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复观对孔子乐教的阐释与发挥

合集下载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6卷)总目次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6卷)总目次
一 ~
徐复观对孔子 乐教的阐释与发挥
一 一
伏爱华 2 0
身体 与命 运 以谢冰 莹、杨刚、丁玲为例 论 现代 女作家笔下女性 的革命选择 肖 泳 论林 语堂 《 唐 人 街 》 的怀 旧意 味 赖 勤 芳 曲怨 “ 鬼 ” 的 哀 歌 浅析 《 金锁记 》 “ 鬼 ”话 的建立 李雪娇 生命 不可承受之重 海子和凡 ・ 高 田 丰 如诗 女 子 才 情 纵 横 论潘郁琦散文集 《 忘情之约》 吴 莹 莹 武夷 山市 下梅 村古民居建筑雕刻艺术探析 魏 永 青 存在论解释 学如何推进了海德格尔 的艺术之 思 以 《 艺术作 品的本源 》为中心 原百玲 《 集篆古 文韵海 》校补举例 丁治 民,汪亮娟 汉语 并列四字 格的文化意义研 究 李少虹 论 中国地 理标 志制度的构建 杨 永 不动产善 意取得之善意要件认定研 究 颜梅林 胡乔木 的治学之道及其对学习型领导干 部的 启 示 刘 伟 从湖 南事 务看周必大与陈傅 良的矛盾 许浩然 语 汇 研 究 园地 的 一 朵 奇 葩 介绍并推荐语汇 学新作 《 瓯越语语汇研 究》 宗守 云 瓯 海 关 十 年 报 告( 1 8 8 2 —1 8 9 1 年) 周 斌 ,等,( 译) ,赵 肖为 ( 校)
— — — —
第 3期 民或 俗 ?二 分 法 的 代 价 爱略特 ・ 奥林,张 茜( 译) ,张举文( 校) 陇 中民俗事象探析 梁发祥 , 曹 娟 此梦无需再复原 试论 《 刘 心武续红楼梦 》的续 写误区 李 亚旭 , 张维 端 真 实 是 文 艺 的生 命 论周 而复现实主义文 艺观 的思维 内涵 许 徐 流域水污染防治的制衡方法 朱 雯 论我 国抵押物转让制度的重构 孙 皓 挂 失 并 领 取 自 己账 户 下 的 他 人 钱 款 行 为 定 性 及 分 析 邓 忠 农村宅基地的私权流动与保护 张 婷 “ 五 四”运动前后优生学在中国的传播 关 威 礼法之规度 张璁 《 正 典礼第一 》疏义 蔡明均 论 明清 时 期 江 南 士 绅 的 环 保 意 识 孟 颖 佼

徐复观儒家艺术观的当代价值

徐复观儒家艺术观的当代价值

徐复观儒家艺术观的当代价值【摘要】徐复观儒家艺术观在当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通过对徐复观儒家艺术观的深入研究和理解,我们可以从中汲取启示,为当代社会提供更有效的文化和精神指导。

徐复观儒家艺术观在当代艺术实践中的应用可以为艺术创作提供更深刻的内涵和意义,丰富艺术作品的表现形式。

徐复观儒家艺术观对当代价值观念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它可以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徐复观儒家艺术观的实践意义在于通过艺术实践来拓展人们的精神世界,提升人们的审美情操和文化修养。

徐复观儒家艺术观与现代生活的契合度高,为当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带来积极的影响,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

【关键词】儒家艺术观、徐复观、当代价值、启示、艺术实践、价值观念、实践意义、现代生活、契合、发展、进步、积极意义1. 引言1.1 徐复观儒家艺术观的当代价值徐复观儒家艺术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理论体系之一,涵盖了儒家思想对艺术的认知和实践。

在当代社会,徐复观儒家艺术观仍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它不仅可以帮助人们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也可以为当代社会提供启示和指引。

通过对徐复观儒家艺术观的深入研究和传承,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传统文化的底蕴,同时也可以在当代社会的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徐复观儒家艺术观关注的是艺术与人生的关系,强调艺术的价值在于它对人的修养和境界的提升。

在当代社会,由于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普及,人们对精神层面的需求日益凸显,徐复观儒家艺术观对当代社会的精神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倡导美学修养、审美体验和内心世界的升华,徐复观儒家艺术观可以帮助当代人更好地认识自我、关爱他人,实现个体与社会的和谐共生。

徐复观儒家艺术观的当代价值体现在它对人心、社会和世界的深刻理解,以及在当代社会建设和文化传承中的积极作用。

通过传承和发扬徐复观儒家艺术观的精髓,我们可以拓展当代艺术的边界,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促进社会文明的进步和繁荣。

浙江省浙东北(ZDB)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浙江省浙东北(ZDB)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3学年第二学期浙东北(ZDB)联盟期中联考高一年级语文学科试题(答案在最后)考生须知:1.本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今天,国人往往认为儒家教育教学主要遵循单向度的强制灌输模式。

我们如果仔细研读一下《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的记载,则有可能会稍稍改变对儒家美育教学实践的固有看法。

这则案例是《论语》所载孔子教育实践的常态,孔子并没有要求学生以他的理想为人生理想,而是让学生畅谈各自的志向。

但孔子对各位学生的志趣仍是有他自己的评判的,对于子路、冉有、公西华或为政或司礼的社会理想,孔子既不加赞许,也不予否定。

很显然,这样的社会理想虽符合孔子对弟子们往日的教导,但并不是孔子心目中人生的终极状态。

只有在曾皙描述完他颇具人生审美化效果的志趣后,孔子才“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在徐复观看来,曾皙和孔子之“言志”,都达到了仁的道德精神与乐的审美精神相融合的至高人生境界。

