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史期末考试重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
心理学划分:
(一)时间:
哲学心理学(公元前6世纪—-19世纪中叶)灵魂、心灵为研究对象
科学心理学(19世纪后半叶——20世纪七八十年代) 意识、潜意识、行为和心理
(二)地域
西方心理学:英国、法国、德国、古希腊、罗马等欧洲国家、美国、加拿大等北美国家中国心理学:古代、近代
苏俄心理学史:苏联与俄罗斯,十月革命前的俄国、苏联时期以及现在的俄罗斯
心理学史的编纂原则
历史编纂学:专门研究史学著作的编写方法和原则的科学(历史写作本身、历史编写体系的特征、历史编写中要面临和解决的一些典型哲学问题。
1、伟人说与时代精神说
伟人说强调特定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决定作用,认为伟人凭借其天才和人格力量而把他们的意志加诸历史.
时代精神说(波林):时代精神的作用就是社会的、文化的条件阻止或促进科学的发展。
2、现在主义和历史主义
现在主义:根据现在的知识观、价值观来解释和评价历史事件
历史主义:将历史事件置于所发生的历史情境中予以考察,根据当时的知识观、价值观来理解历史事件
3、内在历史观与外在历史观
内在历史观:心理科学内部发生的事情,注重理论和方法演变的细节描述,关注学科内部的思想发展历史。
外在历史观:强调考察影响心理学发展的外部动因,从社会文化、政治经济、其他学科等外部条件入手,分析心理学历史发展的进程。
第二章冯特与实验心理学的建立
冯特心理学
1、理论体系:以实验法为支撑,着重研究人类意识经验的内容、结构及其组合规律。
也叫构造心理学、内容心理学。
包括个体心理学(研究个体的意识过程,实验心理学)和民族心理学(人类的高级精神过程作为研究对象,社会心理学)
2、内容:
(1)对象:人类的直接经验.自然科学(间接经验)
经验分为经验的主体(感觉、情感、意志等主体直接经验到的)和经验的客体(人通过对外部世界的经验间接推论而获得的)
(2)心身关系理论—-身心平行论
人的心理与生理是两个独立的过程,二者具有协调性,但并不存在因果关系。
(3)研究方法:A 实验内省法——借助于实验进行内省的心理学方法,是一种科学的内省形式。
在实验内省法中,被试被置于标准的、可以重复的情境中,并要求用简单的、确定的回答来作出反应,这样可以保证心理学研究的确定性欲控制性。
(改造了传统的内省法,增强了心理学研究的科学性)
B 民族心理学的方法——适合于“精神科学”鸭江,适合于探讨历史过程中,特别是在语言、神话和风俗中所表现的出来的心理创造活动的内部过程。
(弥补了实验内省法在研究人类高级心理过程方面的不足,有助于探讨人类心理发展的全面规律) (4)心理学的任务——研究新型复合体的元素及其构造的方式与规律.
A 心理元素有哪些—-意识经验的分析
人类的各种意识状态都是以复合的形式出现的,人类复杂的意识内容可以被分解为最基本的单位,即心理元素.心理元素构成了意识过程,最基本的心理元素有两种:感觉与感情。
感觉:呈现人的经验的客观内容,具有强度和性质两种特性。
感情是伴随感觉而产生的,是感觉的主观补充,是感觉的伴随物.有强度、性质。
★感情三度说
存在三对方向相反的基本感情:愉快—不愉快,兴奋—沉静,紧张—松弛
每一个维度代表了一对感情元素沿相反方向的不同程度的变化,三个维度相交于零点。
每一种具体的感情体验就可以按照这三个维度而确定它所处的位置。
评价:将人类的感情视为既是心理上的主观体验,又是伴随有某种身体的反应,在当时具有
积极的影响,推动了情绪的生理基础的研究。
B 心理复合体的结构如何——意识经验的复合
一方面,人类的意识经验可以被分解为心理元素,另一方面,心理元素可以按照一定的原则和规律结合成各种心理复合体。
心理元素是通过联想和统觉而形成各种意识经验的。
联想-—说明心理元素的结合方式,通过联想的范式组合成心理复合体是一种被动的过程,不受意志影响。
有四种基本形式:
a 融合:不同的心理元素融为一体.
b 同化:人们常常用等同性的观点来对待新的经验,人们总是习惯于为一个新的经验寻找一个与之类似的匹配物。
c 复合:不同种类的感觉或感情共同组成一个复合体.
