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浮漂的种类和性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判断浮漂的种类和性能
在钓组中是浮漂的具体性能决定着钓组的状态。

要达到垂钓的最佳效果,依据具体的鱼情,选择一只最适合这样鱼情的漂来使用,通过调整使整个钓组达到最佳状态。

现在的浮漂品类繁多,很多钓友一般都会被这多样的漂搞得无所适从。

其实,浮漂的多样性才使得我们垂钓活动变得更轻松,更顺手。

以前我们使用7目漂时都会努力的发掘这只漂的性能,而不断认识它。

现在的漂则更人性化,具体的性能都体现在漂上了,在钓具体鱼时,适合那种鱼的漂就会帮助你实现你希望的钓法的。

本文就是想帮助大家了解不同浮漂的性能,让大家的垂钓活动变得更从容惬意。

下面从我对漂的理解这个角度,和大家谈谈各种浮漂性能这个话题!有关这方面理论的东西太多了,很容易就陷入其中,会与很实际的垂钓活动有些偏离。

所以,有关理论性的东西,将不做更多涉及,只从实战角度来辨别浮漂的性能。

如有不妥切毋轻信。

现在的浮漂分得很细,几乎每一种鱼情都会有与钓法相配合的浮漂。

有的时候一样的鱼情还会有不一样的钓法和使用不一样的浮漂,而效果还很不错。

这就让有些钓友摸不着头脑,有时就晕了。

晕就对了,说明是用心思考了。

想把这个问题弄清楚,可以从两方面入手;A、钓法上去摸索;B、直接从漂性能上去琢磨。

为了让大家能大概的了解,先从漂入手;详细说说不同漂的性能:
一、行程类浮漂
其实,所有的浮漂都有行程的性能在里面,只不过专门用来钓行程的漂更加突出这部分功能。

所谓的行程浮漂就是;通过漂尾的加长来减缓钩坠行进的速度,增加钩饵在钓层的滞留时间。

理解了这句话,就知道了,即使是7目甚至3目的漂,都存在这个减缓的过程。

只是时间的长短不同而已。

1、行程漂的性能:
这类漂的最大特点都体现在那长尾上。

一般都是11-15目的长尾,长度都在20厘米以上,具体的目数,这和做漂人的思想有一定的关系。

比如,现在钓鲤鱼的漂或叫钓混养的,在设计目时,1、2、3目都要比后面长些,这是因为我们钓这样的鱼,一般都是用比较长的竿子,把这几目加长了,在守钓时看漂更清楚。

而前面的目短则为了更好的看到饵摆落过程时的接口、截口、冲饵等信息。

在我做的类似的漂中也都是采用这样的设计。

还有个技巧就是添加不一样的比较鲜亮的对比颜色,当然也是为了看漂走水时鱼讯更方便些了。

2、尾的粗细则是具体性能和针对性的表现。

一般细的(0.5毫米以下的)是用来钓鲫鱼用的,粗的则是钓鲤鱼等大鱼用的。

原因是;尾粗可以能更多的承载饵重。

一般钓大鱼都是搓饵钓,搓上去的饵,一个就有可能压下7、8目。

如果换做很细尾,可能会下去20几目。

这样就没有了调、钓空间了。

而钓鲫鱼等小型鱼,饵相对小而且轻,所以尾就可以做得比较细。

也就是说,——尾越细鱼口在漂上的反映就会越大。

在一些为很轻鱼口设计的漂中,尾有时会达到0.3毫米,再配合上适当身和脚等,抛竿到钓目的走水时间甚至会达到20秒。

---这样关于行程类浮漂,就可以通过漂尾大体上做一下判断;首先这类漂都是长尾的;其次;尾粗可以带起相对大的饵,钓吃口重的大的鱼用,随着目标鱼的变小而变细。

还有;很细的尾也可以用来钓很轻的鱼口时用,也包括大鱼。

