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式方程的解法 (优质课)获奖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辨析:判断下列各式哪个是分式方程. (1)x+y=5;(2)x+5 2=2y3-z;(3)1x;(4)x+y 5=0;(5)1x +2x=5. 根据定义可得:(1)(2)是整式方程,(3)是分式,(4)(5) 是分式方程. 二、探究新知 1.思考:怎样解分式方程呢?
为了解决本问题,请同学们先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15.3 分式方程(2课时)
第1课时 分式方程的解法
1.理解分式方程的意义. 2.理解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路和解法. 3.理解解分式方程时可能无解的原因,并掌握解分式 方程的验根方法.
重点 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路和解法. 难点 理解解分式方程时可能无解的原因.
一、复习引入 问题:一艘轮船在静水中的最大航速为 30 km/h,它以
所以,原分式方程的解为 x=9.
例 3( 教 材 例 2) 3
(x-1)(x+2).
解
方
程
x x-1
-
1
=
解:方程两边乘(x-1)(x+2),得
x(x+2)-(x-1)(x+2)=3. 解得 x=1.
检验:当 x=1 时,(x-1)(x+2)=0,因此 x=1 不是
原分式方程的解.
所以,原分式方程无解.
最大航速沿江顺流航行 90 km 所用时间,与以最大航速逆流
航行 60 km 所用的时间相等,江水的流速为多少? [分析]设江水的流速为 x 千米/时,根据题意,得309+0 v=
306-0 v.① 方程①有何特点? [概括]方程①中含有分式,并且分母中含有未知数,像
这样的方程叫做分式方程. 提问:你还能举出一个分式方程的例子吗?
注意 一定要用第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依次去乘第二个多 项式的每一项,在计算时要注意多项式中每个单项式的符 号.
三、课堂小结 指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学习过程的自我评 价.主要针对以下方面: 1.多项式×多项式. 2.多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 用一个多项式中的每项乘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不 要漏项.在没有合并同类项之前,两个多项式相乘展开 后的项数应是这两个多项式项数之积. 四、布置作业 教材第102页练习题.
本节课由计算绿地面积出发,通过几种不同的计算图形面 积方法,得出多项式相乘的法则,整个教学过程的主线和 重点定在学生如何自主地探索多项式乘法法则的过程以及 如何熟练运用法则解决问题,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 性.教师不仅是教给学生知识,还要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 和培养.
11.2 与三角形有关的角
11.2.2 三角形的外角
如何计算?小组讨论,你从计算过程中发现了什么? 由于(a+b)(p+q)和(ap+aq+bp+bq)表示同一个量, 即有(a+b)(p+q)=ap+aq+bp+bq. 二、探索新知 (一)探索法则 根据乘法分配律,我们也能得到下面等式:
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教师总结多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法 则并板书法则.
4.验根的方法: 解分式方程进行检验的关键是看所求得的整式方程的根 是否使原分式方程中的分式的分母为零.有时为了简便起 见,也可将它代入所乘的整式(即最简公分母),看它的值 是否为零.如果为零,即为增根. 如例1中的x=5,代入x2-25=0,可知x=5是原分式方 程的增根.
三、举例分析 例 2(教材例 1) 解方程x-2 3=3x. 解:方程两边乘 x(x-3),得 2x=3x-9. 解得 x=9. 检验:当 x=9 时,x(x-3)≠0.
(1)回顾一下解一元一次方程时是怎么去分母的,从中 能否得到一点启发?
(2)有没有办法可以去掉分式方程的分母把它转化为整式 方程呢?
[可先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并进行总结] 方程①可以解答如下: 方程两边同乘以(30+v)(30-v),约去分母,得 90(30- v)=60(30+v). 解这个整式方程,得 v=6. 所以江水的流度为 6 千米/时. [概括]上述解分式方程的过程,实质上是将方程的两边乘
四、练习与小结 练习:教材练习. 教师布置练习,学生举手回答. 小结:谈谈你对三角形外角的认识. 教师引导学生谈谈对三角形外角的认识.主要从定义和 性质两个方面入手. 五、布置作业 习题11.2第5,6,8题,选做题:第11题.
通过三角形的内角和回顾引入,然后通过学生的预习,在 他们的理解基础上,去学习三角形的外角的定义,这样能 够加深他们对外角定义的理解,在探索三角形外角定理的 时候,我也是采取了学生去探索的思想,让他们自己大胆 猜想,然后同学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去证明自己的猜想,这 样以后才能运用自如.
解分式方程的步骤: 在将分式方程变形为整式方程时,方程两边同乘一个 含未知数的整式,并约去了分母,有时可能产生不适合原 分式方程的解(或根),这种根通常称为增根.因此,在解 分式方程时必须进行检验.
3.那么,可能产生“增根”的原因在哪里呢? 解分式方程去分母时,方程两边要乘同一个含未知数的式 子(最简公分母).方程①两边乘(30+v)(30-v),得到整式方 程,它的解v=6.当v=6时,(30+v)(30-v)≠0,这就是说, 去分母时,①两边乘了同一个不为0的式子,因此所得整式 方程的解与①的解相同. 方程②两边乘(x-5)(x+5),得到整式方程,它的解x=5. 当x=5时,(x-5)(x+5)=0,这就是说,去分母时,②两边 乘了同一个等于0的式子,这时所得整式方程的解使②出现 分母为0的现象,因此这样的解不是②的解.
2.探究三角形外角的性质. 老师布置学生自学教材第15页思考的内容,然后同学间 进行交流、讨论,归纳三角形的外角有什么性质,并提出 以下问题: 你能否用证明的方法说明你所归纳的性质? 学生归纳得出三角形外角的性质: 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三、举例分析 例1 如图,∠BAE,∠CBF,∠ACD是△ABC的三个外角, 它们的和是多少?