d 相继性联想:记忆的联想,再认、回忆
统觉——统觉是一种创造性的综合,受意志影响,是一种主动的过程,包括关联、比较、综合、分析依次上升的四种统觉组合的功能。
强调统觉的主动性与统合性,认为心理元素通过统觉的创造性综合形成了与原来成分不同的、新的心理复合体。
体现了整体性思想。
C 心理复合体形成的规律——
创造性综合原则:不同的心理元素组成了心理复合体,心理复合体就具有了新的性质.新的性质并不是原有心理元素的简单相加。
(约翰-穆勒)更强调统觉的作用。
心理关系原则:指心理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决定了各个元素的意义,也就是每一个心理内容都通过与其他的心理内容所处的关系而获得意义。
(重视整体的观点)心理对比原则:指心理内容中一些相互对立的内容由于对立而加强。
3 评价——A 历史贡献:①使心理学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
②创立了新心理学-—实验心理学
③培养了一支国际心理学专业队伍
B 历史局限:
①理论体系庞杂混乱,受到宗教的影响,还受到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的影响,矛盾重重。
②具有唯心主义倾向:以经验取代了客观现实,混淆了经验与客观现实的区别
③没有摆脱内省主义的影响
④具有元素主义倾向
第三章构造心理学与机能心理学的对立
1 铁钦纳的构造主义心理学——基本理念和方法上受冯特实验心理学的影响
(一)构造心理学的哲学基础
A 经验主义:17-19世纪英国哲学,经验主义和联想主义占主导地位.
经验主义主张摆脱宗教神学的玄思,将经验世界作为哲学的研究对象,把知识置于经验的基础上;认为人的经验和观念有其他来源,强调人类所有的只是观念都来源于感觉印象。
——铁钦纳把心理学研究对象:意识,分析为元素,指出人的意识和心理现象有元素构成。
B 联想主义:心理事件是由联想规律(相似律、对比律、接近律)控制的,在意识中发生的一切是由心理事件彼此之间的联系决定的。
C 实证主义:马赫和阿芬那留斯的经验批判主义,主张关于世界的正确知识必须以自然科学的方法为基础,那些超越客观事实的宗教和哲学思辨性的概念是无效的.
马赫-—要素(感觉)第一性,物质、自我都是要素的复合
阿芬那留斯-—纯粹概念(既可以是物理的东西,也可以是心理的东西)
-—把感觉作为心理学的研究起点;用阿芬那留斯的独立、从属经验代替冯特的直接、间接经验
(二)构造心理学的体系和方法
心理学是一门关于心理和意识经验的科学,一切科学研究的对象都是经验。
心理学不属于应用科学,而是一门纯科学.
A研究对象:人的经验(独立经验和依存经验),心理学研究的是依赖于经验者的经验。
B 任务:①回答“是什么”的问题—-把意识经验分为三种基本元素:感觉、意象、感情。
感觉有物理对象引起的,是组成知觉的元素;
意象是一种近似于感觉的心理过程,观念的特有元素;
感情是情绪的元素,不同感情的结合形成不同的情绪。
—-对意识元素的性质作了界定:意识的元素有5种
性质:将感觉和意象等其他心理元素区别开来的特征;
强度:心理元素的强弱程度;
持久性:感觉和意象等心理过程持续时间的长短;
清晰性:意识过程中对象和背景的区别程度,也指注意在意识经验中的地位。
广延性
②怎么样——即寻求元素如何结合的规律
静态的元素:堆积木一样的叠加;
动态的元素:要了解元素结合的定律。
认为类似律、因果律、接近律等都可以归到接近律。
(联想)
③为什么——身心关系问题(把元素与它们的生理或身体条件联系)
身心平行论:心理和生理事件同时发生,但彼此并不互为因果。
可以脱离生理过程来研究心理过程,但是完整的心理学研究应该包括生理和心理之间的相关.
C 方法:系统内省法(与冯特实验内省法的区别)
a 观察者经过良好的训练,保证内省的精确性
b 内省者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对意识状态的描述要客观公正
c 把内省分为两个部分:注意(集中)、记录(精确性)
D 具体研究:(一)注意--注意归于感觉,注意是感觉清晰性的一种表现,新异刺激引起
分类:被动注意&主动注意、有意注意&无意注意、
注意的第一阶段——初级注意:强烈的、新异的刺激引起,由刺激的特性所决定,不由
自主的、不受控制的。
注意的第二阶段—- 次级注意:需要意志努力维持注意过程。
第三阶段--如果注意的主体对注意对象产生了兴趣,这是注意就不需要意志的控制,恢复到初级注意上。
(二)联想:
a 将所有的联想律都归结于接近律;
b 排除情感在联想中的作用,情感过程在联想中发挥作用,需感觉和意象的参与;
c 以联想解释意义的形成
(三)情绪和情感:情感、情绪、思想情感
情绪由情感组成,思想情感处于最高水平,其内容比情绪、情感更加丰富.