3、行程漂身;一般都是比较短的,一般的规律是;半水用的,钓全层的身都相对粗短。

而钓底部的则会相对细。

短的目的是为增加阻力,增加在钓层的滞留时间,让鱼能追得到饵,也便于看到准确信号。

漂身相对长些的,这主要是为钓底部行程,注重的是破水性能。

漂肩一般是缓收肩的,这样对看托饵等鱼讯效果比较明显。

相对来说芦苇材质标讯更好些(与做工有直接关系)。

从行程漂的漂身上,我们也可以做出这样的判断,短身可以更好的增加饵的滞空时间,钓定层很适合。

长身则针对底层离底的鱼更适合。

4、关于漂脚;主要是为了配合那长尾,都会相对长,或粗。

只要配比合理就可以,就不多说了。

还有要注意的方面是;漂浮力的大小,浮力大了到位快,速度也就快。

但可能会使鱼追不上饵,造成等口的现象出现,浮力小了,则相反。

我不说大家也都知道,操作会很不方便。

5、行程类浮漂的练习。

这类浮漂追求的是运动中的信号。

由于性能所限,这类漂都比较迟钝(漂自身的比重决定这只漂灵顿),所以钓底信号不是很好。

练这漂,我们一定要注重行进中的信号。

一般先练调平水,如果在无鱼的情况下走水时总是莫名其妙地加减速度。

只给一个忠告---很显然这是只很差的漂!在有鱼的池子里,在各个水层,反复抛。

主要看,加速、停顿、上顶,这几口。

看看哪口抓的最准。

另一个练法是带饵调平水或1目,主要是针对草鱼,连鱼等半水鱼。

这样的钓法,在到钓目后,可以等鱼。

看的也是那几口鱼。

大家要注意的是;在漂走水接近调目时会有个假的减速,那不是口,而是坠到位后钩饵还在下摆的固定信号。

以上是行程漂的一些特性,只要大家够仔细都可以很容易把这类漂分清楚的。

二、底钓漂
这类漂是与台钓相伴而生,大家都知道很经典的孔雀羽7 目漂,也肯定更了解教科书一样的“调4钓2”,这样漂的底钓性能是其他漂无法替代的,因此也是不可缺省的。

1、特点很突出;长身、短尾、短脚。

因为只是为守底而设计的,所以一般都不会做很长的尾,7目就足够了。

翻身,到钓目,动作简洁,干脆。

鱼在底或想把鱼压到底来钓,信号稳重,中鱼率高,是这样的漂突出特性。

2、底钓漂尾;比较经典的是7目软尾,但还是有些区别的,同样的软尾,就有0.5~0.8毫米粗之分。

这里就不说剩余浮力、上牵力等东西了,咱说实际的;大家只要记住;尾越粗漂就月顿,就越适合钓老滑乱口鱼。

相反细的则会出口更大;因此;也有短硬尾底钓漂,也可以是7目硬尾,就是来弥补软尾不能做得更细的。

有的漂还会兼顾下底接口(抬头鱼)的性能。

把尾加长一点,或是让饵能在鱼层上多一点时间。

这样在选择使用底钓漂时,我们就可以根据鱼情来选择不同粗细的尾来应对了。

3、漂身;一般都是细而长的,减少上下动作的阻力,增强鱼口信息。

从材质上来说;孔雀羽的反映鱼口更准确。

4、钓底漂性能的掌握。

前面介绍了钓底的漂型,其实所有的漂都可以用来钓底。

只不过这类的漂更适合于钓底而已。

拿到一只新漂后,首先要仔细研究下这漂的设计思想(性能)。

特别是尾,粗细。

长短。

目的设定。

漂身的形状,脚的长短,尤其是这些部分组合在一起,会有什么样的特点。

--这些都清楚了。

才可以拿去练鱼!
找个有鱼的池子,组装好钓组进行调试;首先要看这只漂的走水(名词;走水----说的是漂翻身后到钓目向下运行的过程)稳定性;一般这一性能在调漂时就可以看得到,当我们减铅,调到平水时,我们可以多抛几次,观察下这漂从翻身到没入水中后的一系列动作。

