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教材整体架构与定位(课堂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3
(三 )教材话题
每个课题中设置了2~3个小话题,每个话题的内容都源于学生实际生活。
44
(四 )教材内容
注意精选 教材内容,对 教材点位的选 择具有实际的 生活意义。
例:该课内容从 学生校园生活着 手,激励共鸣, 训练能力,培养 良好的行为习惯 。
45
(五 )教材图文
教材图文所表达的情景和事件具有生成性和延伸性,一幅图 往往代表着一个方面的教育行为指向和思考方向。
23
一、教材编写定位
(一)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方向
立足“立德树人”是根本任务,将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体系和法治教育融入新编教材内容体系中。
24
一、教材编写定位
(二)遵循低段儿童道德养成的基础性
儿童良好品德、行为习惯和道德素养是教材核 心所在,引导学生学会做人是课程发展的核心。
25
一、教材编写定位
(三)关注儿童生活,体现德育的生活性
(十 )绘本式表达
教材为什么引入绘本式的表达?
1.绘本式表达更“适合儿童阅读”,可以更好地“吸引儿童进入”。 2.绘本式表达有利于多角度展示儿童生活。 3.教材绘本式表达可使更多孩子受益于绘本这一图书形式。
56
(十 )绘本式表达
《道德与法治》教材绘本的主要叙事形式
主要体现为两种形式: 说明式叙事和讲述式叙事
30
03 建 构
31
1
内容更加 鲜活
二、教材总体特点
2
特色更加 鲜明
3
图画更加 精美
4
版式更加 美观
5
操作具有 挑战性
32
新编《道德与法治》教材整体内容是如何安排和设计的?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依据与儿童生活的紧密程度,按照自我—家庭— 学校—社区(家乡)—国家—世界的顺序,由近及远地设计了我的健康成长、 我的家庭生活、我们的学校生活、我们的社区与公共生活、我们的国家生活、 我们共同的世界等六大领域。同一领域内部,按照学习难度的不同,采用螺旋 上升的编排方式,如“我的健康成长”,在一年级侧重日常生活习惯的养成, 三年级侧重学习习惯和安全成长,四年级侧重同伴交往,五年级侧重生活中的 新问题等。在具体安排学习内容时,尽量贴近学生生活经验,如快乐过新年安 排在寒假前倒数第二课,国庆节安排在秋季第三课等;涉及自然的主题,采用 与教材使用时间一致的季节安排,方便孩子们观察体会。
50
(九 )呈现方式
2.体现综合课程教材的编排特点。
内容上:新教材采用 主题统领下的跨学科编写 方式,把课程标准四个方 面的内容进行了横向和纵 向的联系和整合。
51
以四单元《天气虽冷有温暖》为例
本课内容所体现课程标准 “健康、安全地生活”部分和 “愉快、积极地生活”部分的 要点。
即:了解天气、季节的 变化对生活的影响,学会照顾 自己;了解儿童易发疾病的有 关知识,积极参加预防疾病的 活动;亲近自然,喜欢在大自 然中活动,感受自然的美。
逐渐扩大的生活范围,即学校、家庭、社会生活的进展为逻辑顺序,精选内容
,每册设计了一个相对集中的教育主题。
一上:适应新生活
一下:养成好习惯
二上:奠基公共意识 二下:追求创造性生活
34
35
(2)每册4个单元
《道德与法治》教科书,打破了传统 的分科型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进行 了跨学科的综合。围绕小学生的生活,从 其社会性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的、需要 解决的问题出发,如:心理健康问题,学 校班级体问题,国家问题,自然环境问题 等,选择内容,形成单元主题及课题。
46
(六 )教材空间
反映城市、农村的不同场景,做到点面结合。
47
(七 )儿歌呈现
以儿歌形式表现学习内容,丰富儿童认知,激发学习兴趣。
48
(八 )活动引领
1.突出对儿童动脑动手能力的培养。 2.突出在动脑动手中情感的培养。
49
(九 )呈现方式
1.“教本”和“学本”的有机结合。