E 评价—-(一)主要贡献
①创建第一个从哲学中分化出来的心理学派
②为新兴的实验心理学提供有效的方法和资料
③培养了一大批心理学家
用严格控制的内省法讲科学的客观性和精确性引入了心理学。
(二)缺陷
①研究过于狭隘并带有哲学思辨的痕迹,过分限制心理学研究领域
②具有鲜明的元素主义和内省主义的倾向
③反对应用心理学
铁钦纳的构造心理学和冯特心理的关系
相同:把经验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关注人类的情绪和情感问题,提倡以内省法为主要研究方法。
不同:冯特的经验分为直接、间接经验;铁钦纳的经验分为独立、从属经验;
情感三维度情感一维度,愉快—不愉快
实验内省法系统内省法
铁钦纳的心理学主要是对冯特心理学的继承、发扬和改造。
首先,把冯特的元素主义推向极端,扩充了心理元素的性质;
其次,突破了冯特对内省法运用范围的限制,用内省法分析感知等基本心理过程,还用来研究记忆和思维等高级心理过程。
再次,发展了冯特心理学的自然科学性。
最后,突出了冯特心理学的分析性。
2 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兴起——构造主义和行为主义的过渡、
美国第一个心理学流派、探讨有机体适应环境的心理或技能特点:反对把意识分析为元素,主张意识是一个连续的整体;
反对把心理看作一种不起作用的副现象,强调适应机能;
反对把心理学看作纯科学,重视心理学的实际应用;
反对心理学研究正常人的一般心理规律,主张把心理学的研究范围扩大到更多领域(一)历史背景:A 社会背景——19世纪末美国心理学发展的两个特点:介绍德国新心
理学、改变模式
B 哲学背景——代表美国精神的实用主义(詹姆斯、杜威)
C 科学背景--达尔文的进化论(动物和人类心理的连续性、心理适应
机能——适者生存、行为选择——优胜劣汰、个别差异)
高尔顿的差异心理学思想(遗传决定论、开创个别差异
心理学、首创智力理论、创造数学统计的方法:相关系数)
(二)美国机能主义的先驱——詹姆斯(美国现代心理学的创始人)
A 詹姆斯的心理学思想
研究对象:心理生活的现象及其条件(现象指感情、认识和愿望等;心理生活的条件指心理过程的身体和社会过程)→意识状态的描述和解释意识流学说:意识具有连续性、复杂性和关系性,意识的活动不是静态的,而是可以
观察的心理事件,人的心理和意识是连续的整体。
意识的特征:意识是私人的;
意识是变动不拘的(实体状态——思想流的静止和一般心理活动状态、过渡状态--不被察觉的一种意识状态向另一种意识状态的过渡);
意识具有认知的特性(个体知道或熟悉某个或某些对象);
意识具有选择性(意识的选择性和兴趣的转换是意识的主要特征和机能)自我理论:自我不是一个单独的实体,我们所具有的不是一个自我,而是许多自我
自我——A客体自我,自我觉察、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的对象
客体自我包括—-物质自我:个体的所有物,衣服、财产
社会自我:由许多不同的自我组成,环境和扮演的角色影响
精神自我:个人的、主观性的、内在的,指道德和宗教观念
B 主体自我,客体自我的觉知者,具有终身持续性
评价-—贡献:作为机能主义的先驱,为机能主义心理学确定了基本方向;
扩大了心理学的范围;
提出了朴素现象学方法,对意识进行真实描述;
局限:主观唯心主义,外在目的论,生物主义倾向;
理论和方法缺乏一致性;
对实验不感兴趣;
詹姆斯的心理学思想和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关系
詹姆斯是机能主义心理学的思想先驱:
A 反对元素主义和构造主义,将进化论的适应观引入心理学;
B 强调心理活动,变“静态"的心理学为“动态"的心理学;
C 詹姆斯的实用主义为机能主义发展应用心理学提供了哲学基础。
(三)霍尔的心理学思想—-显著特征:强调心理学的应用和关注社会问题
霍尔——美国心理学发展的重要组织者和创建者;美国发展心理学的创始人;
教育心理学的先驱;精神分析在美国传播的有力支持者;
A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青春期研究
B 复演论:解释儿童的发展过程,指出儿童的发展过程是对人类发展过程的复演
C 老年心理学:《衰老》,填补了老年心理学研究的空白,开创了毕生发展心理学的先河(四)芝加哥大学的机能主义心理学
美国机能主义:
广义-—早期的机能主义以及哥伦比亚大学的机能主义,卡特尔、桑代克、伍德沃斯
狭义—-芝加哥大学的机能主义,杜威、安吉尔、卡尔
A 卡尔的机能主义心理学思想
安吉尔的学生和继承者,芝加哥机能主义心理学的晚期代表.