如果很流畅,特别是尾那部分,走水很平稳。

漂在这一性能上是最重要的。

第二步,在平水后,钓目设在1、2、3目。

看看信号情况。

如很清晰(先就不说鱼了),那么说明这只漂(由这只漂组成的钓组),启动性很好。

然后是调几钓几的调试,一般到6目就够了。

在这过程中,我们要找的是那个目(或点),吃口最清晰,而且上鱼率最高。

一定要与那的鱼情,钓组、一起记住。

把这点作为你这漂钓这鱼的基准点!再钓灵,钓顿。

钓完后再校对一下漂,看看这只漂吃水多少。

反复钓后。

再换个池子(换个不一样的鱼情),重复前面的过程。

这样练下来,漂的每个动作你都了然于心。

才算把这只底钓漂练出来了。

如果是成套的,你还得重新开始练其他号的;请注意;号(大小)不一样,信号会有很大的差别。

钓底的漂,有的人喜欢用软尾的,我认为这只是个人喜好而已,只要调钓得当,口分的清楚,差别不是很大的。

但做为底钓漂的一支,软尾的口确实比较真实,这是不可争议的事!
三、浮钓漂
1、特点。

在鱼浮起来时,钓浮是唯一选择。

所有的漂都可以用来钓浮,也都可以用来钓底。

专门用来钓浮的漂有水皮、上浮、中浮、底浮之分。

从上到下,飘身会逐渐变长,变细。

尾也会由短到长。

为了折中,有的设计了短身,7~9目的钓浮的漂,这样的漂完全可以钓变各个水层。

2、尾;浮钓漂的尾可以很粗,也可以相对细,主要目的就是载饵,一般都不会很长,3~9目,钓的水层越浅尾就越短。

这样我们还可以从尾上来简单选择;打水皮就用最短的,稍深水层用长一点的尾会更方便。

3、浮钓漂身;特点很突出就一个字—短。

4、浮钓漂的掌握;钓浮的调目,和我们的钓法有直接的关系。

想怎么抓口,抓什么样的口,这需要具体的鱼来配合我们。

只是得注意,就是频率。

钓浮讲究节奏,你有了一定节奏,那鱼就有可能配合你的钓法。

更重要的是,由于饵是在半水中,所以为了保持你的窝存在,你得有一定的速度。

这样鱼才可以留在你的窝中。

调校漂是一个熟悉自己工具的过程。

对于发烧的朋友来说;大家都会努力的苛求漂的实际性能。

而且还会有重点的发挥那些特性,使之达到自己理想的效果。

这都需要自己通过调校来实现。

经常有鱼友问,这漂怎么样?那漂如何?什么漂好?这种问题是没法回答的!而且即使回答了,也不会有个很明确的答案。

就象;工人、农民、学生、商人你能说出他们谁好,或哪个更好么?漂也是这样;即使是几元一只的漂,在恰当的时候它有可能是最好的。

记得有这样个故事;一个钓鱼人问一个很著名的做漂的大师;你的漂中哪个最好?大师回曰;我不知道,也许你在这一堆漂里能选出一只吧!这就看你的运气了。

乍看;大师好象是在搪塞。

我要把这段话…翻译‟过来,你就体会到这位大师的…语重心长‟了。

大师是说;我不了解你的具体钓法和技术。

在繁多的漂中,能找到适合你的一只漂,把它调校好了,在适当鱼情时,你的运气就来了。

首先,漂与漂之间的差异不是很大的,但如果本着对钓技精益求精的原则来对待的话,还是要在不同的时候选择相应的漂。

要选择漂,那一定要了解鱼的习性,然后就是要考虑今天钓的是什么鱼,天气如何等外界因素了。

一、鱼的习性
大鱼、小鱼吃东西是有区别。

经典一句就是:“大漂钓小鱼,小漂钓大鱼”。

听过这话的人很多了,但是有没有仔细思考过为什么不是“大漂钓大鱼”?大鱼嘴巴大,身体壮,吃东西该是信号猛烈,自然该选择浮力大很多的“大漂”才对吧?!这是流传在台钓中的事实,再看看武汉几个传统钓高手们的装备,一支特细翎毛漂,一块坠石只有一颗饭那么大。

不要告诉我他们是钓小鱼的,10来斤的鲩鱼、毛子对他们来说是家常便饭。

其实,实际情况和很多人想象是相反的,小鱼吃钩的信号一般比大鱼要猛很多,而且在吃钩时对饵料的动作要求不同,如果饵料在动,小鱼可能是追着咬,而大鱼早就吓的逃之夭夭了。

这也是在常理中的,骗小孩子比较容易,骗大人就难了。

所以,一般情况钓小鱼时饵料可以“擦底”,钓大鱼饵料就得“稳稳”放在地上了。

另外一点,一般情况下,小鱼愿意在半水就饵,大鱼则永远喜欢在呆在水底。

同时,当我们来到一片水域要开钓时,都可以假设同样的一个条件:如果目标是钓小鱼,则认为小鱼数量很多,要以速度取胜。

如果目标是钓大鱼,则要去钓最大的鱼,以重量取胜。

(碰到那种一小时只上几条片仔鲫,和大鱼多得用抄网直接倒鱼护的情况则不在今天讨论之列)
二、漂的不同
要了解钢脚的漂,那就先来看看这十多年来台钓的两大主打漂的不足,或者说是矛盾。