教学范式的隐性呈现 ,更多的是对学生学习活 动进行引导的显性呈现。 引导组织开展认识“我的 老师”的活动。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副主任刘月霞
9
声音
用动态的思维来看课改的格局
1.德育课程课标组组长鲁洁说:“价值就是理想中的事实,每个教育人 都应该去创造性转换、创新性发展”;
2.德育课程教材审查组组长成尚荣说:“深化课改路上要把握住教育的 核心所在、学生发展关键所在、育人模式科学所在”;
3.清华大学教授万俊人说:“编教材与讲课的人是火炬手,要具备三种 眼光:以历史眼光看清传统、以国际眼光看懂中国文本、以地方文化眼光让 教育更多元”。
声音
教育部正在推进的重要任务
1.紧抓“立德树人”课改的核心,组织研究学生核心发展素养; 2.注重顶层设计,突出大教育、大课程的关系;统筹好各个学校大教育 的思路、各个学科育人功能和作用; 3.统筹好各个教育环节和各个方面要素,发挥合力;(课程的设置、课 程标准、学业评价的作用等配套进行) 4.突破难点,具化中国学生的形象、关键能力和基本品格;(素质素养) 5.以学生健康成长为出发点,压缩必修(基础性)、扩大选修(多样性 )注:这一点主要是对高中教育的定位。
52
形式
全套教材的体系设单元题、课题及栏目。 每一课由导语、图画、文字等构成。 课文内容采用栏目与活动设计结合的方式。
(一年级上册因儿童识字不多,基本不设导语,一年级下册逐渐出现 导语)。
53
(九 )呈现方式
3.还原儿童生活,感受成长快乐。
54
(九 )呈现方式
4.在体验中感悟,培养良好德行。
55
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 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 与3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 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 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 等18个基本要点。
《道德与法治》的课程目标指向中国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15
只要方向正确就不怕路途遥远
16
要求高 参与广 历时长
38
三、一上教材整体框架
将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内容重新进行层次上的分解, 设计若干儿童感兴趣的学习主题
A
遵循儿童生活 的逻辑
B 遵循低年龄段学生
身心特点
C 以儿童逐步扩大的 生活领域为教材的
基本线索
39
(一)教材框架
全套教材是按单元编排,每个单元以主题的形式将 相关内容统整在单元 栏目
课题




课题 栏目 栏目
全套教材的体系设单元题、课题及小话题 ,单元体现的是学习领域,课题体现的是核心目 标,话题体现的是重点学习内容。
41
(一)教材框架
我—家庭—学校
社区(家乡)—国家—世界
42
(二 )教材课题
课题是学习的主题,是单元主题活动下的一个分支; 课题通过栏目去追寻生活轨迹,师生同构学习生活; 课题为实现单元学习目标打开成长通道,体现课标要求。
一年级上册包括:1.我是小学生啦, 2.校园生活真快乐,3.家中的安全与健康 ,4.天气虽冷有温暖。
36
(3)每单元4课
每课2-3个栏目 。每期大致16周, 一周上完一课。
37
(4)同一主题不同册的逻辑上升
《道德与法治》课程,强调教育回归学生的生活。低年级便以学生家庭-学校-社会 生活中的某一个方面形成一个主题,建立一个学习的模块,而各个主题相对独立,这便 是一二年级《道德与法治》教科书所采用的编写方式:“主题-课题”式。
如何推动德育课程的深度改革 ——走向《道德与法治》学习论坛
聚焦行动
实践提炼
2014年9月于重庆玉带山
19
划分学习小组
布置学习任务
组织合作探讨
试教反思重构
2015年10月于重庆鱼嘴
20
南京师范大学道德研究所鲁洁团队来重庆
21
02 定 位
22
怎样跳出教材看教材
如何接地气?如何接天气? 为什么说其他知识可以写在课本上,而道德不行? 为何教育智慧必须在生活中去感悟生成? 怎样转变教与学的关系?