主要观点-—
◆把心理活动,如记忆、知觉、情感、想象、判断和意志等过程确定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剖析了适应性行为.包括六个因素:动机、动机性刺激、感觉情景、反应、刺激和联想;适应性行为始于动机,动机产生动机性刺激。
◆把心理活动或心理动作看作是一种心理物理过程;
◆每一种心理活动都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考察:心理活动的适应性意义、系列活动对先前经验的依赖性、心理活动对有机体未来活动的潜在影响。
◆关注个体差异,通过恰当的训练和生理方面的干预会得到提高和改善;
◆主张心理学要采用多种研究方法:(1)内省法;(2)客观观察法;(3)实验法;
(4)活动产品研究法(社会研究法)。
评价—-主张运用多种方法.并且指出各种方法的优点和局限性,强调要互相补充。
芝加哥机能主义心理学派起初侧重于纯主观(心理、意识)的研究,后来才转到客观(外显行为)的研究,很多研究都没有采用内省法。
B 桑代克——
尝试-错误说:动物的学习过程是以本能活动开始的一种尝试与错误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情境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
学习是联结的形成与巩固,联结是行为的基本单位。
(本能、习惯)
理论建树——
首先,桑代克第一个用实验法取代自然观察来研究动物心理,为动物心理学的研究开辟新的道路。
其次,桑代克创建了联结主义心理学。
动物学习不存在思维和推理的作用,而是在情境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就是说,学习是联结的形成与巩固。
学习理论,学习律——练习律:练习可以使联结加强(使用率、失用率)
效果律:如果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结产生了满意的效果,这种联结就会得到强化,下次在相似的情境中就易于出现;如果细节和反应之间的联结带来了令人烦恼或痛苦的效果,这种联结就会减弱,以后在相似的情境中出现的可能就减少.
准备率:传导单位的准备状态对人和动物的影响。
传导单位准备好传导,并且传导得以顺利实现,那么就会引起满意之感,厚泽就会引起烦恼之感。
如果一个传导单位尚未准备好就强行传导,也会引起烦恼之感。
再次,桑代克创建教育心理学。
最后,桑代克还设计了很多心理测验。
评价——桑代克首创动物学习实验
学习心理理论
心理量表的编制和使用
桑代克的联结主义心理学的机械论倾向和本能决定论的生物学化也难以否认
遗传决定论者
★对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的评价
一、重要贡献
(一)提出了一种开放的动态的新心理观
(二)开拓了一些新的心理学分支
二、主要局限
(一)具有主观唯心主义的倾向
(二)具有折中主义倾向
(三)具有生物主义的倾向
机能主义心理学与构造主义心理学的比较
在哲学基础上,机能主义——詹姆斯的实用主义、构造主义——马赫经验批判主义
学科性质,机能主义—-心理学是应用学科,强调心理和行为对环境和社会的适应性功能以及心理学理论的实用功能
构造主义-—心理学是一门“纯科学”,任务是用内省的方法发现人的心理和行为的普遍规律.