竹脚的漂一般脚比较短(今天只说漂脚,且认为他们的身体都是一样的),而炭脚漂则脚很长,多数是竹脚的3~5倍并且炭脚比竹脚轻,那当他俩同时入水的话,炭脚翻身站立要比竹脚慢一点,千万别小看这一点,如果有接口的话,往往就是在这一点时间里发生。

那我们干嘛还要炭脚,全都用竹脚算了吧?!竹脚翻身快就意味着多上鱼不是很好吗?但事实是炭脚确有另外的优点在里面,他比竹脚的漂长不是白长的!如果两只漂都只有2目露出水面,竹脚在水里的深度可能是20cm,而炭脚是30cm,那么当一阵风吹来的时候,谁更加稳定呢?总之,漂脚藏到水里越深就越不容易动,越让连着漂脚的线稳定,鱼钩也老老实实地,从而不影响到下面的鱼吃食。

有人又说了,那把竹脚加长到炭脚那么长,不是就可以兼顾二者了吗?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几乎没见到这样的漂,反正我是不买这样的漂,又粗又长的脚,难看不难看啊,是买竹子还是买漂啊。

另外,这样的形状阻力肯定很大!又说了,竹脚做个细长不就好了,老天,竹子不太结实的吧?渔具的性能越来越好,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材料学的突破。

(不过,在这里我还有一个疑点,注)于是,一种具备细长、结实、阻力小、有一定重量的漂脚就出现了-钢皮管脚!也就是大家常说的钢脚。

它的漂脚重量很容易控制,也能很好抛光以减少阻力。

当这样的一只漂入水时,其自己的重量几乎可以使自己达到翻身的临界点,只要鱼饵一下沉,就快速直立,捕捉接口。

如果没有接口,其细长的身体可以保持相当好的稳定性,为底部大鱼做好准备。

三、何时选择钢脚
如果水里的鱼层比较单一,都是半水小鱼,或者都是底部巨物,那这个时候用钢脚并不能显示出远超过其他浮标的特点来。

但有很多时候下水里的情况不会这么简单的。

“中部有追兵,底部有堵截”是我们最常见的,也是我们喜爱的,大小兼顾,老少通吃!这个时候用钢脚,才会有出其不意的效果。

四、钢脚用法
市面上的的钢脚漂出现前就拿到了一只写着自己名字的漂,几经反复才有一点体会。

我多数情况是把12目的调7钓3,或调6钓2。

对于这个目数,如果灵敏了,钓的时候会发现炭脚漂上下幅度特别大,对于大鱼就饵是很有影响的。

而这时的钢脚,上下幅度小…顿‟的感觉特别明显,因为钢脚自身的重量大,稳定度也高,左右不摇摆。

一、漂的自身标点
一支用于手竿的浮漂,不论品质、形状如何都具有自身的5处标点。

(当然一支出色的浮漂,这5处标点具有更深的含义。


1、重心点:浮漂有重心点是人人皆知的,可是具体到手中浮漂的重心点在何处却是知者甚少。

这并不是因为重心点难以寻找,而是人们总是忽略了它的作用而不去寻找。

一支竖直在水中的浮漂,逐渐减去配重后,浮漂会因水的浮力逐渐向上升起,当上升到某一位置时浮漂将出现倾斜的趋势,这时漂身与水面相交的点就是浮漂的重心点。

我们应该选用重心点偏上的浮漂,这种浮漂传递信号更准确,在水中的稳定性好,抗风力强。

2、主浮力点:当今用于手竿的浮漂一般都由两段组成,一段是较粗的主浮体(从漂头算起),一段是当做视漂的较细的副浮体。

而主浮力点就在这两种浮体的分界线上,它标志着浮漂的设计浮力中主浮体的最大浮力,同时也预示着浮漂从此点再往下沉,副浮体将产生浮力,并进入水底层反应下降过程中鱼就饵信息的预警范围。

