成功与教者
的人
第二篇: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摘要:课程改革的核心在课堂,课程实施的关键在教师。
这就要求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重新认识课堂教学的过程,以新的课程观为指导,创建新的课堂教学实践。
但实施新课程以来不少教学行为的改革只是流于形式。
为此,结合本人的高中历史教学实践,对新课程改革中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出现的问题谈谈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课程改革创新
历史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根本,教学过程的本质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
改革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一个值得永远重视的课题。
新课程理念不应只停留在口头,而应是自觉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去。
本文仅对新课程改革中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出现的问题谈谈自己的见解。
1.反对借口把握历史基础知识,又使历史教学重新回到旧课程教学的老路上。
历史新课程已实行几年了,但还有不少教师对新课程的教学仍用旧的教学方法,他们主要舳理由是,旧方法更有利于学生把握历史基础知识,更有利于学生的应试能力的提高。
其实,他们错了,因为新课程的考试内容要求与旧课程有很大的差别,仍然采用旧的教学方式,包括以教师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答案模式化等等,肯定不能适应新课程的考试要求。
在教学新课程时.应该采用“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应该使“教学活动的内容更丰富,活动的形式更多”,比如I探究问题的方式有很多,可以上网查找资料并在网络上与别人探讨历史问题,还可以小组讨论,可以在课堂中进行辩论等等,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又可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爱好,又能达到新课程所要求的教学目标(如“学会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
)因此,进行新课程教学的高中历史教师,一定要改变旧观念,要按照新课程的要求进行教学,否则,新课程的改革与创新就成了一纸空文。
2.反对忽视历史基本知识的教学,去空谈改革与创新。
有不少历史教师,在高举中学历史新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的旗帜下,认为可
以放弃历史的基本知识,而片面强调学生的思辨性和开放性,这只能导致历史虚无主义的蔓延,导致学生人文素养、民族意识的缺失。
比如,在学习新课程必修课程《历史I》时,假如连“人类政治活动发展主线及其时段性政治发展特性”都一无所知,就不可能达到新课程必修课程《历史I》所要的教学目标,不要说通过古今贯通、中外相联的专题,从中外历史的发展与联系中使学生获得启发,更好地认清国情、熟悉世界,就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一般的社会责任感可能也没有。
不理解“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与“民主”的概念,不了解它们发展的前因后果,就不可能正确评价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就不能很好地理解“民主与专制”在中外历史上的影响等等。
假如学生不把握历史的基础性、典型性、时代性原则,越是强调宏观性、思辨性和开放性,得出的结论可能就越背离教育的目标,这肯定不是实行新课程时所愿意看到的。
因此,尽管新课程强调宏观性、思辨性和开放性,甚至培养创造力与批判性思维,但在把握历史基础知识上,与旧课程的要求有一致性,这是新课程对旧课程继续的一面,这也是高中历史教师应该继续发扬的一面,假如忽视历史、基本知识的教学,去空谈改革与创新,这种改革和创新必然失败。
3.历史教师在新课程推行的浪潮面前,更应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才能使历史新课程的改革和创新得以顺利进行。
苏联教育学家阿莫纳什维利所说:“假如我们要认真地进行教学改革,那就必须从改造教师本身的心理开始,假如教师本身的内心世界依旧不变,即不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那么即使一再提高教师工资,他们会改头换面地使任何新的教科书去适应自己的旧观念”。
这的确说明了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是教学改革和教学创新的要害。
历史教学本来是一门有趣的教学,就是在旧课程的教学要求下,真正优秀的历史教师也会使历史课堂充满趣味、充满理性的光辉、充满情感教育的温情。
可是,在调研中却发现,在学生“最不愿学的课程”的排序中,历史排在第三位,历史课被学生视为枯燥乏味的课,这种结果的出现,要害是不少历史教师的专业素养不够、职业道德不高所造成的。
同样的道理,在新课程推行的浪潮面前,假如历史教师仍然保持着旧有的
专业素养,就是最好的高中历史教材、最好的教育手段和教学方法,新课程的历史改革与创新也是泡沫一般,看起来很美,实质上却是空的。
毛泽东说过,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写最美最亮的图画。
德国人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到来时,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因为他们不像英国人有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所带来的一大批旧工业,更因为他们的教育改革和创新,培养出了一大批杰出的科学家、工程师、企业家,就是这些杰出的人才在德国的领土上“画上了漂亮的图画”。
面对一穷二白,大多数民族并没有在自己的国土上画上满意的画卷,这说明,图画能否画好,历史因素只是其中一个方面,最重要的一点是绘画者本身。
现在,面对新课程的改革,但愿历史教师也会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但这必须以提高专业素养为前提。
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了,在引导学生获取历史知识或材料的过程中,在评论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辩论中,在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中,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在引导学生“学会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中,都能使学生带着信任的眼光,不时地点点头。
无论是课堂上学生论辩的出色,还是老师面对学生的反驳,从网络上下载有效的信息,拥有高素养专业的历史教师都运用自如。