范围,机能主义-—重视个别差异,积极推动心理测量运动,扩大了心理学的问题域构造主义-—对个别差异不感兴趣,重理论、轻理论;重分析、轻分析
第四章——行为主义
1、行为主义划分:
A、早期行为主义(典型行为主义)——华生的行为主义1913-1930
特征:①客观主义
②以刺激和反应的术语解释行为
③强调联结学习
④外周论(不重视中枢神经)
⑤环境决定论
B、新行为主义(操作行为主义)-—托尔曼、斯金纳、赫尔1930—1960
特征:①强调刺激与反应之间的中介变量
②允许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对行为的内部动因进行推测
③以操作主义的观点解释中介变量
C、新的新行为主义(社会认知行为主义)——班杜拉、罗特1969-
特征:①给予认知、思维等心理因素在行为调节中的作用足够重视
②把认知、思维看成积极主动的过程
③强调研究方法的客观性
2、行为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㈠社会背景:①当时美国社会生活和生产时间的需要(工业革命后提高工作量和工作效果)
②行为主义是美国社会政治生活中进步主义运动的产物
㈡哲学背景:①机械唯物主义(把动物和人都看做是机器)
②实证主义(孔德“一切科学知识都必须建立在来自观察和实验的经验事实
的基础上”;实在、确定、证实是实证精神的要素)
③实用主义(一直强调行为、实践、生活的哲学,其要点就是强调要立足现
实生活,把获得效果当做最高目的)
㈢神经生理学背景:①谢切诺夫的研究(对心理学的研究应该采用生理学的客观方法;反
射是指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结,反射不仅是动物活动的方式,
也是人类心理活动的方式;意识现象是神经反射的特例)
②巴甫洛夫的研究(心理学就是研究心理的;首创并运用条件反射法
对人的高级神经活动进行了严格而客观的实验研究,提出了
以条件反射学说为核心的高级神经活动规律理论)
③别赫切列夫的研究(运动条件作用的方法,认为在运动条件作用中,
条件反应指肌肉反应,而不是巴甫洛夫条件作用中的腺体分
泌;《客观心理学》1910主张研究心理学问题时应采用客观
的方法,反对用精神术语来研究心理学;心理学是行为的科
学,即使是思维这种高水平的心理过程,也是由较低水平的
感觉—运动反射所组成的复合物)
㈣心理学背景:①传统意识心理学的危机——对意识的理解和如何研究意识的问题
②动物心理学是行为主义产生的重要前提--达尔文进化论
③机能心理学的进一步发展——行为主义是机能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
3、华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
1908 耶鲁大学演讲第一次提出了行为主义的观点
1913 《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标志着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诞生和行为主义革命的开始A、心理学的性质和研究对象
理解:①心理学是一门纯粹的自然科学
②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行为,行为是可以外部公开观察的有机体的反应
③行为完全独立于意识,应该根据行为自身的特征来研究行为
④人类行为和动物行为都应该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行为是一种可以观察到的有机体反应,其本质是人和动物对外界环境的实验,刺激—反应、
是有机体所有行为的共同要素.
刺激--引起有机体反应的外界环境或身体组织内所发生的各种变化
反应-—特定刺激所引起的有机体内隐或外显的变化
行为—-由这些简单的机体生理反应所组成的一套复杂的反应系统
●反应的分类:反应能否直接观察——外显反应、内隐反应
反应的发生是否为习得的—-习惯反应、遗传反应
外显的习惯反应:后天习得、表现于外的反应活动
(思维)内隐的习惯反应:后天习得、必须借助于仪器或实验的帮助才能观察到的反应活动外显的遗传反应:不学而能表露于外的反应活动,本能、情绪反应
内隐的遗传反应:不学而能难以观察到的个体内部的反应活动
B、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华生特别强调研究方法的客观性,主张放弃心理学研究中传统的主观内省法而采用客观的方法来研究行为。
(一)观察法:自然观察法(不需要借助于仪器控制的观察)简单易行,不受仪器的限制;结果准确性有效性不高&受控观察(借助于仪器的观察)
(二)条件反射法-—最能体现行为主义观点的研究方法
用以获得条件分泌反射的方法&用以获得条件运动反射的方法
适用情况:以聋哑人、婴儿以及某些病态者为被试;以动物为被试;检验口头报告法的效果优点:提供了一种完全客观的分析行为的方法,把行为分解为最基本的单元,为在实验室内研究人的复杂行为提供了方便。
(三)言语报告法(通过被试报告其体内的变化来实现的)
(四)测验法——并不是运用言语所进行的行为测验,而是测验被试对测验刺激情境所作出的反应,扩大了测验法的范围,将其运用到有语言缺陷的人身上
(五)社会实验法——华生行为主义原理在社会问题研究中的应用,既可以考察由于社会情境的改变而引起的社会变化,也可以考察引起这种变化的社会情境.
C、在具体问题上的观点
(一)本能理论
在早期,并不否认本能,只是要用反射的概念来揭示本能,本能是一连串的反射,这串反射的个别元素是按照严格的遗传方式而连续进行的,本能不仅具有保存个体生命和繁衍种族的功能,而且具有引发学习的功能。
后来,华生完全否认本能,认为在心理学中不再需要本能的概念,遗传的只是身体结构,而不是身体的机能和心理特质。
提出了“活动流",把行为的形成看作是永无休止的活动流,人都行为都是从受精卵开始,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得更加复杂。
●在本能问题看法上的转变,表明华生由“相互作用论"转向“环境决定论",认为人的行为类型完全是由于环境造成的.特别重视学习,认为不仅动物的行为可以用学习和训练加以控制,人类(人类儿童)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