3、全浮力点(零点):浮漂入水后,其设计浮力的最大值,表现为浮漂直立水中,且漂尾端点刚好与水面平齐。

我把此时这一点称作该浮漂的全浮力点或剩余浮力零点。

4、剩余设计浮力(剩余浮力):那么什么叫剩余浮力呢?我们钓鱼,通常虽使浮漂露出水面一部分,以利于观察鱼就饵的情况。

因此时水下部分的绝对浮力没能达到整又浮漂的全部设计浮力,因而我称这露出水面的一部分为浮漂的剩余设计浮力或简称剩余浮力。

减去相同的配重,不同浮漂可能表现出不同的剩余浮力,而剩余浮力则正是体现浮漂价值的关键所在。

5、平衡点:当浮漂配置后竖直在水中静止不动时,漂身与水面的相交点就是平衡点。

平衡点的位置随时都会因配重的变化而改变。

这一平衡关系属于牛顿第三定律中二力平衡现象,此时的重力等于浮力。

谈到浮漂的自身标点就必然涉及到浮漂的“归零点”。

这个随“台钓”而来的说法,在钓界曾引起不少的争议,至今众说纷纭,观点无法统一。

这种所谓浮漂“归零点”是指:“浮漂顺水中配重后依次等量减去配重,浮漂会等量上升,当上升至某一段位时会出现升量大于减量的现象,过此段位后又恢复等量上升。

”。

这种观点听起来就像个神话,是绝对违反科学道理的一种错误观点。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我们知道“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其大小等于物体所排开的液体的重量。


浮漂能部分浸入水中竖直并处于静止状态,除浮漂自身的重力作用之外是水中线组的重力所致。

一定的重力,必然导致浮漂的一定体积浸入水中,排开相同体积的水并产生相同的浮力。

反过来说,当水中线组的重力被减少一定的量,必然导致浮漂从水中升出一定量的体积。

浮漂因重力竖直漂浮的水中并处于静止状态时,浮漂在竖直方向上所受的重力和浮力大小相等,是一对平衡力。

当水中线组的重力改变,平衡被破坏,浮漂会相应地升降,然后再静止仍处于平衡状态。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浮漂在水中的动与静,是一种平衡和再平衡现象。

浮漂在水中的升降是一种量的变化表现,配重的等量变化只能导致浮漂的等量升降。

而水的浮力和压力对浮漂的升降造成的影响,只能是随着浮漂的升降造成的影响,只能是随着浮漂的升降而逐渐减小或者增大,绝不会在某水层时有突然的变化。

所以可以肯定地说浮漂不存在“归零点”。

有的钓友说他们测量过“归零点”,浮漂在某段位时是有升量加大的现象。

我想不是他的测量方法有问题,就是浮漂有问题,最大的可能就是有变化的那一目的体积,明显小于其它目的体积。

当两目长度相同,直径不等时它们的体积就不相等。

等量减重到直径较细的那一目时,就会出现浮漂上升超过一目的现象。

二、漂的设计标点
用于手竿的浮漂,一般在漂体上部都标有一些色段,作为视漂,俗称漂尾、漂尖子。

钓者就是通过观察它在水中的升降来了解线组和钓饵在水中的状态和变化;并感知鱼就饵时的情形。

如果我闪在了解了浮漂自身标点符号之后,根据浮漂的性能,在漂体上设定几处标点,就能更细微地观察线组在水中的全部动态,发现更多的鱼讯,使垂钓越发精彩诱。

一般人在垂钓时往往只记住视漂上的两个标点,即一个“调”点,一个“钓”点。

而我认为做为一名竞技爱好者,在垂钓时至少要掌握视漂上的五个标点。

因为在不同的标点处鱼来就饵时,漂的动作各有不同;而相同的动作出现在不同的标点处时,不一定是有效鱼讯,见漂动就提竿,不但空竿率高,而且会常常错过有效鱼讯。

1、A点:浮漂入水后因铅重站立并有几拍的停顿时间,此时漂体与水面相交点就是A点。

A点也可以称为铅重点,铅坠以下的重力不包括在内。

但是,A点不一定是浮漂的重心点,如果铅坠较重,浮漂会从重心点的上方立起。

A点是钓者必须牢记的点,因为从A点起浮漂已进入底层降讯的预警范围。

2、B点:钓者双钩不挂饵“调”的目数,就是浮漂的B点。

B点也可以称为监界点。

按“台钓”理论讲“调节器四钓二”时,四目就是B点;“调五钓三:”时,五目就是B点。

这种空钩调节器漂法叫下调法,是目前使用较为普遍的调漂法。

我认为用这种调漂法确定B点是比较盲从的,并且使B点失去了监界点的意义。

我之所以称B点为监界点,是因为B点对一名竞技钓爱好者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一、在实际垂钓中从B点起,浮漂下沉才是饵的重力所致;也可以说B点是称量饵重的起点。