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三者共同构成了儿童的完整生活,这三对 关系作为暗线贯穿于每个内容板块中。即:同一个教育主题,在不同册中,是逻旋上升 的,教育的核心点是不一样的。如“我的健康成长”,一上,我是小学生啦,主要讲我 的身份转换;一下,我的好习惯,从身份转换到对自我的关注,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的 养成是不一样的;二年级,我们的节假日,如何过好自己的闲暇生活,如何过好具有文 化意义的假日节日?二下,让我试试看,是挑战去做一些生活的事情,我会努力的,是 自信心的找回和鼓励。同样对“我”主题的教育,在不同册次有不同侧重点,需要注意 不同目标的把握。
新教材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 为教材内容的主要源泉,把道德教育与现实生活相融 合,用正确的价值观去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
26
一、教材编写定位
(四) 突出德育课程的综合性、活动性、开放性
我—家庭—学校—社区(家乡)—国家—世界
27
一、教材编写定位
57
(十 )绘本式表达
1.说明式叙事
通过绘本图示的方 式,说明教学的内容与 活动形式。
一下:16.大家一起来
二上:14.家乡物产养育我
58
(十 )绘本式表达
2.讲述式叙事
通过绘画的方 式讲述一个简短的 故事或者道理。
依据内容可细分为:故事叙事、道理叙事 依据开放程度可分为:完整叙事、开放叙事 依据教材中的位置:正版叙事、副版叙事
• 要求高——初审、学科审、专家审、终审 • 参与广——编写、讨论、试教、反馈、审查
(知名的专家、教授、教研员、教师) • 历时长——2012年---2016年,历时四年多
17
只要方向正确就不怕路途遥远
实践验证 反思提升
编者与试教者认真研讨
交流碰撞 生成智慧
2013年1月于重庆
18
立足基层
理清思路
公民素质养成很重要
中国需要教育自信
哈佛大学学生关键能力培养 哈佛教育关键在于让学生体会 攀登到巅峰的过程,中国应试 教育只需要结果。尤其在学生 时间观、竞争力、意志力、学 习能力、思维方式、使命感6 个方面是欠缺的。
12
德育为先,能力为重
2011年教育部颁发了新课标,要求根据2011年版《品德与生活 》新课标进行修订教材。
4.上海理工大学教授陈大文说:“课改要具有底线思维,硬伤一定要找 出来,否则所有都是空话”。
10
重大转型
立德树人 能力为重 ——课程改革必须回归到学科改革
11
对比反思
德国的教育理念 中国教育语境下的“素质教育” 在德国教育界被称为“关键能力培 养”或“关键素质培养”。其内涵 代表着可转移(运用到不同的场景 ),多功能(可以达成不同目标、 解决不同问题)是一种包含知识、 技能、态度所组成的能力。
5
01 背 景
6
2015年1月11.12日于北京
7
声音
教什么人? 怎么教?
深化课改是走向内涵发展的必由之路。过去改 革推进中,教材、教师、教学问题诸多。
1.教材不合理,不够系统,资源开发少; 2.课程开发做得多,实施方面做得少; 3.单纯追求升学率,将学生社会责任感放在一 边。
之前课改目标还没有完全到位,国家又提出了8
33
(1)每册一个教育主题
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包括4个方面,即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
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其实质是对一、
二年级小学生的生活提出了4个方面的具体要求。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按照以上内容标准和课程目标,进行了再创造,
建立起了自己的教科书内容体系。以一年级新生上学为起点,根据学生上学后
(四) 突出德育课程的综合性、活动性、开放性
设置情景——训练体验——感悟提升
28
一、教材编写定位
(四) 突出德育课程的综合性、活动性、开放性
拓展教学空间——生成教学资源
29
一、教材编写定位
(五)体现时代和社会的新变化新要求
传承中创新——教学关系的深刻改变 发展中对接未来——适应社会发展 核心素养融入教材——国家公民具备的能力
13
教材编写背景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 课程的要求,教育部出台了《关于2016年中小学教学用书有 关事项的通知》。
通知明确提出: 从2016年起,
将义务教育小学和 初中起始年级《品 德与生活》《思想 品德》教材名称统 一更改为《道德与 法治》。
14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发布
课程与教材整体架构与定位
——走进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教材
1
任务
学习 教材
研究 教学
2
分成三个单元进行
1 第一单元:课程与教材整体架构与定位 2 第二单元:绘本式教材解读与运用 3 第三单元:一年级教学活动设计与课例分享
3
跳出教材看教材
背景
定位
建构
实施
4
“天气”与“地气“
地气: (1)弄清教学中的重点和基本问题 (2)做个实事求是的儿童研究者 (3)与旧的理念和习惯决裂 天气: (1)立德树人是根本问题 (2)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