根据徐复观的理解,孔子的这次教育事件是一个典型的审美教育案例,通过曾皙的言行和对此的肯定来向其学生施以审美人格的濡染与熏陶。

在此孔子并没有向任何一个学生灌输什么理念,整体的教学氛围也极为平等融洽。

尤可注意的是曾皙对孔子的回应,没有立即以语言作答,而是“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曾皙在老师面前并不唯唯诺诺,而是敢于表现自己的个性。

同时我们发现曾皙是以感性的音乐作导引,然后才开始用语言来描绘他心目中至乐的人生审美境界,并且这种描绘亦非抽象语言的概括,而是形象化的对艺术人生的审美描摹。

朱熹曾高度评价曾皙的这一理想境界,谓其“天理流行,随处充满,无少欠缺……其胸次悠然,直与天地万物上下同流,各得其所之妙,隐然自见于言外”。

人生艺术化:徐复观对孔子艺术精神的解读

人生艺术化:徐复观对孔子艺术精神的解读

人生艺术化:徐复观对孔子艺术精神的解读
熊吕茂;肖辉
【期刊名称】《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8(000)005
【摘要】徐复观溯本求源,分析孔子对古代乐教的传承以及孔子对乐的艺术精神的新发现,把孔子"美"与"善"统一的音乐思想与道德伦理观念相结合,目的是要解读孔子的艺术精神,并揭示孔子"人生艺术化"的理想与境界.徐复观的这种探索,即使在今天的艺术实践中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启迪意义.
【总页数】2页(P83-84)
【作者】熊吕茂;肖辉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湖南,长沙,410083;中南大学,湖南,长沙,41008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
【相关文献】
1."道"之纯艺术精神:徐复观对庄子艺术精神的解读 [J], 熊吕茂;肖辉
2.论徐复观之"由音乐探索孔子的艺术精神"的非历史性 [J], 曾锋
3.善美谐和:徐复观对孔子艺术精神的解析 [J], 赵子贤
4.善美谐和:徐复观对孔子艺术精神的解析 [J], 赵子贤
5.中国艺术精神与知识分子的反专制传统——徐复观对中国艺术精神之阐释 [J], 谭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儒家乐教与中国艺术精神-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读后

儒家乐教与中国艺术精神-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读后
收 稿 日期 :2 0— 00 0 11-5
鬻 匿 囊 F
维普资讯
武汉大学学报( 人文科学版)
第5 5卷
文化 地位 的儒家 礼 乐文 明 只承 担 了道德领 域 的伦理 、 政治教 化 的重 任 , 在艺 术领 域所作 出的贡 献则逊 而 色 于道家 。换言之 , 儒家 内部 , 为尽善 的仪 式化 ( 且艺 术化 )规 范化 的儒家礼 教 只是伦 理道德 的 , 在 作 并 、 而 “ 家真 正的艺 术精 神” 即能 尽 美的乐教 文化 , 幸 “ 儒 , 不 自战 国末期 , 日归湮没 ” ( 已 第∞ 页) 其衰落 的 。
J n 2 0 ,7  ̄ 0 8 a. 0 20 5 7
● 中国 现 代 哲 学
儒 家 乐 教 与 中 国 艺 术 精 神
— —
徐 复观 《 中国艺术精 神 》 后 读
剥, 邦 金
( 武汉 大 学 人 文 科学 学院 , 北 武汉 4 0 7 ) 湖 3 0 2
[ 者 简介]孙邦 盒 (98)男 , 作 17- , 安徽 滁州 人 , 武汉大 学 人 文科 学 学院 哲学 系硕 士 生, 主要
徐复观认为 , 艺术是与道德 、 科学相并立的三大文化支柱之一 , 最能体现出一个全整个体所具有的 修养 和所 达到 的人 生境 界 , 同时也是 修 身养性 的手段 。中国传统艺 术成 就蔚为 大观 , 其中体 现的艺 术 而
精 神来讲 , 是 由道撼而 艺 术 , 就 在世 界 中安顿 内在 自我进而 达 到与外在社 会秩序 和谐 的一种力 量 和超越 精 神 。他 进 而认 为 , 中国文 化的精髓 和 最高体 现就 在其 艺术精 神 , 中国 的艺术 精神 实际上 则 由老庄 思 而 想系统 所 导 出 , 尤其 体 现在 中 国传 统 山水 绘 画上 。他说 “ 老庄 思 想当下 所 成就 的人 生 . 实际 是 艺术 地人 生 ; 中国 的纯艺 术精神 , 际 系 由此 一 思 想系 统所 导 出”1 第 4 页)并且 ,为人 生而 艺术 . 是 中 国 而 实 E( 7 . ] “ 才 艺术的正 统 ( 16 。道 家与 儒家 的人世 精神 相 比 , 表现 出一 种人性解 放 的“ 第 3 页) 更 纯艺 术精 神 ” 。 除氏立论 高 远 , 观点鲜 明 , 述 详备 , 此论 一出 就引起 了热烈 的反响 和争 论 。争论 的焦点 集 中在 : 论 但 中国艺术精 神 , 能否 以道家 为精髓 和 根本 ? 因为 . 在馀 氏看来 , 无论 在精英传 统 , 还是 在 民间社会 . 占主流

徐复观儒家艺术观的当代价值

徐复观儒家艺术观的当代价值

徐复观儒家艺术观的当代价值儒家艺术观是古代中国哲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强调艺术的教化功能和美学与道德的密切关系。