以同一个整式,约去分母,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来 解.所乘的整式通常取方程中出现的各分式的最简公分母.
2.例 1 解方程:x-1 5=x2-1025.② 解:方程两边同乘(x2-25),约去分母,得 x+5=10. 解这个整式方程,得 x=5.事实上,当 x=5 时,原分式 方程左边和右边的分母(x-5)与(x2-25)都是 0,方程中出现的 两个分式都没有意义,因此,x=5 不是分式方程的根,应当 舍去,所以原分式方程无解.
14.1 整式的乘法
14.1.4 整式的乘法(4课时)
第2课时 多项式乘多项式
经历探索多项式乘法法则的过程,理解多项式乘法法则, 灵活运用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运算法则.
重点 多项式乘法的运算. 难点 探索多项式乘法的法则,注意多项式乘法的运算 中“漏项”、“负号”的问题.
一、情境导入 教师引导学生复习单项式×多项式运算法则. 整式的乘法实际上就是: 单项式×单项式; 单项式×多项式; 多项式×单项式. 组织讨论:问题 为了扩大街心花园的绿地面积,把一块 原长a m,宽p m的长方形绿地,加长了b m,加宽了q m.你 能用几种方法求出扩大后的绿地面积?
四、练习与小结 练习:教材练习. 教师布置练习,学生举手回答. 小结:谈谈你对三角形外角的认识. 教师引导学生谈谈对三角形外角的认识.主要从定义和 性质两个方面入手. 五、布置作业 习题11.2第5,6,8题,选做题:第11题.
通过三角形的内角和回顾引入,然后通过学生的预习,在 他们的理解基础上,去学习三角形的外角的定义,这样能 够加深他们对外角定义的理解,在探索三角形外角定理的 时候,我也是采取了学生去探索的思想,让他们自己大胆 猜想,然后同学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去证明自己的猜想,这 样以后才能运用自如.
教师出示教材例4,先让学生进行分析,教师可以适当 加以引导学生,将三角形的外角转化为三角形的内角, 然后师生共同写出规范的解答过程.
解:由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 的和,得∠BAE=∠2+∠3,∠CBF=∠1+∠3, ∠ACD=∠1+∠2.
所以∠BAE+∠CBF+∠ACD=2(∠1+∠2+∠3). 由∠1+∠2+∠3=180°,得∠BAE+∠CBF+ ∠ACD=2×180°=360°.
让学生体会法则的理论依据: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 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另一个 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二)例题讲解与巩固练习 1.教材例6计算: (1)(3x+1)(x+2); (2)(x-8y)(x-y); (3)(x+y)(x2-xy+y2).
2.计算下列各题:
1.了解三角形的外角. 2.知道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 和. 3.学会运用简单的说理来计算三角形相关的角.
重点 三角形外角的性质. 难点 运用三角形外角性质进行有关计算时能准确地推 理.
一、复习引入 什么是三角形的内角?它是由什么组成的?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内容是什么?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举手回答问题. 二、探究新知 1.探究三角形外角的概念. 教师布置学生自学教材第14页最后一段话的内容,然后完 成以下问题: (1)举例说明什么是三角形的外角.(上黑板画图说明) (2)如图,∠ADB,∠BPC,∠BDC,∠DPC分别是哪个三 角形的外角?
2.探究三角形外角的性质. 老师布置学生自学教材第15页思考的内容,然后同学间 进行交流、讨论,归纳三角形的外角有什么性质,并提出 以下问题: 你能否用证明的方法说明你所归纳的性质? 学生归纳得出三角形外角的性质: 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三、举例分析 例1 如图,∠BAE,∠CBF,∠ACDຫໍສະໝຸດ △ABC的三个外角, 它们的和是多少?
教师出示教材例4,先让学生进行分析,教师可以适当 加以引导学生,将三角形的外角转化为三角形的内角, 然后师生共同写出规范的解答过程.
解:由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 的和,得∠BAE=∠2+∠3,∠CBF=∠1+∠3, ∠ACD=∠1+∠2.
所以∠BAE+∠CBF+∠ACD=2(∠1+∠2+∠3). 由∠1+∠2+∠3=180°,得∠BAE+∠CBF+ ∠ACD=2×180°=360°.
四、课堂小结 1.分式方程:分母中含有未知数的方程. 2.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如下:
五、布置作业 教材第154页习题15.3第1题.
本节课的重点是探究分式方程的解法,我首先举一道一元 一次方程复习其解法,然后通过解一道分式方程,启发引 导学生参照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由学生自己探索、归纳 分式方程的解法,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挥,但要提醒学生 注意对增根的理解.
(1)(x+2)(x+3); (2)(a-4)(a+1); (3)(y-12)(y+13);
(4)(2x+4)(6x-34); (5)(m+3n)(m-3n); (6)(x+2)2.
3.某零件如图所示,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S.
练习点评: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教师可选择其中几题, 分析并板书示范,其余几题,可由学生独立完成.在讲解、 练习过程中,提醒学生对法则的灵活、正确应用,注意符号, 不要漏乘.
11.2 与三角形有关的角
11.2.2 三角形的外角
1.了解三角形的外角. 2.知道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 和. 3.学会运用简单的说理来计算三角形相关的角.
重点 三角形外角的性质. 难点 运用三角形外角性质进行有关计算时能准确地推 理.
一、复习引入 什么是三角形的内角?它是由什么组成的?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内容是什么?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举手回答问题. 二、探究新知 1.探究三角形外角的概念. 教师布置学生自学教材第14页最后一段话的内容,然后完 成以下问题: (1)举例说明什么是三角形的外角.(上黑板画图说明) (2)如图,∠ADB,∠BPC,∠BDC,∠DPC分别是哪个三 角形的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