尽管新课程的主要方法是“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但主导者的专业素养差、职业道德低,主导者就会把主体者引入歧途。
因此,提高历史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敬业精神,新课程改革与创新才有成功的可能。
总之,历史是一门基础学科,可引导人们回顾过去,展望未来。
历史包含着人类从古到今传承下来的知识财富和宝贵经验,其中有许多是值得我们发扬和借鉴的。
在新的课程背景下,作为一名中学历史老师,一定要有强烈的责任感,要有充足的学科知识储备,要对照课程标准,通读教材,理顺教材思路,形成清晰的知识结构,不断探索,找出历史教学的最佳途径,促进学生知识水平的提高。
第三篇: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创新思维激发兴趣
打造高效课堂
——谈谈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历史教学
作者:韩志华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第二中学教师摘要:本文围绕新课改理念下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打造高效课堂,从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多种方法激发学习兴趣、小组合作探究发挥集体智慧等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字:新课改激发兴趣学生主体合作探究高效课堂我校的新一轮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四年,已有两届毕业生完全是在新课改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中学习并参加新课改后的高考的,他们的成绩和综合素质与前几届学生相比,从整体上确实有了明显的进步。
这充分证明:新课改后的教学对学生的个体成长是有利的。
笔者十几年来一直在教学一线从事历史教学,对新课改也经历了一个由不熟悉、有些困惑到了解、适应并逐渐把握的过程。
我觉得这是一个大胆尝试和不断探索的过程,也是一个创新思维、转变理念,打造高效课堂的实践过程。
这个过程离不开教师的主导,更离不开学生的充分参与,发挥主体作用,这个过程有艰难曲折,更充满乐趣与激情。
下面就结合我这几年的课改实践,谈谈如何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打造高效历史课堂。
首先要明确什么是高效的课堂?我认为简而言之高效课堂就是以最小的教学和学习投入获得最大学习效益的课堂,从本质来看,高效课堂应该是在正确的教育价值观的指引下,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发挥教科书的凭借功能,提高课堂教学效能,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
其基本特征是“自主建构,互动激发,高效生成,愉悦共享”。
衡量课堂高效,一看学生知识掌握、能力增长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程度;二看教学效果是通过怎样的投入获得的,是否实现了少教多学;三看师生是否经历了一段双向激发的愉悦交往过程。
一、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教师要敢于放手,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前提。
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学生往往成为教师说教的对象,对于教材的知识只要接受就行,所以历史课堂就显得特别的琐屑、沉闷。
在这种学习环境下,学生得到的只是一些十分死板的历史知识,但付出的是孩子的生机与灵气的泯灭,人文关怀和创造精神的缺乏。
而这恰恰违背了学史最基本的功能:“学史使人明智”。
教育活动是要求
师生双方互相配合,共同进行的活动。
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是教学过程的“主人”。
坚持“以人为本”,即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大动力,只有切实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才能真正体会学习的乐趣,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和能力的提高。
在具体操作方面应该如何体现学生主体呢?每节课前教师要充分备课,精心研究课标,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适合他们的自主学习导学案。
“导学案”是教师为学生课堂学习设计的有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流程的课堂学习活动的方案,是师生共同教与学,同步操作的学习文本。
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具有“导读、导听、导思、导做”的作用。
导学案的设计必须以学生为本,怎么样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就怎么设计。
学生学会,才是教学任务的真正完成。
这是主体性原则的体现。
导学案的设计,一定要针对我们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能学会多少内容,就设计多少内容,不要过多过滥。
恰当地把握教学难度,那种学生讨论后还是解决不了的问题,一定不要出现在导学案上。
我在给学生设计导学案时,一般包括基础知识梳理、自主学习效果检测、交流展示、能力提升、合作探究、拓展延伸几个环节,在每段基础知识梳理后面还设置了“学习中生成的疑问”这个环节,以便学生随时记录学习中的疑惑,也方便教师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与之相呼应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要设置“答疑解惑”环节,把学生收集的疑问在课堂解决。
同时在课堂上要鼓励学生敢于创新思维,大胆发表见解。
只有教师敢于放手,善于放手,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创新思维激发兴趣,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关键。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我们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因此不难看出只有教没有学的教学永远不会是高效的,而要实现高效课堂下学生的学,就必须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
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方法和途径有很多,我经常用到、效果较好的有:联系实际,引起共鸣。
比如我在讲人民版历史必修一第一专题第一课《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