徐复观作为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深入探讨了儒家艺术观的内涵和当代价值。

徐复观认为,艺术是一种以观感为主的文化形态,具有浓厚的感性性质,能够激发人们的情感和创造力。

同时,艺术也是一种具有道德价值的文化现象,可以反映人类的情感、特征和文化习俗,扮演着文化传承、心灵寄托和社会凝聚等重要角色。

徐复观特别强调了良心和情感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他认为,“良心是诚实和善良的源泉,艺术是情感和思想的流露”。

艺术家应该深刻理解人性的复杂性和内在的道德规范,凭借自己的情感和良心来展现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艺术家应该坚守自己的艺术信仰,追求真正的自我表达,而不是为了商业利益或外表功名而妥协。

另一方面,徐复观也关注了艺术对社会和文化的作用。

他认为,一种好的艺术作品不仅能够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还可以传递道德和文化价值观念。

艺术家应该注重界定艺术中的文化元素,避免受到商业或政治利益的影响。

艺术家在创作时应该聚焦于人们真正关心的事情,并强调人性与文明的发展之间的平衡关系。

儒家艺术观在当代的价值绝非过去。

在当今世界,商业文化的崛起和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人们越来越感到文化的淡化和道德信仰的缺失。

儒家艺术观以其对社会和人性的关注,强调艺术对道德和价值看法的传承,对当代社会具有深刻的启示和指导作用。

在当代艺术创作中,艺术家应该坚守自己的艺术信仰和审美追求,不断探索创新,以自己的作品传递正能量和积极的价值观念。

同时,他们也应该深刻理解文化的复杂性和惯性、历史的深厚性,凭借自己的情感和良心传承着古代儒家艺术思想中的智慧和思维方式。

总之,儒家艺术观在当代社会中不仅具有持久的历史价值,还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艺术家应该深刻理解艺术与社会文化和道德之间的关系,以艺术的美学和道德价值为基础,为社会的道德倡导做出贡献。

徐复观专栏中国艺术精神:音乐与人格修养

徐复观专栏中国艺术精神:音乐与人格修养

徐复观专栏中国艺术精神:音乐与人格修养儒家以音乐为中心的“为人生而艺术”的性格,对知识分子个人的修养而言,其功用更为明显;并且由孔子个人所上透到的艺术根源的性格,也更为明显。

兹将有关的资料,简单引一点在下面: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

乐者,通伦理者也。

(《礼记》卷三十七《乐记》)德者,情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金石丝竹,乐之器也。

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

是故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唯乐不可以为伪。

(同上)乐由中出,礼自外作。

乐由中出,故静,礼自外作,故文。

大乐必易,大礼必简。

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

揖让而治天下者,礼乐之谓也。

(同上)乐也者,施也(按施犹布也,向外宣发之意)。

礼也者,报也。

乐乐(音洛)其所自生,而礼反其所自始。

乐章德,礼报情反始也。

(同上)君子曰:“礼乐不可斯须去身。

”致乐以治心,则易直子谅之心,油然生矣。

易直子谅之心生,则乐(音洛)。

乐(音洛)则安,安则久。

久则天,天则神。

天则不言而信,神则不怒而威。

致乐以治心者也。

”(同上)致礼以治躬则庄敬,庄敬则威严。

心中斯须不和不乐(音洛),而鄙诈之心入之矣。

处貌斯须不庄不敬,而易慢之心入之矣。

(同上)故乐也者,动于内者也;礼也者,动于外者也。

乐极和,礼极顺……(同上)……子曰:“师,尔以为必铺几筵、升降、酌献、酬酢,然后谓之礼乎?尔以为必行缀兆,兴羽籥,作钟鼓,然后谓之乐乎?言而履之,礼也。

行而乐(音洛)之,乐也。

”(《礼记》卷五十《仲尼燕居》)上面所引的材料,其中也有通于政治、社会的;由一人之修养而通于天下国家,这是儒家的传统,但最重要的是就一个知识分子的人格修养而言。

其中“君子曰”的一段话,又见于《礼记》卷四十八《祭义》,可见这是孔门相传的通说。

今就上引的材料,试略加解释。

古人常以礼乐对举,因对举而两者在修养上所发生不同的作用及由此而来的配合,才容易明了。

上面所引的资料也多是如此。

徐复观对儒、道艺术精神关系的疏通

徐复观对儒、道艺术精神关系的疏通

徐复观对儒、道艺术精神关系的疏通【摘要】徐复观作为中国古代文化领域的伟大学者,对儒、道艺术精神关系的疏通进行了深刻的探讨。

他从理论基础出发,阐述了儒家和道家的艺术精神,同时也指出了二者在艺术领域中的融合与创新。

徐复观认为,儒、道艺术精神的融合不仅可以拓展传统文化的内涵,还有助于传承和创新。

在现代社会,徐复观的理论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传承儒、道艺术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他的研究拓展了我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并为当代艺术实践提供了有益启示。

未来,继续深化徐复观对儒、道艺术精神关系的疏通,有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有益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徐复观, 儒, 道, 艺术精神, 疏通, 理论基础, 融合, 创新, 现代意义, 重要性, 启示, 未来展望1. 引言1.1 徐复观对儒、道艺术精神关系的疏通徐复观是一位著名的学者,他对儒、道艺术精神关系的研究备受关注。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和道家一直是两大主流思想流派,它们在哲学、伦理、艺术等方面有着各自的独特之处。