二、无论钓者想让单饵触底,还是双饵触底,或者是双饵离底,都要从B点开始调整浮漂。

三、在钓敏时浮漂自然上升到B点时,就证明双饵已完全溶化,双钩恢复到调漂时的直立状态。

“台钓”的下调法,如调四钓二时,因没有称量双饵重量,无法证实两目的排水量等于双饵重。

所以钓两目时无法判定是单饵触底。

如果双饵重小于两目排水量,浮漂会高于两目,双饵等于两目排水量,双饵可能离底或下饵触底。

当双饵重大于两目排水量,双饵会完全触底。

同样是钓两目,双饵在水下的位置却有如此多的变化,而钓者只能去猜测,无法确定钓饵所处的位置,很是被动。

另外,钓敏时如双饵重大于两目排水量,当双饵溶化掉的重量等于两目排水量时,浮漂会升至B点,但不能证明双饵完全溶化。

所以要想清楚地知道双饵在水下的位置和线组的状态,并能根据需要来调整它们,只有改用竞技钓鲫法的上调法来调整浮漂,设定B点。

3、C点:(也可称为最敏钓点)从B点说C点是双饵重的一个标点;从整支浮漂来说,C点是水中线组包括饵重的全重点。

当浮漂停在C点,双饵悬浮时,B点到C点的下沉量等于双饵重,线组处于绷直状态,全重等于浮漂的实际浮力。

这时无论来自何方的一点点外力移动钓饵,都会打破这一平衡现象,使C点以上的剩余浮力产生升降变化。

4、D点:在确定B点和C点之后,挂单饵测定,此时浮漂会停在B点和C点之间,这个点就是D点。

也可以称为单饵重标点。

5、E点:钓者设定的钓点就是E点。

如按“台钓”调四钓二讲,两目就是E点。

调五钓三时,三目就是E点。

E点可以由钓者设定。

但按竞技钓鲫法的上调法确定C点后,E点无法高出C点,只能在C点和A点之间选择。

以上五个标点,在设定时还需要注意以下问题:按“台钓”下调法确定C点时,如B点设定过低,挂饵太大,浮漂浮力又过小,会导致浮漂完全沉入水中失去C点。

如果彩上调法,可以避免这一现象。

竞技钓鲫法的上调法就是挂饵调漂法:首先根据钓者的视力和看漂习惯来设定C点(C点一般定在两目左右)。

然后挂双饵,通过加减铅皮在双饵不触底前题下,使浮漂停在C点。

然后去掉双饵,浮漂小升至不动时,浮漂与水面相交的点是B点。

调漂时所挂的双饵大小尽量和实钓时挂历的双饵大小相同,这样在实钓时才不会因饵重不同造成C点起变化。

当然饵重绝对相同是不可能的,而C点有一些变化也无不可能的而C点有一些变化也无碍大局。

一旦饵重略有变化,可以重新确认C点,B点不受影响。

我们在垂钓中为了找到一个中鱼率市制标点,经常调整浮漂:一会儿钓敏、一会儿钓钝,一会儿调敏,一会儿调纯。

但是,钓敏与钓钝的区分点在浮漂的什么位置上呢?这个问题“台钓”理论中不曾有过明确说法,也很少有人问津。

而我认为,这个被忽略的重要位置,也就是钓敏与钓钝的中心线就在浮漂的临界点B点上。

当把钓点E点定在B点时,是一种不敏也不钝的钓法,这时一定是上饵轻触底,下饵卧底。

而钓线因重心垂直原因,上饵与浮漂在同一垂线上。

而下饵的脑线自然弯曲,两饵分开一定距离。

如两根脑线等长,双饵会挨在一起触底,如分开触底,脑线会形成一个倒写的“”字。

当E点从B点向C点移动就是钓敏,上饵渐渐离底变成悬垂,当E点移到C点时就是最敏钓法。

此时上饵悬垂,下饵轻触底,水线完全处于绷直状态,鱼从任何一个角度吸动钓饵,浮漂立刻会有动作。

这种最敏钓法有时会产生某些副作用:一是钓饵被鱼吸动后并未完全过唇入口,浮漂的下顿信号即已表现,造成提竿过早。

二是小鱼吸饵时的阻力大。

当小鱼刚一吸饵,浮漂的剩余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