而徐复观通过对儒、道艺术精神进行深入探讨,试图找到二者之间的联系和共通之处,从而实现对二者之间的疏通。

徐复观认为,儒家注重伦理道德、仁爱礼节,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社会秩序的建立。

而道家则强调自然、无为而治、追求真理。

在艺术方面,儒家注重文学、音乐、礼仪等传统文化形式,体现了中华传统文明的魅力;道家则注重自然、随性、超脱俗世的精神,体现了超越尘世的深远境界。

通过对儒家和道家艺术精神的阐述,徐复观试图找到二者之间的共通之处,并对此进行融合与创新。

这种跨学科的研究不仅有助于丰富和完善传统文化,同时也有利于启迪现代人的思维,提升人们的审美情趣。

徐复观对儒、道艺术精神关系的疏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

2. 正文2.1 徐复观对儒、道艺术精神关系的疏通的理论基础徐复观对儒、道艺术精神关系的疏通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儒、道两家思想的深入研究和理解。

徐复观心性美学思想探论(1)

徐复观心性美学思想探论(1)

徐复观心性美学思想探论(1)徐复观心性美学思想探论(1)徐复观(1903~1982 年) 是现代新儒家的重镇。

早年从军从政,后对政治失望,目光转向学术界,在不惑之年作为陆军少将执弟子礼,问学于熊十力。

半路出家、矢志学问的徐复观,充满着对中华文化悠久之谜的求索和追问。

他通过大量的思想史论、时政杂文,孜孜不倦地探索中国文化的人文主义精神,探询“形而中者谓之心”的“心”,并对中国艺术精神和艺术心灵作了深广的剖析,拓出了新儒家心性美学的一片天地。

一、心的文化与忧患意识徐复观着力于中国思想史中所涵贯的中国文化精神的抉发。

他说:“中国文化最基本的特性,可以说是‘心的文化’”[1],而“心”则被他确认为人的“价值的根源”或“道德、艺术之主体”。

这种心的活动,与一般所说的心或心理学上的“意识”并不相同,它作为超越生理欲望的本心而存在。

中国的儒家、道家以及后来的禅宗所说的心,是通过一种修养工夫,使心从其他生理活动中摆脱出来,以心的本来面目活动,这时的心才能生发出道德、艺术和纯客观的认知活动。

“心的文化”铸就了中国文学的心灵型态。

在传统的文学思想中,心灵型态包含着如何解决文学作品的个性与社会性的问题。

徐复观认为孔颖达的《毛诗正义》表达了我国传统文学理论的基本看法:“一人者,作诗之人。

其作诗者,道己一人之心耳。

要所言一人,心乃是一国之心。

诗人揽一国之意以为己心,故一国之事,系此一人使言之也。

故谓讽。

诗人总天下之心,四方风俗以为己意而咏歌王政。

故谓之雅。

”徐复观解释道,所谓“其作诗者,道己一人之心耳”,即是发抒自己的性情,发抒自己的个性。

“要所言一人,心乃是一国之心”,这是说作者虽系诗一人,但此诗人之心,乃是一国一心;即是说,诗人的个性,就是诗人的社会性。

诗人的个性何以能即是诗人的社会性? 因为诗人是“揽一国之意以为己心”,“总天下之心,四方风俗以为己意”。

即“诗人先经历了一个把一国之意,天下之心,内在化而形成自己的心,形成自己个性的历程,于是诗人的心,诗人的个性,不是以个人为中心的心,不是纯主观的个性;而是经过提炼升华后的社会的心,是先由客观转为主观,因而在主观中蕴蓄着客观的、主客合一的个性。

whx论徐复观对儒家教育哲学思想的现代疏释

whx论徐复观对儒家教育哲学思想的现代疏释

第30卷第4 期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V ol. 30 No.4 2008年8月JOURNAL OF NINGBO UNIVERSITY(EDUCATION EDITION)Aug. 2008 论徐复观对儒家教育哲学思想的现代疏释王海涛1,2(1. 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学院,山东青岛 266003;2.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北京 100875)摘要:徐复观教育哲学思想的基础是人性论。

在徐复观看来,儒家教育哲学思想的历史贡献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人格世界的完成;第二是奠定了中国学术发展的基础;第三是对教育价值的积极肯定。

关键词:徐复观;教育哲学;儒家;人性论;现代疏释中图分类号:G40-0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8-0627(2008)04-0038-04一徐复观(1903~1982),原名秉常,字佛观,后由熊十力更名为复观。

作为现代新儒家的第二代代表人物,徐复观个性鲜明,游走于“学术与政治之间”。

他用做政治人所得的经验去观察文化,用做文化人所积的学养去咀嚼政治。

徐复观并未专门系统阐述过他的教育哲学思想,这是本文论题的难点所在。

他的教育哲学思想零星散落于他关于中国传统思想史的著作、犀利的政论文章中。

确切地说,他是立足于他的历史文化观、政治态度和人性论来审视传统、学术、政治、教育等社会现实问题的。

徐复观认为,治思想史的人,应先要由文字实物的具体走向思想的抽象,再由思想的抽象走向人生、时代的具体。

徐复观所致力的就是要对中国文化作“现代的疏释”。

用他自己的话说:“要把中国文化原有的民主精神重新显豁疏导出来,这是‘为往圣继绝学’。

使这部分精神来支持民主政治,这是‘为万世开太平’。

”对于传统文化,他抉择的标准是:“传统思想能否接上现代,要从两个方面看,其一是要以能面对自然界问题,追求自然界的解释;其二是要能面对现实的社会、人生问题,解决现实的社会、人生问题,不只是解决书本上的问题而已。

”[1](5)在这里,徐复观所说的实际上又是文化功用的问题。

论徐复观的中国思想史观

论徐复观的中国思想史观

论徐复观的中国思想史观徐复观是中国思想史研究的重要人物,其学术成果对中国思想史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提出了“中国思想史是中国文化史的一部分”的观点,强调了思想史与文化史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依存性。

本文将重点探讨徐复观的中国思想史观,并举出5个例子证明其观点的正确性。

徐复观认为,中国思想史的核心是儒家思想所涉及的文化内涵。

儒家思想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中国文化在思想上的集大成者。

徐复观认为,中国思想史的发展是源于中国的传统文化,而儒家思想是这一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

首先,我们可以从中国的古代宗教信仰来证明徐复观的观点。

古代中国的宗教信仰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被视为一种哲学道德的基础,并被广泛地应用在宗教生活中。

比如,古代中国的道教,就是在儒家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宗教信仰。

道教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与儒家思想中的“天人合一”是相通的。

其次,我们可以从中国的艺术文化来证明徐复观的观点。

中国的艺术文化也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比如,古代中国的绘画艺术,都以山水画和花鸟画为代表。

这两种艺术形式都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格物致知”和“以礼治国”的理念,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第三,我们可以从中国的政治制度来证明徐复观的观点。

中国的传统政治制度也是在儒家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中国古代的礼法制度,已经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礼”的概念。

这种礼法制度贯穿了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四,我们可以从中国的社会伦理道德来证明徐复观的观点。

中国传统社会的伦理道德体系,同样是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形成的。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始终强调“仁爱”和“和谐”的概念。

这些概念在儒家思想中得到了详尽的阐释和诠释,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

最后,我们可以从中国的教育体系来证明徐复观的观点。

中国的教育体系中,儒家思想始终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中国的古代教育制度,以“四书五经”为教材,这些书籍都是基于儒家思想而编写的。

徐复观对孔子乐教的阐释与发挥

徐复观对孔子乐教的阐释与发挥

第26卷第1期温州大学学报·社 会 科 学 版2013年1月V ol 26, No 1 Journal of Wenzhou University · Social Sciences Jan, 2013 徐复观对孔子乐教的阐释与发挥伏爱华(安徽大学哲学系,安徽合肥230039)摘要:徐复观认为,只有到了孔子,才有对于音乐的最高艺术价值的自觉,而在最高艺术价值的自觉中,建立了“为人生而艺术”的典型。

在孔子那里,礼乐就如仁一样,不再是外在的、客观的形式,而是内在的、生命的自觉。

正是这一思想,启发我们思考现代艺术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徐复观;孔子;乐教;和;心(性)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3555(2013)01-0020-05DOI:10.3875/j.issn.1674-3555.2013.01.003 本文的PDF文件可以从获得虽然乐教古已有之,但徐复观认为,只有到了孔子,才有对于音乐的最高艺术价值的自觉,而在最高艺术价值的自觉中,建立了“为人生而艺术”的典型。

春秋时代,一般贵族把礼的文饰发挥得太过,致使徒有形式而没有内容,所以孔子乐教的宗旨就是在礼乐并重的同时,把乐置于礼的上位,认定乐才是一个人格完成的境界,所以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

这不仅体现了孔子对古代乐教的传承,更重要的是孔子对乐的艺术精神的新发现。

在孔子那里,礼乐就如仁一样,不再是外在的、客观的形式,而是内在的、生命的自觉。

正是这一思想,启发我们思考现代艺术的意义和价值。

一、乐的本质:和在《论语》中,孔子指出,《韶》乐是“尽美”、“尽善”的,而《武》乐是“尽美”,“未尽善”(《论语•八佾》)的。

所谓的“尽美”,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的。

“郑声”虽然也美,但是却让人流连忘返,鼓荡人走上淫乱之路。

因此,合于孔子所要求的美乐,就是不淫不伤的中和之乐,其内容必然也是无邪的。

《中国艺术精神》读后感1000字

《中国艺术精神》读后感1000字

《中国艺术精神》读后感1000字《中国艺术精神》读后感1000字《中国艺术精神》,徐复观著,由台中中央书局于1966年首次刊行,以后改由台北学生书局出版,几十年间不断再版重印,影响深远。

大陆有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华东师大出版社xx年版,广西师大出版社xx年版。

全书共计十章,前两章分别论述儒家孔子与道家庄子各自所代表的艺术精神,其余八章均为论述绘画艺术及其所蕴涵的中国艺术精神。

艺术的精神是什么?是乐?是游?我国古代最初是以音乐为中心教育,慢慢的就变成礼到后来的法律条文规定了。

其实我在想,大同社会是不是就是最初的乐高于礼的状况呢?应该是吧,在我眼里,这只是一种美好的心愿。

乐高于礼?可能吗?完全不可能?社会是不可能倒着开展的。

社会永远是前进的,就算你是退,也只是你个体的退。

实际上以人性来说,是一种进步。

但是群体意义的用“乐”去陶冶,是不现实的。

我觉得社会开展到巅峰状态,肯定是要消灭的。

不管说是天灾还是人祸,我倒觉得人祸的可能性还大点。

倒也不是说这个消灭就非得是今年的“xx”。

李复观讲到孔子对乐的追求,举孔子学鼓琴师襄子的例子——十日不进师襄子曰:“可以益矣。

”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

”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

”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

”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

”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

”人格与磬声为一体,这样的大智慧才令人折服。

讲庄子的第二章,我不得不说,真的很难懂。

徐复观先生认为,庄子精神上的自由,以一个“游”字可以加以象征。

即艺术上的东西,游戏。

因为在艺术上所得到的快感,是不以任何利益为目的的。

事实上,我对此有一些的疑心。

许多时候,对于艺术的创作,都是创作者对于自身某种情感的一种宣泄。

宣泄自己的情感获得一种快乐难道不是一种利益吗?那么艺术的'精神终究是什么呢?恐怕谁也无法将它准确定义。

那么终究又为什么要来定义?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说的好,顺其事物自然的开展就好了。

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中的儒道关系解析

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中的儒道关系解析
境界 , 为人 生而艺术 实为儒道 两 家艺术精神 的共 同本质 , 而庄子虚静之心 , 也是儒 家仁义道德 可以 自由 出入之地 ,
由此 . 复观 打 通 了孔 子 的道 德 心 与 庄 子 的 审 美心 。 徐
关键词 : 复观 ; 徐 中国艺术精神 ; 孔子 ; 庄子 ; 虚静 ; 儒道会通 ; 宗三 ; 法说 牟 共
徐复观 《 中国艺术精 神》 的儒 道关 系解析 中
汪频 高
( 汉 大学 武

哲 学学 院, 北 湖
武 汉 40 7 ) 30 2
要: 《 在 中国艺术精神 》 书 中, 一 徐复观对孔 门艺术精神 和庄子 艺术精神 这两个典 型的 阐释是 并列平铺 、 各成
系统的。中国艺术精神 虽由庄 子来彰显 , 但孔 门毕竟也 不是全 无此义 。所 以, 复现在 全书之 首特意安排 一章写 徐 孔 门艺术精神 , 实为其“ 儒道会通 ” 好铺垫。在徐复观看来 , 做 生命 的 艺术境界 实为儒道 两家共 同推 崇的最 高人 生
彻会通 。《 中国艺术精神》 并非 专论 庄子艺 术精神 , 以也 所 必然会要求有对 中国文化 的整体 考察 。在我看 来 , 徐复观
对此有 自觉的认识 。所 以, 书安排第 一章写孔 子 , 该 徐复观
实有其深刻的用 意。大家都 知道 , 徐复 观《 中国艺术 精神》 书着力 阐发庄子 的艺术精神 。如果 没有 这一章写: - Y J l 艺 A 术精神 , 全 书 写 庄 子 , 发 而不 可 收 , 成 为 “ 而 不 则 一 必 往
是 由生理 作用 的消 解 , 主体 始得 以呈 现 , 即所 谓 “ 而 此 克 己” “ 、 无我 ” “ 己” “ 、无 、丧我 ” 。而在主体呈 现时 , 方是个人 人格 的完成 。l 时的人 格 , 艺术化 的人格 ; 时候呈 现 【这 是 这 的主体 , 是艺术精神 的主体 , 是美的观照主体 。人在美 的观 照中 , 不仅超越 了 日常的各种计较 、 得失 , 而且超越 了生死 , 所谓 “ 忘年忘义 ” 只是一种 “ , 无关 心 的满足 ” 一种 当下 的 ,

徐复观对儒家艺术精神的新阐释

徐复观对儒家艺术精神的新阐释

Xu Fuguan's New Explanations of Confucianists'
Art Spirit
作者: 孙琪
作者机构: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中文系,广东佛山528000
出版物刊名: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13-16页
主题词: 徐复观 音乐 儒家艺术精神
摘要:徐复观的《中国艺术精神》中对儒家艺术精神所作的新阐释一直没有引起大陆学者的较多关注。

徐氏对孔子以音乐为中心的艺术精神的形成和转化深入挖掘和探讨。

不仅具有还原经典和解放儒学的意义,而且更为/中国传统文论和美学的现代转型提供了方法上的重要启示。

徐复观儒家艺术观的当代价值

徐复观儒家艺术观的当代价值

徐复观儒家艺术观的当代价值徐复观是中国当代著名的儒家学者,其对于儒家艺术观的探讨一直备受关注。

在当代社会,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剧,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而徐复观的儒家艺术观在当代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儒家艺术观的核心是“以美养人”,儒家认为艺术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创作应当以人为本,追求美好的心灵境界。

徐复观认为,儒家的艺术观是建立在“礼乐道德”的基础上的,艺术创作应当融入儒家的仁、义、礼、智等核心价值观,以培养人的情感、修养和品位为根本目的。

在当代社会中,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也日益增加,儒家艺术观的强调人文性和价值导向性,对于满足人们精神需求、培养人的美好心灵具有重要意义。

徐复观的儒家艺术观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在于其提倡的审美教育。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审美的追求也日益增加,审美教育已经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内容。

徐复观认为,艺术创作和欣赏应当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部分,通过审美活动可以培养人的情感内涵和审美修养,使人们在审美活动中得到美的陶冶,提高心灵境界。

儒家艺术观提倡审美教育有助于满足当代社会对于精神生活的需求,对于提高人们的审美品位和情感修养具有积极的意义。

徐复观的儒家艺术观在当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于其对于文化自信和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化,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在保持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的同时与世界文化接轨,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

徐复观提倡以德治国、以文养民,强调文化的立身之本,认为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应当加以传承和发扬光大。

儒家的艺术观强调美、善、真、良的统一,对于当代社会培养优秀的文化传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徐复观的儒家艺术观对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当代社会,随着人们对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徐复观儒家艺术观的当代价值

徐复观儒家艺术观的当代价值

徐复观儒家艺术观的当代价值徐复观,是中国现代著名的艺术理论家、文化学者、教育家和书法家,他的艺术观以儒家文化为主要背景,体现了儒家文化对于现代艺术的深远影响。

在徐复观看来,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涉及到的哲学、伦理和审美问题也与儒家思想密切相关。

徐复观的艺术观既有理论深度,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对于当代艺术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徐复观在艺术方面的思考,始终贯穿着儒家学说中“天人合一”、“格物致知”等核心思想。

他认为,艺术是人与世界之间的一种交流方式,艺术家通过作品表达自己对于世界的认识和感悟,而艺术品则是一种对于世界的再现和诠释。

徐复观主张,艺术家要有广泛的学识和深入的思考,在深刻领悟自然规律和人生哲理的基础上,才能够更好的表达自己的创作理念和创作方法。

因此,在徐复观看来,艺术教育中的文化传承和创新是不可或缺的,艺术家必须通过深入研究传统文化和现代艺术,才能够探索出更为富有个性化的创作路径。

徐复观的儒家艺术观强调了“内与外”、“形与神”的统一性。

他认为,艺术作品不仅需要有形式的美,更需要有意义和精神的内涵,这就是“形神兼备”的要求。

内部性和外部性同等重要,艺术品不仅是一种外在的感官享受,更是一种内心愉悦和精神享受。

这一点在书法艺术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徐复观以自身的书法作品为例,将书法艺术的内在修养和外在技艺有机结合,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和深刻内涵的作品。

他认为,艺术家要运用自己的艺术表达方式,表现出对于人生的思考和感悟,才能够打动观众内心深处最敏感的那一部分。

徐复观的艺术观突出了人文精神和社会责任。

他认为,艺术家不仅要有创新意识和个性化特点,更要有社会责任和文化责任意识。

艺术家应该通过自己的作品表达对于社会现实和文化价值的关注,引导人们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同时,要有自己的文化自信心,保护和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为中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徐复观的儒家艺术观,对现代中国艺术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论徐复观对早期儒家政治哲学的探析

论徐复观对早期儒家政治哲学的探析

论徐复观对早期儒家政治哲学的探析徐复观是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思想家,他在很早的时候就开始了对于先秦儒家哲学的研究,甚至可以说是对于先秦儒家哲学的最早研究者之一。

在他的研究中,最为深入的是对于早期儒家政治哲学的探析,他认为早期儒家政治哲学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哲学之一,它对于中国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的形成和演变都具有很大的影响。

本文特将就徐复观对于早期儒家政治哲学的探析进行详细的阐述,并举出5个例子来证明他的论点。

一、儒学建国思想早期儒家哲学中最为突出的一个特征就是其强调治国理政的思想。

儒家将先秦时期的中国国家形态划分为三种——王国、霸国、宗法政治。

而他们认为最为理想的治国方式就是王国。

儒家认为,孔子时代的政治秩序是由孔子和他的追随者建立的,他们遵循了以德治国的原则,发扬了仁爱精神,因此建立了一种充满温和、公正和仁爱品质的政治制度。

这种制度遵循了人性本善的原则,以德治国,而非以权力、财富或军事力量为基础。

因此,在这种体制下,国土安定、民心安宁,是一个理想的国家形态。

二、儒学的教化思想儒家的政治哲学还强调了教育、礼仪等方面的重要性。

儒家提出的“教化有方”的思想,意味着国家不仅应该实施道德教育,还应该系统地安排教育内容和方式,以培养人们的道德素养和人文精神,进而形成一个文明高度发达的社会。

而儒学所关注的教育也不限于家庭和学校,还包括了国家对于民众的思想教育。

三、儒家的礼治思想儒家始终坚信,用礼治国是最理想的方式。

儒家强调礼的精神内涵,认为礼对于人性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有深远影响。

所以,一个社会应该尊重古代智慧的经验,恪守传统的礼仪,以保持社会稳定的至关重要。

儒家认为,礼有助于天下安定、人心向善,有助于相互尊重、和谐相处,有助于缔造一个有人情味的社会。

四、儒家的社会伦理思想儒家对于社会伦理和人性的观点,被认为是儒学最为突出的特征之一。

儒家始终认为,人类是作为一个“天命之子”而诞生于世界上的,他们应该抱有慈悲和同情的精神,展现出对人性的尊重,促进人民彼此间的互相理解、合作和尊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 oI :1 0 . 3 8 7 5  ̄ . i s s n . 1 6 7 4 . 3 5 5 5 . 2 0 1 3 . 0 1 . 0 0 3
虽然 乐 教古 已有之 ,但 徐 复观认 为 ,只有 到 了孔子 ,才 有对 于音 乐 的最高 艺术价 值 的 自觉 , 而 在最 高艺 术价值 的 自觉 中 ,建立 了 “ 为 人生而 艺 术 ”的典型 。春秋 时代 ,一般 贵族 把礼 的文饰 发挥得 太过 ,致使徒 有 形式而 没 有 内容 ,所 以孔 子乐 教 的宗 旨就是在 礼 乐并重 的 同时 ,把 乐置 于
而是 内 在 的、生命 的 自觉 正是这一 思想,启发我们 思考现代 艺术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徐复观 ;孔子; 乐教 ;和;心 ( 性)
中图 分 类 号 :I 2 0 6 文 献 标 志 码 :A 文章编号:1 6 7 4 . 3 5 5 5 ( 2 0 1 3 ) 0 1 . 0 0 2 0 . 0 5 本文的 P D F文件 可 以从 x u e b a o . W Z l 1 . e d u . c n获 得
因为 乐 的正常 的本质 ,与仁 的本质 ,本 有其 自然 相通 之 处 。乐 的正常 的本质 ,可 以用 一个 ‘ 和’
字作 总括 。 ”… ‘ 和 ”是 徐 复观从 诸 多古代 典 籍 中总 结 出的音 乐 的本质特 征 ,也 是音 乐得 以成为 艺术 的基 本条 件 。在 消 极方面 ,“ 和 ”是 各种 互相 对立 性质 的消解 ;在 积极 方面 ,“ 和 ”是各 种异
不再是作为一种人生的规范,而是一种情绪中的享受。徐复观指 出: “ 如实地说,道德之心,亦
须 由情 欲 的支 配而 始发 生 力量 ;所 以道 德本 来就 带有 一种 隋绪 ’的性格 在里 面 。乐本 E bC , , 发, 就 一般 而 言 ,本 多偏 于情 欲 一方 面 。但 情欲 一 面 因顺着 乐 的 中和 而外 发 ,这在 消极 方面 ,便解 消 了情欲 与道 德 良心 的冲 突性 。同时 , 由心 所发 的乐 ,在其 所 发 的根源 之地 ,已把 道德 与情 欲 ,融
第2 6卷第 1 期
、 , 0 l 2 6 . NO 1
温 州 大 学 学报 ・ 社 会 科 学 版
J o u ma l o f We n z h o u Un i v e r s i t y‘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2 0 1 3 年 1月
安 定 了道德 的 力量 。“ 吾 与 点也 ”( 《 论语・ 先进》 )的喟 然之 叹 ,正 是孔 子体 验 到 了曾 点 由鼓 瑟所
收稿 日期 :2 0 1 2 — 1 0 — 1 8
作者简介:伏爱华 ( 1 9 7 6 一) ,女,安徽来安人 ,副教授 ,博士 ,研究方 向:中西方美学
伏爱华:徐复观对孔子乐教的阐释与发挥

2 1
呈现 的 “ 大乐 与天 地 同和 ”( 《 礼记・ 乐记 》 )的艺术 境界 ,并 且这种 艺 术境 界可 以与 最高 的道 德境 界相 融 和 。 因为仁 的最 高 境 界是 “ 天 下 归仁 ”( 《 论语・ 颜渊 》 ) ,与 万 物一 体 ,这 与一 个人 的精 神 沉浸 消解 于 最高 的艺 术境 界之 中所 达 到 的 “ 物我 合 一 ” ,“ 物 我两 忘 ”的境地 有其 自然 而然 的会 通 统一 之处 。美 与仁 的融 合 ,不 仅彰 显 了人 的生命 存 在 ,而 且把 人 的生命 存在 上升 到宇 宙 生命 的存 在高 度 。人生 由乐 而实 现 了大 圆融 ,这种 圆融 ,在 儒家 看来 ,即是成 仁 。因此 ,“ 仁 ”和 乐一样 ,
礼的上位,认定乐才是一个人格完成 的境界,所以说 “ 兴于 《 诗》 ,立于礼,成于乐 ”( 《 论语・ 泰
伯》 ) 。这不仅 体现 了孔 子对 古代 乐教 的传 承 ,更 重要 的是 孔子 对乐 的艺 术精 神 的新发现 。在孔 子 那 里 ,礼乐 就如仁 一 样 ,不 再 是外在 的、客观 的形 式 ,而是 内在 的 、生命 的 自觉 。正 是这 一思想 , 启发 我们 思考现 代 艺术 的意义 和价 值 。
J a n . 2 01 3
徐 复观对 孑 L 子 乐教 的阐释 与发挥
伏爱华
( 安徽大学哲学系,安徽合肥

2 3 0 0 3 9 )
要:徐 复观认 为 ,只有 到 了孔子 ,才有对 于音 乐的最 高艺术价值 的 自觉,而在最 高艺术价值 的 自
觉 中,建立 了 “ 为人生而艺术”的典型 。在孔子那里 ,礼 乐就如仁一样 ,不再是 外在 的、客观 的形式 ,

பைடு நூலகம்

尔 的 本 质 : 和
在 《 论语 》 中 ,孔子 指 出 ,《 韶 》乐 是 “ 尽美” 、“ 尽善 ”的 ,而 《 武 》乐 是 “ 尽美” ,“ 未 尽 善 ”( 《 论语・ 八佾 》 )的 。所谓 的 “ 尽美” ,是 “ 乐而 不淫 ,哀 而 不伤 ”( 《 论语 ・ 八佾 》 )的。“ 郑声” 虽然 也美 ,但 是 却让 人流连 忘 返 ,鼓 荡 人走上 淫 乱之路 。因此 ,合 于孔 子所 要求 的美 乐 ,就 是不 淫不伤 的中和之 乐 ,其 内容必 然也 是无 邪 的 。在 中和 的后 面 ,则蕴 含 了善 的意 味 。因此 ,所 谓 的 “ 尽 善 ”只 能是 指仁 的精 神 。由此 ,孔 子把 艺术 的尽 美 和道 德 的尽 善 ( 仁 )融合 在 一起 。“ 这是
质的谐和统一 。很显然,徐复观更倾向于 “ 和 ”的积极方面,仁中有乐,乐中有仁 ,从而把美与
仁相 统 一 。“ 美 ”属 于艺 术 的范 畴 ,“ 善 ”属 于道 德 的 范畴 ,孔 子提 出 “ 尽 善 ”“ 尽 美 ”的统 一 ,
实际上是试图打通美与善, 实现艺术与道德 的会通圆融, 因而道德充实 了艺术的 内容, 艺术助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